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96629U - 油田污水综合物理杀菌系统 - Google Patents

油田污水综合物理杀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96629U
CN207596629U CN201820540041.3U CN201820540041U CN207596629U CN 207596629 U CN207596629 U CN 207596629U CN 201820540041 U CN201820540041 U CN 201820540041U CN 207596629 U CN207596629 U CN 2075966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ping
bacterium cylinder
except
electrode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4004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光辉
杨国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MA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NMA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MA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ENMA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4004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966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966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9662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油田污水综合物理杀菌系统,涉及杀菌设备技术领域。一种油田污水综合物理杀菌系统,其包括用于容置油田回注污水的第一除菌筒和第二除菌筒,连通第一除菌筒内部和第二除菌筒内部的连接管,第二除菌筒上设有用于打开或关闭第二除菌筒的第二封盖,第二封盖打开第二除菌筒时能通过阻隔结构关闭连接管。第一除菌筒和第二除菌筒内部均设有杀菌电极装置,杀菌电极装置通过设置多个多边形的接触面的电极提高与油田回注污水之间的接触面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田污水综合物理杀菌系统能节省大量的人力,避免误操作造成泄漏,并能提高杀菌效率。

Description

油田污水综合物理杀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杀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油田污水综合物理杀菌系统。
背景技术
现目前对于油田回注污水的处理大多采用除菌设备,在对除菌设备进行清理时,通过需要将除菌筒上的连接封盖和除菌筒的多个螺钉拧下,然后将封盖放置于底面以进行除菌筒内部的清理,其非常的费力,并且在安装封盖时也非常的不方便,造成了操作工人的负担。另外,有时候操作人员在进行除菌之前会忘记将封盖装上,造成了油田回注污水的漏出,造成极大的不便,并且会造成大量的损失。并且,现目前的除菌设备中的电极大多采用圆棒形的电极,此类电极在工作时电极棒与油田回注污水的接触面积较小,直接影响了点解效率,电解率降低会导致杀菌率降低,对于油田回注污水的杀菌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降低了整个生产线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收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田污水综合物理杀菌系统,其能节省大量的人力,并能避免操作人员误操作造成油田回注污水的泄漏,还能提高油田回注污水的电解杀菌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油田污水综合物理杀菌系统,用于对油田回注污水进行除菌处理,所述油田污水综合物理杀菌系统包括第一除菌筒、第二除菌筒、连接管、阻隔结构和杀菌电极装置,所述第一除菌筒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油田回注污水的第一杀菌空间,所述第二除菌筒包括第二除菌筒主体和第二封盖,所述第二除菌筒主体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油田回注污水的第二杀菌空间,所述连接管连接于所述第一除菌筒和所述第二除菌筒主体之间,所述第一除菌筒位于所述第二除菌筒主体的上方,并且所述第一杀菌空间通过所述连接管连通于所述第二杀菌空间,所述第二杀菌空间具有连通所述第二杀菌空间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