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38651U - 数字双工通信传输模块 - Google Patents

数字双工通信传输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38651U
CN207638651U CN201721722713.4U CN201721722713U CN207638651U CN 207638651 U CN207638651 U CN 207638651U CN 201721722713 U CN201721722713 U CN 201721722713U CN 207638651 U CN207638651 U CN 2076386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circuit
capacitance
module
conn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2271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红
王洪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D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D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D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D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72271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386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386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386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数字双工通信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变频电路、第一滤波放大电路、模数转换模块、第二滤波功率放大电路、IF增益模块、数模转换模块、时钟模块、电源模块、串行外围设备接口、FPGA,所述模数转换模块、数模转换模块、时钟模块、电源模块、串行外围设备接口分别与FPGA连接,所述下变频电路、第一滤波放大电路、模数转换模块依次连接,所述第二滤波功率放大电路、IF增益模块、数模转换模块依次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变频电路、第一滤波放大电路、模数转换模块、第二滤波功率放大电路、IF增益模块、数模转换模块、时钟模块、电源模块、串行外围设备接口、FPGA降低噪音,使信号传输不杂散,信号更加集中。

Description

数字双工通信传输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领域,具体涉及数字双工通信传输模块。
背景技术
无线传输(Wireless transmission)是指利用无线技术进行数据传输的一种方式。无线传输和有线传输是对应的。随着无线技术的日益发展,无线传输技术应用越来越被各行各业所接受。无线图像传输作为一个特殊使用方式也逐渐被广大用户看好。其安装方便、灵活性强、性价比高等特性使得更多行业的监控系统采用无线传输方式,建立被监控点和监控中心之间的连接。无线监控技术已经在现代化交通、运输、水利、航运、铁路、治安、消防、边防检查站、森林防火、公园、景区、厂区、小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技术中的传输模块频谱信号噪音较多、杂散,信号不能集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传输模块频谱信号噪音较多、杂散,信号不能集中,目的在于提供数字双工通信传输模块,降低噪音,使信号传输不杂散,信号更加集中。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数字双工通信传输模块,包括下变频电路、第一滤波放大电路、模数转换模块、第二滤波功率放大电路、IF增益模块、数模转换模块、时钟模块、电源模块、串行外围设备接口、 FPGA,所述模数转换模块、数模转换模块、时钟模块、电源模块、串行外围设备接口分别与 FPGA连接,所述下变频电路、第一滤波放大电路、模数转换模块依次连接,所述第二滤波功率放大电路、IF增益模块、数模转换模块依次连接;所述下变频电路用于降低信号的载波频率或用于直接取出载波频率得到基带信号;所述第一滤波放大电路和第二滤波放大电路用于对信号的滤波及放大;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用于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所述数模转换模块用于将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所述IF增益模块用于抑制外界干扰,所述时钟模块用于提供时钟信号,所述电源模块用于提供电能;所述串行外围设备接口用于连接外部串行接口。
进一步地,IF增益模块包括电解电容C5、电阻R24、电容C20、电容C22、放大器U、电阻R22、电位器R5、电阻R21、电容C19、电解电容C4,所述IF增益模块的信号输入为电解电容C5的负极端,电阻R24一段连接电解电容C5的正极端,其另一端与放大器U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电容C20并联在电阻R24两端;电容C22一端连接在电容C20与电阻R24 连接的线路上,其另一端接地;电位器R5的一个固定端连接在电阻R24与放大器U连接的线路上,其另一个固定端与电阻R21连接,电阻R21与电位器R5连接端的另一端与放大器 U的反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22一端连接在电阻R21与放大器U连接的线路上,其另一端与电解电容C4的正极端连接;电容C19并联在电阻R22两端;放大器U的输出端连接在电阻R22与电解电容C4连接的线路上;电阻R23一端连接在放大器U的输出端与电阻R22 连接的线路上,其另一端接地;电解电容C4的负极端为IF增益模块的输出端。
进一步地,第一滤波放大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所述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串联,所述第一电阻 R1与第二电阻R2连接端的另一端为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电阻R2与第一电阻R1连接端的另一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一端连接在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连接的线路上,其另一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一端连接在第二电阻R2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的线路上,其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电源端接电源,所述第三电容C3一端连接在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电源端,其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为第一滤波电路的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变频电路、第一滤波放大电路、模数转换模块、第二滤波功率放大电路、IF增益模块、数模转换模块、时钟模块、电源模块、串行外围设备接口、FPGA降低噪音,使信号传输不杂散,信号更加集中。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IF增益模块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滤波放大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数字双工通信传输模块,包括下变频电路、第一滤波放大电路、模数转换模块、第二滤波功率放大电路、IF增益模块、数模转换模块、时钟模块、电源模块、串行外围设备接口、FPGA,所述模数转换模块、数模转换模块、时钟模块、电源模块、串行外围设备接口分别与FPGA连接,所述下变频电路、第一滤波放大电路、模数转换模块依次连接,所述第二滤波功率放大电路、IF增益模块、数模转换模块依次连接;所述下变频电路用于降低信号的载波频率或用于直接取出载波频率得到基带信号;所述第一滤波放大电路和第二滤波放大电路用于对信号的滤波及放大;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用于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所述数模转换模块用于将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所述IF增益模块用于抑制外界干扰,所述时钟模块用于提供时钟信号,所述电源模块用于提供电能;所述串行外围设备接口用于连接外部串行接口。
IF增益模块包括电解电容C5、电阻R24、电容C20、电容C22、放大器U、电阻R22、电位器R5、电阻R21、电容C19、电解电容C4,所述IF增益模块的信号输入为电解电容C5 的负极端,电阻R24一段连接电解电容C5的正极端,其另一端与放大器U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电容C20并联在电阻R24两端;电容C22一端连接在电容C20与电阻R24连接的线路上,其另一端接地;电位器R5的一个固定端连接在电阻R24与放大器U连接的线路上,其另一个固定端与电阻R21连接,电阻R21与电位器R5连接端的另一端与放大器U的反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22一端连接在电阻R21与放大器U连接的线路上,其另一端与电解电容C4的正极端连接;电容C19并联在电阻R22两端;放大器U的输出端连接在电阻R22与电解电容C4连接的线路上;电阻R23一端连接在放大器U的输出端与电阻R22连接的线路上,其另一端接地;电解电容C4的负极端为IF增益模块的输出端。
第一滤波放大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所述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串联,所述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连接端的另一端为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电阻R2与第一电阻R1连接端的另一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一端连接在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 R2连接的线路上,其另一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一端连接在第二电阻R2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的线路上,其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电源端接电源,所述第三电容C3一端连接在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电源端,其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为第一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第一运算放大器采用OPA333,其输出幅度非常接近电源电压,它低功耗、小尺寸的零漂移放大器,OPA333的正电源端接地,其目的是让同相和反相两个输入端看出去的阻抗相等,以便“预定”两个输入端“相等”的偏置电流在它们产生的压降也相等,起到相互抵消的作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数字双工通信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变频电路、第一滤波放大电路、模数转换模块、第二滤波功率放大电路、IF增益模块、数模转换模块、时钟模块、电源模块、串行外围设备接口、FPGA,所述模数转换模块、数模转换模块、时钟模块、电源模块、串行外围设备接口分别与FPGA连接,所述下变频电路、第一滤波放大电路、模数转换模块依次连接,所述第二滤波功率放大电路、IF增益模块、数模转换模块依次连接;所述下变频电路用于降低信号的载波频率或用于直接取出载波频率得到基带信号;所述第一滤波放大电路和第二滤波放大电路用于对信号的滤波及放大;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用于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所述数模转换模块用于将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所述IF增益模块用于抑制外界干扰,所述时钟模块用于提供时钟信号,所述电源模块用于提供电能;所述串行外围设备接口用于连接外部串行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双工通信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IF增益模块包括电解电容C5、电阻R24、电容C20、电容C22、放大器U、电阻R22、电位器R5、电阻R21、电容C19、电解电容C4,所述IF增益模块的信号输入为电解电容C5的负极端,电阻R24一段连接电解电容C5的正极端,其另一端与放大器U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电容C20并联在电阻R24两端;电容C22一端连接在电容C20与电阻R24连接的线路上,其另一端接地;电位器R5的一个固定端连接在电阻R24与放大器U连接的线路上,其另一个固定端与电阻R21连接,电阻R21与电位器R5连接端的另一端与放大器U的反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22一端连接在电阻R21与放大器U连接的线路上,其另一端与电解电容C4的正极端连接;电容C19并联在电阻R22两端;放大器U的输出端连接在电阻R22与电解电容C4连接的线路上;电阻R23一端连接在放大器U的输出端与电阻R22连接的线路上,其另一端接地;电解电容C4的负极端为IF增益模块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双工通信传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波放大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所述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串联,所述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连接端的另一端为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电阻R2与第一电阻R1连接端的另一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一端连接在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连接的线路上,其另一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一端连接在第二电阻R2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的线路上,其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电源端接电源,所述第三电容C3一端连接在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电源端,其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为第一滤波电路的输出端。
CN201721722713.4U 2017-12-12 2017-12-12 数字双工通信传输模块 Active CN2076386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22713.4U CN207638651U (zh) 2017-12-12 2017-12-12 数字双工通信传输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22713.4U CN207638651U (zh) 2017-12-12 2017-12-12 数字双工通信传输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38651U true CN207638651U (zh) 2018-07-20

