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40265U -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40265U
CN207640265U CN201720532051.8U CN201720532051U CN207640265U CN 207640265 U CN207640265 U CN 207640265U CN 201720532051 U CN201720532051 U CN 201720532051U CN 207640265 U CN207640265 U CN 2076402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food processor
hole
heat dissipation
balanc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3205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旭宁
吴家良
魏云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3205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402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402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402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包括具有电机的机座、与机座连接的搅拌杯、设于搅拌杯内的粉碎刀,所述搅拌杯可拆卸安装在机座上,所述搅拌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所述电机驱动粉碎刀旋转,其中,所述电机为直流无刷电机,所述电机包括定子、转子、设置在定子上方的上支架和设置在定子下方的下支架,所述转子包括位于中心的电机轴,电机轴的下端设有轴流风扇,所述下支架包括侧壁和具有出风孔的底壁,侧壁和底壁围成一个散热腔,所述轴流风扇位于散热腔内。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了食品加工机在高速粉碎过程中高效散热。

Description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
背景技术
现有食品加工机电机负载转速高,随着料理机产品功能多样化、使用频率增加,目前常规使用有刷串激电机的料理机,工作中有碳粉污染、电机寿命短、振动及噪音大、不能精准调速,常规使用串激电机的料理机物料过多时,粉碎转速降低,粉碎效果不好;物料较少时,电机负载转速高,粉碎效果较好,但噪音大、用户体验差,导致料理机产品有不少缺陷,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现有技术也在食品加工机内设置直流无刷电机,虽然解决了上述部分问题,但是平衡性差,难以在破壁料理机上高转速的前提下解决动平衡的问题,另外现在的直流无刷电机的均为离心风扇,并设置在电机定子和转子的下方,散热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运行平稳,散热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包括具有电机的机座、与机座连接的搅拌杯、设于搅拌杯内的粉碎刀,所述搅拌杯可拆卸安装在机座上,所述搅拌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所述电机驱动粉碎刀旋转,其中,所述电机为直流无刷电机,所述电机包括定子、转子、设置在定子上方的上支架和设置在定子下方的下支架,所述转子包括位于中心的电机轴,电机轴的下端设有轴流风扇,所述下支架包括侧壁和具有出风孔的底壁,侧壁和底壁围成一个散热腔,所述轴流风扇位于散热腔内。
优选的,所述轴流风扇为环状结构,包括位于中心的通孔,所述电机轴的下端穿过通孔并与通孔过盈压装配合。
优选的,所述轴流风扇包括连接通孔端的固定环、位于最外端的止流圈和位于固定环和止流圈之间的风叶。
优选的,所述电机还包括套设在电机轴下端的下平衡盘,下平衡盘位于散热腔内。
优选的,所述下平衡盘与轴流风扇一体成型,所述下平衡盘构成轴流风扇的固定环。
优选的,所述电机还包括套设在电机轴上端的上平衡盘。
优选的,所述风叶的轴向高度在8~12mm之间。
优选的,所述通孔边缘往上延伸形成安装柱,电机轴的下端过盈插装在安装柱内。
优选的,所述下支架底壁中心处设有下轴孔,下轴孔内设置下轴承,所述电机轴的底端通过下轴承安装在所述下轴孔内;所述上支架的中心处设有上轴孔,上轴孔内设置上轴承,所述电机轴的上端通过上轴承安装在所述上轴孔内。
