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70081U - 一种人感控制结构及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感控制结构及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70081U
CN207570081U CN201721480133.9U CN201721480133U CN207570081U CN 207570081 U CN207570081 U CN 207570081U CN 201721480133 U CN201721480133 U CN 201721480133U CN 207570081 U CN207570081 U CN 2075700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air
people
conditioning
panel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8013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开华
孟智
谢承琪
姚威
佟蒙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72148013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700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700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7008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感控制结构及空调,该结构包括:人感机构(2)、进风通道(3)和挡板(4);其中,所述人感机构(2),设置于待控空调的面板体(1)的内部;所述进风通道(3),分别与所述待控空调的出风口(6)和所述人感机构(2)的容置腔连通,用于将所述出风口(6)吹出的风送向所述挡板(4);所述挡板(4),设置于所述人感机构(2)的前方,用于使所述人感机构(2)隐藏于其后方;并在所述进风通道(3)有风引出时在风力作用下向上运动,使所述人感机构(2)露出。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防尘性差、可靠性低和美观性差等缺陷,实现防尘性好、可靠性高和美观性好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人感控制结构及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感控制结构及空调,尤其涉及一种开机可自动打开的空调人感控制结构、具有该人感控制结构的空调、以及该空调的控制方式。
背景技术
空调,可以对建筑/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速度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具有人感功能的空调,在启用人感功能后,空调可实现风随人动等功能。
现在的空调配置人感探头趋于普遍,而人感探头的可靠性及整机的美观性亟待解决。例如:目前,大多数壁挂空调机的人感探头都是裸露在外边的,容易进灰,影响人感探头的可靠性,并且影响外观。
现有技术中,存在防尘性差、可靠性低和美观性差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人感控制结构及空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的人感探头裸露在外易落灰导致防尘性差的问题,达到防尘性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感控制结构,包括:人感机构、进风通道和挡板;其中,所述人感机构,设置于待控空调的面板体的内部;所述进风通道,分别与所述待控空调的出风口和所述人感机构的容置腔连通,用于将所述出风口吹出的风送向所述挡板;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人感机构的前方,用于使所述人感机构隐藏于其后方;并在所述进风通道有风引出时在风力作用下向上运动,使所述人感机构露出。
可选地,所述进风通道,设置于所述人感机构的下方;和/或,所述进风通道的出口,面向所述挡板下方,用于将所述出风口吹出的风送向所述挡板下方。
可选地,所述挡板由轻质材料制成;所述轻质材料,包括:塑料、泡沫、泡棉、海绵中的至少之一;和/或,所述挡板,与所述面板体平齐设置,或凸出于所述面板体设置,或内凹于所述面板体设置。
可选地,所述人感机构,包括:人感探头;其中,所述容置腔在所述面板体内部的设置位置,能够根据所述人感探头的大小调整;和/或,所述挡板的大小及设置位置,能够根据所述人感探头的大小及设置位置调整;和/或,所述人感探头的安装角度或感应角度,能够根据使用需求调整。
可选地,还包括:人感盒;所述人感盒,设置于所述人感机构的内部,用于作为所述容置腔,容置所述人感机构。
可选地,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人感盒的盒口,作为所述人感盒的盒盖。
可选地,在所述人感盒的盒口设有安装槽,所述挡板安装于所述安装槽。
可选地,还包括:安装件;所述安装件,用于将所述挡板安装于所述面板体;其中,所述安装件,包括:轨道;所述轨道设置于所述面板体上。
