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12509U - 核电站主控机笼 - Google Patents

核电站主控机笼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12509U
CN207612509U CN201721473968.1U CN201721473968U CN207612509U CN 207612509 U CN207612509 U CN 207612509U CN 201721473968 U CN201721473968 U CN 201721473968U CN 207612509 U CN207612509 U CN 2076125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ss
nuclear power
main controller
slide plate
power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7396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詹相国
王国云
谭建伟
毛新民
况德军
庞巨荣
彭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GN Power Co Ltd
Guangdong Nuclear Power Joint Venture Co Ltd
China Tech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GN Power Co Ltd
Guangdong Nuclear Power Joint Venture Co Ltd
China Tech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GN Power Co Ltd, Guangdong Nuclear Power Joint Venture Co Ltd, China Tech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Priority to CN20172147396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125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125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125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核电站主控机笼,包括主盒体、出线盖板和滑轨板。其中,所述主盒体用于安装所述出线板和所述滑轨板,所述出线盖板用于固定所述核电站主控机笼出线的插座,所述滑轨板用于功能模块安装时对所述功能模块进行导向。通过主盒体、滑轨板和出线盖板设计具体结构的核电站主控机笼,将分立式分散集中控制系统集中于一个核电站主控机笼内。从而将设备多、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使用成本高和抗干扰能力差的原分立式分散集中控制系统集中化、简单化,且制作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

Description

核电站主控机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百万千瓦级核电站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核电站主控机笼。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国家在新建项目和旧厂改造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调查报告显示,在我国电力工业企业中,应用效益最直接、最明显的系统应当是工业控制系统,特别是分散集中控制系统DCS,且DCS在能源方面的应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依然占很大比重。另外,在我国电力行业中还会有相当一部分百万级机组、超临界机组项目的新建,以及国家进一步鼓励的核电厂新建项目。这些新建项目都需要分散集中控制系统DCS。
而现有技术中,大多数分散集中控制系统(DCS)都是松散、分立式分散集中控制系统。这种控制系统设备多、结构复杂且占用空间大,导致设计复杂和维护困难。同时,使用成本高、抗干扰能力差。
此外,现有的卡件核电站主控机笼一般是在核电站主控机笼本体中设置若干个相互独立的框架,卡件放置在框架内,导致结构复杂,制作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提供一种结构简易的核电站主控机笼。
一种核电站主控机笼,包括:主盒体、出线盖板和滑轨板;
所述主盒体用于安装所述出线板和所述滑轨板;
所述出线盖板用于固定所述核电站主控机笼出线的插座;
所述滑轨板用于功能模块安装时对所述功能模块进行导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盒体包括底板;所述滑轨板安装在所述底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盒体包括所述底板和第一侧板;所述滑轨板至少与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一侧板中的一个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盒体包括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滑轨板至少与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中的一个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轨板与所述主盒体螺钉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和/或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滑轨板位置的限位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和/或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滑轨板螺钉连接的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设置有:
至少一个用于固定电源模块插针连接器的第一类固定结构;
多个用于固定I/O模块插针连接器的第二类固定结构;
至少一个用于固定主控模块插针连接器的第三类固定结构;
至少一个用于固定电源输入接口的第四类固定结构;
至少一个用于固定电源故障报警输出接口的第五类固定结构;
至少一个用于固定主控站号和/或域号开关的第六类固定结构;
至少一个用于固定终端匹配拨码开关的第七类固定结构;
至少一个用于固定Profibus-DP主站接口的第八类固定结构;
至少一个用于固定以太网接口的第九类固定结构;
多个用于固定DB25预置电缆插座的第十类固定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类固定结构至第十类固定结构为固定螺栓、卡扣、孔或螺钉孔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组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包括功能模块部和出线部;所述功能模块部依次设置有:2个第一类固定结构、12个第二类固定结构和2个第三类固定结构;
所述出线部依次设置有:1个第四类固定结构、1个第五类固定结构、2个第八类固定结构、1个第七类固定结构、12个第十类固定结构、2个第六类固定结构、1个第九类固定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线盖板设置有:
至少一个用于透过电源输入接口和电源故障报警输出接口的第一类孔洞;
至少一个用于透过主控站号和/或域号开关的第二类孔洞;
至少一个用于透过终端匹配拨码开关的第三类孔洞;
至少一个用于透过Profibus-DP主站接口的第四类孔洞;
至少一个用于透过以太网接口的网路接口安装槽;
多个用于透过DB25预置电缆插座的第六类孔洞;
所述第一类孔洞与第四类固定结构和第五类固定结构的位置对应且个数相同;
所述第二类孔洞与第六类固定结构的位置对应且个数相同;
所述第三类孔洞与第七类固定结构的位置对应且个数相同;
所述第四类孔洞与第八类固定结构的位置对应且个数相同;
所述网路接口安装槽与第九类固定结构的位置对应且个数相同;
所述第六类孔洞与第十类固定结构的位置对应且个数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线盖板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电池仓;所述电池仓用于安装电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轨板包括第一滑轨板;
所述第一滑轨板内侧设置有第一导向结构;
所述第一导向结构为横截面相同的外凸结构或内凹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轨板包括第一滑轨板和第二滑轨板;
所述第二滑轨板内侧设置有第二导向结构;
所述第二导向结构为横截面相同的外凸结构或内凹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凸结构的横截面形状为曲边形,或多边形;
所述内凹结构的横截面形状为内凹的曲边形,或多边形;
所述多边形为曲边多边形,或曲边与直边相结合的多边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凸结构的横截面形状为T字形、燕尾形、圆弧形、三角形、矩形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内凹结构的横截面形状为内凹的T字形、燕尾形、圆弧形、三角形、矩形中的任意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
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一滑轨板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二滑轨板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均设置有多个网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板通过铆钉与所述第一滑轨板连接;
所述第二盖板通过铆钉与所述第二滑轨板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铆钉为沉头铆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一滑轨板之间设置有间隙;
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二滑轨板之间设置有间隙。
上述提供的核电站主控机笼,通过主盒体、滑轨板和出线盖板设计具体结构的核电站主控机笼,将分立式分散集中控制系统集中于一个核电站主控机笼内,其中,主盒体用于安装所述出线板和所述滑轨板,出线盖板用于固定所述核电站主控机笼出线的插座,滑轨板用于功能模块安装时对所述功能模块进行导向。从而将设备多、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使用成本高和抗干扰能力差的原分立式分散集中控制系统集中化、简单化,且制作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此外,将各个功能模块放在金属核电站主控机笼内有一定的电磁屏蔽作用,能够提高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核电站主控机笼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核电站主控机笼主盒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核电站主控机笼主盒体第一侧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核电站主控机笼主盒体第二侧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滑轨板和第一盖板组合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滑轨板和第二盖板组合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出线盖板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出线盖板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主盒体;110.