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71858U - 一种节能型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型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71858U
CN207671858U CN201721197237.9U CN201721197237U CN207671858U CN 207671858 U CN207671858 U CN 207671858U CN 201721197237 U CN201721197237 U CN 201721197237U CN 207671858 U CN207671858 U CN 2076718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coagulant
energy
mixing arrangement
sa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9723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尧冠
张立果
杨宇
张秀春
张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of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Bo Fang Environment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Bo Fang Environment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Bo Fang Environment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72119723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718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718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718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型农村污水处理装置,用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沿水流方向设置的超导磁分离单元和膜生物反应单元,以及太阳能供电单元,超导磁分离单元包括进水通道,进水通道上设有混合装置,混合装置上设有混凝剂加入口,还包括混凝剂加料通道,混凝剂加料通道上设有磁性混凝剂加药装置,膜生物反应单元包括EMBR池、EMBR系统和由EMBR系统引出的出水通道,太阳能供电单元包括太阳能光伏板和蓄电池。其采用超导磁分离系统替代传统的混凝沉淀池,缩小了占地面积,降低处理成本,膜组件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减少生化系统的占地面积,处理后的出水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采用太阳能供电单元为设备提供能量,具有经济实用、节能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型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节能型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农村污水处理技术主要是采用传统的处理技术,他们大多数以土建结构建设,采用集中式的管理模式。主要的传统工艺有简单技术(厌氧技术)、活性污泥法(A/O、A2/O)、生态处理技术(人工湿地、稳定塘)及生物膜法(接触氧化法)等。
传统工艺存在以下缺点:
采用电网用电,经济实用性差,而且建设周期长,投资费用大,专人专管,占地面积大,污泥处置难、费用高及处理效果不稳定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型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其采用超导磁分离系统替代传统的混凝沉淀池,缩小了占地面积,降低处理成本,膜组件替代传统的沉淀池及过滤池,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减少生化系统的占地面积,处理后的出水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而且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板提供电量,通过太阳能储能器储存电量,具有经济实用、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型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沿水流方向设置的超导磁分离单元和膜生物反应单元,以及为所述超导磁分离单元和膜生物反应单元供电的太阳能供电单元,所述超导磁分离单元包括进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上设有混合装置,所述混合装置上设有混凝剂加入口,还包括与混凝剂加入口相连的混凝剂加料通道,所述混凝剂加料通道上设有磁性混凝剂加药装置,所述膜生物反应单元包括EMBR池、EMBR系统和由EMBR系统引出的出水通道,太阳能供电单元包括太阳能光伏板和蓄电池。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超导磁分离单元还包括设在混合装置下游进水通道上的磁分离装置,所述混合装置上设有第一磁回收口,所述磁分离装置上设有第二磁回收口,还包括磁回收装置,所述第一磁回收口和第二磁回收口通过磁回收通道连接到磁回收装置。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磁性混凝剂加药装置包括磁性混凝剂罐和加药泵,所述磁性混凝剂罐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加药泵、搅拌装置均与所述蓄电池通过电缆连接。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在超导磁分离单元内设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上下两侧形成第一上腔室和第一下腔室,所述进水通道、混合装置和磁分离装置均位于所述第一上腔室,所述磁性混凝剂加药装置和磁回收装置均位于所述第一下腔室。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混凝剂加入口位于混合装置的顶部,第一磁回收口位于混合装置的底部,所述混合装置包括管道混合器,所述磁分离装置包括超导磁分离器,所述第二磁回收口位于磁分离装置的底部,管道混合器、超导磁分离器均与所述蓄电池通过电缆连接。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EMBR池底部设有微孔曝气管,微孔曝气管外接鼓风机。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出水通道上设有自吸泵和紫外线消毒管,鼓风机、自吸泵和紫外线消毒管均与所述蓄电池通过电缆连接。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装置本体还包括设备间,设备间内设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上下两侧形成第二上腔室和第二下腔室,所述自吸泵和紫外线消毒管均位于所述第二上腔室,鼓风机、蓄电池位于第二下腔室。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沿水流方向设置在超导磁分离单元和膜生物反应单元之间的厌氧池、缺氧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基于超导磁分离技术和EMBR(萃取膜生物反应器)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特点:
