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51994U - 河道治理浮船及河道治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河道治理浮船及河道治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551994U CN207551994U CN201721486156.0U CN201721486156U CN207551994U CN 207551994 U CN207551994 U CN 207551994U CN 201721486156 U CN201721486156 U CN 201721486156U CN 207551994 U CN207551994 U CN 20755199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rol system
- pontoon
- remote control
- river
- river regul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河道治理浮船及河道治理系统,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河道治理浮船包括遥控系统、控制系统、浮船本体和推送装置,其中:遥控系统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遥控系统用于发出遥控信号;控制系统设于浮船本体的顶部,控制系统与推送装置电连接,控制系统用于接收遥控信号并控制推送装置推动浮船本体;推送装置设置于浮船本体底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河道治理浮船移动灵活,方便植物向水中的投入,有效的减少了治理人员的劳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河道治理浮船及河道治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河道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河道污染已经成为现今日益关注的问题。居民生活垃圾、生活废水、农牧业废物等直接排入河道中,使得河道好氧性有机污染物和氮磷营养含量急剧增高,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发臭发黑。
现今,污染河道水体治理技术主要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类方法。物理方法指疏挖底泥、机械除藻、引水冲淤和调水等,但往往此类方法治标不治本。化学方法如混凝沉淀、加入化学药剂杀藻、加入石灰脱氮等方法,但该方法易造成二次污染。生态——生物法是利用培育的植物或培养、接种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作用,从而使得水体得到净化。但是现有的生物法对河道的治理方式过程繁杂,由于生物浮床在水中移动困难,人们需要先利用船体将浮床主体放置在水面上,随后将植物或者接种的微生物放置在浮床主体上。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移动灵活,方便植物向水中投入的河道治理浮船及河道治理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治理浮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生物浮床在水中移动困难,不便于植物向水中投入的技术问题。另外提供一种使用上述河道治理浮船的河道治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河道治理浮船,包括遥控系统、控制系统、浮船本体和推送装置,其中:
所述遥控系统与所述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所述遥控系统用于发出遥控信号;
所述控制系统设于所述浮船本体的顶部,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推送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接收所述遥控信号并控制所述推送装置推动所述浮船本体;
所述推送装置设置于所述浮船本体底部。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所述浮船本体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和所述推送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浮船本体包括用于承载植物的浮床。
进一步地,所述浮船本体还包括与所述浮床底部连接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生物填料。
进一步地,所述浮船本体还包括设于所述浮床底部的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和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浮床的两侧设有浮板。
进一步地,所述浮板为泡沫板。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无线接收器和与所述无线接收器电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无线接收器与所述遥控系统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推送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遥控系统为遥控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河道治理系统,包括多个上述方案所述的河道治理浮船,所述遥控系统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与多个与所述河道治理浮船一一对应的遥控单元,一个所述遥控单元与一个所述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河道治理浮船及河道治理系统能产生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河道治理系统中,浮船本体用于承载植物或培养、接种微生物等等,以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推送装置用于为浮船本体提供移动的动力;遥控系统用于发出遥控信号;控制系统用于接收并控制推送装置推送浮船本体。
