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94761U - 新型座椅骨架 - Google Patents

新型座椅骨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94761U
CN207594761U CN201721818471.9U CN201721818471U CN207594761U CN 207594761 U CN207594761 U CN 207594761U CN 201721818471 U CN201721818471 U CN 201721818471U CN 207594761 U CN207594761 U CN 2075947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sliding frame
driven gear
swinging mounting
rocking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1847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清彬
李颖欢
宋春艳
杜贻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eiqi World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eiqi World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eiqi World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eiqi World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1847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947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947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947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设计一种新型座椅骨架,其主要包括设置在汽车成员舱地板上的滑轨底座、通过滑动机构可在所述滑轨底座上前后滑动的滑动框架、通过升降机构可在所述滑动框架上进行升降的座垫骨架。还包括为所述滑动机构及所述升降机构提供动力的减速马达,以及控制所述减速马达工作的控制机构。通过以上设置可以有效降低汽车座椅调整机构的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新型座椅骨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设计一种新型座椅骨架。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骨架是汽车座椅的基础组成部分,主要由座垫骨架和靠背骨架两部分组成。为了给驾乘人员提供一个舒适及便于驾驶操控的坐姿,座椅整体分前后、高低、以及靠背角度一共三种调节维度。随着汽车配置的不断提升,电动座椅已成为主流。目前为了应对基本的座椅调节维度,电动座椅分别在各自的调节维度上设一个专用伺服电机控制各自的调节机构。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完成座椅的调节工作,但是其需要安装的电机数量过多,导致了整体座椅成本上升,同时加大座椅的生产组装工作量。这种座椅在使用中,当同时进行多维度调节时,座椅整体工作电流较大,容易引发汽车电路故障,较多的电机数量增加座椅的自重,不利用燃油经济型性,给买车用车增添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种新型座椅骨架,将普通座椅座骨架实现升降及滑道调节的两只电机,改为一只电机驱动,从而解决了上述技术背景中,由于多个电机造成诸多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座椅骨架其主要包括设置在汽车成员舱地板上的滑轨底座、通过滑动机构可在滑轨底座上前后滑动的滑动框架、通过升降机构可在滑动框架上进行升降的座垫骨架。还包括为滑动机构及升降机构提供动力的减速马达,以及控制减速马达工作的控制机构。
优选的,包括沿车身首尾方向对称设置在滑轨底座两侧的一对滑道。滑动框架设有与滑道配合的滑块,滑动框架通过滑块与滑道的配合,可在滑轨底座上自由滑动。
优选的,滑动机构包括与滑道平行设定的丝杠,以及与丝杠的传动螺纹配合的螺母。丝杠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通过轴承支架与滑动框架前部及后部连接。丝杠靠近车尾方向的一端同轴连接设有第一伞齿轮。
优选的,升降机构包括用于将座垫骨架与滑动框架铰接的第一摇臂和第二摇臂。座垫骨架两侧的前端分别与第一摇臂上端铰接,第一摇臂的下端与滑动框架两侧的前端铰接。还包括座垫骨架两侧的后端水平横向设置的调高轴,调高轴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通过轴承支架与座垫骨架连接。调高轴的两端分别连接设有第二摇臂,第二摇臂远离调高轴的一端与滑动框架两侧的后端铰接。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任意一侧第二摇臂上的齿扇,齿扇与调高轴同轴设定。座垫骨架设有与齿扇啮合的调高齿轮。
优选的,包括设置在滑动框架一侧内部并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前后摇摆的摆动支架,摆动支架底部通过铰接轴与滑动框架铰接。摆动支架上部位于滑动框架内部的一侧设有减速马达,减速马达输出轴与摆动支架底部的铰接轴平行设定。减速马达输出轴远离摆动支架的一端设有主动齿轮,摆动支架在摆动范围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及第二从动齿轮各自设有输出轴,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各自的输出轴分别通过轴承支架与滑动框架连接。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为同一平面设定,且主动齿轮随摆动支架的摆动可分别与第一从动齿轮或第二从动齿轮啮合传动。
优选的,还包括与第一伞齿轮啮合的第二伞齿轮,第二伞齿轮同轴设有传动轴,传动轴水平方向设定,并与丝杠垂直,传动轴靠近两端的位置通过轴承支架与滑动框架连接。传动轴远离第二伞齿轮的一端与第一从动齿轮输出轴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传动软轴,传动软轴的一端与第二从动齿轮连接,传动软轴远离第二从动齿轮的一端与调高齿轮连接。
优选的,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滑动框架位于设有摆动支架一侧外部的拨动把手,拨动把手与摆动支架联动设置。还包括设置在拨动把手靠上的位置用于控制减速马达正向转动的第一开关,以及设置在拨动把手靠下的位置用于控制减速马达反向转动的第二开关。
