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08241U - 配重可移动式吊车 - Google Patents

配重可移动式吊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08241U
CN207608241U CN201721522407.6U CN201721522407U CN207608241U CN 207608241 U CN207608241 U CN 207608241U CN 201721522407 U CN201721522407 U CN 201721522407U CN 207608241 U CN207608241 U CN 2076082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counterweight
gravity
telescopic arm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2240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东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52240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082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082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082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配重可移动式吊车,涉及起吊机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重可移动式吊车包括吊车支撑平台,还包括伸缩臂、吊运装置、重力集中杆、第一驱动装置和绳索,其中:伸缩臂的第一端部与吊车支撑平台连接,伸缩臂的第二端部设有配重;吊运装置设于伸缩臂的上方;重力集中杆的底端与吊运装置转动连接;第一驱动装置与重力集中杆连接,以驱动重力集中杆相对于吊运装置转动并锁定重力集中杆相对于吊运装置的位置;绳索一端与伸缩臂连接,另一端穿过重力集中杆的顶端与吊运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重可移动式吊车无需对配重进行拆卸,工作效率高,并且吊车受力更加的均匀,承载能力强。

Description

配重可移动式吊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配重可移动式吊车。
背景技术
吊车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港口、工地等地方的起吊搬运机械,吊车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将重物吊起,随后水平移动到指定地点,最后将重物放下,返回原位。
在吊车工作过程中,为了防止吊车发生倾覆,会在吊车的尾部增加配重,以平衡吊臂末端悬挂重物的重量,并且现有技术中的吊车在吊起不同重量的重物时,需要配合不同重量的配重,以保持吊车的稳定,配重的拆卸就会产生很大的工作量,降低工作效率,并且配重过大会使得吊车的前端和后端受力比较集中,影响吊车的承载能力。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且受力更加均匀的配重可移动式吊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重可移动式吊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吊车工作效率低且受力比较集中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重可移动式吊车,包括吊车支撑平台,还包括伸缩臂、吊运装置、重力集中杆、第一驱动装置和绳索,其中:
所述伸缩臂的第一端部与所述吊车支撑平台连接,所述伸缩臂的第二端部设有配重;
所述吊运装置设于所述伸缩臂第一端部的上方;
所述重力集中杆的底端与所述吊运装置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重力集中杆连接,以驱动所述重力集中杆相对于所述吊运装置转动并锁定所述重力集中杆相对于所述吊运装置的位置;
所述绳索一端与所述伸缩臂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重力集中杆的顶端与所述吊运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油缸和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油缸的一端与所述吊运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油缸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重力集中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臂的第二端部还设有用于缠绕绳索的绳索收卷机。
进一步地,所述重力集中杆为空心方钢。
进一步地,所述吊运装置包括吊臂、支撑座和第二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支撑座与所述伸缩臂的第一端部连接;
所述吊臂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吊臂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绳索连接的楔形接头;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吊臂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吊臂相对于所述支撑座转动并锁定所述吊臂相对于所述支撑座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重力集中杆的顶部设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上设有用于所述绳索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吊车支撑平台包括平台本体和设于所述平台本体上方的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与所述伸缩臂连接,以带动所述伸缩臂相对于所述平台本体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机构与所述伸缩臂之间还设有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机构上设有控制室,所述控制室设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与所述伸缩臂连接,以控制所述伸缩臂的伸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重可移动式吊车能产生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重可移动式吊车中,伸缩臂用于带动配重沿着伸缩臂的延伸方向移动;吊运装置用于吊起重物并将重物转运至指定位置;重力集中杆对绳索起到支撑作用,并将绳索上的部分力传递至吊运装置上;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重力集中杆相对于吊运装置转动,并在合适的角度处锁定重力集中杆相对于吊运装置的位置;绳索用于拉动重物,使得重物上升、保持水平或者下降。
