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26698U - 一种方便表带与表壳拆装的连接结构及手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方便表带与表壳拆装的连接结构及手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26698U
CN207626698U CN201721153273.5U CN201721153273U CN207626698U CN 207626698 U CN207626698 U CN 207626698U CN 201721153273 U CN201721153273 U CN 201721153273U CN 207626698 U CN207626698 U CN 2076266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ating piece
watchcase
watchband
connection structure
dismoun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5327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裘里斯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xin hardware (Hey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ng Lung Hardware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ng Lung Hardware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ng Lung Hardware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5327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266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266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266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表配件技术领域,一种方便表带与表壳拆装的连接结构,包括:插装母头,位于所述表壳的一组壳耳之间的侧壁上;接头组件,位于所述表带的端部,且所述接头组件包括弹性件、上定位件和下定位件,且所述上定位件和下定位件组成插装公头;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上定位件和下定位件之间,并在所述插装公头插接到表壳的插装母头时驱动上定位件和下定位件反向移动以使插装公头在插装母头内卡接固定。本连接结构表壳生耳侧面具有开口,接头组件中上定位件和下定位件可相对移动,在按压中上定位件后,由凸块组成的插装公头的厚度减小并可插入到开口内,并在手指松开时由弹性件的驱动复原并卡如到插装母头内。

Description

一种方便表带与表壳拆装的连接结构及手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表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拆卸表带和表壳的连接结构及具有该连接结构的手表。
背景技术
生耳指的是连接表带与手表本体之间的链接钢棒,现有大多数手表都是由生耳来连接固定的。当用户需要更换表带的时候,先将生耳从手表本体上拆下来,然后换上新的表带之后重新将生耳与手表本体连接。
现有技术中的表带均通过插销固定在生耳上,在没有专用工具的情况下,很难进行拆装,这样就导致表带的更换显得十分麻烦,一般在更换表带时,通常需要去手表维修店进行拆卸以更换表带,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表带与表壳拆装的连接结构,本连接结构可在不需要工具的情况下,通过简单的操作拆卸表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方便表带与表壳拆装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插装母头,位于所述表壳的一组壳耳之间的侧壁上;
接头组件,位于所述表带的端部,且所述接头组件包括弹性件、上定位件和下定位件,且所述上定位件和下定位件组成插装公头;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上定位件和下定位件之间,并在所述插装公头插接到表壳的插装母头时驱动上定位件和下定位件反向移动以使插装公头在插装母头内卡接固定。
作为优选的,所述插装母头由表壳的一组壳耳之间的侧壁上的凹槽构成,且所述凹槽的上、下侧壁分别具有第一卡接部;所述上定位件和下定位件上分别具有第二卡接部,且在插装公头插接到表壳的插装母头时,所述第二卡接部在弹性件作用下分别与凹槽内的第一卡接部卡接固定。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接部为腰形槽,所述第二卡接部为腰形凸台;或者所述第一卡接部为腰形凸台,所述第二卡接部为腰形槽。
作为优选的,所述上定位件具有第一定位块,下定位件上具有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卡接部位于第一定位块的上表面以及第二定位块的下表面;在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下表面抵靠在第二定位块的下表面时,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上表面的第二卡接部与第二定位块的下表面的第二卡接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凹槽的上、下侧壁的间距。
作为优选的,所述上定位件具有第一定位耳板,所述下定位件具有第二定位耳板,所述第一定位耳板上具有竖向延伸的腰形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定位耳板具有第二连接孔,所述上定位件和下定位件通过插装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销钉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定位耳板有两个,且两个第二定位耳板之间的间距与第一定位耳板的厚度匹配,所述下定位件通过销钉与表带铰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块底面具有用于卡装弹性件的定位槽;所述弹性件为弹簧,该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到定位槽内和第二定位块的插槽底面。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定位耳板向第二定位块斜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定位耳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表带和表壳的夹角匹配。
