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57308U - 电力线卷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力线卷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57308U
CN207557308U CN201721224590.1U CN201721224590U CN207557308U CN 207557308 U CN207557308 U CN 207557308U CN 201721224590 U CN201721224590 U CN 201721224590U CN 207557308 U CN207557308 U CN 2075573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power line
partition
coiling apparatus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2459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昌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ongzhong Power Supply Bureau Of Hainan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ongzhong Power Supply Bureau Of Haina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ongzhong Power Supply Bureau Of Hainan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ongzhong Power Supply Bureau Of Haina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2459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573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573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573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Relating To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线卷线装置,包括箱体、自动收放线机构和测试仪器;所述箱体包括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一隔板,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由所述第一隔板隔开;所述自动收放线机构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且缠绕在所述自动收放线机构上的电力线的一端与设置在所述第一隔板上的接线端子相连;所述电力线的另一端从第一腔室的侧壁上的出线孔伸出所述第一腔室;所述测试仪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内,且所述测试仪器与所述第一隔板上的接线端子中的目标接线端子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力线卷线装置,能够提高测试效率,降低电力线和测试仪器的遗失率,降低接线端子的损坏率。

Description

电力线卷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力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线卷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力现场校验过程中,通常涉及到对电力线的铺设、布置、收放等工作。
通常情况下,用于现场测试的测试仪器都不可避免的具有较多的电力线,例如,电能表现场校验仪,具有4根电压线、3根钳表线、至少1根脉冲线、至少1根通讯线,这些测试线的长度少则3米,多则5米甚至10米,如此众多不同类型的测试电缆,加上长度较长,现场试验工作一半以上的时间用在了测试之前和测试完毕之后的理线。例如,测试之前需要将测试线理清,并一一展开后与测试仪器和目标设备接通,测试之后再将测试线逐根分开,并将测试仪器拆除后,并人工将电力线卷绕整齐,然后将测试仪器和电力线装箱,整个过程特别繁琐、容易出错,测试线和测试仪器容易遗失,而测试仪器与电力线之间反复接通或者拆除,容易造成接线端子接触不良、插头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力线卷线装置,能够提高测试效率,降低电力线和测试仪器的遗失率,降低接线端子的损坏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力线卷线装置,包括箱体、自动收放线机构和测试仪器;
所述箱体包括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一隔板,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由所述第一隔板隔开;
所述自动收放线机构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且缠绕在所述自动收放线机构上的电力线的一端与设置在所述第一隔板上的接线端子相连;所述电力线的另一端从第一腔室的侧壁上的出线孔伸出所述第一腔室;
所述测试仪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内,且所述测试仪器与所述第一隔板上的接线端子中的目标接线端子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电力线卷线装置中,所述第一腔室的至少一个第一腔壁上设置有第一可视窗口。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电力线卷线装置中,设置所述第一可视窗口的第一腔壁为可开合的第一腔壁。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电力线卷线装置中,所述第二腔室的至少一个第二腔壁上设置有第二可视窗口。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电力线卷线装置中,设置所述第二可视窗口的第二腔壁为可开合的第二腔壁。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电力线卷线装置中,所述第二腔室内设置有安装座;
所述安装座固定在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测试仪器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电力线卷线装置中,所述自动收放线机构包括第二隔板、立轴、绕线辊和锁柱;
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一腔室的底壁平行,且所述第二隔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腔壁的侧壁上,所述第二隔板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隔板上;
所述第二隔板上设置有插孔和锁紧结构;
所述立轴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隔板上,所述立轴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箱体的底壁上;
所述绕线辊设置在所述立轴上,并能够以所述立轴为轴转动,且所述绕线辊靠近所述第二隔板的一端设置有多个第一锁紧孔;
