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66744U - 改良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夹板组件 - Google Patents

改良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夹板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66744U
CN207666744U CN201720632242.1U CN201720632242U CN207666744U CN 207666744 U CN207666744 U CN 207666744U CN 201720632242 U CN201720632242 U CN 201720632242U CN 207666744 U CN207666744 U CN 2076667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d
bone fracture
surgical neck
human body
abduction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3224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63224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667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667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667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良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夹板组件,包括通过扎带分别固定于人体上臂四周的前、后、外、内夹板,所述内夹板呈方形结构,所述内夹板近端部形成有呈球形的蘑菇头,所述蘑菇头上设有至少两个用于扎带穿过固定孔,所述扎带穿过固定孔后与人体肩部固定;所述前、后、外的上部向内弯曲与人体上臂的外部形状相适合。本实用新型通过扎带穿过设置于内夹板近端部蘑菇头上的固定孔及其他夹板上的扎带固定部后捆扎人体肩部,通过夹板与扎带配合,使夹板的超肩关节部分真正发挥对骨折的复位固定作用,并使扎带的束缚力与肌肉收缩产生的内在动力达到平衡,提高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传统夹板技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Description

改良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夹板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良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夹板组件。
背景技术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肱骨近端最常见的骨折类型,发生在大小结节连线以下至胸大肌止点以上的部位,属关节外骨折。目前对肱骨外科颈骨折,应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肱骨外科颈骨折大部分为稳定性骨折,传统治疗保守治疗为首选,特别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手术治疗有其限制性,采用保守治疗多数可取得满意疗效。
单纯肱骨外科颈骨折一般无移位或轻度移位,可以通过手法复位,对移位较大者可采用C臂X光机透视下复位。但因为解剖位置紧靠肩关节,肱骨外科颈骨折整复相对易,但固定困难。目前保守治疗临床上有夹板、U型石膏、牵引、单肩“8”字扎带固定等固复位方法,但是以上方法有固定操作繁琐、舒适性低、维持复位困难、外固定易松动、骨折易移位、限制早期肩关节康复运动等缺点。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改良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夹板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改良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夹板组件。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夹板组件,包括通过扎带分别固定于人体上臂前侧、后侧、外侧和内侧的前夹板、后夹板、外夹板、内夹板,所述内夹板呈方形结构,所述内夹板近端部形成有呈球形的蘑菇头,所述蘑菇头上设有至少两个用于扎带穿过固定孔,所述扎带穿过固定孔后与人体肩部固定;所述前夹板、后夹板、外夹板的上部向内弯曲与人体上臂的外部形状相适合。
所述前夹板、后夹板、外夹板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扎带穿过的扎带固定部。
所述扎带固定部包括呈环形结构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底部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上的外螺纹与设置在前、后、外夹板外侧壁上的螺纹孔匹配螺纹连接。
所述螺杆的长度与螺纹孔的深度相等。
所述螺纹孔的数量不小于固定环的数量。
所述前夹板、后夹板、外夹板和内夹板的内侧设有衬垫。
所述衬垫为天然或人造毛质纤维衬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扎带穿过设置于内夹板近端部蘑菇头上的固定孔及其他夹板上的扎带固定部后捆扎人体肩部,通过夹板与扎带配合,使夹板的超肩关节部分真正发挥对骨折的复位固定作用,并使扎带的束缚力与肌肉收缩产生的内在动力达到平衡,提高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传统夹板技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外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中外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三中外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扎带,21前夹板,22外夹板,23内夹板,3蘑菇头,4人体肩部,5人体上臂,6扎带固定部,61固定环,62螺杆,63螺纹孔,7衬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4。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夹板组件,包括通过扎带1分别固定于人体上臂5前侧、后侧、外侧和内侧的前夹板21、后夹板、外夹板22、内夹板23,所述内夹板23呈方形结构,所述内夹板23近端部形成有呈球形的蘑菇头3,所述蘑菇头3上设有至少两个用于扎带1穿过固定孔31,所述扎带1穿过固定孔31后与人体肩部4固定;所述前夹板21、后夹板、外夹板22的上部向内弯曲与人体上臂5的外部形状相适合,本案通过内夹板23的端部形成蘑菇头3,通过蘑菇头3对骨折处进行支撑,进一步,通过扎带1将前夹板21、后夹板、外夹板22、内夹板23固定于人体上臂5的四周组成夹板组件,并且扎带1穿过设置于内夹板23近端部蘑菇头3上的固定孔31及其他夹板上的扎带固定部6后捆扎人体肩部4,通过夹板与扎带1配合,使夹板的超肩关节部分真正发挥对骨折的复位固定作用,并使扎带的束缚力与肌肉收缩产生的内在动力达到平衡,提高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传统夹板技术治疗的临床疗效;通过前夹板21、后夹板、外夹板22的上部向内弯曲与人体上臂5的外部形状相适合,使得各夹板的形状更符合人体工程学,使夹板与人体上臂5更为贴合,治疗更为有效;优选的,外夹板22的上端长度较常规夹板长度更长,以确保能够使得扎带1绕过外夹板22后穿过固定孔31时,给予蘑菇头3的力正好支撑骨折处,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实施例一:所述前夹板21、后夹板、外夹板22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扎带1穿过的扎带固定部6,通过设置扎带固定部6确保扎带1绕过前、后、外夹板上端时,不会滑动,尤其是绕过外夹板22上端的扎带1滑动会造成蘑菇头3受力方向发生改变,影响蘑菇头3对骨折处的支撑固定。
所述扎带固定部6包括呈环形结构的固定环61,所述固定环61的底部设有螺杆62,所述螺杆62上的外螺纹与设置在前、后、外夹板外侧壁上的螺纹孔63匹配螺纹连接,安装方式:将固定环61底部的螺杆62与螺纹孔63螺纹连接即可,便于固定环61的安装与拆卸。
所述螺杆62的长度与螺纹孔63的深度相等,确保扎带固定部6安装后,固定环61与夹板外侧壁平齐,扎带1更好固定。
实施例二:所述螺纹孔63的数量不小于固定环61的数量,通过设置多于固定环61数量的螺纹孔63,使得固定环61的位置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身体情况以及不同的骨折处,调整固定环61的位置,以确保最佳治疗效果。
实施例三:所述前夹板21、后夹板、外夹板22和内夹板23的内侧设有衬垫7,所述衬垫7为天然或人造毛质纤维衬垫,通过设置天然或人造毛质纤维衬垫可以使得患者在长期使用夹板时会更为舒适,也可以使得夹板与人体上臂5更为贴合,增加治疗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改良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夹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扎带(1)分别固定于人体上臂(5)前侧、后侧、外侧和内侧的前夹板(21)、后夹板、外夹板(22)、内夹板(23),所述内夹板(23)呈方形结构,所述内夹板(23)近端部形成有呈球形的蘑菇头(3),所述蘑菇头(3)上设有至少两个用于扎带(1)穿过固定孔(31),所述扎带(1)穿过固定孔(31)后与人体肩部(4)固定;所述前夹板(21)、后夹板、外夹板(22)的上部向内弯曲与人体上臂(5)的外部形状相适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夹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夹板(21)、后夹板、外夹板(22)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扎带(1)穿过的扎带固定部(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夹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扎带固定部(6)包括呈环形结构的固定环(61),所述固定环(61)的底部设有螺杆(62),所述螺杆(62)上的外螺纹与设置在前、后、外夹板外侧壁上的螺纹孔(63)匹配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良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夹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62)的长度与螺纹孔(63)的深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良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夹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孔(63)的数量不小于固定环(61)的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良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夹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夹板(21)、后夹板、外夹板(22)和内夹板(23)的内侧设有衬垫(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良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夹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垫(7)为天然或人造毛质纤维衬垫。
CN201720632242.1U 2017-06-02 2017-06-02 改良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夹板组件 Active CN2076667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32242.1U CN207666744U (zh) 2017-06-02 2017-06-02 改良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夹板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32242.1U CN207666744U (zh) 2017-06-02 2017-06-02 改良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夹板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66744U true CN207666744U (zh) 2018-07-31

