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23558U - 偏光片及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偏光片及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23558U
CN207623558U CN201721600555.5U CN201721600555U CN207623558U CN 207623558 U CN207623558 U CN 207623558U CN 201721600555 U CN201721600555 U CN 201721600555U CN 207623558 U CN207623558 U CN 2076235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layer
transparency electrode
protective layer
layer
polaro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0055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佳新
段周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0055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235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235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235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偏光片及显示面板,该偏光片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保护层、偏光子层以及第二保护层,还包括雾度调节层、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所述雾度调节层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偏光子层之间,为聚合物分散液晶层;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雾度调节层之间;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位于所述偏光子层和所述雾度调节层之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偏光片在不同亮度的环境中,可以通过改变光线的散射率,调节偏光片的雾度,达到防眩晕的效果。

Description

偏光片及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偏光片及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晶显示器及利用有机电致发光的薄膜型显示器的市场正迅速发展,智能手机、车载导航系统、电脑显示器及电视等各种电子显示设备被运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对光学元器件的需求也日益增大。
偏光片为光学功能薄膜材料,是一种最基础的光学元件。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偏光片主要分为透射式偏光片、反射式偏光片、半透过半反射式偏光片和补偿型偏光片这几类。偏光片是液晶面板的核心器件之一,占据液晶显示面板成本的10%左右。偏光片在液晶显示面板中可以作为起偏器和检偏器使用,其中检偏器的目的是检验光线的偏振化程度。偏光片的应用范围很广,不但能在液晶显示面板中作为偏光器件,还可以用于太阳眼镜、防眩护目镜和摄影器材滤光镜等装置中。
然而,现有的偏光片结构单一,只能对光线进行偏光处理,不同亮度环境中光线透过率均相同,进而使得包括现有的偏光片的显示面板在光线较亮时容易造成观看者眩晕的现象,影响观看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偏光片及显示面板,以提高包括偏光片的显示面板的防眩效果。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偏光片,该偏光片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保护层、偏光子层以及第二保护层,还包括雾度调节层、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
所述雾度调节层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偏光子层之间,为聚合物分散液晶层;
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雾度调节层之间;
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位于所述偏光子层和所述雾度调节层之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封框胶;
所述封框胶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并将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连接成为一体;
所述封框胶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的边缘;所述雾度调节层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封框胶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上的垂直投影不重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电压控制装置;
所述电压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电连接。
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的信号输入端在所述第二保护层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的信号输入端在所述第二保护层上的垂直投影不重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保护层;
所述第三保护层设置于偏光子层和所述雾度调节层之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表面保护膜;
所述表面保护膜位于所述第一保护层背离所述偏光子层的一侧。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所述的偏光片;
进一步地,还包括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出光面;
所述偏光片的所述第二保护层与所述显示模组的出光面相粘结。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彩膜基板,所述彩膜基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公共电极;
所述公共电极的信号输入端在所述第二保护层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的信号输入端在所述第二保护层上的垂直投影不重合;
所述公共电极的信号输入端在所述第二保护层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的信号输入端在所述第二保护层上的垂直投影不重合。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雾度调节层、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并设置所述雾度调节层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偏光子层之间,为聚合物分散液晶层;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雾度调节层之间;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位于所述偏光子层和所述雾度调节层之间,解决了现有的偏光片不同亮度环境中光线透过率均相同,进而使得包括现有的偏光片的显示面板在光线较亮时容易造成观看者眩晕的现象,影响观看体验的问题,达到了提高包括偏光片的显示面板的防眩晕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层的电压-透过率曲线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偏光片及显示面板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偏光片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保护层302、偏光子层308以及第二保护层309。该偏光片还包括雾度调节层304、第一透明电极层303和第二透明电极层306。雾度调节层304设置在第一保护层302和偏光子层308之间,为聚合物分散液晶层(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PDLC);第一透明电极层303位于第一保护层302和雾度调节层304之间;第二透明电极层306位于偏光子层308和雾度调节层304之间。
第一保护层302和第二保护层309为TAC(Triacetyl-cellulose,三醋酸纤维素酯)。偏光子层308是通过透过性良好的高分子薄膜,例如PVA(Polyvinyl alcohol,聚乙烯醇),吸附上二色性物质,使二色性物质扩散到高分子薄膜中,并通过拉伸该高分子薄膜得到。PVA强度很低,易脆易破,不便于使用和加工。因此在PVA两边都复合上一层强度高、透光率高而又耐湿热的TAC,起保护作用。
可选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是将小分子液晶材料分散到聚合物中形成的一种具有特殊光电性能的复合液晶材料,通过聚合物形成高分子液晶微滴。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利用液晶材料的光电特性调节光线雾度。具体地,小分子液晶材料和聚合物混合后,聚合物在外界作用下发生相分离,液晶分子在混合物中分散,具有显示或调光功能。在无电场作用时,液晶分子成散乱的分布,入射光通过液晶分子被散射;当加电场时,高分子液晶沿电场方向排列,入射光通过液晶微滴,呈现不同的雾度。
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制作技术主要包括热固化和紫外光固化,本实施例中,可选地,使用紫外光固化。其中,固化条件是:紫外光波长为250~380nm、强度为10~30mW/cm2,固化的时间为2~10min,温度为40~70℃。只有固化后,聚合物分散液晶层才具有调光作用。
