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81609U - 一种城市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微生物强化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城市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微生物强化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81609U
CN207581609U CN201721678445.0U CN201721678445U CN207581609U CN 207581609 U CN207581609 U CN 207581609U CN 201721678445 U CN201721678445 U CN 201721678445U CN 207581609 U CN207581609 U CN 2075816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wage
river
water
drain outlet
microb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7844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延
梁文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iang Shui River Management Office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iang Shui River Management Office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iang Shui River Management Office,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iang Shui River Management Office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816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8160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 Treatment Of Biological Wast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微生物强化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反应池体,微生物净水剂投加系统,微生物促生剂投加系统和曝气系统。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强化处理系统适用于流动性的入河排污口污水处理,提高了微生物的降解去除效果;提高了水中COD和氨氮等污染指标的转化降解速率,入河污水中的溶解氧得到恢复。

Description

一种城市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微生物强化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微生物强化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城市河道建设过程中,沿河道内侧都布设有一系列的入河排污口。但是,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和不完善,城市内所产生的市政污水无法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再排放,部分污水或处理不完全的污水直接通过这些排污口排入河道内。目前,针对这种超标入河排污口,还缺乏相应的就地处理技术和方法。
入河排污口附近场地空间有限,微生物强化处理技术通常是针对污染水体常用的原位环境修复技术,通过投加微生物净水剂,可以降低水体中的污染物质浓度,使水体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但是对于具有流动性的河流,投加净水剂很快被稀释冲走,受制于河道入河排污口附近空间场地的限制,难于发挥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城市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微生物强化处理系统,在考虑入河排污口污水水质特征的基础上,采取在排污口附近构建一个强化生物处理系统,通过投加复合微生物净水剂、微生物促生剂和微生物着生材料,以及对进入处理系统的污水进行复氧曝气,实现排污口污水的就地强化处理。该系统组成简单、易于运行维护、处理效果较高,能够有效降低污水中COD、TN、TP和氨氮浓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城市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微生物强化处理系统包括:反应池体,微生物净水剂投加系统,微生物促生剂投加系统和曝气系统。其中,所述反应池体按水流动方向依次包括蓄水调节池和水处理池,所述蓄水调节池与入河排口直接相连,让入河排口污水直接进入所述蓄水调节池,蓄水调节池的功能是调节进入水处理池的污水流量。在所述蓄水调节池和所述水处理池之间通过内墙间隔,其中,在所述内墙的下部设有污水入口,所述水处理池内、垂直底面设置稳流挡墙,在所述稳流挡墙与所述内墙之间的墙面的上部设有微生物净水剂投加口和微生物促生剂投加口,分别与微生物净水剂投加系统、微生物促生剂投加系统连通,所述水处理池的外壁的上、下部各设有污水排口。所述稳流挡墙将所述水处理池分隔为药剂混合稳流区和反应区。在所述稳流挡墙与内墙之间形成药剂混合稳流区内,污水与微生物净水剂和微生物促生剂进行充分混合;在所述稳流挡墙与水处理池的外壁之间形成的反应区内,污水中的污染物质与微生物净水剂和促生剂进行充分反应,污染物质得到降解去除。所述微生物净水剂投加系统和微生物促生剂投加系统分别包括罐体、通过管道与罐体连通的液体流量计、阀门,所述阀门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微生物净水剂投加口和所述微生物促生剂投加口连通,所述罐体中分别装有配置好的液体微生物净水剂和微生物促生剂,所述阀门用于控制净水剂投加的开与关,并同时调节所投加的微生物净水剂或微生物促生剂的用量;所述液体流量计用于指示单位时间所投加的微生物净水剂量或微生物促生剂的用量。所述曝气系统与所述稳流挡墙和所述水处理池的外壁之间的区域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城市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微生物强化处理系统,其中,所述曝气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曝气主管、曝气支管和曝气器,所述曝气系统是为污水生物降解反应提供溶解氧,优选所述曝气器为微孔圆盘形曝气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城市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微生物强化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稳流挡墙的长度为池体宽度的4/5-5/6。