CN207676644U - 一种小提琴可调消噪阻尼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提琴可调消噪阻尼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76644U
CN207676644U CN201820029516.2U CN201820029516U CN207676644U CN 207676644 U CN207676644 U CN 207676644U CN 201820029516 U CN201820029516 U CN 201820029516U CN 207676644 U CN207676644 U CN 2076766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ing piece
strings
noising
tailpiece
d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2951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以
张以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02951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766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766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7664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噪阻尼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提琴可调消噪阻尼件,G弦、D弦、消噪孔、阻尼件G、阻尼件D、系弦板、A弦、E弦、阻尼件A、阻尼件E、琴码、阻尼件H;G弦设置在系弦板顶侧的下方,且G弦的一端通过弦轴拧接方式与系弦板相连接;D弦设置在系弦板顶侧的下方,且D弦的一端通过弦轴拧接方式与系弦板相连接;A弦设置在系弦板顶侧的下方,且A弦的一端通过弦轴拧接方式与系弦板相连接;E弦设置在系弦板顶侧的下方,且E弦的一端通过弦轴拧接方式与系弦板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提琴可调消噪阻尼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噪音大,发音不清晰,音质不稳定的问题和不足。

Description

一种小提琴可调消噪阻尼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噪阻尼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提琴可调消噪阻尼件。
背景技术
小提琴是一种弦乐器,总共有四根弦,靠弦和弓摩擦发出声音,现代小提琴的出现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自17世纪以来西方音乐中最为重要的乐器之一誉为乐器皇后,其制作本身也是一门极为精致的艺术,小提琴音色优美,接近人声,音域宽广,表现力强,从它诞生那天起,就一直在乐器中占有显著的地位,为人们所宠爱。
一般新制作的小提琴,均会产生噪音,尤其是高频噪音,现代制琴技术仍未有效解决,一般年代久远的优质古提琴,因其表层木质自然腐化,而使高频噪音得已抑制衰减,因而具有很好的音质,而现代制琴技术很难做到这一点,因而解决高频噪音一直是小提琴的一个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提琴可调消噪阻尼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噪音大,发音不清晰,音质不稳定的问题和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方案所达成:
一种小提琴可调消噪阻尼件,包括:G弦、D弦、消噪孔、阻尼件G、阻尼件D、系弦板、A弦、E弦、阻尼件A、阻尼件E、琴码、阻尼件H;所述G弦设置在系弦板顶侧的下方,且G弦的一端通过弦轴拧接方式与系弦板相连接;所述D弦设置在系弦板顶侧的下方,且D弦的一端通过弦轴拧接方式与系弦板相连接;所述A弦设置在系弦板顶侧的下方,且A弦的一端通过弦轴拧接方式与系弦板相连接;所述E弦设置在系弦板顶侧的下方,且E弦的一端通过弦轴拧接方式与系弦板相连接;所述阻尼件G设置在G弦的外壁上,且阻尼件G通过卡合方式与G弦相连接;所述阻尼件D设置在D弦的外壁上,且阻尼件D通过卡合方式与D弦相连接;所述阻尼件A设置在A弦的外壁上,且阻尼件A通过卡合方式与A弦相连接;所述阻尼件E设置在E弦的外壁上,且阻尼件E通过卡合方式与E弦相连接;所述消噪孔均开设在阻尼件G、阻尼件D、阻尼件A、阻尼件E内部;所述琴码设置在G弦、D弦、A弦、E弦的底侧,且琴码的顶端均与G弦、D弦、A弦、E弦通过贴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阻尼件H设置在琴码顶端,且阻尼件H通过卡合方式与琴码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小提琴可调消噪阻尼件所述阻尼件G、阻尼件D、阻尼件A、阻尼件E一侧均设置有卡槽。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小提琴可调消噪阻尼件所述阻尼件G、阻尼件D、阻尼件A、阻尼件E均设置有多种不同型号。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小提琴可调消噪阻尼件所述消噪孔设置有多个,且消噪孔均匀的分布在阻尼件G、阻尼件D、阻尼件A、阻尼件E内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小提琴可调消噪阻尼件所述阻尼件H设置为凹形状,且按厚度不同制成各种规格的阻尼件。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小提琴可调消噪阻尼件所述消噪孔呈弧形凹陷状。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一种小提琴可调消噪阻尼件通过阻尼组件(阻尼件G、阻尼件D、阻尼件A、阻尼件E)的设置,能调节阻尼件,消除小提琴产生的噪音。
2、本实用新型一种小提琴可调消噪阻尼件通过消噪孔的设置,能使小提琴琴声更稳定、纯净、优美。
3、本实用新型一种小提琴可调消噪阻尼件通过阻尼件H的设置,能更有效的消除琴码产生的噪音,使小提琴的发音更清晰、灵敏、强劲有力。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结构上的改进,具有消除噪音,发音清晰、纯净、优美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G弦1、D弦2、消噪孔3、阻尼件G4、阻尼件D5、系弦板6、A弦7、E弦8、阻尼件A9、阻尼件E10、琴码11、阻尼件H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提琴可调消噪阻尼件技术方案:
