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10240U - 隔热组件及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隔热组件及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610240U CN207610240U CN201721757279.3U CN201721757279U CN207610240U CN 207610240 U CN207610240 U CN 207610240U CN 201721757279 U CN201721757279 U CN 201721757279U CN 207610240 U CN207610240 U CN 20761024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ing member
- heat shield
- support element
- insulating assembly
- pa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热组件,用于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壳体、面板以及第一加热件,面板盖设在壳体的开口处,第一加热件位于壳体内,隔热组件包括支架、至少一个支撑件以及隔热片,其中,支架位于壳体内,并位于面板的下方,加热件设置在支架上,隔热片位于面板与加热件之间,隔热片覆盖住加热件,支撑件位于隔热片与加热件之间,支撑件的顶端与隔热片的底端相抵触,支撑件的顶端高于加热件,确保隔热片与加热件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形成风道,有助于散热,同时,避免了隔热片长时间使用后容易覆盖在加热件上,隔热片能够有效遏制锅具的热量传递给加热件以及其他器件,有效延长了加热件以及其他器件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隔热组件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电磁炉为满足消费者“炒”功能大火力的要求,产品的功率越来越大,从1800W、2100W一直发展到2600W、3000W等更大的功率,用于满足消费者需求,与此同时,也对电磁炉散热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产品的隔热方案,大多是将隔热部件粘贴在面板上,此方案的弊端在于,当产品使用时间长了,粘贴效果失效,隔热部件可能会覆盖在加热部件表面,影响到加热部件的散热,进而影响到电磁炉的功率以及使用寿命。另一方面,现有电磁炉大多只具有单加热系统,即主要依靠电磁线圈盘发射电磁波加热锅具,一旦电磁线圈盘损坏,电磁炉将停止工作,可靠性差,且加热效率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在于,提出一种隔热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在于,提出一种烹饪器具。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隔热组件,用于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壳体、面板以及加热件,面板盖设在壳体的开口处,加热件位于壳体内,其特征在于,隔热组件包括:支架,支架位于壳体内,并位于面板的下方,加热件设置在支架上;隔热片,隔热片位于面板与加热件之间,且隔热片覆盖住加热件;至少一个支撑件,支撑件位于隔热片与加热件之间,支撑件的顶端与隔热片的底端相抵触,且支撑件的顶端高于加热件,加热件与隔热片之间形成风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热组件,包括支架、至少一个支撑件以及隔热片,其中,支架位于壳体内,并位于面板的下方,加热件设置在支架上,隔热片位于面板与加热件之间,且隔热片覆盖住加热件,支撑件位于隔热片与加热件之间,支撑件的顶端与隔热片的底端相抵触,且支撑件的顶端高于加热件,确保隔热片与加热件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加热件与隔热片之间能够形成风道,有助于加热件的散热,避免了以往隔热片长时间使用后容易覆盖在加热件上,从而影响加热件的散热,同时有助于延长加热件的使用寿命,烹饪器具的效率更高。隔热片的设置有效遏制锅具的热量传递给烹饪器具内的加热件以及其他元器件,隔热片对加热件以及其他元器件起到保护的作用,有效延长了加热件以及其他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隔热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支撑件设置在支架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支架为支撑件提供了安装空间,有效保证支撑件的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支架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安装槽,支撑件的一端插设在安装槽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支架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安装槽,支撑件的一端插设在安装槽内,此结构设置,使得支撑件能够更稳固地放置在支架上,防止支撑件发生倾斜,隔热片能够更平稳地放置在支撑件上,进而保证了隔热组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加热件呈环状;隔热片呈环状。
在该技术方案中,加热件呈环状,隔热片呈环状,使得隔热片恰能遮盖住加热件,既可有效隔热,又可防止原材料的浪费,且环状结构加工制造方便,同时,有助于其他元器件设置在其内部的中空结构内,与其相配合工作或者用于执行不同的工作模式,充分利用了空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安装槽包括:第一安装槽,其沿着加热件的内环设置;第二安装槽,其沿着加热件的外环设置;其中,支撑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两个支撑件分别插设在第一安装槽以及第二安装槽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安装槽包括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其中,第一安装槽沿着隔热片的内环的周向设置,第二安装槽沿着隔热片的外环的周向设置,两个支撑件分别放置在第一安装槽以及第二安装槽后,对隔热片的内环以及外环的底端面均具有举升的作用,使得隔热片放置得更加稳定、牢固,进一步防止隔热片因底部受力不均,而易发生倾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支撑件与隔热片相连接,隔热片与面板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支撑件与隔热片相连接,隔热片与面板相连接,使得支撑件、隔热片以及面板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更方便将三者安装在烹饪器具内,同时可有效保证隔热片和加热件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形成一定的风道,有助于加热件的散热。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当支撑件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支撑件均匀分布。
