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90522U - 一种水温混合装置及饮水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温混合装置及饮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90522U
CN207590522U CN201720809263.6U CN201720809263U CN207590522U CN 207590522 U CN207590522 U CN 207590522U CN 201720809263 U CN201720809263 U CN 201720809263U CN 207590522 U CN207590522 U CN 2075905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mixing arrangement
temperature mixing
water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0926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少言
刘兵
陈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acro Gas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acro Gas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acro Gas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acro Gas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80926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905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905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9052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温混合装置及饮水机,涉及家电领域。其中水温混合装置包括罐体和出水装置,罐体包括罐身与端部,罐身与端部连接并围成容置腔,罐身设置有开口,开口与容置腔连通,出水装置与容置腔连通,罐身与端部为一体成型。在本实用新型中,端部及罐身一体成型,避免了使用不锈钢材料焊接后的组件被腐蚀,提升了水温混合装置的抗疲劳及防腐蚀能力,从而提升了水温混合装置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水温混合装置及饮水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温混合装置及饮水机。
背景技术
热水器目前广泛的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热水器在开启—关闭—再开启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停水温升和开机冷水,该过程流出的水温波动幅度大,无法满足洗浴。为解决该问题,通常会在出水端增加相应的混水装置,尤其是在中央热水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
由于热水系统对该装置的耐水压疲劳冲击性能、耐温度、耐腐蚀性能较高,同时为满足混水效果,该装置一般为不锈钢材料焊接组合件,但目前焊接工艺水平有限,焊接后的组件容易被腐蚀,尤其是水质较差的西北地区更为严重,频繁发生水箱腐蚀现象,严重影响产品的使用,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温混合装置,其旨提升水温混合装置的抗疲劳及防腐蚀的能力,从而提高水温混合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饮水机,其旨提升水温混合装置的抗疲劳及防腐蚀的能力,从而提高水温混合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水温混合装置,包括罐体和出水装置,所述罐体包括罐身与端部,所述罐身与所述端部连接并围成容置腔,所述罐身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出水装置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罐身与所述端部为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罐身包括筒体和收口部,所述筒体的一端与所述端部连接,所述筒体的另一端与所述收口部连接,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收口部上,所述端部、所述筒体及所述收口部为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筒体、所述端部及所述收口部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出水装置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水温混合装置还包括复合接头,所述复合接头与所述开口连接,且所述复合接头与所述容置腔连通。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复合接头包括第一管道及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连接,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开口连接,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均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出水装置与所述第二管道连通。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出水装置穿过所述第二管道,所述出水装置与所述第二管道之间形成通道,所述第一管道通过所述通道与所述容置腔连通。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水口。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出水装置包括进水部及出水管,所述进水部与所述出水管连接,所述出水管及所述进水部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出水管远离所述进水部的一端与所述复合接头连接,所述进水部靠近所述端部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进水部设置有多个圆孔,多个所述圆孔均匀排布于所述进水部靠近所述端部的一端。
