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53867U - 一种伸缩调节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折叠躺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伸缩调节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折叠躺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53867U
CN207653867U CN201720496809.7U CN201720496809U CN207653867U CN 207653867 U CN207653867 U CN 207653867U CN 201720496809 U CN201720496809 U CN 201720496809U CN 207653867 U CN207653867 U CN 2076538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s
connector
hole
adjustment device
deck ch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9680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浙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49680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538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538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5386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伸缩调节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折叠躺椅,伸缩调节装置与脚靠部及座位部均转动连接,伸缩调节装置包括外壳、伸缩杆、限位块、卡位体及第二弹性件;限位块固定于外壳内壁的一端,伸缩杆滑动固定于外壳内壁的另一端,外壳上设有多个第二卡槽,伸缩杆的一侧设有收容槽,卡位体收容于收容槽内,卡位体与收容槽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卡位体的一端设有第一卡位凸起及第二卡位凸起,第一卡位凸起分别与各第二卡槽相配合,使得自由调节折叠躺椅中脚靠部与座位部之间的夹角。本实用新型采用卡扣结构进行调节档位,使得自由调节折叠躺椅中脚靠部与座位部之间的夹角,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容易调节,而且安装和更换零件比较容易。

Description

一种伸缩调节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折叠躺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节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伸缩调节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折叠躺椅。
背景技术
折叠躺椅,即指可提供躺卧以及可折叠收放的椅子。在折叠躺椅的结构中,伸缩调节装置一般可用来调节脚靠部与座位部之间的夹角,来提高人体的腿部搁在脚靠部上面的舒适度,因而其结构组成和功能特性是至关重要的。目前用于折叠躺椅的伸缩调节装置不仅存在机构配件繁琐、结构不够稳固、手动调节起来比较麻烦等缺陷,而且安装和更换零件比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提供了一种用于折叠躺椅的伸缩调节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容易调节,而且安装和更换零件比较容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使用上述伸缩调节装置的折叠躺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伸缩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折叠躺椅中脚靠部与座位部之间的夹角,所述伸缩调节装置与所述脚靠部及座位部均转动连接,所述伸缩调节装置包括外壳、伸缩杆、限位块、卡位体及第二弹性件;
所述限位块固定于所述外壳内壁的一端,所述伸缩杆滑动固定于所述外壳内壁的另一端,所述外壳上设有多个第二卡槽,所述伸缩杆的一侧设有收容槽,所述卡位体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卡位体与所述收容槽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弹性件,所述卡位体的一端设有第一卡位凸起及第二卡位凸起,所述第一卡位凸起分别与各所述第二卡槽相配合,使得自由调节折叠躺椅中脚靠部与座位部之间的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槽的一侧设有复位台阶,所述复位台阶与所述第一卡位凸起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收容槽的一端设有钩头,所述限位块的一端设有限位凸起,当所述第一卡位凸起与所述限位凸起相抵时,所述钩头卡接于所述第一卡位凸起与所述第二卡位凸起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卡位体的另一端设有球形凸起,所述收容槽的另一端设有圆形容纳槽,所述球形凸起与所述圆形容纳槽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使用伸缩调节装置的折叠躺椅,所述折叠躺椅包括靠背部、座位部、脚靠部、前支撑脚、后支撑脚、扶手、档位调节连接装置及伸缩调节装置;
