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13916U - 一种快速交换支架置入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快速交换支架置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13916U
CN207613916U CN201720300558.0U CN201720300558U CN207613916U CN 207613916 U CN207613916 U CN 207613916U CN 201720300558 U CN201720300558 U CN 201720300558U CN 207613916 U CN207613916 U CN 2076139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tube
guide part
oriented
seal wire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0055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海霞
曹杰
徐潮伟
唐志
张岚
夏天
陈晓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 Tech Nan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cro Tech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 Tech Nan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cro Tech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0055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139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139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13916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一种快速交换支架置入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支架置入系统(10)包含导丝(2)、内管(3)、塑料支架(4)、导向件、显影环(7)、导向外管(8)、前手柄(15)、手柄组件(16)、助推管(17)和后手柄(18),导丝(2)设置在内管(3)内,导向外管(8)近端和前手柄(15)固定在一起,内管(3)近端通过助推管(17)固定在后手柄(18)上,显影环(7)固定在内管(3)上,导向件安装在内管(3)上。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而言,不需要在置入支架的时候先抽出导丝,导丝可以仍然保持在医护人员需要的位置。本实用新型因为狭槽的位置和距离可调,导丝仅需要很短一段距离即可从系统中引出,则不存在上述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快速交换支架置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创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快速交换支架置入系统。
背景技术
回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当时,对于恶性胆道梗阻引发的黄疸,缓解方法尚很有限。胆道旁路外科手术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而经皮经肝引流手术引起痛楚和胆汁流失,死亡率亦很高。在七十年代后期,内镜下放置胆道支架内引流术的出现,为恶性胆道梗阻的镜下治疗带来了突破性的进展。
相对于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胆管内引流管的置入将免除了患者口咽及鼻腔的不适,克服了鼻胆管引流术造成的体液丢失、酸碱平衡失调和水、电解质紊乱的缺点,也不至于影响患者的进食及仪表。但其置入后无法观察到胆汁的引流情况,无法进行冲洗等,在进行治疗选择时应进行综合的、充分的评估。
由于微创手术不用开刀,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较外科手术少,住院时间也大大缩短,深受患者欢迎。短短几十年中在临床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已经成为当今胰胆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塑料支架置入系统基本上都是常规结构,使用 4.5m的长导丝进行引导器械,在交换器械时十分不方便。为了让医护人员使用器械更方便,交换更快速,从而减少手术时间,给病人造成更少的痛苦,提供可快速交换的医疗器械和方法越来越有必要。
一种主流快速交换方案是在导向管部分设置一斜坡出口,导丝从内管口进入,遇到导向管斜坡出口出来,由于其需要做到内管完全进入导向管内来释放支架,其内管又需要可释放其最长规格的支架,因此其斜坡出口距离导向管远端口需要至少大于内管的长度(其内管组件是由一段内管和推送钢丝一块组成),则导丝从其系统中引出,需要在其系统内占据很长一段距离,导丝将其支架系统引入后则可能存在长度不足的缺陷,不利于医护人员操作。