在使用上述河道治理系统时,将浮船本体放置在最靠近河道边的水中,随后通过遥控系统发出遥控命令,控制系统接收到遥控命令后,控制推送装置推送浮船本体移动到水中合适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河道治理浮船能够直接通过遥控系统和控制系统来控制推送装置对浮船本体的推送,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河道治理浮船无需人们将船体划至水中合适的位置,将浮床主体放置在水面后,再将植物或者接种的微生物放置在浮床主体上,只需将浮船本体放置在河道边,人们可以站在岸边使用遥控系统来控制推送装置使得浮船本体移动到水中的合适的位置,移动过程灵活,方便植物向水中的投入,有效的减少了治理人员的劳动量。
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河道治理系统中包括多个河道治理浮船,且遥控系统包括的控制面板上具有与河道治理浮船一一对应的遥控单元,治理人员可以直接通过控制面板上的多个遥控单元同时控制多个河道治理浮船在水中进行移动,实现了河道治理的系统化,有效加快治理工作的进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河道治理浮船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河道治理浮船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遥控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标:1-控制系统;2-浮船本体;21-浮床;22-支架;221-生物填料;23-曝气装置;24-浮板;3-推送装置;4-太阳能电池板;5-控制面板;51-遥控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河道治理浮船的正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河道治理浮船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遥控系统的原理框图。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治理浮船,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遥控系统、控制系统1、浮船本体2和推送装置3,其中:遥控系统与控制系统1信号连接,遥控系统用于发出遥控信号;控制系统1设于浮船本体2的顶部,控制系统1与推送装置3电连接,控制系统1用于接收遥控信号并控制推送装置3推动浮船本体2;推送装置3设置于浮船本体2底部。
本实施例提供的河道治理系统中,浮船本体2用于承载植物或培养、接种微生物等等,以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推送装置3用于为浮船本体提供移动的动力;遥控系统用于发出遥控信号;控制系统1用于接收并控制推送装置3推送浮船本体。
在使用上述河道治理系统时,将浮船本体2放置在最靠近河道边的水中,随后通过遥控系统发出遥控命令,控制系统1接收到遥控命令后,控制推送装置3推送浮船本体2移动到水中合适的位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河道治理浮船能够直接通过遥控系统和控制系统1来控制推送装置3对浮船本体2的推送,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河道治理浮船无需人们将船体划至水中合适的位置,将浮床主体放置在水面后,再将植物或者接种的微生物放置在浮床主体上,只需将浮船本体2放置在河道边,人们可以站在岸边使用遥控系统来控制推送装置3使得浮船本体2移动到水中的合适的位置,移动过程灵活,方便植物向水中的投入,有效的减少了治理人员的劳动量。
为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河道治理浮船能够充分的利用可再生能源,本实施例提供的河道治理浮船还包括设于浮船本体2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4,太阳能电池板4分别与控制系统1和推送装置3电连接。太阳能电池板能够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以为推送装置3提供电力,无需再使用额外的电源,有效的节省了能源的损耗。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浮船本体2包括用于承载植物的浮床21。浮床21可以由多块浮床单元拼接而成,每一块浮床单元的中部设有用于插放植物的通孔,浮床单元内部为空心结构,以保证浮床21能够漂浮在水面上。浮船本体2上植物的根系漂浮在水中能够吸附、吸收水中的氨、氮、磷等有机污染物,同时释放出抑制藻类生长的化合物。
为使得浮船本体2能够充分的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分解,浮船本体2还包括与浮床21底部连接的支架22,支架22上设有生物填料221。生物填料221悬浮在水中,水中的微生物能够不断的在载体内外表面附着生长,以形成生物膜,生物膜在水中与污染物充分的接触并将其分解,最后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具体地,为了使得生物填料221的净化效果更佳,生物填料221采用组合填料,组合填料能够集软性材料和半软性填料的优点,并且能够克服两者的弊端,组合填料包括骨架和紧固在骨架上的维纶丝,骨架的两端分别与支架22连接,能够保证组合填料在水中的稳定性,并且维纶丝的丝束在水中分布均匀,易生膜、换膜,对污水的适应性更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为了促进生物填料221上的生物膜与水体中的污染物充分接触并将污染物进行分解,浮船本体2还包括设于浮床21底部的曝气装置23,曝气装置23分别与控制系统1和太阳能电池板4电连接。当需要使用曝气装置23时,可以使遥控系统发出曝气遥控信号,控制系统1能够接收遥控系统发出的曝气遥控信号,并控制曝气装置23向水中排入含氧气体。
具体地,曝气装置23包括进气管、离心泵和出气管,进气管竖直放置,进气管的一端与离心泵连接,进气管的另一端伸出水面;出气管与离心泵连接。当曝气装置23工作时,离心泵吸取进气管的气体,并将气体从出气管排出,以实现搅动水体同时向水体中增氧的目的。
