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01790U - 人机交互设备 - Google Patents

人机交互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01790U
CN207601790U CN201721409136.3U CN201721409136U CN207601790U CN 207601790 U CN207601790 U CN 207601790U CN 201721409136 U CN201721409136 U CN 201721409136U CN 207601790 U CN207601790 U CN 2076017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interaction device
fuselage
u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0913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代武
靳晓青
杨小芳
刘梓荫
王珺
赵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0913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017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017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017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机交互设备。该人机交互设备包括:机身和设置在所述机身上的信息交互模块;其中,所述机身包括上半部和下半部,所述上半部能够相对于所述下半部进行转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在降低服务成本的同时提高服务效率,并且能够提升用户的体验。

Description

人机交互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人机交互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服务行业中的服务流程通常是由人工完成的,比如餐饮行业,通常都需要服务员来进行点菜、告知顾客Wi-Fi密码、向有需求的顾客提供充电线、充电宝等,这种服务方式存在成本高、服务效率低、服务体验差等问题。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服务行业的部分服务势必会被智能设备替代,但是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实用新型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机交互设备,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人机交互设备,包括:机身和设置在所述机身上的信息交互模块;其中,所述机身包括上半部和下半部,所述上半部能够相对于所述下半部进行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下半部的内部设置有轨道,所述上半部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轨道相接触的轨道轮,所述轨道轮沿所述轨道运动时,带动所述上半部进行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人机交互设备还包括:电动机,连接至所述轨道轮,用于带动所述轨道轮沿所述轨道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人机交互设备还包括:充电线缆,设置在所述机身上,用于连接外部电源;和/或供电线缆,设置在所述机身上,用于向外接设备供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充电线缆和/或所述供电线缆通过卷收装置设置在所述机身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卷收装置上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在所述充电线缆和/或所述供电线缆被拉出后进行定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人机交互设备还包括:可拆卸电池,所述可拆卸电池上设置有第一接口,所述机身上设置有第二接口,所述可拆卸电池安装在所述机身上时,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相结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包括USB接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信息交互模块包括:显示装置,设置在所述上半部,所述显示装置用于显示人机交互界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上半部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显示装置能够通过所述旋转机构围绕水平方向的轴线进行旋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显示装置相对于竖直平面的最大旋转角度处于30度至45度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机身的内部设置有连接轴,所述显示装置通过所述连接轴设置在所述上半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连接轴内设置有连接至所述显示装置的线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显示装置包括触控显示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信息交互模块包括:状态指定灯,设置在所述机身上,用于指示所述人机交互设备和/或所述人机交互设备的各个模块的工作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人机交互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机身上,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用于感知信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包括以下任一或多个的组合:声音传感器、光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图像传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人机交互设备还包括: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设置在所述机身上,所述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人机交互设备还包括:网络模块,设置在所述机身上,用于接入网络并提供网络接入热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由于人机交互设备具有信息交互模块,因此用户可以基于该信息交互模块完成部分自助服务,比如自助点餐等。同时,由于机身包括上半部和下半部,并且上半部能够相对于下半部进行转动,因此人机交互设备能够灵活地调整上半部的位置,以便于向用户提供服务。相比于传统的由人工进行服务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在降低服务成本的同时提高服务效率,并且能够提升用户的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由于人机交互设备具有向外接设备供电的供电线缆,因此用户可以直接基于该供电线缆来向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进行充电,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人机交互设备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人机交互设备的上半部与下半部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人机交互设备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人机交互设备的显示装置的旋转范围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可拆卸电池与人机交互设备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
参照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人机交互设备,包括:机身和设置在机身上的信息交互模块;其中,机身包括上半部101和下半部102,上半部101能够相对于下半部102进行转动。如图4所示,上半部101与下半部102之间的旋转平面为111。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由于机身的上半部101能够相对于下半部102进行转动,因此人机交互设备能够灵活地调整上半部101的位置,以便于向用户提供服务。需要说明的是,上半部101与下半部102之间可以进行360度的旋转,并且在旋转时优选是通过电机进行控制的,用户可以通过手势、语音指令等方式来控制上半部101的旋转角度。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人机交互设备也可以自动调整上半部101的旋转角度,如根据识别到的用户所在的方向,自动调整上半部101转向用户所在的位置。
