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47457U - 一种岩石切磨钻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岩石切磨钻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47457U
CN207647457U CN201721713582.3U CN201721713582U CN207647457U CN 207647457 U CN207647457 U CN 207647457U CN 201721713582 U CN201721713582 U CN 201721713582U CN 207647457 U CN207647457 U CN 2076474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drill bit
hydraulic cylinder
arm
r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1358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71358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474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474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4745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井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岩石切磨钻机。通过该岩石切磨钻机,一方面可以在地面直接对下井钻头设备进行诸如钻机移动、钻机控制和排渣等操作,进而无需作业人员下井作业,不但可以大幅度降低人员成本,加快作业进度,还可以完全规避井下的工伤风险,确保人员安全;另一方面可以实现螺旋切磨,解决了传统作业所存在的孔径大小不易控制、垂直易偏差和因岩石软硬度不同而出现的偏孔问题,保障了岩石挖井作业的工程质量。同时通过地面吊装设备与下井钻头设备的软连接,可以使钻井深度不再受到限制。此外,所述岩石切磨钻机还具有易于野外作业、移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作业稳定性高和结构简单等优点,便于实际推广和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岩石切磨钻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井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岩石切磨钻机。
背景技术
在当前土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通常使用一种微型水磨钻机来进行岩石挖井作业,并需要作业人员下井去执行诸如钻机移动、钻机控制和排渣等操作,因而存在人工成本高、钻井深度有限、作业进度慢和具有一定工伤风险等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钻井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前述现有在岩石挖井作业中所存在人工成本高、钻井深度有限、垂直易偏差、作业进度慢和具有一定工伤风险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岩石切磨钻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岩石切磨钻机,包括地面吊装设备和下井钻头设备;
所述地面吊装设备包括底座、操作台、升降提升机、悬梁、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其中,所述操作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升降提升机和所述悬梁分别安装在所述底座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定滑轮和所述第二定滑轮分别固定在所述悬梁的相对两端,所述升降提升机的钢丝绳在经过所述第一定滑轮和所述第二定滑轮后连接所述下井钻头设备的顶部;
所述下井钻头设备包括升降固定架、井下支撑机构、第一升降液压缸、推力轴承、中轴、抽渣泵、旋转驱动机构和竖直钻井机构,其中,所述井下支撑机构安装在所述升降固定架的底部,用于使所述升降固定架在井下作业时能够固定附着在钻井内壁上;
所述第一升降液压缸、所述推力轴承和所述中轴分别位于所述升降固定架的竖直中空内部,其中,所述第一升降液压缸的活塞杆部吊在所述升降固定架的顶部,所述第一升降液压缸的缸体部通过所述推力轴承轴连接所述中轴,并使所述第一升降液压缸、所述推力轴承和所述中轴能够整体地在所述升降固定架的竖直中空内部垂直升降;
所述抽渣泵安装在所述升降固定架的底盘上,所述抽渣泵的进渣管竖直朝下;
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底盘上,用于驱动所述中轴在水平面上顺时针正转或逆时针反转;
所述中轴的底端在伸出所述底盘后固定连接所述竖直钻井机构。
优化的,所述竖直钻井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传动机构和卧式刀座,其中,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竖直朝下并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卧式刀座。