Family

ID=62953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32242.1U Active CN207666744U (zh) 2017-06-02 2017-06-02 改良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夹板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667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81443A (zh) * 2021-04-06 2021-07-09 谢恩琼 一种医用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头复位固定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81443A (zh) * 2021-04-06 2021-07-09 谢恩琼 一种医用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头复位固定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10951U (zh) 一种第一跖骨远端截骨板
CN103006301B (zh) 骨外固定器用自锁关节及调控式仿生骨外固定器
CN206007421U (zh) 一种可行走小腿护具
CN201042458Y (zh) 一种胫骨远端后内侧解剖型钛板
CN204181701U (zh) 一种近关节双倒钩解剖型钢板
CN207666744U (zh) 改良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夹板组件
CN208838286U (zh) 一种医用组合式骨折复位外固定架
CN103445843B (zh) 膝关节动静结合调控外固定器
CN109481125A (zh) 骨外固定器
CN206044789U (zh) 一种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固定器
CN205903336U (zh) 脑卒中肩手关节矫形器
CN108852736A (zh) 静力性颈椎病康复训练仓
CN209032587U (zh) 一种骨牵引导引装置
CN203425025U (zh) 膝关节动静结合调控外固定器
CN106073871A (zh) 应用于腓骨横向搬移的外固定器
CN110051462A (zh) 一种肘关节外部骨科固定器
CN205107861U (zh) 一种股骨后方内固定接骨板
CN103919593B (zh) 一种股骨撑开复位器及其应用
CN210582613U (zh) 一种胫骨平台固定装置
CN103417277B (zh) 股骨环式三角形同步控制延长器
CN203425013U (zh) 股骨环式三角形同步控制延长器
CN101933744B (zh)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颈枕
CN103006303B (zh) 骨外固定器用阻尼关节及调控式仿生骨外固定器
CN216754753U (zh) 一种具有增高缓冲结构的小腿外固定骨科医疗行走装置
CN206526098U (zh) 一种大转子复位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