所述锁柱包括第一插杆和被锁紧结构,所述第一插杆插入所述插孔,并通过所述被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以及所述多个第一锁紧孔中的一个第一锁紧孔,将所述绕线辊锁紧。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电力线卷线装置中,所述锁紧结构为锁紧槽,所述插孔与所述锁紧槽相连通;或者
所述锁紧结构为第二锁紧孔,所述插孔与所述第二锁紧孔相互独立。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电力线卷线装置中,所述被锁紧结构为与所述锁紧槽配合的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第一插杆为一体化结构;或者,
所述被锁紧结构为与所述锁紧槽配合的第二插杆,所述锁柱还包括连接部件,所述第二插杆通过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第一插杆连接,且所述第一插杆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插杆的中心线平行。
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电力线卷线装置,还包括箱盖;
所述箱盖设置在所述箱体的顶端,且所述箱盖背离所述箱体的一面设置有握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力线卷线装置,通过设置包括多个接线端子的第一隔板将箱体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并在第一腔室内设置自动收放线机构,将电力线缠绕在自动收放线机构上,电力线的一端与对应的接线端子连接,另一端从出线孔伸出第一腔室,实现了准确的对电力线进行放线或收线。并且在第二腔室内设置电力线对应的测试仪器,将测试仪器与目标端子连接,避免每次测试时,需要对测试仪器进行接线或者拆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力线卷线装置,能够提高测试效率,降低电力线和测试仪器的遗失率,降低接线端子的损坏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力线卷线装置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3为图2中B-B方向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文中“前”、“后”、“左”、“右”、“上”、“下”均以附图中的柔性显示器件的放置状态为参照。
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部分,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的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力线卷线装置实施例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力线卷线装置可以包括箱体10、自动收放线机构11和测试仪器12。其中,箱体10可以包括第一腔室101、第二腔室102和第一隔板103,第一腔室101和第二腔室102由第一隔板103隔开,其中,第一隔板103上设置多个接线端子1031。例如,可以在箱体10内设置一个与箱体10侧壁平行的第一隔板103,这样,第一隔板103将箱体10分为第一腔室101和第二腔室102。
在一个具体实现过程中,可以将自动收放线机构11设置于第一腔室101内,且缠绕在自动收放线机构11上的电力线的一端与设置在第一隔板103上的接线端子1031相连;电力线的另一端从第一腔室101的侧壁上的出线孔伸出第一腔室101。将测试仪器12设置在第二腔室102内,并将测试仪器12与第一隔板103上的接线端子1031中的目标接线端子连接。例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力线卷线装置中,设置在第一隔板103上的接线端子1031可以包括但不限制于电流输入端子、电压输入端子和插座中的至少一种。其中,目标接线端子是与测试仪器12的种类相匹配的接线端子1031,例如,电压表与电压输入端子连接、电流表与电流表电流输入端子连接、测试仪器12的电源线与插座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电流输入端子、电压输入端子和插座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测试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取测试用的电力线,并控制自动收放线机构11,使自动收放线机构11处于放线状态,以便测试人员能够将选取的测试用的电力线和与插座相连的电力线从第一腔室101的侧壁上的出线孔中拉出,以便将测试用电力线与待测设备相连,将与插座相连的电力线与电源相连。由于,测试仪器12与对应的接线端子1031连接,所以,此时可以直接从测试仪器12读取相关数据,避免了每次测试前,均需要将测试仪器12与对应的接线端子1031连接,提高了测试效率。当测试完成以后,仅需将测试用电力线从待测设备上拆卸下来,将与插座相连的电力线从电源上拆卸下来,控制自动收放线机构11处于收线状态,测试人员放手以后,自动收放线机构11能够将电力线收入第一腔室101内,该过程比较简单,不易出错,电力线和测试仪器12不易遗失,避免了测试仪器12与电力线之间反复接通或者拆除,保护了接线端子1031,避免造成接线端子1031接触不良、插头易损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力线卷线装置对测试仪器12的数量,自动收放线机构11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力线卷线装置,通过设置包括多个接线端子1031的第一隔板103将箱体10分为第一腔室101和第二腔室102,并在第一腔室101内设置自动收放线机构11,将电力线缠绕在自动收放线机构11上,电力线的一端与对应的接线端子1031连接,另一端从出线孔伸出第一腔室101,实现了准确的对电力线进行放线或收线。并且在第二腔室102内设置电力线对应的测试仪器12,将测试仪器12与目标端子连接,避免每次测试时,需要对测试仪器12进行接线或者拆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力线卷线装置,能够提高测试效率,降低电力线和测试仪器12的遗失率,降低接线端子1031的损坏率。
在一个具体实现过程中,为了防止测试仪器12摆放不稳,如图1所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力线卷线装置还可以包括安装座13,其中,安装座13固定在第二腔室102内,测试仪器12固定在安装座13上。例如,可以将第一安装座13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在第二腔室102的底壁上,同理,可以通过螺栓组件将测试仪器12固定在安装座13上。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测试仪器12与目标接线端子连接时,需要使用连接线,为了区分连接线、保证第二腔室102内连接线的工整性,可以在连接线上设置测试仪器12对应的标签,并在第二腔室102内设置导线槽,可以将连接线放置在导线槽内。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力线卷线装置中,自动收放线机构11包括可以包括第二隔板111、立轴112、绕线辊113和锁柱114。其中,第二隔板111与第一腔室101的底壁平行,且第二隔板111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腔室101的侧壁上,第二隔板111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隔板103上。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图3为图2中B-B方向的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可以在第二隔板111上设置插孔1111和锁紧结构1112,将绕线辊113设置在立轴112上,并将立轴112的一端固定在第二隔板111上,立轴112的另一端固定在箱体10的底壁上。绕线辊113能够以立轴112为轴转动,且绕线辊113靠近第二隔板111的一端设置有多个第一锁紧孔1131,而锁柱114包括第一插杆1141和被锁紧结构1142,第一插杆1141插入插孔1111,并通过被锁紧结构1142、锁紧结构1112以及多个第一锁紧孔1131中的一个第一锁紧孔1131,将绕线辊113锁紧。