所述靠背部通过所述档位调节连接装置与所述座位部转动连接,所述档位调节连接装置与所述后支撑脚转动连接,所述扶手与所述靠背部及前支撑脚均转动连接,所述脚靠部与所述伸缩调节装置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伸缩调节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前支撑脚转动连接,所述脚靠部与所述前支撑脚转动连接,以实现整个折叠躺椅的固定;
所述伸缩调节装置包括外壳、伸缩杆、限位块、卡位体及第二弹性件;所述限位块固定于所述外壳内壁的一端,所述限位块的一端设有限位凸起,所述伸缩杆滑动固定于所述外壳内壁的另一端,所述外壳上设有多个第二卡槽,所述伸缩杆的一侧设有收容槽,所述卡位体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卡位体的一端设有第一卡位凸起及第二卡位凸起,所述第一卡位凸起分别与各所述第二卡槽相配合,所述卡位体与所述收容槽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弹性件。
进一步地,所述档位调节连接装置包括承接件、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卡位件及弹性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与靠背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座位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承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卡位件转动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弹性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卡位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若干棘轮轮齿,所述卡位件分别与各所述棘轮轮齿相配合,使得自由调节折叠躺椅中靠背部与座位部之间的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档位调节连接装置还包括舌片,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舌片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
所述舌片上设有第一卡位及第二卡位,当所述第一连接件向上转动到一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卡位与所述卡位件配合;当所述第一连接件向下转动到另一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二卡位与所述卡位件配合,完成折叠躺椅中靠背部相对于座位部逆时针或顺时针的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档位调节连接装置还包括管套,所述管套固定于折叠躺椅中的后支撑脚,且所述管套安装于所述后支撑脚与所述承接件之间;
所述管套上设有第二凸起筋,所述承接件的内侧设有第一凸起筋,所述第二凸起筋与所述第一凸起筋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承接件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第四通孔及第五通孔,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第六通孔、第七通孔;
所述第一通孔、第六通孔及第四通孔同轴设置,所述第二通孔及所述第七通孔同轴设置,所述第三通孔与折叠躺椅中后支撑脚上的通孔同轴设置,所述承接件通过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后支撑脚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承接件上还设有倒角,所述倒角位于所述承接件的右下部,所述倒角与所述后支撑脚相抵,使得所述后支撑脚与地面成一夹角;所述承接件上还设有圆弧面,所述圆弧面位于所述承接件的右下部并与所述倒角相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折叠躺椅的伸缩调节装置,采用卡扣结构进行调节档位,所述卡位体的一端设有第一卡位凸起及第二卡位凸起,所述第一卡位凸起分别与各所述第二卡槽相配合,使得自由调节折叠躺椅中脚靠部与座位部之间的夹角。该伸缩调节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容易调节,而且安装和更换零件比较容易,而且结构新颖、设计巧妙,具有较大的市场推广价值。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折叠躺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一种折叠躺椅A处伸缩调节装置的放大图;
图3为图2的一种伸缩调节装置的外部结构立体图;
图4为图2的一种伸缩调节装置的外部结构正视图;
图5为图2的一种伸缩调节装置处于收拢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的一种伸缩调节装置处于伸展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的一种折叠躺椅中档位调节连接装置的正视图;
图8为图7的一种档位调节连接装置的正视方向上的剖视图;
图9为图7的一种档位调节连接装置的爆炸分解视图;