优选的,所述轴流风扇与下支架的底壁之间存在间隙K,其中5mm≤K≤3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轴流风扇设置在所述电机内部,区别与传统的将风扇设置在电机底端并外露,使得电机总高度降低了20mm以上,可以简化料理机的电机安装空间,降低料理机高度,降低成本,从而使得主机高度降低,可以做小型化的食品高速食品加工机,另外在内部直接设置在散热腔内,可以带动整个散热空间,使得电机的散热效率更高。
2. 通过轴流风扇的设置,使得带动电机内部的风从上往下垂直流动,保证了流动的均匀性,使得散热效果更好,整机运行过程中可以长时间保持高速工作状态,提高粉碎率。
3. 过平衡盘与轴流风扇一体成型,结构简单,简化了装配,方便了电机高速运行过程中的降噪和散热。并且风扇的高速旋转过程中自带平衡,使得平衡进一步被增强,避免了高速粉碎过程中整机的晃动。
4. 当风叶轴向高度低于8mm时,散热效果不佳,风叶容易在高速环境下容易断裂,影响性能;当风叶轴向高度高于12mm,会增加整个电机的轴向高度,不便于风扇的安装。
5. 通过上下轴承的设置,保证了电机轴的平衡度,尤其是在高速运行下的动平衡,防止高速传递到联轴器和粉碎刀带来整机的晃动,同时在高速粉碎过程中,物料能够均匀粉碎,也降低了噪音。
6. 轴流风扇与下支架的间隙设置,当K低于5mm的时,间隙过小,轴流风扇容易与下支架的底壁产生干涉,当K大于30mm,间隙过大,导致引风距离变长,散热效率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食品加工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直流无刷电机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转子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上平衡盘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紧固齿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下平衡盘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定子的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下支架的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上支架的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轴流风扇的结构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底盖的结构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锥形排风风道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本实施例为破壁料理机,包括具有电机1和线路板8的机座2、与机座2连接的搅拌杯3、设于搅拌杯3内的粉碎刀44,所述搅拌杯3可拆卸安装在机座2上,所述搅拌杯3包括杯体和杯盖(图中未示出),所示杯体为塑料杯体,用于制作冷饮,所述电机驱动粉碎刀4旋转,所述电机为直流无刷电机,使用直流无刷电机的好处在于,降低料理机噪音、无碳粉污染,改善风道降低各部件温升,直流无刷电机可实现速度闭环控制,不因物料差异导致负载转速偏差大,食品加工的一致性好,直流无刷电机没有碳刷、没有碳粉磨损及碳粉污染,寿命长,可延长料理机使用寿命2~5倍,直流无刷电机的转子作为运动部件,不带电,安全、可靠性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电机的负载转速在1500~20000r/min(转/分钟),负载转速15000 r/min时50目筛网粉碎通过率>98%,转速低于9000r/min粉碎效果不好<85%,高于20000 r/min时粉碎通过率提升有限,且噪音增大、轴承磨损加剧寿命降低。
如图2,图3所示,所述电机包括定子11、转子12、设置在定子11上方的上支架13和设置在定子11下方的下支架14,所述转子12包括位于中心的电机轴121、设置在电机轴121上的转子铁芯122和设置在转子铁芯122外侧的磁瓦123,所述电机轴121上套设有平衡盘。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平衡盘套设在电机轴121上,由于直流无刷电机本身去掉了碳刷,因此在此前提下增加了加重方案,平衡盘作为一个加重部件对整个转子进行加重,并且采用的是盘状加重,从而保证了转子在负载达到15000~20000r/min的时候也能够保证高速平衡,通过盘状高速离心力转换为平衡力,保证了食品加工机在高速粉碎过程中的平稳切割,提高了粉碎效率,也降低了整机的摆动情况,降低了噪音。