与上述人感控制结构相匹配,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包括:以上所述的人感控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通过在空调开机后可自动打开,空调关机后又可自动关闭的人感机构,这样既保证了整机的美观性,解决了空调人感机构裸露,影响空调整体协调性及美观性的问题;又可防止人感探头进灰影响使用,解决了人感机构在空调外面容易进灰而使探头灵敏度降低的问题。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方案,通过使人感探头在空调开启时旋出面板体,空调关闭时旋回隐藏在面板体内,解决了空调外观美观的问题;并且靠空调本身的风力使其打开,无需电机驱动,节省空间及成本。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方案,通过在空调开启时,使人感机构旋出面板体工作;在空调关闭时,使人感机构隐藏进面板体内,最大限度使空调的外观变得美观;并且人感的打开关闭无需电机驱动,节省了空间及成本。
由此,本实用新型的方案,通过将人感探头装在面板体内,并使人感探头在空调开启时旋出面板体,空调关闭时旋回隐藏在面板体内,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的人感探头裸露在外易落灰导致防尘性差的问题,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防尘性差、可靠性低和美观性差的缺陷,实现防尘性好、可靠性高和美观性好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人感控制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可以显示人感自动打开原理;
图2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人感控制结构与空调的面板体的一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可以显示人感控制结构在空调的面板体上的安装位置;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人感控制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标记如下:
1-面板体;2-人感机构;21-人感探头;3-进风通道;4-挡板;5-人感盒;6-出风口;7-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感控制结构,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人感控制结构可以包括:人感机构2、进风通道3和挡板4。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所述人感机构2,设置于待控空调的面板体1的内部。
可选地,所述人感机构2,可以包括:人感探头21。
由此,通过人感探头实现空调的人感控制,控制精准性好、可靠性高。
更可选地,所述容置腔在所述面板体1内部的设置位置,能够根据所述人感探头21的大小调整。
更可选地,所述挡板4的大小及设置位置,能够根据所述人感探头21的大小及设置位置调整。
例如:上述人感探头21和挡板4的尺寸及位置,可以在任意适当的范围内都可以调整。例如:人感探头21的大小,可以根据面板体1内部的安装腔的空间适当调节。
更可选地,所述人感探头21的安装角度或感应角度,能够根据使用需求调整。
例如:人感探头21可以调整在任意适当的角度内都可以实现以上作用。例如:人感探头21的角度可以调节,以方便用户使用。
由此,通过根据面板体的内部空间、人感探头的大小、挡板的大小、使用需求等调整安装位置和设置角度等,使得人感探头及挡板的安装灵活、使用便捷,有利于提升人感探头及挡板的使用通用性和可靠性。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所述进风通道3,分别与所述待控空调的出风口6和所述人感机构2的容置腔连通,可以用于在所述待控空调开启时,将所述出风口6吹出的风送向所述挡板4,为所述挡板4提供风力作用。
可选地,所述进风通道3,设置于所述人感机构2的下方。
由此,通过将进风通道设置于人感机构的下方,一方面可以方便向挡板送风,使挡板的上下运动更灵活、也更可靠;另一方面节省安装空间,可以提升空调面板体的整洁和美观。
可选地,所述进风通道3的出口,面向所述挡板4下方,可以用于将所述出风口6吹出的风送向所述挡板4下方。
由此,通过将进风通道的出口面向挡板的后方设置,可以便于将出风口吹出的风送向挡板的后方,使挡板在后方风力作用下向上运动;将进风通道的出口面向挡板的下方设置,可以便于将出风口吹出的风送向挡板的下方,使挡板在下方风力作用下向上运行,送风方式灵活,使得挡板运动的便捷性和可靠性得以提升。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所述挡板4,设置于所述人感机构2的前方,可以用于使所述人感机构2隐藏于其后方;并在所述进风通道3有风引出时在风力作用下向上运动,使所述人感机构2露出;在所述进风通道3无风吹出时自然落下,使所述人感机构2隐藏。这里的露出,是指在挡板4挡住人感机构2而使人感机构2无法工作的前提下,挡板4打开时人感机构2可以工作的情形。例如:挡板4是装在人感机构2的前方;挡板4是上下运动的,风进入进风通道3将挡板4吹起,风停止后,挡板4落下。
其中,挡板4可以作为面板体1的一部分,只要挡板4打开人感机构2就可以工作。或者,挡板4也可以设置于面板体1的内部,但人感机构2距离面板体1的开口位置不会太远,只要挡板4打开人感机构2就可以工作。
例如:进风通道3,可以用于在所述待控空调开启时,将所述出风口6吹出的风送向所述挡板4,以使所述挡板4在所述进风通道3送出的风的风力作用下向上运动,从而使隐藏于所述挡板4后方的人感机构2露出。在所述待控空调关机时,使所述挡板4由于无风力作用而向下运动或下移或自然下垂,使所述人感机构2继续隐藏于所述挡板4的后方。