在实际使用中,当环境光较暗时,控制雾度调节层304中液晶微粒折射率与聚合物折射率基本匹配,形成了一基本均匀介质,此时入射光不会发生散射,对穿透率影响不大;当环境光较亮时,控制液晶微粒折射率与聚合物折射率匹配度变差,入射光线被散射,使偏光片具有防眩效果。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层的电压-透过率曲线图,如图2所示,随着施加在聚合物分散液晶层两侧电压的增加,光线的透光率也随之增加,雾度发生改变。当周围光线较暗时,可以加大电压,达到高透过率的效果;当周围光线较亮时,适度的调节电压值,提升光线的散射率,达到防眩晕效果。
由于偏光子层308仅允许偏振方向与其偏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若偏振方向与偏光子层308的偏光轴平行的光线先穿过雾度调节层会使得光线的偏振方向变得杂乱无章,仅有部分光线与偏光子层308的偏光轴平行,无疑这会使得偏振光的利用率降低,影响显示效果。因此,可选地,继续参见图1,在实际使用时。令光线从第二保护层309入射,先穿过偏光子层308,再穿过雾度调节层304,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可以减少偏振光的损失,提高光线利用率。
当环境光线较暗时,第一透明电极层303和第二透明电极层306上的电压取较大值,液晶微粒折射率与聚合物折射率基本匹配,构成了一基本均匀的介质,所以入射光不会发生散射;当环境光线较亮时,第一透明电极层303和第二透明电极层306上的电压取适度的值,液晶微粒折射率与聚合物折射率匹配度变差,入射光线被散射,通过控制加在PDLC两侧电压的大小而达到不同雾度,起到防眩效果。
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雾度调节层、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并设置所述雾度调节层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偏光子层之间,为聚合物分散液晶层;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雾度调节层之间;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位于所述偏光子层和所述雾度调节层之间,解决了现有的偏光片不同亮度环境中光线透过率均相同,进而使得包括现有的偏光片的显示面板在光线较亮时容易造成观看者眩晕的现象,影响观看体验的问题,达到了提高包括偏光片的显示面板的防眩晕的效果。
进一步地,偏光片还包括封框胶305,封框胶305可以设置于第一透明电极层303和第二透明电极层306之间,并将第一透明电极层303和第二透明电极层306连接成为一体;
具体地,封框胶305在第一透明电极层303上的垂直投影位于第一透明电极层303的边缘;雾度调节层304在第一透明电极层303上的垂直投影与封框胶305在第一透明电极层303上的垂直投影不重合,防止封框胶305对入射光线造成影响。
进一步地,还包括电压控制装置(图1中未示出),电压控制装置分别与第一透明电极层303和第二透明电极层306电连接,从而为聚合物分散液晶层提供电压,改变液晶的排列方向。可选地,电压控制装置可以从PCB板和/或阵列基板的侧线引出,使用点银胶的方法连接第一透明电极层303和第二透明电极层306。
可选地,第一透明电极层303的信号输入端在第二保护层309上的垂直投影与第二透明电极层306的信号输入端在第二保护层309上的垂直投影不重合。这样设置的实质是使得将第一透明电极层303的信号输入端与第二透明电极层306的信号输入端的连线错开,防止两个透明导电层发生短路。可选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或第二透明电极层还可以进行图案化处理,避免短路发生。
实施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一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偏光片还包括第三保护层。参见图3,该偏光片中,第三保护层307设置于偏光子层308和第二透明电极层306之间。这样设置可以进一步维持偏光子层308的被拉伸状态,避免偏光子层308的水分流失,保护其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可选地,第一保护层302、第二保护层309和第三保护层307都为TAC材料。
进一步地,还包括表面保护膜301,表面保护膜301可以设置于第一保护层302上方,背离偏光子层308的一侧。
可选地,偏光还包括压敏胶310和离型膜311,其中压敏胶310可以设置于第二保护层309的下方,离型膜311可以设置于压敏胶310的下方。可选地,离型膜为PET(Polyesterfilm,耐高温聚酯薄膜),主要起保护压敏胶的作用。在实际使用中,去除离型膜311后,偏光片就可牢固地贴到显示面板上。
实施例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4,该显示面板包括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提供的偏光片41。
可选地,显示面板包括上述偏光片41,偏光片41可以作为显示面板的上偏光片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在偏光片中增设雾度调节层、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并设置所述雾度调节层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偏光子层之间,为聚合物分散液晶层;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雾度调节层之间;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位于所述偏光子层和所述雾度调节层之间,解决了现有的偏光片不同亮度环境中光线透过率均相同,进而使得包括现有的偏光片的显示面板在光线较亮时容易造成观看者眩晕的现象,影响观看体验的问题,达到了提高包括偏光片的显示面板的防眩晕的效果。
进一步地,显示面板还包括显示模组4。其中,显示模组4包括出光面,偏光片可以与显示模组的出光面相粘结。
在偏光片41和显示模组4的出光面之间,还可以有压敏胶等。
具体地,显示模组4可以包括彩膜基板42,彩膜基板42上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公共电极43。由于现有的偏光片中无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彩膜基板侧的ITO(透明导电层)整面制作,会通过PCB板和/或阵列基板线路给彩膜基板的ITO提供电压信号,可以使用点银胶方式实现电连。
本实施例提供的偏光片包括聚合物分散液晶层,需要两侧加电压驱动达到雾度调节的效果,若彩膜基板侧的ITO整面制作,通过PCB板和/或阵列基板线路给偏光片电压时避免不了会同时连接彩膜基板侧的ITO,造成短路现象,彩膜基板侧的ITO信号异常,显示器显示发生异常。
因此,可选地,公共电极43的信号输入端在第二保护层上的垂直投影与第一透明电极层的信号输入端在第二保护层上的垂直投影不重合;公共电极43的信号输入端在第二保护层上的垂直投影与第二透明电极层的信号输入端在第二保护层上的垂直投影不重合。具体地,彩膜基板侧的ITO可以进行图案化处理,避免短路现象的发生。
进一步地,显示模组还可以包括液晶层44和阵列基板45。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偏光片,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保护层、偏光子层以及第二保护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雾度调节层、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
所述雾度调节层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偏光子层之间,为聚合物分散液晶层;
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雾度调节层之间;
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位于所述偏光子层和所述雾度调节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框胶;
所述封框胶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并将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连接成为一体;
所述封框胶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的边缘;所述雾度调节层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封框胶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上的垂直投影不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压控制装置;
所述电压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的信号输入端在所述第二保护层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的信号输入端在所述第二保护层上的垂直投影不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保护层;
所述第三保护层设置于偏光子层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表面保护膜;
所述表面保护膜位于所述第一保护层背离所述偏光子层的一侧。
7.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偏光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出光面;
所述偏光片的所述第二保护层与所述显示模组的出光面相粘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彩膜基板,所述彩膜基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公共电极;
所述公共电极的信号输入端在所述第二保护层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的信号输入端在所述第二保护层上的垂直投影不重合;
所述公共电极的信号输入端在所述第二保护层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的信号输入端在所述第二保护层上的垂直投影不重合。
CN201721600555.5U 2017-11-27 2017-11-27 偏光片及显示面板 Active CN2076235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00555.5U CN207623558U (zh) 2017-11-27 2017-11-27 偏光片及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00555.5U CN207623558U (zh) 2017-11-27 2017-11-27 偏光片及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23558U true CN207623558U (zh) 2018-07-17

