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09358U - 一种中置遮阳百叶窗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置遮阳百叶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09358U
CN207609358U CN201721588929.6U CN201721588929U CN207609358U CN 207609358 U CN207609358 U CN 207609358U CN 201721588929 U CN201721588929 U CN 201721588929U CN 207609358 U CN207609358 U CN 2076093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ament
blind
shaft
line
curtain lea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8892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海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Shi Hang Doors And Window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Shi Hang Doors And Window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Shi Hang Doors And Window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Shi Hang Doors And Window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58892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093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093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093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rtains And Furnishings For Windows Or Do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置遮阳百叶窗,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窗扇,所述窗扇上拆卸连接有玻璃一和玻璃二,所述玻璃一和玻璃二之间设有百叶帘,所述百叶帘包括多个通过细线活动连接的帘叶,所述百叶帘的一侧设有升降装置,所述百叶帘远离升降装置的一侧设有翻转装置,所述翻转装置包括翻转装置一和翻转装置二,这种遮阳百叶窗能够在正常遮阳条件下的采光调整,实现对通光范围的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中置遮阳百叶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置遮阳百叶窗。
背景技术
生活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人们会通过很多种方法去进行窗户的遮阳工作,相较于成本较高的窗帘布的设置,很多情况下人们会选择在窗户室内的一侧加装百叶遮阳帘来实现遮阳的效果。
公告号为CN20207348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手柄驱动中置百叶窗,它包括窗体,窗体的上端布置上轨道,上轨道上依次布置至少两组翻转卷绳器,翻转卷绳器上穿置转动轴,转动轴的一端与第一转向传动机构连接,第一转向传动机构与纵向布置的传动轴的上端连接,传动轴的下端与第二转向传动机构连接,第二转向传动机构上连接摇手柄。
这种中置百叶窗虽然可以实现稳定的遮阳升降,但无法实现正常遮阳状态下的对阳光通过量的控制调节,不能够根据室内人员的需求来实际调节采光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置遮阳百叶窗,其优点是有利于在正常遮阳状态下的采光调整,能够实现对通光范围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中置遮阳百叶窗,包括窗扇,所述窗扇上拆卸连接有玻璃一和玻璃二,所述玻璃一和玻璃二之间设有百叶帘,所述百叶帘包括多个通过细线活动连接的帘叶,所述百叶帘的一侧设有升降装置,所述百叶帘远离升降装置的一侧设有翻转装置,所述翻转装置包括翻转装置一和翻转装置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百叶帘设置在玻璃一和玻璃二之间形成的密闭区间内,百叶帘的一侧设有升降装置,能够实现整个百叶帘的灵活升降,在百叶帘远离升降装置的一侧设有翻转装置,能够实现对百叶帘中帘叶的角度翻转,使通过帘叶的光照量得到控制,翻转装置包括翻转装置一和翻转装置二,翻转装置一能够实现百叶帘上部帘叶的翻转调节,翻转装置二则控制着下部分帘叶的翻转,能够满足不同需求状态下的采光需求,实现不同通光范围