作为优选的,所述表带具有横向开设的通孔,所述销钉插装在该通孔中使所述表带和接头组件连接。
一种手表,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方便表带与表壳拆装的连接结构,所述手表的表壳和表带通过方便表带与表壳拆装的连接结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连接结构表壳生耳侧面具有开口,接头组件中上定位件和下定位件可相对移动,在按压中上定位件后,由凸块组成的插装公头的厚度减小并可插入到开口内,并在手指松开时由弹性件的驱动复原并卡如到插装母头内,通过本连接结构可实现表带和生耳的连接。本连接结构不需要工具即可实现拆装,操作简单,结构可靠,成本低廉且适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方便表带与表壳拆装的连接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方便表带与表壳拆装的连接结构的另一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方便表带与表壳拆装的连接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方便表带与表壳拆装的连接结构另一视角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包括:
100—表壳 110—上生耳板 111—上卡槽
120—下生耳板 121—下卡槽 200—上定位件
210—按压面 220—第一定位耳板 221—第一连接孔
230—第一定位块 231—上定位凸起 240—定位槽
300—弹性件 400—下定位件 410—第二定位块
411—下定位凸起 420—第二定位耳板 421—第二连接孔
500—销钉 600—表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方便表带与表壳拆装的连接结构,插装母头,位于所述表壳100的一组壳耳之间的侧壁上;接头组件,位于所述表带600的端部,且接头组件包括弹性件300、上定位件200和下定位件 400,且上定位件200和下定位件400组成插装公头;弹性件300位于所述上定位件200和下定位件400之间,并在插装公头插接到表壳100的插装母头时驱动上定位件200和下定位件400反向移动以使插装公头在插装母头内卡接固定。
本连接结构表壳100生耳侧面具有开口,接头组件中上定位件200和下定位件400可相对移动,在按压中上定位件200后,下定位件400和上定位脚200的相对距离减小并可插入到插装公头内,并在手指松开时由弹性件300 的驱动复原并卡如到插装母头内,通过本连接结构可实现表带600和生耳的连接。本连接结构不需要工具即可实现拆装,操作简单,结构可靠,成本低廉且适于推广。
插装母头由表壳100的一组壳耳之间的侧壁上的凹槽构成,且所述凹槽的上、下侧壁分别具有第一卡接部;上定位件200和下定位件400上分别具有第二卡接部,且在插装公头插接到表壳的插装母头时,第二卡接部在弹性件300作用下分别与凹槽内的第一卡接部卡接固定。下文详细描述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的结构。
第一卡接部为腰形槽,第二卡接部为腰形凸台;或者第一卡接部为腰形凸台,第二卡接部为腰形槽。下文以第一卡接部为腰形槽,第二卡接部为腰形凸台为例,详细描述连接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表壳100的侧面具有生耳,其具有插装母头,该插装母头具有开口;接头组件,其由可对向移动的上定位件200和下定位件400组成,该上定位件200和下定位件400的第一侧面均具有凸块,且上定位件200 和下定位件400的凸块组成插装公头,接头组件的第二侧面连接表带600;弹性件,位于上定位件200和下定位件400之间,用于驱动上定位件200和下定位件400反向移动;上定位件200和下定位件400对向滑动使插装公头厚度减小,插装公头在插入开口后由弹性件驱动复位并卡装插装母头中。
本实施例中,表壳100与常规手表一样,表壳100的两侧面均具有生耳,生具有侧向的开口,该开口和围合成开口的侧壁形成为插装母头。结构组件中的上定位件200和下定位件400一端可滑动连接,且两者可对向移动,上定位件200和下定位件400朝向开口的一侧具有凸块,本实施例中上定位件 200侧面的凸块为第一定位块230,下定位件400侧面的凸块为第二定位块 410,在上定位件200和下定位件400对向移动贴靠在一起时,上定位件200和下定位件400上的凸块也相对位移。
第一定位块230和第二定位块410组合形成的插装公头的厚度减小,即可插入到插装母头中,当释放压力后,插装公头卡入到插装母头中,使得接头组件与生耳连接,接头组件背向插装公头的侧面与表带600连接,即可实现表壳100和表带600的连接。
将表带600和表壳100拆卸的过程与表带600和表壳100安装的过程相反,不再赘述。通过本连接结构可实现表带600和生耳的连接,本连接结构不需工具即可实现拆装,操作简单,结构可靠,成本低廉且适于推广。
如图2所示,上定位件200上的凸块为第一定位块230,下定位件400 上的凸块为第二定位块410,在第一定位块230的下表面抵靠在第二定位块 410的下表面时,第一定位块230的上表面的第二卡接部与第二定位块410 的下表面的第二卡接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凹槽的上、下侧壁的间距。第一定位块230和第二定位块410可插入到凹槽内。
具体的,本连接结构中上定位件200相对下定位件400对向移动时,第一定位块230进入到插槽中,使得其整体结构紧凑,上定位件200和下定位件400位置的厚度减小。
上定位件200具有第一定位耳板220,下定位件400具有第二定位耳板 420,第一定位耳板220上具有竖向延伸的腰形的第一连接孔221,第二定位耳板420具有第二连接孔421,上定位件200和下定位件400通过销钉500 插装到第一连接孔221和第二连接孔421的方式连接。
和第一定位块230、第二定位块410的插装方式类似,第二定位耳板420 具有两个,两个第二定位耳板420竖向延伸,两个第二定位耳板420之间的间距与第一定位耳板220的厚度相匹配,在上定位件200和下定位件400对向移动时,第一定位耳板220可两个第二定位耳板420的内侧面滑动。上定位件200和下定位件400对向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定位块230和第二定位块 410、以及第一定位耳板220和第二定位耳板420配合,均起到导向滑动的作用,避免。上定位件200和下定位件400对向移动偏移。