图10为图7的一种档位调节连接装置中承接件的正视图;
图11为图7的一种档位调节连接装置中承接件的左视图;
图12为图7的一种档位调节连接装置中承接件的右视图;
图13为图7的一种档位调节连接装置中承接件的轴测图;
图14为图7的一种档位调节连接装置中舌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7的一种档位调节连接装置中管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折叠躺椅;10、靠背部;11、靠背管;20、座位部;21、座位管;30、脚靠部;31、脚靠管;40、前支撑脚;41、前脚管;50、后支撑脚;51、后脚管;60、扶手;70、档位调节连接装置;71、承接件;711、第一通孔;712、第二通孔;713、第三通孔;714、倒角;715、凹槽;716、凸台;717、第一卡槽;718、圆弧面;719、第一凸起筋;72、第一连接件;721、第四通孔;722、第五通孔;723、棘轮轮齿;73、第二连接件;731、第六通孔;732、第七通孔;733、第八通孔;74、舌片;741、第九通孔;742、第一卡位;743、第二卡位;75、卡位件;751、第十通孔;76、第一弹性件;761、中孔;77、管套;771、第十一通孔;772、第二凸起筋;80、伸缩调节装置;81、外壳;811、第二卡槽;812、复位台阶;82、伸缩杆;821、钩头;822、收容槽;8221、圆形容纳槽;83、限位块;831、限位凸起;84、卡位体;841、第一卡位凸起;842、第二卡位凸起;843、球形凸起;85、第二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15中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档位调节连接装置的折叠躺椅100,折叠躺椅100包括靠背部10、座位部20、脚靠部30、前支撑脚40、后支撑脚50、扶手60、档位调节连接装置70、伸缩调节装置80。
如图1所示,靠背部10包括靠背管11,座位部20包括座位管21,脚靠部30包括脚靠管31,前支撑脚40包括前脚管41,后支撑脚50包括后脚管51。
靠背管11通过档位调节连接装置70与座位管21转动连接,档位调节连接装置70与后脚管51转动连接,扶手60与靠背管11及前脚管41均转动连接,脚靠管31与伸缩调节装置80的一端转动连接,伸缩调节装置80的另一端与前脚管41转动连接,脚靠管31与前脚管41转动连接。扶手60连接着前脚管41和靠背部11实现整个折叠躺椅100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伸缩调节装置80,用于自由调节脚靠部30与座位部20之间的夹角,伸缩调节装置80与脚靠部30及座位部20均转动连接,伸缩调节装置80包括外壳81、伸缩杆82、限位块83、卡位体84、第二弹性件85。
限位块83固定于外壳81内壁的一端,伸缩杆82滑动固定于外壳81内壁的另一端。
外壳81上设有多个第二卡槽811,伸缩杆82的一侧设有收容槽822,卡位体84收容于收容槽822内。卡位体84与收容槽822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85,卡位体84的一端设有第一卡位凸起841及第二卡位凸起842,第一卡位凸起841分别与各第二卡槽811相配合,使得自由调节折叠躺椅中脚靠部与座位部之间的夹角。
第二卡槽811的一侧设有复位台阶812。第二卡槽811的一侧设有复位台阶812,复位台阶812与第一卡位凸起841相配合,伸缩杆82回缩。
收容槽822的一端设有钩头821,限位块83的一端设有限位凸起831,当第一卡位凸起841与限位凸起831相抵时,钩头821卡接于第一卡位凸起841与第二卡位凸起842之间。卡位体84的另一端设有球形凸起843,收容槽822的另一端设有圆形容纳槽8221,球形凸起843与圆形容纳槽8221相配合。
下面结合附图1-6描述本实用新型一种伸缩调节装置80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将伸缩杆82转动固定于脚靠管31,限位块83转动固定于前脚管41。当用户通过脚来抬起脚靠管31时,在脚靠部30抬升的过程中,钩头821卡接于第一卡位凸起841与第二卡位凸起842之间。而通过第二弹性件85的作用,第一卡位凸起841分别与各第二卡槽811相配合,实现脚靠部30与座位部20之间的角度调节。当脚靠部30拉到外壳81最底部的第二卡槽811时,脚靠部30呈水平状态,此时无法使脚靠部30回缩。当需要回缩脚靠部30时,用户可用脚继续对脚靠部30向上抬升,由于复位台阶812的存在,会压缩第一卡位凸起841从而使卡位体84向收容槽822收拢。由于第二弹性件85的作用,钩头821卡接于第一卡位凸起841与第二卡位凸起842之间并被锁紧,这样脚靠部30就可自动降落回最初点,当需要再次调节脚靠部30角度时,通过第一卡位凸起841与限位块83的配合,使钩头821再次卡接于第一卡位凸起841与第二卡位凸起842之间。因此该技术方案中伸缩杆82在外壳81内来回往复运动,实现了脚靠部30相对于座位部20顺时针或逆时针的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折叠躺椅的伸缩调节装置80,采用卡扣结构进行调节档位,所述卡位体84的一端设有第一卡位凸起841及第二卡位凸起842,所述第一卡位凸起841分别与各所述第二卡槽811相配合,使得自由调节折叠躺椅100中脚靠部30与座位部20之间的夹角。该伸缩调节装置80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容易调节,而且安装和更换零件比较容易,而且结构新颖、设计巧妙,具有较大的市场推广价值。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档位调节连接装置70,用于调节折叠躺椅100中靠背部11与座位部20之间的夹角。档位调节连接装置70包括承接件71、第一连接件72、第二连接件73、舌片74、卡位件75及弹性件76。弹性件76为扭簧。第一连接件72与第二连接件73转动连接,承接件71与第二连接件73固定连接,承接件71与躺椅中的后支撑脚50转动连接。
