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17454U - 一种车辆平衡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平衡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17454U
CN207617454U CN201721667838.1U CN201721667838U CN207617454U CN 207617454 U CN207617454 U CN 207617454U CN 201721667838 U CN201721667838 U CN 201721667838U CN 207617454 U CN207617454 U CN 2076174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solenoid valve
oil
piston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6783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禄成
刘洪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Desert Tiger Special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Desert Tiger Special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Desert Tiger Special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Desert Tiger Special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6783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174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174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1745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平衡控制系统,其包括:至少一个左支撑机构、至少一个右支撑机构、平衡控制泵、同步液压机构和检测控制机构;左支撑机构包括:左油缸机构和左气囊机构;左气囊机构与左油缸机构固定连接;右支撑机构包括:右油缸机构和右气囊机构;右气囊机构与右油缸机构固定连接;平衡控制泵用于选择性地向左油缸机构或右油缸机构注油,用于保持车辆平衡;同步液压机构用于保持左油缸机构和右油缸机构同时动作;检测控制机构用于采集车辆状态信息,控制平衡控制泵和同步液压机构动作。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车辆在复杂路面行驶的左右平衡,且具有较好的缓冲效果,增强车辆在复杂路面行驶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平衡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平衡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车辆平衡是通过控制车架相对车桥的倾斜角度来实现的,目前的车辆平衡系统主要由独立的油缸和蓄能器等组成,对车辆的倾斜角度的调节幅度较小,进而影响车辆对复杂路面的适应性;需要增加调节幅度时,必须增加油缸长度,这样会增加对车辆的空间占用,进而影响车辆的整体功能;且目前的车辆平衡系统减震效果较差,影响车辆乘坐的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平衡控制系统,主要目的在于保证车辆在复杂路面行驶的左右平衡,且具有较好的缓冲效果,增强车辆在复杂路面行驶的舒适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平衡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左支撑机构、至少一个右支撑机构、平衡控制泵、液压油箱、同步液压机构和检测控制机构;
所述左支撑机构包括:左油缸机构和左气囊机构;
所述左油缸机构包括:左工作缸、左第一活塞、左活塞缸、左第二活塞和左活塞杆;
所述左活塞缸的一端插入所述左工作缸的内部,并与所述左第一活塞连接;
所述左第一活塞的下方与所述左工作缸形成左第一油腔;所述左第一油腔上设置有油液流通口一,用于所述左第一油腔的油液进出;
所述左活塞缸为空腔结构;
所述左活塞杆的一端插入所述左活塞缸的内部,并与所述左第二活塞连接;
所述左活塞杆上设有通孔一;所述通孔一沿所述左活塞杆的轴向设置;
所述左第二活塞的下方与所述左活塞缸形成左第二油腔;
所述左气囊机构包括:左气囊底座、左气囊本体和左气囊连接座;
所述左气囊底座设置在所述左活塞缸的另一端;
所述左气囊连接座设置在所述左活塞杆的另一端;
所述左气囊本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左气囊底座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左气囊连接座上;所述左气囊本体上设置有气体流通口一;