本实施例中,第一耳板上的第一连接孔221为腰形孔,第二连接孔421 为圆孔,销钉500插入到第一连接孔221和第二连接孔421后,销钉500可在第一连接孔221内滑动,通过第一连接孔221开孔的长度限制上定位件200 和下定位件400相对位移的长度和极限位置关系。
本实施例中的上定位件200顶部表面为倾斜的按压面210,按压面210 的倾斜方向与表面形成连续的弧形面,操作本连接结构可手指按压按压面 210。上定位件200下部为第一定位耳板220,上定位件200的左侧为第一定位块230。下定位件400主体为第二定位块410,第二定位耳板420连接在第二定位块410的右下方,第一定位块230与第二定位块410的位置相对,且第一定位耳板220和第二定位耳板420的位置相对。
作为优选的,开口的底壁和/或顶壁具有卡槽,上定位件200和/或下定位件400具有与卡槽向匹配的定位凸起。本实施例中,开口的顶壁为上生耳板110,开口的底壁为下生耳板120。上生耳板110开口有凹陷的上卡槽111,下生耳板120开口有凹陷的下卡槽121。对应在第一定位块230顶部具有上定位凸起231,第二定位块410底面具有下定位凸起411,在插接公头插入到插接母头后,释放压力,弹性件可驱动上定位凸起231嵌入到上卡槽111内,同时驱动下定位凸起411嵌入到下卡槽121内,即可保证插接公头不会从插接母头中脱出。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块230底面具有用于卡装弹性件的定位槽240。定位槽240为与弹性件的形状相匹配,弹性件可卡入到定位槽 240中,弹性件的弹性移动方向为上定位件200和下定位件400相对移动的方向。定位槽240的作用为避免上定位件200和下定位件400对象移动时,弹性件偏转失效。
作为优选的,弹性件300可采用弹簧,该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到第一定位块230的底面和第二定位块410的顶面。弹簧作为弹性件300,其成本低廉,动作可靠,不需要后期保养。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也可以为橡胶或硅胶等材料制成的柱状体。
第二定位耳板420向第二定位块410斜下方向延伸,第二定位耳板420 的延伸方向与表带600和表壳100的夹角匹配。佩戴手表时,表壳100和表带600连接处为弧形,以匹配第二定位耳板420的延伸方向与表带600和表壳100的夹角。
表带600具有横向开设的通孔,销钉500插装在该通孔中使表带600和接头组件连接。如图2所示,表带600的端面具有两个对接凸块,第二定位耳板420贴靠在两个第二对接凸块内侧表面,第一定位耳板220贴靠在第二定位耳板420的内侧表面,使得本结构和表带600连接处不会产生晃动,改善本结构的使用感受。
如图4所示,图中a为上定位凸起231的高度,图中b为上定位凸起231 的长度。上定位凸起231的高度和长度应匹配,避免上定位凸起231从上卡槽111中脱出。下定位凸起411和下卡槽121的类似,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还提供一种手表,包括如实施例1提供的的方便表带600 与表壳100拆装的连接结构。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可以作出许多变化,只要这些变化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方便表带与表壳拆装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插装母头,位于所述表壳(100)的一组壳耳之间的侧壁上;
接头组件,位于所述表带(600)的端部,且所述接头组件包括弹性件(300)、上定位件(200)和下定位件(400),且所述上定位件(200)和下定位件(400)组成插装公头;所述弹性件(300)位于所述上定位件(200)和下定位件(400)之间,并在所述插装公头插接到表壳(100)的插装母头时驱动上定位件(200)和下定位件(400)反向移动以使插装公头在插装母头内卡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表带与表壳拆装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装母头由表壳(100)的一组壳耳之间的侧壁上的凹槽构成,且所述凹槽的上、下侧壁分别具有第一卡接部;所述上定位件(200)和下定位件(400)上分别具有第二卡接部,且在插装公头插接到表壳的插装母头时,所述第二卡接部在弹性件(300)作用下分别与凹槽内的第一卡接部卡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便表带与表壳拆装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为腰形槽,所述第二卡接部为腰形凸台;或者所述第一卡接部为腰形凸台,所述第二卡接部为腰形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便表带与表壳拆装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位件(200)具有第一定位块(230),下定位件(400)上具有第二定位块(410),所述第二卡接部位于第一定位块(230)的上表面以及第二定位块(410)的下表面;在所述第一定位块(230)的下表面抵靠在第二定位块(410)的下表面时,所述第一定位块(230)的上表面的第二卡接部与第二定位块(410)的下表面的第二卡接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凹槽的上、下侧壁的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便表带与表壳拆装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位件(200)具有第一定位耳板(220),所述下定位件(400)具有第二定位耳板(420),所述第一定位耳板(220)上具有竖向延伸的腰形的第一连接孔(221),所述第二定位耳板(420)具有第二连接孔(421),所述上定位件(200)和下定位件(400)通过插装到第一连接孔(221)和第二连接孔(421)的销钉(50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便表带与表壳拆装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耳板(420)有两个,且两个第二定位耳板(420)之间的间距与第一定位耳板(220)的厚度匹配,所述下定位件(400)通过销钉(500)与表带(600)