如图4所示,所述平衡盘包括套设在电机轴121上端的上平衡盘5,所述上平衡盘5位于转子铁芯122上方,并搭设在转子铁芯122上。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在电机轴121上端套设平衡盘,并且位于转子铁芯122上方,使得平衡盘设置在整个转子的上部,在高速旋转过程中,与粉碎刀4的距离做到最近,因此保证了粉碎刀4在电机的带动下高速旋转,保证了粉碎刀4粉碎过程中的平衡性,从而使得粉碎的更加彻底,提高了粉碎效率,另外由于平稳粉碎,也降低了粉碎物料过程中的噪音,使得电机的平衡通过联轴器传动到了粉碎刀4。
在以上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平衡盘还包括套设在电机轴121下端的下平衡盘6,所述下平衡盘6位于转子铁芯122下方。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上下平衡盘6的设置,并且分别设置在转子铁芯122的上方和下方,使得整个转子进行了加重平衡,保证了在高速粉碎过程中电机具备上下平衡,进一步保证了高速工作过程中的平稳性,使得食品加工机的粉碎刀4在最高速粉碎过程中,比如接近于负载20000r/min的时候,都可以保证动平衡,保证了机器不晃动,平稳工作,并且使得噪音降到了最低,也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如图5,图6所示,所述平衡盘为中心带通孔51的环状结构,本实施例中为标准的圆环形状,电机轴121过盈设置在通孔51内,保证了电机轴121与平衡盘的安装位置固定,所述平衡盘上设有多个配重槽,所述配重槽内设有配重胶,平衡盘结构避免配重胶脱落而造成电机卡死、动平衡不良引起的振动噪音加大。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配重槽的设置,保证了直流无刷电机在高速运行过程中的动平衡,将配重槽设置在平衡盘上,并且通过配重槽内设置添加配重胶,使得在电机制作过程中,较为方便的克服制作偏差,保证了工作平衡,使得电机加工方便,简单,只需要借助仪器找到平衡点,并通过填充配重胶实现整个转子的动平衡,就可以保证高效粉碎,在加重平衡时,配重的角度位置、平衡胶体积较为直观,以1个栅格为基准填充平衡胶,可以简化动平衡操作,提高人工效率、降低成本。
如图7所示,定子11为环状结构,包括设置在其内部定子铁芯和设在定子铁芯上的绕组111,在风扇的作用下,形成轴向空气流动,并对绕组111进行有效散热。
所述配重槽呈辐射状间隔设置在平衡盘上,所述配重槽内设有紧固齿54,紧固齿54由配重槽的内壁向内部分延伸形成,并一体成型。所述平衡盘上沿径向方向间隔设有多个隔环,本实施例中为2个隔环,所述多个隔环之间形成所述配重槽。隔环的设置保证了配重槽的间隔性,也保证了配重槽的强度。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配重槽呈辐射状间隔设置在平衡盘上,保证了配重槽的均衡性,使得配重槽对称设置,并且自身不影响动平衡,另外保证了配重槽的容纳空间具备均匀性和可操作性,精确了配重精度,使得配重胶的设置更加容易,固定也更加牢靠。另外所述配重槽内设有紧固齿54,使得配重胶放置过程中,与紧固齿54融合在一起,延长了接触面积,从而保证了配重胶设置在配重槽内的可靠性,不易脱落,增加配重胶水与平衡盘的粘接力、紧固力,防止电机在高温、高速工作时胶水脱落,而导致食品加工机噪音、振动异常。
所述配重槽包括设置在上平衡盘5上的上配重槽52和设置在下平衡盘6上的下配重槽53,所述上配重槽52由上平衡盘5的顶面向下凹陷形成,所述下配重槽53由下平衡盘6的底面上凹陷形成。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上下配重槽53的设置,可以使得配重过程同时在转子的上下两端进行,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配重的精度,也降低了配重误差,使得选择的余地更大。另外上下同时配重保证了与电机轴121在竖向方向上的平衡性,使得平衡更好,电机高速运行更加稳定。
所述下平衡盘6的周缘设有轴流风扇15,所述轴流风扇15与所述下平衡盘6一体成型,电机紧凑设计,减小料理机高度,降低成本。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轴流风扇15和下平衡盘6一体成型,简化了装配,结构更加简单,方便了电机高速运行过程中的降噪和散热。并且风扇的高速旋转过程中自带平衡,使得平衡进一步被增强,避免了高速粉碎过程中整机的晃动。所述平衡盘为塑料盘,所述电机的最高负载转速为10000~20000r/min,本是实施例中负载转速为14000 r/min。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平衡盘为塑料盘,一方面节约了成本,加工方便;另一方面也便于平衡胶的黏附,避免了平衡胶在高速运转过程中脱离。当电机的负载转速低于10000 r/min分钟时候,食品加工机难以达到高速粉碎的效果,食物不能达到破壁的标准,不易被人体吸收,在低速环境中平衡盘也失去其意义;当电机负载大于20000r/min,平衡盘会在高速运行过程中脱离原来的路径,从而不能承受导致平衡失败,配重胶也容易因为高速而甩出,因此会影响电机的性能。