所述右支撑机构包括:包括:右油缸机构和右气囊机构;
所述右油缸机构包括:右工作缸、右第一活塞、右活塞缸、右第二活塞和右活塞杆;
所述右活塞缸的一端插入所述右工作缸的内部,并与所述右第一活塞连接;
所述右第一活塞的下方与所述右工作缸形成右第一油腔;所述右第一油腔上设置有油液流通口二,用于所述右第一油腔的油液进出;
所述右活塞缸为空腔结构;
所述右活塞杆的一端插入所述右活塞缸的内部,并与所述右第二活塞连接;
所述右活塞杆上设有通孔二;所述通孔二沿所述右活塞杆的轴向设置;
所述右第二活塞的下方与所述右活塞缸形成右第二油腔;
所述右气囊机构包括:右气囊底座、右气囊本体和右气囊连接座;
所述右气囊底座设置在所述右活塞缸的另一端;
所述右气囊连接座设置在所述右活塞杆的另一端;
所述右气囊本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右气囊底座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右气囊连接座上;所述右气囊本体上设置有气体流通口二;
所述平衡控制泵的出油口通过油管一与所述油液流通口一连通;所述油管一上设置有电磁阀一;所述平衡控制泵的出油口通过油管二与所述油液流通口二连通;所述油管二上设置有电磁阀二;所述平衡控制泵的进油口通过油管三与所述油液流通口一连通;所述油管三上设置有电磁阀三;所述平衡控制泵的进油口通过油管四与所述油液流通口二连通;所述油管四上设置电磁阀四;所述平衡控制泵的进油口通过油管五与所述液压油箱连通;所述油管五上设置有电磁阀五;所述平衡控制泵被驱动机构驱动动作;
所述同步液压机构包括:左同步液压泵和右同步液压泵;
所述左同步液压泵与所述右同步液压泵同步运动;所述左同步液压泵和所述右同步液压泵与伺服电机传动连接;
所述左同步液压泵的进油口与所述液压油箱连通;所述左同步液压泵的出油口与所述通孔一连通;
所述右同步液压泵的进油口与所述液压油箱连通;所述右同步液压泵的出油口与所述通孔二连通;
所述检测控制机构包括:平衡检测构件、位置检测构件一和位置检测构件二;
所述平衡检测构件用于检测车辆倾斜度;
所述位置检测构件一设置在所述左工作缸上,用于检测所述左活塞缸相对所述左工作缸的位置;
所述位置检测构件二设置在所述右工作缸上,用于检测所述右活塞缸相对所述右工作缸的位置;
所述检测控制机构能够控制所述驱动机构、所述伺服电机、所述电磁阀一、所述电磁阀二、所述电磁阀三、所述电磁阀四和所述电磁阀五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左油缸机构还包括:左缓冲罐;
所述左缓冲罐与所述通孔一通过油管六连通;所述油管六上设置有缓冲控制阀一;所述缓冲控制阀一与所述检测控制机构连接;
所述右油缸机构还包括:右缓冲罐;
所述右缓冲罐与所述通孔二通过油管七连通;所述油管七上设置有缓冲控制阀二;所述缓冲控制阀二与所述检测控制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左气囊机构还包括:左气压储存罐;
所述左气压储存罐通过气管一与所述气体流通口一连通;所述气管一上设置有气压调节阀一;所述气压调节阀一与所述检测控制机构连接;
所述右气囊机构还包括:右气压储存罐;
所述右气压储存罐通过气管二与所述气体流通口二连通;所述气管二上设置有气压调节阀二;所述气压调节阀二与所述检测控制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左工作缸包括:第一左缸体和第二左缸体;
所述第二左缸体位于所述第一左缸体的上方;所述第二左缸体插装在所述第一左缸体内,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左缸体滑动;所述第二左缸体能够相对所述左活塞缸滑动;
所述右工作缸包括:第一右缸体和第二右缸体;
所述第二右缸体位于所述第一右缸体的上方;所述第二右缸体插装在所述第一右缸体内,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右缸体滑动;所述第二右缸体能够相对所述右活塞缸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左同步液压泵为齿轮泵;
所述右同步液压泵为齿轮泵;
所述左同步液压泵和所述右同步液压泵并列设置,并通过同一驱动轴驱动;
所述驱动轴与所述伺服电机传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被所述检测控制机构控制,进行转速和转向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平衡检测构件为陀螺仪或倾斜仪;
所述左支撑机构为三个;三个所述左支撑构件并列设置;
三个所述油液流通口一相互连通,并分别与所述油管一和所述油管三连通;
三个所述油液流通口二相互连通,并分别与所述油管二和所述油管四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阀一、电磁阀二、电磁阀三、电磁阀四和电磁阀五均为常闭电磁阀;
当车辆向左倾斜时,所述检测控制机构控制所述电磁阀一和所述电磁阀四打开,所述电磁阀二和所述电磁阀三关闭;控制所述平衡控制泵动作,将所述右工作缸内的油液注入所述左工作缸内;
当车辆向右倾斜时,所述检测控制机构控制电磁阀二和电磁阀三打开,所述电磁阀一和电磁阀四关闭;控制所述平衡控制泵动作,将所述右工作缸内的油液注入所述左工作缸内。