所述稳流挡墙的功能是使入流的污水能够与所投入的微生物净水剂和促生剂充分混合均匀,而且入流的污水不会对反应区内的污水造成水力冲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城市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微生物强化处理系统,其中,在所述稳流挡墙与水处理池的外壁之间形成的反应区内投加生物球,所述生物球可以为直径8-15cm的塑料镂空球,球体内部填充有海绵、多孔玻璃陶瓷、火山岩、沸石等多孔性材料,每100-300个生物球装入镂空的网袋中,沉入所述曝气管道间隙中;生物球较大的比表面积为微生物提供生长附着的场所,尤其是所投加的微生物净水剂中所含的微生物种群,可以在生物球上附着生长,增大反应池内的微生物量,提高了处理效率,缩短了处理时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城市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微生物强化处理系统,其中,在所述污水入口为倒置L型管道,且装有阀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城市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微生物强化处理系统,其中,所述污水排口为直排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城市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微生物强化处理系统,其中,所述水处理池内设有污水溢流口,所述污水溢流口可以为矩形溢流排口,其深度为8-12cm,长度为池宽度的1/3至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适用于流动性的入河排污口污水处理,不受空间限制。城市河道多为硬质化河岸,入河排污口附近场地空间有限,微生物强化处理技术通常是针对污染水体常用的原位环境修复技术,通过投加微生物净水剂,可以降低水体中的污染物质浓度,使水体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但是对于具有流动性的水流,投加净水剂很快被稀释冲走,难于发挥作用,而入河排污口处原位设立污水微生物强化处理系统,使污水进入反应池内,进行微生物强化处理后再排放进入河道,可以明显减轻入河排污口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含量和浓度,对于自净能力有限的河水,保证了河水的水质。
(2)将本实用新型的入河排污口污水微生物强化处理系统设置于河岸一侧,水池高度不超过1米高,系统内留有溢流口,能够在遇到较大降雨时快速将排口出水排走,不会对排污口行洪带来影响,系统过水安全。
(3)提高微生物的降解去除效果。微生物净水剂中通常包括有芽孢杆菌、高效絮凝菌、酵母菌属、微球菌属、假单胞菌、硝化与反硝化细菌、棒状杆菌、无色杆菌、产检杆菌、土壤杆菌、节杆菌等各类微生物菌群,这些微生物在降解污水的污染物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反应时间,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城市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微生物强化处理系统,污水在排污口污水微生物强化处理系统中的停留,增加了净水剂中微生物与废水污染物的接触时间,提高了微生物的降解去除效果。
(4)微生物促生剂与微生物净水剂一起投加时,能够促进微生物的生长,提高了水中COD和氨氮等污染指标的转化降解速率。
(5)在系统中使用的生物球为所投加复合微生物净水剂中的微生物提供了附着生长之处,在部分悬浮微生物随污水流走时,部分微生物净水剂中的微生物能够附着在生物球中生长,而生物球内的多孔材料为微生物着生提供了理想的场所,其内层的缺氧环境为系统提高了硝化反硝化作用,强化了含氮污染物质的降解去除效果。
(6)COD和氨氮的降解效果提到明显提高,在反应系统中所设置的曝气装置,为所投加的微生物净水剂中的微生物的快速生长提供了溶解氧条件,使入河排污口污水中的溶解氧能够迅速恢复,增强了好氧性微生物的活性,使COD和氨氮的降解效果提到明显提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入河排污口污水微生物强化处理系统能够实现污水中COD、氨氮、TN和TP的强化处理,降低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入河量,入河污水中的溶解氧得到恢复。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入河排污口污水微生物强化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入河排污口污水微生物强化处理系统的反应池体和曝气系统的总体结构主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入河排污口污水微生物强化处理系统的反应池体的纵向剖面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入河排污口污水微生物强化处理系统的反应池体的横向剖面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入河排污口污水微生物强化处理系统的反应池体的微生物净水剂投加系统的主体结构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入河排污口污水微生物强化处理系统的反应池体的微生物促生剂投加系统的主体结构图。
附图标记
1—反应池体,2—微生物净水剂投加系统,3—微生物促生剂投加系统,4—污水入口,5----污水溢流口,6—微生物净水剂投加口,7—微生物促生剂投加口,8—稳流挡墙,9—曝气主管,10—曝气支管,11—曝气器,12—生物球,13—污水排口,14—罐体,15—液体流量计,16—阀门,17—管道,18—空气压缩机,19—生物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城市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微生物强化处理系统包括:反应池体1,微生物净水剂投加系统2,微生物促生剂投加系统3和曝气系统。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所述反应池体1为方形或矩形的敞口池体。