一种小提琴可调消噪阻尼件,包括:G弦1、D弦2、消噪孔3、阻尼件G4、阻尼件D5、系弦板6、A弦7、E弦8、阻尼件A9、阻尼件E10、琴码11、阻尼件H12;G弦1设置在系弦板6顶侧的下方,且G弦1的一端通过弦轴拧接方式与系弦板6相连接;D弦2设置在系弦板6顶侧的下方,且D弦2的一端通过弦轴拧接方式与系弦板6相连接;A弦7设置在系弦板6顶侧的下方,且A弦7的一端通过弦轴拧接方式与系弦板6相连接;E弦8设置在系弦板6顶侧的下方,且E弦8的一端通过弦轴拧接方式与系弦板6相连接;阻尼件G4设置在G弦1的外壁上,且阻尼件G4通过卡合方式与G弦1相连接;阻尼件D5设置在D弦2的外壁上,且阻尼件D5通过卡合方式与D弦2相连接;阻尼件A9设置在A弦7的外壁上,且阻尼件A9通过卡合方式与A弦7相连接;阻尼件E10设置在E弦8的外壁上,且阻尼件E10通过卡合方式与E弦8相连接;消噪孔3均开设在阻尼件G4、阻尼件D5、阻尼件A9、阻尼件E10内部;琴码11设置在G弦1、D弦2、A弦7、E弦8的底侧,且琴码11的顶端均与G弦1、D弦2、A弦7、E弦8通过贴合的方式相连接;阻尼件H12设置在琴码11顶端,且阻尼件H通过卡合方式与琴码11相连接。
具体的,阻尼件G4、阻尼件D5、阻尼件A9、阻尼件E10一侧均设置有卡槽,能快速安装,拆卸,方便阻尼组组件(阻尼件G4、阻尼件D5、阻尼件A9、阻尼件E10)的更换。
具体的,阻尼件G4、阻尼件D5、阻尼件A9、阻尼件E10均设置有多种不同型号,通过分别向前推阻尼件G4、阻尼件D5、阻尼件A9、阻尼件E10顶住琴码11,调节阻尼消噪效果。
具体的,消噪孔3设置有多个,且消噪孔3均匀的分布在阻尼件G4、阻尼件D5、阻尼件A9、阻尼件E10内部,能调节G弦1、D弦2、A弦7、E弦8的音质,使小提琴的琴声更稳定、纯净、优美。
具体的,阻尼件H12设置为凹形状,且按厚度不同制成各种规格的阻尼件,选择不同厚度的阻尼件H12,用于调节各种阻尼消噪的需求。
具体的,消噪孔呈弧形凹陷状。
具体使用方法与作用:
使用该装置时,先把阻尼组件(阻尼件G4、阻尼件D5、阻尼件A9、阻尼件E10)分别卡合在位于琴码11与系弦板6之间的G弦1、D弦2、A弦7、E弦8上,通过分别慢慢推动阻尼组件(阻尼件G4、阻尼件D5、阻尼件A9、阻尼件E10)向前顶住琴码11,根据消噪的需求,选择向前推阻尼组件的数量,能调节阻尼消噪的效果,还可以把阻尼件H12卡合在琴码11顶端或两侧,根据各种阻尼消噪的需求,选择更换不同厚度的阻尼件H12来调节,可以同时放两个或三个消噪效果会更明显。
综上所述:该一种小提琴可调消噪阻尼件,通过阻尼组件(阻尼件G、阻尼件D、阻尼件A、阻尼件E)的设置,能调节阻尼件,消除小提琴产生的噪音,通过消噪孔的设置,能使小提琴琴声更稳定、纯净、优美,通过阻尼件H的设置,能更有效的消除琴码产生的噪音,使小提琴的发音更清晰、灵敏、强劲有力,解决了噪音大,发音不清晰,音质不稳定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小提琴可调消噪阻尼件,包括:G弦(1)、D弦(2)、消噪孔(3)、阻尼件G(4)、阻尼件D(5)、系弦板(6)、A弦(7)、E弦(8)、阻尼件A(9)、阻尼件E(10)、琴码(11)、阻尼件H(12);其特征在于:所述G弦(1)设置在系弦板(6)顶侧的下方,且G弦(1)的一端通过弦轴拧接方式与系弦板(6)相连接;所述D弦(2)设置在系弦板(6)顶侧的下方,且D弦(2)的一端通过弦轴拧接方式与系弦板(6)相连接;所述A弦(7)设置在系弦板(6)顶侧的下方,且A弦(7)的一端通过弦轴拧接方式与系弦板(6)相连接;所述E弦(8)设置在系弦板(6)顶侧的下方,且E弦(8)的一端通过弦轴拧接方式与系弦板(6)相连接;所述阻尼件G(4)设置在G弦(1)的外壁上,且阻尼件G(4)通过卡合方式与G弦(1)相连接;所述阻尼件D(5)设置在D弦(2)的外壁上,且阻尼件D(5)通过卡合方式与D弦(2)相连接;所述阻尼件A(9)设置在A弦(7)的外壁上,且阻尼件A(9)通过卡合方式与A弦(7)相连接;所述阻尼件E(10)设置在E弦(8)的外壁上,且阻尼件E(10)通过卡合方式与E弦(8)相连接;所述消噪孔(3)均开设在阻尼件G(4)、阻尼件D(5)、阻尼件A(9)、阻尼件E(10)内部;所述琴码(11)设置在G弦(1)、D弦(2)、A弦(7)、E弦(8)的底侧,且琴码(11)的顶端均与G弦(1)、D弦(2)、A弦(7)、E弦(8)通过贴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阻尼件H(12)设置在琴码(11)顶端,且阻尼件H通过卡合方式与琴码(1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提琴可调消噪阻尼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件G(4)、阻尼件D(5)、阻尼件A(9)、阻尼件E(10)一侧均设置有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提琴可调消噪阻尼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件G(4)、阻尼件D(5)、阻尼件A(9)、阻尼件E(10)均设置有多种不同型号的阻尼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提琴可调消噪阻尼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噪孔(3)设置有多个,且消噪孔(3)均匀的分布在阻尼件G(4)、阻尼件D(5)、阻尼件A(9)、阻尼件E(10)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提琴可调消噪阻尼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件H(12)设置为凹形状,且按厚度不同制成各种规格的阻尼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提琴可调消噪阻尼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噪孔(3)呈弧形凹陷状。
CN201820029516.2U 2018-01-09 2018-01-09 一种小提琴可调消噪阻尼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766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29516.2U CN207676644U (zh) 2018-01-09 2018-01-09 一种小提琴可调消噪阻尼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29516.2U CN207676644U (zh) 2018-01-09 2018-01-09 一种小提琴可调消噪阻尼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76644U true CN207676644U (zh) 2018-07-31