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帘叶上开设有两个穿线孔,两个所述穿线孔关于帘叶的长度方向对称分布,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分别穿设在两列穿线孔中的牵引线一和牵引线二、转动连接在升降装置所在一侧窗扇顶角处的转辊一、滑动连接在升降装置所在一侧窗扇上的滑块,所述牵引线一与牵引线二分别与竖直方向最下方的帘叶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上设有转辊二,所述牵引线一和牵引线二从转辊一绕卷至转辊二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帘叶上穿线孔内穿设有牵引线一和牵引线二,牵引线一和牵引线二关于帘叶的长度方向对称进行穿设,能够实现对帘叶的稳定收卷,设置在窗扇的顶角处的转辊一,能够对牵引线一和牵引线二进行牵引,使牵引线一和牵引线二从转辊一处绕卷最终与滑动连接在窗框上的滑块连接,滑块上设有转辊二,转辊二供牵引线一和牵引线二绕卷,最终能够通过滑块在竖直方向的升降带动牵引线一和牵引线二的收放。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转装置一包括翻转线一、转动连接在窗扇上部的转轴一,所述转轴一上设有供翻转线一固定连接的转轮一和转轮二,所述翻转线一包括设置在帘叶两侧的细线一和细线二,所述细线一和细线二的底端与位于中间位置的帘叶固定连接,所述细线一和细线二的顶端与转轮一和转轮二固定,位于所述百叶帘中间位置帘叶的上方帘叶的下方设有支撑线,所述支撑线的两端分别与细线一和细线二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翻转线一包括设置在帘叶两侧细线一和细线二,细线一和细线二的底端与位于中间位置的帘叶固定连接,实现对百叶帘上部帘叶的控制调节,同时在处于中间帘叶上方帘叶的下端设有支撑线,支撑线的两端与细线一和细线二固定连接,通过支撑线的设置能够实现对帘叶的稳固支撑,在窗扇的上部转动连接有转轴一,转轴一上设有转轮一和转轮二,细线一和细线二的两端分别与转轮一和转轮二固定,通过转轴一的转动带动细线一和细线二的收卷,从而带动百叶帘上部分帘叶的翻转调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转装置二包括翻转线二、转动连接在转轴一上方窗扇上的转轴二,所述转轴二上设有供翻转线二固定连接的转轮三和转轮四,所述翻转线二包括设置在帘叶两侧的细线三和细线四,所述细线三和细线四的底端与位于最下方的帘叶固定连接,所述细线三和细线四的顶端与转轮三和转轮四固定,位于所述百叶帘中间位置帘叶下方至最下方帘叶的下端设有支撑线,所述支撑线的两端分别与细线三和细线四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翻转装置二包括了翻转线二和转轴二,翻转线二包括了设置在帘叶两侧的细线三和细线四,细线三和细线四的下端与位于百叶帘最下方的帘叶固定连接,在最下方帘叶至中间位置帘叶的帘叶的下方设有支撑线,支撑线的两端分别与细线三和细线四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对帘叶的支撑,在转轴二上固定有转轴三和转轴四,细线三和细线四的顶端分别与转轴三和转轴四固定,操作人员通过转动转轴二能够带动细线三和细线四的放卷,从而带动中间位置至最下方帘叶的翻转,从而改变光照透过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转装置一还包括了固定在转轴一远离升降装置一端的升降辊一、绕卷在升降辊一上的升降线圈一、滑动连接在窗框上的升降块一,所述升降块一上设有供升降线圈一远离升降辊一一端绕卷的转块一。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转轴一远离升降装置的一端固定有升降辊一,升降辊一上绕卷有升降线圈一,通过升降线圈的绕卷能够实现转轴一的转动,在窗框上滑动连接有升降块一,升降线圈一与升降块一上的转块一绕卷,通过升降块一的升降滑动能够带动升降线圈一的放卷,从而带动转轴一进行转动调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转装置二还包括了固定在转轴二远离升降装置一端的升降辊二、绕卷在升降辊二上的升降线圈二、滑动连接在窗框上的升降块二,所述升降块二上设有供升降线圈二远离升降辊二一端绕卷的转块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转轴二远离升降装置的一端固定有升降辊二,升降辊二上绕卷有升降线圈二,通过升降线圈二可以带动转轴二的转动,同时在窗框上还滑动连接有升降块二,收卷线圈二与升降块二上的转块二转动连接,通过滑块二的升降滑移能够实现收卷线圈二的放卷,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二的长度大于转轴一的长度,所述升降块二滑动连接在升降块一远离升降装置的一侧窗框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升降块一和升降块二并列设置在一侧窗框上,分别通过收卷线圈一和收卷线圈二与转轴一和转轴二进行绕卷,从而分别控制转轴一和转轴二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块一和升降块二上下两端的窗框上设有限位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