优选的,为了牢固的锁定滑动机构及升降机构,第一从动齿轮及第二从动齿的分别设有勾爪,勾爪通过弹性件嵌入齿牙中并与滑动框架锁定,摆动支架向一侧倾斜时,主动轮与从动轮啮合的同时,将所对应的勾爪顶开,从而解锁相啮合的从动齿轮传递扭矩。
优选的,摆动支架设有回位弹簧,摆动支架没有被操作时,回位弹簧给予摆动支架一个回正复位的作用力,并使其保持居中的状态,防止主动轮与第一从动齿轮或第二从动齿轮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控制机构将马达的扭矩传递给负责座椅前后滑动的滑动机构或负责座椅升降的升降机构,实现座椅前后滑动或高低调节,从而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降低了故障发生率。另外通过对齿轮的锁定机构保持了座椅位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摆动支架部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波动把手部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传动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包括一种新型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汽车成员舱地板上的滑轨底座1、通过滑动机构可在所述滑轨底座1上前后滑动的滑动框架2、通过升降机构可在所述滑动框架2上进行升降的座垫骨架3;还包括为所述滑动机构及所述升降机构提供动力的减速马达4,以及控制所述减速马达4工作的控制机构。沿车身首尾方向对称设置在所述滑轨底座1两侧的一对滑道5;所述滑动框架2设有与所述滑道5配合的滑块6,所述滑动框架2通过所述滑块6与所述滑道5的配合,可在滑轨底座1上自由滑动。滑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滑道5平行设定的丝杠7,以及与所述丝杠7的传动螺纹配合的螺母8;所述丝杠7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通过轴承支架与所述滑动框架2前部及后部连接;所述丝杠7靠近车尾方向的一端同轴连接设有第一伞齿轮9。升降机构包括用于将所述座垫骨架3与所述滑动框架2铰接的第一摇臂10和第二摇臂11;所述座垫骨架3两侧的前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摇臂10上端铰接,所述第一摇臂10的下端与所述滑动框架2两侧的前端铰接;还包括所述座垫骨架3两侧的后端水平横向设置的调高轴12,所述调高轴12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通过轴承支架与所述座垫骨架3连接;所述调高轴12的两端分别连接设有第二摇臂11,所述第二摇臂11远离所述调高轴12的一端与所述滑动框架2两侧的后端铰接。括设置在任意一侧第二摇臂11上的齿扇13,所述齿扇13与所述调高轴12同轴设定;所述座垫骨架3设有与所述齿扇13啮合的调高齿轮14。设置在滑动框架2一侧内部并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前后摇摆的摆动支架15,所述摆动支架15底部通过铰接轴与所述滑动框架2铰接;所述摆动支架15上部位于滑动框架2内部的一侧设有减速马达4,所述减速马达4输出轴与所述摆动支架15底部的铰接轴平行设定;所述减速马达4输出轴远离所述摆动支架15的一端设有主动齿轮16,所述摆动支架15在摆动范围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从动齿轮17和第二从动齿轮18,所述第一从动齿轮17及所述的第二从动齿轮18各自设有输出轴,所述第一从动齿轮17、第二从动齿轮18各自的输出轴分别通过轴承支架与所述滑动框架2连接;所述第一从动齿轮17、第二从动齿轮18、主动齿轮16为同一平面设定,且主动齿轮16随摆动支架15的摆动可分别与第一从动齿轮17或第二从动齿轮18啮合传动。包括与第一伞齿轮9啮合的第二伞齿轮19,所述第二伞齿轮19同轴设有传动轴20,所述传动轴20水平方向设定,并与所述丝杠7垂直,所述传动轴20靠近两端的位置通过轴承支架与所述滑动框架2连接;所述传动轴20远离第二伞齿轮19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17输出轴连接。传动软轴21,所述传动软轴2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18连接,所述传动软轴21远离第二从动齿轮18的一端与所述调高齿轮14连接。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滑动框架2位于设有摆动支架15一侧外部的拨动把手22,所述拨动把手22与所述摆动支架15联动设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拨动把手22靠上的位置用于控制所述减速马达4正向转动的第一开关23,以及设置在所述拨动把手22靠下的位置用于控制所述减速马达4反向转动的第二开关24。滑动框架2对应第一从动齿轮17及第二从动齿轮18的位置设有防止齿轮转的勾爪,勾爪通过轴与滑动框架铰接,摆动支架15摆动方向的两侧设有对应两侧勾爪的支撑体。摆动支架15设有用于将摆动支架自动回正的回位弹簧。
工作原理:当驾乘者需要向前调整座椅位置时,通过向前按压拨动把手22第一开关23的位置,此时第一开关23受到作用力而导通,减速马达4开始低速正转,同时作用力将摆动支架15向前倾斜,倾斜过程中摆动支架15的支撑体将锁定第一从动齿轮18的勾爪顶开并解锁第一从动齿轮18,当主动齿轮16接触并与第一从动齿轮18啮合后,减速电机将扭矩通过第一从动齿轮18、传动轴20第二伞齿轮19、第一伞齿轮9传递给丝杠7,丝杠7在旋转过程中,通过转动螺纹与螺母8的作用,带动滑动框架2在滑轨底座1上进行向前滑动。当座椅达到目标位置时,驾乘者释放手部动作,停止对拨动把手22第一开关23的按压,摆动支架15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回到中间位,同时第一开关23断开,减速马达4停止正转。
当驾乘者需要将座椅向后方滑动时,通过手指向前按压拨动把手22第二开关24的位置,此时第二开关24受到作用力而导通,减速马达4开始低速反转,同时作用力将摆动支架15向前倾斜,倾斜过程中摆动支架15的支撑体将锁定第一从动齿轮18的勾爪顶开并解锁第一从动齿轮18,当主动齿轮16接触并与第一从动齿轮18啮合后,减速马达4将扭矩通过第一从动齿轮18、传动轴20第二伞齿轮19、第一伞齿轮9传递给丝杠7,丝杠7在旋转过程中,通过转动螺纹与螺母8的作用,带动滑动框架2在滑轨底座1上进行向后滑动。当座椅达到目标位置时,驾乘者释放手部动作,停止对拨动把手22第二开关24的按压,摆动支架15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回到中间位,同时第二开关24断开,减速马达4停止反转,并通过勾爪锁定第二从动齿轮18。