进一步地,所述平衡控制泵的出油口通过油管八与所述液压油箱连通;所述油管八上设置有电磁阀六;所述电磁阀六与所述检测控制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阀六和电磁阀五为常开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一、电磁阀二、电磁阀三和电磁阀四为常闭电磁阀;所述平衡控制泵持续工作;
当车辆向左倾斜时,所述检测控制机构控制所述电磁阀一和所述电磁阀四打开,所述电磁阀二、所述电磁阀三和电磁阀六关闭;所述平衡控制泵向所述左工作缸注入油液,所述右工作缸内的油液回流;
当车辆向右倾斜时,所述检测控制机构控制电磁阀二和电磁阀三打开,所述电磁阀一、电磁阀四和电磁阀六关闭;所述平衡控制泵向所述右工作缸注入油液,所述左工作缸内的油液回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左缸体与所述第一左缸体之间设置有密封构件一;
所述第二右缸体与所述第一右缸体之间设置有密封构件二。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车辆平衡控制系统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车辆平衡控制系统能够保证车辆在复杂路面行驶的左右平衡,且具有较好的缓冲效果,增强车辆在复杂路面行驶的舒适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平衡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平衡控制系统中左支撑机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平衡控制系统中右支撑机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平衡控制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平衡控制系统在车桥和车架上安装的示意图。
图中所示:
1为左支撑机构,1-1为左油缸机构,1-11为左工作缸,1-111为第一左缸体, 1-112为第二左缸体,1-12为左活塞缸,1-13为左活塞杆,1-14为左第一活塞, 1-15为左第二活塞,1-16为油液流通口一,1-17为通孔一,1-18为左缓冲罐, 1-19为缓冲控制阀一,1-2为左气囊机构,1-21为左气囊底座,1-22为左气囊连接座,1-23为左气囊本体,1-24为气压调节阀一,1-25为左气压储存罐,2为同步液压机构,2-1为左同步液压泵,2-2为伺服电机,2-3为右同步液压泵,3 为右支撑机构,3-1为右油缸机构,3-11为右工作缸,3-111为第一右缸体,3-112 为第二右缸体,3-12为右活塞缸,3-13为右活塞杆,3-14为右第一活塞,3-15 为右第二活塞,3-16为油液流通口二,3-17为通孔二,3-18为右缓冲罐,3-19 为缓冲控制阀二,3-2为右气囊机构,3-21为右气囊底座,3-22为右气囊连接座, 3-23为右气囊本体,3-24为气压调节阀二,3-25为右气压储存罐,4为检测控制机构,4-1为平衡检测构件,4-2为位置检测构件一,4-3为位置检测构件二,5 为平衡控制泵,6为液压油箱,7为电磁阀一,8为电磁阀二,9为电磁阀四,10 为电磁阀三,11为电磁阀五,12为车架,13为车桥。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车辆平衡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左支撑机构1、至少一个右支撑机构3、平衡控制泵5、液压油箱6、同步液压机构2和检测控制机构4;
左支撑机构1设置在车辆左侧;左支撑机构1的下端与车桥13铰接,上端与车架12铰接;左支撑机构1的长度变化,使车架12相对车桥13摆动,以使其平衡。
左支撑机构1可以为1个或多个;多个左支撑机构1分布在车辆的左侧,用于在左侧支撑车辆;左支撑机构1包括:左油缸机构1-1和左气囊机构1-2;左油缸机构1-1包括:左工作缸1-11、左第一活塞1-14、左活塞缸1-12、左第二活塞 1-15和左活塞杆1-13;左活塞缸1-12的一端插入左工作缸1-11的内部,并与左第一活塞1-14连接;左活塞缸1-12在左第一活塞1-14的推动下,能够相对左工作缸1-11滑动;左第一活塞1-14的下方与左工作缸1-11形成左第一油腔;左第一油腔上设置有油液流通口一1-16,用于左第一油腔的油液进出;左第一油腔通过油液流通口一1-16与平衡控制泵5连通,使油液进出左第一油腔,推动左第一活塞1-14带动左活塞缸1-12相对左工作缸1-11滑动,实现左支撑机构1的伸长或缩短。油液的进出使左活塞缸1-12升高或降低,进而增加或降低左支撑机构1 的整体高度,使车辆通过特殊路面时,能够保持车辆的平衡和稳定性。
左活塞缸1-12为空腔结构,用于容纳左活塞杆1-13;左活塞杆1-13的一端插入左活塞缸1-12的内部,并与左第二活塞1-15连接;左第二活塞1-15固定连接在左活塞杆1-13上;左活塞杆1-13上设有通孔一1-17;通孔一1-17沿左活塞杆1-13的轴向设置;左第二活塞1-15的下方与左活塞缸1-12形成左第二油腔,左第二油腔通过通孔一1-17与同步液压机构2连通,以将油液注入或抽出左第二油腔;
