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27367U - 桡动脉止血带 - Google Patents

桡动脉止血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27367U
CN207627367U CN201720599986.8U CN201720599986U CN207627367U CN 207627367 U CN207627367 U CN 207627367U CN 201720599986 U CN201720599986 U CN 201720599986U CN 207627367 U CN207627367 U CN 2076273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 rod
fixed plate
radial artery
block
compr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9998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iany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iany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iany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iany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9998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273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273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273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桡动脉止血带,包括固定板、压迫机构和用于将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手臂上的连接带;所述压迫机构包括穿过所述限位孔的螺杆以及套设于所述螺杆并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的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与所述限位孔转接配合,所述螺杆的侧壁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限位孔的孔壁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槽配合卡接的第一限位块,所述压迫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螺杆的端部并用于止血的压迫块,所述压迫块为半椭圆柱体,所述压迫块的半椭圆曲面背离所述螺杆。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述压迫块设置成半椭圆柱体,有效避免了传统方形体压迫块在进行压迫时易压迫到尺动脉及其周围组织的问题,防止手臂局部淤血、水疱末端肿胀麻木等相关并发症。

Description

桡动脉止血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桡动脉止血带。
背景技术
现代疾病的治疗手段中,经常会进行桡动脉穿刺手术,特别是针对一些冠心病患者,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一般手术完成后,通常会通过按压穿刺后的桡动脉切口的方式进行止血。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是机械螺旋压迫装置,它是通过螺旋结构推动压迫板,对桡动脉切口进行压迫止血。
但目前市面上常用的桡动脉机械螺旋压迫装置在临床应用中,由于患者间的个体差异,桡动脉机械螺旋压迫装置的方形压迫块在进行压迫时,容易压迫到尺动脉及其周围组织,造成手臂局部淤血、水疱末端肿胀麻木等相关并发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桡动脉止血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桡动脉机械螺旋压迫装置的方形压迫块在进行压迫时,容易压迫到尺动脉及其周围组织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桡动脉止血带,包括固定板、压迫机构和用于将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手臂上的连接带,所述固定板开设有贯穿所述固定板的限位孔,所述压迫机构转动连接于所述限位孔;
所述压迫机构包括穿过所述限位孔的螺杆以及套设于所述螺杆并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的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通过旋拧来调节所述螺杆的上下位移,所述旋转组件与所述限位孔转接配合,所述螺杆的侧壁沿运动方向开设有用于限制所述螺杆转动的第一限位槽,所述限位孔的孔壁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槽配合卡接的第一限位块,所述压迫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螺杆背离所述旋转柄的端部并用于止血的压迫块,所述压迫块为半椭圆柱体,所述压迫块的半椭圆曲面背离所述螺杆。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述压迫块设置成半椭圆柱体,使得所述压迫块在压迫患者手臂上的桡动脉切口时,所述压迫块与手臂的接触面为半椭圆曲面,这样所述压迫块对手臂的压力从桡动脉切口中心向两边递减,有效避免了传统方形体压迫块在进行压迫时易压迫到尺动脉及其周围组织的问题,防止手臂局部淤血、水疱末端肿胀麻木等相关并发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桡动脉止血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桡动脉止血带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迫块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固定板 222 弹簧阻块