例如,锁紧结构1112可以包括锁紧槽或者第二锁紧孔,若锁紧结构1112为锁紧槽,插孔1111与锁紧槽相连通,如图2所示,可以在第二隔板上开设一个“L”形的结构,使插孔1111与锁紧槽相连通。若锁紧结构1112为第二锁紧孔,插孔1111与第二锁紧孔相互独立。而被锁紧结构1142可以包括与锁紧槽配合的凸块或者与第二锁紧孔配合的第二插杆,例如,若被锁紧结构1142为与锁紧槽配合的凸块,凸块与第一插杆1141为一体化结构,若被锁紧结构1142为与锁紧槽配合的第二插杆,锁柱114还包括连接部件,第二插杆通过连接部件与第一插杆1141连接,且第一插杆1141的中心线与第二插杆的中心线平行。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力线卷线装置,以锁紧结构1112为锁紧槽,被锁紧结构1142为与锁紧槽配合的凸块为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例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绕线辊113可以为但不限制于卷簧绕线辊113,在不使用该电力线卷线装置的情况下,锁柱114通过锁紧结构1112将绕线辊113锁紧,当需要使用该电力线卷线装置进行测试时,测试人员在确定需要使用的电力线后,将确定的电力线对应的锁柱114向上拔起,第一插杆1141从绕线辊113的第一锁紧孔1131拔出,并转动锁柱114,将凸块搭载第二隔板111出锁紧槽以外的区域,绕线辊113处于放线状态,测试人员能够将需要使用的电力线从第一腔室101的侧壁上的出线孔中拉出,以便将需要使用的电力线分别与待测设备和电源相连,之后旋转锁柱114,将第一插杆1141重新插入第一锁紧孔1131,并将凸块放置在锁紧槽内,将绕线辊113重新锁紧,防止在卷簧的作用下将对电力线产生较大的拉力,使电力线从待测设备或者电源上脱落。当完成测试后,将锁柱114拔起,绕线辊113在卷簧的作用下回卷,将电力线回收,当回收完成后,将锁柱114重新插入第一锁紧孔1131,以将绕线辊113锁紧。
需要说明的是,锁紧结构1112为第二锁紧孔,被锁紧结构1142为与第二锁紧孔配合的第二插杆时,其实现收放线的实现机制与图2所示结构的实现机制类似,详细请参考上述相关记载,在此不再一一举例。
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携带该电力线卷线装置,该电力线卷线装置还可以包括箱盖14,其中,箱盖14设置在箱体10的顶端,且箱盖14背离所述箱体10的一面设置有握柄141。例如,可以通过卡扣等将箱盖14固定在箱体10顶端,并通过控制卡扣,将箱盖14从箱体10上拆除,或者,箱盖14与箱体10的一侧通过合页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以便箱盖14闭合或打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过程,握柄141还可以设置在箱体10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能够在收放线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测试人员能够快速获知问题原有,本实用信息实施例电力线卷线装置还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图4为图1中箱体1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箱体10的第一腔室101的第一腔室101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腔壁上设置有第一可视窗口1011,例如,如图4所示,可以在第一腔室101的前面的第一腔壁上设置一个第一可视窗口1011,测试人员能够通过第一可视窗口1011观察自动收放线机构11的收放线状况,若收放线过程中出现无法放线或者无法收线等问题时,测试人员能够通过第一可视窗口1011快速找到原因。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测试人员查找原因,解决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将设置有第一可视窗口1011的第一腔壁设置为可开合的第一腔壁。例如,可以在第一腔室101前面的第一腔壁和右侧的第一腔壁处设置合页,从而使前面的第一腔壁能够旋转,以将前面的第一腔壁打开。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设置有第一可视窗口1011的第一腔壁设置为可开合的第一腔壁的方式并不限制于上述结构,可以跟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限制该第一腔壁的打开方向。另外,第一可视窗口1011的尺寸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同理,为了方便测试人员从测试仪器12读取相关数据,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腔室102的至少一个第二腔壁上设置有第二可视窗口1021。例如,如图4所示,可以在第二腔室102的前面的第二腔壁上设置一个第二可视窗口1021,测试人员能够通过第二可视窗口1021从测试仪器12中读取数据。
进一步地,若测试仪器12出现故障,为了方便更换测试仪器12或者对测试仪器12进行维修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将设置有第二可视窗口1021第二腔壁设置为可开合的第二腔壁。例如,可以在第二腔室102前面的第二腔壁和左侧的第二腔壁处设置合页,从而使前面的第二腔壁能够旋转,以将前面的第二腔壁打开。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设置有第二可视窗口1021第二腔壁设置为可开合的第二腔壁的方式并不限制于上述结构,可以跟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限制该第二腔壁的打开方向。另外,第二可视窗口1021的尺寸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力线卷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自动收放线机构和测试仪器;
所述箱体包括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一隔板,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由所述第一隔板隔开;
所述自动收放线机构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且缠绕在所述自动收放线机构上的电力线的一端与设置在所述第一隔板上的接线端子相连;所述电力线的另一端从第一腔室的侧壁上的出线孔伸出所述第一腔室;