第一连接件72与靠背部10的靠背管1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73与座位部20的座位管21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件72上设有若干棘轮轮齿723。第一连接件72与第二连接件73转动连接,承接件71与第二连接件73固定连接,承接件71与躺椅中的后支撑脚50转动连接。舌片74与第一连接件72固定连接,弹性件76的一端固定于第二连接件73,弹性件76的另一端固定于舌片74,弹性件76固定安装于卡位件75。卡位件75转动固定于第二连接件73。卡位件75与各棘轮轮齿723相配合,使得自由调节折叠躺椅100中靠背部11与座位部20之间的夹角。第二连接件73、卡位件75及承接件71两两之间的转动固定通过同一旋转轴来实现。可以理解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弹性件76的另一端也可以直接固定于第一连接件72。棘轮轮齿723的个数为多个。
如图7-15所示,承接件71上设有第一通孔711、第二通孔712、第三通孔713、倒角714、凹槽715、凸台716、卡槽717、圆弧面718、第一凸起筋719。本实施例中,第一凸起筋719为齿条筋。
第一连接件72上设有第四通孔721、第五通孔722。第二连接件73上设有第六通孔731、第七通孔732及第八通孔733。舌片74上设有第九通孔741、第一卡位742及第二卡位743。卡位件75上设有第十通孔751。弹性件76上设有中孔761。管套77上设有第十一通孔771及第二凸起筋772。本实施例中,第二凸起筋772为齿条筋。
第一通孔711、第六通孔731、第四通孔721及第九通孔741从外到内依次同轴设置,用于实现承接件71与第一连接件72之间的转动连接,第一连接件72与第二连接件73转动连接,以及舌片74与第一连接件72之间的固定连接。第二通孔712、第七通孔732、第十通孔751及中孔761从外到内依次同轴设置,用于实现第二连接件73与承接件71的固定连接、卡位件75转动固定于第二连接件73、卡位件75与所弹性件76的同轴转动。第三通孔713、第十一通孔771以及后脚管51上的通孔从外到内依次同轴设置,用于实现承接件71与躺椅中的后支撑脚50转动连接。管套77固定于后支撑脚50的后脚管51,且管套77位于后脚管51与承接件71之间,承接件71的内侧设有第一凸起筋719,第二凸起筋772与第一凸起筋719相配合。第五通孔722用于实现第一连接件72与靠背管11之间的固定连接,第八通孔733用于实现第二连接件73与座位管21之间的固定连接。
下面结合9-13重点介绍承接件71的结构特征和设计原理。承接件71上设有第一通孔711、第二通孔712、第三通孔713、倒角714、凹槽715、凸台716、卡槽717、圆弧面718、第一凸起筋719。承接件71为中空对称结构,凸台716位于承接件71的下部,第三通孔713设置于凸台716上。凹槽715均位于承接件71的侧部,倒角714位于承接件70的右下部,倒角714与后脚管51相抵,使得后脚管51与地面成一夹角。卡槽717位于承接件71的对称面上且为长方形。圆弧面718位于承接件71的右下部并与倒角714相连接。承接件可设计为注塑件。第二凸起筋772与第一凸起筋719相配合,主要是为了延缓折叠躺椅100中靠背部10上升或下降的速度,使得操作起来更有手感以及增强该折叠躺椅100的安全性。
如图1、图7及图8所示,承接件71用于连接和安装第一连接件72、第二连接件73、舌片74、卡位件75、弹性件76、管套77,使得档位调节连接装置70结构更加紧凑以及轻量化生产。凸台716用于安装旋转轴时更加紧固和具有美观效果。凹槽715用于防止注塑件热胀冷缩时发生形变或者损坏。倒角用于保证后脚管51与地面成一夹角。圆弧面718用于保证承接件71与后脚管51光滑接触以致于不会损伤后脚管51表面。
下面结合附图7-15描述本实用新型一种档位调节连接装置100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当用户向上抬起靠背管11时,靠背管11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件72向上转动也就是逆时针转动,随之舌片74也会逆时针转动。当靠背管11与到达合适角度时,卡位件75与棘轮轮齿723相配合,卡位件75相当于止回棘爪,此时如果用户向下压靠背管11也就是顺时针转动,卡位件75阻止第一连接件72顺时针转动。当用户向上抬起靠背管11到一极限位置时,第一卡位742与卡位件75相配合,并向下压卡位件75,使得卡位件75与棘轮轮齿723开始分离,即卡位件75不能限制第二连接件73的顺时针向下转动。此时将第二连接件73顺时针向下转动到另一极限位置也就是最初点,被压紧的弹性件76驱动卡位件75运动到与第二卡位743配合,卡位件75与棘轮轮齿723开始合拢进行配合。接下来又可以通过向上抬起靠背管11,来调整折叠躺椅100中靠背部11与座位部20之间的夹角。舌片74能使卡位件75复位,用于实现靠背部11相对于座位部20顺时针或逆时针的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折叠躺椅的档位调节连接装置70,采用了棘轮机构进行调节档位,其中第一连接件72上设有棘轮轮齿723,卡位,75与棘轮轮齿723相配合,使得自由调节折叠躺椅100中靠背部10与座位部20之间的夹角。档位调节连接装置70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包装体积小而且具有多个升降档位,折叠以后折叠躺椅100整体长度会大幅减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档位调节连接装置中承接件71,用于连接和安装第一连接件72、第二连接件73、舌片74、卡位件75、弹性件76、管套77,使得档位调节连接装置100结构更加紧凑以及轻量化生产。承接件71中凸台716用于安装旋转轴时更加紧固和具有美观效果,凹槽715用于防止注塑件热胀冷缩时发生形变或者损坏,倒角714用于保证后脚管51与地面成一夹角,圆弧面718用于保证承接件71与后脚管51光滑接触以致于不会损伤后脚管51表面。其结构新颖、设计巧妙,具有较大的市场推广价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伸缩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折叠躺椅中脚靠部与座位部之间的夹角,所述伸缩调节装置与所述脚靠部及座位部均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调节装置包括外壳、伸缩杆、限位块、卡位体及第二弹性件;
