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67720U - 防洪结构及防洪物资套组 - Google Patents

防洪结构及防洪物资套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67720U
CN207567720U CN201721736695.5U CN201721736695U CN207567720U CN 207567720 U CN207567720 U CN 207567720U CN 201721736695 U CN201721736695 U CN 201721736695U CN 207567720 U CN207567720 U CN 2075677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d control
control structure
air bag
blocking surface
flo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3669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宁小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73669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677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677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677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11Hard structures, e.g. dams, dykes or breakwater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洪结构及防洪物资套组。所述防洪结构包括有多个固定柱、阻挡面和气囊;阻挡面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边和两个第二侧边,两个第一侧边上设置有多个固定位,固定柱穿过固定位将阻挡面的两个第一侧边固定在地面上;气囊内部用于充入水或者气体,气囊位于阻挡面与地面之间,并与阻挡面固定连接。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洪结构时,使用固定柱将阻挡面固定在地面上,并且在气囊内部充入水或者充入气体使得气囊膨胀,此时气囊在充满气或水后膨胀把阻挡面顶起来,形成一堵坝体,并且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求,将多个抗洪结构连接起来以抵挡洪水。

Description

防洪结构及防洪物资套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汛抗洪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洪结构及防洪物资套组。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大江小河分布比较广,水库、湖泊、大坝比较多。虽然我国经历几十年改革开放,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由于历史、地理原因,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落后地方由于财政收入少,没有足够配套资金投入防洪基础设施,造成防洪大堤年久失修,加上原来防洪基础建设比较薄弱,自然洪水灾害发生频繁,致使一些地方的洪水、溃堤时有发生,令人防不胜防,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失。
每次洪水灾害来临时,我们都是只能通过转移来避免人员伤亡,很难通过有效措施正面与之抗衡,只能任其对我们生存环境和转移不了的财产进行肆虐破坏,损失惨重。目前,抗洪救灾使用的几乎都是用泥巴作填充料的沙袋,抗击洪水时沙袋通过抗洪抢险人员搬运,像蚂蚁搬家一样,采用人海战术,将沙袋在地面上并排交错地码齐,再以岑曾交错地往上码,使得沙袋筑成一堵沙墙,拦住洪水肆虐。
但是这个方法虽然有效,却存在以下缺点:其一是由于袋体之间无连接关系,袋体之间存在缝隙,这样在挡水时容易被水浪冲开防漏效果差;其二是筑成一堵沙袋墙速度缓慢,需要抗洪人员众多,并且费力,在洪水退后,清理又非常麻烦,用这种笨拙的方法去抗洪,不仅效率低下,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并且可能会因为时间匆忙来不及筑起沙袋墙而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防洪结构及防洪物资套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利用沙袋筑起沙袋墙以抵抗洪水的方法虽然有效,但是由于袋体之间无连接关系,袋体之间存在缝隙,这样在挡水时容易被水浪冲开防漏效果差;并且筑成一堵沙袋墙速度缓慢,需要抗洪人员众多,且费力,在洪水退后,清理又非常麻烦,用这种笨拙的方法去抗洪,不仅效率低下,浪费人力、物力、财力,还可能会因为时间匆忙来不及筑起沙袋墙而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的技术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防洪结构,所述防洪结构包括有多个固定柱、阻挡面和气囊;所述阻挡面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边和两个第二侧边,两个所述第一侧边上设置有多个固定位,所述固定柱穿过所述固定位将所述阻挡面的两个所述第一侧边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气囊内部用于充入水或者气体,所述气囊位于所述阻挡面与地面之间,并与所述阻挡面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气囊通过粘贴的方式与所述阻挡面固定。
优选地,所述气囊为圆柱型。
优选地,所述气囊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气囊的体积不同。
优选地,所述防洪结构还包括有两个格条板,所述格条板用于压住所述阻挡面的两个第一侧边的下边缘,所述固定柱穿过所述格条板固定在地面上。
优选地,所述防洪结构还包括有多个沙袋,所述沙袋用于压住所述阻挡面与地面相接的所述第一侧边的下边缘,用于防止洪水从所述阻挡面的所述第一侧边的下边缘渗透。