Family

ID=62863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22713.4U Active CN207638651U (zh) 2017-12-12 2017-12-12 数字双工通信传输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386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65348B (zh) 具有噪音屏蔽及静电防护功能的驻极体电容器话筒
CN103634016A (zh) 可调式阻抗匹配电路
CN207638651U (zh) 数字双工通信传输模块
CN106301399B (zh) 移动终端、天线装置及射频前端发射器件
CN208028878U (zh) 车载无线传输固定设备
CN107819486A (zh) 无线传输模块
CN107994912A (zh) 车载无线传输固定装置
CN106330114B (zh) 放大电路及频率补偿的方法
CN202918246U (zh) 一种低噪声前置电荷放大器
CN210469268U (zh) 一种双极性差分信号转单极性单端信号的电路
CN101877484A (zh) 滤波电路
CN204810142U (zh) 一种高频开关电源的抗干扰电路
CN106992761B (zh) 一种跨阻放大器、芯片和通信设备
CN204681318U (zh) 一种电压转换为电流的跨导放大电路
CN205540217U (zh) 模拟量输入装置
CN220271425U (zh) 电压采样连接装置
CN204731328U (zh) 一种电能信息采集装置
CN208656747U (zh) 抗干扰电路、信号接收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10405267U (zh) 一种电平转换系统
CN104010260A (zh) 一种两线mems麦克风
CN203104437U (zh) 一种电力载波收发电路
CN212965129U (zh) 一种针对多路交流配电电压的差分采样电路
CN104280603B (zh) 功率检测电路
CN214337880U (zh) 差分解调电路以及接收端电路
CN203054655U (zh) 固定式三端集成稳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