采用超导磁分离系统替代传统的混凝沉淀池,其占地面积约为传统混凝沉淀池的1/5—1/10,缩小了占地面积。
磁性混凝剂产生的混凝絮体密实、污泥量少,同时可通过磁鼓分离器高效回收磁核并循环投加,能够节省30%以上药剂的投加量,降低处理成本。
膜组件替代传统的沉淀池及过滤池,具有污泥浓度高、处理效率高、放大容易、能耗少、运行成本低等优点,同时在脱氮除磷方面也具有明显的效果。
采用太阳能供电单元为设备提供能量,减少了电网用电,主要通过外接太阳能光伏发电板提供电量,通过蓄电池储存电量,具有经济实用、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以下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结构特点,而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是以图1所示的结构为参考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方向并不局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型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沿水流方向设置的超导磁分离单元1和膜生物反应单元2,以及为所述超导磁分离单元1和膜生物反应单元2供电的太阳能供电单元,所述超导磁分离单元6包括进水通道11,所述进水通道11上设有混合装置12,所述混合装置12上设有混凝剂加入口,还包括与混凝剂加入口相连的混凝剂加料通道13,所述混凝剂加料通道13上设有磁性混凝剂加药装置,所述膜生物反应单元2包括EMBR池21、EMBR系统22和由EMBR系统22引出的出水通道23,太阳能供电单元包括太阳能光伏板61和蓄电池62。太阳能光伏板61安装在整套装置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采用基于超导磁分离技术和EMBR(萃取膜生物反应器)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特点:
采用超导磁分离系统替代传统的混凝沉淀池,其占地面积约为传统混凝沉淀池的1/5—1/10,缩小了占地面积。
磁性混凝剂产生的混凝絮体密实、污泥量少,同时可通过磁鼓分离器高效回收磁核并循环投加,能够节省30%以上药剂的投加量,降低处理成本。
膜组件替代传统的沉淀池及过滤池,具有污泥浓度高、处理效率高、放大容易、能耗少、运行成本低等优点,同时在脱氮除磷方面也具有明显的效果。
采用太阳能供电单元为设备提供能量,减少了电网用电,主要通过外接太阳能光伏发电板提供电量,通过蓄电池储存电量,具有经济实用、节能环保的特点,同时使用也更加便利。
所述超导磁分离单元1还包括设在混合装置12下游进水通道11上的磁分离装置14,所述混合装置12上设有第一磁回收口,所述磁分离装置14上设有第二磁回收口,还包括磁回收装置15,所述第一磁回收口和第二磁回收口通过磁回收通道连接到磁回收装置15。磁回收通道可分别对应设置两条或仅设置一条。
工作时,首先污水经过进水通道11进入混合装置12,此时磁性混凝剂通过磁性混凝剂加药装置向混合装置投加磁性混凝剂,磁性混凝剂采用铝盐和铁盐混凝剂,进水与磁性混凝剂在混合装置12中高效混合反应,混合装置12的出水进入磁分离装置14净化分离,磁分离装置14的出水进入后续水处理系统,而带有杂质的磁种则由第二磁回收口流通至磁回收装置15中进行回收,其间混合装置12中带有杂质的磁种则由第一磁回收口流通至磁回收装置15中进行回收。
所述磁性混凝剂加药装置包括磁性混凝剂罐16和加药泵17,所述磁性混凝剂罐16内设有搅拌装置18,用于制备和存储磁性混凝剂。所述加药泵17、搅拌装置18均与所述蓄电池62通过电缆连接。
还包括装置本体3,所述装置本体3在超导磁分离单元1内设有第一隔板31,第一隔板31上下两侧形成第一上腔室和第一下腔室,所述进水通道11、混合装置12和磁分离装置14均位于所述第一上腔室,所述磁性混凝剂加药装置和磁回收装置15均位于所述第一下腔室。第一隔板31一方面用于第一上腔室和第一下腔室的分隔,另一方面也用于上方进水通道11、混合装置12和磁分离装置14的安装。
所述混凝剂加入口位于混合装置12的顶部,第一磁回收口位于混合装置12的底部,所述混合装置12包括管道混合器,所述磁分离装置14包括超导磁分离器,所述第二磁回收口位于磁分离装置14的底部,以便于磁性混凝剂的施加和回收。管道混合器、超导磁分离器均与所述蓄电池62通过电缆连接。
EMBR池21底部设有微孔曝气管24,微孔曝气管24外接鼓风机25。出水通道23上设有自吸泵26和紫外线消毒管27。鼓风机25、自吸泵26和紫外线消毒管27均与所述蓄电池62通过电缆连接。
所述装置本体3还包括设备间,设备间内设有第二隔板32,第二隔板32上下两侧形成第二上腔室和第二下腔室,所述自吸泵26和紫外线消毒管27均位于所述第二上腔室,鼓风机25、蓄电池62、变电器63和电控系统28位于第二下腔室。还包括沿水流方向设置在超导磁分离单元1和膜生物反应单元2之间的厌氧池4、缺氧池5。
超导磁分离单元1流出的污水经过厌氧池4、缺氧池5及EMBR池21的作用下可以去除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含氮化合物、含磷化合物及固体悬浮物浓,同时在膜箱的高效截留作用下可以使污水能够高标准稳定达标排放或回用,而膜组件放置在EMBR池的右端,处理完成后经过自吸泵进入紫外线消毒管中,利用紫外线照射对污水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后通过出水管进行达标排放。
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农村及河涌污水处理,结合超导磁反应系统及消毒系统形成模块化装置,较其他传统处理技术,其具有占地面积小、抗负荷能力高、高效脱氮除磷、运营成本低、模块化设计、可远程控制、可移动、建设周期短、处理后的出水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处理、可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或回用水标准等特点。
同时,污泥产量少,无污泥膨胀的隐患,降低了污水处理成本。
而且,可采用远程控制系统,有利于日常监督管理及日常维护,降低了运行成本。
此外,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降低了能源的费用、经济实用及节能环保。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节能型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水流方向设置的超导磁分离单元和膜生物反应单元,以及为所述超导磁分离单元和膜生物反应单元供电的太阳能供电单元,所述超导磁分离单元包括进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上设有混合装置,所述混合装置上设有混凝剂加入口,还包括与混凝剂加入口相连的混凝剂加料通道,所述混凝剂加料通道上设有磁性混凝剂加药装置,所述膜生物反应单元包括EMBR池、EMBR系统和由EMBR系统引出的出水通道,太阳能供电单元包括太阳能光伏板和蓄电池,还包括沿水流方向设置在超导磁分离单元和膜生物反应单元之间的厌氧池、缺氧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导磁分离单元还包括设在混合装置下游进水通道上的磁分离装置,所述混合装置上设有第一磁回收口,所述磁分离装置上设有第二磁回收口,还包括磁回收装置,所述第一磁回收口和第二磁回收口通过磁回收通道连接到磁回收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型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混凝剂加药装置包括磁性混凝剂罐和加药泵,所述磁性混凝剂罐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加药泵、搅拌装置均与所述蓄电池通过电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型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在超导磁分离单元内设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上下两侧形成第一上腔室和第一下腔室,所述进水通道、混合装置和磁分离装置均位于所述第一上腔室,所述磁性混凝剂加药装置和磁回收装置均位于所述第一下腔室。