10 固定孔 2221 第二限位块
2 压迫机构 223 固定环
21 螺杆 224 刻度条
211 第一限位槽 23 压迫块
212 压迫板 230 半椭圆曲面
22 旋转柄 3 连接带
220 凸缘 31 固定扣
221 压缩弹簧 4 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桡动脉止血带,其包括固定板1、压迫机构2和用于将所述固定板1固定于手臂上的连接带3,所述固定板1开设有贯穿所述固定板1的限位孔,所述压迫机构2转动连接于所述限位孔;
所述压迫机构2包括穿过所述限位孔的螺杆21以及套设于所述螺杆21并与所述螺杆21螺纹连接的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通过旋拧来调节所述螺杆21沿所述螺杆21轴向的位移,所述旋转组件与所述限位孔转接配合,所述螺杆21的侧壁沿运动方向开设有第一限位槽211,所述限位孔的孔壁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槽211配合卡接以限制所述螺杆21转动的的第一限位块,所述压迫机构2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螺杆21一端并用于止血的压迫块23,所述压迫块23为半椭圆柱体,所述压迫块23的半椭圆曲面230背离所述螺杆21。所述压迫块23可以为弹性材质,可以增加患者使用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述压迫块23设置成半椭圆柱体,使得所述压迫块23在压迫患者手臂上的桡动脉切口时,所述压迫块23与手臂的接触面为半椭圆曲面230,这样所述压迫块23对手臂的压力从桡动脉切口中心向两边递减,有效避免了传统方形体压迫块23在进行压迫时易压迫到尺动脉及其周围组织的问题,防止手臂局部淤血、水疱末端肿胀麻木等相关并发症。
请参照图1至图3,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螺杆21并转动连接于所述限位孔的孔壁的旋转柄22,所述旋转柄22端部的外圆周设有向外凸起的环状凸缘220,可以在所述限位孔的孔壁环设凹槽,使所述凸缘220与所述凹槽配合转接,也可以在所述固定板1上下侧的限位孔的孔口处设置固定环223,使所述固定环223卡接环状所述凸缘220并使所述凸缘220在所述固定环223内周向转动,这样所述旋转柄22便可实现沿周向原地转动,限制所述旋转柄22的轴向移动。
请参照图1至图3,所述旋转柄22开设有用于环套所述螺杆21的柄腔,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柄腔内并套设于所述螺杆21的压缩弹簧221以及设置于所述柄腔内并与所述旋转柄22同步转动的弹簧阻块222,所述弹簧阻块222设置于所述固定板1和所述压缩弹簧221之间,所述弹簧阻块222为环状块并套设在所述螺杆21上,所述弹簧阻块222设置内螺纹,所述螺杆21设置外螺纹,所述弹簧阻块222与所述螺杆21通过螺纹连接,使用时通过旋拧所述旋转柄22实现所述螺杆21轴向的位移。转动所述旋转柄22,所述弹簧阻块222随所述旋转柄22同步转动并通过与所述螺杆21的螺纹连接调节所述螺杆21的轴向位移。所述压缩弹簧221可以固定连接于所述弹簧阻块222背离所述固定板1的一侧,也可固定连接于所述旋转柄22背离所述固定板1的开口处朝向柄腔的内缘上,也可所述旋转柄22或所述弹簧阻块222都不与所述压缩弹簧221连接,所述压缩弹簧221可以在所述柄腔内自由压缩,在自由状态下所述弹簧不压缩且两端分别接触所述弹簧阻块222和旋转柄22。
请参照图1至图3,所述柄腔的腔壁沿所述螺杆21运动方向开有第二限位槽,所述弹簧阻块222的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槽卡接配合并用于使所述弹簧阻块222与所述旋转柄22同步转动的第二限位块2221,所述弹簧阻块222能够沿所述第二限位槽轴向滑动。这样当所述压迫块23压迫手臂的桡动脉切口时,手臂给所述压迫块23一个反方向的压力使得所述螺杆21朝向背离所述压迫块23的方向移动,由于所述弹簧阻块222与所述螺杆21的螺纹连接处轴向的摩擦力作用,使得所述弹簧阻块222不会与所述螺杆21发生轴向位移并给所述弹簧阻块222一个背离所述压迫块23的方向的力,由于所述第二限位块2221能够在所述第二限位槽内配合滑动,所述螺杆21同步带动所述弹簧阻块222朝向背离所述压迫块23的方向移动,此时所述压缩弹簧221被压缩。当手臂对所述压迫块23的力与所述压缩弹簧221的压缩力相同时,所述弹簧阻块222停止移动并在所述旋转柄22内保持相对静止。这样在本实用新型桡动脉止血带在缠绕到手臂上使用时,避免了常出现的由于连接带3没有弹性而使得手臂被固定后活动困难的问题,给患者的手臂留有活动空间余量,给患者更加舒适的治疗体验,减少不便。
请参照图1至图3,所述螺杆21包括设置于背离所述旋转柄22的所述螺杆21一端并用于固定所述压迫块23的压迫板212。优选地,所述压迫块23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压迫板212上,由于所述压迫块23为半椭圆柱体,其曲面的朝向一定,所述压迫块23在所述压迫板212上可拆卸的连接有利于调整所述压迫块23方向,以便根据患者需求或者桡动脉切口方向调节所述压迫块23的曲面方向。
请参照图1至图3,所述旋转柄22的外侧壁沿所述螺杆21运动方向设有用于表示所述压迫块23的压迫力的刻度条224。所述刻度条224通过所述压缩弹簧221的位移量来表示所述压缩弹簧221的压缩力,优选地,所述旋转柄22可选用透明材质,所述刻度条224的量程根据所述压缩弹簧221的压缩力与位移的关系标注,使用时通过观察所述压缩弹簧221端点的位置对应的刻度条224的数值来确定此时所述压迫块23的压迫力,避免在压紧过程中对所述桡动脉切口的压力过大或过小,给使用者一个手臂的受力情况参考。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桡动脉止血带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连接带3并用于支撑所述固定板1的支撑板4。在压迫止血时,所述支撑板4用于支撑所述固定板1,使所述固定板1与压迫部位留有一定的距离,便于医务人员观察被压迫位置是否准确。