在该技术方案中,多个支撑件均匀分布,无论是支撑件插设在支架的安装槽内的结构,还是支撑件与隔热片、面板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的结构,支撑件均匀分布,均能保证支撑件对隔热片具有稳定的支撑作用,可有效防止隔热片或者支撑件、隔热片以及面板三者一体的结构发生倾斜,进一步保证了烹饪器具内部结构的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当支撑件的数量为一个时,支撑件呈环状。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支撑件的数量为一个时,支撑件呈环状,环状的支撑件支撑在隔热片的下方,使得隔热片受力更加均匀,防止隔热片发生倾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支撑件为耐热硅胶支撑件;隔热片为云母隔热片。
在该技术方案中,支撑件为耐热硅胶支撑件,防止支撑件因受到热量的影响,而快速老化,不能有效支撑隔热片;隔热片为云母隔热片,可有效隔绝锅具向烹饪器具内部传导热量,从影响加热件或其他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热组件,加热件设置在支架上,支架上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支撑件,隔热片再设置在支撑件上,其中,支撑件为耐热硅胶支撑件,隔热片为云母片,通过此结构设置,可确保隔热片与加热件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进而改善了以往的组装方式,进一步避免了隔热片使用时间长后覆盖在加热件表面,影响加热件散热的问题,同时,相对于以往只将隔热片安装在面板上的做法,同时,这种安装方式更方便,效率更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隔热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隔热组件,因此具有该隔热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烹饪器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第二加热件,第二加热件设置在隔热组件的支架上;其中,第二加热件与加热件也可称为第一加热件可为相同类型或者不同类型的加热源。
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器具还包括第二加热件,第二加热件同样设置在支架上,与加热件即第一加热件相互配合,实现了混合加热模式,两个加热部件工作更加可靠,若其中一个加热部件损坏,另一加热部件仍能够保证烹饪器具正常工作,同时提升了加热食物的效率。其中,可选地,第一加热件与第二加热件可为相同的加热件,也可为不同的加热件。
其中,可选地,第一加热件与第二加热件可并列排布,也可套设在一起,或者不仅限于此,两者以其他的形式排布,即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隔热组件的爆炸图。
其中,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2支架,122安装槽,1222第一安装槽,1224第二安装槽,14隔热片,16支撑件,20壳体,30面板,40加热件,50第二加热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隔热组件及烹饪器具。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隔热组件,用于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壳体20、面板30以及加热件40,面板 30盖设在壳体20的开口处,加热件40位于壳体内,其特征在于,隔热组件包括:支架12,支架12位于壳体20内,并位于面板30的下方,加热件40设置在支架12上;隔热片14,隔热片14呈圆环状,隔热片14位于面板30与加热件40之间,且隔热片14覆盖住加热件40;六个支撑件16,支撑件16位于隔热片14与加热件40之间,支撑件16的顶端与隔热片14 的底端相抵触,其中,三个支撑件16支撑在隔热片14的内环的底端面,另外三个支撑件16支撑在隔热片14的外环的底端面上,且支撑件16的顶端高于加热件40,加热件40与隔热片14之间形成风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热组件,包括支架12、至少一个支撑件16以及隔热片14,其中,支架12位于壳体20内,并位于面板30的下方,加热件40设置在支架12上,隔热片14位于面板30与加热件40之间,且隔热片14覆盖住加热件40,支撑件16位于隔热片14与加热件40之间,支撑件16的顶端与隔热片14的底端相抵触,且支撑件16的顶端高于加热件 40,确保隔热片14与加热件40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加热件40与隔热片 14之间能够形成风道,有助于加热件40的散热,避免了以往隔热片14长时间使用后容易覆盖在加热件40上,从而影响加热件40的散热,同时有助于延长加热件40的使用寿命,烹饪器具的效率更高。隔热片14的设置有效遏制锅具的热量传递给烹饪器具内的加热件40以及其他元器件,隔热片14对加热件40以及其他元器件起到保护的作用,有效延长了加热件40 以及其他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在其他实施例中,隔热片14的形状可以多样化,具体以覆盖住加热件40为准。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支撑件16 设置在支架12上。
在该实施例中,支架12为支撑件16提供了安装空间,有效保证支撑件 16的稳定性。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支架12上开设有六个安装槽122,六个安装槽122形成环状结构,其中,三个安装槽122位于内环,另外三个安装槽122位于外环,支撑件16的数量同样为六个,支撑件 16的一端插设在安装槽122内。
