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72739U - 阳光房房顶及阳光房 - Google Patents

阳光房房顶及阳光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72739U
CN207672739U CN201721765539.1U CN201721765539U CN207672739U CN 207672739 U CN207672739 U CN 207672739U CN 201721765539 U CN201721765539 U CN 201721765539U CN 207672739 U CN207672739 U CN 2076727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plate
glass
thermal insulation
insulation board
sunlight hou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6553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萍
高彦红
冉光华
杨建军
刘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JOYDON ALUMINUM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JOYDON ALUMINUM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JOYDON ALUMINUM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JOYDON ALUMINUM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76553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727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727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727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阳光房房顶及阳光房。所述阳光房房顶包括有房顶框架组件、横梁组件和玻璃;房顶框架组件包括有两个立柱、压板、隔热板和螺钉,立柱的上端设置有螺旋接头,两个玻璃压设于立柱与压板之间,隔热板设置于玻璃朝向压板的一侧与压板之间,螺钉依次穿过压板、隔热板钉入螺旋接头内将立柱、压板和隔热板固定;两个立柱之间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的一端与立柱固定连接,两个连接件的另一端相互连接,以将两个立柱之间呈夹角固定连接;房顶框架组件的数量至少为2个。

Description

阳光房房顶及阳光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阳光房建筑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阳光房房顶及阳光房。
背景技术
阳光房也称为玻璃房,阳光房采用玻璃与金属框架搭建的全明非传统建筑,以达到享受阳光,亲近自然的目的。
现在市面上大多阳光房为钢结构、木结构、铝结构阳光房,具有以下缺点:其一是现有的阳光房的通体采用钢结构或者铝结构,使得现有的阳光房均会产生冷桥,没有隔热性能,达不到阳光房所预期的保温隔热效果;其二是现有的阳光房结构单一,通常只有阳光房单坡屋顶或者就是纯平面屋顶两种类型,其类型单一,单坡阳光房需要依靠墙体结构才能固定阳光房,使得建筑受限,平面屋顶阳光房的屋顶为平面,排水性能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阳光房房顶及阳光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在市面上大多阳光房为钢结构、铝结构阳光房,使得现有的阳光房均会产生冷桥,没有隔热性能,达不到阳光房所预期的保温隔热效果;且现有的阳光房结构单一,通常只有阳光房单坡屋顶或者就是纯平面屋顶两种类型,其类型单一,单坡阳光房需要依靠墙体结构才能固定阳光房,使得建筑受限,平面屋顶阳光房的屋顶为平面,排水性能不好的技术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阳光房房顶,所述阳光房房顶包括有房顶框架组件、横梁组件和玻璃;所述房顶框架组件包括有两个立柱、压板、隔热板和螺钉,所述立柱的上端设置有螺旋接头,两个所述玻璃压设于所述立柱与压板之间,所述隔热板设置于所述玻璃朝向所述压板的一侧与压板之间,所述螺钉依次穿过所述压板、隔热板钉入所述螺旋接头内将所述立柱、压板和隔热板固定;两个立柱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立柱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相互连接,以将两个所述立柱之间呈夹角固定连接;所述房顶框架组件的数量至少为2个;所述横梁组件包括有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压板、隔热板和螺钉,所述第一横梁的上端设置有螺旋接头,两个所述玻璃压设于所述第一横梁与压板之间,所述隔热板设置于所述玻璃朝向所述第一横梁的一侧与压板之间,所述螺钉依次穿过所述压板、隔热板钉入所述螺旋接头内将所述第一横梁、压板和隔热板固定;所述第二横梁与压板、隔热板和螺钉的组合固定方式与第一横梁相同,所述第一横梁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横梁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相互配合将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呈夹角固定连接;所述横梁组件压设于所述房顶框架组件的两个立柱的连接位置上方,形成“人”字型双坡矩形框架。