优选地,所述阻挡面的两个所述第二侧边的边缘设置有连接部,两个所述阻挡面通过所述连接部相互连接固定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凹槽和与所述凹槽形状相配合凸起部;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阻挡面的一个所述第二侧边的边缘,所述凸起部设置于所述阻挡面的另一个所述第二侧边的边缘,两个所述阻挡面通过所述凸起部滑入所述凹槽内的方式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防洪结构还包括有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用于向所述气囊内充入气体以使得所述气囊膨胀起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防洪物资套组,所述防洪物资套组包括有如上所述的防洪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洪结构,其包括有多个固定柱、阻挡面和气囊;所述阻挡面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边和两个第二侧边,两个所述第一侧边上设置有多个固定位,所述固定柱穿过所述固定位将所述阻挡面的两个所述第一侧边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气囊内部用于充入水或者气体,所述气囊位于所述阻挡面与地面之间,并与所述阻挡面固定连接。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洪结构时,使用固定柱将阻挡面固定在地面上,并且在气囊内部充入水或者充入气体使得气囊膨胀,此时气囊在充满气或水后膨胀把阻挡面顶起来,形成一堵坝体,并且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求,将多个抗洪结构连接起来以抵挡洪水。与现有的采用沙袋筑成沙袋墙的阻挡洪水的方式相比,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洪结构抵御洪水的安装速度更快,更简单,提高了安装效率,避免了因为时间匆忙来不及筑起沙袋墙而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的情况,并且在洪水褪去后,只需要对气囊进行放水或者放气,将能够轻松地将防洪结构拆除,清理简单。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洪物资套组,其包括有如上所述的防洪结构。与现有的采用沙袋筑成沙袋墙的阻挡洪水的方式相比,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洪物资套组中的防洪结构抵御洪水的安装速度更快,更简单,提高了安装效率,避免了因为时间匆忙来不及筑起沙袋墙而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的情况,并且在洪水褪去后,只需要对气囊进行放水或者放气,将能够轻松地将防洪结构拆除,清理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洪结构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洪结构的第一种结构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洪结构的第二种结构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洪结构的连接部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5为两个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洪结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标:1-防洪结构;10-阻挡面;100-固定柱;20-气囊;30-连接部;300-凹槽;310-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如出现“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通”、“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洪结构1及防洪物资套组,下面给出多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洪结构1及防洪物资套组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洪结构1,其包括有多个固定柱100、阻挡面10和气囊20;阻挡面1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边和两个第二侧边,两个第一侧边上设置有多个固定位,固定柱100穿过固定位将阻挡面10的两个第一侧边固定在地面上;气囊20内部用于充入水或者气体,气囊20位于阻挡面10与地面之间,并与阻挡面10固定连接。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洪结构1时,使用固定柱100将阻挡面10固定在地面上,并且在气囊20内部充入水或者充入气体使得气囊20膨胀,此时气囊20在充满气或水后膨胀把阻挡面10顶起来,形成一堵坝体,并且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求,将多个抗洪结构连接起来以抵挡洪水。与现有的采用沙袋筑成沙袋墙的阻挡洪水的方式相比,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洪结构1抵御洪水的安装速度更快,更简单,提高了安装效率,避免了因为时间匆忙来不及筑起沙袋墙而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的情况,并且在洪水褪去后,只需要对气囊20进行放水或者放气,将能够轻松地将防洪结构1拆除,清理简单。
具体地,阻挡面10可以为防水帆布,防水帆布就是经过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用于防水或防湿、防潮、防寒的帆布。采用防水帆布作为阻挡面10造价便宜,便于购买。固定柱100可以为钢钎,钢钎为尖头钢棒,是一种常用的建筑工具。
气囊20可以通过粘贴的方式与阻挡面10固定。具体地,可以采用防水的粘合剂将气囊20与阻挡面10固定粘贴在一起。除此之外,气囊20还可以采用用线缝合的方法,将气囊20和阻挡面10缝在一起。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气囊20与阻挡面10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上述两种方式,但不仅仅局限于该两种方式,其还可以是其他能够满足将气囊20与阻挡面10固定在一起的要求的任意方式。
气囊20可以为圆柱型。将气囊20设置为圆柱型的原因在于,圆柱型气囊20在受到洪水冲撞情况下,它的曲面物理特征能够更好承受洪水的压力,使得防洪结构1更加坚固。
