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53781U - 一种电磁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磁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53781U
CN207553781U CN201721612215.4U CN201721612215U CN207553781U CN 207553781 U CN207553781 U CN 207553781U CN 201721612215 U CN201721612215 U CN 201721612215U CN 207553781 U CN207553781 U CN 2075537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armature
spring
electromagnet
lock tong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1221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福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61221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537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537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5378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锁,属于锁具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电磁锁稳定性低问题。本电磁锁,包括壳体、一端位于壳体内的锁舌以及均套设在锁舌上的锁定弹簧与解锁弹簧,锁定弹簧与解锁弹簧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作用在锁舌上,壳体内固定有筒状的电磁铁,在电磁铁内部滑动设置有衔铁,衔铁呈直筒状,锁舌的内端滑动穿过衔铁,锁舌上滑动套设有推板,该推板位于锁定弹簧与解锁弹簧之间,且锁定弹簧与解锁弹簧相对的一端均作用在推板上,推板位于衔铁内并与衔铁内壁相固连。本电磁锁更加稳定,寿命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电磁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锁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磁锁。
背景技术
电磁锁是通过电磁产生磁力来带动锁舌移动的锁具,由于无需电机等驱动源,因此电磁锁的整体结构相对较小,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201210123840.8)公开的一种电磁锁,由外壳、线圈、铜套、圆轴、控制器、开关组成,利用控制器控制两线圈产生的磁性及弹簧的作用下,使两T型轴运动,再利用两T型轴上的不锈钢轴和铜轴与孔的配合实现防盗的作用,但是如果该电磁锁用于电动车等设备时,由于锁舌位于车架上,而锁孔位于轮毂上,在锁定时如果锁孔没有与锁舌对准,此时在电磁铁的作用下锁舌难以插入锁孔内,在解锁时,如果锁舌内卡紧在锁孔内时也难以在电磁铁的作用下拔出。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申请号:201720103488.X)公开了一种车用龙头锁的电磁驱动机构,包括有壳体,壳体内设置有铁芯和第一、第二两组线圈,壳体内位于两组线圈之间构成铁芯滑移通道,铁芯在两组线圈的作用下可沿铁芯滑移通道活动,所述壳体的侧面中部且与铁芯滑移通道对应位置处设置有滑移通孔,滑移通孔中设置有与铁芯联动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有铁芯安装部,铁芯安装部置于铁芯滑移通道内,其上设置有铁芯安装腔,铁芯固定设置在铁芯安装腔中,锁舌通过弹簧与连接件相连接,在锁舌与锁孔未对准时,连接件压缩弹簧进行蓄能,待锁舌与锁孔对准后弹簧能够使锁舌插入锁孔内,同理,在解锁时弹簧被拉伸蓄能,当锁舌的卡紧消失时弹簧的拉力使得锁舌拔出锁孔,然而该电磁锁的弹簧需要承担压缩和拉伸两种不同的蓄能方式,导致弹簧的寿命较短,且锁舌与铁芯分布在不同的滑道内,电磁铁产生的作用力位于在锁舌的侧部,连接件并非在锁舌的轴向上受力,因此连接件需要通过导向轴与导向槽配合来保持稳定,但是该结构导致结构复杂,且连接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存在稳定性降低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电磁锁,该电磁锁更加稳定,寿命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磁锁,包括壳体、一端位于壳体内的锁舌以及均套设在锁舌上的锁定弹簧与解锁弹簧,所述锁定弹簧与解锁弹簧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作用在锁舌上,所述壳体内固定有筒状的电磁铁,在电磁铁内部滑动设置有衔铁,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呈直筒状,上述锁舌的内端滑动穿过衔铁,所述锁舌上滑动套设有推板,该推板位于锁定弹簧与解锁弹簧之间,且锁定弹簧与解锁弹簧相对的一端均作用在推板上,所述推板位于衔铁内并与衔铁内壁相固连。
