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19319U - 胶带 - Google Patents

胶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19319U
CN207619319U CN201720983337.8U CN201720983337U CN207619319U CN 207619319 U CN207619319 U CN 207619319U CN 201720983337 U CN201720983337 U CN 201720983337U CN 207619319 U CN207619319 U CN 2076193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tch
adhesive tape
protective film
length
d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8333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和健
洪崇凯
方松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olu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nolux Displa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lux Display Corp filed Critical Innolux Display Corp
Priority to CN20172098333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193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193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193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dhesive Ta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胶带,包括一第一保护膜;一第二保护膜;以及一胶带本体,设置于该第一保护膜及该第二保护膜之间;其中,该第一保护膜具有一缺口,且该胶带本体的一部分暴露于该缺口。

Description

胶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贴附材料领域,涉及一种胶带,可减小胶带贴附时产生剥离的机率,提升胶带贴附于显示设备的边框的合格率。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设备发展,轻薄化,窄边框装置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喜爱。目前自动化机台大多采用宽边框显示设备胶带贴附,而一般窄边框胶带若用此自动化贴附方式,易发生胶带本体在撕取保护膜时发生剥离、贴附失败情况,使得合格率及使用效率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带,包括一第一保护膜;一第二保护膜;以及一胶带本体,设置于该第一保护膜及该第二保护膜之间;其中该第一保护膜具有一缺口,且该胶带本体的一部分暴露于该缺口。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胶带的元件分解示意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胶带的叠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胶带的细部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部分实施例胶带的细部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胶带的细部元件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又另一部分实施例胶带的细部结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又另一部分实施例胶带的细部结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又另一部分实施例胶带的细部结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又另一部分实施例胶带的细部结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又另一部分实施例胶带的细部结构俯视图。