所述限位块固定于所述外壳内壁的一端,所述伸缩杆滑动固定于所述外壳内壁的另一端,所述外壳上设有多个第二卡槽,所述伸缩杆的一侧设有收容槽,所述卡位体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卡位体与所述收容槽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弹性件,所述卡位体的一端设有第一卡位凸起及第二卡位凸起,所述第一卡位凸起分别与各所述第二卡槽相配合,使得自由调节折叠躺椅中脚靠部与座位部之间的夹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伸缩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槽的一侧设有复位台阶,所述复位台阶与所述第一卡位凸起相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伸缩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的一端设有钩头,所述限位块的一端设有限位凸起,当所述第一卡位凸起与所述限位凸起相抵时,所述钩头卡接于所述第一卡位凸起与所述第二卡位凸起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伸缩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体的另一端设有球形凸起,所述收容槽的另一端设有圆形容纳槽,所述球形凸起与所述圆形容纳槽相配合。
5.一种使用伸缩调节装置的折叠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躺椅包括靠背部、座位部、脚靠部、前支撑脚、后支撑脚、扶手、档位调节连接装置及伸缩调节装置;
所述靠背部通过所述档位调节连接装置与所述座位部转动连接,所述档位调节连接装置与所述后支撑脚转动连接,所述扶手与所述靠背部及前支撑脚均转动连接,所述脚靠部与所述伸缩调节装置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伸缩调节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前支撑脚转动连接,所述脚靠部与所述前支撑脚转动连接,以实现整个折叠躺椅的固定;
所述伸缩调节装置包括外壳、伸缩杆、限位块、卡位体及第二弹性件;所述限位块固定于所述外壳内壁的一端,所述限位块的一端设有限位凸起,所述伸缩杆滑动固定于所述外壳内壁的另一端,所述外壳上设有多个第二卡槽,所述伸缩杆的一侧设有收容槽,所述卡位体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卡位体的一端设有第一卡位凸起及第二卡位凸起,所述第一卡位凸起分别与各所述第二卡槽相配合,所述卡位体与所述收容槽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弹性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使用伸缩调节装置的折叠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档位调节连接装置包括承接件、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卡位件及弹性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靠背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座位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承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卡位件转动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弹性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卡位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若干棘轮轮齿,所述卡位件分别与各所述棘轮轮齿相配合,使得自由调节折叠躺椅中靠背部与座位部之间的夹角。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使用伸缩调节装置的折叠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档位调节连接装置还包括舌片,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舌片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
所述舌片上设有第一卡位及第二卡位,当所述第一连接件向上转动到一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卡位与所述卡位件配合;当所述第一连接件向下转动到另一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二卡位与所述卡位件配合,完成折叠躺椅中靠背部相对于座位部逆时针或顺时针的往复运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使用伸缩调节装置的折叠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档位调节连接装置还包括管套,所述管套固定于折叠躺椅中的后支撑脚,且所述管套安装于所述后支撑脚与所述承接件之间;