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便表带与表壳拆装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块(230)底面具有用于卡装弹性件的定位槽(240);所述弹性件(300)的两端分别抵接到定位槽(240)内和第二定位块(410)的上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便表带与表壳拆装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耳板(420)向第二定位块(410)斜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定位耳板(42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表带(600)和表壳(100)的夹角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便表带与表壳拆装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带(600)具有横向开设的通孔,所述销钉(500)插装在该通孔中使所述表带(600)和接头组件连接。
10.一种手表,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便表带与表壳拆装的连接结构,所述手表的表壳(100)和表带(600)通过方便表带与表壳拆装的连接结构连接。
CN201721153273.5U 2017-09-08 2017-09-08 一种方便表带与表壳拆装的连接结构及手表 Active CN2076266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53273.5U CN207626698U (zh) 2017-09-08 2017-09-08 一种方便表带与表壳拆装的连接结构及手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53273.5U CN207626698U (zh) 2017-09-08 2017-09-08 一种方便表带与表壳拆装的连接结构及手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26698U true CN207626698U (zh) 2018-07-20

Family

ID=62861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53273.5U Active CN207626698U (zh) 2017-09-08 2017-09-08 一种方便表带与表壳拆装的连接结构及手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266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20117A1 (zh) * 2018-07-23 2020-01-30 沃尔科夫威廉 用于穿戴设备的连接结构及穿戴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20117A1 (zh) * 2018-07-23 2020-01-30 沃尔科夫威廉 用于穿戴设备的连接结构及穿戴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82782A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主体
US11324287B2 (en) Detachable belt buckle
CN108552684A (zh) 表带连接结构及其穿戴设备
CN207626698U (zh) 一种方便表带与表壳拆装的连接结构及手表
EP2005852A3 (en) Double-sided engaging element for slide fastener
CN209473796U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可穿戴设备连接结构
CN206236526U (zh) 油田变压器绕组压紧装置
CN103166065A (zh) 连接器组合
CN208274273U (zh) 表带连接结构及其穿戴设备
DE502006004392D1 (de) Anordnung zum erstellen einer verbindung zwischen ngselement
CN111657640A (zh) 一种腕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CN212787723U (zh) 一种穿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US20160198807A1 (en) Belt buckle
CN213428727U (zh) 一种穿戴设备及其连接组件
CN204157905U (zh) 一种简易更换刷头的刷子结构
CN209598227U (zh) 一种小直径内孔端面槽加工刀具
CN208308061U (zh) 一种电商物流用封箱装置
CN207983251U (zh) 一种返修装置
CN208210518U (zh) 一种pcb板的安装结构
CN202050046U (zh) 天线转接头复合压配装置
CN206439501U (zh) 一种水枪快速接头卡口
CN209704025U (zh) 一种铝合金模板龙骨结构
CN204120377U (zh) 一种按压式表带扣件结构
CN205624936U (zh) 带扣
CN210899897U (zh) 一种防爆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220

Address after: 517001 first floor, south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venue and east of Hepu (workshop b), Gaopu Industrial Park, high tech Zone, Hey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Ruixin hardware (Heyuan)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06, No. 3, Yuan Shan Road, village community, Gongming office, Guangmi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Hing Lung Hardware (Shenzhen)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