当驾乘者需要向上调整座椅高度时,通过手指向后按压波动把手22第一开关23的位置,此时第一开关23受到作用力而导通,减速电机开始低速正转,同时作用力将摆动支架15向后倾斜,倾斜过程中摆动支架15的支撑体将锁定第二从动齿轮18的勾爪顶开并解锁第二从动齿轮18,当主动齿轮16接触并与第二从动齿轮18啮合后,减速电机将扭矩通过第二从动齿轮18、传动软轴21、调高齿轮14带动齿扇13及第二摇臂11旋转并向上掀起座垫骨架3。当座椅达到目标位置时,驾乘者释放手部动作,停止对波动把手22第一开关23的按压,摆动支架15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回到中间位,同时第一开关23断开,减速马达4停止正转,并通过勾爪锁定第二从动齿轮18。
当驾乘者需要向下调整座椅高度时,通过手指向后按压波动把手22第二开关24的位置,此时第二开关24受到作用力而导通,减速马达开始低速反转,同时作用力将摆动支架15向后倾斜,倾斜过程中摆动支架15的支撑体将锁定第二从动齿轮18的勾爪顶开并解锁第二从动齿轮18,当主动齿轮16接触并与第二从动齿轮18啮合后,减速电机将扭矩通过第二从动齿轮18、传动软轴21、调高齿轮轮14带动齿扇13及第二摇臂11旋转并向下降低座垫骨架3。当座椅达到目标位置时,驾乘者释放手部动作,停止对拨动把手22第二开关24的按压,摆动支架15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回到中间位,同时第二开关24断开,减速马达4停止反转,并通过勾爪锁定第二从动齿轮18。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新型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汽车成员舱地板上的滑轨底座(1)、通过滑动机构可在所述滑轨底座(1)上前后滑动的滑动框架(2)、通过升降机构可在所述滑动框架(2)上进行升降的座垫骨架(3);还包括为所述滑动机构及所述升降机构提供动力的减速马达(4),以及控制所述减速马达(4)工作的控制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车身首尾方向对称设置在所述滑轨底座(1)两侧的一对滑道(5);所述滑动框架(2)设有与所述滑道(5)配合的滑块(6),所述滑动框架(2)通过所述滑块(6)与所述滑道(5)的配合,可在滑轨底座(1)上自由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滑动框架(2)一侧内部并可前后摇摆的摆动支架(15),所述摆动支架(15)底部通过铰接轴与所述滑动框架(2)铰接;所述摆动支架(15)上部位于滑动框架(2)内部的一侧设有所述减速马达(4),所述减速马达(4)输出轴与所述摆动支架(15)底部的铰接轴平行设定;所述减速马达(4)输出轴远离所述摆动支架(15)的一端设有主动齿轮(16),所述摆动支架(15)在摆动范围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从动齿轮(17)和第二从动齿轮(18),所述第一从动齿轮(17)及所述的第二从动齿轮(18)各自设有输出轴,所述第一从动齿轮(17)、第二从动齿轮(18)各自的输出轴分别通过轴承支架与所述滑动框架(2)连接;所述第一从动齿轮(17)、第二从动齿轮(18)、主动齿轮(16)为同一平面设定,且主动齿轮(16)随摆动支架(15)的摆动可分别与第一从动齿轮(17)或第二从动齿轮(18)啮合传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滑道(5)平行设定的丝杠(7),以及与所述丝杠(7)的传动螺纹配合的螺母(8);所述丝杠(7)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通过轴承支架与所述滑动框架(2)前部及后部连接;所述丝杠(7)靠近车尾方向的一端同轴连接设有第一伞齿轮(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第一伞齿轮(9)啮合的第二伞齿轮(19),所述第二伞齿轮(19)同轴设有传动轴(20),所述传动轴(20)水平方向设定,并与所述丝杠(7)垂直,所述传动轴(20)靠近两端的位置通过轴承支架与所述滑动框架(2)连接;所述传动轴(20)远离第二伞齿轮(19)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17)输出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用于将所述座垫骨架(3)与所述滑动框架(2)铰接的第一摇臂(10)和第二摇臂(11);所述座垫骨架(3)两侧的前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摇臂(10)上端铰接,所述第一摇臂(10)的下端与所述滑动框架(2)两侧的前端铰接;还包括所述座垫骨架(3)两侧的后端水平横向设置的调高轴(12),所述调高轴(12)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通过轴承支架与所述座垫骨架(3)连接;所述调高轴(12)的两端分别连接设有第二摇臂(11),所述第二摇臂(11)远离所述调高轴(12)的一端与所述滑动框架(2)两侧的后端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任意一侧第二摇臂(11)上的齿扇(13),所述齿扇(13)与所述调高轴(12)同轴设定;所述座垫骨架(3)设有与所述齿扇(13)啮合的调高齿轮(1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软轴(21),所述传动软轴(2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18)连接,所述传动软轴(21)远离第二从动齿轮(18)的一端与所述调高齿轮(14)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滑动框架(2)位于设有摆动支架(15)一侧外部的拨动把手(22),所述拨动把手(22)与所述摆动支架(15)联动设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拨动把手(22)靠上的位置用于控制所述减速马达(4)正向转动的第一开关(23),以及设置在所述拨动把手(22)靠下的位置用于控制所述减速马达(4)反向转动的第二开关(24)。
CN201721818471.9U 2017-12-22 2017-12-22 新型座椅骨架 Active CN2075947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18471.9U CN207594761U (zh) 2017-12-22 2017-12-22 新型座椅骨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18471.9U CN207594761U (zh) 2017-12-22 2017-12-22 新型座椅骨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94761U true CN207594761U (zh) 2018-07-10