优选地,所述房顶框架组件还包括有隔热钉垫,所述隔热钉垫位于所述压板上方,所述螺钉依次穿过所述隔热钉垫、压板、隔热板钉入所述螺旋接头内将所述立柱、压板和隔热板固定。
优选地,所述房顶框架组件还包括有防水胶带,所述防水胶带贴设于所述隔热条与玻璃朝向所述隔热条的一侧,所述螺钉依次穿过所述压板、隔热板和防水胶带钉入所述螺旋接头内将所述立柱、压板和隔热板固定。
优选地,所述立柱上端设置的螺旋接头内部设置有隔热条,所述隔热条位于所述螺旋接头内壁与螺钉之间,且所述隔热条的上端与所述玻璃的外侧相齐平。
优选地,所述横梁组件还包括有隔热钉垫,所述隔热钉垫位于所述压板上方,所述螺钉依次穿过所述隔热钉垫、压板、隔热板钉入所述螺旋接头内将所述第一横梁、压板和隔热板固定。
优选地,所述横梁组件还包括有防水胶带,所述防水胶带贴设于所述隔热条与玻璃朝向所述隔热条的一侧,所述螺钉依次穿过所述压板、隔热板和防水胶带钉入所述螺旋接头内将所述第一横梁、压板和隔热板固定。
优选地,所述第一横梁上端设置的螺旋接头内部设置有隔热条,所述隔热条位于所述螺旋接头内壁与螺钉之间,且所述隔热条的上端与所述玻璃的外侧相齐平。
优选地,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之间的夹角处于90°-165°之间。
优选地,两个所述立柱之间的夹角等于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之间的夹角。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阳光房,所述阳光房包括有墙体和如上所述的阳光房房顶,所述阳光房房顶安装设置于所述墙体顶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阳光房房顶,其包括有房顶框架组件、横梁组件和玻璃;所述房顶框架组件包括有两个立柱、压板、隔热板和螺钉,所述立柱的上端设置有螺旋接头,两个所述玻璃压设于所述立柱与压板之间,所述隔热板设置于所述玻璃朝向所述压板的一侧与压板之间,所述螺钉依次穿过所述压板、隔热板钉入所述螺旋接头内将所述立柱、压板和隔热板固定;两个立柱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立柱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相互连接,以将两个所述立柱之间呈夹角固定连接;所述房顶框架组件的数量至少为2个;所述横梁组件包括有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压板、隔热板和螺钉,所述第一横梁的上端设置有螺旋接头,两个所述玻璃压设于所述第一横梁与压板之间,所述隔热板设置于所述玻璃朝向所述第一横梁的一侧与压板之间,所述螺钉依次穿过所述压板、隔热板钉入所述螺旋接头内将所述第一横梁、压板和隔热板固定;所述第二横梁与压板、隔热板和螺钉的组合固定方式与第一横梁相同,所述第一横梁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横梁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相互配合将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呈夹角固定连接;所述横梁组件压设于所述房顶框架组件的两个立柱的连接位置上方,形成“人”字型双坡矩形框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阳光房房顶的采用隔热板将第一横梁与压板、第二横梁与压板之间的热传导隔断,同时采用隔热板将立柱与压板之间的热传导隔断,起到了良好的隔热效果。与现有的阳光房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阳光房房顶的隔热效果更好,并且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之间形成“人”字型横梁结构,使得阳光房的屋顶成“人”字型双坡设置,这样的阳光房房顶不需依靠墙体就能固定阳光房,且排水通畅,排水性能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阳光房,所述阳光房包括有墙体和如上所述的阳光房房顶,所述阳光房房顶安装设置于所述墙体顶部。