封盖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除菌筒主体以选择性地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二开口,所述阻隔结构伸入所述连接管内部,并且所述阻隔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二封盖,当所述第二封盖打开所述第二开口时,所述阻隔结构关闭所述连接管,当所述第二封盖关闭所述第二开口时,所述阻隔结构打开所述连接管,所述杀菌电极装置包括安装座、电性连接件和电极,所述电性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安装于所述第一杀菌空间内部或者所述第二杀菌空间内部,并且所述电性连接件远离所述安装座的一端具有安装面,所述电极连接于所述安装面,所述电极具有多个接触面,多个所述接触面均用于接触所述油田回注污水,多个所述接触面均呈多边形,并且每个所述接触面的多个边长均大于所述安装面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阻隔结构包括阻隔件、弹性件和电磁体,所述阻隔件伸入所述连接管内部,并且所述阻隔件能相对所述连接管滑动,所述弹性件和所述电磁体分别设置于所述阻隔件相对的两侧,所述电磁体与所述第二封盖连接。当所述第二封盖打开所述第二开口时,所述电磁体通电以带动所述阻隔件关闭所述连接管并带动所述弹性件产生弹性形变。当所述第二封盖关闭所述第二开口时,所述电磁体断电,所述弹性件带动所述阻隔件打开所述连接管。
进一步地,所述阻隔结构还包括通电开关,所述通电开关位于所述第二除菌筒主体形成所述第二开口的端面,并且所述通电开关与所述电磁体电连接,当所述第二封盖关闭所述第二开口时,所述第二封盖压持于所述通电开关以断开所述电磁体的电流,当所述第二封盖打开所述第二开口时,所述第二封盖脱离所述通电开关以使所述电磁体通电。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除菌筒还包括转动连接部和固定连接部,所述固定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二除菌筒主体,所述转动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二封盖,所述转动连接部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连接部,并且所述转动连接部能相对所述固定连接部转动并带动所述第二封盖翻转。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除菌筒包括第一除菌筒主体、第一封盖和指示灯,所述第一杀菌空间设置于所述第一除菌筒主体内部,并且第一除菌筒主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杀菌空间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封盖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除菌筒主体以选择性地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一开口,所述指示灯设置于所述第一封盖远离所述第一除菌筒主体的一侧,当所述第一封盖打开所述第一开口时,所述指示灯开启,当所述第一封盖关闭所述第一开口时,所述指示灯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除菌筒还包括指示灯开关,所述指示灯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一除菌筒主体形成所述第一开口的端面,并且所述指示灯开关与所述指示灯电连接,当所述第一封盖关闭所述第一开口时,所述第一封盖压持于所述指示灯开关以关闭所述指示灯,当所述第一封盖打开所述第一开口时,所述第一封盖脱离所述指示灯开关以开启所述指示灯。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电性连接件的延伸方向相同,并且所述电极沿其延伸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电性连接件沿其延伸方向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为长方形平板,并且所述电极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接触面。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的其中一个侧边连接于所述安装面,并且所述电极的侧边的中点连接于所述安装面的中点。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田污水综合物理杀菌系统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田污水综合物理杀菌系统能通过第二封盖相对第二除菌筒主体的活动连接,使得第二封盖打开第二开口时,第二封盖还能活动连接于第二除菌筒主体上,不需要操作工人徒手拿下第二封盖,节省了操作工人大量的劳作力,并且能避免第二封盖放置于地面造成的第二封盖的丢失。