具体地,参照图2所示,下半部102的内部设置有轨道103,上半部101的内部设置有与轨道103相接触的轨道轮104,轨道轮104沿轨道103运动时,能够带动上半部101进行转动。
更具体地,如图2所示,人机交互设备的机身内设置有中轴105,上半部101运动时,是以该中轴105为中心,r为半径进行旋转运动。其中,中轴105内可以作为线缆通路,即供电线缆和/或通讯线缆可以从中轴105内通过来连接人机交互设备的上半部101和下半部102。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人机交互设备还包括连接至轨道轮104的电动机(图中未示出电动机),用于带动轨道轮104沿轨道103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参照图3,人机交互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机身上的充电线缆107和供电线缆106。其中,充电线缆107用于连接外部电源,供电线缆106用于向外接设备供电。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人机交互设备既包括充电线缆107,又包括供电线缆106,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人机交互设备可以仅包括充电线缆107,或者仅包括供电线缆106。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人机交互设备具有向外接设备供电的供电线缆106,因此用户可以直接基于该供电线缆106来向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进行充电,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充电线缆107和/或供电线缆106可以通过卷收装置设置在机身上。该卷收装置可以在用户需要使用充电线缆107和/或供电线缆106时,将线缆从机身内拉出,当不需要使用时,可以将线缆收纳至机身内。具体如图4所示,充电线缆107的卷收装置是108,供电线缆106的卷收装置是109。需要说明的是,卷收装置108和卷收装置109设置在人机交互设备的内部。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卷收装置上设置有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用于在充电线缆107和/或供电线缆106被拉出后进行定位,进而使得用户能够根据需求灵活地调整线缆的伸出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卷收装置可以是卷曲的金属簧片,定位机构可以是卡舌。当未使用线缆(充电线缆107和/或供电线缆106)时,线缆通过卷曲的金属簧片全部收纳在人机交互设备的内部,仅露出充电接头或插头。用户在使用时,可以捏住接头或插头向外拉出线缆到合适长度(不超过线缆自身长度),当停止拖拽线缆时,卡舌会自动卡住线缆,以便于用户使用。需要说明的是,当线缆卡住时,线缆外露长度不会变化,并且在线缆长度范围内,用户可以继续向外拖拽。当线缆使用完毕后,用户可以按下相应的锁卡按钮来释放卡舌,进而金属簧片的应力会将线缆拉回人机交互设备的内部,当用户松开锁卡按钮时可以卡住线缆,停止收纳线缆。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金属簧片的应力可以根据线缆长度和粗细进行调整,以保证能够将全部线缆收纳至人机交互设备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信息交互模块包括显示装置110,该显示装置110用于显示人机交互界面,并且设置在人机交互设备的上半部101上。
参照图4所示,显示装置110能够进行旋转,优选地,显示装置110相对于竖直平面的最大旋转角度α处于30度至45度之间,这样能够在保证灵活性的前提下,便于用户使用。具体地,人机交互设备的上半部101上设置有旋转机构119,显示装置110能够通过该旋转机构119围绕水平方向的轴线进行旋转。可选地,该旋转机构119可以是旋转轴。
参照图2,中轴105可以作为显示装置110与人机交互设备的连接轴,即显示装置110通过中轴105设置在人机交互设备的上半部101上,中轴105内的线缆可以连接至显示装置110,以便于向显示装置110供电和发送控制信号。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10可以是触控显示屏。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人机交互设备还包括:可拆卸电池112,人机交互设备的机身上设置有放置可拆卸电池112的容置空间113。需要说明的是,可拆卸电池112上设置有第一接口,机身上(具体是在容置空间113内)设置有第二接口,可拆卸电池112安装在机身上时,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相结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包括USB接口。在该实施例中,由于USB接口是较为常用的接口,因此通过将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设置为USB接口,使得当可拆卸电池112从机身上取下后,能够作为方便地作为供电电源(如充电宝)向其他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供电。
继续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信息交互模块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机身上的状态指示灯114,用于指示人机交互设备和/或人机交互设备的各个模块的工作状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状态指示灯114可以由多个可控制颜色的彩色LED灯组成,这些LED灯的颜色用来表征人机交互设备和/或人机交互设备的各个模块的工作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人机交互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机身上的用于感知信息的至少一个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以包括以下任一或多个的组合:声音传感器、光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图像传感器等。
优选地,如图1所示,可以在显示装置110上设置相应的传感器115,如光传感器、图像传感器等。光传感器可以用于感知光线的变化,进而来调整显示装置110的亮度;图像传感器可以用于进行图像采集,如可以是摄像头等。进一步地,显示装置110上还可以设置闪光灯,以辅助采集图像。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传感器也可以设置于人机交互设备机身的侧面118的位置。如在118处设置声音传感器,声音传感器可以包含一对音响和多个隐性麦克风,麦克风用于采集用户的语音指令,音响用于播放提示信息,以完成与用户的语音交互。
参照图4所示,人机交互设备上还可以设置震动模块116,以基于该震动模块110输出物理反馈信息。
参照图5所示,人机交互设备的机身上还可以设置数据接口117,该数据接口可以是USB接口,其一方面可以用于充电,另一方面还可以用于传输数据。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人机交互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机身上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该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优选地,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可以是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模块。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人机交互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身上的网络模块,其中,网络模块用于接入网络并提供网络接入热点。比如网络模块可以是Wi-Fi模块,该Wi-Fi模块既可以将人机交互设备接入网络,也可以提供小功率热点,以供其他设备接入。
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人机交互设备的结构可以是图1、图3至图5中所示的近似圆锥体的底部截断,且上半部101具有倾斜的切面,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上半部101也可以是具有平行于水平面的切面,并且人机交互设备也可以是其它的结构,比如还可以是圆柱体、长方体等。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9)