与现有的阳光房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阳光房房顶的隔热效果更好,并且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之间形成“人”字型横梁结构,使得阳光房的屋顶成“人”字型双坡设置,这样的阳光房房顶不需依靠墙体就能固定阳光房,且排水通畅,排水性能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阳光房房顶的房顶框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阳光房房顶的横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阳光房房顶的房顶框架组件的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阳光房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阳光房;2-玻璃;10-立柱;100-螺旋接头;20-压板;30-隔热板;40-螺钉;400-隔热钉垫;50-防水胶带;60-隔热条;70-连接件;700-固定端;701-连接端;710-第一连接条;711-第一凸台;712-第一凹槽;720-第二连接条;721-第二凹槽;722-第二凸台;723-第三凹槽;724-第四凹槽;80-第一横梁;800-第一连接件;90-第二横梁;900-第二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如出现“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通”、“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阳光房房顶及阳光房1,并给出其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阳光房房顶,其包括有房顶框架组件、横梁组件和玻璃2;房顶框架组件包括有两个立柱10、压板20、隔热板30和螺钉40,立柱10的上端设置有螺旋接头,两个玻璃2压设于立柱10与压板20之间,隔热板30设置于玻璃2朝向压板20的一侧与压板20之间,螺钉40依次穿过压板20、隔热板30钉入螺旋接头内将立柱10、压板20和隔热板30固定;两个立柱10之间设置有连接件70,连接件70的一端与立柱10固定连接,两个连接件70的另一端相互连接,以将两个立柱10之间呈夹角固定连接;房顶框架组件的数量至少为2个;横梁组件包括有第一横梁80、第二横梁90、压板20、隔热板30和螺钉40,第一横梁80的上端设置有螺旋接头,两个玻璃2压设于第一横梁80与压板20之间,隔热板30设置于玻璃2朝向第一横梁80的一侧与压板20之间,螺钉40依次穿过压板20、隔热板30钉入螺旋接头内将第一横梁80、压板20和隔热板30固定;第二横梁90与压板20、隔热板30和螺钉40的组合固定方式与第一横梁80相同,第一横梁8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800,第二横梁90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900,第一连接件800与第二连接件900相互配合将第一横梁80和第二横梁90呈夹角固定连接;横梁组件压设于房顶框架组件的两个立柱10的连接位置上方,形成“人”字型双坡矩形框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阳光房房顶的采用隔热板30将第一横梁80与压板20、第二横梁90与压板20之间的热传导隔断,同时采用隔热板30将立柱10与压板20之间的热传导隔断,起到了良好的隔热效果。与现有的阳光房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阳光房房顶的隔热效果更好,并且第一横梁80与第二横梁90之间形成“人”字型横梁结构,使得阳光房1的屋顶成“人”字型双坡设置,这样的阳光房房顶不需依靠墙体就能固定阳光房1,且排水通畅,排水性能好。
房顶框架组件还包括有隔热钉垫400,隔热钉垫400位于压板20上方,螺钉40依次穿过隔热钉垫400、压板20、隔热板30钉入螺旋接头内将立柱10、压板20和隔热板30固定。设置隔热钉垫400的目的在于,隔热钉垫400避免了将位于室外的压板20的室外温度通过热传导传入位于室内的立柱10,起到保温隔热效果,形成第二层隔热效果。
房顶框架组件还包括有防水胶带50,防水胶带50贴设于隔热条60与玻璃2朝向隔热条60的一侧,螺钉40依次穿过压板20、隔热板30和防水胶带50钉入螺旋接头内将立柱10、压板20和隔热板30固定。防水胶带50贴于位于室外一侧的玻璃2表面和隔热条60上,起到水密、气密效果,形成了第三层隔热效果。具体地,防水胶带50可以选用丁基防水胶带50。丁基防水胶带50是以丁基橡胶为主要原料,配以其他助剂,通过先进工艺加工制成的一种终生不固化型自粘防水密封胶带,对各种材质表面都有极强的粘结力,同时具有优良的耐候性、耐老化性及防水性,对被粘物表面起到密封、减震、保护等作用;其完全不含溶剂,所以不收缩、不会散发有毒气体;并且因其终生不固化,故对被粘物表面热胀冷缩和机械形变有极佳的追随性,是一种极为先进的防水密封材料。