左气囊机构1-2包括:左气囊底座1-21、左气囊本体1-23和左气囊连接座 1-22;左气囊底座1-21设置在左活塞缸1-12的另一端;本实施例优选左气囊底座1-21固定地设置在左活塞缸1-12的另一端,进一步优选通过紧固件锁紧固定。左气囊连接座1-22设置在左活塞杆1-13的另一端;本实施例优选左气囊连接座 1-22固定地设置在左活塞杆1-13的另一端,进一步优选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左气囊本体1-23的一端设置在左气囊底座1-21上,另一端设置在左气囊连接座1-22 上;本实施例优选左气囊底座1-21、左气囊本体1-23和左气囊连接座1-22一体化设置。左气囊本体1-23上设置有气体流通口一;气体流通口一通过气管一与左气压储存罐1-25通连通;以通过左气压储存罐1-25对左气囊本体1-23内的气压进行调节控制。
右支撑机构3设置在车辆右侧;右支撑机构3的下端与车桥13铰接,上端与车架12铰接;右支撑机构3的长度变化,使车架12相对车桥13摆动,以使其平衡。
右支撑机构3可以为1个或多个;多个右支撑机构3分布在车辆的右侧,用于在右侧支撑车辆;
右支撑机构3包括:包括:右油缸机构3-1和右气囊机构3-2;右油缸机构3-1 包括:右工作缸3-11、右第一活塞3-14、右活塞缸3-12、右第二活塞3-15和右活塞杆3-13;右活塞缸3-12的一端插入右工作缸3-11的内部,并与右第一活塞 3-14连接;右活塞缸3-12在右第一活塞3-14的推动下,能够相对右工作缸3-11 滑动;右第一活塞3-14的下方与右工作缸3-11形成右第一油腔;右第一油腔上设置有油液流通口二3-16,用于右第一油腔的油液进出;右第一油腔通过油液流通口二3-16与平衡控制泵5连通,使油液进出右第一油腔,推动右第一活塞3-14 带动右活塞缸3-12相对右工作缸3-11滑动,实现右支撑机构3的伸长或缩短。油液的进出使右活塞缸3-12升高或降低,进而增加或降低右支撑机构3的整体高度,使车辆通过特殊路面时,能够与左支撑机构1配合保持车辆两侧平衡,增加车辆行驶的稳定性。
右活塞缸3-12为空腔结构;用于容纳右活塞杆3-13;右活塞杆3-13的一端插入右活塞缸3-12的内部,并与右第二活塞3-15连接;右第二活塞3-15固定连接在右活塞杆3-13上;右活塞杆3-13上设有通孔二3-17;通孔二3-17沿右活塞杆3-13的轴向设置;右第二活塞3-15的下方与右活塞缸3-12形成右第二油腔;右第二油腔通过通孔二3-17与同步液压机构2连通,以将油液注入或抽出右第二油腔;
右气囊机构3-2包括:右气囊底座3-21、右气囊本体3-23和右气囊连接座 3-22;右气囊底座3-21设置在右活塞缸3-12的另一端;本实施例优选右气囊底座3-21固定地设置在右活塞缸3-12的另一端,进一步优选通过紧固件锁紧固定。右气囊连接座3-22设置在右活塞杆3-13的另一端;本实施例优选右气囊连接座 3-22固定地设置在右活塞杆3-13的另一端,进一步优选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右气囊本体3-23的一端设置在右气囊底座3-21上,另一端设置在右气囊连接座3-22 上;本实施例优选左气囊底座1-21、左气囊本体1-23和左气囊连接座1-22一体化设置。右气囊本体3-23上设置有气体流通口二;气体流通口二通过气管二与右气压储存罐3-25通连通,以通过右气压储存罐3-25对右气囊本体3-23内的气压进行调节控制。本实施例优选左气压储存罐1-25与右气压储存罐3-25的气压相同。当然,左气压储存罐1-25和右气压储存罐3-25可以为一体设置;即气体流通口一与气体流通口二与同一气压储存罐连通。
平衡控制泵5的出油口通过油管一与油液流通口一1-16连通;油管一上设置有电磁阀一7;平衡控制泵5的出油口通过油管二与油液流通口二3-16连通;油管二上设置有电磁阀二8;平衡控制泵5的进油口通过油管三与油液流通口一1-16 连通;油管三上设置有电磁阀三10;平衡控制泵5的进油口通过油管四与油液流通口二3-16连通;油管四上设置电磁阀四9;平衡控制泵5的进油口通过油管五与液压油箱6连通;油管五上设置有电磁阀五11;平衡控制泵5被驱动机构驱动动作;通过检测控制机构4控制电磁阀一7、电磁阀二8、电磁阀三10、电磁阀四 9和电磁阀五11的开闭,使平衡控制泵5将左第一油腔和\或液压油箱6中的油液抽入右第一油腔;或将右第一油腔和\或液压油箱6中的油液抽入左第一油腔,来调节左支撑机构1和右支撑机构3的长度,进而实现机车的平衡。在平坦路面时,通过控制电磁阀一7、电磁阀二8、电磁阀三10、电磁阀四9和电磁阀五11,使左第一油腔内的油液和右第一油腔内的油液保持恒定,实现车辆左右平衡。
同步液压机构2包括:左同步液压泵2-1和右同步液压泵2-3;左同步液压泵 2-1与右同步液压泵2-3同步运动;左同步液压泵2-1和右同步液压泵2-3与伺服电机2-2传动连接;左同步液压泵2-1的进油口与液压油箱6连通;左同步液压泵2-1的出油口与通孔一1-17连通;右同步液压泵2-3的进油口与液压油箱6连通;右同步液压泵2-3的出油口与通孔二3-17连通;
伺服电机2-2驱动左同步液压泵2-1和右同步液压泵2-3同时动作,向通孔一 1-17和通孔二3-17中同时注油,则左活塞杆1-13和右活塞杆3-13同时伸出,这时,在左气囊底座1-21和左气囊连接座1-22的作用下,左气囊本体1-23伸长;在右气囊底座3-21和右气囊连接座3-22的作用下,右气囊本体3-23伸长,能够进一步调节左支撑机构1和右支撑机构3的长度;
检测控制机构4包括:平衡检测构件4-1、位置检测构件一4-2和位置检测构件二4-3;
平衡检测构件4-1用于检测车辆倾斜度;本实施例优选平衡检测构件4-1为陀螺仪或倾斜仪;
