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10261U - 利用空气源热泵辅助的低谷电储热供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利用空气源热泵辅助的低谷电储热供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10261U
CN207610261U CN201721612293.4U CN201721612293U CN207610261U CN 207610261 U CN207610261 U CN 207610261U CN 201721612293 U CN201721612293 U CN 201721612293U CN 207610261 U CN207610261 U CN 2076102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air source
electricity
pump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1229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RUIK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RUIK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RUIK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RUIK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1229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102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102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1026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空气源热泵辅助的低谷电储热供热系统,该系统包括换热器、终端散热装置、空气源热泵、电辅加热装置和相变蓄热装置,电辅加热装置一端通过管路与相变蓄热装置相连接,其另一端通过管路与空气源热泵相连接;相变蓄热装置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换热器相连接,且在该管路上安装电动调节阀;空气源热泵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换热器相连接,且在该管路上安装一次侧循环泵;终端散热装置与换热器通过管路连接,且在其一侧的连接管路上安装二次侧循环泵。该供热系统保证了空气源热泵的COP值校,让热泵在最有利条件下工作,达到最佳工况;蓄热装置只需要储存峰电时间段的热量,对低谷电时间段储热的需求降低,对电力的需求随之降低。

Description

利用空气源热泵辅助的低谷电储热供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供热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效储热供热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空气源热泵辅助的低谷电储热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国家清洁取暖的政策,多种利用电能发热供热的技术形式被发明。其中空气源热泵和储热技术是采纳最多的技术形式。但是考虑到电能的利用率、供热效率及电力移峰填谷等方面,以上两种技术都有各自的短板。
空气源热泵的热量来源是我们都必须要的空气,而作为一种节能产品,其能源消耗与能效比COP值有密切相关。由于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空气源热泵设计正常工作温度在0~40℃,故在环境温度比较高的南方空气能热水器往往有上佳的表现。而冬季夜间气温普遍在-10℃以下的北方城市,空气源热泵很难达到设计的预想效果。
低谷电储热技术在电力移峰填谷方面有优势,但是该技术发热用电全部在夜间进行,电装机容量要求较高,远大于白天使用的电负荷,而这部分电容量在白天难以有效利用,造成设备的浪费。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高效储热供热系统,该系统能够将空气源热泵和低谷储热两种技术的优势相结合,实现热量的充分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空气源热泵辅助的低谷电储热供热系统,该系统包括换热器、终端散热装置、空气源热泵、电辅加热装置和相变蓄热装置,所述电辅加热装置一端通过管路与相变蓄热装置相连接,其另一端通过管路与空气源热泵相连接;所述相变蓄热装置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换热器相连接,且在该管路上安装电动调节阀;所述空气源热泵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换热器相连接,且在该管路上安装一次侧循环泵;所述一次侧循环泵旁设置支路,该支路与所述电动调节阀相连通;所述终端散热装置与换热器通过管路连接,且在其一侧的连接管路上安装二次侧循环泵。
进一步的,上述利用空气源热泵辅助的低谷电储热供热系统中,所述电辅加热装置为电锅炉或者电加热器。
进一步的,上述利用空气源热泵辅助的低谷电储热供热系统中,所述相变蓄热装置为无机盐相变储热装置。
进一步的,上述利用空气源热泵辅助的低谷电储热供热系统中,该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电动调节阀、一次侧循环泵和二次侧循环泵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上述利用空气源热泵辅助的低谷电储热供热系统中,所述控制装置由工控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数据采集模块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谷电储热供热系统,夜间供热时利用低谷电发热,将热量储存于储热装置,在平电时段启动空气源热泵,为终端供热,如果室外温度过低,可启动储热装置进行热量补充。在峰电时段转由储热系统供热,空气源热泵处于备用状态。同时,相变蓄热装置介质采用无机盐,储热的密度大,不易燃易爆,而且为常压工作,安全性更高。另外,在出现极端情况下,空气源热泵和储热装置可以互为备用。
该供热系统在平电时间段白天室外温度较高时,保证了空气源热泵的COP值校,让热泵在最有利条件下工作,达到最佳工况;储热装置只需要储存峰电时间段的热量,对低谷电时间段储热的需求降低,对电力的需求随之降低,并且节省了储热装置的数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利用空气源热泵辅助的低谷电储热供热系统的蓄热运行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利用空气源热泵辅助的低谷电储热供热系统的蓄热释放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换热器,2-终端散热装置,3-空气源热泵,4-电辅加热装置,5-相变蓄热装置,6-电动调节阀,7-一次侧循环泵,8-二次侧循环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的利用空气源热泵辅助的低谷电储热供热系统,该系统包括换热器1、终端散热装置2、空气源热泵3、电辅加热装置4和相变蓄热装置5,所述电辅加热装置4一端通过管路与相变蓄热装置5相连接,其另一端通过管路与空气源热泵3相连接;所述相变蓄热装置5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换热器1相连接,且在该管路上安装电动调节阀6;所述空气源热泵3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换热器1相连接,且在该管路上安装一次侧循环泵7;所述一次侧循环泵7旁设置支路,该支路与所述电动调节阀6相连通;所述终端散热装置2与换热器1通过管路连接,且在其一侧的连接管路上安装二次侧循环泵8。所述电辅加热装置4为电锅炉或者电加热器,所述相变蓄热装置5中的储热介质为无机盐。
进一步地,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电动调节阀6、一次侧循环泵7和二次侧循环泵8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由工控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和数据采集模块组成。该控制装置的控制原理与现有技术相同,各管路上设置温度补偿装置,通过温度补偿装置测定各个端口的温度数值,并将温度值传输至数据采集模块,经PLC运算后,由控制装置发出指令,对水泵以及阀门进行控制和调节。
上述利用空气源热泵辅助的低谷电储热供热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蓄热运行模式:手动开启或者由控制装置自动开启一次侧循环泵7和二次侧循环泵8,开启空气源热泵3,空气源热泵3向相变蓄热装置5蓄热,同时向终端散热装置2供热。由终端散热装置2的终端回水温度联动控制电动调节阀6,即控制一次侧循环水7进入换热器1流量,保证终端的循环水温度。
蓄热释放运行模式:手动开启或者由控制装置自动开启一次侧循环泵7和二次侧循环泵8,关闭空气源热泵3,由相变蓄热装置5向系统输送热量,由终端散热装置2回水温度控制一次侧循环水泵7转速,即控制一次侧水流量,保证终端循环水温度。
夜间供热时利用低谷电发热,将热量储存于储热装置,在平电时段启动空气源热泵,为终端供热,如果室外温度过低,可启动储热装置进行热量补充。在峰电时段转由储热系统供热,空气源热泵处于备用状态。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利用空气源热泵辅助的低谷电储热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换热器(1)、终端散热装置(2)、空气源热泵(3)、电辅加热装置(4)和相变蓄热装置(5),所述电辅加热装置(4)一端通过管路与相变蓄热装置(5)相连接,其另一端通过管路与空气源热泵(3)相连接;所述相变蓄热装置(5)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换热器(1)相连接,且在该管路上安装电动调节阀(6);所述空气源热泵(3)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换热器(1)相连接,且在该管路上安装一次侧循环泵(7);所述一次侧循环泵(7)旁设置支路,该支路与所述电动调节阀(6)相连通所述终端散热装置(2)与换热器(1)通过管路连接,且在其一侧的连接管路上安装二次侧循环泵(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空气源热泵辅助的低谷电储热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辅加热装置(4)为电锅炉或者电加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空气源热泵辅助的低谷电储热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蓄热装置(5)中的储热介质为无机盐。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利用空气源热泵辅助的低谷电储热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电动调节阀(6)、一次侧循环泵(7)和二次侧循环泵(8)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空气源热泵辅助的低谷电储热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由工控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数据采集模块组成。
CN201721612293.4U 2017-11-27 2017-11-27 利用空气源热泵辅助的低谷电储热供热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102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12293.4U CN207610261U (zh) 2017-11-27 2017-11-27 利用空气源热泵辅助的低谷电储热供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12293.4U CN207610261U (zh) 2017-11-27 2017-11-27 利用空气源热泵辅助的低谷电储热供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10261U true CN207610261U (zh) 2018-07-13