立柱10上端设置的螺旋接头内部设置有隔热条60,隔热条60位于螺旋接头内壁与螺钉40之间,且隔热条60的上端与玻璃2的外侧相齐平。将隔热条60设置于螺旋接头内壁与螺钉40之间,减小了螺钉40与立柱10之间的热传导,形成了第四层隔热效果。隔热条60可以选用PVC材料制成。PVC隔热条60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做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连接件70的一端为固定端700,用于将连接件70与立柱10固定在一起;连接件70的另一端为连接端701,连接端701设置有第一连接条710和第二连接条720,第一连接条710和第二连接条720相对设置于连接端701上;第一连接条710朝向第二连接条720的方向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台711,第一凸台711与连接端701形成第一凹槽712;第二连接条720朝向第一连接条710的方向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721,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凸台722,第二凸台722与连接端701形成第三凹槽723;两个连接件70之间互为公母,相互配合咬合固定在一起。由两个连接件70对称互相配合,由第一凸台711配合第一凹槽712,形成一公一母互相咬合之力,优选设置连接件70的壁厚为8mm,使得连接强度大大提高,可完全解决现有的阳光房1三角形支架的底边连接强度低的问题。
第二连接条720朝向第一连接条710的方向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凹槽724,第二凹槽721与第四凹槽724平行设置,且第四凹槽724的尺寸小于第二凹槽721的尺寸。设置第四凹槽724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将两个连接件70连接在一起,加强两个连接件70之间的连接强度。
横梁组件还包括有隔热钉垫400,隔热钉垫400位于压板20上方,螺钉40依次穿过隔热钉垫400、压板20、隔热板30钉入螺旋接头内将第一横梁80、压板20和隔热板30固定。优选地,横梁组件还包括有防水胶带50,防水胶带50贴设于隔热条60与玻璃2朝向隔热条60的一侧,螺钉40依次穿过压板20、隔热板30和防水胶带50钉入螺旋接头内将第一横梁80、压板20和隔热板30固定。进一步地,第一横梁80上端设置的螺旋接头内部设置有隔热条60,隔热条60位于螺旋接头内壁与螺钉40之间,且隔热条60的上端与玻璃2的外侧相齐平。
第一横梁80和第二横梁90之间的夹角处于90°-165°之间。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得最终形成的“人”字型顶双坡阳光房房顶的坡度在7.5°-45°之间,其选择性更大,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制,这样的坡度设置使得阳光房房顶的排水性能更好。优选地,两个立柱10之间的夹角等于第一横梁80和第二横梁90之间的夹角。
第一连接件800包括有凹槽,第二连接件900包括有与凹槽尺寸相配合的插件,插件插设于凹槽内,以将第一横梁80和第二横梁90呈夹角固定连接。通过第一连接件800与第二连接件900相互配合的方式将第一横梁80和第二横梁90连接固定,而不是采用传统的螺栓固定或者焊接固定的形式,使得第一横梁80和第二横梁90之间的连接拆卸更加方便,并且增加了连接强度,避免时间长久螺栓松动的现象发生。
横梁组件在第一横梁80与第二横梁90之间的空隙处塞设有保温材料。在空隙处塞设保温材料可以确保完全阻隔室内外热对流,提高阳光房房顶的保温性能。具体地,保温材料为保温岩棉。保温岩棉产品均采用优质玄武岩、白云石等为主要原材料,经1450℃以上高温熔化后采用国际先进的四轴离心机高速离心成纤维,同时喷入一定量粘结剂、防尘油、憎水剂后经集棉机收集、通过摆锤法工艺,加上三维法铺棉后进行固化、切割,形成不同规格和用途的岩棉产品。
具体地,立柱10、第一横梁80、第二横梁90和压板20由6063铝合金制成。6063铝合金广泛用于建筑铝门窗、幕墙的框架,是一种常见的铝合金型号。6063铝合金为现有材料,这里不做详细解释。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阳光房1,阳光房1包括有墙体和如上所述的阳光房房顶,阳光房房顶安装设置于墙体顶部。与现有的阳光房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阳光房房顶的隔热效果更好,并且第一横梁80与第二横梁90之间形成“人”字型横梁结构,使得阳光房1的屋顶成“人”字型双坡设置,这样的阳光房房顶不需依靠墙体就能固定阳光房1,且排水通畅,排水性能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阳光房房顶,其包括有房顶框架组件、横梁组件和玻璃2;房顶框架组件包括有两个立柱10、压板20、隔热板30和螺钉40,立柱10的上端设置有螺旋接头,两个玻璃2压设于立柱10与压板20之间,隔热板30设置于玻璃2朝向压板20的一侧与压板20之间,螺钉40依次穿过压板20、隔热板30钉入螺旋接头内将立柱10、压板20和隔热板30固定;两个立柱10之间设置有连接件70,连接件70的一端与立柱10固定连接,两个连接件70的另一端相互连接,以将两个立柱10之间呈夹角固定连接;房顶框架组件的数量至少为2个;横梁组件包括有第一横梁80、第二横梁90、压板20、隔热板30和螺钉40,第一横梁80的上端设置有螺旋接头,两个玻璃2压设于第一横梁80与压板20之间,隔热板30设置于玻璃2朝向第一横梁80的一侧与压板20之间,螺钉40依次穿过压板20、隔热板30钉入螺旋接头内将第一横梁80、压板20和隔热板30固定;第二横梁90与压板20、隔热板30和螺钉40的组合固定方式与第一横梁80相同,第一横梁8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800,第二横梁90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900,第一连接件800与第二连接件900相互配合将第一横梁80和第二横梁90呈夹角固定连接;横梁组件压设于房顶框架组件的两个立柱10的连接位置上方,形成“人”字型双坡矩形框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阳光房房顶的采用隔热板30将第一横梁80与压板20、第二横梁90与压板20之间的热传导隔断,同时采用隔热板30将立柱10与压板20之间的热传导隔断,起到了良好的隔热效果。