目前市场上仅在内管上打孔直接引出导丝的方案(COOK)的缺点在于,仅在内管上打孔,在导丝将支架置入系统引入人体后,由于导丝的阻碍,内管无法进入导向管,则支架无法释放,因此必须先将导丝从系统取出,才可释放支架,如此支架系统失去导丝引导,则支架释放位置失去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交换的支架置入系统,以实现快速交换器械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快速交换支架置入系统,所述支架置入系统10包含导丝2、内管3、塑料支架4、导向件、显影环7、导向外管8、前手柄15、手柄组件16、助推管17和后手柄18,导丝2设置在内管3内,导向外管8近端和前手柄15固定在一起,内管3近端通过助推管17固定在后手柄18上,显影环7固定在内管3上,导向件安装在内管3上,导向外管8设置一足够释放支架长度的狭槽20,内管3安装导向件,导向件限位放置在狭槽20内,内管3开一侧孔3a,导丝2从内管3前端插入,碰到导向件从内管3引出,通过拉动后手柄18带动内管 3使内管3完全进入导向外管8内,则塑料支架4即可释放,同时导丝2在内管3上可沿导向外管8的狭槽20活动,从而实现器械的快速交换功能。
所述导丝2为快速交换2.6m短导丝。
所述内管3的侧孔3a设置在远端靠近导向外管8远端端面位置,并且侧孔3a的开口方向与狭槽20一致。
所述狭槽20起始位置距离导向外管8的远端面保留一段距离。
所述导向件为第一方案导向件5,第一方案导向件5安装在内管 3靠近侧孔3a处,第一方案导向件5的前端具有一个圆弧面5a,第一方案导向件5的后端具有一个导向凸起5b;其中:第一方案导向件5的导向凸起5b放置在狭槽20内;]导丝2从内管3前端插入侧孔3a,导丝2碰到第一方案导向件5的导向件圆弧面5a从内管3引出,通过拉动后手柄18带动内管3使内管3完全进入导向外管8内,则塑料支架4即可释放;同时导丝2在内管3上可沿导向外管8的狭槽20活动,从而实现器械的快速交换功能。
所述导向件为第二方案导向件35,第二方案导向件35包括具有圆弧面的导向头35a和导向限位体35b;第二方案导向件35的导向头35a安装在内管3内;第二方案导向件35的导向限位体35b放置在狭槽20内,导向限位体35b为T型,T型顶端部分宽于狭槽20的宽度,可保证第二方案导向件35不会因为导向外管8的扭曲而失去导向作用;导丝2从内管3前端插入,碰到第二方案导向件35的导向头35a后从内管3引出,拉动后手柄18带动内管3使内管3完全进入导向外管8内,则塑料支架4即可释放;同时导丝2在内管3上沿导向外管8的狭槽20活动,从而实现器械的快速交换功能。
所述导向件为第三方案导向件,其包括两个独立的部件,分别为具有圆弧面的独立导向头44和独立导向尾45,独立导向尾45上设有隆起部件46,独立导向头44和独立导向尾45安装在内管3内,独立导向尾45的隆起部件46放置在狭槽20内,内管3开一侧孔3a,导丝2从内管3前端插入,碰到独立导向头44后从内管3引出,通过拉动后手柄18带动内管3使内管3完全进入导向外管8内,则塑料支架4即可释放,同时导丝2在内管3上可沿导向外管8的狭槽 20活动,从而实现器械的快速交换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而言,不需要在置入支架的时候先抽出导丝,导丝可以仍然保持在医护人员需要的位置。本实用新型因为狭槽的位置和距离可调,导丝仅需要很短一段距离即可从系统中引出,则不存在上述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快速交换置入系统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快速交换置入系统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快速交换置入系统的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快速交换置入系统的示意图之三。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快速交换置入系统的示意图之四。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快速交换置入系统的示意图之五。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快速交换置入系统的示意图之六。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狭槽的第二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案导向件35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案导向件35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案导向件的独立导向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案导向件的独立导向尾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案导向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13,一种快速交换支架置入系统,所述支架置入系统 10包含导丝2、内管3、塑料支架4、导向件、显影环7、导向外管8、前手柄15、手柄组件16、助推管17和后手柄18,导丝2设置在内管3内,导向外管8近端和前手柄15固定在一起,内管3近端通过助推管17固定在后手柄18上,显影环7固定在内管3上,导向件安装在内管3上,导向外管8设置一足够释放支架长度的狭槽20,内管3安装导向件,导向件限位放置在狭槽20内,内管3开一侧孔3a,导丝2从内管3前端插入,碰到导向件从内管3引出,通过拉动后手柄18带动内管3使内管3完全进入导向外管8内,则塑料支架4即可释放,同时导丝2在内管3上可沿导向外管8的狭槽20活动,从而实现器械的快速交换功能。
所述导丝2为快速交换2.6m短导丝。
