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87648U - 接触器 - Google Patents

接触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87648U
CN207587648U CN201721370986.7U CN201721370986U CN207587648U CN 207587648 U CN207587648 U CN 207587648U CN 201721370986 U CN201721370986 U CN 201721370986U CN 207587648 U CN207587648 U CN 2075876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fixed
plate
pedestal
fixed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7098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强
卢晶
金海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7098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876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876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876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一种接触器,其包括基座和罩壳组成接触器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中的线圈驱动模块和触头模块,在线圈驱动模块的两侧设有支架,支架上设有接线端子,线圈驱动模块的线圈与接线端子电连接,所述支架包括用于固定接线端子的固定座,以及设置在固定座两侧的固定臂,固定臂与基座的侧壁连接将固定座固定在基座中,在罩壳上设有与接线端子对应设置的操作孔,以及朝向基座设置的加强臂,加强臂与支架的固定座配合,通过固定臂与基座的侧壁连接,将固定接线端子的固定座固定在基座中,能够可靠地将接线端子固定,而且在罩壳上设有与支架的固定座相配合的加强臂,提高固定座强度的同时,又保证对空间有效地利用,设计巧妙,布局合理。

Description

接触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接触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接触器主要通过接线端子与导线连接将线圈接入电路中,但现有的接触器结构紧凑、体积小,在接线时如果力矩较大会破坏接线端子的固定结构,使固定结构产生变形或者断裂,失去对接线端子的固定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接触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接触器,其包括基座100和罩壳200组成接触器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中的线圈驱动模块300和触头模块,在线圈驱动模块300的两侧设有支架 400,支架400上设有接线端子500a,线圈驱动模块300的线圈320与接线端子500a电连接,所述支架400包括用于固定接线端子500a的固定座410,以及设置在固定座410两侧的固定臂420,固定臂420与基座100的侧壁连接将固定座410固定在基座100中,在罩壳200上设有与接线端子500a对应设置的操作孔220,以及朝向基座100设置的加强臂210a,加强臂210a与支架400 的固定座410配合。
可选的,所述支架400包括连接在固定臂420与固定座410之间的限位臂 430,基座100中设有极间隔板110a,限位臂430上设有与极间隔板110a配合的限位凹槽110b,限位臂430的高度小于固定臂420设置,在限位臂430的上方形成与所述的加强臂210a相配合的避让槽210b。
可选的,所述固定座41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板412,在两个挡板412 的内侧形成用于固定接线端子500a的固定槽500b,两个挡板412的外侧分别与所述的罩壳200上的加强臂210a配合。
可选的,所述固定座41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板411,两个固定板411 的一端通过连接板419c连接,所述的挡板412设置在连接板419c上,在两个固定板411之间形成与基座100中极间隔板110a相配合的固定凹槽110c,固定板411的另一端通过限位臂430与固定臂420连接,限位臂430上设有与极间隔板110a配合的限位凹槽110b。
可选的,所述限位臂430成U字形形状,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臂431,两个夹臂431的一端通过连接臂432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固定板411和固定臂 420连接,在夹臂431与对应的固定板411和固定臂420之间设有垂直于夹臂 431和连接臂432的支撑板433。