例如:可以使人感探头(例如:人感探头21)在空调开启时旋出面板体(例如:面板体1),空调关闭时旋回隐藏在面板体内,解决了空调外观美观的问题。而且,可以靠空调本身的风力使其打开,无需电机驱动,节省空间及成本。例如:使人感机构靠空调吹出的风使其打开,不需电机驱动。
例如:空调开启时,使人感机构旋出面板体工作;空调关闭时,使人感机构隐藏进面板体内,最大限度使空调的外观变得美观;并且人感的打开关闭无需电机驱动,节省了空间及成本。
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的例子,将人感机构2装在面板体1的内部,在人感机构2的前方设置有一个挡板4,该挡板4可以上下运动;在人感机构2的下方位置开有一个进风通道3,进风通道3联通空调出风口6和装人感探头21的腔。空调关闭时,人感机构2前方的挡板4是关闭的,当空调开机时,风从出风口6进入进风通道3,可将挡板4吹上去,而且只要有风就可以一直保持打开状态,实现了人感机构2开机自动打开、关机自动闭合的功能,并且无需电机驱动,节省了空间结构和成本。
例如:图3可以显示人感机构2在面板体1上的位置,空调关闭时,挡板4关闭,保证了空调外观整体性和美观性,而且空调关闭后灰尘不容易进入,保证人感使用的可靠性。
由此,通过人感机构、进风通道和挡板的配合设置,可以在空调开机后可自动打开、且在空调关机后又可自动关闭的人感机构,这样既可防止人感探头进灰影响使用,又保证了整机的美观性。
可选地,所述挡板4由轻质材料制成。所述轻质材料,可以包括:塑料、泡沫、泡棉、海绵中的至少之一。
例如:挡板4可以采用比较轻的材料,只要有风,就可以吹起。
由此,通过多种形式的轻质材料制备挡板,可以使挡板在风力作用下的运动更加可靠、更加灵敏。
可选地,所述挡板4,与所述面板体1平齐设置,或凸出于所述面板体1设置,或内凹于所述面板体1设置。
由此,通过挡板与面板体之间的多种设置方式,可以提升挡板与面板体结合的灵活性和便捷性,还有利于提升面板体的美观性。
在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人感盒5。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所述人感盒5,设置于所述人感机构2的内部,可以用于作为所述容置腔,容置所述人感机构2。
例如:装人感探头21的腔,可以是装人感探头的一个盒子(例如:人感盒5),盒子的盖就是挡板4,可以参见图4所示的例子。
由此,通过人感盒的设置,可以更好地容置和保护人感探头,进而可以间接地提升人感探头工作的精准性和可靠性。
可选地,所述挡板4,设置于所述人感盒5的盒口,作为所述人感盒5的盒盖。
例如:挡板4是要装配在槽(例如:安装槽7)内的,相当于轨道,可以参见图4所示的例子。
由此,通过将挡板作为人感盒的盒盖,或者将人感盒的盒盖作为挡板,可以简化人感控制结构的结构,使得面板体内部的结构更加简单和整洁,还便于面板外部结构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升面板体整体结构的简洁性和美观性。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在所述人感盒5的盒口设有安装槽,所述挡板4安装于所述安装槽。
由此,通过在人感盒与挡板之间设置安装槽,有利于提升挡板与人感盒之间安装的可靠性,还有利于提升挡板在风力作用下运动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在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安装件。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所述安装件,可以用于将所述挡板4安装于所述面板体1。其中,所述安装件,可以包括:轨道;所述轨道设置于所述面板体1上。
例如:所述安装件,也可以包括:合页结构、转轴结构等。
例如:所述安装件,也可以设置于面板体的内侧。
由此,通过设置于挡板与面板体之间的安装结构,可以使挡板牢固安装,且可以使挡板随风力运动更加可靠和灵活,且可以保证面板体的美观性。
经大量的试验验证,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空调开机后可自动打开,空调关机后又可自动关闭的人感机构,这样既保证了整机的美观性,解决了空调人感机构裸露,影响空调整体协调性及美观性的问题。又可防止人感探头进灰影响使用,解决了人感机构在空调外面容易进灰而使探头灵敏度降低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对应于人感控制结构的一种空调。该空调可以包括:以上所述的人感控制结构。
在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在空调开机后可自动打开、且在空调关机后又可自动关闭的人感机构(例如:人感机构2),这样既保证了整机的美观性,解决了空调人感机构裸露而影响空调整体协调性及美观性的问题;又可防止人感探头进灰影响使用,解决了人感机构在空调外面容易进灰而使探头灵敏度降低的问题。
可选地,可以使人感探头(例如:人感探头21)在空调开启时旋出面板体(例如:面板体1),空调关闭时旋回隐藏在面板体内,解决了空调外观美观的问题。
例如:人感机构2也可以通过旋转的方式,旋转到背面是挡板4,旋转到正面是人感,但是要借助人感机构2的重力作用。
进一步地,可以靠空调本身的风力使其打开,无需电机驱动,节省空间及成本。例如:使人感机构靠空调吹出的风使其打开,不需电机驱动。