为了使得出气管排出的气体能够与水体更大面积的接触,沿着气体在出气管的流动方向,出气管的口径小逐渐增大,具体地,出气管呈喇叭状。使得出气管排出的气体具有更大的体积,提高了搅动效果以及增氧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为了使得浮床21能够稳定的漂浮水面上,浮床21的两侧设有浮板24。浮板24的设置能够增加浮船本体2与水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同时能够提升浮船本体2的承载能力。
具体地,为了防止太阳能电池板4被污水淹没,太阳能电池板4安装于浮板24的顶端,浮板24能够保证太阳能电池板4始终高于水面,延长太阳能电池板4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如图1所示,为了进一步防止太阳能电池板4被污水淹没,沿着污水的深度方向,浮板24的顶端高于浮床21的顶端,使得浮船本体2漂浮在水面上时,太阳能电池板4的高度能够高于浮床21的高度,以防止太阳能电池板4的高度过低而增加太阳能电池板4被污水淹没的概率。
需要说明的是,浮板24的结构可以由多种,例如浮板24为实心体,材料为塑料、泡沫或其他密度小于水的复合材料。浮板24也可以为空心结构,其材料可以是谜底小于水的材料也可以时密度略大于水的材料。
优选地,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在本实施例中,浮板24可以为泡沫板。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控制系统1包括无线接收器和与无线接收器电连接的控制器,无线接收器与遥控系统信号连接,控制器与推送装置3电连接。无线接收器用于接收遥控系统发出的各种遥控信号,并将遥控信号输送至控制器,当无线接收器接收到控制推送装置3动作的遥控信号时,控制器控制推送装置3工作。控制器也可以与曝气装置23电连接,当无线接收器接收到控制曝气装置23向水中排入空气的曝气遥控信号时,控制器控制曝气装置23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凡是能够向控制系统1发出遥控信号的结构都可以是本实施例所提及的遥控系统。例如:遥控器、控制主机、移动终端,等等。
优选地,为了方便治理人员的控制,在本实施例中,遥控系统为遥控器。遥控器上可以设有多个遥控按钮,一个遥控按钮可以对应一个遥控信号,当治理人员按下其中一个遥控按钮时,遥控器向控制系统1中的无线接收器发出与该遥控按钮对应的遥控信号,操作简单、方便。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治理系统,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二提供的河道治理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河道治理浮船,遥控系统包括控制面板5,控制面板5上设有与多个与河道治理浮船一一对应的遥控单元51,一个遥控单元51与一个控制系统1信号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实施例提供的河道治理系统中包括多个河道治理浮船,且遥控系统包括的控制面板5上具有与河道治理浮船一一对应的遥控单元51,治理人员可以直接通过控制面板上的多个遥控单元51同时控制多个河道治理浮船在水中进行移动,实现了河道治理的系统化,有效加快治理工作的进程。
具体地,一个遥控单元51可以包括多个遥控按钮,一个遥控按钮可以对应一个遥控信号,当治理人员按下某一个遥控单元51中的一个遥控按钮时,遥控器向与该遥控单元51信号连接的控制系统1发出与该遥控按钮对应的遥控信号。
在使用过程中,治理人员可以同时将多个河道治理浮船放入河道边缘的污水中,随后一个治理人员可以通过控制面板5上的一个遥控单元51控制一个河道治理浮船在水中进行移动,其他治理人员可以同时通过控制面板5上的另一个遥控单元51控制另一个河道治理浮船在水中进行移动,以实现对多个河道治理浮船的系统化控制,更便于治理人员的操作。当操作人员控制多个河道治理浮船上的曝气装置23向水中排入气体时,可以同时按下控制面板5上多个遥控单元51中控制曝气装置23动作的遥控按钮,以实现快速控制多个曝气装置23向水中排入气体。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河道治理浮船,其特征在于,包括遥控系统、控制系统(1)、浮船本体(2)和推送装置(3),其中:
所述遥控系统与所述控制系统(1)信号连接,所述遥控系统用于发出遥控信号;
所述控制系统(1)设于所述浮船本体(2)的顶部,所述控制系统(1)与所述推送装置(3)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1)用于接收所述遥控信号并控制所述推送装置(3)推动所述浮船本体(2);
所述推送装置(3)设置于所述浮船本体(2)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治理浮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浮船本体(2)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4),所述太阳能电池板(4)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1)和所述推送装置(3)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治理浮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浮船本体(2)包括用于承载植物的浮床(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河道治理浮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浮船本体(2)还包括与所述浮床(21)底部连接的支架(22),所述支架(22)上设有生物填料(22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河道治理浮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浮船本体(2)还包括设于所述浮床(21)底部的曝气装置(23),所述曝气装置(23)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1)和所述太阳能电池板(4)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河道治理浮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床(21)的两侧设有浮板(2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河道治理浮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24)为泡沫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治理浮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1)包括无线接收器和与所述无线接收器电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无线接收器与所述遥控系统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推送装置(3)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治理浮船,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系统为遥控器。