【符号说明】
胶带10; 第一保护膜20;
第一表面201; 第二表面202;
缺口21、21a、21b、21c、21d、21e、21f、21g、21h、21i;
第一缺口侧缘211a、211b、211c、211i;
第二缺口侧缘212a、212b、212c、212i;
第三缺口侧缘213b、213c、213i;
第一端23; 第二端24;
第一边25; 第二边26;
第二保护膜30; 第三表面301;
第四表面302; 第三端33;
第四端34; 第三边35;
第四边36; 胶带本体40;
第五表面401; 第六表面402;
第五端43; 第六端44;
第五边45; 第六边46
第一宽度(W1); 第二宽度(W2);
第三宽度(W3); 第四宽度(W4);
第一距离(D1); 第二距离(D2);
第三距离(D3); 第四距离(D4);
第一间隔(S1); 最短长度(S2);
第一长度(L1); 第二长度(L2);
第三长度(L3); 第一水平线(A line);
第二水平线(h line); 缺口顶点(A);
第一参考点(B); 第二参考点(E);
第一夹角(θ1); 第二夹角(θ2);
第三夹角(θ3); 第二切线(E line);
第一切线(B line); 第一直线(C line);
第二直线(D line); 第一连接点(C);
第二连接点(D) 第五距离(D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优点更为明确,以下将以实施例配合附图图1至图8来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不同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不同实施方式的技术特征,其中的每个元件的配置仅作为举例而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此外,不同实施例之间部分重复的附图标号仅为了简化说明,并非用来限制不同实施例之间必须具备关联性。且各实施例的特征根据实际设计的需求可以混合搭配使用。
图1(A)~图1(B)为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胶带10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其将胶带10分解为多个元件,并将这些元件各自置于由一第一方向(X方向)及一第二方向(Y方向)所形成的一平面上来进行说明。在部分实施例里,胶带10包含一第一保护膜20、一第二保护膜30及一胶带本体40,其中第一保护膜20上具有一缺口21,且胶带本体40的一部分暴露于缺口21。
第一保护膜20具有一第一端23、一第二端24、一第一边25及一第二边26,第一端23与第二端24相对,第一边25与第二边26相对,且第一端23及第二端24的长度小于第一边25及第二边26的长度。第一保护膜20自第一端23沿着第一方向X延伸并终止于第二端24,第一保护膜 20于第一方向X上的大小定义为第一保护膜20的长度,举例来说,假如第一端23与第二端24互相平行,则第一保护膜20的长度可视为第一端 23至第二端24在第一方向X上的距离,假如第一端23与第二端24没有互相平行,则第一保护膜20的长度可视为第一端23至第二端24在第一方向X上的最长距离。此外,第一保护膜20自一第一边25沿着第二方向 Y延伸并终止于一第二边26,第一保护膜20在第二方向Y上的大小定义为第一保护膜20的宽度,举例来说,假如第一边25与第二边26互相平行,则第一保护膜20的宽度可视为第一边25至第二边26在第二方向Y 上的距离,假如第一边25与第二边26没有互相平行,则第一保护膜20 的宽度可视为第一边25至第二边26在第二方向Y上的最长距离。并且,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垂直。
第二保护膜30具有一第三端33、一第四端34、一第三边35及一第四边36,第三端33与第四端34相对,第三边35与第四边36相对,且第三端33及该第四端34的长度小于第三边35及第四边36的长度。第二保护膜30自第三端33沿着第一方向X延伸并终止于第四端34,第二保护膜30在第一方向X上的大小定义为第二保护膜30的长度,举例来说,假如第三端33与第四端34互相平行,则第二保护膜30的长度可视为第三端33至第四端34在第一方向X上的距离,假如第三端33与第四端34没有互相平行,则第二保护膜30的长度可视为第三端33至第四端34在第一方向X上的最长距离。此外,第二保护膜30自一第三边35沿着第二方向Y延伸并终止于一第四边36,第二保护膜30在第二方向Y上的大小定义为第二保护膜30的宽度,举例来说,假如第三边35与第四边36互相平行,则第二保护膜30的宽度可视为第三边35至第四边36在第二方向Y 上的距离,假如第三边35与第四边36没有互相平行,则第二保护膜30 的宽度可视为第三边35至第四边36在第二方向Y上的最长距离。并且,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垂直。