在使用上述配重可移动式吊车工作时,首先根据所要吊起的重物的重量来控制伸缩臂的长度。当重物较重时,延长伸缩臂的长度,并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重力集中杆转动,转动至合适的角度后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锁定重力集中杆相对于吊运装置的位置,最后使用绳索吊起重物;当重物较轻时,缩短伸缩臂的长度,并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重力集中杆转动,转动至合适的角度后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锁定重力集中杆相对于吊运装置的位置,最后使用绳索吊起重物。
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重可移动式吊车中的伸缩臂能够带动配重沿着伸缩臂的延伸方向移动,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重物的重量来调节配重的力臂,无需对配重进行拆卸,通过改变伸缩臂的长度即可适应不同重量的重物,有效的减小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并且,根据重物的不同重量以及伸缩臂的伸缩长度可以通过第一驱动装置调节重力集中杆相对于吊运装置的转动角度并锁定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对绳索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同时使得重力集中杆能够将绳索上部分力传递至吊运装置,避免绳索将全部的力施加在吊车的前端和后端,使得吊车的受力更加的均匀,承载能力更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配重可移动式吊车吊运较重的重物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配重可移动式吊车吊运较轻的重物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吊车支撑平台;11-平台本体;12-转动机构;121-控制室;2-伸缩臂;21-配重;22-绳索收卷机;3-吊运装置;31-吊臂;311-楔形接头;32-支撑座;33-第二驱动装置;4-重力集中杆;41-定位件;5-第一驱动装置;51-第一油缸;52-第一活塞杆;6-绳索;7-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配重可移动式吊车吊运较重的重物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配重可移动式吊车吊运较轻的重物时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重可移动式吊车,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吊车支撑平台1,还包括伸缩臂2、吊运装置3、重力集中杆4、第一驱动装置5和绳索6,其中:伸缩臂2的第一端部与吊车支撑平台1连接,伸缩臂2的第二端部设有配重21;吊运装置3设于伸缩臂2的上方;重力集中杆4的底端与吊运装置3转动连接;第一驱动装置5与重力集中杆4连接,以驱动重力集中杆4相对于吊运装置3转动并锁定重力集中杆4相对于吊运装置3的位置;绳索6一端与伸缩臂2连接,另一端穿过重力集中杆4的顶端与吊运装置3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配重可移动式吊车中,伸缩臂用于带动配重沿着伸缩臂的延伸方向移动;吊运装置用于吊起重物并将重物转运至指定位置;重力集中杆对绳索起到支撑作用,并将绳索上的部分力传递至吊运装置上;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重力集中杆相对于吊运装置转动,并在合适的角度处锁定重力集中杆相对于吊运装置的位置;绳索用于拉动重物,使得重物上升、保持水平或者下降。
在使用上述配重可移动式吊车工作时,首先根据所要吊起的重物的重量来控制伸缩臂的长度。当重物较重时,延长伸缩臂的长度,并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重力集中杆转动,转动至合适的角度后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锁定重力集中杆相对于吊运装置的位置,最后使用绳索吊起重物;当重物较轻时,缩短伸缩臂的长度,并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重力集中杆转动,转动至合适的角度后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锁定重力集中杆相对于吊运装置的位置,最后使用绳索吊起重物。
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重可移动式吊车中的伸缩臂能够带动配重沿着伸缩臂的延伸方向移动,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重物的重量来调节配重的力臂,无需对配重进行拆卸,通过改变伸缩臂的长度即可适应不同重量的重物,有效的减小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并且,根据重物的不同重量以及伸缩臂的伸缩长度可以通过第一驱动装置调节重力集中杆相对于吊运装置的转动角度并锁定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对绳索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同时使得重力集中杆能够将绳索上部分力传递至吊运装置,避免绳索将全部的力施加在吊车的前端和后端,使得吊车的受力更加的均匀,承载能力更强。
伸缩臂2可以通过液压机构、气压机构来实现伸缩,也可以通过丝杠传动机构来实现伸缩,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伸缩臂2可以包括缸体和活塞杆,其中,缸体可以与吊车支撑平台1固定连接,活塞杆平行于支撑平台1所处平面,活塞杆的末端设有配重21,当活塞杆相对于缸体来回往复移动时,配重21随着活塞杆前后移动。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装置5可以为电机,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重力集中杆4固定连接,当需要转动重力集中杆4时,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电机的动力输出轴正转或者反转,使得动力输出轴带动重力集中杆4相对于吊运装置3转动。当转动至合适的角度后,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电机停止转动以锁定重力集中杆4相对于吊运装置3的位置。