位置检测构件一4-2设置在左工作缸1-11上,用于检测左活塞缸1-12相对左工作缸1-11的位置,以使左活塞缸1-12相对左工作缸1-11滑动,落到左工作缸1-11底部时发出信号;这时控制电磁阀五11开启,以保证平衡控制泵5的进油量;使用时,车辆向右倾斜时,平衡控制泵5需要将左第一油腔内的油液抽入右第一油腔,以保证车辆左右平衡;在向右第一油腔注入油液时,如果左第一油腔的油液不足时,则打开电磁阀五11,使平衡控制泵5从液压油箱6中抽吸油,注入右第一油腔。位置检测构件二4-3设置在右工作缸3-11上,用于检测右活塞缸3-12相对右工作缸3-11的位置;以使右活塞缸3-12相对右工作缸3-11滑动,落到右工作缸3-11底部时发出信号;这时控制电磁阀五11开启,以保证平衡控制泵5的进油量。使用时,与位置检测构件一4-2的作用相同。检测控制机构4 能够控制驱动机构、伺服电机2-2、电磁阀一7、电磁阀二8、电磁阀三10、电磁阀四9和电磁阀五11动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车辆平衡控制系统能够保证车辆在复杂路面行驶的左右平衡,且具有较好的缓冲效果,增强车辆在复杂路面行驶的舒适性。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左油缸机构1-1还包括:左缓冲罐1-18;左缓冲罐 1-18与通孔一1-17通过油管六连通;油管六上设置有缓冲控制阀一1-19;缓冲控制阀一1-19与检测控制机构4连接;在车辆普在普通路面行走时,缓冲控制阀一1-19打开,左第二油腔与左缓冲罐1-18连通,对车辆具有一定的减震作用。在左缓冲罐1-18和左气囊机构1-2的共同作用下,左支撑机构1具有很好的减震作用;
右油缸机构3-1还包括:右缓冲罐3-18;右缓冲罐3-18与通孔二3-17通过油管七连通;油管七上设置有缓冲控制阀二3-19;缓冲控制阀二3-19与检测控制机构4连接。在车辆普在普通路面行走时,缓冲控制阀二3-19打开,右第二油腔与右缓冲罐3-18连通,对车辆具有一定的减震作用。在右缓冲罐3-18和右气囊机构3-2的共同作用下,右支撑机构3具有很好的减震作用。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左气囊机构1-2还包括:左气压储存罐1-25;左气压储存罐1-25通过气管一与气体流通口一连通;气管一上设置有气压调节阀一 1-24;气压调节阀一1-24与检测控制机构4连接;左气囊本体1-23内的气压合适时,气压调节阀一1-24关闭;当左气囊本体1-23内的气压较小时,可以打开气压调节阀一1-24,给予左气囊本体1-23内补充气压。左气压储存罐1-25可以与空气压缩机连接,以保证左气压储存罐1-25内的气压,并使左气囊本体1-23 能够及时补充到气压。
右气囊机构3-2还包括:右气压储存罐3-25;右气压储存罐3-25通过气管二与气体流通口二连通;气管二上设置有气压调节阀二3-24;气压调节阀二3-24与检测控制机构4连接。右气囊本体3-23内的气压合适时,气压调节阀二3-24关闭;当右气囊本体3-23内的气压较小时,可以打开气压调节阀二3-24,给予右气囊本体3-23内补充气压。右气压储存罐3-25可以与空气压缩机连接,以保证右气压储存罐3-25内的气压,并使右气囊本体3-23能够及时补充到气压。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为了缩小左支撑机构1的整体长度,增加其适用范围,将左工作缸1-11分成两部分。左工作缸1-11包括:第一左缸体1-111和第二左缸体1-112;第二左缸体1-112位于第一左缸体1-111的上方;第二左缸体 1-112插装在第一左缸体1-111内,能够相对第一左缸体1-111滑动;第二左缸体 1-112能够相对左活塞缸1-12滑动;
同上,为了缩小有支撑机构的整体长度,增加其适用范围,右工作缸3-11包括:第一右缸体3-111和第二右缸体3-112;第二右缸体3-112位于第一右缸体 3-111的上方;第二右缸体3-112插装在第一右缸体3-111内,能够相对第一右缸体3-111滑动;第二右缸体3-112能够相对右活塞缸3-12滑动。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左同步液压泵2-1为齿轮泵;右同步液压泵2-3为齿轮泵;左同步液压泵2-1和右同步液压泵2-3并列设置,并通过同一驱动轴驱动;驱动轴与伺服电机2-2传动连接;伺服电机2-2被检测控制机构4控制,进行转速和转向调节。伺服电机2-2驱动左同步液压泵2-1对左第二油腔进行注油或吸油;驱动右同步液压泵2-3对右第二油腔进行注油或吸油,同时调整左支撑机构1和右支撑机构3的高度。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左支撑机构1为三个;三个左支撑构件并列设置,以对车辆左侧形成平稳可靠的支撑。三个油液流通口一1-16相互连通,使其在一个左支撑机构1的左第一油腔内的油液发生变化时,其它左支撑机构1中的油液会给予补充,使变化更平缓,能够提高平衡调节的舒适性。三个油液流通口一1-16 分别与油管一和油管三连通;三个油液流通口二3-16相互连通,并分别与油管二和油管四连通。通过电磁阀一7、电磁阀二8、电磁阀三10和电磁阀四9的打开和关闭,选择和控制油液的流向。三个左支撑机构1上的左气囊本体1-23分别与气泵连接,气泵与左气囊本体1-23之间设置有气压开关阀,以分别控制每个左气囊本体1-23的气压。右支撑机构3与左支撑机构1结构相同。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电磁阀一7、电磁阀二8、电磁阀三10、电磁阀四9 和电磁阀五11均为常闭电磁阀;当车辆向左倾斜时,检测控制机构4控制电磁阀一7和电磁阀四9打开,电磁阀二8和电磁阀三10关闭;控制平衡控制泵5动作,将右工作缸3-11内的油液注入左工作缸1-11内;当车辆向右倾斜时,检测控制机构4控制电磁阀二8和电磁阀三10打开,电磁阀一7和电磁阀四9关闭;控制平衡控制泵5动作,将右工作缸3-11内的油液注入左工作缸1-11内,是车辆保持平衡。