如图3、图4,所述狭槽20起始位置距离导向外管8的远端面保留一段距离。可以使内管3在导向外管8里更稳定,同时导向外管8 在释放支架4的时候保留更好的强度,可以顺利释放支架。
如图5,所述内管3的侧孔3a设置在远端靠近导向外管8远端端面位置,并且侧孔3a的开口方向与狭槽20一致。
如图6,所述导向件为第一方案导向件5,第一方案导向件5安装在内管3靠近侧孔3a处,第一方案导向件5的前端具有一个圆弧面 5a,第一方案导向件5的后端具有一个导向凸起5b;其中:第一方案导向件5的导向凸起5b放置在狭槽20内;]导丝2从内管3前端插入侧孔3a,导丝2碰到第一方案导向件5的导向件圆弧面5a从内管3引出,通过拉动后手柄18带动内管3使内管3完全进入导向外管8内,则塑料支架4即可释放;同时导丝2在内管3上可沿导向外管8的狭槽20活动,从而实现器械的快速交换功能。
如图9、图10,所述导向件为第二方案导向件35,第二方案导向件35包括具有圆弧面的导向头35a和导向限位体35b;第二方案导向件35的导向头35a安装在内管3内;第二方案导向件35的导向限位体35b放置在狭槽20内,导向限位体35b为T型,T型顶端部分宽于狭槽20的宽度,可保证第二方案导向件35不会因为导向外管8 的扭曲而失去导向作用;导丝2从内管3前端插入,碰到第二方案导向件35的导向头35a后从内管3引出,拉动后手柄18带动内管3使内管3完全进入导向外管8内,则塑料支架4即可释放;同时导丝2 在内管3上沿导向外管8的狭槽20活动,从而实现器械的快速交换功能。
如图11、图12、图13,所述导向件为第三方案导向件,其包括两个独立的部件,分别为具有圆弧面的独立导向头44和独立导向尾 45,独立导向尾45上设有隆起部件46,独立导向头44和独立导向尾45安装在内管3内,独立导向尾45的隆起部件46放置在狭槽20 内,内管3开一侧孔3a,导丝2从内管3前端插入,碰到独立导向头44后从内管3引出,通过拉动后手柄18带动内管3使内管3完全进入导向外管8内,则塑料支架4即可释放,同时导丝2在内管3上可沿导向外管8的狭槽20活动,从而实现器械的快速交换功能。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Claims (7)

1.一种快速交换支架置入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支架置入系统(10)包含导丝(2)、内管(3)、塑料支架(4)、导向件、显影环(7)、导向外管(8)、前手柄(15)、手柄组件(16)、助推管(17)和后手柄(18),导丝(2)设置在内管(3)内,导向外管(8)近端和前手柄(15)固定在一起,内管(3)近端通过助推管(17)固定在后手柄(18)上,显影环(7)固定在内管(3)上,导向件安装在内管(3)上,导向外管(8)设置一足够释放支架长度的狭槽(20),内管(3)安装导向件,导向件限位放置在狭槽(20)内,内管(3)开一侧孔(3a),导丝(2)从内管(3)前端插入,碰到导向件从内管(3)引出,通过拉动后手柄(18)带动内管(3)使内管(3)完全进入导向外管(8)内,则塑料支架(4)即可释放,同时导丝(2)在内管(3)上可沿导向外管(8)的狭槽(20)活动,从而实现器械的快速交换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交换支架置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2)为快速交换2.6m短导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交换支架置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3)的侧孔(3a)设置在远端靠近导向外管(8)远端端面位置,并且侧孔(3a)的开口方向与狭槽(20)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快速交换支架置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狭槽(20)起始位置距离导向外管(8)的远端面保留一段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交换支架置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为第一方案导向件(5),第一方案导向件(5)安装在内管(3)靠近侧孔(3a)处,第一方案导向件(5)的前端具有一个圆弧面(5a),第一方案导向件(5)的后端具有一个导向凸起(5b);其中:第一方案导向件(5)的导向凸起(5b)放置在狭槽(20)内;导丝(2)从内管(3)前端插入侧孔(3a),导丝(2)碰到第一方案导向件(5)的导向件圆弧面(5a)从内管(3)引出,通过拉动后手柄(18)带动内管(3)使内管(3)完全进入导向外管(8)内,则塑料支架(4)即可释放;同时导丝(2)在内管(3)上可沿导向外管(8)的狭槽(20)活动,从而实现器械的快速交换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交换支架置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为第二方案导向件(35),第二方案导向件(35)包括具有圆弧面的导向头(35a)和导向限位体(35b);第二方案导向件(35)的导向头(35a)安装在内管(3)内;第二方案导向件(35)的导向限位体(35b)放置在狭槽(20)内,导向限位体(35b)为T型,T型顶端部分宽于狭槽(20)的宽度,可保证第二方案导向件(35)不会因为导向外管(8)的扭曲而失去导向作用;导丝(2)从内管(3)前端插入,碰到第二方案导向件(35)的导向头(35a)后从内管(3)引出,拉动后手柄(18)带动内管(3)使内管(3)完全进入导向外管(8)内,则塑料支架(4)即可释放;同时导丝(2)在内管(3)上沿导向外管(8)的狭槽(20)活动,从而实现器械的快速交换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交换支架置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为第三方案导向件,其包括两个独立的部件,分别为具有圆弧面的独立导向头(44)和独立导向尾(45),独立导向尾(45)上设有隆起部件(46),独立导向头(44)和独立导向尾(45)安装在内管(3)内,独立导向尾(45)的隆起部件(46)放置在狭槽(20)内,内管(3)开一侧孔(3a),导丝(2)从内管(3)前端插入,碰到独立导向头(44)后从内管(3)引出,通过拉动后手柄(18)带动内管(3)使内管(3)完全进入导向外管(8)内,则塑料支架(4)即可释放,同时导丝(2)在内管(3)上可沿导向外管(8)的狭槽(20)活动,从而实现器械的快速交换功能。