另外,通过设置阻隔结构,使得当第二封盖打开时,能通过阻隔结构将连接管关闭,避免操作工人误操作在第二封盖关闭之前注入油田回注污水造成的油田回注污水的泄漏。并能通过在电极上设置多个接触面,并且使得接触面的边长大于电性连接件的直径,以提高多个接触面与油田回注污水之间的接触面积,即能提高电极与油田回注污水之间的接触面积,能提高电极对油田回注污水的电解杀菌效率,增强杀菌效果,即能提高杀菌电极装置和杀菌设备的杀菌工艺的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油田污水综合物理杀菌系统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油田污水综合物理杀菌系统第二视角的第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油田污水综合物理杀菌系统第二视角的第二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阻隔结构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杀菌电极装置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杀菌电极装置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杀菌电极装置第三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标:10-油田污水综合物理杀菌系统;100-第一除菌筒;110-第一除菌筒主体;111-第一杀菌空间;112-第一开口;120-第一封盖;121-螺纹孔;130-指示灯;131-指示灯开关;200-第二除菌筒;210-第二除菌筒主体;211-第二杀菌空间;212-第二开口;220-第二封盖;221-转动连接部;222-固定连接部;300-连接管;400-阻隔结构;410-阻隔件;411-通孔;420-电磁体;421-通电开关;430-弹性件;500-杀菌电极装置;510-安装座;520-电性连接件;530-电极;531-接触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设置”、“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油田污水综合物理杀菌系统10,用于对油田回注污水进行杀菌处理,其能大量的节省人力,保证操作工人安全快速地进行油田污水综合物理杀菌系统10的清理或者检修,并且能避免操作工人误操作造成的油田回注污水的泄漏,还能提高油田污水综合物理杀菌系统10对于油田回注污水的杀菌效率。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5,其中,油田污水综合物理杀菌系统10包括第一除菌筒100、第二除菌筒200、连接管300、阻隔结构400和杀菌电极装置500。第一除菌筒100内部设置有第一杀菌空间111,第一杀菌空间111用于容置油田回注污水,以向油田回注污水提供杀菌的场所。另外,第二除菌筒200包括第二除菌筒主体210和第二封盖220,第二除菌筒主体210内部设置有第二杀菌空间211,第二杀菌空间211用于容置油田回注污水,并同样向油田回注污水提供杀菌的空间。第一除菌筒100和第二除菌筒主体210通过连接管300连接,并且第一杀菌空间111通过连接管300与第二杀菌空间211连通,第一除菌筒100位于第二除菌筒主体210的上方,以使得第一杀菌空间111内部的油田回注污水能通过连接管300流动至第二杀菌空间211内部。即,油田回注污水能在第一杀菌空间111内部进行一次杀菌,并且通过连接管300进入至第二杀菌空间211进行第二次的杀菌,以增强对油田回注污水的杀菌效果。第二除菌筒主体210上还设置有与第二杀菌空间211相连通的第二开口212,第二封盖220活动连接于第二除菌筒主体210,以使得第二封盖220能相对第二除菌筒主体210活动并选择性地打开或者关闭第二开口212。另外,阻隔结构400伸入连接管300内部,并且阻隔结构400连接于第二封盖220。当第二封盖220打开第二开口212时,阻隔结构400关闭连接管300;当第二封盖220关闭第二开口212时,阻隔结构400打开连接管300。杀菌电极装置500设置于第一杀菌空间111内部或者第二杀菌空间211内部,以通过杀菌电极装置500对第一杀菌空间111内部的油田回注污水或者第二杀菌空间211内部的油田回注污水进行杀菌处理。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通过第二封盖220与第二除菌筒主体210的活动连接,以使得操作工人在打开第二封盖220对第二除菌筒主体210进行清理或者检修时,能节省徒手拿起第二封盖220的精力,并且能避免将第二封盖220放置于地面造成第二封盖220丢失的潜在威胁。另外,通过阻隔结构400的设置,能使得在打开第二封盖220的时候,由于连接管300被阻隔结构400关闭,使得第一杀菌空间111内部的油田回注污水不会流动至第二杀菌空间211,即能避免油田回注污水自第二开口212漏出的潜在威胁。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4,其中,阻隔组件包括阻隔件410、弹性件430和电磁体420。阻隔件410伸入连接管300内部,并且阻隔件410能相对连接管300滑动,弹性件430和电磁体420分别设置于阻隔件410相对的两侧,并且弹性件430连接于阻隔件410,电磁体420连接于第二封盖220。