能够限制升降块一和升降块二的滑移距离,从而限制了转轴一、转轴二的转动圈数,实现对帘叶翻转角度的控制,避免出现翻转角度过大带来的帘叶无法正常升降、翻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块上设有磁铁块,位于所述玻璃一远离玻璃二的一侧设有把手块,所述把手块上设有与磁铁块吸附的磁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滑块设置在玻璃一和玻璃二之间,为了便于使用人员的操作,在玻璃一远离玻璃二的一侧设有把手块,通过把手块上设有的磁块与滑块上磁铁块的吸附能够实现把手块和滑块的同步滑移,把手块的操作即可带动滑块的升降滑移,使用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中置遮阳百叶窗通过翻转装置一和翻转装置二的设置能够实现百叶帘上下两部分的独立翻转,满足遮阳状态下不同采光量的需求;
2、通过在玻璃一和玻璃二之间设置百叶帘,减小了百叶帘安装在玻璃外侧的可能发生的日常使用磕损,提高了百叶帘使用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展现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于展现实施例内部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用于展现实施例中百叶帘部分结构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6是图3中C处的放大图;
图7是用于展现实施例中相邻帘叶连接方式结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8是图7中D处放大图;
图9是图3中E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1、窗扇;11、玻璃一;12、玻璃二;13、百叶帘;131、帘叶;2、升降装置;21、牵引线一;22、牵引线二;23、转辊一;24、滑块;241、转辊二;3、翻转装置;31、翻转装置一;311、翻转线一;3111、细线一;3112、细线二;312、转轴一;313、转轮一;314、转轮二;32、翻转装置二;321、翻转线二;3211、细线三;3212、细线四;322、转轴二;3221、转轮三;3222、转轮四;33、支撑线;4、穿线孔;5、升降辊一;51、升降线圈一;52、升降块一;53、转块一;6、升降辊二;61、升降线圈二;62、升降块二;63、转块二;7、限位块;8、磁铁块;9、把手块;91、磁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中置遮阳百叶窗,如图2所示,包括窗扇1,窗扇1上可拆卸连接有玻璃一11和玻璃二12,玻璃一11和玻璃二12之间设有百叶帘13,百叶帘13包括多个通过细线活动连接的帘叶131,百叶帘13的一侧设有升降装置2(如图3所示),百叶帘13远离升降装置2的一侧设有翻转装置3(如图3所示)。翻转装置3包括翻转装置一31(如图4所示)和翻转装置二32(如图5所示),通过升降装置2和翻转装置3的设置能够实现对百叶帘13的自由调节,从而满足不同采光度的需求。
如图3所示,为了方便实现对百叶帘13的升降调节,在帘叶131上开设有两个穿线孔4(如图6所示),两个穿线孔4关于帘叶131的长度方向对称分布。升降装置2包括分别穿设在两列穿线孔4中的牵引线一21和牵引线二22、转动连接在升降装置2所在一侧窗扇1顶角处的转辊一23、滑动连接在升降装置2所在一侧窗扇1上的滑块24,牵引线一21与牵引线二22分别与竖直方向最下方的帘叶131固定连接,从最下方穿设至顶端的牵引线一21和牵引线二22向水平方向汇合绕卷至位于窗扇1顶角处的转辊一23,转辊一23垂直于窗框,将牵引线一21和牵引线二22竖直向下导向。在转辊一23的下端设有滑块24,滑块24上设有转辊二241(如图9所示),牵引线一21和牵引线二22从转辊一23绕卷至转辊二241上,操作人员通过竖直方向滑块24的滑移即可实现牵引线一21和牵引线二22的收卷。
如图3和图4所示,由于牵引线一21和牵引线二22只是穿过穿线孔4(如图6所示),无法对整列帘叶131进行限位固定。翻转装置一31包括翻转线一311、转动连接在窗扇1上部的转轴一312,转轴一312上固定连接有转轮一313和转轮二314(如图5所示),翻转线一311包括设置在帘叶131两侧的细线一3111(如图8所示)和细线二3112(如图8所示),细线一3111和细线二3112的底端与位于百叶帘13中间位置的帘叶131固定连接,细线一3111和细线二3112的顶端分别与转轮一313和转轮二314固定。位于中间位置帘叶131上方的帘叶131的下方均设有支撑线33(如图8所示),支撑线33的两端分别与细线一3111和细线二3112固定连接,通过支撑线33与两侧细线一3111和细线二3112的连接,实现了对帘叶131的支撑限位。转轴一312的转动即可带动转轮一313和转轮二314转动,两侧细线一3111和细线二3112的升降会带动帘叶131进行翻转,从而改变相邻帘叶131间的角度,使光照的通过量发生改变。