进一步优化的,所述传动机构为呈“Π”形结构的二合一传速箱,所述二合一传速箱可通过实现传动分路的两支脚分别同时传动四个卧式刀座;
所述卧式刀座的数目为四个,并分为平行设置的两组,每组的两卧式刀座分别横向传动连接所述二合一传速箱的其中一支脚的相对两侧。
优化的,所述悬梁包括第一升降主臂、第二升降主臂、升降支臂、第二升降液压缸、第三升降液压缸和第四升降液压缸;
所述第一升降主臂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升降液压缸的缸体部分别铰接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升降主臂的第二端铰接所述第二升降液压缸的活塞杆部,进而围成第一可变形三角架;
所述第二升降主臂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升降主臂的第二端,所述第三升降液压缸的缸体部铰接所述第一升降主臂的中部,所述第三升降液压缸的活塞杆部铰接所述第二升降主臂的中部,进而围成第二可变形三角架;
所述升降支臂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升降主臂的第一端,所述第四升降液压缸的缸体部铰接所述第二升降主臂的中部,所述第四升降液压缸的活塞杆部铰接所述升降支臂的中部,进而围成第三可变形三角架。
进一步优化的,在所述悬梁的中部还设有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固定架底部的地面作业固定机构,其中,所述地面作业固定机构包括连接臂和调节液压缸;
所述连接臂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升降主臂的第二端,所述调节液压缸的缸体部铰接所述第二升降主臂的第二端,所述连接臂的第二端和所述调节液压缸的活塞杆部用于在地面作业时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固定架的底部。
优化的,所述井下支撑机构为具有多根呈中心对称布置的横向伸缩臂的机构,其中,所述横向伸缩臂包括井下支撑液压缸、井下支撑臂和撑板;
所述井下支撑液压缸的缸体部和所述井下支撑臂的一端分别铰接所述升降固定架的底部外表面,所述井下支撑液压缸的活塞杆部和所述井下支撑臂的另一端分别在同一位置铰接所述撑板的板面,进而围成第四可变形三角架。
优化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和花键外套,其中,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底盘的上表面,所述花键外套在所述底盘的下方与所述中轴花键配合,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在伸出所述底盘后传动连接所述花键外套。
优化的,所述中轴的上部竖直中空且与所述第一升降液压缸的缸体部间歇配合。
优化的,所述地面吊装设备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且与所述升降提升机同侧的发电机组和配电箱。
优化的,在所述底座的底面安装有若干行走轮。
综上,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岩石切磨钻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本发明创造所提供的岩石切磨钻机,可以在地面直接对下井钻头设备进行诸如钻机移动、钻机控制和排渣等操作,进而无需作业人员下井作业,不但可以大幅度降低人员成本,加快作业进度,还可以完全规避井下的工伤风险,确保人员安全;(2)通过配置旋转驱动机构和推力轴承,可以使中轴和竖直钻井机构能够在水平面上顺时针正转或逆时针反转,进而可以实现螺旋切磨,解决了传统作业所存在的孔径大小不易控制、垂直易偏差和因岩石软硬度不同而出现的偏孔问题,保障了岩石挖井作业的工程质量;(3)通过地面吊装设备与下井钻头设备的软连接(即通过钢丝绳连接),可以使钻井深度不再受到限制;(4)通过采用卧式刀座方式切磨井口和井下作业,不但可以实现一次成孔,避免返工,还可以利于得到粉末状的残渣,进而方便抽渣泵排渣;(5)通过在悬梁中部设置地面作业固定机构,还可以实现地面吊装设备与下井钻头设备的硬连接(即通过固定连接),完成从地面到深井的全程作业,进一步方便实用;(6)通过将井下支撑机构设计为多根呈中心对称布置的横向伸缩臂,不但可以确保作业稳定性,还可以适用于不同口径大小的钻井作业,解决了传统作业所需要不同规格机器的问题,大大提高了钻井设备的性价比;(7)所述岩石切磨钻机还具有易于野外作业、移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作业稳定性高和结构简单等优点,便于实际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岩石切磨钻机在井下作业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井钻头设备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1、底座 2、操作台 3、升降提升机301、钢丝绳 4、悬梁401、第一升降主臂 402、第二升降主臂 403、升降支臂 404、第二升降液压缸 405、第三升降液压缸 406、第四升降液压缸 501、第一定滑轮 502、第二定滑轮 6、升降固定架601、底盘 7、井下支撑机构701、井下支撑液压缸 702、井下支撑臂 703、撑板8、第一升降液压缸 801、第一升降液压缸的活塞杆部 802、第一升降液压缸的缸体部9、推力轴承 10、中轴 11、抽渣泵111、进渣管12、旋转驱动机构 121、第二电机 122、花键外套 13、竖直钻井机构 131、第一电机 132、传动机构 133、卧式刀座14、地面作业固定机构 141、连接臂 142、调节液压缸 15、发电机组 16、配电箱 17、行走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通过实施例方式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岩石切磨钻机。