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46788U - 一种屋顶雨水收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屋顶雨水收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46788U
CN207646788U CN201721830317.3U CN201721830317U CN207646788U CN 207646788 U CN207646788 U CN 207646788U CN 201721830317 U CN201721830317 U CN 201721830317U CN 207646788 U CN207646788 U CN 2076467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rainwater
water
cache box
water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3031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志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entral Jiaxing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entral Jiaxing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entral Jiaxing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entral Jiaxing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3031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467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467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467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屋顶雨水收集装置,属于雨水收集技术领域,以解决雨水混合收集而导致雨水资源利用率不高的技术问题,其技术要点是,通过用集水槽收集落在屋顶上的雨水,集水槽的底部倾斜设置,便于雨水形成自流并通过第一水管流入到设置在集水槽最低处的缓存箱内,缓存箱用于收集初期雨水,当缓存箱内的水位逐渐升高达到溢出孔位置时,集水槽内的非初期雨水经溢出孔流出,通过第二水管进入到第一储水箱中进行储存,缓存箱内的初期雨水通过第三水管进入到第二储水箱中进出储存,同时,第二水管和第三水管上设置的开关阀,用于控制第二水管与第三水管内水流的通止,从而实现将初期雨水与非初期雨水分开收集,提高对雨水资源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屋顶雨水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屋顶雨水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水资源短缺严重,雨水收集利用可以缓解目前的缺水状况,而屋顶雨水相对于地面雨水而言,具有水质较好、便于收集的优点。
但是,目前屋顶雨水多数都是直接流失,严重浪费,或者少数屋顶安装有雨水收集装置,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3200814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屋顶雨水收集装置,但是,该屋顶雨水收集装置仅是简单的对雨水进行收集,众所周知,下落在屋顶上的初期雨水与屋顶上的灰尘等混合后,污染程度较高,如果收集的雨水中含有初期雨水,导致收集的雨水会被初期雨水污染,从而导致雨水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屋顶雨水收集装置,用于将初期雨水与非初期雨水分开收集,从而提高雨水资源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屋顶雨水收集装置,包括:设于屋顶边缘上的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内的底部倾斜设置,在所述集水槽的最低处设置有缓存箱,所述缓存箱的顶部通过第一水管与所述集水槽的最低处连通,所述集水槽的侧壁上设置有溢出孔,所述溢出孔处设置有第二水管,第二水管与地面设置的第一储水箱连通,所述缓存箱的底部通过第三水管与地面设置的第二储水箱连通,所述第二水管与第三水管上均设置有开关阀。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用集水槽收集落在屋顶上的雨水,集水槽的底部倾斜设置,便于雨水形成自流并通过第一水管流入到设置在集水槽最低处的缓存箱内,缓存箱用于收集初期雨水,当缓存箱内的水位逐渐升高达到溢出孔位置时,集水槽内的非初期雨水经溢出孔流出,通过第二水管进入到第一储水箱中进行储存,缓存箱内的初期雨水通过第三水管进入到第二储水箱中进出储存,同时,第二水管和第三水管上设置的开关阀,用于控制第二水管与第三水管内水流的通止,从而实现将初期雨水与非初期雨水分开收集,提高对雨水资源的利用率。
优选的:所述缓存箱内设置有浮球,所述缓存箱内位于与第一水管的连接处设置有网筒,所述浮球设置在网筒内,所述网筒内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浮球相装配的、与所述第一水管连通的漏斗罩。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第三水管上的开关阀关闭时,初期雨水在缓存箱内收集,且缓存箱内的水位逐渐升高,当水位的高度到达网筒高度后,使浮球随水位的升高而向上浮起,当水位的逐渐升高以使浮球与漏斗罩装配贴合后,集水槽内的非初期雨水无法进入到缓存箱内,缓存箱内的初期雨水无法返回到集水槽内,从而将初期雨水与非初期雨水分开。