需要锁定时,电磁铁对衔铁产生向前的磁力,此时如果锁舌没有对准锁孔,那么锁舌抵靠在锁孔的外部难以移动,衔铁则向前移动并压缩锁定弹簧,当锁舌与锁孔对齐时,锁舌在锁定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插入并锁定的锁孔内,而需要解锁时,电磁铁对衔铁产生向后的磁力,此时如果锁舌被卡紧在锁孔内,那么锁舌因为卡紧力而难以移动,衔铁则向后移动并压缩解锁弹簧,当锁舌与锁孔之间的卡紧力消失时,锁舌在解锁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拔出锁孔,实现解锁;其中锁舌的锁定和解锁分别通过锁定弹簧和解锁弹簧来实现,锁定弹簧和解锁弹簧均是通过被压缩来实现各自的功能,因此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而衔铁被设置成筒状,推板位于衔铁内部,因此锁定弹簧和解锁弹簧的一端需要伸入衔铁内并作用在推板上,形成了衔铁套接锁定弹簧和解锁弹簧的结构,且锁定弹簧和衔铁的力作用点与解锁弹簧和衔铁的力作用点相互靠近,并偏离衔铁的端部,因此衔铁受力更加稳定,避免轴向倾斜等缺陷,同时电磁铁套接衔铁、衔铁套接锁定弹簧和解锁弹簧、锁定弹簧和解锁弹簧套接锁舌的结构,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且工作时各部件由外至内或者由内至外依次传递作用力,因此稳定性更高。
在上述的电磁锁中,所述推板位于衔铁轴向的中部,当电磁锁处于解锁状态时锁定弹簧与解锁弹簧的外端分别位于衔铁两端的端口处。使得锁定弹簧和解锁弹簧均作用在衔铁的轴向中部位置,而在衔铁受力初始状态时,锁定弹簧、解锁弹簧与锁舌的作用位置分别位于衔铁的两端处,因此衔铁的受力更加稳定,避免出现衔铁轴向倾斜等,且衔铁锁定和解锁时受到的弹性作用力接近,稳定性更高,当然该结构也能够较大限度的减小电磁锁轴向尺寸,使得结构更为紧凑。
在上述的电磁锁中,所述推板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上述锁舌滑动穿过通孔,所述锁舌外壁上具有两抵靠凸沿,所述锁定弹簧与解锁弹簧的外端分别抵靠在两抵靠凸沿上。使得锁舌与衔铁具有较高的同轴度,进而提高锁舌和衔铁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电磁锁中,所述锁舌包括滑杆和位于滑杆端部的锁头,所述锁头的外径大于滑杆的外径,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外导向孔,所述锁头穿过外导向孔并与外导向孔滑动配合,所述壳体内还设有两内导向孔,所述滑杆穿过两内导向孔并与两内导向孔滑动配合,所述衔铁位于两内导向孔之间。锁头在锁定时可能受到锁孔的径向作用力,因此锁头的径向尺寸较大,与外导向孔之间具有较大的支撑面积,提高锁头的稳定性,而两个内导向孔分别对滑杆的两端进行支撑和导向,使得滑杆保持稳定。
在上述的电磁锁中,所述壳体内还固定有筒状的线圈骨架,上述衔铁位于线圈骨架内,所述电磁铁有两个,且该两电磁铁沿轴向固定套设在线圈骨架上。线圈骨架为衔铁提高一个稳定的滑动空间,一个电磁铁为衔铁提供锁定时的磁力,另一个为衔铁提供解锁时的磁力,使得衔铁保持稳定。
在上述的电磁锁中,所述壳体内还固定有两磁铁材料制成的定位套,上述锁舌穿过两定位套,所述衔铁位于两定位套之间,且衔铁的端面与定位套的端面相对。电磁铁对衔铁产生磁力而推动衔铁移动,在衔铁移动到位而锁舌未实现联动时,通过线圈产生的磁性吸力吸附定位套固定,避免出现锁舌未到位而衔铁复位的缺陷,提高锁定和解锁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电磁锁中,所述定位套位于电磁铁的端口位置,所述衔铁的轴向长度大于电磁铁的轴向长度。即在衔铁被一个电磁铁推送至一端时,衔铁的另一端仍然位于另一个电磁铁内,从而在反向动作时另一个电磁铁能够衔铁产生足够的作用力,提高稳定性。
在上述的电磁锁中,两所述定位套相背的一端均具有板状的定位部,上述内导向孔开设在定位部上,所述定位部与抵靠凸沿相对。抵靠凸沿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当锁舌处于锁定状态时,定位部能够对抵靠凸沿产生磁性吸力,从而增加锁舌锁定状态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电磁锁中,所述壳体内固定有矩形的固定框,上述定位套固定在固定框侧壁上,所述线圈骨架的外壁上沿轴向具有若干定位板,该若干定位板与固定框内壁紧配合固连,所述电磁铁位于相邻两定位板之间,且电磁铁的两端分别与两定位板侧面相抵靠。固定框将线圈骨架固定在壳体内,而线圈骨架上的定位板使得电磁铁保持稳定,避免长期反复受力过程中出现电磁铁松动现象,提高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电磁锁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锁舌的锁定和解锁分别通过锁定弹簧和解锁弹簧来实现,锁定弹簧和解锁弹簧均是通过被压缩来实现各自的功能,因此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2、由于锁定弹簧和解锁弹簧均作用在衔铁的轴向中部位置,而在衔铁受力初始状态时,锁定弹簧、解锁弹簧与锁舌的作用位置分别位于衔铁的两端处,因此衔铁的受力更加稳定,避免出现衔铁轴向倾斜等。