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本文中术语“/和”是描述另一种关联对象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A和B两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岩石切磨钻机在井下作业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井钻头设备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岩石切磨钻机,包括地面吊装设备和下井钻头设备;所述地面吊装设备包括底座1、操作台2、升降提升机3、悬梁4、第一定滑轮501和第二定滑轮502,其中,所述操作台2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升降提升机3和所述悬梁4分别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定滑轮501和所述第二定滑轮502分别固定在所述悬梁4的相对两端,所述升降提升机3的钢丝绳301在经过所述第一定滑轮501和所述第二定滑轮502后连接所述下井钻头设备的顶部;所述下井钻头设备包括升降固定架6、井下支撑机构7、第一升降液压缸8、推力轴承9、中轴10、抽渣泵11、旋转驱动机构12和竖直钻井机构13,其中,所述井下支撑机构7安装在所述升降固定架6的底部,用于使所述升降固定架6在井下作业时能够固定附着在钻井内壁上;所述第一升降液压缸8、所述推力轴承9和所述中轴10分别位于所述升降固定架6的竖直中空内部,其中,所述第一升降液压缸8的活塞杆部801吊在所述升降固定架6的顶部,所述第一升降液压缸8的缸体部802通过所述推力轴承9轴连接所述中轴10,并使所述第一升降液压缸8、所述推力轴承9和所述中轴10能够整体地在所述升降固定架6的竖直中空内部垂直升降;所述抽渣泵11安装在所述升降固定架6的底盘601上,所述抽渣泵11的进渣管111竖直朝下;所述旋转驱动机构12安装在所述底盘601上,用于驱动所述中轴10在水平面上顺时针正转或逆时针反转;所述中轴10的底端在伸出所述底盘601后固定连接所述竖直钻井机构13。
如图1所示,在所述岩石切磨钻机的结构中,所述地面吊装设备用于在地面通过所述操作台2(用于操作控制所有的电机和液压缸)实现对所述下井钻头设备进行诸如移动、升降、旋转、钻井和抽渣等操作,由于所述升降提升机3和所述悬梁4分别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相对两侧,可以防止所述地面吊装设备在作业时翘起。所述下井钻头设备用于实现钻井作业,其中,所述升降固定架6用于在井下作业时对其下方的竖直钻井机构13起到稳定作用;所述井下支撑机构7用于在井下作业时使所述升降固定架6固定附着在钻井内壁上(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升降液压缸8用于垂直升降位于其正下方的所述中轴10和所述竖直钻井机构13,以便使所述竖直钻井机构13的切磨刀片能够有效接触待切磨面,具体的,所述第一升降液压缸8可设计为1.2米最大长度且能够受力4吨以上的液压缸;所述推力轴承9用于实现所述中轴10与所述第一升降液压缸8的缸体部802的相对转动;所述抽渣泵11用于抽取井中的切磨残渣,并通过管道排出至地面,其工作功率可以但不限于为18KW;所述旋转驱动机构12用于驱动所述中轴10和所述竖直钻井机构13能够在水平面上顺时针正转或逆时针反转;所述竖直钻井机构13用于实现竖直钻井目的。
由此通过前述对所述岩石切磨钻机的详细描述,可以利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钻井设备,一方面在地面直接对下井钻头设备进行诸如钻机移动、钻机控制和排渣等操作,进而无需作业人员下井作业,不但可以大幅度降低人员成本,加快作业进度,还可以完全规避井下的工伤风险,确保人员安全;另一方面可以实现螺旋切磨,解决了传统作业所存在的孔径大小不易控制、垂直易偏差和因岩石软硬度不同而出现的偏孔问题,保障了岩石挖井作业的工程质量。同时通过地面吊装设备与下井钻头设备的软连接(即通过钢丝绳连接),可以使钻井深度不再受到限制。此外,所述岩石切磨钻机还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作业稳定性高和结构简单等优点,便于实际推广和应用。
优化的,所述竖直钻井机构13包括第一电机131、传动机构132和卧式刀座133,其中,所述第一电机131的输出端竖直朝下并通过所述传动机构132传动连接所述卧式刀座133。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电机131用于输出转速,以便驱动所述卧式刀座133进行切磨岩石动作,其工作功率可高达110KW;所述传动机构132用于将转速传动至所述卧式刀座133;所述卧式刀座133用于切磨岩石,其转速可高达1200转/分。由此通过采用卧式座刀方式切磨岩石井口,不但可以实现一次成孔,避免返工,还可以利于得到粉末状的残渣,进而方便抽渣泵11排渣。
进一步优化的,所述传动机构132为呈“Π”形结构的二合一传速箱,所述二合一传速箱可通过实现传动分路的两支脚分别同时传动四个卧式刀座;所述卧式刀座133的数目为四个,并分为平行设置的两组,每组的两卧式刀座133分别横向传动连接所述二合一传速箱的其中一支脚的相对两侧。如图1和2所示,所述传动机构132还可以同步提升四卧式刀座133的转速,进而提升切磨效率和钻井作业的稳定性。