所述测试仪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内,且所述测试仪器与所述第一隔板上的接线端子中的目标接线端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线卷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的至少一个第一腔壁上设置有第一可视窗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线卷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所述第一可视窗口的第一腔壁为可开合的第一腔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线卷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的至少一个第二腔壁上设置有第二可视窗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线卷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所述第二可视窗口的第二腔壁为可开合的第二腔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线卷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内设置有安装座;
所述安装座固定在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测试仪器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线卷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收放线机构包括第二隔板、立轴、绕线辊和锁柱;
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一腔室的底壁平行,且所述第二隔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腔壁的侧壁上,所述第二隔板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隔板上;
所述第二隔板上设置有插孔和锁紧结构;
所述立轴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隔板上,所述立轴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箱体的底壁上;
所述绕线辊设置在所述立轴上,并能够以所述立轴为轴转动,且所述绕线辊靠近所述第二隔板的一端设置有多个第一锁紧孔;
所述锁柱包括第一插杆和被锁紧结构,所述第一插杆插入所述插孔,并通过所述被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以及所述多个第一锁紧孔中的一个第一锁紧孔,将所述绕线辊锁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力线卷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结构为锁紧槽,所述插孔与所述锁紧槽相连通;或者
所述锁紧结构为第二锁紧孔,所述插孔与所述第二锁紧孔相互独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力线卷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锁紧结构为与所述锁紧槽配合的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第一插杆为一体化结构;或者,
所述被锁紧结构为与所述锁紧槽配合的第二插杆,所述锁柱还包括连接部件,所述第二插杆通过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第一插杆连接,且所述第一插杆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插杆的中心线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电力线卷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箱盖;
所述箱盖设置在所述箱体的顶端,且所述箱盖背离所述箱体的一面设置有握柄。
CN201721224590.1U 2017-09-22 2017-09-22 电力线卷线装置 Active CN2075573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24590.1U CN207557308U (zh) 2017-09-22 2017-09-22 电力线卷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24590.1U CN207557308U (zh) 2017-09-22 2017-09-22 电力线卷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57308U true CN207557308U (zh) 2018-06-29

Family

ID=62676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24590.1U Active CN207557308U (zh) 2017-09-22 2017-09-22 电力线卷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573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73369A (zh) * 2019-01-28 2019-06-11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电子线束加工用穿管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73369A (zh) * 2019-01-28 2019-06-11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电子线束加工用穿管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86906B1 (en) Cord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CN207551604U (zh) 可升降电力线卷线装置
CN109285408A (zh) 一种电力电缆模拟试验装置
CN207557308U (zh) 电力线卷线装置
CN207510256U (zh) 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的方便布线的充电桩
CN104539862B (zh) 一种液晶电视端子接口弹出结构
CN201724955U (zh) 继电保护专用测试线箱
CN209587601U (zh) 一种支撑及收纳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9578776A (zh) 一种支撑及收纳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206209051U (zh) 一种可扩展式电缆绝缘测试仪
CN206024300U (zh) 一种设备机柜
CN207243182U (zh) 一种导线收放装置及高压试验设备
CN105226766B (zh) 一种低噪声偏置器
CN210606255U (zh) 车辆充电的教学装置
CN107093871A (zh) 一种电工布线用线缆穿线排线器
CN210326290U (zh) 一种电缆测试转接器
CN208043985U (zh) 一种集成电路引脚开短路的测试装置
CN107991538A (zh) 一种空载损耗测试线圈装置及空载损耗测试仪
CN210954177U (zh) 一种接地电阻检测装置
CN207096369U (zh) 一种高压计量装置简易对线器
CN209675617U (zh) 一种便携式倍长伸缩收纳的数据线
CN205375935U (zh) 物理电路实验学具
CN205622160U (zh) 一种环网柜二次箱理线夹
CN206773129U (zh) 一种线束测试装置
CN205880040U (zh) 一种电容器组不平衡电流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