在该实施例中,支架12上开设有六个安装槽122,六个支撑件16的一端分别插设在六个安装槽122内,此结构设置,使得支撑件16能够更稳固地放置在支架12上,防止支撑件16发生倾斜,隔热片14能够更平稳地放置在支撑件16上,进而保证了隔热组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在其他实施例当中,安装槽122的数量可为多个,而不限于六个,同样适用于支撑件16。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加热件40呈环状;隔热片14呈环状。
在该实施例中,加热件40呈环状,隔热片14呈环状,使得隔热片14恰能遮盖住加热件40,既可有效隔热,又可防止原材料的浪费,且环状结构加工制造方便,同时,有助于其他元器件设置在其内部的中空结构内,与其相配合工作或者用于执行不同的工作模式,充分利用了空间。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安装槽122包括:第一安装槽1222和第二安装槽1224;其中,第一安装槽1222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第一安装槽1222沿着隔热片14的内环的周向均匀分布,第二安装槽 1224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第二安装槽1224沿着隔热片14的外环的周向均匀分布。
在该实施例中,安装槽122包括三个第一安装槽1222和三个第二安装槽 1224,其中,三个第一安装槽1222沿着隔热片14的内环的周向均匀分布,三个第二安装槽1224沿着隔热片14的外环的周向均匀分布,对应的六个支撑件16分别放置在三个第一安装槽1222以及三个第二安装槽1224内,对隔热片14的内环以及外环的底端面均具有举升的作用,使得隔热片14 放置得更加稳定、牢固,进一步防止隔热片14因底部受力不均,而易发生倾斜。在其他实施例当中,第一安装槽1222以及第二安装槽1224的数量不仅限于此,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支撑件16与隔热片14相连接,隔热片14与面板30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支撑件16与隔热片14相连接,隔热片14与面板30 相连接,具体地,三者可采用胶粘的方式粘贴在一起,使得支撑件16、隔热片14以及面板30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更方便将三者安装在烹饪器具内,同时可有效保证隔热片14和加热件40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形成一定的风道,有助于加热件40的散热。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多个支撑件16均匀分布。
在该实施例中,多个支撑件16均匀分布,无论是支撑件16插设在支架12的安装槽122内的结构,还是支撑件16与隔热片14、面板30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的结构,支撑件16均匀分布,均能保证支撑件16对隔热片 14具有稳定的支撑作用,可有效防止隔热片14或者支撑件16、隔热片14 以及面板30三者一体的结构发生倾斜,进一步保证了烹饪器具内部结构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支撑件16的数量还可为一个,此时,支撑件16呈环状。
在该实施例中,支撑件16的数量为一个,支撑件16呈环状,环状的支撑件16支撑在隔热片14的下方,使得隔热片14受力更加均匀,防止隔热片14发生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支撑件16为耐热硅胶支撑件;隔热片14为云母隔热片。
在该实施例中,支撑件16为耐热硅胶支撑件,防止支撑件16因受到热量的影响,而快速老化,不能有效支撑隔热片14;隔热片14为云母隔热片,可有效隔绝锅具向烹饪器具内部传导热量,从影响加热件40或其他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热组件,加热件40设置在支架12上,支架12上设置有安装槽122,安装槽122内安装有支撑件16,隔热片14再设置在支撑件16上,其中,支撑件16为耐热硅胶支撑件16,隔热片14 为云母片,通过此结构设置,可确保隔热片14与加热件40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进而改善了以往的组装方式,进一步避免了隔热片14使用时间长后覆盖在加热件40表面,影响加热件40散热的问题,同时,相对于以往只将隔热片14安装在面板30上的做法,同时,这种安装方式更方便,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因此具有该隔热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烹饪器具还包括:第二加热件50,第二加热件50设置在支架12上,且隔热组件的加热件40 也可称为第一加热件40套设在第二加热件50的外部。本实施例当中,第二加热件50可为电加热件,第一加热件40可为电磁加热件,当然,第二加热件 50以及第一加热件40均不仅限于此。
在该实施例中,烹饪器具还包括第二加热件50,第二加热件50设置在支架12上,且隔热组件的第一加热件40套设在第二加热件50的外部,实现了混合加热模式,两个加热部件工作更加可靠,若其中一个加热部件损坏,另一加热部件仍能够保证烹饪器具工作,同时两加热部件的加热效率更高。两者可为相同,也可为不同的加热源,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其他实施例当中,第二加热件50的位置也不仅限于位于第一加热件40的内部,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两者可并行排布等。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隔热组件,用于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壳体、面板以及加热件,所述面板盖设在所述壳体的开口处,所述加热件位于所述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组件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位于所述壳体内,并位于所述面板的下方,所述加热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隔热片,所述隔热片位于所述面板与所述加热件之间,且所述隔热片覆盖住所述加热件;