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为了使得重力集中杆4转动过程中更加的稳定,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驱动装置5包括第一油缸51和第一活塞杆52,第一油缸51的一端与吊运装置3连接,第一油缸51的另一端与第一活塞杆52的一端连接,第一活塞杆52的另一端与重力集中杆4连接,当第一活塞杆52相对于第一油缸51来回往复移动时,第一活塞杆52与重力集中杆4连接的一端推动或拉动重力集中杆4,使得重力集中杆4能够相对于吊运装置3转动,当转动至合适的角度后,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第一活塞杆52停止移动,以锁定重力集中杆4相对于吊运装置3的位置。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配重21能够更好的平衡重物对绳索产生的拉力,伸缩臂2的第二端部还设有用于缠绕绳索6的绳索收卷机22。配重21能够给予伸缩臂2一个竖直向下的第一拉力,由于绳索由绳索收卷机22经过重力集中杆4与吊运装置3连接,绳索收卷机22能够给予伸缩臂2一个斜向上的第二拉力,绳索收卷机22与配重21均设于伸缩臂2的第二端部,使得第一拉力能够直接与第二拉力沿着竖直方向的分力相抵,避免伸缩臂2上产生弯曲应力,延长了伸缩臂2的寿命。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重力集中杆4的承载能力更强,重力集中杆4为空心方钢,减小了吊车支撑平台1的负载的同时,使得重力集中杆4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支撑绳索6。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吊运装置3包括吊臂31、支撑座32和第二驱动装置33,其中:支撑座32与伸缩臂2的第一端部连接,以对吊臂31起到支撑作用;吊臂31的一端与支撑座32转动连接,吊臂31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绳索6连接的楔形接头311;第二驱动装置33与吊臂31连接,第二驱动装置33用于驱动吊臂31相对于支撑座32转动并锁定吊臂31相对于支撑座32的位置。当吊臂31需要吊起较大的重物时,第二驱动装置33驱动吊臂31以图1所示的方向顺时针转动,以抬高吊臂31末端的楔形接头311的高度,同时绳索收卷机22卷起多余的绳索6,使得绳索始终处于紧绷状态。
具体地,为了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配重可移动式吊车更好的对重物进行吊运,在本实施例中吊臂31为可伸缩式吊臂。
为了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配重可移动式吊车能够更加均匀的受力,本实施例中,重力集中杆4设于吊臂31与支撑座32连接的一端,使得绳索给予重力集中杆4的压力能够直接传递至吊臂31以及支撑座32上,更好的分担了吊车前端和后端的压力。如图1所示,当重物较重时,延长伸缩臂2的长度,缩短吊臂31的长度,通过第一驱动装置5驱动重力集中杆4以图1所示的方向顺时针转动,转动至合适的角度后通过第一驱动装置5锁定重力集中杆4相对于吊臂31的位置,最后使用绳索6吊起重物;当重物较轻时,缩短伸缩臂2的长度,延长吊臂31的长度,通过第一驱动装置5驱动重力集中杆4以图1所示的方向逆时针转动,转动至合适的角度后通过第一驱动装置5锁定重力集中杆4相对于吊臂31的位置,最后使用绳索6吊起重物。
需要说明的时,凡是能够实现驱动吊臂31相对于支撑座32转动并锁定吊臂31相对于支撑座32的位置的装置都可以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及的第二驱动装置33,例如气缸驱动装置、液压缸驱动装置,等等。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装置33采用液压缸驱动装置,包括油缸和活塞杆,油缸的一端与伸缩臂2连接,油缸的另一端与活塞杆的一端连接,活塞杆的另一端与吊臂31连接,当活塞杆相对于油缸来回往复移动时,活塞杆与吊臂31连接的一端推动或拉动吊臂31,使得吊臂31能够相对于支撑座32转动,当转动至合适的角度后,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活塞杆停止移动,以锁定吊臂31相对于支撑座32的位置。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绳索6与重力集中杆4能够更加稳定的配合,重力集中杆4的顶部设有定位件41,定位件41上设有用于绳索6穿过的通孔。定位件41的设置能够避免绳索6从重力集中杆4上脱落,为了使得定位件41的结构更加的牢固,定位件的材料可以采用不锈钢。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配重可移动式吊车的实用性更强,吊车支撑平台1包括平台本体11和设于平台本体11上方的转动机构12,转动机构12与伸缩臂2连接,以带动伸缩臂2相对于平台本体11转动。当需要将重物由一处转运至另一处时,可以使用转动机构12带动伸缩臂2转动,伸缩臂2上方的吊运装置3也随之转动,实现吊臂31末端重物的转运。
需要说明的时,凡是能够实现带动伸缩臂2相对于平台本体11转动的机构都可以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及的转动机构12,例如齿轮传动机构、涡轮传动机构,等等。
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机构12采用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轴体,电机动力输出轴与主动齿轮连接以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以带动从动齿轮转动,轴体的一端与从动齿轮固定连接,轴体的另一端与伸缩臂2固定连接,主动齿轮转动时,通过轴体带动伸缩臂2转动。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伸缩臂2的结构更加的牢固,转动机构12与伸缩臂2之间还设有加强筋7,加强筋7的材料可以为不锈钢,加强筋7可以对伸缩臂2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增加伸缩臂2的承载能力,增长伸缩臂2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操作人员的使用,转动机构12上设有控制室121,控制室121设有控制按钮,控制按钮与所述伸缩臂2电连接,以控制伸缩臂2的伸缩。当操作人员按下控制按钮时,可以控制伸缩臂2伸长、收缩或停止伸缩,使得操作人员在控制室121即可实现对伸缩臂2的控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配重可移动式吊车,包括吊车支撑平台(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伸缩臂(2)、吊运装置(3)、重力集中杆(4)、第一驱动装置(5)和绳索(6),其中:
所述伸缩臂(2)的第一端部与所述吊车支撑平台(1)连接,所述伸缩臂(2)的第二端部设有配重(21);
所述吊运装置(3)设于所述伸缩臂(2)第一端部的上方;
所述重力集中杆(4)的底端与所述吊运装置(3)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5)与所述重力集中杆(4)连接,以驱动所述重力集中杆(4)相对于所述吊运装置(3)转动并锁定所述重力集中杆(4)相对于所述吊运装置(3)的位置;