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型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剂加入口位于混合装置的顶部,第一磁回收口位于混合装置的底部,所述混合装置包括管道混合器,所述磁分离装置包括超导磁分离器,所述第二磁回收口位于磁分离装置的底部,管道混合器、超导磁分离器均与所述蓄电池通过电缆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型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EMBR池底部设有微孔曝气管,微孔曝气管外接鼓风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节能型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水通道上设有自吸泵和紫外线消毒管,鼓风机、自吸泵和紫外线消毒管均与所述蓄电池通过电缆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节能型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还包括设备间,设备间内设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上下两侧形成第二上腔室和第二下腔室,所述自吸泵和紫外线消毒管均位于所述第二上腔室,鼓风机、蓄电池位于第二下腔室。
CN201721197237.9U 2017-09-18 2017-09-18 一种节能型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Active CN2076718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97237.9U CN207671858U (zh) 2017-09-18 2017-09-18 一种节能型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97237.9U CN207671858U (zh) 2017-09-18 2017-09-18 一种节能型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71858U true CN207671858U (zh) 2018-07-31

Family

ID=62953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97237.9U Active CN207671858U (zh) 2017-09-18 2017-09-18 一种节能型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718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40164A (zh) * 2022-09-14 2022-11-15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混凝反应沉淀池的远程无线控制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40164A (zh) * 2022-09-14 2022-11-15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混凝反应沉淀池的远程无线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35233B (zh) 一种化纤连续纺废水再利用的处理设备及方法
CN206486388U (zh) 一种小水量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装置
CN103708618A (zh) 一种微动力乡镇污水处理设备及工艺
CN203613056U (zh) 适用于工业废水深度处理的复合氧化系统
CN207671858U (zh) 一种节能型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CN203768177U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CN206033377U (zh) 一种低能耗污水处理装置
CN202482156U (zh) 高级氧化联合气浮处理反渗透浓水系统
CN205188085U (zh) 地埋式医院污水处理设备
CN204356205U (zh) 一种养猪废水处理设备
CN207877507U (zh) 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CN203999204U (zh) 一种一体式节能高效芬顿反应系统
CN105693036A (zh) 一种智能污水处理系统
CN203284290U (zh) 生活污水净化槽处理系统
CN214327476U (zh) 一种传染废水mbr膜一体化污水处理装备
CN207671859U (zh) 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装置
CN102476890A (zh) 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工艺
CN210481143U (zh) 一种基于mbr膜工艺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09403328U (zh) 立体箱式养殖设备
CN104118972B (zh) 基于活性好氧污泥-人工生态湿地复合系统处理发酵工业废水的工艺
CN206219378U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02529941U (zh) 多功能高效移动式污水处理器
CN206970427U (zh) 集生物和化学与物理为一体的污水处理装置
CN100413788C (zh) 一种智能环保生态厕所
CN206143002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604, building 25, Tian'an headquarters center, 555 Panyu Avenue North, Donghuan street,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1400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Bof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11400 No. 919-1, Tia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Building, Panyu Energy Sav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No. 555, Panyu Avenue,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BOF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