请参照图1至图3,所述连接带3的两端分别绑接于所述固定板1,并与所述固定板1形成环状结构,所述固定板1两端可以分别开设固定孔10,所述连接带3通过所述固定孔10与所述固定板1连接并形成环状结构。使用时可以先将连接带3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板1一端的固定孔10捆绑或粘结固定,然后将所述压迫块23放置在患者手臂的切口处,再将所述连接带3的另一端环绕过手臂穿过所述固定板1另一端的所述固定孔10固定,所述固定孔10的设置是为了便于所述连接带3的栓绑。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桡动脉止血带还包括固定扣31,所述连接带3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扣31另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于其两端均开设有固定孔10,所述固定扣31与一所述固定孔10扣接,所述连接带3、所述固定扣31与所述固定板1形成环状结构。优选地,所述固定扣31为勾状,这样可以省去所述连接带3的捆绑,不易松动,且环绕连接方便,另一方面,由于固定扣31的存在,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不再是只是通过所述固定板1和所述连接带3的两端固定连接形成的环绕空间固定手臂,设置的固定扣31可以增大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环绕空间,使手臂转动更加舒适方便。
请参照图1至图3,所述连接带3的两端设有魔术贴,所述魔术贴可以使所述连接带3的端头连接在所述连接带3的任意段,这样所述连接带3与所述固定板1的固定连接不再需要捆绑,直接通过所述魔术贴粘贴即可实现,使得捆绑过程更加简单方便,防止松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转动所述旋转柄22,调节所述螺杆21的高度,通过所述支撑板4的支撑将所述压迫块23的半椭圆曲面230中心对准手术切口,撤去所述支撑板4按压所述压迫块23止血,将所述连接带3环绕过手臂,所述连接带3的一端通过固定扣31固定,确定好在所述刻度条224上观察到的显示压力适宜的情况下,将所述连接带3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魔术贴的粘接位置调节所述连接带3长度,使得本实用新型在手臂上固定。在需要将本实用新型取下时只需将所述固定扣31的连接端拆下即可。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使用更加方便,避免压迫手术切口附近的血管组织,且压迫力度可知可调节,更加便于患者的手臂活动,使患者有更加舒适的治疗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桡动脉止血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压迫机构和用于将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手臂上的连接带,所述固定板开设有贯穿所述固定板的限位孔,所述压迫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限位孔;
所述压迫机构包括穿过所述限位孔的螺杆以及套设于所述螺杆并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的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与所述限位孔转接配合,所述螺杆的侧壁沿运动方向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限位孔的孔壁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槽配合卡接以限制所述螺杆转动的第一限位块,所述压迫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螺杆一端并用于止血的压迫块,所述压迫块为半椭圆柱体,所述压迫块的半椭圆曲面背离所述螺杆,所述压迫块位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连接带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桡动脉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限位孔的孔壁的旋转柄,所述旋转柄端部的外圆周设有向外凸出的环状凸缘,所述限位孔的孔壁环设凹槽,所述凸缘与所述凹槽配合转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桡动脉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柄开设有用于与所述螺杆套接配合的柄腔,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柄腔内并与所述螺杆套接配合的压缩弹簧以及设置于所述柄腔内并与所述旋转柄同步转动的弹簧阻块,所述弹簧阻块设置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压缩弹簧之间,所述弹簧阻块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桡动脉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柄腔的腔壁沿所述螺杆运动方向开有第二限位槽,所述弹簧阻块的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槽卡接配合并用于使所述弹簧阻块与所述旋转柄同步转动的第二限位块,所述弹簧阻块能够沿所述第二限位槽轴向滑动。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桡动脉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包括设置于所述螺杆一端并用于固定所述压迫块的压迫板。