如图2、3、4所示,所述反应池体1按水流动方向依次包括蓄水调节池和水处理池,所述蓄水调节池与入河排口直接相连,让入河排口污水直接进入所述蓄水调节池,蓄水调节池的功能是调节进入水处理池的污水流量。在所述蓄水调节池和所述水处理池之间通过内墙间隔,其中,在所述内墙的下部设有污水入口4,所述水处理池内、垂直底面设置稳流挡墙8,在所述稳流挡墙与所述内墙之间的墙面上设有微生物净水剂投加口6和微生物促生剂投加口7,分别与微生物净水剂投加系统2、微生物促生剂投加系统3连通,所述水处理池的外壁的上、下部各设有污水排口13。这样,所述稳流挡墙8将所述水处理池分隔为药剂混合稳流区和反应区,即在所述稳流挡墙8与内墙之间形成药剂混合稳流区内,污水与微生物净水剂和微生物促生剂进行充分混合;在所述稳流挡墙8与水处理池的外壁之间形成的反应区内,污水中的污染物质与微生物净水剂和促生剂进行充分反应,污染物质得到降解去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所述反应池体的深度为0.8-1.5m,实际水深为0.4-1.35m,具体地反应池体1外周的长×宽为13.0m×3.5m,池体深度为1.2m,实际水深为1.0m,池体由钢筋混凝土砌成,墙体厚度0.35m,其中蓄水调节池的有效长度为3.2m,药剂混合稳流区的有效长度为0.5m,反应区有效长度为7.9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所述微生物净水剂投加系统2和微生物促生剂投加系统3分别包括罐体14、通过管道17与罐体14连通的液体流量计15、阀门16,所述阀门16通过管道17分别与所述微生物净水剂投加口6和所述微生物促生剂投加口7连通,所述罐体14中分别装有配置好的液体微生物净水剂和微生物促生剂,所述阀门16用于控制净水剂投加的开与关,并同时调节所投加的微生物净水剂或微生物促生剂的用量;所述液体流量计15用于指示单位时间所投加的微生物净水剂量或微生物促生剂的用量。所述曝气系统与所述稳流挡墙8和所述水处理池的外壁之间形成的反应区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城市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微生物强化处理系统,其中,所述曝气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18、曝气主管9、曝气支管10和曝气器11,所述曝气系统是为污水生物降解反应提供溶解氧,优选所述曝气器11为微孔圆盘形曝气器,直径为10-30cm,具体可以选择15cm。由于入河排污口污水中的溶解含量通常较低,所述曝气系统为污水生物降解反应提供溶解氧,以使污水中的溶解氧能够迅速恢复,为所投加的微生物净水剂中的微生物生长和污染物质的降解去除提供有利条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城市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微生物强化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稳流挡墙8的长度为池体宽度的4/5-5/6。所述稳流挡墙8的功能是使入流的污水能够与所投入的微生物净水剂和促生剂充分混合均匀,而且入流的污水不会对反应区内的污水造成水力冲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城市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微生物强化处理系统,其中,在所述稳流挡墙8与水处理池的外壁之间形成的反应区内投加生物球12,所述生物球12可以为直径8-15cm的塑料镂空球,球体内部填充有海绵、多孔玻璃陶瓷、火山岩、沸石等多孔性材料,具体可以选择12cm,填充材料选择海绵和火山岩。每100-300个生物球装入镂空的网袋中,沉入所述曝气管道间隙中,具体选择每200个生物球装入镂空的网袋中,反应区中投加40袋。生物球12较大的比表面积为微生物提供生长附着的场所,尤其是所投加的微生物净水剂中所含的微生物种群,可以在生物球上附着生长,增大反应池内的微生物量,提高了处理效率,缩短了处理时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城市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微生物强化处理系统,其中,在所述污水入口4为倒置L型管道,且装有阀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城市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微生物强化处理系统,其中,所述污水排口13为直排管。所述污水入口4距离池顶15-40cm,管道公称直径DN为100-200,安装有入水阀门以调节污水入流量,管道外形为倒置L型;所述污水排口13距离池顶15-40cm,管道公称直径DN为100-200,为直排管;另一所述污水排口13距离池底10-20cm,管道公称直径DN为100-200,为直排管;具体可以选择污水入口4距离池顶25cm,管道公称直径DN100,污水排口13距离池顶25cm,管道公称直径DN为100,另一污水排口13距离池底20cm,管道公称直径DN为15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城市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微生物强化处理系统,其中,所述水处理池内设有污水溢流口5,所述污水溢流口5可以为矩形溢流排口,其深度为8-12cm,长度为池宽度的1/3至1/2。当发生较大降雨引起地表径流入流量较大时,或者污水来水量增大时,污水溢流口5可加大污水排入量和排出量,增大反应系统的过水量,能够保证系统运行安全;具体可以选择污水溢流口5的深度为10cm,长度为池宽度的1/3。
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入河排污口污水微生物强化处理系统,当入河污水口污水流量为20-40m3/天,污水中DO、COD、NH3-N、TN和TP浓度分别为0.1-1.0mg/L、110-250mg/L、20-40mg/L、20-40mg/L和1.0-5.0mg/L时,通过投加商品微生物净水剂BPa-1017和微生物促生剂Bacto-Zyme1011,每天曝气24h,经处理后,出水中污染物浓度为COD 30-80mg/L、NH3-N5-15mg/L、TN 10-25mg/L、TP 0.5-1.5mg/L,DO浓度恢复至3-7mg/L。可以看出,经过入河排污口污水微生物强化处理系统的处理,出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得到恢复,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排放量都得到有效降低,削减了污水中排入河道中的污染物负荷,减轻了河道水体的自净压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城市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微生物强化处理系统适用于流动性的入河排污口污水处理,不受空间限制;系统内留有溢流口,能够在遇到较大降雨时快速将污水从出口排走,不会对排污口行洪带来影响,系统过水安全;提高微生物的降解去除效果;提高了水中COD和氨氮等污染指标的转化降解速率;生物球内的多孔材料为微生物着生提供了理想的场所,其内层的缺氧环境为系统提高了硝化反硝化作用,强化了含氮污染物质的降解去除效果,能够实现污水中COD、氨氮、TN和TP的强化处理,降低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入河量,入河污水中的溶解氧得到恢复。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9)

1.城市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微生物强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反应池体,微生物净水剂投加系统,微生物促生剂投加系统和曝气系统,其中,
所述反应池体按水流动方向依次包括蓄水调节池和水处理池,在所述蓄水调节池和所述水处理池之间通过内墙间隔,其中,在所述内墙的下部设有污水入口,所述水处理池内、垂直底面设置稳流挡墙,在所述稳流挡墙与所述内墙之间的墙面的上部设有微生物净水剂投加口和微生物促生剂投加口,分别与微生物净水剂投加系统、微生物促生剂投加系统连通,所述水处理池的外壁的上、下部各设有污水排口,