底板;111.功能模块部;112.出线部;120. 第一侧板;121.第一限位结构;122.第一安装孔;130.第二侧板;131.第二限位结构;132.第二安装孔;210.第一滑轨板;211.第一导向结构;220.第二滑轨板; 221.第二导向结构;310.第一盖板;320.第二盖板;400.出线盖板;410.第一类孔洞;420.第四类孔洞;430.第三类孔洞;440.第六类孔洞;450.第二类孔洞;460.电池仓;470.网路接口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专利文件中,下面讨论的图1-8和用于描述本公开的原理或方法的各种实施例只用于说明,而不应以任何方式解释为限制了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本公开的原理或方法可在任何适当布置的控制系统中实现。参考附图,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将在下文中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将省略众所周知的功能或配置的详细描述,以免以不必要的细节混淆本公开的主题。而且,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定义。因此,术语可能会根据用户或操作者的意向或用法而不同。因此,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必须基于本文中所作的描述来理解。
如图1所示,一种核电站主控机笼,包括:主盒体100、出线盖板400和滑轨板。其中,主盒体100用于安装出线板和滑轨板。出线盖板400用于固定核电站主控机笼出线的插座。滑轨板用于功能模块安装时对功能模块进行导向。通过主盒体100、滑轨板和出线盖板400设计具体结构的核电站主控机笼,可将分立式分散集中控制系统集中于一个核电站主控机笼内,从而将设备多、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使用成本高和抗干扰能力差的原分立式分散集中控制系统集中化、简单化,且制作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此外,当采用金属外壳的核电站主控机笼时,将各个功能模块放在金属核电站主控机笼内还具有一定的电磁屏蔽作用,能够提高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主盒体100包括底板110、第一侧板 120和第二侧板130。在此实施例中,滑轨板至少与底板110、第一侧板120和第二侧板130中的一个连接,即滑轨板可以只与底板110连接,可以只与第一侧板120或第二侧板130连接,也可以同时与第一侧板120和底板110连接,或同时与第二侧板130和底板110连接,也可以同时只与第一侧板120和第二侧板130,还可以同时与第一侧板120、第二侧板130和底板110均连接。将滑轨板至少与底板110、第一侧板120和第二侧板130中的一个连接,是为了将滑轨板的位置进行固定住,以发挥滑轨板的导向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主盒体100只包括底板110。在此实施例中,滑轨板安装在底板110上,即滑轨板直接与底板110连接并固定,实现将滑轨板的位置固定住,以发挥滑轨板的导向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主盒体100包括底板110和第一侧板120。在此实施例中,滑轨板至少与底板110和第一侧板120中的一个固定连接,即滑轨板可以只与底板110连接,也可以只与第一侧板120连接,还可以同时与第一侧板 120和底板110均连接。将滑轨板至少与底板110和第一侧板120中的一个固定连接,是为了将滑轨板的位置进行固定住,以发挥滑轨板的导向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第一侧板120设置有用于限定滑轨板位置的第一限位结构121。在该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20上设置的第一限位结构121能够在安装滑轨板时,既方便找准安装位置,又方便进行螺钉连接时螺钉孔的定位,便于安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第二侧板130设置有用于限定滑轨板位置的第二限位结构131。在该实施例中,第二侧板130上设置的第二限位结构131能够在安装滑轨板时,既方便找准安装位置,又方便进行螺钉连接时螺钉孔的定位,便于安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第一侧板120和第二侧板130均设置有用于限定滑轨板位置的限位结构。在该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20和第二侧板130上设置的第一限位结构121和第二限位结构131能够在安装滑轨板时,既方便找准安装位置,又方便进行螺钉连接时螺钉孔的定位,便于安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第一侧板120和第二侧板130上设置有用于与滑轨板螺钉连接的孔,既第一安装孔122和第二安装孔132。在讲第一侧板120和第二侧板130分别与第一滑轨板210和第二滑轨板220连接后,在利用螺钉将二者连接起来,如此设置,能够减少核电站主控机笼振动时的噪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滑轨板与主盒体100螺钉连接。如此设置,可方便滑轨板与主盒体100的单独生产,然后进行组装和拆卸。提高核电站主控机笼结构的灵活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底板110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电源模块插针连接器的第一类固定结构。多个用于固定I/O模块插针连接器的第二类固定结构。至少一个用于固定主控模块插针连接器的第三类固定结构。至少一个用于固定电源输入接口的第四类固定结构。至少一个用于固定电源故障报警输出接口的第五类固定结构。至少一个用于固定主控站号和/或域号开关的第六类固定结构。至少一个用于固定终端匹配拨码开关的第七类固定结构。