至少一个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隔热片与所述加热件之间,所述支撑件的顶端与所述隔热片的底端相抵触,且所述支撑件的顶端高于所述加热件,所述加热件与所述隔热片之间形成风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热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安装槽,所述支撑件的一端插设在所述安装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热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件呈环状;
所述隔热片呈环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包括:
第一安装槽,其沿着所述加热件的内环设置;
第二安装槽,其沿着所述加热件的外环设置;
其中,所述支撑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两个所述支撑件分别插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槽以及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与所述隔热片相连接,所述隔热片与所述面板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隔热组件,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支撑件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所述支撑件均匀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隔热组件,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支撑件的数量为一个时,所述支撑件呈环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隔热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为耐热硅胶支撑件;
所述隔热片为云母隔热片。
10.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隔热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757279.3U CN207610240U (zh) | 2017-12-15 | 2017-12-15 | 隔热组件及烹饪器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757279.3U CN207610240U (zh) | 2017-12-15 | 2017-12-15 | 隔热组件及烹饪器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610240U true CN207610240U (zh) | 2018-07-13 |
Family
ID=62798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757279.3U Active CN207610240U (zh) | 2017-12-15 | 2017-12-15 | 隔热组件及烹饪器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61024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31698A (zh) * | 2021-06-25 | 2021-09-03 | 广东格莱瑞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多种材质容器的加热器具 |
-
2017
- 2017-12-15 CN CN201721757279.3U patent/CN20761024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31698A (zh) * | 2021-06-25 | 2021-09-03 | 广东格莱瑞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多种材质容器的加热器具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878108B2 (en) | Induction heating cooker and kitchen unit having the same | |
CN207610240U (zh) | 隔热组件及烹饪器具 | |
KR20160025171A (ko) | 인덕션 렌지의 워킹코일 조립체 | |
KR20180004567A (ko) | 워킹 코일 베이스 | |
CN207506369U (zh) | 烹饪器具 | |
CN205002177U (zh) | 一种ih电磁线盘支架 | |
CN211406340U (zh) | 线圈盘及电磁加热烹饪器具 | |
CN203539092U (zh) | 一种电磁电压力锅的发热盘 | |
CN202505002U (zh) |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式电热锅 | |
CN215647463U (zh) | 线圈盘组件及电磁烹饪器具 | |
CN206094201U (zh) | 一种双层保温高能效电磁炉 | |
CN205306719U (zh) | 一种安装及拆卸方便的电磁加热电饭煲 | |
CN216087057U (zh) | 电磁加热装置及电磁加热烹饪器具 | |
CN206006852U (zh) | 一种防反向加热的烹饪器具 | |
CN210226802U (zh) | 一种电磁炉炒料机 | |
CN215723402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5723404U (zh) | 一种加热炉 | |
CN217441718U (zh) | 电磁灶组件及包含其的电磁灶 | |
CN210951417U (zh) | 具有立体加热功能的电磁炉 | |
CN210725396U (zh) | 低辐射电磁加热设备 | |
JP2004342346A (ja) | 誘導加熱調理器 | |
CN221863111U (zh) | 一种全面积覆盖加热炒炖炉 | |
KR20160025173A (ko) | 인덕션 레인지의 워킹 코일 베이스 조립체 | |
CN208425896U (zh) | 锅具及电磁烹饪设备 | |
CN210035599U (zh) | 一种电磁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