可替代地,平衡控制泵5的出油口通过油管八与液压油箱6连通;油管八上设置有电磁阀六;电磁阀六与检测控制机构4连接,使平衡控制泵5能能保持持续运行,在不需要注油时,将加压的油液直接输回液压油箱6,当需要注油时,通过控制电磁阀一7、电磁阀二8、电磁阀三10和电磁阀四9选择注油方向,可以实现快捷注油。进一步地,电磁阀六和电磁阀五11为常开电磁阀;电磁阀一7、电磁阀二8、电磁阀三10和电磁阀四9为常闭电磁阀;平衡控制泵5持续工作;当车辆向左倾斜时,检测控制机构4控制电磁阀一7和电磁阀四9打开,电磁阀二8、电磁阀三10和电磁阀六关闭;平衡控制泵5向左工作缸1-11注入油液,右工作缸3-11内的油液回流;当车辆向右倾斜时,检测控制机构4控制电磁阀二8 和电磁阀三10打开,电磁阀一7、电磁阀四9和电磁阀六关闭;平衡控制泵5向右工作缸3-11注入油液,左工作缸1-11内的油液回流,可以实现快速注油,实现车辆平衡的快速调整。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第二左缸体1-112与第一左缸体1-111之间设置有密封构件一,以保持第一左缸体1-111和第二左缸体1-112之间的密封性,本实施例优选通过活塞式的密封圈进行密封。
第二右缸体3-112与第一右缸体3-111之间设置有密封构件二,以保持第一右缸体3-111和第二右缸体3-112之间的密封性,本实施例优选通过活塞式的密封圈进行密封。
进一步说明,虽然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可以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术语不应该限制这些元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别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例如,第一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并且,类似地,第二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一元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别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这没有脱离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类似地,元件一、元件二也不代表元件的顺序,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别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如本文所用,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意结合和所有结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平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左支撑机构、至少一个右支撑机构、平衡控制泵、液压油箱、同步液压机构和检测控制机构;
所述左支撑机构包括:左油缸机构和左气囊机构;
所述左油缸机构包括:左工作缸、左第一活塞、左活塞缸、左第二活塞和左活塞杆;
所述左活塞缸的一端插入所述左工作缸的内部,并与所述左第一活塞连接;
所述左第一活塞的下方与所述左工作缸形成左第一油腔;所述左第一油腔上设置有油液流通口一,用于所述左第一油腔的油液进出;
所述左活塞缸为空腔结构;
所述左活塞杆的一端插入所述左活塞缸的内部,并与所述左第二活塞连接;
所述左活塞杆上设有通孔一;所述通孔一沿所述左活塞杆的轴向设置;
所述左第二活塞的下方与所述左活塞缸形成左第二油腔;
所述左气囊机构包括:左气囊底座、左气囊本体和左气囊连接座;
所述左气囊底座设置在所述左活塞缸的另一端;
所述左气囊连接座设置在所述左活塞杆的另一端;
所述左气囊本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左气囊底座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左气囊连接座上;所述左气囊本体上设置有气体流通口一;
所述右支撑机构包括:包括:右油缸机构和右气囊机构;
所述右油缸机构包括:右工作缸、右第一活塞、右活塞缸、右第二活塞和右活塞杆;
所述右活塞缸的一端插入所述右工作缸的内部,并与所述右第一活塞连接;
所述右第一活塞的下方与所述右工作缸形成右第一油腔;所述右第一油腔上设置有油液流通口二,用于所述右第一油腔的油液进出;
所述右活塞缸为空腔结构;
所述右活塞杆的一端插入所述右活塞缸的内部,并与所述右第二活塞连接;
所述右活塞杆上设有通孔二;所述通孔二沿所述右活塞杆的轴向设置;
所述右第二活塞的下方与所述右活塞缸形成右第二油腔;
所述右气囊机构包括:右气囊底座、右气囊本体和右气囊连接座;
所述右气囊底座设置在所述右活塞缸的另一端;
所述右气囊连接座设置在所述右活塞杆的另一端;
所述右气囊本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右气囊底座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右气囊连接座上;所述右气囊本体上设置有气体流通口二;