至少一个用于固定Profibus-DP(它具有高速低成本,用于设备级控制系统与分散式I/O的通信。它与PROFIBUS-PA(Process Automation)、PROFIBUS-FMS(Fieldbus Message Specification)共同组成了PROFIBUS标准)主站接口的第八类固定结构。至少一个用于固定以太网接口的第九类固定结构。多个用于固定 DB25预置电缆插座的第十类固定结构(DB25为MPC01的脉冲量信号接口,包括脉冲和方向的输出信号、编码器的反馈信号)。设置多个类型的固定结构,能够使本发明提供的核电站主控机笼能够适应多种类型端口、插座或插针连接器等的安装,从而使得本发明提供的核电站主控机笼的控制系统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类固定结构至第十类固定结构为固定螺栓。在该实施例中,固定螺栓预先安装在底板110上,且位置与设计好的功能模块安装位置和功能模块安装孔的位置相对应。使用时,将功能模块安装孔与对应的固定螺栓配合后,再采用螺母进行固定,从而将各个功能模块可拆卸的安装在核电站主控机笼底板110上,既然方便安装,又方便日后的维修和更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类固定结构至第十类固定结构为卡扣。在该实施例中,卡扣预先安装在底板110上,且位置与设计好的功能模块安装位置和功能模块的卡扣安装座位置相对应。使用时,将功能模块卡扣安装座的位置与对应的卡扣卡合,从而将各个功能模块可拆卸的安装在核电站主控机笼底板110上,既然方便安装,又方便日后的维修和更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类固定结构至第十类固定结构为孔。在该实施例中,孔预先设置在底板110上,且位置与设计好的功能模块安装位置和功能模块安装孔的位置相对应。使用时,将功能模块安装孔与对应的孔配合后,再采用螺栓和螺母进行安装固定,从而将各个功能模块可拆卸的安装在核电站主控机笼底板110上,既然方便安装,又方便日后的维修和更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类固定结构至第十类固定结构为螺钉孔。在该实施例中,螺钉孔预先设置在底板110上,且位置与设计好的功能模块安装位置和功能模块安装孔的位置相对应。使用时,将功能模块安装孔与对应的螺钉孔配合后,再采用螺钉进行安装固定,从而将各个功能模块可拆卸的安装在核电站主控机笼底板110上,既然方便安装,又方便日后的维修和更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底板110包括功能模块部111和出线部 112。功能模块部111依次设置有:2个第一类固定结构、12个第二类固定结构和2个第三类固定结构。出线部112依次设置有:1个第四类固定结构、1个第五类固定结构、2个第八类固定结构、1个第七类固定结构、12个第十类固定结构、2个第六类固定结构、1个第九类固定结构。如此设置,能够构成16槽位的前出线型主控核电站主控机笼。由左至右依次可配置2个冗余电源模块、12 个I/O模块和2个冗余主控模块。而出线部112则可以设置有24VDC电源输入接口、电源故障报警输出接口、主控站号与域号拨码开关、终端匹配拨码开关、冗余Profibus-DP主站接口、冗余以太网络接口以及DB25预置电缆插座。此外,在网络和供电方面采用冗余设计方式,提高了核电站主控机笼的可靠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出线盖板400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透过电源输入接口和电源故障报警输出接口的第一类孔洞410。至少一个用于透过主控站号和/或域号开关的第一类孔洞450。至少一个用于透过终端匹配拨码开关的第一类孔洞430。至少一个用于透过Profibus-DP主站接口的第一类孔洞420。至少一个用于透过以太网接口的网路接口安装槽470。多个用于透过 DB25预置电缆插座的第六类孔洞440。第一类孔洞410与第四类固定结构和第五类固定结构的位置对应且个数相同。第一类孔洞450与第六类固定结构的位置对应且个数相同。第一类孔洞430与第七类固定结构的位置对应且个数相同。第一类孔洞420与第八类固定结构的位置对应且个数相同。网路接口安装槽470 与第九类固定结构的位置对应且个数相同。第六类孔洞440与第十类固定结构的位置对应且个数相同。设置多个类型的固定结构,能够使本发明提供的核电站主控机笼能够适应多种类型端口、插座或插针连接器等的安装,从而使得本发明提供的核电站主控机笼的控制系统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将孔洞位置和个数设置与预设的功能端口、插座或插针连接器的位置和个数相同,是为了便于各个功能端口、插座或插针连接器的拆装和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出线盖板400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安装电池的电池仓460。在该实施例中,电池仓460主要用于安装外接电池,以给核电站主控机笼中各个功能模块提供备用电源,防止突然掉电导致数据丢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滑轨板包括第一滑轨板。第一滑轨板210内侧设置有第一导向结构211。第一导向结构211为横截面相同的外凸结构或内凹结构。在该实施例中,滑轨板只设置在单侧,依靠单侧设置的滑轨板同时起到安装功能模块时的导向和固定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滑轨板包括第一滑轨板210和第二滑轨板220。第一滑轨板210内侧设置有第一导向结构211。第二滑轨板220内侧设置有第二导向结构221。第一导向结构211和第二导向结构221为横截面相同的外凸结构或内凹结构。如此设置,能够在安装各个功能模块时起到导向的作用,同时能够利用两块导向板从两边同时固定各个功能模块,使得抗振动能力提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凸结构的横截面形状为曲边形。