例如:空调开启时,使人感机构旋出面板体工作;空调关闭时,使人感机构隐藏进面板体内,最大限度使空调的外观变得美观;并且人感的打开关闭无需电机驱动,节省了空间及成本。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如图1和图2所示的例子,将人感机构2装在面板体1的内部,在人感机构2的前方设置有一个挡板4,该挡板4可以上下运动;在人感机构2的下方位置开有一个进风通道3,进风通道3联通空调出风口6和装人感探头21的腔。
可选地,空调关闭时,人感机构2前方的挡板4是关闭的,当空调开机时,风从出风口6进入进风通道3,可将挡板4吹上去,而且只要有风就可以一直保持打开状态,实现了人感机构2开机自动打开、关机自动闭合的功能,并且无需电机驱动,节省了空间结构和成本。
可选地,挡板4是装在人感机构2的前方。挡板4是上下运动的,风进入进风通道3将挡板4吹起,风停止后,挡板4落下。
其中,挡板4可以采用比较轻的材料,只要有风,就可以吹起。
可选地,挡板4是要装配在槽内的,相当于轨道,可以参见图4所示的例子。
可选地,装人感探头21的腔,可以是装人感探头的一个盒子(例如:人感盒5),盒子的盖就是挡板4,可以参见图4所示的例子。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图3可以显示人感机构2在面板体1上的位置,空调关闭时,挡板4关闭,保证了空调外观整体性和美观性,而且空调关闭后灰尘不容易进入,保证人感使用的可靠性。
在一个可替代例子中,上述人感探头21和挡板4的尺寸及位置,可以在任意适当的范围内都可以调整。例如:人感探头21的大小,可以根据面板体1内部的安装腔的空间适当调节。
在一个可替代例子中,人感探头21可以调整在任意适当的角度内都可以实现以上作用。例如:人感探头21的角度可以调节,以方便用户使用。
由于本实施例的空调所实现的处理及功能基本相应于前述图1至图4所示的人感控制结构的实施例、原理和实例,故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未详尽之处,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经大量的试验验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使人感探头在空调开启时旋出面板体,空调关闭时旋回隐藏在面板体内,解决了空调外观美观的问题。并且靠空调本身的风力使其打开,无需电机驱动,节省空间及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对应于空调的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该空调的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1)在所述空调开启时,通过所述进风通道3将所述出风口6吹出的风送向所述挡板4,使所述挡板4在所述进风通道3送出风的风力作用下向上运动,以使所述人感机构2露出。
(2)在所述空调关闭时,通过所述进风通道3没有风送向所述挡板4,使所述挡板4由于无风力作用向下运动,以使所述人感机构2隐藏。
由此,
由于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所实现的处理及功能基本相应于前述空调的实施例、原理和实例,故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未详尽之处,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经大量的试验验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空调开启时,使人感机构旋出面板体工作;在空调关闭时,使人感机构隐藏进面板体内,最大限度使空调的外观变得美观;并且人感的打开关闭无需电机驱动,节省了空间及成本。
综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人感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人感机构(2)、进风通道(3)和挡板(4);其中,
所述人感机构(2),设置于待控空调的面板体(1)的内部;
所述进风通道(3),分别与所述待控空调的出风口(6)和所述人感机构(2)的容置腔连通,用于将所述出风口(6)吹出的风送向所述挡板(4);
所述挡板(4),设置于所述人感机构(2)的前方,用于使所述人感机构(2)隐藏于其后方;并在所述进风通道(3)有风引出时在风力作用下向上运动,使所述人感机构(2)露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通道(3),设置于所述人感机构(2)的下方;
和/或,
所述进风通道(3)的出口,面向所述挡板(4)下方,用于将所述出风口(6)吹出的风送向所述挡板(4)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4)由轻质材料制成;所述轻质材料,包括:塑料、泡沫、泡棉、海绵中的至少之一;
和/或,
所述挡板(4),与所述面板体(1)平齐设置,或凸出于所述面板体(1)设置,或内凹于所述面板体(1)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感机构(2),包括:人感探头(21);
其中,
所述容置腔在所述面板体(1)内部的设置位置,能够根据所述人感探头(21)的大小调整;和/或,
所述挡板(4)的大小及设置位置,能够根据所述人感探头(21)的大小及设置位置调整;和/或,
所述人感探头(21)的安装角度或感应角度,能够根据使用需求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人感盒(5);