优选的:所述缓存箱的底部设置成漏斗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缓存箱的底部设置成漏斗状,用于减少初期雨水中杂质沉淀在缓存箱内的吸附力,以便当初期雨水从缓存箱内通过第三水管排出时,初期雨水中的杂质也一同排出,减少了缓存箱内清洗的次数,从而降低的维护成本。
优选的:所述第二水管上设置有过滤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溢出孔进入到第二水管内的非初期雨水虽然比较干净,但是仍然会携带少量杂质,通过过滤器,使得第一出水箱内的雨水更干净。
优选的:过滤器包括:壳体,依次从上往下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一过滤网、PP棉层、活性炭层、第二过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非初期雨水通过第一过滤网、PP棉层、活性炭层、第二过滤网的过滤作用后,使得非初期雨水中的杂质基本被过滤掉,从而保证了非初期雨水的干净,以供用户安全使用。
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壳身和壳盖,所述壳盖可拆卸式盖合在壳身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壳盖与壳身可拆卸式盖合,便于后续对壳体内的第一过滤网、PP棉层、活性炭层、第二过滤网进行更换和清洗。
优选的:所述壳身内设置径向突起的凸圈,所述凸圈的上表面设置有橡胶圈,所述第二过滤板放置在橡胶圈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壳身内设置的凸圈便于第二过滤网的安装与拆卸,凸圈上设置的橡胶圈用于将第二过滤网与凸圈的连接处密封,使得非初期雨水只有通过过滤后才能进入到第一储水箱内,从而保证第一储水箱内非初期雨水的干净。
优选的:所述第二储水箱内设置有缓冲管,所述缓冲管水平设置,所述缓冲管位于所述第二储水箱内的顶部、并与所述第三水管连通,所述缓冲管上开设有若干开口朝向所述第二储水箱侧壁的出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缓冲管用于将第三水管直接流入的初期雨水的流速进行缓冲,从而避免初期雨水直接落入到第二储水箱底部,对第二储水箱底部内已经沉淀的杂质层进行冲击,使杂质层进行翻滚,从而影响第二储水箱内的沉淀效果,通过缓冲管上的出水孔,将初期雨水的水流方向改变,并使初期雨水沿第二储水箱的侧壁下流,从而有效地保持了第二储水箱内初期雨水的沉淀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二储水箱的侧壁上设置有人孔和观察口。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观察口便于观察第二储水箱内杂质的沉淀情况,人孔便于对第二储水箱内的杂质进行清理,以便保持第二储水箱的储水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集水槽将雨水进行收集,通过缓存箱用于收集初期雨水,并将初期雨水与非初期雨水通过第二水管与第三水管进行分开收集,从而提高了雨水资源的利用率;
2、通过将缓存箱的底部设置成漏斗状,用于减少缓存箱沉淀杂质的能力,从而保持缓存箱内的干净,降低对缓存箱的清洗成本;
3、通过过滤器对非初期雨水进行过滤,从而保证非初期雨水的干净,以便供用户安全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屋顶雨水收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缓存箱、第二储水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过滤器、第一储水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 是图3中A处 放大图。
附图标记:1、屋顶;2、集水槽;21、溢出孔;22、第二水管;3、缓存箱;31、第一水管;32、第三水管;4、开关阀;41、第一阀门;42、第二阀门;5、过滤器;51、壳体;511、壳身;512、壳盖;52、第一过滤网;53、PP棉层;54、活性炭层;55、第二过滤网;6、凸圈;61、橡胶圈;7、第一储水箱;8、第二储水箱;81、人孔;82、观察口;9、缓冲管;91、出水孔;10、浮球;11、网筒;12、漏斗罩;14、出水管;15、第一支架;16、第二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屋顶雨水收集装置,如图1-图4所示,包括:设于屋顶1边缘上的集水槽2,集水槽2内的底部倾斜设置,在集水槽2的最低处设置有缓存箱3,缓存箱3的顶部通过第一水管31与集水槽2的最低处连通,在集水槽2的侧壁上设置有溢出孔21,在溢出孔21处设置有第二水管22,第二水管22与地面设置的第一储水箱7连通,在缓存箱3的底部通过第三水管32与地面设置的第二储水箱8连通,在第二水管22与第三水管32上均设置有开关阀4,开关阀4包括:设置在第二水管22上的第二阀门42,以及设置在第三水管32上的第一阀门41。
具体的,如图1与图2所示,缓存箱3通过第一支架15安装在墙体上,在缓存箱3内设置有浮球10,在缓存箱3内设置有网筒11,网筒11上设置有直径小于浮球10的漏水网孔,在缓存箱3内设置有漏斗罩12,漏斗罩12的开口较小端与第一水管31连通,漏斗罩12的开口较大端朝下设置,漏斗罩12设置在网筒11内,浮球10设置在网筒11内;当第三水管32上的第一阀门41关闭时,初期雨水在缓存箱3内收集,且缓存箱3内的水位逐渐升高,当水位的高度到达网筒11的高度后,使浮球10随水位的升高而向上浮起,当水位的逐渐升高以使浮球10与漏斗罩12的开口较小端装配贴合后,集水槽2内的非初期雨水无法进入到缓存箱3内,缓存箱3内的初期雨水无法返回到集水槽2内,从而将初期雨水与非初期雨水分开。
