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59976U - 一种降水无砂管井对接稳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降水无砂管井对接稳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59976U
CN207659976U CN201720444303.1U CN201720444303U CN207659976U CN 207659976 U CN207659976 U CN 207659976U CN 201720444303 U CN201720444303 U CN 201720444303U CN 207659976 U CN207659976 U CN 2076599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steel
securing device
steel plate
precipi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4430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CC20 Group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CC20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CC20 Group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CC20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4430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599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599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599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r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降水无井砂管沉设时晃动易损坏问题,设计一种降水无砂管井对接稳固装置,所述对接稳固装置包括:连接圈、圆钢圈、挡钢片、钢板圈,所述连接圈与所述圆钢圈连接,所述圆钢圈上还连接有所述钢板圈,所述钢板圈上还有所述挡钢片,所述钢板圈上放置降水管,所述圆钢圈和所述挡钢片配合用于卡住降水管,所述连续圈开设有通孔,所述连续圈用于通过连续铁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工艺原理简单,操作稳定省力,整套装置可长期周转使用,安全性能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降水无砂管井对接稳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水工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降水无砂管井对接稳固装置。
背景技术
无砂管井造因价低、透水性好,在降水工程领域被广泛应用,但其强度低,每根井管的长度为1米,但其强度低,每根井管的长度为1米,所以在沉设时稳定性差,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为解决解决降水无井砂管沉设时失稳易损坏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无砂降水管对接稳固装置,所述对接稳固装置包括:连接圈、圆钢圈、挡钢片、钢板圈,所述连接圈与所述圆钢圈连接,所述圆钢圈上还连接有所述钢板圈,所述钢板圈上还有所述挡钢片,所述钢板圈上放置降水管,所述圆钢圈和所述挡钢片配合用于卡住降水管,所述连接圈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圈用于通过连续铁线。。
进一步地,所述挡钢片在所述钢板圈上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圈截面为空心圆环。
进一步地,所述挡片数量为四个。
进一步地,所述圆钢圈截面直径大于钢板圈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连续铁线穿过全部所述对接稳固装置上的所述连接圈,所述连续铁线用于将沉设过程中的全部降水管连接为一整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工艺原理简单,便于操作,操作稳定省力,降水管均匀受力,使无砂井管在沉设时整体稳定,不会因晃动脱节,不易损害,大幅度减少了无砂井管在沉设时的损耗率,以及稍有晃动导致井管分节脱离引起的已沉入井孔内的井管垮塌损毁,提高了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沉设装置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沉设装置主视图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沉设装置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沉降装置支撑架立体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沉降装置底托盖板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沉降装置底托盖板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沉降装置底托盖板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沉降装置底托盖板模板仰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沉降装置底托盖板模板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沉降装