所述人感盒(5),设置于所述人感机构(2)的内部,用于作为所述容置腔,容置所述人感机构(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4),设置于所述人感盒(5)的盒口,作为所述人感盒(5)的盒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人感盒(5)的盒口设有安装槽,所述挡板(4)安装于所述安装槽。
8.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件;
所述安装件,用于将所述挡板(4)安装于所述面板体(1);
其中,所述安装件,包括:轨道;所述轨道设置于所述面板体(1)上。
9.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人感控制结构。
CN201721480133.9U 2017-11-08 2017-11-08 一种人感控制结构及空调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5700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80133.9U CN207570081U (zh) 2017-11-08 2017-11-08 一种人感控制结构及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80133.9U CN207570081U (zh) 2017-11-08 2017-11-08 一种人感控制结构及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70081U true CN207570081U (zh) 2018-07-03

Family

ID=62694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80133.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570081U (zh) 2017-11-08 2017-11-08 一种人感控制结构及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700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1257A (zh) * 2017-11-08 2018-06-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人感控制结构、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1257A (zh) * 2017-11-08 2018-06-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人感控制结构、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08151257B (zh) * 2017-11-08 2023-08-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人感控制结构、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53738B (zh) 空调器出风口结构
CN204629629U (zh) 吸油烟机
BR9903730A (pt) Caixa de controle para um condicionador de ar
CN205445411U (zh) 一种多功能铝合金百叶窗
CN207570081U (zh) 一种人感控制结构及空调
CN205531917U (zh) 一种互联网控制式多功能智能化窗户
CN207077976U (zh)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的抽拉式风门结构
CN104533815A (zh) 一种立式循环扇
CN208502586U (zh) 一种两翼自动旋转门
CN108151257A (zh) 一种人感控制结构、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208920474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0425408U (zh) 一种建筑玻璃幕墙通风结构
CN108561047A (zh) 一种两翼自动旋转门
JP2011214727A (ja) 空気調和機
CN203628781U (zh) 曲柄连杆驱动的中间翻板吸油烟机
CN201354503Y (zh) 集成吊顶面板
CN106246037B (zh) 玻璃结构房屋建筑风力感应开关窗控制系统
CN210118821U (zh) 一种带滑动门的吊顶取暖器
CN209910137U (zh) 一种隐藏式出风面板
CN209623016U (zh) 一种双电机双风轮取暖器
CN210111434U (zh) 一种新型船用防潮低压开关柜
CN209246352U (zh) 面板及具有其的新风机
CN208671143U (zh) 一种隐藏出风、进风及显示的浴室取暖器面板
CN207541891U (zh) 一种散热消防式广告灯箱
CN215860914U (zh) 具有加湿功能的智能电风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0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815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0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