1.一种人机交互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身和设置在所述机身上的信息交互模块;
其中,所述机身包括上半部和下半部,所述上半部能够相对于所述下半部进行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机交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半部的内部设置有轨道,所述上半部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轨道相接触的轨道轮,所述轨道轮沿所述轨道运动时,带动所述上半部进行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机交互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动机,连接至所述轨道轮,用于带动所述轨道轮沿所述轨道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机交互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充电线缆,设置在所述机身上,用于连接外部电源;和/或
供电线缆,设置在所述机身上,用于向外接设备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机交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线缆和/或所述供电线缆通过卷收装置设置在所述机身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机交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收装置上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在所述充电线缆和/或所述供电线缆被拉出后进行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机交互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可拆卸电池,所述可拆卸电池上设置有第一接口,所述机身上设置有第二接口,所述可拆卸电池安装在所述机身上时,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相结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机交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包括USB接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机交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交互模块包括:
显示装置,设置在所述上半部,所述显示装置用于显示人机交互界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人机交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部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显示装置能够通过所述旋转机构围绕水平方向的轴线进行旋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人机交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相对于竖直平面的最大旋转角度处于30度至45度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人机交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的内部设置有连接轴,所述显示装置通过所述连接轴设置在所述上半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人机交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内设置有连接至所述显示装置的线缆。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人机交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触控显示屏。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机交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交互模块包括:
状态指定灯,设置在所述机身上,用于指示所述人机交互设备和/或所述人机交互设备的各个模块的工作状态。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人机交互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个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机身上,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用于感知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人机交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包括以下任一或多个的组合:声音传感器、光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图像传感器。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人机交互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设置在所述机身上,所述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人机交互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网络模块,设置在所述机身上,用于接入网络并提供网络接入热点。
CN201721409136.3U 2017-10-30 2017-10-30 人机交互设备 Active CN2076017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09136.3U CN207601790U (zh) 2017-10-30 2017-10-30 人机交互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09136.3U CN207601790U (zh) 2017-10-30 2017-10-30 人机交互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01790U true CN207601790U (zh) 2018-07-10

Family

ID=62757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09136.3U Active CN207601790U (zh) 2017-10-30 2017-10-30 人机交互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017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26871U (zh) 一种解决传统健身单车数据连接的智能设备和健身单车
CN110178286A (zh) 根据位置类型发送无线电力的装置和发送无线电力的方法
CN103348555B (zh) 电力输送
CN206440890U (zh) 可穿戴分离式智能眼镜
CN206117963U (zh)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耳机
CN109247933A (zh) 便携式心电图仪和用于获取心电图的组件
CN104218625B (zh) 一种手持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方法及装置
CN207601790U (zh) 人机交互设备
CN206849007U (zh) 一种多功能集线器
CN207269994U (zh) 一种智能腕带
CN206031808U (zh) 一种无人机拍摄系统
JP3184539U (ja) 電気コード収納機能を有する電力センサー式充電装置
CN206389395U (zh) 一种便携式路由器
CN204156961U (zh) 一种旋转式网络监控摄像机
CN209497283U (zh) 一种分体式双向充电设备
CN108539878A (zh) 无线充电装置
CN209184633U (zh) 一种手机壳
CN208207670U (zh) 人机交互设备
CN206758786U (zh) 一种双耳机转换器带充电功能的三合一外部设备
CN220382434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长距离usb连接线
CN204131192U (zh) 一种用于车载点烟器接口的无线充电器
CN205615627U (zh) 电动自行车用充电控制集成装置
CN209731361U (zh) 一种手机壳
CN205646935U (zh) 一种手机外置充电装置
CN107884936A (zh) 一种内置超薄便捷充电装置的智能眼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