6.如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桡动脉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柄的外侧壁沿所述螺杆运动方向设有用于表示所述压迫块的压迫力的刻度条。
7.如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桡动脉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桡动脉止血带包括连接于所述连接带并用于支撑所述固定板的支撑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桡动脉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的两端分别绑接于所述固定板,并与所述固定板形成环状结构。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桡动脉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桡动脉止血带包括固定扣,所述连接带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扣另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于其两端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扣与一所述固定孔扣接,所述连接带、所述固定扣与所述固定板形成环状结构。
10.如权利要求8或9任一项所述的桡动脉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的两端设有魔术贴。
CN201720599986.8U 2017-05-26 2017-05-26 桡动脉止血带 Active CN2076273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99986.8U CN207627367U (zh) 2017-05-26 2017-05-26 桡动脉止血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99986.8U CN207627367U (zh) 2017-05-26 2017-05-26 桡动脉止血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27367U true CN207627367U (zh) 2018-07-20

Family

ID=62860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99986.8U Active CN207627367U (zh) 2017-05-26 2017-05-26 桡动脉止血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2736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46525A (zh) * 2019-04-16 2019-06-07 依奈德医疗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止血带
CN113171151A (zh) * 2021-04-16 2021-07-27 深圳麦普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压力指示的桡动脉止血压迫带组件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46525A (zh) * 2019-04-16 2019-06-07 依奈德医疗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止血带
EP3932338A4 (en) * 2019-04-16 2022-11-23 Enodar Medical (Shanghai) Co., Ltd. TURNSTILE
CN113171151A (zh) * 2021-04-16 2021-07-27 深圳麦普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压力指示的桡动脉止血压迫带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26160B2 (ja) 圧迫止血バンド
CN207627367U (zh) 桡动脉止血带
US20210145454A1 (en) Tourniquet
CN205094533U (zh) 一种动静脉压迫止血器
CN201286734Y (zh) 动脉压迫止血器
CN203693681U (zh) 一种用于儿童的可拆卸式止血带
CN110522490A (zh) 桡动脉压迫止血装置
CN105708513A (zh) 压迫止血器
CN209695287U (zh) 一种新型桡/尺动脉止血器
CN109303580A (zh) 一种新型桡动脉止血器
CN214966208U (zh) 一次性桡动脉压迫止血器
CN213129713U (zh) 一种普外科护理止血器
CN208837895U (zh) 一种支气管镜检查自冲自洗自麻注射器用支架
CN209092476U (zh) 导尿管角度卡扣
CN219895835U (zh) 桡动脉止血器
CN214048966U (zh) 一种远端桡动脉穿刺压迫止血器
CN219940706U (zh) 止血装置
CN209450598U (zh) 压迫器
CN219680710U (zh) 一种可调整压力的桡动脉压迫机构
CN220089776U (zh) 一种压迫止血器
CN214208429U (zh) 一种医用止血装置
CN213430385U (zh) 一种桡动脉穿刺伤口止血器
CN212213807U (zh) 一种防止肢端肿胀的桡动脉加压器
CN213430369U (zh) 一种桡动脉采血压迫手环
CN2928005Y (zh) 保护假体安全助缝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