优化的,所述悬梁4包括第一升降主臂401、第二升降主臂402、升降支臂403、第二升降液压缸404、第三升降液压缸405和第四升降液压缸406;所述第一升降主臂401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升降液压缸404的缸体部分别铰接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升降主臂401的第二端铰接所述第二升降液压缸404的活塞杆部,进而围成第一可变形三角架;所述第二升降主臂402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升降主臂401的第二端,所述第三升降液压缸405的缸体部铰接所述第一升降主臂401的中部,所述第三升降液压缸405的活塞杆部铰接所述第二升降主臂402的中部,进而围成第二可变形三角架;所述升降支臂403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升降主臂402的第一端,所述第四升降液压缸406的缸体部铰接所述第二升降主臂402的中部,所述第四升降液压缸406的活塞杆部铰接所述升降支臂403的中部,进而围成第三可变形三角架。如图1所示,通过前述结构设计,可以利用形成的多个稳固三角形,确保所述悬梁4在长度或倾斜角度调整后,仍能够保持足够的稳固性,利于稳定作业。
进一步优化的,在所述悬梁4的中部还设有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固定架6底部的地面作业固定机构14,其中,所述地面作业固定机构14包括连接臂141和调节液压缸142;所述连接臂141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升降主臂402的第二端,所述调节液压缸142的缸体部铰接所述第二升降主臂402的第二端,所述连接臂141的第二端和所述调节液压缸142的活塞杆部用于在地面作业时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固定架6的底部。如图1所示,通过前述结构设计,还可以实现地面吊装设备与下井钻头设备的硬连接(即通过固定连接),完成从地面到深井的全程作业,进一步方便实用。
优化的,所述井下支撑机构7为具有多根呈中心对称布置的横向伸缩臂的机构,其中,所述横向伸缩臂包括井下支撑液压缸701、井下支撑臂702和撑板703;所述井下支撑液压缸701的缸体部和所述井下支撑臂702的一端分别铰接所述升降固定架6的底部外表面,所述井下支撑液压缸701的活塞杆部和所述井下支撑臂702的另一端分别在同一位置铰接所述撑板703的板面,进而围成第四可变形三角架。如图1所示,所述横向伸缩臂可举例为呈左右对称布置的一对,不但可以确保作业稳定性,还可以利用其具有向外横向伸张的特点,使井下钻头设备可适用于不同口径大小的钻井作业,解决了传统作业所需要不同规格机器的问题,大大提高了钻井设备的性价比。此外,还可以利用三角稳固原理确保所述横向伸缩臂的井下支撑稳固性。
优化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12包括第二电机121和花键外套122,其中,所述第二电机121固定安装在所述底盘601的上表面,所述花键外套122在所述底盘601的下方与所述中轴10花键配合,所述第二电机121的输出端在伸出所述底盘601后传动连接所述花键外套122。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电机121的工作功率可高达28KW,通过前述结构设计,可以实现所述中轴10和所述竖直钻井机构13在垂直升降的同时,还能够在水平面上顺时针正转或逆时针反转(例如3转/秒)的目的。
优化的,所述中轴10的上部竖直中空且与所述第一升降液压缸8的缸体部802间歇配合。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升降液压缸8的缸体部802恰好插入所述中轴10的上部,利于对所述下井钻头设备进行小型化设计。
优化的,所述地面吊装设备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的且与所述升降提升机3同侧的发电机组15和配电箱16。如图1所示,所述发电机组15用于野外发电;所述配电箱16用于为各个电机等电气设备配电,使整个钻机设备利于野外作业。此外,还可以进一步防止所述地面吊装设备翘起。
优化的,在所述底座1的底面安装有若干行走轮17。如图1所示,可以方便对整个岩石切磨钻机进行移动操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岩石切磨钻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本发明创造所提供的岩石切磨钻机,可以在地面直接对下井钻头设备进行诸如钻机移动、钻机控制和排渣等操作,进而无需作业人员下井作业,不但可以大幅度降低人员成本,加快作业进度,还可以完全规避井下的工伤风险,确保人员安全;(2)通过配置旋转驱动机构和推力轴承,可以使中轴和竖直钻井机构能够在水平面上顺时针正转或逆时针反转,进而可以实现螺旋切磨,解决了传统作业所存在的孔径大小不易控制、垂直易偏差和因岩石软硬度不同而出现的偏孔问题,保障了岩石挖井作业的工程质量;(3)通过地面吊装设备与下井钻头设备的软连接(即通过钢丝绳连接),可以使钻井深度不再受到限制;(4)通过采用卧式刀座方式切磨井口和井下作业,不但可以实现一次成孔,避免返工,还可以利于得到粉末状的残渣,进而方便抽渣泵排渣;(5)通过在悬梁中部设置地面作业固定机构,还可以实现地面吊装设备与下井钻头设备的硬连接(即通过固定连接),完成从地面到深井的全程作业,进一步方便实用;(6)通过将井下支撑机构设计为多根呈中心对称布置的横向伸缩臂,不但可以确保作业稳定性,还可以适用于不同口径大小的钻井作业,解决了传统作业所需要不同规格机器的问题,大大提高了钻井设备的性价比;(7)所述岩石切磨钻机还具有易于野外作业、移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作业稳定性高和结构简单等优点,便于实际推广和应用。