所述平衡控制泵的出油口通过油管一与所述油液流通口一连通;所述油管一上设置有电磁阀一;所述平衡控制泵的出油口通过油管二与所述油液流通口二连通;所述油管二上设置有电磁阀二;所述平衡控制泵的进油口通过油管三与所述油液流通口一连通;所述油管三上设置有电磁阀三;所述平衡控制泵的进油口通过油管四与所述油液流通口二连通;所述油管四上设置电磁阀四;所述平衡控制泵的进油口通过油管五与所述液压油箱连通;所述油管五上设置有电磁阀五;所述平衡控制泵被驱动机构驱动动作;
所述同步液压机构包括:左同步液压泵和右同步液压泵;
所述左同步液压泵与所述右同步液压泵同步运动;所述左同步液压泵和所述右同步液压泵与伺服电机传动连接;
所述左同步液压泵的进油口与所述液压油箱连通;所述左同步液压泵的出油口与所述通孔一连通;
所述右同步液压泵的进油口与所述液压油箱连通;所述右同步液压泵的出油口与所述通孔二连通;
所述检测控制机构包括:平衡检测构件、位置检测构件一和位置检测构件二;
所述平衡检测构件用于检测车辆倾斜度;
所述位置检测构件一设置在所述左工作缸上,用于检测所述左活塞缸相对所述左工作缸的位置;
所述位置检测构件二设置在所述右工作缸上,用于检测所述右活塞缸相对所述右工作缸的位置;
所述检测控制机构能够控制所述驱动机构、所述伺服电机、所述电磁阀一、所述电磁阀二、所述电磁阀三、所述电磁阀四和所述电磁阀五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平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油缸机构还包括:左缓冲罐;
所述左缓冲罐与所述通孔一通过油管六连通;所述油管六上设置有缓冲控制阀一;所述缓冲控制阀一与所述检测控制机构连接;
所述右油缸机构还包括:右缓冲罐;
所述右缓冲罐与所述通孔二通过油管七连通;所述油管七上设置有缓冲控制阀二;所述缓冲控制阀二与所述检测控制机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平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气囊机构还包括:左气压储存罐;
所述左气压储存罐通过气管一与所述气体流通口一连通;所述气管一上设置有气压调节阀一;所述气压调节阀一与所述检测控制机构连接;
所述右气囊机构还包括:右气压储存罐;
所述右气压储存罐通过气管二与所述气体流通口二连通;所述气管二上设置有气压调节阀二;所述气压调节阀二与所述检测控制机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平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工作缸包括:第一左缸体和第二左缸体;
所述第二左缸体位于所述第一左缸体的上方;所述第二左缸体插装在所述第一左缸体内,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左缸体滑动;所述第二左缸体能够相对所述左活塞缸滑动;
所述右工作缸包括:第一右缸体和第二右缸体;
所述第二右缸体位于所述第一右缸体的上方;所述第二右缸体插装在所述第一右缸体内,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右缸体滑动;所述第二右缸体能够相对所述右活塞缸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平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同步液压泵为齿轮泵;
所述右同步液压泵为齿轮泵;
所述左同步液压泵和所述右同步液压泵并列设置,并通过同一驱动轴驱动;
所述驱动轴与所述伺服电机传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被所述检测控制机构控制,进行转速和转向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平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衡检测构件为陀螺仪或倾斜仪;
所述左支撑机构为三个;三个所述左支撑构件并列设置;
三个所述油液流通口一相互连通,并分别与所述油管一和所述油管三连通;
三个所述油液流通口二相互连通,并分别与所述油管二和所述油管四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平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磁阀一、电磁阀二、电磁阀三、电磁阀四和电磁阀五均为常闭电磁阀;
当车辆向左倾斜时,所述检测控制机构控制所述电磁阀一和所述电磁阀四打开,所述电磁阀二和所述电磁阀三关闭;控制所述平衡控制泵动作,将所述右工作缸内的油液注入所述左工作缸内;
当车辆向右倾斜时,所述检测控制机构控制电磁阀二和电磁阀三打开,所述电磁阀一和电磁阀四关闭;控制所述平衡控制泵动作,将所述右工作缸内的油液注入所述左工作缸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平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衡控制泵的出油口通过油管八与所述液压油箱连通;所述油管八上设置有电磁阀六;所述电磁阀六与所述检测控制机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平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磁阀六和电磁阀五为常开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一、电磁阀二、电磁阀三和电磁阀四为常闭电磁阀;所述平衡控制泵持续工作;