一种饮水机,包括水温混合装置。所述水温混合装置包括罐体和出水装置,所述罐体包括罐身与端部,所述罐身与所述端部连接并围成容置腔,所述罐身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出水装置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罐身与所述端部为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温混合装置及饮水机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水温混合装置包括罐体及出水装置,出水装置包括罐身与端部,在本实用新型中,端部及罐身一体成型,不需要焊接,避免了使用不锈钢材料焊接后的组件被腐蚀,提升了水温混合装置的抗疲劳及防腐蚀能力,从而提升了水温混合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温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温混合装置的罐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温混合装置的复合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温混合装置的出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水温混合装置;110-罐体;112-罐身;1122-筒体;1124-收口部;114-端部;116-开口;118-容置腔;120-出水装置;122-进水部;1222-圆孔;124-出水管;130-复合接头;132-第一管道;134-第二管道;136-通道;138-进水口;139-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温混合装置100,本实施例提供的水温混合装置100提升了抗疲劳及防腐蚀的能力,从而提高了使用寿命。
水温混合装置100包括罐体110、出水装置120及复合接头130,复合接头130与罐体110连接,出水装置120与罐体110连通,出水装置120与复合接头130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水温混合装置100包括罐体110、出水装置120及复合接头130,但是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水温混合装置100可以仅包括罐体110和出水装置120,出水装置120与罐体110连通,与本实施例等同的方案,能够达到本实施例的效果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复合接头130与罐体110采用卡环连接,使复合接头130与罐体110密封,使水路的密封可靠性更高。
在本实施例中,复合接头130与罐体110采用径向O型密封圈密封方式,采用O型密封圈的方式密封,使水路的密封可靠性更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复合接头130与罐体110采用径向O型密封圈的方式密封,但是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复合接头130与罐体110可以采用其他的密封方式密封,与本实施例等同的方案,能够达到本实施例的效果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请参阅图2,罐体110包括罐身112与端部114,罐身112与端部114连接并围成容置腔118,罐身112设置有开口116,开口116与容置腔118连通,复合接头130与罐身112对应开口116边缘的位置连接,与容置腔118连通,出水装置120与容置腔118连通,罐身112与端部114为一体成型。
在本实施例中,罐身112与端部114采用免焊接的一体式整体冲拔成型工艺,避免了使用不锈钢材料焊接后的组件被腐蚀,提升了水温混合装置100的抗疲劳及防腐蚀能力,从而提升了水温混合装置100的使用寿命。
罐身112包括筒体1122及收口部1124,筒体1122的一端与端部114连接,筒体1122的另一端与收口部1124连接,开口116设置在收口部1124上,端部114、筒体1122及收口部1124一体成型。避免了焊接工艺不稳定造成的质量隐患,可有效的解决腐蚀问题,从而提高水温混合装置100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罐体110采用免焊接的一体式整体冲拔成型工艺,具体步骤为钢坯锯切下料、感应加热、反挤压冲孔、拔伸、齐口、收口、热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筒体1122、端部114及收口部1124形成容置腔118,出水装置120设置在容置腔118中。
在本实施例中,水通过开口116进入到容置腔118中,再经过出水装置120从容置腔118流出。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复合接头130包括第一管道132及第二管道134,第一管道132与第二管道134连接,第二管道134与开口116连接,第二管道134与第二管道134均与容置腔118连通,出水装置120与第二管道134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出水装置120穿过第二管道134,出水装置120与第二管道134之间形成通道136,第一管道132通过通道136与容置腔118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管道132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138,第一管道132的另一边设置有排水口139,水从进水口138进入第一管道132,经过通道136进入到容置腔118中。出水时,水经过出水装置120流出容置腔118。
在本实施例中,排水口139用于生产或者维修拆卸时排除罐体110内的积水,当水温混合装置100长时间使用后便于对罐体110进行清洗。
请参阅图4,出水装置120包括进水部122及出水管124,进水部122与出水管124连接,出水管124及进水部122设置在容置腔118内,出水管124远离进水部122的一端与复合接头130连接,进水部122靠近端部114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进水部122设置有多个圆孔1222,多个圆孔1222均匀排布与进水部122靠近端部114的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出水管124一端与进水部122连接,另一端穿出第二管道134。
在本实施例中,水温混合装置100处于工作状态时,进水部122位于复合接头130的上方,水从进水口138进入到容置腔118中后,即从罐体110的底部进入到容置腔118中,在容置腔118中混合后,从进水部122进入到出水管124中,再从出水管124流出至容置腔118外。
水从进水口138进入到容置腔118后向四周扩散,在向上流动过程中可充分与容置腔118内的水进行混合后,通过进水部122的多个圆孔1222流入到出水管124中,经过出水管124流出容置腔118。
在本实施例中,水从罐体110的底部进入到容置腔118中,再从罐体110的顶部流出容置腔118,采用了矮进高出的原理,加大了水温混合度,解决了水流未充分混合就直接流出引起的水温波动幅度大的问题,该种方式可优先保证热水先流出,新进的冷水或是高温水经充分混合再流出,可减小出水端水温波动,有效提升热水使用舒适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水温混合装置100的工作原理:在本实施例中,水从进水口138进入到第二管道134,进过通道136进入到容置腔118中,到容置腔118后向四周扩散,在向上流动过程中可充分与容置腔118内的水进行混合后,通过进水部122的多个圆孔1222流入到出水管124中,经过出水管124流出容置腔118。需要维修时,水经过通道136、第一管道132从排出口流出。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水温混合装置100,端部114、筒体1122及收口部1124一体成型提升了水温混合装置100的抗疲劳及防腐蚀能力,从而提升了水温混合装置100的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水从罐体110的底部进入到容置腔118中,再从罐体110的顶部流出容置腔118,采用了矮进高出的原理,加大了水温混合度,解决了水流未充分混合就直接流出引起的水温波动幅度大的问题,该种方式可优先保证热水先流出,新进的冷水或是高温水经充分混合再流出,可减小出水端水温波动,有效提升热水使用舒适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饮水机(图未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饮水机能够提升抗疲劳及防腐蚀的能力,从而提高了使用寿命。