如上所述,可较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设计出不同形式的岩石切磨钻机并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整合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岩石切磨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吊装设备和下井钻头设备;
所述地面吊装设备包括底座(1)、操作台(2)、升降提升机(3)、悬梁(4)、第一定滑轮(501)和第二定滑轮(502),其中,所述操作台(2)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升降提升机(3)和所述悬梁(4)分别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定滑轮(501)和所述第二定滑轮(502)分别固定在所述悬梁(4)的相对两端,所述升降提升机(3)的钢丝绳(301)在经过所述第一定滑轮(501)和所述第二定滑轮(502)后连接所述下井钻头设备的顶部;
所述下井钻头设备包括升降固定架(6)、井下支撑机构(7)、第一升降液压缸(8)、推力轴承(9)、中轴(10)、抽渣泵(11)、旋转驱动机构(12)和竖直钻井机构(13),其中,所述井下支撑机构(7)安装在所述升降固定架(6)的底部,用于使所述升降固定架(6)在井下作业时能够固定附着在钻井内壁上;
所述第一升降液压缸(8)、所述推力轴承(9)和所述中轴(10)分别位于所述升降固定架(6)的竖直中空内部,其中,所述第一升降液压缸(8)的活塞杆部(801)吊在所述升降固定架(6)的顶部,所述第一升降液压缸(8)的缸体部(802)通过所述推力轴承(9)轴连接所述中轴(10),并使所述第一升降液压缸(8)、所述推力轴承(9)和所述中轴(10)能够整体地在所述升降固定架(6)的竖直中空内部垂直升降;
所述抽渣泵(11)安装在所述升降固定架(6)的底盘(601)上,所述抽渣泵(11)的进渣管(111)竖直朝下;
所述旋转驱动机构(12)安装在所述底盘(601)上,用于驱动所述中轴(10)在水平面上顺时针正转或逆时针反转;
所述中轴(10)的底端在伸出所述底盘(601)后固定连接所述竖直钻井机构(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石切磨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钻井机构(13)包括第一电机(131)、传动机构(132)和卧式刀座(133),其中,所述第一电机(131)的输出端竖直朝下并通过所述传动机构(132)传动连接所述卧式刀座(13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岩石切磨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132)为呈“Π”形结构的二合一传速箱,所述二合一传速箱可通过实现传动分路的两支脚分别同时传动四个卧式刀座;
所述卧式刀座(133)的数目为四个,并分为平行设置的两组,每组的两卧式刀座(133)分别横向传动连接所述二合一传速箱的其中一支脚的相对两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石切磨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梁(4)包括第一升降主臂(401)、第二升降主臂(402)、升降支臂(403)、第二升降液压缸(404)、第三升降液压缸(405)和第四升降液压缸(406);
所述第一升降主臂(401)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升降液压缸(404)的缸体部分别铰接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升降主臂(401)的第二端铰接所述第二升降液压缸(404)的活塞杆部,进而围成第一可变形三角架;
所述第二升降主臂(402)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升降主臂(401)的第二端,所述第三升降液压缸(405)的缸体部铰接所述第一升降主臂(401)的中部,所述第三升降液压缸(405)的活塞杆部铰接所述第二升降主臂(402)的中部,进而围成第二可变形三角架;
所述升降支臂(403)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升降主臂(402)的第一端,所述第四升降液压缸(406)的缸体部铰接所述第二升降主臂(402)的中部,所述第四升降液压缸(406)的活塞杆部铰接所述升降支臂(403)的中部,进而围成第三可变形三角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岩石切磨钻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悬梁(4)的中部还设有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固定架(6)底部的地面作业固定机构(14),其中,所述地面作业固定机构(14)包括连接臂(141)和调节液压缸(142);