3、由于电磁铁套接衔铁、衔铁套接锁定弹簧和解锁弹簧、锁定弹簧和解锁弹簧套接锁舌的结构,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且工作时各部件由外至内或者由内至外依次传递作用力,因此稳定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电磁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磁锁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图2是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中,1、壳体;11、外导向孔;2、锁舌;21、滑杆;211、抵靠凸沿;22、锁头;3、锁定弹簧;4、解锁弹簧;5、电磁铁;6、衔铁;61、推板;611、通孔;7、定位套;71、定位部;72、内导向孔;8、线圈骨架;81、定位板;9、固定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电磁锁,包括壳体1、锁舌2、两个电磁铁5、锁定弹簧3与解锁弹簧4,壳体1内固定有矩形的固定框9,固定框9内固定有筒状的线圈骨架8,两个电磁铁5沿轴向固定套设在线圈骨架8上,在线圈骨架8内部滑动设置有衔铁6,该衔铁6能够在两个电磁铁5内部之间往复滑动,电磁铁5呈直筒状,壳体1上开设有外导向孔11,锁舌2的一端位于壳体1内,并滑动穿设在衔铁6内,另一端伸出外导向孔11,在锁舌2上滑动套设有推板61,该推板61位于衔铁6内并与衔铁6内壁相固连,锁定弹簧3与解锁弹簧4均套设在锁舌2上,并分别位于推板61的两侧,锁定弹簧3与解锁弹簧4的一端均作用在推板61上,另一端均作用在锁舌2上,需要锁定时,其中一个电磁铁5对衔铁6产生向前的磁力,此时如果锁舌2没有对准锁孔,那么锁舌2抵靠在锁孔的外部难以移动,衔铁6则向前移动并压缩锁定弹簧3,当锁舌2与锁孔对齐时,锁舌2在锁定弹簧3的弹力作用下插入并锁定的锁孔内,而需要解锁时,另一个电磁铁5对衔铁6产生向后的磁力,此时如果锁舌2被卡紧在锁孔内,那么锁舌2因为卡紧力而难以移动,衔铁6则向后移动并压缩解锁弹簧4,当锁舌2与锁孔之间的卡紧力消失时,锁舌2在解锁弹簧4的弹力作用下拔出锁孔,实现解锁。
具体来说,结合图3所示,固定框9的两端侧壁上均固定有定位套7,定位套7采用磁铁材料制成,衔铁6位于两定位套7之间,且衔铁6的端面与定位套7的端面相对,两定位套7相背的一端均具有板状的定位部71,定位部71上均开设有内导向孔72,锁舌2包括滑杆21和位于滑杆21端部的锁头22,锁头22的外径大于滑杆21的外径,锁头22穿过外导向孔11并与外导向孔11滑动配合,滑杆21穿过两内导向孔72并与两内导向孔72滑动配合。推板61位于衔铁6轴向的中部,推板61呈圆形,锁定弹簧3与解锁弹簧4的内端分别作用在推板61的外边沿位置,当电磁锁处于解锁状态时锁定弹簧3与解锁弹簧4的外端分别位于衔铁6两端的端口处,推板61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611,滑杆21滑动穿过通孔611,滑杆21外壁上具有两抵靠凸沿211,该两抵靠凸沿211分别与两定位部71相对,锁定弹簧3与解锁弹簧4的外端分别抵靠在两抵靠凸沿211上。定位套7位于电磁铁5的端口位置,衔铁6的轴向长度大于电磁铁5的轴向长度。线圈骨架8的外壁上沿轴向具有若干定位板81,该若干定位板81与固定框9内壁紧配合固连,电磁铁5位于相邻两定位板81之间,且电磁铁5的两端分别与两定位板81侧面相抵靠。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壳体1、外导向孔11、锁舌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9)

1.一种电磁锁,包括壳体(1)、一端位于壳体(1)内的锁舌(2)以及均套设在锁舌(2)上的锁定弹簧(3)与解锁弹簧(4),所述锁定弹簧(3)与解锁弹簧(4)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作用在锁舌(2)上,所述壳体(1)内固定有筒状的电磁铁(5),在电磁铁(5)内部滑动设置有衔铁(6),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6)呈直筒状,上述锁舌(2)的内端滑动穿过衔铁(6),所述锁舌(2)上滑动套设有推板(61),该推板(61)位于锁定弹簧(3)与解锁弹簧(4)之间,且锁定弹簧(3)与解锁弹簧(4)相对的一端均作用在推板(61)上,所述推板(61)位于衔铁(6)内并与衔铁(6)内壁相固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61)位于衔铁(6)轴向的中部,当电磁锁处于解锁状态时锁定弹簧(3)与解锁弹簧(4)的外端分别位于衔铁(6)两端的端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61)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611),上述锁舌(2)滑动穿过通孔(611),所述锁舌(2)外壁上具有两抵靠凸沿(211),所述锁定弹簧(3)与解锁弹簧(4)的外端分别抵靠在两抵靠凸沿(2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2)包括滑杆(21)和位于滑杆(21)端部的锁头(22),所述锁头(22)的外径大于滑杆(21)的外径,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外导向孔(11),所述锁头(22)穿过外导向孔(11)并与外导向孔(11)滑动配合,所述壳体(1)内还设有两内导向孔(72),所述滑杆(21)穿过两内导向孔(72)并与两内导向孔(72)滑动配合,所述衔铁(6)位于两内导向孔(7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还固定有筒状的线圈骨架(8),上述衔铁(6)位于线圈骨架(8)内,所述电磁铁(5)有两个,且该两电磁铁(5)沿轴向固定套设在线圈骨架(8)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还固定有两磁铁材料制成的定位套(7),上述锁舌(2)穿过两定位套(7),所述衔铁(6)位于两定位套(7)之间,且衔铁(6)的端面与定位套(7)的端面相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7)位于电磁铁(5)的端口位置,所述衔铁(6)的轴向长度大于电磁铁(5)的轴向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锁,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定位套(7)相背的一端均具有板状的定位部(71),上述内导向孔(72)开设在定位部(71)上,所述定位部(71)与抵靠凸沿(211)相对。