Family

ID=62972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2951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76644U (zh) 2018-01-09 2018-01-09 一种小提琴可调消噪阻尼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766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2784A (zh) * 2021-04-22 2021-09-07 湖南文理学院 小提琴阻尼消音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2784A (zh) * 2021-04-22 2021-09-07 湖南文理学院 小提琴阻尼消音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03509A (zh) 原声弦乐器
CN207676644U (zh) 一种小提琴可调消噪阻尼件
CN103794197A (zh) 整木挖筝制作工艺
CN204390704U (zh) 一种组合式可调音胡琴琴码
US8735701B2 (en) Tone control device for use with a musical instrument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202711670U (zh) 可变音质提琴
US9330636B1 (en) Turning peg structure equipped with changeable panel
CN204680366U (zh) 舞台表演用可调式二胡
CN113362784A (zh) 小提琴阻尼消音装置及方法
CN207833892U (zh) 一种小提琴用琴桥
CN208173214U (zh) 一种可调节音色的板胡
CN208351900U (zh) 一种可调琴键的17音拇指琴
CN205230568U (zh) 指板柳琴
CN207718790U (zh) 一种轻式吉他结构
CN103180896A (zh) 声学构型提琴及其制作方法
CN205318811U (zh) 太极式钢琴振动音板
CN205069091U (zh) 轻古筝
CN109119049A (zh) 一种可变音色、声音清亮、无杂音的蒙古四胡
CN205680422U (zh) 一种三角型击弦机支架
CN203118426U (zh) 正面双圆音孔直立音板双音箱拉弦乐器
CN108109606A (zh) 一种轻式吉他结构
US20060283307A1 (en) Saxophone key
CN212061827U (zh) 利用金属材料和机械原理调音上弦的二胡
CN206619378U (zh) 一种新式低音马头琴
CN202512864U (zh) 低音拓延的管弦共鸣乐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31

Termination date: 2019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