胶带本体40具有一第五端43、一第六端44、一第五边45及一第六边46,第五端43与第六端44相对,第五边45与第六边46相对,且第五端43及该第六端44的长度小于第五边45及第六边46的长度。胶带本体 40自第五端43沿着第一方向X延伸并终止于第六端44,胶带本体40在第一方向X上的大小定义为胶带本体40的长度,举例来说,假如第五端 43与第六端44互相平行,则胶带本体40的长度可视为第五端43至第六端44在第一方向X上的距离,假如第五端43与第六端44没有互相平行,则胶带本体40的长度可视为第五端43至第六端44在第一方向X上的最长距离。此外,胶带本体40自一第五边45沿着第二方向Y延伸并终止于一第六边46,胶带本体40在第二方向Y上的大小定义为胶带本体40的宽度,举例来说,假如第五边45与第六边46互相平行,则胶带本体40 的宽度可视为第五边45至第六边46在第二方向Y上的距离,假如第五边 45与第六边46没有互相平行,则胶带本体40的宽度可视为第五边45至第六边46在第二方向Y上的最长距离。并且,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 垂直。
在部分实施例里,第一保护膜20的缺口21朝向第二边26,并且在第二边26上形成一缺口,但在其它实施例里,缺口21也可以朝向第二边26 及第一端23形成一开口。在实施时,该胶带本体40设置在第一保护膜20 与第二保护膜30之间,即第一保护膜20、胶带本体40及第二保护膜30 以特定顺序叠层,且胶带本体40的一部分暴露于该缺口21(图1(A)未显示)。
图1(B)为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胶带10的叠层状态示意图,其将第一保护膜20、第二保护膜30及胶带本体40叠层于与第一方向X及第二方向Y垂直的一第三方向Z来进行说明,并请同时参考图1(A)。
如图1(B)所示,胶带本体40沿着第三方向Z而设置于第一保护膜 20及第二保护膜30之间。更详细地说明,第一保护膜20具有朝向第三方向Z的一第一表面201及相反于第一表面201的一第二表面202,并且,第三方向Z与第一方向X及第二方向Y垂直,第二保护模30具有朝向第三方向Z的一第三表面301及相反于第三表面301的一第四表面302,胶带本体40具有朝向第三方向Z的一第五表面401及相反于第五表面401 的一第六表面402。其中,第二表面202与第五表面401接触,第六表面 402与第三表面301接触。
在部分实施例里,胶带本体40为单一表面,具有黏性,即第六表面 402具有黏性,但在其它实施例里,胶带本体40也可以是两个表面,且这两个表面都具有黏性,且两个表面可具有不同的黏性大小。在部分实施例里,第一保护膜20为单一表面,具有黏性,即第二表面202具有黏性,但在其它实施例里,第一保护膜20也可以以为两个表面,且这两个表面都具有黏性的结构,且两个表面可具有不同的黏性大小。在部分实施例里,第二保护膜30为单一表面,具有黏性,即第三表面301具有黏性,但在其它实施例里,第二保护膜30也可以以为两个表面,皆具有黏性,且这两个表面可具有不同的黏性大小。
本实用新型可用于机器自动化进行边框胶带贴附的机制上,并根据机器运作情形的不同来调整第一表面201、第二表面202、第三表面301、第四表面302、第五表面401及第六表面402的黏性。举例来说,当机器的运作为先撕去第二保护膜30后再撕去第一保护膜20以使胶带本体40贴附于边框的情况,即可使用第一保护膜20、第二保护膜30及胶带本体40 皆为单一表面具有黏性的实施例。进一步地说明,在一些实施例里,第二表面202、第三表面301及第六表面402具有黏性,且第六表面402的黏性大于第二表面202的黏性,第二表面202的黏性大于第三表面301的黏性。由于黏性的不同,至少可降低机器在撕去第二保护膜30时,将胶带本体40或第一保护膜30破坏或剥离的风险,或者也可以降低机器在撕去第一保护膜20时,连带将胶带本体40破坏或剥离的风险。
接着将针对胶带10的结构来进行说明。
图2为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胶带10的细部结构俯视图,其将第一保护膜20、胶带本体40及第三保护膜30叠层后的情形置于由第一方向X 与第二方向Y所形成的平面上,并由第三方向Z的反方向俯视胶带10来进行说明。