如图3所示,气囊2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每个气囊20的体积不同。例如,气囊20的数量可以为三个,三个气囊20并排设置,位于中间的气囊20的体积最大,两边的气囊20的体积较小,以使得三个气囊20之间形成曲面,以便利用曲面物理特征更好地承受洪水的压力。
防洪结构1还可以包括有两个格条板,格条板用于压住阻挡面10的两个第一侧边的下边缘,固定柱100穿过格条板固定在地面上。格条板又称为石膏空心条板,其是石膏板的一种,以建筑石膏为基材,掺以无机轻集料,无机纤维增强材料而制成的空心条板。设置格条板的目的有两个:其一是利用格条板阻挡面10两个第一侧边的下边缘,以更好的固定阻挡面10,防止洪水从阻挡面10两侧的下边缘处渗透过来;其二是固定柱100通过穿过格条板的方式将阻挡面10固定在地面上,加强了固定的强度,使得阻挡面10固定的更加坚固。
防洪结构1还可以包括有多个沙袋,沙袋用于压住阻挡面10与地面相接的第一侧边的下边缘,用于防止洪水从阻挡面10的第一侧边的下边缘渗透。具体地,沙袋内部的填充物可以为高效吸水化学材料和沉降物构成的混合物。高效吸水化学材料包括有聚乙烯醇树脂、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酸钾和聚丙烯酰胺及其混合物。沉降物包括有碎石和河沙等。这样设置的沙袋的吸水性能更好,能够更好地阻止洪水从阻挡面10的底部渗透。
阻挡面10的两个第二侧边的边缘设置有连接部30,两个阻挡面10通过连接部30相互连接固定在一起。使用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来确定防洪结构1的长短,而制造防洪结构1时由于加工等因素的影响,无法生产过大的防洪结构1,因此在阻挡面10的两个第二侧边缘设置有连接部30,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多个阻挡面10连接起来以满足长度的需求。
具体地,如图4和图5所示,连接部30可以包括凹槽300和与凹槽300形状相配合凸起部310;凹槽300设置于阻挡面10的一个第二侧边的边缘,凸起部310设置于阻挡面10的另一个第二侧边的边缘,两个阻挡面10通过凸起部310滑入凹槽300内的方式固定连接。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相邻的阻挡面10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上述方式,但不仅仅局限于该种方式,其还可以是其他能够满足将相邻的阻挡面10固定在一起的要求的任意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洪物资套组,其包括有如上所述的防洪结构1。与现有的采用沙袋筑成沙袋墙的阻挡洪水的方式相比,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洪物资套组中的防洪结构1抵御洪水的安装速度更快,更简单,提高了安装效率,避免了因为时间匆忙来不及筑起沙袋墙而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的情况,并且在洪水褪去后,只需要对气囊20进行放水或者放气,将能够轻松地将防洪结构1拆除,清理简单。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洪结构1,其包括有多个固定柱100、阻挡面10和气囊20;阻挡面1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边和两个第二侧边,两个第一侧边上设置有多个固定位,固定柱100穿过固定位将阻挡面10的两个第一侧边固定在地面上;气囊20内部用于充入水或者气体,气囊20位于阻挡面10与地面之间,并与阻挡面10固定连接。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洪结构1时,使用固定柱100将阻挡面10固定在地面上,并且在气囊20内部充入水或者充入气体使得气囊20膨胀,此时气囊20在充满气或水后膨胀把阻挡面10顶起来,形成一堵坝体,并且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求,将多个抗洪结构连接起来以抵挡洪水。与现有的采用沙袋筑成沙袋墙的阻挡洪水的方式相比,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洪结构1抵御洪水的安装速度更快,更简单,提高了安装效率,避免了因为时间匆忙来不及筑起沙袋墙而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的情况,并且在洪水褪去后,只需要对气囊20进行放水或者放气,将能够轻松地将防洪结构1拆除,清理简单。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洪结构1的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防洪结构1还包括有充气装置,充气装置用于向气囊20内充入气体以使得气囊20膨胀起来。充气装置可以为充气泵,充气泵又叫打气机、打气泵,充气泵通过马达的运转来工作马达运转,抽气时,连通器的阀门被大气的气压冲开,气体进入气筒,而向气囊20中打气时,阀门又被气筒内的气压关闭,气体就进入了气囊20中。充气泵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做详细解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洪结构1,其包括有多个固定柱100、阻挡面10和气囊20;阻挡面1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边和两个第二侧边,两个第一侧边上设置有多个固定位,固定柱100穿过固定位将阻挡面10的两个第一侧边固定在地面上;气囊20内部用于充入水或者气体,气囊20位于阻挡面10与地面之间,并与阻挡面10固定连接。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洪结构1时,使用固定柱100将阻挡面10固定在地面上,并且在气囊20内部充入水或者充入气体使得气囊20膨胀,此时气囊20在充满气或水后膨胀把阻挡面10顶起来,形成一堵坝体,并且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求,将多个抗洪结构连接起来以抵挡洪水。与现有的采用沙袋筑成沙袋墙的阻挡洪水的方式相比,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洪结构1抵御洪水的安装速度更快,更简单,提高了安装效率,避免了因为时间匆忙来不及筑起沙袋墙而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的情况,并且在洪水褪去后,只需要对气囊20进行放水或者放气,将能够轻松地将防洪结构1拆除,清理简单。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洪物资套组,其包括有如上所述的防洪结构1。与现有的采用沙袋筑成沙袋墙的阻挡洪水的方式相比,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洪物资套组中的防洪结构1抵御洪水的安装速度更快,更简单,提高了安装效率,避免了因为时间匆忙来不及筑起沙袋墙而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的情况,并且在洪水褪去后,只需要对气囊20进行放水或者放气,将能够轻松地将防洪结构1拆除,清理简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洪结构包括有多个固定柱、阻挡面和气囊;