置支撑架承重项圈仰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沉降装置支撑架承重项圈主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沉降装置支撑架支撑杆主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沉降装置支撑架底座主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沉降装置支撑架增强底座主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沉降装置支撑架增强底座俯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沉降装置对接稳固装置主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沉降装置对接稳固装置俯视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沉降装置对接稳固装置放大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沉降装置无砂降水管搬运卡具主视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沉降装置无砂降水管搬运卡具后视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沉降装置无砂降水管搬运卡具俯视图。
图中:1.支撑架,11.底座,110.单滑轮,111.底座套环,112.沉孔洞,113. 增强垫,114.底座套管,115钢板,116.钢筋网片,13.支撑杆,131.插管,14. 承重项圈,140.双滑轮,141.项圈套环,142.项圈套管,2.井孔,3,对接固定装置,31.连接圈,32.圆钢圈,33.挡钢片,34.钢板圈,4.连续钢线,5.第N节降水管,6.第N+1节降水管,7.第一节降水管,8.搬运卡具,81.加固肋板,821. 第一卡箍,822.第二卡箍,83.偏心轮,831.转动轴,832.提手,833.活动环, 834.定位卡销,84.铰链,85.橡胶垫,9.底托盖板,91.挡板,92.凹槽,93.底座模板,94玻璃钢模板,95.木质支撑底座,10.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16,本无砂降水管井安全沉设施工方法采用的支撑架1包括由底座 11、支撑杆13、承重顶圈14、单滑轮110,双滑轮140,配合装置包括底拖盖板 9。
步骤S1,操作前先安装好支撑架,支撑架包括截面为圆环的底座11、4个支撑杆13、截面为圆环的承重项圈14,将底座11固定在钻好的井孔2上,固定前最好对于底座11周围的土地进行平整,增加井孔周围土体受力面积,使井孔周边土体受力均匀并稳定,底座11内圆直径须大于降水管直径,支撑杆13围绕底座11截面圆心均匀布置,支撑杆13上的插管分别插入底座11上的底座套管114 和承重项圈14上的项圈套管142,支撑杆13将底座11与承重项圈14连接并为承重项圈14提供支撑14,底座11和承重项圈14上分别布置有4个底座套环111和4个承重项圈套环141,套环用于将定滑轮的滑轮外壳分别固定在底座11 和承重项圈14上。
步骤S2在底座11上安装单滑轮110,在承重项圈14上安装双滑轮140,单滑轮与双滑轮的滑轮外壳分别于底座套环111和承重项圈套环141连接,单个单滑轮110与单个双滑轮140组成一组滑轮组,滑轮组滑轮上套有拉绳10。
步骤S3,将所述拉绳与嵌入所述底托盖板连接,在所述底托盖板上放置第一节降水管,松动滑轮组上的所述拉绳将所述第一节降水管下降。
步骤S4操作沉设管井时,将拉绳10嵌入底拖盖板9的凹槽91内,将装有底托盖板的第一节降水管从承重项圈通孔中放入,缓慢松动拉绳10,直至将第一节降水管沉入易操作部位,再将第二节降水管从承重项圈14通孔中放入,在第一节降水管上安装第二节降水管,然后再松动拉绳,将第二节降水管沉至易操作位置。
步骤S5采取与安装第二节降水管的方式安装其余各节降水管,直至降水管组装完成。降水管组装完成后抽出拉绳10,向井孔2回填滤料即完成降水管组建。
步骤S1所述底座11材料优选玻璃钢材质,所述底座上焊接有增强垫113,所述增强垫包括钢筋网片116、钢板115,所述钢筋网片焊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钢板焊接在所述钢筋网片上,所述钢板上焊接有底座套管114,所述底座表面与所述增强垫表面喷涂有环氧树脂,所述环氧树脂层上铺设有网布,所述底座表面有防滑花纹起到防滑效果,所述增强垫113部位的玻璃钢厚度比所述底座的平均厚度较厚,使其能够承受支撑杆插入套管后传递的压力。
步骤S3使用的底座托盘9为一种可抽绳式封闭底座托盘,该底座托板为现浇混凝土制成,底座托板上有挡板91和凹槽92,沉设第一节井管时将封闭底座装入井管底部,挡板会卡在井管内,拉绳10呈十字状嵌入在封闭底座的绳槽内,在全部降水管沉设完成后,抽出绳索即可实现对绳索的回收利用。
为了保证封闭底座的制作质量与工效使用一种定型模板,模板由上部的玻璃钢模板94部分与下部木质支撑底座95组成,玻璃钢模板94可以保证定型模板光滑程度,便于现浇混凝土脱模,下部木质支撑底座95与上部玻璃钢模板94连接在一起可保证定型模板的整体强度、刚度与稳定性。
在第N节降水管5上安装第N+1节降水管6时,在降水管相邻管口处安装对接稳固装置3,该装置由连接圈31,圆钢圈32,挡钢片33,钢板圈34组成,所述连接圈31与所述圆钢圈32连接,所述圆钢圈32上还有所述钢板圈34,所述钢板圈34上还有所述四片挡钢片33,所述钢板圈34上放置降水管,所述圆钢圈32和所述挡钢片33配合用于卡住降水管,所述挡钢片在所述钢板圈上均匀分布,所述连接圈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圈用于通过连续铁线4,所述连续铁线穿过全部所述对接稳固装置上的所述连接圈31,所述连续铁线4用于将沉设过程中的全部降水管连接为一整体。使用时安装在各无砂管的对接处,圆钢圈32 和钢挡圈34会从内外卡住无砂管,然后用连接铁线穿过每个连接圈31使沉设过程中的每节无砂管连接为整体,使其保证在沉设时的稳固性与安全性。