由图2可知,在部分实施例里,第一保护膜20的缺口21a邻近于第一端23及第二边26,且缺口21a具有邻近第二边26的一第一缺口侧缘 211a以及邻近第一端23的一第二缺口侧缘212a,其中第一缺口侧缘211a 与第二缺口侧缘212a的连接处形成一钝角或一弧形。其中,第一缺口侧缘211a与第二缺口侧缘212a间具有一连接点C,第一缺口侧缘211a由连接点C延伸至第二边26,第二缺口侧缘212a由连接点C延伸至第一端23,使得缺口21a的开口朝向第一端23与第二边26。关于连接点C的定义将会在后续段落更详细地说明。另外,部分胶带本体40及部分第二保护膜 30暴露于缺口21a。在部分实施例里,缺口21a邻近第一端23,且缺口 21a具有远离第一端23的第一缺口侧缘211a以及较第一缺口侧缘邻近第一端23的第二缺口侧缘212a,且缺口顶点A位于第二缺口侧缘211a上,其中第一缺口侧缘211a与第二缺口侧缘212a的连接处形成一钝角或一弧形。
第一保护膜20具有一第一宽度(W1),第一宽度(W1)定义为第一边25及第二边26之间平行于第二方向Y的最大距离。缺口21a朝向第二边26,在第二缺口侧缘212a上具有一缺口顶点(A),由缺口顶点(A) 沿着第一方向X延伸定义一第一水平线(A line)。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缺口顶点(A)位于第二缺口侧缘212a上,相对于第二方向Y上的一个最高点,当缺口侧缘212a相对于第二方向Y 上具有多个最高点,且此些最高点相连形成一直线的情况,此时缺口顶点 (A)定义为该段直线的中心点,即第二缺口侧缘212a跟所暴露出的胶带本体40的相互重叠区段相对于第二方向Y上的多个最高点相连形成直线距离,此直线距离的中心点定义为缺口顶点(A)。在其他实施例中,若第二缺口侧缘212a为曲线的情况,缺口顶点(A)定义为该曲线跟与所暴露出的胶带本体40相互重叠区段的一个最高点。缺口顶点(A)与第一边 25之间具有一第一距离(D1),第一距离(D1)定义为沿垂直第一方向X 从缺口顶点(A)至第一边25的距离,其中第一距离(D1)小于胶带本体40在第二方向Y上的一最大宽度,且大于胶带本体40的最大宽度的 1/2倍。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里,缺口顶点(A)以第二缺口侧缘212a跟胶带本体40相互重叠区段相对于第二方向Y上的多个最高点所相连形成的直线距离的中心点来定义。第二边26沿平行第一方向X上定义一第二水平线(h line),缺口顶点(A)与第二水平线(h line)之间具有一第二距离 (D2),第二距离(D2)定义沿垂直第一方向X从缺口顶点(A)至第二边26延伸线的距离,即第二距离(D2)可视为第一宽度(W1)与第一距离(D1)的差值。此外,第一缺口侧缘211a上具有一第一参考点(B),参考点(B)沿垂直第一方向X上与第二水平线(h line)之间具有一第三距离(D3),第三距离(D3)为第二距离(D2)的1/2倍。
第一水平线(Aline)与通过第一参考点(B)上的一第一切线(B line) 之间形成一第一夹角(θ1),其中第一切线(B line)与第一参考点(B) 的法线垂直,且该第一切线(Bline)平行于该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 所形成的平面(X、Y方向所形成的平面)。在一些实施例里,第一夹角(θ1) 为钝角。在一些实施例里,第一夹角(θ1)为钝角,并介于120度至150度之间(120度≤θ1≤150度)。而在一些实施例里,夹角(θ1)更介于130 度至140度之间(130度≤θ1≤140度)。由于将第一夹角(θ1)设计为钝角,至少可以减少由第一端23往第二端24撕开第一保护膜20时的阻力,使第一保护膜20更易撕开而不会连带胶带本体40一起剥离。
此外,通过第一夹角(θ1)且将第一夹角(θ1)均分为二个相同角度的一第一直线(Cline)在缺口21a的边缘上的一交点定义为连接点C。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部分实施例胶带10的细部结构俯视图。此实施例的第二缺口侧缘212b为直线,因此将第二缺口侧缘212b与暴露出的胶带本体40的重叠区段的最高点所连接形成的直线距离的中心点定义为缺口顶点(A),而其第一参考点(B)、第一水平线(Aline)、第二水平线 (h line)、第一切线(B line)、第一宽度(W1)、第一距离(D1)、第二距离(D2)的定义与图2的实施例相似或相同,因此不再详述,以下仅针对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与图2的部分实施例不同的是,图3中的缺口21b的第一缺口侧缘211b 及邻近第一端的第二缺口侧缘212b的连接处为一钝角(可视为第一水平线(Aline)与第一切线(Bline)所形成的第一夹角(θ1))。
此外,在图3的部分实施例里,缺口21b更具有与第二缺口侧缘212b 连接且延伸至第二边26的一第三缺口侧缘213b,其中,第三缺口侧缘213b 较第二缺口侧缘212b邻近第一端23。第三缺口侧缘213b与第二缺口侧缘 212b之间具有一连接点D,第二缺口侧缘212b由连接点D延伸至连接点 C,第三缺口侧缘213b由连接点D延伸至第二边26。关于连接点D的定义将会在后续段落更详细地说明。第三缺口侧缘213b与第一端23之间具有一第一间隔(S1),第一间隔(S1)定义为第三缺口侧缘213b与第一端 23之间平行该第一方向X的最短距离。在一些实施例里,第一间隔(S1) 介于3至10毫米之间(3mm≤S1≤10mm)。而在一些实施例里,第一间隔(S1)介于5至8毫米之间(5mm≤S1≤8mm)。