所述平衡盘的厚度为L,厚度为其轴向的厚度,其中5mm≤L≤12 mm,本实施例中L为8mm;这样保证平衡盘具有一定的配胶空间,保证平衡性。当L低于5mm时,平衡盘的厚度过低,难以有配重空间,导致配重物无法安装,容易甩出,从而不能解决平衡配比的问题;当L大于12 mm时,不仅成本浪费,会让电机轴121带动力更大,因此效率降低,导致电机轴121输出里一部分力需要带动较重的平衡盘,从而引起反向效果,另外厚度过大,也导致配重困难,配重物往往不起作用。
所述平衡盘的外径D1小于所述定子11的内径D2,其中1 mm≤D2-D1≤6 mm。本实施例中D2-D1为3mm。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所述平衡盘的外径D1小于所述定子11的内径D2设置,当D2-D1小于1 mm时候,使得对平衡盘外径过大,容易与定子11产生机械干涉,影响性能;当D2-D1大于6 mm时,平衡盘外径过小,与定子11之间间隙过小,导致动平衡配重效率降低,成本增加。
本方案直流无刷电机为三相绕组,如采用单相绕组的电机,振动和噪音大、有启动死区,不适合料理机负载;三相以上绕组的电机,驱动器成本高;电机定转子结构为6/4极或者9/6极(过少和过多的极数都会导致电机制造难度增加、成本增加),定子11外径为46~120mm,转子与定子11外径的比例在0.45~0.65,定转子之间的气隙为0.2~0.6mm,该气隙<0.2mm时,齿槽转矩较大、定转子之间容易发生机械干涉;又由于本方案增加了0.15~0.5mm的磁瓦123紧固环124,计算磁场气隙=定转子之间的气隙+磁瓦123紧固环124厚度,为避免计算磁场气隙过大而影响电机性能,将定转子之间的气隙确定为0.2~0.6mm。该结构及尺寸范围为家用食品料理机用直流无刷电机的合理结构及尺寸范围,能够保证料理机最优的负载特性,更高效节能且成本低。
根据以上确定平衡盘的尺寸后,平衡盘上的配重槽的栅格数n可以根据电机的初始不平衡量m设计确定。具体设计方法为:将栅格的配重槽填充满配重胶水,胶水质量为设定加重质量M;栅格的配重槽体积V=设定加重质量M/胶水密度;再根据栅格的配重槽体积确定出栅格数n 。
本方案食品料理机用直流无刷电机,转子的初始不平衡量分布在100~600mg,由于转子为双面校正平衡,每个平衡盘的加重质量在50~300mg,设定加重质量M为300mg,根据平衡盘的尺寸和轴向厚度,进而设定栅格数为18。
所述转子还包括设置在电机轴121上的转子铁芯122和设置在转子铁芯122外侧的磁瓦123,所述磁瓦123为多个,所述多个磁瓦123的两端分别套设有紧固环124。所述上下支架14通过螺钉7连接并将定子11夹紧。本方案直流无刷电机转子上设置有4片磁瓦123(当然也可以设置6片或者更多),通过胶水粘接到转子铁芯122外侧,粘接各磁瓦123呈N、S交替分布。由于食品料理机转速较高,工作过程中磁瓦123承受较大的离心力,如果胶水的粘接力不足,会发生磁瓦123破裂、甩飞,产生机械危险。本方案在磁瓦123两侧设置紧固环124,由奥氏体不锈钢材料构成,厚度0.1~0.5mm,该厚度过小,紧固强度较弱,可靠性不足;该厚度过大,会增大电机计算气隙而减小输出转矩和工作效率,导致电机性能下降。紧固环124为冲压拉伸件,最佳的轴向长度5~30mm,端部卷边宽度1~15mm。紧固环124设置有锥度a°=90.2°~91.2°,可以保证2个紧固环124从转子的两端面扣入时,初始较为顺畅,完全插入时有5~20N的推力,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即简化了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又可以增加粘接胶水的预紧力,待胶水固化后,紧固环124与转子铁芯122及磁瓦123粘接一体,提高胶水粘接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同时奥氏体不锈钢紧固环124也以一定的预紧力保护磁瓦123,防止其因离心力而破裂,提高料理机工作过程的可靠性。
以此方法设计的平衡盘,在加重平衡时,配重的角度位置、配重胶体积较为直观,以1个栅格为基准填充平衡胶,可以简化动平衡操作,提高人工效率、降低成本。
所述电机上还设有电机控制板16,所述电机控制板16呈弧形并设置在平衡盘的外侧,本实施例中设置在上平衡盘5的外侧,电机控制板16固定在定子11上,这样保证了电机控制板16的有效安装,节约了安装控件,与平衡盘在同一个水平面内,充分利用了平衡盘与定子11之间的间隙。电机控制板16位于散热通道内,也保证了电机控制板16的散热。
可以理解的,使用相同的平衡盘分别设置与转子铁芯122两端。采用本实施例中一端设置平衡盘,另一端将平衡盘与风叶153一体化设计,设计为带平衡盘的风叶153,下平衡盘6外径要大于上平衡盘5外径,能够减小零部件数量、减小电机高度,降低成本。
可以理解的,所述杯体也可以为玻璃杯体,内部设置发热盘,用于制作热饮。在加热或混合时以搅拌转速1500~9000 r/min,获得较好的搅拌效果:可以使物料不沉底、不粘底。小于1500r/min时电机易卡顿,搅拌不彻底;大于9000r/min时主要为粉碎效果。