可选的,所述固定座410上的两个挡板412在内侧的一端分别设有导线侧板413,两个导线侧板413间隔设置并在两个导线侧板413之间形成与内部导线130配合的导线开口415,在固定板411上设有与导线开口415相对设置的导线夹板416,导线夹板416与导线侧板413间隔设置并形成与内部导线130 配合的导线凹槽417,基座100的极间隔板110a上设有卡线板121,卡线板121 上设有与内部导线130配合的卡线槽122,卡线槽122与所述的导线凹槽417 对应设置。
可选的,所述罩壳200包括与线圈驱动模块300对应的接触腔体230,在接触腔体230的两侧设有与所述接线端子500a对应的接线腔体240,接线腔体 240包括与基座100相对设置的顶壁241,以及垂直于顶壁241设置的侧壁242,所述的操作孔220设置在接线腔体240的顶壁241上,所述的加强臂210a与接线腔体240的顶壁241和侧壁242连接,并且加强臂210a与接线腔体240 的顶壁241和侧壁242垂直,在远离接线腔体240的侧壁242的一侧设有加强板246。
可选的,所述加强板246成梯形,在加强板246上设有避让基座100的极间隔板110a上的卡线板121的避让斜面247。
可选的,所述接线端子500a包括框形的接线座510以及与接线座510螺纹配合的接线螺钉550,接线座510固定在固定槽500b中,接线座510中设有容纳接线板540的接线腔530,接线板540通过内部导线130与线圈驱动模块300 连接。
可选的,所述线圈驱动模块300包括线圈骨架310以及设置在线圈骨架310 上的线圈320和铁芯组件330,铁芯组件330与线圈320配合,线圈320的两端分别通过内部导线130与两侧的接线端子500a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器,通过固定臂420与基座100的侧壁连接,将固定接线端子500a的固定座410固定在基座100中,能够可靠地将接线端子500a固定,而且在罩壳200上设有与支架400的固定座410相配合的加强臂210a,提高固定座410强度的同时,又保证对空间有效地利用,设计巧妙,布局合理。此外,支架400通过限位臂430与基座100中的极间隔板110a的配合,能够在保证对空间有效利用的前提下,进一步的提高支架400的可靠性,保证接线端子500a能够可靠地固定,而且通过限位臂430上形成用于避让加强臂210a 的避让槽210b,能够进一步提高对空间的有效利用。此外,固定板411通过限位臂430与固定臂420连接,挡板412通过与罩壳300上的加强臂210a配合能够有效地提高固定座410的抗扭强度,在接线时能够避免由于操作力度过大而导致固定座410损坏,使固定座410不会失去对接线端子500a的固定作用,使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器的接线结构的强度得到有效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罩壳的机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接壳体的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加强臂与支架的配合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接线端子的一种实施方式;
图7是本实用新型线圈驱动模块的一种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7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器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器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器,包括基座100和罩壳200组成接触器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中的线圈驱动模块300(图7)和触头模块(图中未示出),在线圈驱动模块300的两侧设有支架400,支架400上设有用于连接外部导线的接线端子500a(图6),线圈驱动模块300的线圈320与接线端子500a电连接并通过接线端子500a接入工作电路,线圈驱动模块300与触头模块连接,触头模块接入控制电路并与线圈驱动模块300配合,线圈驱动模块 300在工作电路电流发生变化时,能够带动触头模块动作,触头模块动作时会导通或断开控制电路,以实现对控制电路的自动控制。
所述支架400包括用于固定接线端子500a的固定座410(图5),以及设置在固定座410两侧的固定臂420,固定臂420与基座100的侧壁连接将固定座410固定在基座100中,在罩壳200上设有与接线端子500a对应设置的操作孔220,以及朝向基座100设置的加强臂210a,加强臂210a与支架400的固定座410配合,在支架400的固定臂420上设有与加强臂210a配合的避让槽210b。
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器,通过固定臂420与基座100的侧壁连接,将固定接线端子500a的固定座410固定在基座100中,能够可靠地将接线端子500a固定,而且在罩壳200上设有与支架400的固定座410相配合的加强臂210a,在提高固定座410强度的同时,又保证对空间有效地利用,设计巧妙,布局合理。