其中,阻隔件410为金属件,以使得电磁体420能在通电的时候吸引阻隔件410并带动阻隔件410产生移动。当第二封盖220打开第二开口212时,电磁体420通电以带动阻隔件410关闭连接管300并带动弹性件430产生弹性形变,即当第二封盖220打开第二开口212时,通过电磁体420通电产生的电磁力使得阻隔件410移动至关闭连接管300的位置,与此同时,阻隔件410带动弹性件430产生弹性形变;当第二封盖220关闭第二封盖220时,电磁体420断电,弹性件430带动阻隔件410打开连接管300,即当电磁体420断电时,电磁体420产生的磁力消失,弹性件430则通过弹性回复力将阻隔件410拉回至打开连接管300的位置,此时第一杀菌空间111内部的油田回注污水即能流动至第二杀菌空间211,而在第二开口212关闭的同时,能避免油田回注污水的泄漏。
进一步地,阻隔结构400还包括通电开关421,通电开关421位于第二除菌筒主体210形成第二开口212的端面,以使得第二封盖220能在关闭第二开口212时按压通电开关421。并且通电开关421与电磁体420电连接,以使得能通过通电开关421控制电磁体420的通电或者断电。当第二封盖220关闭第二开口212时,第二封盖220压持于通电开关421以断开电磁体420中的电流,此时即能通过弹性件430将阻隔件410拉回至打开连接管300的状态;当第二封盖220打开第二开口212时,第二封盖220脱离通电开关421以使得电磁体420通电,此时便能通过电磁体420产生的电磁力将阻隔件410吸引至关闭连接管300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提出的电磁体420连接于第二封盖220指代的是,通过第二封盖220与通电开关421选择性抵持的连接方式间接地充当控制电磁体420中电流通断的开关,以使得通过第二封盖220开启第二开口212控制电磁体420的通电,通过第二封盖220关闭第二开口212控制电磁体420的断电。另外,阻隔件410与连接管300的连接方式可以为,连接管300中部开设有与阻隔件410相适配的缝隙(图未示),阻隔件410则穿过该缝隙并与连接管300滑动连接,以使得阻隔件410能在电磁体420或者弹性件430的作用下相对连接管300移动,以使得通过阻隔件410关闭或者打开连接管300。或者,阻隔件410可以设置于第二杀菌空间211内部靠近连接管300的端部的位置,并贴合于第二杀菌空间211以使得阻隔件410能贴合于第二杀菌空间211的周壁移动,并能通过阻隔件410选择性地封堵连接管300的内部通道以关闭连接管300,或者打开连接管300的内部通道等。
另外,阻隔件410的外轮廓的面积大于连接管300的外轮廓的面积,并且阻隔件410上开设有与连接管300相适配的通孔411,当第二封盖220关闭第二开口212时,通孔411对应于连接管300内部的通道以打开连接管300,使得油田回注污水能通过通孔411流动至第二杀菌空间211;当第二封盖220打开第二开口212时,通孔411与连接管300相错开,以使得通过阻隔件410的其他部分遮闭连接管300的内部通道,即能关闭连接管300,避免油田回注污水的泄漏。
请继续参阅图1、图2和图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阻隔件410的移动方方向垂直于连接管300的延伸方向,以便于阻隔件410相对连接管300的移动。
另外,第二除菌筒200还包括转动连接部221和固定连接部222,固定连接部222连接于第二除菌筒主体210,转动连接部221连接于第二封盖220,转动连接部221转动连接于固定连接部222,并且转动连接部221能相对固定连接部222转动并带动第二封盖220翻转,即能使得当第二封盖220打开第二开口212时,能通过转动连接部221和固定连接部222之间的连接关系,使得第二封盖220不需要操作工人徒手拿起,也能避免将第二封盖220放置于地面造成第二封盖220丢失的潜在威胁。
进一步地,固定连接部222设置于第二除菌筒主体210沿水平方向的一侧。即,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二封盖220打开第二开口212时,转动连接部221带动第二封盖220相对固定连接部222翻转,其中,第二封盖220的翻转平面平行于水平面,使得第二封盖220和转动连接部221的重量均通过固定连接部222承受,即能节省操作工人大量的劳作力,节省了操作时间,简化了操作难度。
需要说明的是,其中,固定连接部222和转动连接部221之间设置有转轴(图未示),即,转动连接部221嵌入至固定连接部222内部,并且转轴贯穿转动连接部221和固定连接部222,以使得转动连接部221能以转轴为转动中心相对固定连接部222转动,通过转轴保证转动连接部221在转动前后的位置稳定,避免出现第二封盖220发生偏移造成第二封盖220对于第二杀菌空间211密封不严的情况。