CN201720300558.0U 2017-03-27 2017-03-27 一种快速交换支架置入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6139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00558.0U CN207613916U (zh) 2017-03-27 2017-03-27 一种快速交换支架置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00558.0U CN207613916U (zh) 2017-03-27 2017-03-27 一种快速交换支架置入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13916U true CN207613916U (zh) 2018-07-17

Family

ID=62817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00558.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613916U (zh) 2017-03-27 2017-03-27 一种快速交换支架置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139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63529A (zh) * 2017-03-27 2017-07-21 南京微创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交换支架置入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63529A (zh) * 2017-03-27 2017-07-21 南京微创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交换支架置入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487600A (en) Adjustable suction device for medical use
US5116323A (en) Arterial catheter
MX2022012736A (es) Cateteres centrales insertables rapidamente que incluyen ensambles de cateter y sus metodos.
WO2008027926A3 (en) Tissue access guidewire system and method
CN202761370U (zh) 一种新型胆道取石装置
WO2008142677A3 (en) Prostate implant and methods for insertion and extraction thereof
MX2022005035A (es) Sistema de extraccion de sangre con manipulacion a presion ajustada por el usuario y metodos relacionados.
CN201899763U (zh) 新型带导丝的三腔气囊导尿管
JP2020518355A5 (zh)
CA2818600C (en) Self-dilating cannula
JPWO2021150948A5 (ja) 迅速挿入型中心静脈カテーテルシステム
CN207613916U (zh) 一种快速交换支架置入系统
CA3111301C (en) Stone extraction basket and double lumen end cap for stone extraction basket
CN209286272U (zh) 便于负压控制的颈部脓肿的经皮穿刺负压引流冲洗装置
CN106963529B (zh) 一种快速交换支架置入系统
EP4295889A3 (en) Blood collectio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acilitating blood flashback
CN209004164U (zh) 一种多体位微创植骨器
CN213588618U (zh) 一种具有血液过滤装置的颈动脉支架置入器械
CN210130903U (zh) 腹腔镜手术专用穿刺器
CN209004811U (zh) 一种可撕裂负压取石经皮肾微创扩张引流套件
CN207996227U (zh) 一种用于胆管插管的新型针状刀
CN102805646A (zh) 一种具有阴道扩张功能的超声导引探头
CN214970936U (zh) 一种输尿管插管引导装置
CN208287328U (zh) 自带导丝的单腔球囊扩张导管
CN217772466U (zh) 一种股动脉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1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