参照图1、3、5示出支架400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支架400还包括连接在固定臂420与固定座410之间的限位臂430,基座100中设有用于隔离接入不同控制电路的触头模块的辅助接线端子的极间隔板110a,限位臂430上设有与极间隔板110a配合的限位凹槽110b,限位臂430的高度小于固定臂420设置,在限位臂430的上方形成与所述的加强臂210a相配合的避让槽210b,通过限位臂430与基座100中的极间隔板110a的配合,能够在保证对空间有效利用的前提下,进一步的提高支架400的可靠性,保证接线端子500a能够可靠地固定,当然也可以不设置限位臂430,固定座410可以直接与固定臂420 连接。
所述固定座410包括固定板411,在固定板411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板412,在两个挡板412的内侧形成用于固定接线端子500a的固定槽500b,两个挡板412的外侧分别与所述的罩壳200上的加强臂210a配合,固定板411 通过限位臂430与固定臂420连接。通过挡板412与罩壳300上的加强臂210a 配合能够有效地提高固定座410的抗扭强度,在接线时能够避免由于操作力度过大而导致固定座410损坏,使固定座410不会失去对接线端子500a的固定作用,使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器的接线结构的强度得到有效提高。
进一步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板411,两个固定板411的一端通过连接板419c连接,所述的挡板412设置在连接板419c上,在两个固定板411 之间形成与极间隔板110a相配合的固定凹槽110c,固定板411的另一端与限位臂430的夹臂431连接,固定凹槽110c和限位凹槽110b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通过固定座410上的固定凹槽110c,以及限位臂430上的限位凹槽 110b分别与基座100中的极间隔板110a配合,能够保证支架400具有优异的强度和可靠性。
更进一步,所述限位臂430成U字形形状,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臂431,两个夹臂431的一端通过连接臂432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固定板411和固定臂 420连接,并且在夹臂431与对应的固定板411和固定臂420之间设有垂直于夹臂431和连接臂432的支撑板433,通过支撑板433能够进一步的提高支架 400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图1示出的是一种四极结构的接触器,基座100 中包括三个并排设置的极间隔板110a,中间的极间隔板110a与固定座410上的固定凹槽110c配合,两侧的极间隔板110a分别与固定座410两侧的限位臂 430上的限位凹槽110b配合,当然,也可以是三相、两相或单相结构的接触器,例如单相结构的接触器可以不设置固定凹槽110c也不设置限位臂430,两相结构的接触器可以仅设置固定凹槽110c不设置限位臂430,三相结构的接触器可以不设置固定凹槽110c仅在两侧设置设有限位凹槽110b的限位臂430,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5还示出了接线端子500a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接线端子500a包括框形的接线座510以及与接线座510螺纹配合的接线螺钉550,接线座510固定在固定槽500b中,接线座510中设有容纳接线板540的接线腔530,接线板 540通过内部导线130与线圈驱动模块300连接,接线螺钉550的末端抵在接线板540上用于固定外部导线。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410上的两个挡板412在内侧的一端分别设有导线侧板413,另一端分别设有接线凸台414,接线凸台414与挡板412的内侧形成与接线板540配合的限位台阶面418,两个导线侧板413间隔设置并在两个导线侧板413之间形成与内部导线130配合的导线开口415,在固定板411上设有与导线开口415相对设置的导线夹板416,导线夹板416与导线侧板413 间隔设置并形成与内部导线130配合的导线凹槽417,导线开口415和导线凹槽417能够起到引导和容纳内部导线130的作用,优化结构布局。
更进一步,所述极间隔板110a上设有卡线板121(图1),卡线板121上设有与内部导线130配合的卡线槽122,卡线槽122与所述的导线凹槽417对应设置,卡线槽122能够配合导线凹槽417起到引导和容纳内部导线130的作用,进一步优化结构布局,卡线板121优选与极间隔板110a连接。
再进一步,所述支架400上的两个挡板412的接线凸台414间隔设置,两个接线凸台414之间形成接线开口419a,固定座410的连接板419b在与接线开口419a对应位置设有定位凸台419b。
如图6-7示出接线端子500a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接线端子500a包括框形的接线座510以及与接线座510螺纹配合的接线螺钉550,接线座510固定在固定槽500b中,接线座510中设有接线腔530,接线板540的一端通过内部导线130与线圈驱动模块300连接,另一端伸入到接线腔530与接线螺钉550 配合,接线螺钉550的末端抵在接线板540的上用于固定外部导线。