此外,在图3的部分实施例里,第三缺口侧缘213b上具有一第二参考点(E),第二参考点(E)沿垂直第一方向X上与第二水平线(h line) 之间具有一第四距离,第四距离(D4)为第二距离(D2)的1/2倍。
第一水平线(A line)与通过第二参考点(E)上的一第二切线(E line) 之间形成一第二夹角(θ2),其中第二切线(E line)与第二参考点(E) 的法线垂直,且该第二切线(Eline)平行于该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 所形成的平面。在一些实施例里,第二夹角(θ2)为直角或钝角。通过第二夹角(θ2)且将第二夹角(θ2)均分为二个相同角度的一第二直线(Dline) 在缺口21a的边缘上的一交点定义为连接点D。
另外,胶带本体40的一部分及第二保护膜30的一部分暴露于缺口 21b。在缺口21b里,第二保护膜30与胶带本体40部分重叠,且第二保护膜30未与胶带本体40重叠的部分具有与该第一方向X平行的一最短长度(S2),若第二保护膜30未与胶带本体40重叠的部分为一矩形,则最短长度(S2)也可以为第五端43和第三缺口侧缘213b在第一方向X上的距离,举例来说,第二参考点(E)与第五端43的距离、或第二连接点(D) 与第五端43的距离皆可视为最短长度(S2)。在一些实施例里,最短长度 (S2)介于0至3毫米之间(0mm≤S2≤3mm),但本申请不限于此。
由于第一间隔(S1)或最短长度(S2)的大小配置,本实用新型至少可降低机器自动化进行边框胶带贴附的过程中,贴附失败的风险。
图4为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的胶带的细部元件分解示意图,其用来描述第一保护膜20、第二保护膜30及胶带本体40之间的相对尺寸大小关系,并请同时参考图1(A)。
如图4所示,在第一方向X上,第一保护膜20具有一第一长度(L1),第一长度(L1)定义为第一端23与第二端24之间平行第一方向X的最大距离。在第一方向X上,胶带本体40具有一第二长度(L2),第二长度(L2) 定义为第五端43与第六端44之间平行第一方向X的最大距离。在第一方向X上,第二保护膜30具有一第三长度(L3),第三长度(L3)定义为第三端33与第四端34之间平行第一方向X的最大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里,第三长度(L3)大于第一长度(L1)。在一些实施例里,第三长度(L3)大于第二长度(L2)。在一些实施例里,第一长度 (L1)大于第二长度(L2)。在一些实施例里,第三长度(L3)大于第一长度(L1),且第一长度(L1)大于第二长度(L2)。
请再次参考图4,在第二方向Y上,第一保护膜20具有第一宽度(W1),其定义为第一边25与第二边26之间平行第二方向Y的最大距离。在第二方向Y上,胶带本体40具有一第二宽度(W2),第二宽度(W2)定义为第五边45与第六边46之间平行第二方向Y的最大距离。在第二方向Y 上,第二保护膜30具有第三宽度(W3),第三宽度(W3)定义为第三边 35与第四边36之间平行第二方向Y的最大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里,第一宽度(W1)等于第二宽度(W2)。在一些实施例里,第二宽度(W2)等于第三宽度(W3)。在一些实施例里,第一宽度(W1)等于第三宽度(W3)。在一些实施例里,第一宽度(W1)、第二宽度(W2)及第三宽度(W3)大小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里,第三宽度(W3)大于第二宽度(W2)。在一些实施例里,第一宽度(W1)大于第二宽度(W2)。在一些实施例里,第三宽度(W3)大于第一宽度(W1),且第一宽度(W1)大于第二宽度(W2)。在一些实施例里,第三宽度(W3)等于第一宽度(W1),且第一宽度(W1) 或第三宽度(W3)大于第二宽度(W2)。
此外,第一端23本身或周围区域、第二端24本身或周围区域、第三端33本身或周围区域、第四端34本身或周围、第五端43本身或周围区域、第六端44本身或周围区域可以为各种形状或结构,例如可以但不限定为方形、斜线、弧形等形状或凸起、凹陷等结构,并使得第一保护膜20、第二保护膜30或胶带本体40本身可具有多个不同的宽度,以图4作为举例,胶带本体40上邻近第五端43的部分呈现凸起结构,其中凸起结构的宽度为第二宽度(W2),而远离第五端43的部分则具有与第二宽度(W2) 不同的第四宽度(W4)。