具体的,如图2所示,缓存箱3的底部设置成漏斗状;漏斗状的缓存箱3用于减少初期雨水中杂质沉淀在缓存箱3内的吸附力,以便当初期雨水从缓存箱3内通过第三水管32排出时,初期雨水中的杂质也一同排出,减少了缓存箱3内清洗的次数,从而降低的维护成本。
具体的,如图2所示,在第二储水箱8内设置有缓冲管9,缓冲管9水平设置,缓冲管9位于靠近第二储水箱8内的顶部,缓冲管9的中间与第三水管32连通,在缓冲管9上开设有若干出水孔91,出水孔91的开口朝向于第二储水箱8的侧壁;缓冲管9用于将第三水管32直接流入的初期雨水的流速进行缓冲,从而避免初期雨水直接落入到第二储水箱8底部,对第二储水箱8底部内已经沉淀的杂质层进行冲击,使杂质层进行翻滚,从而影响第二储水箱8内的沉淀效果,通过缓冲管9上的出水孔91,将初期雨水的水流方向改变,并使初期雨水沿第二储水箱8的侧壁下流,从而有效的保持了第二储水箱8内初期雨水的沉淀效果。
具体的,如图1所示,在第二储水箱8的侧壁上设置有人孔81和观察口82,观察口82处设置有透明的钢化玻璃,观察口82便于观察第二储水箱8内初期雨水的沉淀情况,人孔81便于对第二储水箱8内的沉淀的杂质进行清理,以便保持第二储水箱8的储水量,在第二储水箱8上设置有出水管14,出水管14用于将初期雨水排出,可用于浇灌、冲洗厕所等。
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储水箱8为上敞口的结构,第二储水箱用水泥浆和砖头砌成。
具体的,如图3与图4所示,在第二水管22上设置有过滤器5,过滤器5通过第二支架16安装在第一储水箱7的顶部,通过溢出孔21进入到第二水管22内的非初期雨水虽然比较干净,但是仍然会携带少量杂质,通过过滤器5,使得第一储水箱7内的雨水更干净。
其中,过滤器5包括:壳体51,依次从上往下设置在壳体51内的第一过滤网52、PP棉层53、活性炭层54、第二过滤网55;第一过滤网52用于过滤一些颗粒较大的杂质,PP棉层53(聚酯纤维材料)用于过滤直径大于5微米的胶体杂质,微泥,铁锈,虫卵,有机污染矿物质杂物等,活性炭层54用于进一步对非初期雨水中的杂质进行吸附、净化,从而得到可供用户安全使用的用水,可用于淋浴用水、厨房用水等,第二过滤网55主要用于起承载作用。
具体的,壳体51包括:壳身511和壳盖512,壳盖512可拆卸式的盖合在壳身511上,在壳盖512与壳身511的盖合处设置有密封垫圈,其中,壳盖512与壳身511可拆卸式盖合,便于后续对壳体51内的第一过滤网52、PP棉层53、活性炭层54、第二过滤网55进行更换和清洗。
具体的,在壳身511内设置有沿壳身511径向突起的凸圈6,在凸圈6的上表面设置有橡胶圈61,第二过滤网55放置在橡胶圈61上,凸圈6便于第二过滤网55的安装与拆卸,凸圈6上设置的橡胶圈61用于将第二过滤网55与凸圈6的连接处密封,使得非初期雨水只有通过过滤后才能进入到第一储水箱7内,从而保证第一储水箱7内非初期雨水的干净,在第一储水箱7上设置有出水管14,出水管14用于将过滤后的雨水排出,可用于与淋浴用水、厨房用水等。
储水过程:当下雨时,将第一阀门41关闭,初期雨水将屋顶1和集水槽2内的灰尘等杂质进行冲洗,然后一同通过第一水管31流入到缓存箱3内,随着雨量的增多,初期雨水在缓存箱3内的水位逐渐升高,当水位升高至浮球10位置处时,使浮球10随初期雨水水位的升高而上浮,直至浮球10将漏斗罩12堵住,使集水槽2内的雨水无法进入到缓存箱3内,缓存箱3内的初期雨水无法返回集水槽2内,从而实现将初期雨水与非初期雨水的分离。
当集水槽2的水位逐渐升高至溢出孔21位置时,将第二阀门42打开,非初期雨水通过第二水管22进入到过滤器5中进行过滤,然后进入到第一储水箱7中储存,以供用户使用。
当集水槽2内的非初期雨水无法再经溢出孔21流出时,打开第一阀门41,使缓冲箱与集水槽2内剩余的雨水,经第三水管32流入到第二储水箱8内进行收集、沉淀,以供用户使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9)

1.一种屋顶雨水收集装置,包括:设于屋顶(1)边缘上的集水槽(2),其特征是,所述集水槽(2)内的底部倾斜设置,在所述集水槽(2)的最低处设置有缓存箱(3),所述缓存箱(3)的顶部通过第一水管(31)与所述集水槽(2)的最低处连通,所述集水槽(2)的侧壁上设置有溢出孔(21),所述溢出孔(21)处设置有第二水管(22),第二水管(22)与地面设置的第一储水箱(7)连通,所述缓存箱(3)的底部通过第三水管(32)与地面设置的第二储水箱(8)连通,所述第二水管(22)与第三水管(32)上均设置有开关阀(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缓存箱(3)内设置有浮球(10),所述缓存箱(3)内位于与第一水管(31)的连接处设置有网筒(11),所述浮球(10)设置在网筒(11)内,所述网筒(11)内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浮球(10)相装配的、与所述第一水管(31)连通的漏斗罩(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屋顶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缓存箱(3)的底部设置成漏斗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水管(22)上设置有过滤器(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屋顶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过滤器(5)包括:壳体(51),依次从上往下设置在壳体(51)内的第一过滤网(52)、PP棉层(53)、活性炭层(54)、第二过滤网(5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屋顶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壳体(51)包括:壳身(511