第一除菌筒100包括第一除菌筒主体110、第一封盖120和指示灯130,第一杀菌空间111设置于第一除菌筒主体110内部,并且第一除菌筒主体110上设置有与第一杀菌空间111相连通的第一开口112,第一封盖120活动连接于第一除菌筒主体110以选择性地打开或者关闭第一开口112。即,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除菌筒100和第二除菌筒200的结构类似,能通过第一封盖120关闭或打开第一杀菌空间111,以便于对第一除菌筒主体110进行清理或者检修。指示灯130设置于第一封盖120远离第一除菌筒主体110的一侧,并且当第一封盖120打开第一开口112时,指示灯130开启,即其中指示灯130亮起时则说明第一封盖120处于打开第一开口112的状态;当第一封盖120关闭第一开口112时,指示灯130关闭。即,能通过指示灯130的亮起提示操作工人第一封盖120处于打开的状态,避免操作工人在关闭第一封盖120之前进行油田回注污水的注入,避免油田回注污水的泄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封盖120和第一除菌筒主体110之间的连接关系与第二封盖220和第二除菌筒主体210之间的连接管300相同,即,通过转动连接部221和固定连接部222之间的转动连接配合实现第一封盖120和第一除菌筒主体110的转动连接。在此不在赘述。
进一步地,第一除菌筒100还包括指示灯130开关,指示灯130开关设置于第一除菌筒主体110形成第一开口112的端面,以使得第一封盖120在关闭第一开口112时能压持指示灯130开关,并且指示灯130开关与指示灯130电连接。当第一封盖120关闭第一开口112时,第一封盖120压持于指示灯130开关以关闭指示灯130;当第一封盖120打开第一开口112时,第一封盖120脱离指示灯130开关以开启指示灯130。
另外,油田污水综合物理杀菌系统10还包括多个螺钉,第二封盖220和第一封盖120的外缘均开设有多个螺纹孔121,并且开设有第一封盖120上的多个螺纹孔121沿第一封盖120的厚度方向贯穿第一封盖120,并且多个螺纹孔121的圆心的连线呈圆形。开设有第二封盖220上的多个螺纹孔121沿第二封盖220的厚度方向贯穿第二封盖220,并且多个螺纹孔121的圆心的连线呈圆形。多个螺钉分别穿过多个螺纹孔121并连接于第一除菌筒主体110或者第二除菌筒主体210,以通过螺钉与螺纹孔121之间的配合使得第一封盖120能紧密地关闭第一开口112,保证对于第一杀菌空间111的密封性;同理,能使得第二封盖220能紧密地关闭第二开口212,保证对于第二杀菌空间211的密封性。当需要打开第一开口112时,只需拧下第一封盖120上的多个螺钉,即能使得第一封盖120能相对第一除菌筒主体110转动,并不需要操作工人徒手拿下第一封盖120。当需要打开第二开口212时,拧下第二封盖220上的多个螺钉,即能使得第二封盖220和转动连接部221相对固定连接部222转动并打开第二开口212,同样不需要操作工人徒手拿下第二封盖220,节省了大量的劳作力,使得操作工人能高效地进行第一除菌筒100或者第二除菌筒200的清理以及检修。
请结合参阅图5、图6和图7,杀菌电极装置500包括安装座510、电性连接件520和电极530。其中,电性连接件520和电极530均连接于安装座510,以通过安装座510向电性连接件520和电极530提供支承作用。并且,安装座510用于连接电源,并将电流通过电性连接件520导向至电极530,以使得电极530能通电进行油田回注污水的电解杀菌作用。其中,电性连接件520的一端连接于安装座510,电极530连接于电性连接件520的另一端。
在使用杀菌电极装置500时,将安装座510安装于指定的设备,并将电极530伸入至容置油田回注污水的空间中,以使得注入油田回注污水后能使得油田回注污水能与电极530相接触。并向指定的设备通入电流,即能通过安装座510和电性连接件520将电流通入电极530中,即能通过电极530向油田回注污水挺电解杀菌作用。
电性连接件520远离安装座510的一端具有安装面,电极530则连接于安装面,以使得能通过电性连接件520的延伸将电极530伸入至指定的位置,以便于电极530与油田回注污水之间的接触,保证电极530对油田回注污水有效的电解杀菌作用。
电极530具有多个接触面531,以通过多个接触面531与油田回注污水的接触使得电极530向油田回注污水提供电解杀菌作用。其中,多个接触面531均呈多边形,并且每个接触面531的边长均大于安装面的直径。通过使得接触面531的边长均大于安装面的直径,以增大接触面531的面积,即能使得电极530在浸入油田回注污水中时,能提高电极530与油田回注污水之间的接触面531积,即能提高电极530对油田回注污水的电解杀菌作用,即能提高电解杀菌装置对油田回注污水电解杀菌工艺的工作效率。
其中,通过增大接触面531积,能使得电极530与油田回注污水发生电化学反应的面积增大,即能增加单位时间内电极530进行电解杀菌的油田回注污水的量,即能提高对于油田回注污水的电解杀菌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接触面531均平行于电性连接件520的轴线。即,能通过多个平行于电性连接件520的接触面531接触杀菌电极装置500四周的油田回注污水,使得杀菌电极装置500能有效地与油田回注污水接触,并有效地进行油条回注污水的电解杀菌作用,保证油田回注污水的杀菌效果。
另外,电极530的延伸方向与电性连接件520的延伸方向相同,以使得电极530能朝向远离电性连接件520的方向延伸,即能使得电极530延伸至足够远的位置,进一步增加电极530与油田回注污水之间的接触面531积。并且能使得电极530与整个空间内部的油田回注污水充分的接触,保证空间内部的大部分位置能接触到油田回注污水,即能保证油田回注污水能得到有效的电解杀菌作用。