在一些实施例里,第一保护膜20的第一距离(D1)小于胶带本体40 的本体宽度(W4)或第二宽度(W2),由此至少可减少胶带本体40与第一保护膜20之间的黏着力,进而降低在撕去第一保护膜20时产生将胶带本体40一同破坏、剥离的风险。在一些实施例里,第一距离(D1)大于本体宽度(W4)的1/2倍或第二宽度(W2)的1/2倍。在一些实施例里,第一距离(D1)介于0至3毫米之间,并且大于0毫米(0mm<D1≤3mm),但并非局限在这个范围。在一些实施例里,第一距离(D1)介于1至2毫米之间(1mm≤D1≤2mm)。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又另一部分实施例胶带10的俯视图。图5的实施例中与图2、图3的实施例相同或相似的元件采用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符号来表示,并且不再详述这些特征,以下仅针对不同之处进行说明,以简化说明书内容。此实施例的第二缺口侧缘212c为曲线,因此其缺口顶点(A) 定义为曲线上与该露出胶带本体40的重叠区域的最高点。此外,图5中的第一参考点(B)、第一连接点(C)、第二连接点(D)、第二参考点(E)、第一缺口侧缘211c、第二缺口侧缘212c及第三缺口侧缘213c的定义也可以参考图2及图3的说明。在图5的实施例里,第一保护膜20上具有缺口21c,缺口21c的第一缺口侧缘211c与第二缺口侧缘212c的连接处以及第二缺口侧缘212c与第三缺口侧缘213c的连接处皆是弧形,且在缺口 21c里,若第二保护膜30未与胶带本体40重叠的部分为非矩形,则第二保护膜30未与胶带本体40重叠的部分在第一方向X上的最短长度(S2) 可为0毫米(S2≥0mm),而在缺口21c里,第二保护膜30未与胶带本体 40重叠的部分在第一方向X上会有不同的距离大小,举例来说,第五端 43和第三缺口侧缘213c在第一方向X上会有不同的距离大小,第二参考点(E)与第五端43的距离不等于第二连接点(D)与第五端43的距离。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又另一部分实施例胶带10的俯视图。图6的实施例中与图2、图3的实施例相同或相似的元件采用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符号来表示,并且不再详述这些特征,以下仅针对不同之处进行说明,以简化说明书内容。在图6的实施例里,第一保护膜20上具备多个缺口21d、21e、 21f,且每个缺口的形状并不限定为相同。其中,胶带本体40的多个部分各自暴露于每个缺口,而第二保护膜20的一部分暴露于最邻近第一端23 的缺口21d。此外,最邻近第一端23的缺口21d的形状必须符合图2或图 3中关于缺口21的记载(即第一夹角(θ1)需大于90度(θ1>90度)或第一缺口侧缘211a、211b及第二缺口侧缘212a、212b的连接处形成一钝角)。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又另一部分实施例胶带10的俯视图。图7的实施例中与图2、图3的实施例相同或相似的元件采用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符号来表示,并且不再详述这些特征,以下仅针对不同之处进行说明,以简化说明书内容。在图7的实施例里,第一保护膜20上邻近于第一端23处具有缺口21g,而第一保护膜30上邻近于第二端24处具有另一缺口21h。其中,邻近第一端23的缺口21g符合图2或图3中关于缺口21的记载(即第一夹角(θ1)需大于90度(θ1>90度)),而邻近第二端24的缺口21h 则以镜向的方式设置来符合图2或图3中关于缺口21的记载(即缺口21h 也需要定义与第一夹角(θ1)类似的第三夹角(θ3),第三夹角(θ3)大于90度(θ3>90度),且夹角方向与第一夹角(θ1)相反,而在其他实施例里,缺口21与缺口21h不完全一样,也需符合第一夹角(θ1)与第三夹角(θ3)大于90度,其可依如上不同实施例适当搭配组合,达到降低机器在撕去第二保护膜30时,将胶带本体40或第一保护膜30破坏或剥离的风险目的。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又另一部分实施例胶带10的俯视图。图8的实施例中与图2、图3的实施例相同或相似的元件采用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符号来表示,并且不再详述这些特征,以下仅针对不同之处进行说明,以简化说明书内容。在图8的实施例里,第一保护膜20上具有缺口21i,且缺口 21i的第一缺口侧缘211i、第二缺口侧缘212i以及第三缺口侧缘213i可都为直线或是弧线,其中胶带本体401部分与第三缺口侧缘213i接触,而在缺口21i里,若第二保护膜30未与胶带本体40重叠的部分为非矩形,则第二保护膜30未与胶带本体40重叠的部分在第一方向X上的最短长度 (S2)为0毫米(S2≥0mm)(图8未显示)。