所述阻挡面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边和两个第二侧边,两个所述第一侧边上设置有多个固定位,所述固定柱穿过所述固定位将所述阻挡面的两个所述第一侧边固定在地面上;
所述气囊内部用于充入水或者气体,所述气囊位于所述阻挡面与地面之间,并与所述阻挡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通过粘贴的方式与所述阻挡面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为圆柱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防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气囊的体积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洪结构还包括有两个格条板,所述格条板用于压住所述阻挡面的两个所述第一侧边的下边缘,所述固定柱穿过所述格条板固定在地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洪结构还包括有多个沙袋,所述沙袋用于压住所述阻挡面与地面相接的所述第一侧边的下边缘,用于防止洪水从所述阻挡面的所述第一侧边的下边缘渗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面的两个所述第二侧边的边缘设置有连接部,两个所述阻挡面通过所述连接部相互连接固定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凹槽和与所述凹槽形状相配合凸起部;
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阻挡面的一个所述第二侧边的边缘,所述凸起部设置于所述阻挡面的另一个所述第二侧边的边缘,两个所述阻挡面通过所述凸起部滑入所述凹槽内的方式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洪结构还包括有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用于向所述气囊内充入气体以使得所述气囊膨胀起来。
10.一种防洪物资套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洪物资套组包括有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洪结构。
CN201721736695.5U 2017-12-13 2017-12-13 防洪结构及防洪物资套组 Active CN2075677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36695.5U CN207567720U (zh) 2017-12-13 2017-12-13 防洪结构及防洪物资套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36695.5U CN207567720U (zh) 2017-12-13 2017-12-13 防洪结构及防洪物资套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67720U true CN207567720U (zh) 2018-07-03

Family

ID=62688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36695.5U Active CN207567720U (zh) 2017-12-13 2017-12-13 防洪结构及防洪物资套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677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623530T3 (es) Dispositivo de retención
ES2743756T3 (es) Dique de contención mejorado
US20100310315A1 (en) Inflatable flood barrier
US20120207545A1 (en) Rapid Deployment, Self-Inflating, Interlocking, Modular Flood-Water Barrier Wall System
CN206554020U (zh) 一种组合式救灾水坝及临时浮桥
CN209603049U (zh) 一种预制的挡水墙
CN207567720U (zh) 防洪结构及防洪物资套组
US9708785B1 (en) Portable flood control apparatus
TW200525066A (en) Sandbag and waterproof dike
CN207244572U (zh) 堤坝防渗装置
CN109083168B (zh) 简易土石笼袋围堰
CN112962524A (zh) 一种用于抢险的整体式充水子堤结构及其构筑方法
CN205421300U (zh) 蜂巢式三维网状护坡网
CN108560488A (zh) 一种防汛水袋以及由其组成的防汛墙
CN201990980U (zh) 一种快速抢险子堤
CN215829352U (zh) 一种抗冲刷型混凝土挡墙
CN2589511Y (zh) 水膨胀式防洪堵漏袋
CN214401644U (zh) 一种结合装配式防洪堤
US1880838A (en) Sand trap for protection of shores, beaches, etc.
CN112064579A (zh) 一种快速构建防洪子堤的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208996062U (zh) 一种基坑防漏水结构
KR100774381B1 (ko) 산불진압용 저장수 확보와 홍수시 발생되는 부산물 걸름기능을 갖는 사방댐의 구성방법
CN111749196A (zh) 一种液压支撑式防汛子堤
RU2291931C1 (ru) Защитное гидротехническое сооружение
RO129239A2 (ro) Procedeu pentru sprijinirea pereţilor şanţurilor şi a gropilor de fundaţii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