在该实施例中,利用横截面形状为曲边形的导向结构一般需要在两侧分别设置导向板(即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滑轨板210和第二滑轨板220)才能很好的起到导向和固定的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凸结构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在该实施例中,利用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的导向结构,既可以只在IO机笼的单侧设置导向板(即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导向板210),也可以在IO机笼的两侧同时设置导向板(即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滑轨板210和第二滑轨板220)。二者都能同时起到导向和固定的作用。但后者的导向和固定作用效果更好,前者在结构上更加简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内凹结构的横截面形状为内凹的曲边形。在该实施例中,利用横截面形状为内凹的曲边形的导向结构一般需要在两侧分别设置导向板(即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滑轨板210和第二滑轨板220)才能很好的起到导向和固定的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内凹结构的横截面形状为内凹的多边形。在该实施例中,利用横截面形状为内凹的多边形的导向结构,既可以只在IO机笼的单侧设置导向板(即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导向板210),也可以在IO机笼的两侧同时设置导向板(即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滑轨板210和第二滑轨板220)。二者都能同时起到导向和固定的作用。但后者的导向和固定作用效果更好,前者在结构上更加简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核电站主控机笼单侧设置滑轨板。滑轨板设置有横截面为外凸的T字形滑轨或横截面为T字形凹槽的滑轨。在该实施例中,当核电站主控机笼只设置有一块滑轨板或只在单侧设置滑轨板时,将滑轨板的滑轨设置成横截面为外凸的T字形滑轨或横截面为T字形凹槽的滑轨。如此设置,既能够利用滑轨起到导向作用,使各个功能模块能够快速与其对应的插针接口对接,又能够利用滑轨起到固定功能模块的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核电站主控机笼单侧设置滑轨板。滑轨板设置有横截面为外凸的燕尾形滑轨或横截面为燕尾形凹槽的滑轨。在该实施例中,当核电站主控机笼只设置有一块滑轨板或只在单侧设置滑轨板时,将滑轨板的滑轨设置成横截面为外凸的燕尾形滑轨或横截面为燕尾形凹槽的滑轨。如此设置,既能够利用滑轨起到导向作用,使各个功能模块能够快速与其对应的插针接口对接,又能够利用滑轨起到固定功能模块的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核电站主控机笼在两侧均设置滑轨板,并将滑轨板的滑轨设置成横截面为外凸的T字形滑轨或横截面为T字形凹槽的滑轨。如此设置,既能够利用滑轨起到导向作用,使各个功能模块能够快速与其对应的插针接口对接,又能够利用滑轨起到固定功能模块的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核电站主控机笼在两侧均设置滑轨板,并将滑轨板的滑轨设置成横截面为外凸的燕尾形滑轨或横截面为燕尾形凹槽的滑轨。如此设置,既能够利用滑轨起到导向作用,使各个功能模块能够快速与其对应的插针接口对接,又能够利用滑轨起到固定功能模块的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核电站主控机笼在两侧均设置滑轨板,并将滑轨板的滑轨设置成横截面为外凸的圆弧形滑轨或横截面为圆弧形凹槽的滑轨。如此设置,既能够利用;两侧的滑轨相互配合起到导向作用,使各个功能模块能够快速与其对应的插针接口对接,又能够利用滑轨起到固定功能模块的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核电站主控机笼在两侧均设置滑轨板,并将滑轨板的滑轨设置成横截面为外凸的三角形滑轨或横截面为三角形凹槽的滑轨。如此设置,既能够利用;两侧的滑轨相互配合起到导向作用,使各个功能模块能够快速与其对应的插针接口对接,又能够利用滑轨起到固定功能模块的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核电站主控机笼在两侧均设置滑轨板,并将滑轨板的滑轨设置成横截面为外凸的矩形滑轨或横截面为矩形凹槽的滑轨。如此设置,既能够利用;两侧的滑轨相互配合起到导向作用,使各个功能模块能够快速与其对应的插针接口对接,又能够利用滑轨起到固定功能模块的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5图6所示,滑轨板包括第一滑轨板210 和第二滑轨板220,即核电站主控机笼的两侧均设置有滑轨板,且第一滑轨板 210内侧设置有第一导向结构211。第二滑轨板220内侧设置有第一导向结构 221。第一导向结构211为横截面相同的外凸结构或内凹结构。第一导向结构221 为横截面相同的外凸结构或内凹结构。如此设置,既能够利用滑轨起到导向作用,使各个功能模块能够快速与其对应的插针接口对接,又能够利用滑轨起到固定功能模块的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5图6所示,核电站主控机笼还包括第一盖板310和第二盖板320。且第一盖板310与第一滑轨板210可拆卸连接。第二盖板320与第二滑轨板220可拆卸连接。第一盖板310和第二盖板320均设置有网孔。在该实施例中,将第一盖板310与第一滑轨板210可拆卸连接,第二盖板320与第二滑轨板220可拆卸连接,可将第一盖板310与第一滑轨板210 预先安装成组件,将第二盖板320与第二滑轨板220预先安装成组件,以方便后续的核电站主控机笼组装。另外,将第一盖板310和第二盖板320均设置有网孔是为了便于核电站主控机笼内的各个功能模块向外散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5图6所示,第一盖板310通过铆钉与第一滑轨板210连接。第二盖板320通过铆钉与第二滑轨板220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铆钉为沉头铆钉。如此设置,既便于核电站主控机笼的组装,又能防止核电站主控机笼带电后通过铆钉的尖端进行放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第一盖板310与第一滑轨板210 之间设置有间隙。第二盖板320与第二滑轨板220之间设置有间隙。如此设置,是为了便于核电站主控机笼内各个功能模块间的空气进行流通,以增强对流换热。