Family

ID=62796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12293.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610261U (zh) 2017-11-27 2017-11-27 利用空气源热泵辅助的低谷电储热供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10261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4047A (zh) * 2019-09-26 2019-11-29 北京民利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设备联合分布式低谷电蓄热储能装置
CN111023228A (zh) * 2019-12-20 2020-04-17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集成熔盐蓄热和高效空气源热泵的风光互补清洁供暖系统
CN112503611A (zh) * 2020-12-25 2021-03-16 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热电厂 蓄能调峰罐蓄热系统及蓄热方法
CN112880220A (zh) * 2021-01-28 2021-06-01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风光互补清洁供暖的复叠式热泵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4047A (zh) * 2019-09-26 2019-11-29 北京民利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设备联合分布式低谷电蓄热储能装置
CN110514047B (zh) * 2019-09-26 2024-01-26 北京民利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设备联合分布式低谷电蓄热储能装置
CN111023228A (zh) * 2019-12-20 2020-04-17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集成熔盐蓄热和高效空气源热泵的风光互补清洁供暖系统
CN112503611A (zh) * 2020-12-25 2021-03-16 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热电厂 蓄能调峰罐蓄热系统及蓄热方法
CN112880220A (zh) * 2021-01-28 2021-06-01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风光互补清洁供暖的复叠式热泵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10261U (zh) 利用空气源热泵辅助的低谷电储热供热系统
CN204358978U (zh) 一种采用导热油传热的储能式清洁能源蒸汽锅炉
CN108105831A (zh) 一种玻璃厂低温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105352023A (zh) 一种具有低谷电加热蓄能的二次换热供热系统
CN104864449A (zh) 一种具有太阳能、低谷电加热蓄能的热水供热装置及应用
CN111189232A (zh) 一种严寒地区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复合供热系统
CN202403323U (zh) 污水源热泵蓄热供热系统
CN205174661U (zh) 一种复合型区域供冷供热系统
CN103175189A (zh) 太阳能锅炉软水预热系统
CN103031685B (zh) 一种热印染废水余热回收系统
CN101769553A (zh) 二次泵循环水供热系统
CN201973778U (zh) 太阳能采暖及供生活热水一体化系统
CN204693564U (zh) 一种具有太阳能、低谷电加热蓄能的热水供热装置
CN104359142B (zh) 蓄热式太阳能、电能和燃煤热能联合供热热源系统
CN206831658U (zh) 电加热蓄热型取暖器
CN203615317U (zh) 蒸汽余热回收系统
CN206131146U (zh) 一种利用低谷电蓄能供热供暖的系统
CN201697326U (zh) 大温差热交换余热回收装置
CN207729834U (zh) 一种环保工业热水供应装置
CN202327657U (zh) 一种用于重油的太阳能昼夜伴热系统
CN206831659U (zh) 相变蓄热恒温锅炉
CN206361794U (zh) 多功能型系统联机的智能热水机组
CN212987364U (zh) 一种太阳能及电加热一体式的水储热供暖系统
CN205425460U (zh) 一种分布式热力站
CN201259285Y (zh) 太阳能辅助热冷力站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13

Termination date: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