进一步地,电极530沿其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电性连接件520的长度。即,能使得电性连接件520伸入容置油田回注污水的空间中时,保证电极530能进一步地伸入至空间内部足够远的距离,便于电极530尽量靠近于容置油田回注污水的空间的内周壁,保证电极530与足够多的油田回注污水相接触,保证电极530对油田回注污水进行充分的电解杀菌。其中,电极530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空间的尺寸进行设计,如果容置油田回注污水的空间跨度比较大,则可以采用长度较长的电极530,如果容置油田回注污水的空间跨度比较小,则可以采用长度较短的电极530,只需满足电极530在其延伸方向上靠近大致靠近于空间的内周壁即可。
另外,电极530垂直其延伸方向的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电性连接件520径向上的长度。即,其中电性连接件520大致呈圆柱形,电性连接件520的直径小于电极530在垂直其延伸方向的方向上的长度,以提高电极530的横向跨越距离,保证电极530不仅在其延伸方向上能与足够多的油田回注污水相接触,并且还能在垂直其延伸方向的方向上与足够多的油田回注污水相接触,即能进一步增加电极530与油田回注污水之间的接触面531积,保证电极530对油田回注污水的电解杀菌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电极530的外形为长方形平板,并且电机具有相对设置的接触面531。即,在本实施例中,长方形板形状的电极530上,两个较大的侧面为接触面531,通过两个接触面531与油田回注污水进行电化学反应,相对现有的圆柱形的电极530,能增大电极530与油田回注污水之间的接触面531积,保证电极530能对油田回注污水进行有效的电解杀菌处理。
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极530的外形不仅限于长方形的平板,也可以是其他正多边形的平板,例如,正六边形、正八边形或者正五边形等。或者,电极530的外形也不仅限于为平板,例如,电极530的外形可以是长方体,长方体的端面连接于安装面,同样能通过长方体形的侧面接触油田回注污水,并增加电极530与油田回注污水之间的接触面531积,以达到提高电极530对油田回注污水电解杀菌的效果的目的。
进一步地,电极530的其中一个侧边连接于安装面,并且电极530的侧边连接于安装面的中点。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电性连接件520呈圆柱形,即,电性连接件520的端面,即安装面为圆形,电极530的侧边连接于安装面的圆心处,以使得电性连接件520不仅能向电极530提供电流输送的作用,同时,还能通过电性连接件520向电极530提供稳定的承载作用,以保证电极530能在油田回注污水中稳定地提供电解杀菌作用,避免在油田回注污水流动时造成电极530与电性连接件520之间的脱离。
另外,安装面连接于电极530其中一个侧边的中点。即,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面的圆心同时连接于电极530侧边的中点,以使得电极530能在电性连接件520上保持平衡,使得当油田回注污水在流动时避免造成电极530出现松动脱落的现象,保证电极530的稳定性。另外,使得电极530能在电性连接件520的两侧的方向上延伸的距离相当,保证电极530能充分地与空间内部的油田回注污水进行电解杀菌,提高杀菌效率。
电极530的长度为180mm~220mm,宽度为120mm~160mm,厚度为5mm~25mm。在本实施例中,电极530的长度采用200mm,宽度采用140mm,厚度采用15mm。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极530的长度、宽度以及厚度均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设计。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油田污水综合物理杀菌系统10通过第二封盖220相对第二除菌筒主体210的活动连接,使得第二封盖220打开第二开口212时,第二封盖220还能活动连接于第二除菌筒主体210上,不需要操作工人徒手拿下第二封盖220,节省了操作工人大量的劳作力,并且能避免第二封盖220放置于地面造成的第二封盖220的丢失。另外,通过设置阻隔结构400,使得当第二封盖220打开时,能通过阻隔结构400将连接管300关闭,避免操作工人误操作在第二封盖220关闭之前注入油田回注污水造成的油田回注污水的泄漏。并且能通过指示灯130提示操作人员第一封盖120的开闭状态,减少操作工人误操作造成的油田回注污水的泄漏,能有效地提高油田回注污水的杀菌处理的安全性。