上述提供的核电站主控机笼,通过主盒体、滑轨板和出线盖板设计具体结构的核电站主控机笼,将分立式分散集中控制系统集中于一个核电站主控机笼内,其中,主盒体用于安装所述出线板和所述滑轨板,出线盖板用于固定所述核电站主控机笼出线的插座,滑轨板用于功能模块安装时对所述功能模块进行导向。从而将设备多、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使用成本高和抗干扰能力差的原分立式分散集中控制系统集中化、简单化,且制作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此外,将各个功能模块放在金属核电站主控机笼内有一定的电磁屏蔽作用,能够提高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8)

1.一种核电站主控机笼,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盒体、出线盖板和滑轨板;
所述主盒体用于安装所述出线盖板和所述滑轨板;
所述出线盖板用于固定所述核电站主控机笼出线的插座;
所述滑轨板用于功能模块安装时对所述功能模块进行导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主控机笼,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盒体包括底板;所述滑轨板安装在所述底板上;
或者,所述主盒体包括所述底板和第一侧板;所述滑轨板至少与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一侧板中的一个固定连接;
或者,所述主盒体包括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滑轨板至少与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中的一个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站主控机笼,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轨板与所述主盒体螺钉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站主控机笼,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板和/或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滑轨板位置的限位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站主控机笼,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滑轨板螺钉连接的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站主控机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设置有:
至少一个用于固定电源模块插针连接器的第一类固定结构;
多个用于固定I/O模块插针连接器的第二类固定结构;
至少一个用于固定主控模块插针连接器的第三类固定结构;
至少一个用于固定电源输入接口的第四类固定结构;
至少一个用于固定电源故障报警输出接口的第五类固定结构;
至少一个用于固定主控站号和/或域号开关的第六类固定结构;
至少一个用于固定终端匹配拨码开关的第七类固定结构;
至少一个用于固定Profibus-DP主站接口的第八类固定结构;
至少一个用于固定以太网接口的第九类固定结构;
多个用于固定DB25预置电缆插座的第十类固定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核电站主控机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固定结构至第十类固定结构为固定螺栓、卡扣、孔或螺钉孔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核电站主控机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功能模块部和出线部;所述功能模块部依次设置有:2个所述第一类固定结构、12个所述第二类固定结构和2个所述第三类固定结构;
所述出线部依次设置有:1个所述第四类固定结构、1个所述第五类固定结构、2个所述第八类固定结构、1个所述第七类固定结构、12个所述第十类固定结构、2个所述第六类固定结构、1个所述第九类固定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核电站主控机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盖板设置有:
至少一个用于透过所述电源输入接口和所述电源故障报警输出接口的第一类孔洞;
至少一个用于透过所述主控站号和/或域号开关的第二类孔洞;
至少一个用于透过所述终端匹配拨码开关的第三类孔洞;
至少一个用于透过所述Profibus-DP主站接口的第四类孔洞;
至少一个用于透过所述以太网接口的网路接口安装槽;
多个用于透过所述DB25预置电缆插座的第六类孔洞;
所述第一类孔洞与所述第四类固定结构和所述第五类固定结构的位置对应且个数相同;
所述第二类孔洞与所述第六类固定结构的位置对应且个数相同;
所述第三类孔洞与所述第七类固定结构的位置对应且个数相同;
所述第四类孔洞与所述第八类固定结构的位置对应且个数相同;
所述网路接口安装槽与所述第九类固定结构的位置对应且个数相同;
所述第六类孔洞与所述第十类固定结构的位置对应且个数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核电站主控机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盖板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电池仓;所述电池仓用于安装电池。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主控机笼,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轨板包括第一滑轨板;
所述第一滑轨板内侧设置有第一导向结构;