与现有的阳光房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阳光房房顶的隔热效果更好,并且第一横梁80与第二横梁90之间形成“人”字型横梁结构,使得阳光房1的屋顶成“人”字型双坡设置,这样的阳光房房顶不需依靠墙体就能固定阳光房1,且排水通畅,排水性能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阳光房1,阳光房1包括有墙体和如上所述的阳光房房顶,阳光房房顶安装设置于墙体顶部。与现有的阳光房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阳光房房顶的隔热效果更好,并且第一横梁80与第二横梁90之间形成“人”字型横梁结构,使得阳光房1的屋顶成“人”字型双坡设置,这样的阳光房房顶不需依靠墙体就能固定阳光房1,且排水通畅,排水性能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阳光房房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阳光房房顶包括有房顶框架组件、横梁组件和玻璃;
所述房顶框架组件包括有两个立柱、压板、隔热板和螺钉,所述立柱的上端设置有螺旋接头,两个所述玻璃压设于所述立柱与压板之间,所述隔热板设置于所述玻璃朝向所述压板的一侧与压板之间,所述螺钉依次穿过所述压板、隔热板钉入所述螺旋接头内将所述立柱、压板和隔热板固定;
两个立柱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立柱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相互连接,以将两个所述立柱之间呈夹角固定连接;
所述房顶框架组件的数量至少为2个;
所述横梁组件包括有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压板、隔热板和螺钉,所述第一横梁的上端设置有螺旋接头,两个所述玻璃压设于所述第一横梁与压板之间,所述隔热板设置于所述玻璃朝向所述第一横梁的一侧与压板之间,所述螺钉依次穿过所述压板、隔热板钉入所述螺旋接头内将所述第一横梁、压板和隔热板固定;
所述第二横梁与压板、隔热板和螺钉的组合固定方式与第一横梁相同,所述第一横梁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横梁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相互配合将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呈夹角固定连接;
所述横梁组件压设于所述房顶框架组件的两个立柱的连接位置上方,形成“人”字型双坡矩形框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光房房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房顶框架组件还包括有隔热钉垫,所述隔热钉垫位于所述压板上方,所述螺钉依次穿过所述隔热钉垫、压板、隔热板钉入所述螺旋接头内将所述立柱、压板和隔热板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光房房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房顶框架组件还包括有防水胶带,所述防水胶带贴设于所述隔热条与玻璃朝向所述隔热条的一侧,所述螺钉依次穿过所述压板、隔热板和防水胶带钉入所述螺旋接头内将所述立柱、压板和隔热板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阳光房房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端设置的螺旋接头内部设置有隔热条,所述隔热条位于所述螺旋接头内壁与螺钉之间,且所述隔热条的上端与所述玻璃的外侧相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光房房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组件还包括有隔热钉垫,所述隔热钉垫位于所述压板上方,所述螺钉依次穿过所述隔热钉垫、压板、隔热板钉入所述螺旋接头内将所述第一横梁、压板和隔热板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光房房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组件还包括有防水胶带,所述防水胶带贴设于所述隔热条与玻璃朝向所述隔热条的一侧,所述螺钉依次穿过所述压板、隔热板和防水胶带钉入所述螺旋接头内将所述第一横梁、压板和