所述管套上设有第二凸起筋,所述承接件的内侧设有第一凸起筋,所述第二凸起筋与所述第一凸起筋相配合。
9.如权利要求6-8任一所述的一种使用伸缩调节装置的折叠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件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第四通孔及第五通孔,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第六通孔、第七通孔;
所述第一通孔、第六通孔及第四通孔同轴设置,所述第二通孔及所述第七通孔同轴设置,所述第三通孔与折叠躺椅中后支撑脚上的通孔同轴设置,所述承接件通过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后支撑脚转动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使用伸缩调节装置的折叠躺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件上还设有倒角,所述倒角位于所述承接件的右下部,所述倒角与所述后支撑脚相抵,使得所述后支撑脚与地面成一夹角;所述承接件上还设有圆弧面,所述圆弧面位于所述承接件的右下部并与所述倒角相连接。
CN201720496809.7U 2017-05-05 2017-05-05 一种伸缩调节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折叠躺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538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96809.7U CN207653867U (zh) 2017-05-05 2017-05-05 一种伸缩调节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折叠躺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96809.7U CN207653867U (zh) 2017-05-05 2017-05-05 一种伸缩调节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折叠躺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53867U true CN207653867U (zh) 2018-07-27

Family

ID=62936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96809.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53867U (zh) 2017-05-05 2017-05-05 一种伸缩调节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折叠躺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538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9442A (zh) * 2018-08-27 2020-03-06 张久智 电动躺椅电动伸缩棒伸缩安全控制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9442A (zh) * 2018-08-27 2020-03-06 张久智 电动躺椅电动伸缩棒伸缩安全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38949Y (zh) 一种能改变成椅子的桌椅结合体
CN207653867U (zh) 一种伸缩调节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折叠躺椅
CN209769717U (zh) 一种折叠椅
CN208678289U (zh) 一种可折叠调节角度的壁挂式舞蹈杆
CN207949390U (zh) 一种档位调节连接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折叠躺椅
CN208597926U (zh) 一种可调高度的凳子
CN108703494A (zh) 一种图书馆用多功能一体式桌凳
CN205513276U (zh) 一种多功能便携茶桌
CN104188541B (zh) 豆浆机的机头放置装置
CN207291481U (zh) 学前教育画板
CN204519965U (zh) 一种折叠壁椅
CN203182413U (zh) 一种沙滩椅
CN204351402U (zh) 折叠凳
CN207224958U (zh) 一种学前教育画板
CN208957121U (zh) 一种升降办公桌桌腿与桌面稳定连接架构
CN205886096U (zh) 一种带移动靠背的引体向上器
CN209610422U (zh) 一种组合式折叠桌凳
CN101601549B (zh) 一种野营烧烤炉
CN205659367U (zh) 折叠式乒乓球桌
CN208808032U (zh) 可折叠成椅子的屏风板
CN210471547U (zh) 一种多功能便捷折叠椅
CN211748276U (zh) 一种背部平躺式折叠沙发架
CN208463387U (zh) 一种躺椅的调节装置
CN206949927U (zh) 一种办公椅的椅座
CN210276506U (zh) 带顶布可折叠的弹簧躺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27

Termination date: 20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