所述第一导向结构为横截面相同的外凸结构或内凹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核电站主控机笼,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滑轨板;
所述第二滑轨板内侧设置有第二导向结构;
所述第二导向结构为横截面相同的外凸结构或内凹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核电站主控机笼,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凸结构的横截面形状为曲边形,或多边形;
所述内凹结构的横截面形状为内凹的曲边形,或多边形;
所述多边形为曲边多边形,或曲边与直边相结合的多边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核电站主控机笼,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凸结构的横截面形状为T字形、燕尾形、圆弧形、三角形、矩形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内凹结构的横截面形状为内凹的T字形、燕尾形、圆弧形、三角形、矩形中的任意一种。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核电站主控机笼,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
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一滑轨板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二滑轨板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均设置有网孔。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核电站主控机笼,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盖板通过铆钉与所述第一滑轨板连接;
所述第二盖板通过铆钉与所述第二滑轨板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核电站主控机笼,其特征在于,
所述铆钉为沉头铆钉。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核电站主控机笼,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一滑轨板之间设置有间隙;
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二滑轨板之间设置有间隙。
CN201721473968.1U 2017-11-07 2017-11-07 核电站主控机笼 Active CN2076125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73968.1U CN207612509U (zh) 2017-11-07 2017-11-07 核电站主控机笼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73968.1U CN207612509U (zh) 2017-11-07 2017-11-07 核电站主控机笼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12509U true CN207612509U (zh) 2018-07-13

Family

ID=62794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73968.1U Active CN207612509U (zh) 2017-11-07 2017-11-07 核电站主控机笼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125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59631A (zh) 一种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测试系统及方法
CN205137698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7612509U (zh) 核电站主控机笼
CN108649695A (zh) 一种基于智能机器人的智能巡检系统
CN207783376U (zh) 前出线型核电站io机笼
CN210628559U (zh) 一种可插拔式模块结构
CN206099998U (zh) 一种通信接口组匣及通信接口板高温老化测试系统
CN102723675A (zh) 仪表箱配线工装
CN215267212U (zh) 一种用于电气柜的元器件卡接机构
CN201955675U (zh) 一种分散控制系统试验箱
CN102354183A (zh) 石墨球形化生产线集中控制系统
CN110429406A (zh) 一种可插拔式模块装置
CN209327819U (zh) 一种脉冲量信号输入端子板
DE102007022906B3 (de) Vorrichtung zur elektrischen Energieversorgung von mehreren Geräten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CN204246927U (zh) 一种面板与主机的连接结构及净水机
CN204809660U (zh) 模数化高可靠智能低压配电柜的母线结构
CN211375494U (zh) 电子计算设备
CN209281751U (zh) 电工综合技能实训考核台
CN203691787U (zh) 电器盒及具有该电器盒的空调器
CN207051366U (zh) 一种导轨式电表接插件
CN204667663U (zh) 变电二次标准化作业实训及标准化作业流程系统
CN211480852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机舱控制柜结构
CN211179911U (zh) 直流母线槽监测装置
CN213042476U (zh) 一种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实训平台
CN204216410U (zh) 一种开关柜光纤温度传感器固定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