所述连接臂(141)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升降主臂(402)的第二端,所述调节液压缸(142)的缸体部铰接所述第二升降主臂(402)的第二端,所述连接臂(141)的第二端和所述调节液压缸(142)的活塞杆部用于在地面作业时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固定架(6)的底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石切磨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下支撑机构(7)为具有多根呈中心对称布置的横向伸缩臂的机构,其中,所述横向伸缩臂包括井下支撑液压缸(701)、井下支撑臂(702)和撑板(703);
所述井下支撑液压缸(701)的缸体部和所述井下支撑臂(702)的一端分别铰接所述升降固定架(6)的底部外表面,所述井下支撑液压缸(701)的活塞杆部和所述井下支撑臂(702)的另一端分别在同一位置铰接所述撑板(703)的板面,进而围成第四可变形三角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石切磨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12)包括第二电机(121)和花键外套(122),其中,所述第二电机(121)固定安装在所述底盘(601)的上表面,所述花键外套(122)在所述底盘(601)的下方与所述中轴(10)花键配合,所述第二电机(121)的输出端在伸出所述底盘(601)后传动连接所述花键外套(12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石切磨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10)的上部竖直中空且与所述第一升降液压缸(8)的缸体部(802)间歇配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石切磨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吊装设备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的且与所述升降提升机(3)同侧的发电机组(15)和配电箱(16)。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石切磨钻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1)的底面安装有若干行走轮(17)。
CN201721713582.3U 2017-12-11 2017-12-11 一种岩石切磨钻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474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13582.3U CN207647457U (zh) 2017-12-11 2017-12-11 一种岩石切磨钻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13582.3U CN207647457U (zh) 2017-12-11 2017-12-11 一种岩石切磨钻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47457U true CN207647457U (zh) 2018-07-24

Family

ID=62880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13582.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47457U (zh) 2017-12-11 2017-12-11 一种岩石切磨钻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474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32830B (zh) 水泥土搅拌成桩机
CN205012918U (zh) 一种应用于水利施工的潜孔钻机
CN205349223U (zh) 一种建筑用钻孔装置
CN205100211U (zh) 一种新型两轴水泥搅拌桩钻具装置
CN105332715B (zh) 通过改变刀盘厚度和支撑半径降低全断面岩石掘进机施工振动的方法
CN102261096B (zh) 锯槽机曲轴钻针
CN214463873U (zh) 一种适用于风化岩层的高速钻机
CN207647457U (zh) 一种岩石切磨钻机
CN107803942B (zh) 方形桩线切割设备及硬岩地层方形桩的机械开挖方法
CN203639904U (zh) 一种水泥搅拌桩机
CN105275388A (zh) 一种建筑物方形截面桩基的钻孔设备
CN102926654B (zh) 桩孔环切系统及桩孔环切方法
CN112343505A (zh) 一种围岩支护水泥灌浆钻孔装置
CN206873531U (zh) 导杆式回转切削成槽机
CN108518179A (zh) 一种煤矿巷道底板小直径锚索反循环钻机及施工方法
CN208792949U (zh) 一种凿岩机
CN206646563U (zh) 一种用于岩土体旋切成型的装置
CN203321522U (zh) 履带式万向隧道铣挖机
CN206722838U (zh) 多锤式隧道机及隧道掘进系统
CN206815422U (zh) 导杆式液压动力切削成槽机
CN202227974U (zh) 一种旋转式钻坑装置
CN105484253A (zh) 圆角三角形钻搅机
CN104100208B (zh) 钻机架
CN211777179U (zh) 一种考古地质勘探全液压群钻钻机
CN213127050U (zh) 一种林业种植用挖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24

Termination date: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