)和壳盖(512),所述壳盖(512)可拆卸式盖合在壳身(51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屋顶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壳身(511)内设置径向突起的凸圈(6),所述凸圈(6)的上表面设置有橡胶圈(61),所述第二过滤板放置在橡胶圈(61)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储水箱(8)内设置有缓冲管(9),所述缓冲管(9)水平设置,所述缓冲管(9)位于所述第二储水箱(8)内的顶部、并与所述第三水管(32)连通,所述缓冲管(9)上开设有若干开口朝向所述第二储水箱(8)侧壁的出水孔(9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屋顶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储水箱(8)的侧壁上设置有人孔(81)和观察口(82)。
CN201721830317.3U 2017-12-23 2017-12-23 一种屋顶雨水收集装置 Active CN2076467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30317.3U CN207646788U (zh) 2017-12-23 2017-12-23 一种屋顶雨水收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30317.3U CN207646788U (zh) 2017-12-23 2017-12-23 一种屋顶雨水收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46788U true CN207646788U (zh) 2018-07-24

Family

ID=62878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30317.3U Active CN207646788U (zh) 2017-12-23 2017-12-23 一种屋顶雨水收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4678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38297A (zh) * 2018-09-06 2019-01-04 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屋面雨水引水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10252003A (zh) * 2019-06-27 2019-09-20 江苏师范大学 一种多级过滤集雨器
CN111706013A (zh) * 2020-07-02 2020-09-25 蔡冀奇 一种具有更换滤芯功能的屋顶用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38297A (zh) * 2018-09-06 2019-01-04 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屋面雨水引水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10252003A (zh) * 2019-06-27 2019-09-20 江苏师范大学 一种多级过滤集雨器
CN111706013A (zh) * 2020-07-02 2020-09-25 蔡冀奇 一种具有更换滤芯功能的屋顶用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66939B1 (ko) 초기우수배제, 역세척, 폭우 시 월류 기능이 있는 무동력 빗물여과 및 포집장치
CN207646788U (zh) 一种屋顶雨水收集装置
CN104631609A (zh) 无动力雨水弃流截污装置
CN208121937U (zh) 一种雨水箅子及滤水收水井
CN206554228U (zh) 悬挂式雨水井过滤装置
CN204112476U (zh) 分流式弃流过滤装置
CN106939635B (zh) 一种高架道路雨水初级过滤及贮留装置
KR20110131868A (ko) 초기 우수 처리장치
CN107059989A (zh) 自动弃流污染性初期雨水的雨水收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07331947U (zh) 一种安全分流沉砂装置
CN105692948A (zh) 一种雨水过滤净化装置
CN106567505A (zh) 用于干旱地区家庭式分质雨水收集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07032456U (zh) 一种建筑雨水处理用污物分离器
CN206554227U (zh) 悬挂式雨水井过滤装置
CN205296277U (zh) 一种雨水弃流装置
CN205759936U (zh) 一种屋面雨水立式过滤装置
CN212865701U (zh) 一种带有收集雨水功能的市政道路绿化带
CN111622331B (zh) 一种渗透式自动复位雨水弃流井
CN208604671U (zh) 一种大容量气象雨水收集器
CN207211313U (zh) 自动弃流雨水收集水管
CN205391933U (zh) 一种雨水收集处理装置
CN205710151U (zh) 一种雨水过滤净化装置
CN206783489U (zh) 变电站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KR200449657Y1 (ko) 회전스크린을 구비한 수중오염물질 처리장치
CN105780848A (zh) 雨雪水收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