如图5所示,为了实现对百叶帘13上下两部分光照量的独立控制,该中置百叶窗的翻转装置二32包括翻转线二321、转动连接在转轴一312上方窗扇1上的转轴二322,转轴二322的长度大于转轴一312,在转轴二322上固定连接的转轮三3221和转轮四3222。翻转线二321包括设置在帘叶131两侧的细线三3211(如图8所示)和细线四3212(如图8所示),细线三3211和细线四3212的底端与位于最下方的帘叶131固定连接,细线三3211和细线四3212的顶端分别与转轮三3221和转轮四3222固定。位于中间位置帘叶131至最下方帘叶131的下端均设有支撑线33,支撑线33的两端分别与细线三3211和细线四3212固定连接,从而通过支撑线33与细线三3211和细线四3212的固定连接实现了对中间位置至最下端帘叶131的支撑限位。通过转轴二322的转动即可实现细线三3211和细线四3212的收卷,从而改变细线三3211和细线四3212的相对位置,使帘叶131随着细线三3211和细线四3212相对长度的改变进行翻转,改变百叶帘13下部分帘叶131的光照通过量。
如图3和图4所示,由于该中置百叶窗的百叶帘13设置在玻璃一11(如图2所示)和玻璃二12(如图2所示)之间,在实际对升降装置2和翻转装置3的操作过程中会存在不便。为了方便室内人员的操作,该翻转装置一31还包括了固定在转轴一312远离升降装置2一端的升降辊一5、绕卷在升降辊一5上的升降线圈一51、滑动连接在窗框上的升降块一52,升降线圈一51绕卷在升降辊一5上,能够带动转轴一312的转动,同时在升降辊一5下方窗框上滑动连接有升降块一52,升降块一52上设有供升降线圈一51远离升降辊一5一端绕卷的转块一53,升降线圈一51绕卷至转块一53上,随着升降块一52的升降即可带动转轴一312的转动,从而带动帘叶131的翻转。
如图3和图5所示,翻转装置二32还包括了固定在转轴二322远离升降装置2一端的升降辊二6、绕卷在升降辊二6上的升降线圈二61、滑动连接在窗框上的升降块二62,升降块二62滑动连接在升降块一52的一侧,在升降块二62上设有供升降线圈二61远离升降辊二6一端绕卷的转块二63,升降线圈二61从升降辊二6绕卷至升降块二62上的转块二63。随着升降块二62的竖直滑移能够带动升降线圈二61的收卷,从而带动转轴二322转动,使帘叶131发生翻转。
如图3所示,由于帘叶131的翻转只能在较小角度范围内进行偏转,为了限制帘叶131的最大翻转角度,避免翻转角度过大影响到帘叶131的正常开合收卷,并列滑移设置在窗框上的升降块一52和升降块二62的上下两端窗框上还固定有限位块7,限位块7限制了升降块一52和升降块二62的最大滑移距离,进而限制了转轴一312和转轴二322的转动圈数,使帘叶131在转轴一312和转轴二322的带动下翻转角度限定。
如图3所示,考虑到最终翻转装置一31和翻转装置二32均设置在玻璃一11(如图2所示)和玻璃二12(如图2所示)间的封闭区域,在升降块一52、升降块二62以及滑块24上设有磁铁块8(如图3所示),位于玻璃一11远离玻璃二12的一侧设有把手块9(如图1所示),把手块9上设有与磁铁块8吸附的磁块91(如图1所示),室内人员通过滑动把手块9即可带动玻璃一11和玻璃二12内部的升降块一52、升降块二62、滑块24的活动,实现对百叶帘13升降、翻转的调节,日常使用方便。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9)

1.一种中置遮阳百叶窗,包括窗扇(1),所述窗扇(1)上拆卸连接有玻璃一(11)和玻璃二(12),所述玻璃一(11)和玻璃二(12)之间设有百叶帘(13),所述百叶帘(13)包括多个通过细线活动连接的帘叶(131),其特征是:所述百叶帘(13)的一侧设有升降装置(2),所述百叶帘(13)远离升降装置的一侧设有翻转装置(3),所述翻转装置(3)包括翻转装置一(31)和翻转装置二(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置遮阳百叶窗,其特征是:所述帘叶(131)上开设有两个穿线孔(4),两个所述穿线孔(4)关于帘叶(131)的长度方向对称分布,所述升降装置(2)包括分别穿设在两列穿线孔(4)中的牵引线一(21)和牵引线二(22)、转动连接在升降装置(2)所在一侧窗扇(1)顶角处的转辊一(23)、滑动连接在升降装置(2)所在一侧窗扇(1)上的滑块(24),所述牵引线一(21)与牵引线二(22)分别与竖直方向最下方的帘叶(131)固定连接,所述滑块(24)上设有转辊二(241),所述牵引线一(21)和牵引线二(22)从转辊一(23)绕卷至转辊二(24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置遮阳百叶窗,其特征是:所述翻转装置一(31)包括翻转线一(311)、转动连接在窗扇(1)上部的转轴一(312),所述转轴一(312)上设有供翻转线一(311)固定连接的转轮一(313)和转轮二(314),所述翻转线一(311)包括设置在帘叶(131)两侧的细线一(3111)和细线二(3112),所述细线一(3111)和细线二(3112)的底端与位于中间位置的帘叶(131)固定连接,所述细线一(3111)和细线二(3112)的顶端与转轮一(313)和转轮二(314)固定,位于所述百叶帘(13)中间位置帘叶(131)上方的帘叶(131)的下方设有支撑线(33),所述支撑线(33)的两端分别与细线一(3111)和细线二(311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置遮阳百叶窗,其特征是:所述翻转装置二(32)包括翻转线二(321)、转动连接在转轴一(312)上方窗扇(1)上的转轴二(322),所述转轴二(322)上设有供翻转线二(321)固定连接的转轮三(3221)和转轮四(3222),所述翻转线二(321)包括设置在帘叶(131)两侧的细线三(3211)和细线四(3212),所述细线三(3211)和细线四(3212)的底端与位于最下方的帘叶(131)固定连接,所述细线三(3211)和细线四(3212)的顶端与转轮三(3221)和转轮四(3222