通过在电极530上设置多个接触面531,并且使得接触面531的边长大于电性连接件520的直径,以提高多个接触面531与油田回注污水之间的接触面531积,即能提高电极530与油田回注污水之间的接触面531积,能提高电极530对油田回注污水的电解杀菌效率,增强杀菌效果,即能提高杀菌电极装置500的杀菌工艺的加工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油田污水综合物理杀菌系统,用于对油田回注污水进行除菌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田污水综合物理杀菌系统包括第一除菌筒、第二除菌筒、连接管、阻隔结构和杀菌电极装置,所述第一除菌筒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油田回注污水的第一杀菌空间,所述第二除菌筒包括第二除菌筒主体和第二封盖,所述第二除菌筒主体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油田回注污水的第二杀菌空间,所述连接管连接于所述第一除菌筒和所述第二除菌筒主体之间,所述第一除菌筒位于所述第二除菌筒主体的上方,并且所述第一杀菌空间通过所述连接管连通于所述第二杀菌空间,所述第二杀菌空间具有连通所述第二杀菌空间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封盖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除菌筒主体以选择性地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二开口,所述阻隔结构伸入所述连接管内部,并且所述阻隔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二封盖,当所述第二封盖打开所述第二开口时,所述阻隔结构关闭所述连接管,当所述第二封盖关闭所述第二开口时,所述阻隔结构打开所述连接管,所述杀菌电极装置包括安装座、电性连接件和电极,所述电性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安装于所述第一杀菌空间内部或者所述第二杀菌空间内部,并且所述电性连接件远离所述安装座的一端具有安装面,所述电极连接于所述安装面,所述电极具有多个接触面,多个所述接触面均用于接触所述油田回注污水,多个所述接触面均呈多边形,并且每个所述接触面的多个边长均大于所述安装面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污水综合物理杀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结构包括阻隔件、弹性件和电磁体,所述阻隔件伸入所述连接管内部,并且所述阻隔件能相对所述连接管滑动,所述弹性件和所述电磁体分别设置于所述阻隔件相对的两侧,所述电磁体与所述第二封盖连接;
当所述第二封盖打开所述第二开口时,所述电磁体通电以带动所述阻隔件关闭所述连接管并带动所述弹性件产生弹性形变;
当所述第二封盖关闭所述第二开口时,所述电磁体断电,所述弹性件带动所述阻隔件打开所述连接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田污水综合物理杀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结构还包括通电开关,所述通电开关位于所述第二除菌筒主体形成所述第二开口的端面,并且所述通电开关与所述电磁体电连接,当所述第二封盖关闭所述第二开口时,所述第二封盖压持于所述通电开关以断开所述电磁体的电流,当所述第二封盖打开所述第二开口时,所述第二封盖脱离所述通电开关以使所述电磁体通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污水综合物理杀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除菌筒还包括转动连接部和固定连接部,所述固定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二除菌筒主体,所述转动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二封盖,所述转动连接部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连接部,并且所述转动连接部能相对所述固定连接部转动并带动所述第二封盖翻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污水综合物理杀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除菌筒包括第一除菌筒主体、第一封盖和指示灯,所述第一杀菌空间设置于所述第一除菌筒主体内部,并且第一除菌筒主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杀菌空间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封盖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除菌筒主体以选择性地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一开口,所述指示灯设置于所述第一封盖远离所述第一除菌筒主体的一侧,当所述第一封盖打开所述第一开口时,所述指示灯开启,当所述第一封盖关闭所述第一开口时,所述指示灯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田污水综合物理杀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除菌筒还包括指示灯开关,所述指示灯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一除菌筒主体形成所述第一开口的端面,并且所述指示灯开关与所述指示灯电连接,当所述第一封盖关闭所述第一开口时,所述第一封盖压持于所述指示灯开关以关闭所述指示灯,当