图7还示出了线圈驱动模块300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线圈驱动模块300 包括线圈骨架310以及设置在线圈骨架310上的线圈320和铁芯组件330,铁芯组件330与线圈320配合,线圈320的两端分别通过内部导线130与两侧的接线端子500a连接,在线圈320中通过的电流的大小发生改变时,线圈320 产生的磁场能够带动铁芯组件330动作,铁芯组件330直接或间接带动触头模块动作。
如图2示出罩壳200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罩壳200包括与线圈驱动模块 300对应的接触腔体230,在接触腔体230的两侧设有与所述接线端子500a对应的接线腔体240,接线腔体240包括与基座100相对设置的顶壁241,以及垂直于顶壁241设置的侧壁242,所述的操作孔220设置在接线腔体240的顶壁241上,在接线腔体240的顶壁241上设有与操作孔220对应的接线环台243,所述加强臂210a对称并且间隔地设置在接线环台243的两侧,在加强臂210a 与接线环台243之间形成第一间隙245。优选的,在接线腔体240的顶壁241 和侧壁242的连接处设有加强块248。
进一步的,所述的加强臂210a与接线腔体240的顶壁241和侧壁242连接,并且加强臂210a与接线腔体240的顶壁241和侧壁242垂直,在远离接线腔体240的侧壁242的一侧设有加强板246,通过加强板246与加强臂210a 能够提高加强臂210a对固定座410的的固定效果。
更进一步,所述加强板246成梯形,在加强板246上设有避让基座100的极间隔板110a上的卡线板121的避让斜面247。通过避让斜面247的设置不仅可以避免干涉基座100内的卡线槽122,而且梯形的加强板246的结构强度也更高,进一步的提高加强臂210a的固定效果。
再进一步,接线腔体240的侧壁242的底侧设有向外侧延伸的翻板250,翻板250与极间隔板110a配合形成容纳辅助接线端子的空间,在翻板250上设有与辅助接线端子对应的辅助操作孔251,在翻板250的侧边设有向基座100 延伸的卡扣252,基座100上设有与卡扣252配合的卡爪,连接方便,装配难度低。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00)和罩壳(200)组成接触器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中的线圈驱动模块(300)和触头模块,在线圈驱动模块(300)的两侧设有支架(400),支架(400)上设有接线端子(500a),线圈驱动模块(300)的线圈(320)与接线端子(500a)电连接,所述支架(400)包括用于固定接线端子(500a)的固定座(410),以及设置在固定座(410)两侧的固定臂(420),固定臂(420)与基座(100)的侧壁连接将固定座(410)固定在基座(100)中,在罩壳(200)上设有与接线端子(500a)对应设置的操作孔(220),以及朝向基座(100)设置的加强臂(210a),加强臂(210a)与支架(400)的固定座(410)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00)包括连接在固定臂(420)与固定座(410)之间的限位臂(430),基座(100)中设有极间隔板(110a),限位臂(430)上设有与极间隔板(110a)配合的限位凹槽(110b),限位臂(430)的高度小于固定臂(420)设置,在限位臂(430)的上方形成与所述的加强臂(210a)相配合的避让槽(210b)。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41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挡板(412),在两个挡板(412)的内侧形成用于固定接线端子(500a)的固定槽(500b),两个挡板(412)的外侧分别与所述的罩壳(200)上的加强臂(210a)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41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板(411),两个固定板(411)的一端通过连接板(419c)连接,所述的挡板(412)设置在连接板(419c)上,在两个固定板(411)之间形成与基座(100)中极间隔板(110a)相配合的固定凹槽(110c),固定板(411)的另一端通过限位臂(430)与固定臂(420)连接,限位臂(430)上设有与极间隔板(110a)配合的限位凹槽(110b)。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臂(430)成U字形形状,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臂(431),两个夹臂(431)的一端通过连接臂(432)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固定板(411)和固定臂(420)连接,在夹臂(431)与对应的固定板(411)和固定臂(420)之间设有垂直于夹臂(431)和连接臂(432)的支撑板(43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410)上的两个挡板(412)在内侧的一端分别设有导线侧板(413),两个导线侧板(413)间隔设置并在两个导线侧板(413)之间形成与内部导线(130)配合的导线开口(415),在固定板(411)上设有与导线开口(415)相对设置的导线夹板(416),导线夹板(416)与导线侧板(413)间隔设置并形成与内部导线(130)配合的导线凹槽(417),基座(100)的极间隔板(110a)上设有卡线板