10.一种河道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河道治理浮船,所述遥控系统包括控制面板(5),所述控制面板(5)上设有与多个与所述河道治理浮船一一对应的遥控单元(51),一个所述遥控单元(51)与一个所述控制系统(1)信号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486156.0U CN207551994U (zh) | 2017-11-08 | 2017-11-08 | 河道治理浮船及河道治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486156.0U CN207551994U (zh) | 2017-11-08 | 2017-11-08 | 河道治理浮船及河道治理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551994U true CN207551994U (zh) | 2018-06-29 |
Family
ID=62682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486156.0U Active CN207551994U (zh) | 2017-11-08 | 2017-11-08 | 河道治理浮船及河道治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551994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92442A (zh) * | 2019-06-14 | 2019-08-06 | 大连民族大学 | 一种污水厂浮渣分离处理装置 |
CN114656038A (zh) * | 2022-03-14 | 2022-06-24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生态浮船及生态养护系统 |
-
2017
- 2017-11-08 CN CN201721486156.0U patent/CN20755199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92442A (zh) * | 2019-06-14 | 2019-08-06 | 大连民族大学 | 一种污水厂浮渣分离处理装置 |
CN114656038A (zh) * | 2022-03-14 | 2022-06-24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生态浮船及生态养护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369438U (zh) | 太阳能与生态浮床联合修复景观水体系统 | |
CN105668950B (zh) | 漂浮式综合水处理设备、水处理方法及该设备的反洗方法 | |
CN206502671U (zh) | 一种远程控制卫星定位太阳能曝气净化系统 | |
CN205241356U (zh) | 一种太阳能复合式生态浮岛水处理装置 | |
CN104250057A (zh) | 一种光催化氧化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的一体化水体修复装置 | |
CN204897657U (zh) | 高效脱氮除磷水处理装置 | |
CN211035555U (zh) | 一种促进表层底层间水导流的装置 | |
CN205187971U (zh) | 一种浮动式ehbr河湖水体净化装置系统 | |
CN110668623A (zh) | 一种促进表层底层间水导流的装置及水质净化方法 | |
CN207551994U (zh) | 河道治理浮船及河道治理系统 | |
CN107973412B (zh) | 一种水泵-生态浮岛集成水处理系统 | |
CN203582645U (zh) | 基于微纳米气泡充氧的太阳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 |
CN104761046B (zh) | 一种浮动式强化耦合生物膜反应器河湖水体净化方法 | |
CN204058195U (zh) | 光催化氧化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的一体化水体修复装置 | |
CN105236597A (zh) | 一种地表水底层曝气增氧的方法和装置 | |
CN209522664U (zh) | 一种自动巡航湖泊水体充氧船 | |
CN102139987A (zh) | 一种膜生物反应器 | |
CN205061671U (zh) | 一体式微生物载体曝气装置 | |
CN201040726Y (zh) | 漂移式多功能净水设备 | |
CN111847807A (zh) | 巡航式微/富营养化河湖底泥表层清淤与水质修复装置 | |
CN107162313A (zh) | 一种一体式河道水净化处理装置 | |
CN217297608U (zh) | 一种多功能水体净化设备 | |
CN207684981U (zh) | 一种采用mbr工艺的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 |
WO2022207006A2 (en) | Waterscape device capable of removing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algae simultaneously and the application thereof | |
CN102134143B (zh) | 厌氧生物滤池-太阳能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