可以理解的,所述杯体也可以为金属杯体,底部或者底部周侧设置发热件,用于制作热饮。
可以理解的,可以根据需要只设计上平衡盘5或只设计下平衡盘6,保证平衡需求即可。
实施例二: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做如下补充:所述轴流风扇15设置在直流无刷电机内部,具体的:电机轴121的下端设有轴流风扇15,所述下支架14包括侧壁141和具有出风孔143的底壁142,即呈一个内凹的碗状,侧壁141和底壁142围成一个散热腔,所述轴流风扇15位于散热腔内。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轴流风扇15设置在所述电机内部,区别与传统的将风扇设置在电机底端并外露,使得电机总高度降低了20mm以上,可以简化料理机的电机安装空间,降低料理机高度,降低成本,从而使得主机高度降低,可以做小型化的食品高速食品加工机,另外在内部直接设置在散热腔内,可以带动整个散热空间,使得电机的散热效率更高。
所述轴流风扇15为环状结构,包括位于中心的通孔51,所述电机轴121的下端穿过通孔51并与通孔51过盈压装配合,所述轴流风扇15包括连接通孔51端的固定环151、位于最外端的止流圈152和位于固定环151和止流圈152之间的风叶153。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轴流风扇15的设置,使得带动电机内部的风从上往下垂直流动,保证了流动的均匀性,使得散热效果更好,整机运行过程中可以长时间保持高速工作状态,提高粉碎率。
所述电机还包括套设在电机轴121下端的下平衡盘6,下平衡盘6位于散热腔内,所述下平衡盘6与轴流风扇15一体成型,所述下平衡盘6构成轴流风扇15的固定环151。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平衡盘与轴流风扇15一体成型,结构简单,简化了装配,方便了电机高速运行过程中的降噪和散热。并且风扇的高速旋转过程中自带平衡,使得平衡进一步被增强,避免了高速粉碎过程中整机的晃动。
所述风叶153的轴向高度在8~12mm之间。本实施例中为10mm,这样保证风叶153的有效散风。
如图9,图10所示,所述通孔51边缘往上延伸形成安装柱154,电机轴121的下端过盈插装在安装柱154内,所述下支架14底壁142中心处设有下轴孔144,下轴孔144内设置下轴承,所述电机轴121的底端通过下轴承安装在所述下轴孔144内;所述上支架13的中心处设有上轴孔131,上轴孔131内设置上轴承,所述电机轴121的上端通过上轴承安装在所述上轴孔131内。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上下轴承的设置,保证了电机轴121的平衡度,尤其是在高速运行下的动平衡,防止高速传递到联轴器和粉碎刀4带来整机的晃动,同时在高速粉碎过程中,物料能够均匀粉碎,也降低了噪音。
所述轴流风扇15与下支架14的底壁142之间存在间隙K,其中5mm≤K≤30mm。本实施例中为15 mm,保证了散热间隙的存在,便于引风。
可以理解的,所述轴流风扇15也可以设置在电机的外部,比如下支架14的下方,通过设置隔离腔安装电机实现风向的引流。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是实施例一和二的基础上做如下补充:为了保证直流无刷电机散热更加顺畅,本实施例是自上而下垂直进风和出风,具体的,所述上支架13顶部设有进风孔,所述下支架14的底部设有出风孔143,所述转子和定子11之间形成间隙,所述轴流风扇15将进入进风孔的风经间隙后从出风孔143出去。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轴流风扇15与进风孔和出风孔143在同一竖直散热通道内,使得电机工作过程中,风的流向自上而下不拐歪,使得空气流通畅通无阻碍,保证了电机在高速旋转过程中的及时散热,从而实现长时间高速旋转,提高了食品加工机的粉碎率,保证了食品加工机的持续高速工作环境。
所述定子11的上端与上支架13紧密连接,所述定子11的下端与下支架14紧密连接。此处指的紧密连接指的是电机在高速过程中,保证风几乎不从两者的间隙中进入,保证上述的垂直进风出风,中途没有其他风的导入,并非指的是绝对密封水都无法流入的状态。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定子11与上支架13和下支架14的紧密连接,使得间隙形成一个密闭的自上而下完整的风道,中途没有风的引入,使得散热更加顺畅,风的流速更快,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散热效果,保证食品加工机在高速工作环境中的运行。
所述上支架13的中心处设有上轴孔131,所述电机轴121的上端安装在所述上轴孔131内,进风孔为多个,并均匀围绕所述上轴孔131设置。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多个进风孔的设置,在保证电机安装平稳的前提下,高效散热显著提高,通过多进风孔进风,保证进风流量最大化,便于实现电机空间内的最大风量流动。