(121),卡线板(121)上设有与内部导线(130)配合的卡线槽(122),卡线槽(122)与所述的导线凹槽(417)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200)包括与线圈驱动模块(300)对应的接触腔体(230),在接触腔体(230)的两侧设有与所述接线端子(500a)对应的接线腔体(240),接线腔体(240)包括与基座(100)相对设置的顶壁(241),以及垂直于顶壁(241)设置的侧壁(242),所述的操作孔(220)设置在接线腔体(240)的顶壁(241)上,所述的加强臂(210a)与接线腔体(240)的顶壁(241)和侧壁(242)连接,并且加强臂(210a)与接线腔体(240)的顶壁(241)和侧壁(242)垂直,在远离接线腔体(240)的侧壁(242)的一侧设有加强板(24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246)成梯形,在加强板(246)上设有避让基座(100)的极间隔板(110a)上的卡线板(121)的避让斜面(247)。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500a)包括框形的接线座(510)以及与接线座(510)螺纹配合的接线螺钉(550),接线座(510)固定在固定槽(500b)中,接线座(510)中设有容纳接线板(540)的接线腔(530),接线板(540)通过内部导线(130)与线圈驱动模块(300)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驱动模块(300)包括线圈骨架(310)以及设置在线圈骨架(310)上的线圈(320)和铁芯组件(330),铁芯组件(330)与线圈(320)配合,线圈(320)的两端分别通过内部导线(130)与两侧的接线端子(500a)连接。
CN201721370986.7U 2017-10-23 2017-10-23 接触器 Active CN2075876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70986.7U CN207587648U (zh) 2017-10-23 2017-10-23 接触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70986.7U CN207587648U (zh) 2017-10-23 2017-10-23 接触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87648U true CN207587648U (zh) 2018-07-06

Family

ID=62728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70986.7U Active CN207587648U (zh) 2017-10-23 2017-10-23 接触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876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98447A (zh) * 2022-09-30 2022-12-20 苏州西门子电器有限公司 接线端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98447A (zh) * 2022-09-30 2022-12-20 苏州西门子电器有限公司 接线端子
CN115498447B (zh) * 2022-09-30 2023-09-15 苏州西门子电器有限公司 接线端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318247B2 (ja) 通信機器収納型分電盤
CN207587648U (zh) 接触器
CN204465400U (zh) 正弦波控制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
CN206727019U (zh) 一种用于接触器的控制线圈
CN208001225U (zh) 风电变流器
CN209375439U (zh) 一种风电变流器
CN218526610U (zh) 储能装置
CN206480566U (zh) 一种控制线圈及接触器
CN105119151A (zh) 高压直流汇流盒及设备
CN215452123U (zh) 一种新型开关柜结构
CN202550780U (zh) 开关磁阻电机接线盒
CN210610066U (zh) 一种集成模块控制柜
EP3214748A1 (en) Combined inverter
CN210167971U (zh) 模组模块化整流柜
CN209104622U (zh) 一种pdu结构
CN211405134U (zh) 带电能质量优化功能分支箱
CN204992268U (zh) 高压直流汇流盒及设备
CN207199494U (zh) Pcb隔离板组件和开关
CN213303861U (zh) 一种变频器用电抗器
CN201450397U (zh) 一种三相异步电机引出线固定装置
CN210137092U (zh) 一种机架式ups电池保护开关盒
CN207943692U (zh) 一种用于电梯控制柜的强电壳体
CN220605298U (zh) 一种三相交流稳压器
CN219749549U (zh) 一种直流充电桩
CN220138944U (zh) 一种应用于建筑工地的大型开关柜易接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