当车辆向左倾斜时,所述检测控制机构控制所述电磁阀一和所述电磁阀四打开,所述电磁阀二、所述电磁阀三和电磁阀六关闭;所述平衡控制泵向所述左工作缸注入油液,所述右工作缸内的油液回流;
当车辆向右倾斜时,所述检测控制机构控制电磁阀二和电磁阀三打开,所述电磁阀一、电磁阀四和电磁阀六关闭;所述平衡控制泵向所述右工作缸注入油液,所述左工作缸内的油液回流。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平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左缸体与所述第一左缸体之间设置有密封构件一;
所述第二右缸体与所述第一右缸体之间设置有密封构件二。
CN201721667838.1U 2017-12-04 2017-12-04 一种车辆平衡控制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174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67838.1U CN207617454U (zh) 2017-12-04 2017-12-04 一种车辆平衡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67838.1U CN207617454U (zh) 2017-12-04 2017-12-04 一种车辆平衡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17454U true CN207617454U (zh) 2018-07-17

Family

ID=62825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67838.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17454U (zh) 2017-12-04 2017-12-04 一种车辆平衡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174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33234A (zh) * 2017-12-04 2018-04-20 新疆沙漠虎特种车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平衡控制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33234A (zh) * 2017-12-04 2018-04-20 新疆沙漠虎特种车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平衡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61749B (zh) 机动二轮车的车高调整装置
CN102808886B (zh) 缓冲器以及悬架装置
CN103661748B (zh) 机动二轮车的车高调整装置
CN103863495B (zh) 用于摩托车的车高控制装置
CN106427455B (zh) 车辆悬架和车辆
CN207617454U (zh) 一种车辆平衡控制系统
CN104350289B (zh) 致动器
CN105437904B (zh) 车辆和用于车辆的高度调整系统
CN106813536A (zh) 一种运载火箭双油缸重负荷变向起竖液压控制系统
CN107933234A (zh) 一种车辆平衡控制系统
CN103395352B (zh) 作业车的悬架结构
CN106427702B (zh) 车辆座椅的水平振动装置
CN105539055A (zh) 用于车辆的主动悬架装置以及该主动悬架装置的阀
CN105736488B (zh) 单组双作用缸定量泵车姿调节系统
CN204283776U (zh) 静液压活塞机
CN105751848B (zh) 带有闭锁功能的蓄能器减振阀组
CN107284174A (zh) 一种自动侧倾汽车悬架系统
CN107923152A (zh) 用于使工程机械的工具移动的液压系统和方法
CN208885697U (zh) 一种农业机械车身自平衡的液压控制系统
CN104442268B (zh) 一种液压驱动的独立平衡悬架装置
CN208793507U (zh) 一种支撑减振装置以及采用该支撑减振装置的车辆
CN206955478U (zh) 一种集装箱起重机司机座椅
CN107539929B (zh) 一种低高度可整体升降全向智能移动平台
CN110112532A (zh) 一种翻转式天线同步展开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6763416B (zh) 一种刚度可调汽车悬置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17

Termination date: 2021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