所述上支架13包括位于周侧的支架面板133和位于支架面板中心并凸出设置的凸台134,凸台包括顶壁和侧壁,凸台134的顶壁上设有所述上轴孔131,所述凸台134高于所述支架面板133设置,凸台的侧壁上设有所述进风孔,多个进风孔之间形成连接筋135。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高低设置的支架面板133和凸台134的设置,形成进风孔,从而使得进风孔为倾斜设置的进风孔,扩大了进风孔的面积,提高了散热效率,也扩大了凸台134与转子之间的距离,使得进风孔位置进风效率最大化。
所述下支架14的中心处设有下轴孔144,所述电机轴121的底端安装在所述下轴孔144内,出风孔143为多个,并均匀围绕所述下轴孔144设置。
所述上支架的周缘向下延伸形成围边,所述围边的底端包覆所述定子的上端设置,所述围边内设置定位台阶,所述定子的顶端抵接在所述台阶上。通过所述上支架的周缘向下延伸形成围边,所述围边的底端包覆所述定子的上端设置,所述围边内设置定位台阶,所述定子的顶端抵接在所述台阶上。保证了定子与上支架的紧密连接,保证了风不从侧面进入间隙,而只能从顶部自上而下进入间隙,从而在轴流风扇的带动下风向一致,保证了散热。
如图11,图12所示,所述机座2包括底盖21,底盖21上设有进风口22和出风口23,线路板8设置在进风口22的上方,风从进风口22进入后,经电机内的散热通道后从出风口23出去,线路板上设有散热片9。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由于线路板设置在进风口22的上方,使得在进风过程中就先经过线路板,保证了线路板的散热,并且不会受到电机散热后的风污染问题,从而保证了线路板的稳定,并且轴流风扇15也扩散到了线路板的散热路径,保证了散热效果的最佳。所述电机的下方设有锥形排风风道10,由底盖21上端向上延伸形成一个锥形凸台,锥形凸台的斜面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45~75度之间,锥形凸台与电机安装腔形成所述锥形排风风道。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锥形排风风道的设置,使得经轴流风扇15处理后的风在接近底盖21的时候形成往四周的引流,防止垂直排风被底盖21或者桌面直接反射回来,提高了散热效率。所述底盖21边缘往上延伸形成一电机安装腔,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电机安装腔内,所述上支架13的边缘搭设在电机安装腔上。这样保证了电机的安装,也便于风道的引流。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涵盖,这里不再一一举例。

Claims (10)

1.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包括具有电机的机座、与机座连接的搅拌杯、设于搅拌杯内的粉碎刀,所述搅拌杯可拆卸安装在机座上,所述搅拌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所述电机驱动粉碎刀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直流无刷电机,所述电机包括定子、转子、设置在定子上方的上支架和设置在定子下方的下支架,所述转子包括位于中心的电机轴,电机轴的下端设有轴流风扇,所述下支架包括侧壁和具有出风孔的底壁,侧壁和底壁围成一个散热腔,所述轴流风扇位于散热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流风扇为环状结构,包括位于中心的通孔,所述电机轴的下端穿过通孔并与通孔过盈压装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流风扇包括连接通孔端的固定环、位于最外端的止流圈和位于固定环和止流圈之间的风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还包括套设在电机轴下端的下平衡盘,下平衡盘位于散热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平衡盘与轴流风扇一体成型,所述下平衡盘构成轴流风扇的固定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还包括套设在电机轴上端的上平衡盘。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叶的轴向高度在8~12mm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边缘往上延伸形成安装柱,电机轴的下端过盈插装在安装柱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架底壁中心处设有下轴孔,下轴孔内设置下轴承,所述电机轴的底端通过下轴承安装在所述下轴孔内;所述上支架的中心处设有上轴孔,上轴孔内设置上轴承,所述电机轴的上端通过上轴承安装在所述上轴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流风扇与下支架的底壁之间存在间隙K,其中5mm≤K≤30mm。