所述微生物净水剂投加系统和微生物促生剂投加系统分别包括罐体、通过管道与罐体连通的液体流量计、阀门,所述阀门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微生物净水剂投加口和所述微生物促生剂投加口连通,
所述曝气系统与所述稳流挡墙和所述水处理池的外壁之间的区域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微生物强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曝气主管、曝气支管和曝气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微生物强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器为微孔圆盘形曝气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微生物强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流挡墙的长度为池体宽度的4/5-5/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微生物强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污水入口为倒置L型管道,且装有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微生物强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排口为直排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微生物强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池内设有污水溢流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城市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微生物强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溢流口为矩形溢流排口,其深度为8-12cm,长度为池宽度的1/3至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微生物强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体为方形或矩形的敞口池体。
CN201721678445.0U 2017-06-11 2017-12-06 一种城市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微生物强化处理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8160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70985 2017-06-11
CN2017206709858 2017-06-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81609U true CN207581609U (zh) 2018-07-06

Family

ID=62735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78445.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81609U (zh) 2017-06-11 2017-12-06 一种城市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微生物强化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816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51500A (zh) * 2021-09-01 2021-11-16 江苏五湖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入河排雨污口模块化微生物除氨除磷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51500A (zh) * 2021-09-01 2021-11-16 江苏五湖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入河排雨污口模块化微生物除氨除磷系统及方法
CN113651500B (zh) * 2021-09-01 2023-08-22 江苏五湖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入河排雨污口模块化微生物除氨除磷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20677B (zh) 多级污水处理用生物反应系统的制作方法及污水处理方法
CN204324990U (zh) 适用于入湖景观水体的多级生物滤池—生态塘净化系统
CN102464404B (zh) 一种受污染河道水体修复治理方法及系统
CN107244739A (zh) 一种农业面源污染农田尾水的生态修复系统
CN203768124U (zh) 一种用于微污染水处理的生态滤池
CN102101736A (zh) 一种人工强化生态滤床污水处理系统及应用
CN108128967A (zh) 一种河道水体异位综合高效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9349197A (zh) 一种水产养殖场水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951064A (zh) 一种用于微污染水处理的生态滤池
CN105984995A (zh) 河道型水源地水体的异位净化及水质维持系统
KR100375052B1 (ko) 인공습지를 이용한 자연정화 촉진방법 및 그 장치
CN205556380U (zh) 一体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103265145A (zh) 利用自然生物膜反应器净化低负荷低温河水的方法
CN206915932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CN208362108U (zh) 一种利用生物滤器-人工湿地进行循环水水产养殖的系统
CN202063793U (zh) 多级污水处理用生物反应系统
CN104085998A (zh) 一种增强微生物作用的人工湿地系统
CN101704614B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罐
CN207581609U (zh) 一种城市河道入河排污口污水微生物强化处理系统
CN106830533A (zh) 一种沟槽驳岸型城镇内河(湖、库、塘)水体净化系统
CN104085995A (zh) 一种有保温作用的人工湿地系统
CN204752337U (zh) 一种预处理生物反应池的生物菌种包埋装置
TWI383961B (zh) 用於處理含鹽污水之人工溼地
CN210133936U (zh) 一种利用生态混凝土的环形景观水净化人工湿地系统
KR20040026324A (ko) 오·폐수처리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06

Termination date: 2018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