另外,在缺口21i里,第二保护膜30未与胶带本体40重叠的部分在第一方向X上会有不同的距离大小,举例来说,第五端43和第三缺口侧缘213i在第一方向X上会有不同的距离大小,第二参考点(E)与第五端43的距离不等于第二连接点(D) 与第五端43的距离。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又另一部分实施例胶带10的俯视图。图9的实施例中与图2、图3的实施例相同或相似的元件采用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符号来表示,并且不再详述这些特征,以下仅针对不同之处进行说明,以简化说明书内容。在图9的实施例里,第二保护膜30的宽度大于第一保护膜 20,且除了暴露于缺口21j的一部分外,第二保护膜30还有另一部分超过第一保护膜20的第二边26,且超过第二边26的部分具有一第五距离(D5)。在一些实施例里,第五距离(D5)为第三宽度(W3)与第一宽度(W1) 的差值。
图2至图9所示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胶带的各种特征都可以任意搭配,但须符合第一保护膜的缺口与第一边之间的距离小于胶带本体的本体宽度,或第一夹角大于90度(θ1>90度),至少可减少在自动化进行边框胶带贴附过程中,撕去第一保护膜时,第一保护膜自缺口处断裂或使胶带本体在撕第一保护膜过程中剥离的风险。由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良的胶带,利用在第一保护膜上产生一个缺口而裸露出部分胶带本体40,可大幅降低窄边框装置胶带贴附失败的情况,由此提高合格率及增加使用效率。
上述实施例仅为了方便说明而举例而已,本申请所主张的权利范围应以申请专利中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胶带,其特征在于:
包括一第一保护膜;
一第二保护膜;以及
一胶带本体,设置于该第一保护膜及该第二保护膜之间;
其中,该第一保护膜具有一缺口,且该胶带本体的一部分暴露于该缺口,且该第一保护膜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一第一边及一第二边,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相对,该第一边与该第二边相对,且该第一端与及第二端的长度小于该第一边及该第二边的长度,该第一保护膜自该第一端沿着一第一方向延伸并终止于该第二端,且该第一保护膜自该第一边沿着一第二方向延伸并终止于该第二边,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垂直,该缺口具有一缺口顶点,由该缺口顶点沿着该第一方向延伸定义一第一水平线,其中该缺口顶点与该第一边之间具有一第一距离,该第一距离的定义为沿垂直该第一方向从该缺口顶点至该第一边的距离,其中该第一距离小于该胶带本体在该第二方向上的一最大宽度且大于该胶带本体的该最大宽度的1/2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距离介于0至3毫米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该缺口邻近该第一端,且该缺口具有远离该第一端的一第一缺口侧缘以及较该第一缺口侧缘邻近该第一端的一第二缺口侧缘,且该缺口顶点位于该第二缺口侧缘上,其中该第一缺口侧缘与该第二缺口侧缘的连接处形成一钝角或一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边沿平行该第一方向上定义出一第二水平线,该缺口顶点与该第二水平线之间具有一第二距离,该第二距离系定义为沿垂直该第一方向从该缺口顶点至该第二边延伸线的距离,其中该缺口上具有一参考点,该参考点沿垂直该第一方向上与该第二水平线之间具有一第三距离,该第三距离为该第二距离的1/2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水平线与通过该参考点上的一切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一钝角,且该切线与该参考点的法线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该钝角介于120至150度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保护膜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一第一边及一第二边,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相对,该第一边与该第二边相对,且该第一端及该第二端的长度小于该第一边及该第二边的长度,该第一保护膜自该第一端沿着一第一方向延伸并终止于该第二端,且该第一保护膜自该第一边沿着一第二方