Family

ID=62766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18471.9U Active CN207594761U (zh) 2017-12-22 2017-12-22 新型座椅骨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947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35791A (zh) * 2018-12-13 2019-03-08 盐城市沿海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滑轨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35791A (zh) * 2018-12-13 2019-03-08 盐城市沿海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滑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49974U (zh) 可调节座椅
WO2023093199A1 (zh) 一种高度调节及角度调节一体化的汽车座椅
CN207594761U (zh) 新型座椅骨架
CN110901476A (zh) 一种智能调节车载座椅及其使用方法
CN209225001U (zh) 一种多方向调节的换向式汽车座椅
CN206217695U (zh) 应用于扶手的升降装置、扶手总成和汽车
CN209037438U (zh) 一种汽车座椅骨架
CN108312900A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汽车座椅
CN109878738B (zh) 一种航空座椅角度调节装置
CN106510280A (zh) 一种腰部可调节智能沙发
CN105197036A (zh) 小腿调节座椅
CN205417258U (zh) 汽车座椅肩靠调节机构
CN207496510U (zh) 汽车座椅肩部角度调节机构
CN209063936U (zh) 儿童约束系统
CN207708102U (zh) 一种可平躺调节的轮椅
CN206049430U (zh) 一种座椅靠背调节机构
CN208343998U (zh) 一种儿童汽车座
CN208947132U (zh) 一种自动化调节的汽车座椅
CN206049422U (zh) 一种电动车可调整安全座椅
CN213920776U (zh) 一种座椅靠背中部的调节装置
CN214728315U (zh) 一种新型汽车座椅
CN209581220U (zh) 一种座椅座面电动伸长机构及包括其的儿童安全座椅
CN220089023U (zh) 一种多功能铁架及坐具
CN219821249U (zh) 多功能电动多人座椅
CN218858221U (zh) 一种汽车座椅躺平升降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 Yinghuan

Inventor after: Yuan Qingbin

Inventor after: Song Chunyan

Inventor after: Du Yishuai

Inventor before: Yuan Qingbin

Inventor before: Li Yinghuan

Inventor before: Song Chunyan

Inventor before: Du Yishuai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