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固定有矩形的固定框(9),上述定位套(7)固定在固定框(9)侧壁上,所述线圈骨架(8)的外壁上沿轴向具有若干定位板(81),该若干定位板(81)与固定框(9)内壁紧配合固连,所述电磁铁(5)位于相邻两定位板(81)之间,且电磁铁(5)的两端分别与两定位板(81)侧面相抵靠。
CN201721612215.4U 2017-11-27 2017-11-27 一种电磁锁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537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12215.4U CN207553781U (zh) 2017-11-27 2017-11-27 一种电磁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12215.4U CN207553781U (zh) 2017-11-27 2017-11-27 一种电磁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53781U true CN207553781U (zh) 2018-06-29

Family

ID=62677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12215.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53781U (zh) 2017-11-27 2017-11-27 一种电磁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537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06291A (zh) * 2017-11-27 2018-03-16 王福君 一种电磁锁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06291A (zh) * 2017-11-27 2018-03-16 王福君 一种电磁锁
CN107806291B (zh) * 2017-11-27 2023-07-21 王福君 一种电磁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06291A (zh) 一种电磁锁
CN207553781U (zh) 一种电磁锁
EP3405387B1 (de) Drohne zur auslösung von seeminen
US2013014119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olding Magnetic Bodies During Their Magnetization and for Inserting the Magnetized Bodies Into a Component of a Magnetic System
DE102018001645A1 (de) Automatische Kontaktierung von Buchse und Ladestecker bei Elektrofahrzeugen mittels Magnetzentrierung
KR20220112779A (ko) 전자기계식 잠금장치 및 방법
CN106959047A (zh) 一种永磁直流电磁炮
CN106849568B (zh) 可控旋转进给系统及控制方法
DE102007000386A1 (de) Schlagende Elektrohandwerkzeugmaschine mit Magnetschlagwerk
CN105391334B (zh) 一种磁‑压电双向步进式大位移作动器及其作动方法
CN110512953A (zh) 锁具及锁具的使用方法
CN207794839U (zh) 一种电磁锁
CN109217534B (zh) 车辆的驱动电机
CN104373461A (zh) 一种双永磁体内转子永磁偏置球面径向磁轴承
CN204267528U (zh) 一种双永磁体内转子永磁偏置球面径向磁轴承
CN105552482A (zh) 微波开关电磁驱动装置
CN104989727A (zh) 一种组合式五自由度电磁轴承
CN204267530U (zh) 一种双永磁体外转子永磁偏置球面径向磁轴承
CN106088838A (zh) 一种电磁解锁装置
CN106998042A (zh) 一种便捷的抽屉式电力柜
DE102014007361A1 (de) Magnetische Federn für einen Resonanzmotor
EP3089337B1 (en) Intermittent movement type strong magnetic motor
DE102005049620A1 (de) Schwingantrieb
CN110111970B (zh) 基于磁阻力实现双向位置自保持的脉冲触发型电磁铁
CN209730326U (zh) 一种带限位的分离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29

Termination date: 202011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