向延伸并终止于该第二边,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垂直,其中该第一保护膜具有朝向一第三方向的一第一表面及相反于该第一表面的一第二表面,该第三方向与该第一方向及该第二方向垂直,该第二保护膜具有朝向该第三方向的一第三表面及相反于该第三表面的一第四表面,该胶带本体具有朝向该第三方向的一第五表面及相反于该第五表面的一第六表面,其中该第六表面具有黏性,该第二表面具有黏性,该第三表面具有黏性或无黏性,且第六表面的黏性大于第二表面的黏性,第二表面的黏性大于第三表面的黏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保护膜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一第一边及一第二边,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相对,该第一边与该第二边相对,且该第一端及该第二端的长度小于该第一边及该第二边的长度,该第一保护膜自该第一端沿着一第一方向延伸并终止于该第二端,且该第一保护膜自该第一边沿着一第二方向延伸并终止于该第二边,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垂直,其中在该第一方向上,该第一保护膜具有一第一长度,该胶带本体具有一第二长度,该第二保护膜具有一第三长度,且该第三长度大于该第一长度,该第一长度大于该第二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带,其特征在于,部分该第二保护膜暴露于该缺口。
CN201720983337.8U 2017-08-08 2017-08-08 胶带 Active CN2076193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83337.8U CN207619319U (zh) 2017-08-08 2017-08-08 胶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83337.8U CN207619319U (zh) 2017-08-08 2017-08-08 胶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19319U true CN207619319U (zh) 2018-07-17

Family

ID=62818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83337.8U Active CN207619319U (zh) 2017-08-08 2017-08-08 胶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193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49743B (zh) 显示面板
CN104073186B (zh) 一种口字胶贴合结构及其生产工艺
CN112876058B (zh) 异形显示面板的切割方法、异形显示面板
KR102324128B1 (ko) 번들 제품 포장용 라벨지
CN206806390U (zh) 电池保护膜、电池组件和移动终端
CN207619319U (zh) 胶带
CN104327759B (zh) 一种用于料带接驳的贴胶带及其加工方法
CN104754928A (zh) 用于贴合于基板的贴膜
CN202394568U (zh) 排线结构
CN203722999U (zh) 用于贴合于基板的贴膜
CN104214563A (zh) 线路板整板连片贴胶板制作的led标识模组及分切方法
CN104691079A (zh) 触控板贴膜的定位框体
CN211469048U (zh) 一种免胶带易开启的快递包装盒
CN206361402U (zh) 钣金件折弯搭边结构
CN207530568U (zh) 电池拆装结构
CN208803026U (zh) 一种新型易撕型热封盖带
CN213457591U (zh) 一种液晶背板包胶结构
CN206077824U (zh) 一种用金属散热的可折叠造型的软电路板
CN221397784U (zh) 一种防ogs触摸屏油墨被划伤的保护膜
CN213690173U (zh) 一种背光模组
CN218969133U (zh) 一种显示面板用保护膜、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213920093U (zh) 触控组件及刀模组件
CN104477479A (zh) 电缆牌的护套
CN221466201U (zh) 一种防揭起标签
CN213958694U (zh) 一种麦拉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