Family

ID=62823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00555.5U Active CN207623558U (zh) 2017-11-27 2017-11-27 偏光片及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2355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04596A (zh) * 2019-11-19 2021-06-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偏光模组、终端设备、调整透明度的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3061273A (zh) * 2021-03-10 2021-07-02 西南科技大学 一种高性能偏光片的制备方法
CN113093323A (zh) * 2021-03-10 2021-07-09 西南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pmma/pc的高性能偏光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04596A (zh) * 2019-11-19 2021-06-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偏光模组、终端设备、调整透明度的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3061273A (zh) * 2021-03-10 2021-07-02 西南科技大学 一种高性能偏光片的制备方法
CN113093323A (zh) * 2021-03-10 2021-07-09 西南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pmma/pc的高性能偏光片
CN113061273B (zh) * 2021-03-10 2022-05-17 西南科技大学 一种高性能偏光片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70525B (zh) 具有光学层叠体的有机el显示元件
KR102643461B1 (ko) 광학 필름, 그 제조 방법 및 표시 장치
CN102341837B (zh) 显示装置
CN207623558U (zh) 偏光片及显示面板
CN101548225B (zh) 液晶面板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KR102177588B1 (ko) 나노캡슐 액정층을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CN203673184U (zh) 图像显示装置
US9772531B2 (en) Col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KR20070011265A (ko) 타원편광판, 광학 필름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KR20160027500A (ko)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CN106023822B (zh) Oled显示装置以及其制造方法
KR20070006863A (ko) 광학 필름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KR20130018605A (ko) 편광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TWI690735B (zh) 光學構件
TW201348823A (zh) 液晶顯示裝置
KR101512577B1 (ko) 단일 기판의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070629B1 (ko) 편광판
US9291858B2 (en)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TWI537618B (zh) 耦合偏光板組及包含耦合偏光板組的共面切換模式液晶顯示器
KR102162886B1 (ko) 나노캡슐 액정층을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KR102009821B1 (ko) 편광판과 그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KR20160120837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US20190171052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20180026342A (ko) 광학 부재
US20190285924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301 No. 1, Longteng Road, Kunshan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Suzhou

Patentee after: Kunshan Longteng Au Optronics Co

Address before: 215301 No. 1, Longteng Road, Kunshan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Suzhou

Patentee before: Kunshan Longteng Optronics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