隔热板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5或6所述的阳光房房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上端设置的螺旋接头内部设置有隔热条,所述隔热条位于所述螺旋接头内壁与螺钉之间,且所述隔热条的上端与所述玻璃的外侧相齐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光房房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之间的夹角处于90°-165°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阳光房房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立柱之间的夹角等于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之间的夹角。
10.一种阳光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阳光房包括有墙体和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阳光房房顶,所述阳光房房顶安装设置于所述墙体顶部。
CN201721765539.1U 2017-12-15 2017-12-15 阳光房房顶及阳光房 Active CN2076727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65539.1U CN207672739U (zh) 2017-12-15 2017-12-15 阳光房房顶及阳光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65539.1U CN207672739U (zh) 2017-12-15 2017-12-15 阳光房房顶及阳光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72739U true CN207672739U (zh) 2018-07-31

Family

ID=62968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65539.1U Active CN207672739U (zh) 2017-12-15 2017-12-15 阳光房房顶及阳光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7273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82168A (zh) * 2017-12-15 2018-04-06 辽宁正典铝建筑系统有限公司 阳光房房顶及阳光房
CN107882168B (zh) * 2017-12-15 2024-05-24 辽宁正典铝建筑系统有限公司 阳光房房顶及阳光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82168A (zh) * 2017-12-15 2018-04-06 辽宁正典铝建筑系统有限公司 阳光房房顶及阳光房
CN107882168B (zh) * 2017-12-15 2024-05-24 辽宁正典铝建筑系统有限公司 阳光房房顶及阳光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15863B (zh) 一种中空玻璃幕墙
CN207672739U (zh) 阳光房房顶及阳光房
CN206308813U (zh) 一种建筑接缝的连接结构
CN102767254A (zh) 明框隔热幕墙
CN210067132U (zh) 装配式建筑墙体主板间连接节点结构
CN207739682U (zh) 阳光房房顶的立柱隔热结构及阳光房房顶
CN207686149U (zh) 阳光房房顶的横梁隔热结构及阳光房房顶
CN107882168A (zh) 阳光房房顶及阳光房
CN204002316U (zh) 一种新型的木包铝门窗系统
CN209429343U (zh) 一种隐框玻璃幕墙的板块连接结构
CN203066309U (zh) 隐框隔热幕墙
CN206052997U (zh) 一种墙板可变形保温防水密封结构
CN202401629U (zh) 隐框玻璃幕墙断热防水护边
CN215106817U (zh) 一种具有太阳能发电的保温装饰一体板
CN208329311U (zh) 一种密缝双层金属板幕墙挂接结构
CN207672875U (zh) 阳光房房顶连接件及阳光房房顶
CN105113684B (zh) 一种设有条窗的单元装配式建筑外围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08347079U (zh) 一种幕墙系统的变形缝结构
CN208415601U (zh) 一种防火隔热玻璃隔墙系统
CN209444172U (zh) 隔热窗户系统
CN207892472U (zh) 一种铝合金门窗边框用转角连接件
CN203499067U (zh) 一种异面四边形单元幕墙
CN101718133A (zh) 压板式pc板屋面系统
CN203795613U (zh) 屋面板与墙板连接的断桥结构
CN217079283U (zh) 一种幕墙伸缩缝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