搬运降水管时使用搬运卡具8,搬运卡具组成包括:卡箍、加固肋板81、偏心轮83、转动轴831、提手832、活动环833、定位卡销834、铰链84,所述卡箍包括第一卡箍821和第二卡箍822,所述第一卡箍和所述第二卡箍的横截面均为半圆形,所述卡箍上有所述加固肋板81,所述第一卡箍811上有所述转动轴,所述第二卡箍822上有所述定位卡销,所述偏心轮83截面为空心圆环,所述偏心轮83连接所述活动轴831和所述定位卡销834,所述偏心轮上连接所述活动环833,所述活动环连接所述提手,所述铰链84铰接所述第一卡箍和所述第二卡箍,所述提手上下移动带动所述偏心轮83转动改变所述第一卡箍821和所述第二卡箍822间的距离,所述卡箍内圈与无砂井管外壁间放置橡胶垫85。搬运无砂井管时将搬运卡具8套入无砂井管上,拉起提手,带动活动环与向上运动,偏心轮内圈就会将定位卡小收紧,使卡箍勒紧无砂井管外壁;由于拉手带动的活动环可以双向活动,增加了搬运无砂井管时拉手的自由度,卡箍内环装安装橡胶垫,使无砂井管在搬运时整体受力均匀,不易损害,大幅度减少了无砂井管在搬运时的损耗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显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基于上述实施例,可轻易想到替换或变化以获得其他实施例,这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降水无砂管井对接稳固装置,所述对接稳固装置包括:连接圈、圆钢圈、挡钢片、钢板圈,所述连接圈与所述圆钢圈连接,所述圆钢圈上还连接有所述钢板圈,所述钢板圈上还有所述挡钢片,所述钢板圈上放置降水管,所述圆钢圈和所述挡钢片配合用于卡住降水管,所述连接圈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圈用于通过连续铁线。
2.权利要求1所述降水无砂管井对接稳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挡钢片在所述钢板圈上均匀分布。
3.权利要求1所述降水无砂管井对接稳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连接圈截面为空心圆环。
4.权利要求1所述降水无砂管井对接稳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挡片数量为四个。
5.权利要求1所述降水无砂管井对接稳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圆钢圈截面直径大于钢板圈厚度。
6.权利要求1所述降水无砂管井对接稳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连续铁线穿过全部所述对接稳固装置上的所述连接圈,所述连续铁线用于将沉设过程中的全部降水管连接为一整体。
CN201720444303.1U 2017-04-25 2017-04-25 一种降水无砂管井对接稳固装置 Active CN2076599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44303.1U CN207659976U (zh) 2017-04-25 2017-04-25 一种降水无砂管井对接稳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44303.1U CN207659976U (zh) 2017-04-25 2017-04-25 一种降水无砂管井对接稳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59976U true CN207659976U (zh) 2018-07-27

Family

ID=62936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44303.1U Active CN207659976U (zh) 2017-04-25 2017-04-25 一种降水无砂管井对接稳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599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09154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梯体系
CN206752894U (zh) 一种标准定型化楼梯
CN109630128A (zh) 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装配式自重下沉竖井
CN106120824B (zh) 一种能快速拆除的水下底标高自适应钢围堰
CN106968263B (zh) 一种无砂降水管井安全沉设施工方法
CN210369028U (zh) 一种装配式生态挡墙
CN207659976U (zh) 一种降水无砂管井对接稳固装置
CN207775915U (zh) 一种无砂降水管井安全沉设装置
CN207775914U (zh) 一种可抽绳式降水无砂管井封闭底托盖板及模板
CN207142736U (zh) 一种降水管搬运卡具
CN206667277U (zh) 一种玻璃钢无砂管井安全沉设装置增强底座
KR20070106386A (ko) 캡슐형 또는 동굴형 지하구조물의 미경화 콘크리트 성형틀
CN110528543A (zh) 一种降水施工方法
JP4606200B2 (ja) 石材埋設型ブロックの製造方法
JP6405562B2 (ja) 砂防ネットの固定支柱台及び固定支柱台を用いた砂防ネットの施工方法
CN206844652U (zh) 管洞无需吊模的新模板
CN201495548U (zh) 人工挖孔灌注桩护壁混凝土接料平台
CN207376617U (zh) 一种桩基的桩间支撑保护结构
CN209704559U (zh) 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装配式自重下沉竖井
CN211774613U (zh) 一种大型钢结构预埋件
CN206971143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市政装饰护栏
CN207447290U (zh) 一种浇铸循环装置
CN105672363A (zh) 现浇盖板施工工艺及使用的可伸缩钢管、拆除装置及托架
CN206693145U (zh) 一种园林、公路、河道护坡修筑机械
CN206468015U (zh) 一种混凝土布料机底脚支撑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