为了简要描述,本实施例未提及之处可参见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的饮水机包括饮水机本体(图未示)及实施例一中的水温混合装置100。进水口138与饮水机本体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水温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和出水装置,所述罐体包括罐身与端部,所述罐身与所述端部连接并围成容置腔,所述罐身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出水装置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罐身与所述端部为一体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温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身包括筒体和收口部,所述筒体的一端与所述端部连接,所述筒体的另一端与所述收口部连接,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收口部上,所述端部、所述筒体及所述收口部为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温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所述端部及所述收口部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出水装置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温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温混合装置还包括复合接头,所述复合接头与所述开口连接,且所述复合接头与所述容置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温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接头包括第一管道及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连接,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开口连接,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均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出水装置与所述第二管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温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装置穿过所述第二管道,所述出水装置与所述第二管道之间形成通道,所述第一管道通过所述通道与所述容置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温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水口。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温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装置包括进水部及出水管,所述进水部与所述出水管连接,所述出水管及所述进水部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出水管远离所述进水部的一端与所述复合接头连接,所述进水部靠近所述端部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温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部设置有多个圆孔,多个所述圆孔均匀排布于所述进水部靠近所述端部的一端。
10.一种饮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水温混合装置。
CN201720809263.6U 2017-07-05 2017-07-05 一种水温混合装置及饮水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905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09263.6U CN207590522U (zh) 2017-07-05 2017-07-05 一种水温混合装置及饮水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09263.6U CN207590522U (zh) 2017-07-05 2017-07-05 一种水温混合装置及饮水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90522U true CN207590522U (zh) 2018-07-10

Family

ID=62752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0926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90522U (zh) 2017-07-05 2017-07-05 一种水温混合装置及饮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905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7607A (zh) * 2019-03-22 2019-07-16 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 一种出水管结构及燃气快速热水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7607A (zh) * 2019-03-22 2019-07-16 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 一种出水管结构及燃气快速热水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37268B (zh) 一体式厨用龙头侧喷射器和分水器
CN207590522U (zh) 一种水温混合装置及饮水机
CN206943647U (zh) 水龙头
CN210861685U (zh) 一种多管道快速加热装置
CN107940042B (zh) 一种防堵塞单向阀及中央热水系统
CN203892597U (zh) 一种水龙头阀芯
CN202691425U (zh) 混合式管道生水加热器
CN208320516U (zh) 一种管道混合器
CN205367906U (zh) 一种高效曝气的管道
CN107166732B (zh) 一种进出水接头及热水器
CN106152494A (zh) 连带生活用水自动控制节能型无压热水器
CN201627726U (zh) 一种整体保温式硫磺泵
CN207570141U (zh) 通流装置和燃气热水器
CN205859396U (zh) 壁挂炉紫铜弯管水路系统
CN219415798U (zh) 一种快速水加热设备
CN106091383A (zh) 一种提高水箱分层效率的进水组件
CN208778965U (zh) 管接头组件及热水器
CN208153839U (zh) 用于阀门上的活动组件
CN206846020U (zh) 水龙头
CN208058039U (zh) 水阀及热水系统
CN208138668U (zh) 一种新型镍合金三通管件
CN210374099U (zh) 一种用于电热水器的防电墙
CN206944447U (zh) 一种水加热管路和具有该水加热管路的热水器
CN214662225U (zh) 阀体组件及包含其的供水系统
CN109724255A (zh) 通流装置和燃气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