所述绳索(6)一端与所述伸缩臂(2)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重力集中杆(4)的顶端与所述吊运装置(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重可移动式吊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5)为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重可移动式吊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5)包括第一油缸(51)和第一活塞杆(52),所述第一油缸(51)的一端与所述吊运装置(3)连接,所述第一油缸(5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杆(5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杆(52)的另一端与所述重力集中杆(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重可移动式吊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臂(2)的第二端部还设有用于缠绕所述绳索(6)的绳索收卷机(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重可移动式吊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集中杆(4)为空心方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重可移动式吊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运装置(3)包括吊臂(31)、支撑座(32)和第二驱动装置(33),其中:
所述支撑座(32)与所述伸缩臂(2)的第一端部连接;
所述吊臂(31)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座(32)转动连接,所述吊臂(31)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绳索(6)连接的楔形接头(311);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3)与所述吊臂(31)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3)用于驱动所述吊臂(31)相对于所述支撑座(32)转动并锁定所述吊臂(31)相对于所述支撑座(32)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重可移动式吊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集中杆(4)的顶部设有定位件(41),所述定位件(41)上设有用于所述绳索(6)穿过的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重可移动式吊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车支撑平台(1)包括平台本体(11)和设于所述平台本体(11)上方的转动机构(12),所述转动机构(12)与所述伸缩臂(2)连接,以带动所述伸缩臂(2)相对于所述平台本体(11)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重可移动式吊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12)与所述伸缩臂(2)之间还设有加强筋(7)。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重可移动式吊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12)上设有控制室(121),所述控制室(121)设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与所述伸缩臂(2)连接,以控制所述伸缩臂(2)的伸缩。
CN201721522407.6U 2017-11-15 2017-11-15 配重可移动式吊车 Active CN2076082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22407.6U CN207608241U (zh) 2017-11-15 2017-11-15 配重可移动式吊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22407.6U CN207608241U (zh) 2017-11-15 2017-11-15 配重可移动式吊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08241U true CN207608241U (zh) 2018-07-13

Family

ID=62795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22407.6U Active CN207608241U (zh) 2017-11-15 2017-11-15 配重可移动式吊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082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91634A (zh) * 2021-01-29 2021-04-02 刘东东 一种适用于臂架式设备的变量配重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91634A (zh) * 2021-01-29 2021-04-02 刘东东 一种适用于臂架式设备的变量配重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69220U (zh) 风塔附件装载机
CN207608241U (zh) 配重可移动式吊车
CN109667721A (zh) 一种塔筒单元竖立工装
CN203998705U (zh) 单臂架钢丝绳变幅固定式起重机
CN203617622U (zh) 轻便式线缆快速收放装置
CN208182521U (zh) 一种折叠式电动小吊车
CN208898403U (zh) 支腿组件和机械设备
CN207209822U (zh) 一种便携式吊机
CN214733812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钢结构工程构件转动装置
CN215402552U (zh) 一种可折叠平衡梁支架
CN110550561A (zh) 一种悬臂吊机
CN210797292U (zh) 一种用于实现预制节段梁的六向定位和快速调节装置
CN209193410U (zh) 一种工程机械结构件吊转装置
CN219906662U (zh) 一种干式电抗器吊具
CN107974941B (zh) 悬索桥的缆索吊装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8215390U (zh) 一种工字线盘抓取专用机械手
CN220043184U (zh) 一种大型水轮发电机定子线棒精确嵌装装置
CN108584690A (zh) 一种杆件吊装设备
CN108422440A (zh) 一种工字线盘抓取专用机械手
CN108483276A (zh) 一种轻便式起重机
CN211728868U (zh) 电力施工装置
CN214456353U (zh) 一种风电用吊机的吊臂支撑装置
CN217417972U (zh) 立柱旋臂起重机及吊运设备
CN210457298U (zh) 一种便于拆卸安装的吊装装置
CN2262023Y (zh) 内爬式塔机楼顶拆卸专用起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