所述第一封盖打开所述第一开口时,所述第一封盖脱离所述指示灯开关以开启所述指示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污水综合物理杀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电性连接件的延伸方向相同,并且所述电极沿其延伸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电性连接件沿其延伸方向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田污水综合物理杀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为长方形平板,并且所述电极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接触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田污水综合物理杀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的其中一个侧边连接于所述安装面,并且所述电极的侧边的中点连接于所述安装面的中点。
CN201820540041.3U 2018-04-16 2018-04-16 油田污水综合物理杀菌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966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40041.3U CN207596629U (zh) 2018-04-16 2018-04-16 油田污水综合物理杀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40041.3U CN207596629U (zh) 2018-04-16 2018-04-16 油田污水综合物理杀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96629U true CN207596629U (zh) 2018-07-10

Family

ID=62769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40041.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96629U (zh) 2018-04-16 2018-04-16 油田污水综合物理杀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966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67873U (zh) 一种自动除垢电化学水处理装置
US7695613B2 (en) Inline chlorinator with integral control package and heat dissipation
KR101870384B1 (ko) 전해수 생성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물걸레 청소기
WO2022237132A1 (zh) 清洁设备的基站及清洁系统
TW200829515A (en) Water treatment apparatus
CN106725953B (zh) 假牙清洗机以及清洗假牙的方法
CN102727110B (zh) 一种用等离子杀菌的洗菜机
CN109319985B (zh) 一种在线清洗除垢水处理系统
CN207596629U (zh) 油田污水综合物理杀菌系统
CN215777822U (zh) 具有消毒功能的清水箱结构以及洗地机
ES2816248T3 (es) Procedimiento para el control de una célula electrolítica para la producción electrolítica de ozono y dispositivo para la desinfección del agua
WO2017193755A1 (zh) 一种洗衣方法和投入式洗衣装置
KR20160127611A (ko) 수소수 제조방법 및 장치
CN209003712U (zh) 一种卡接式果蔬净化装置
CN107473336A (zh) 一种便携式电解水器
CN214880374U (zh) 一种用于处理工业废水的紫外线消毒系统
CN208200421U (zh) 除菌设备及除菌系统
CN213963163U (zh) 带有极板自清洁功能的口腔牙刷消毒杯
CN209300923U (zh) 家用清洗机
CN105776721B (zh) 一种去污消毒喷头
KR102313539B1 (ko) 살균 전극 및 그 제작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축사 살균 장치
CN208724824U (zh) 一种防止电解/极化过程中极板结垢的食品净化机
CN206659949U (zh) 一种义齿清洗存储箱
CN110482655A (zh) 一种一体式便携消毒装置
CN208898562U (zh) 一种电化学冷却循环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