)固定,位于所述百叶帘(13)中间位置帘叶(131)下方至最下方帘叶(131)的下端设有支撑线(33),所述支撑线(33)的两端分别与细线三(3211)和细线四(321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置遮阳百叶窗,其特征是:所述翻转装置一(31)还包括了固定在转轴一(312)远离升降装置(2)一端的升降辊一(5)、绕卷在升降辊一(5)上的升降线圈一(51)、滑动连接在窗框上的升降块一(52),所述升降块一(52)上设有供升降线圈一(51)远离升降辊一(5)一端绕卷的转块一(5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中置遮阳百叶窗,其特征是:所述翻转装置二(32)还包括了固定在转轴二(322)远离升降装置(2)一端的升降辊二(6)、绕卷在升降辊二(6)上的升降线圈二(61)、滑动连接在窗框上的升降块二(62),所述升降块二(62)上设有供升降线圈二(61)远离升降辊二(6)一端绕卷的转块二(6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中置遮阳百叶窗,其特征是:所述转轴二(322)的长度大于转轴一(312)的长度,所述升降块二(62)滑动连接在升降块一(52)远离升降装置(2)的一侧窗框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中置遮阳百叶窗,其特征是:所述升降块一(52)和升降块二(62)上下两端的窗框上设有限位块(7)。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置遮阳百叶窗,其特征是:所述滑块(24)上设有磁铁块(8),位于所述玻璃一(11)远离玻璃二(12)的一侧设有把手块(9),所述把手块(9)上设有与磁铁块(8)吸附的磁块(91)。
CN201721588929.6U 2017-11-23 2017-11-23 一种中置遮阳百叶窗 Active CN2076093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88929.6U CN207609358U (zh) 2017-11-23 2017-11-23 一种中置遮阳百叶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88929.6U CN207609358U (zh) 2017-11-23 2017-11-23 一种中置遮阳百叶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09358U true CN207609358U (zh) 2018-07-13

Family

ID=62796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88929.6U Active CN207609358U (zh) 2017-11-23 2017-11-23 一种中置遮阳百叶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093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471699C (en) Double-layer roller blind
US20050155720A1 (en) Roman shade capable of adjusting light transmittance
CN110700743B (zh) 一种一体化内置可调式百叶窗帘的玻璃窗
US20100071858A1 (en) Window blind with controlling axle
CA2475716A1 (en) Fabric window blind
CA2421479A1 (en) Blind lifting control method and mechanism
AU779253B2 (en) Single control tilt drive unit
CN207609358U (zh) 一种中置遮阳百叶窗
CN209509270U (zh) 建筑幕墙结构
CN210685818U (zh) 一种中置式百叶平推窗
CN202788567U (zh) 易升降双滑杆式外遮阳百叶窗
WO1991014069A1 (en) Window blind or curtain, particularly for two-pane insulating glass window
CN2581676Y (zh) 可调光中空装饰玻璃窗
CN209385028U (zh) 中空百叶窗的拉伸系统
CN208073334U (zh) 多回转卷帘绳索联动传动式百叶遮阳帘
KR101021325B1 (ko) 수동식 스크린 블라인드
CN218624018U (zh) 一种内置卷帘组件及内置卷帘窗
CN206129108U (zh) 一种新型百叶帘片
TW202035851A (zh) 具有雙捲收裝置之窗簾軌道
CN205936335U (zh) 一种用于三玻两腔窗体结构的百叶窗控制组件
CN213869629U (zh) 一种防蚊虫可调节百叶窗帘
CN214532700U (zh) 一种折叠式罗马帘
JP2019094745A (ja) スラットを上から降ろせるベネシャンブラインド
CN220059390U (zh) 一种中间层百叶窗
CN219471929U (zh) 两玻一腔内置卷帘节能中空玻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