CN201720532051.8U 2017-05-12 2017-05-12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 Active CN2076402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32051.8U CN207640265U (zh) 2017-05-12 2017-05-12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32051.8U CN207640265U (zh) 2017-05-12 2017-05-12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40265U true CN207640265U (zh) 2018-07-24

Family

ID=62885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32051.8U Active CN207640265U (zh) 2017-05-12 2017-05-12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402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96751A (zh) * 2020-06-12 2021-12-17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风道结构的食品加工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96751A (zh) * 2020-06-12 2021-12-17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风道结构的食品加工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11433A (zh) 一种食物处理器的循环换风装置
CN203067320U (zh) 送风机
CN207640265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
CN206809194U (zh) 食物料理机
CN207506469U (zh) 一种排风通畅的食品加工机
CN206228239U (zh) 搅拌器
CN207506468U (zh) 一种运行平稳的食品加工机
CN207320992U (zh) 外转子散热端盖及马达散热结构
CN206371962U (zh) 一种噪音低的电机下置式食品加工机
CN206688820U (zh) 一种行星式球磨机
CN206080297U (zh) 一种运行平稳的高速破壁料理机
CN109419368A (zh) 烹饪机
CN207202779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
CN207604873U (zh) 料理机
CN206809195U (zh) 食物料理机
CN208301551U (zh) 风道散热结构、主机和食物料理机
CN209450379U (zh) 底座及具有其的食物处理器
CN108869171A (zh) 一种垂直轴风力机
CN208299619U (zh) 风冷型永磁调速器的散热结构
CN208371643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料理机
CN207940787U (zh) 一种加热效率高的电磁加热式食品加工机
CN207410167U (zh) 一种高速电机
CN207961058U (zh) 风扇和微波炉
CN207040105U (zh) 一种电源板
CN211514131U (zh) 一种环氧树脂加工用的流体驱动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8

Address after: Building 2, No. 52, 22nd Street, Baiyang Street, Qiantang New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s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JOYOU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