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46075U -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的环保除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的环保除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46075U
CN207546075U CN201721245351.4U CN201721245351U CN207546075U CN 207546075 U CN207546075 U CN 207546075U CN 201721245351 U CN201721245351 U CN 201721245351U CN 207546075 U CN207546075 U CN 2075460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 pipe
environmental
atomizer
pedestal
dust remov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4535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昱成
何隽
陆晓静
杜建峰
朱磊
孙华萍
冯建方
常关仁
王金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TIANH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TIANH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TIANH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TIANH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4535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460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460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4607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的环保除尘装置,包括水箱、底座,底座设有连接柱,连接柱的内部设有第一供水管,第一供水管的设有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设有第一雾化喷头,第一雾化喷头均匀分布在连接柱的表面,第一雾化喷头设有喷孔,第一供水管的顶部设有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连接块,连接块设有第二雾化喷头,第一供水管设有第二供水管,连接相邻第二供水管之间设有第三供水管,第三供水管设有水箱,底座的一侧设有风扇。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粉尘过大,空气污染严重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的环保除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除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的环保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的绝大多数城市和城市周边出现了大面积的雾霾现象,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根据国家环保部提供的数据,雾霾的成因主要有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燃煤以及扬尘等。要彻底解决尾气、废气和燃煤的污染源是一个非常复杂并且耗时漫长的系统工程,只有治理扬尘是相对比较简单且能立竿见影。近年来的一些针对施工扬尘污染特征的科研成果表明,在建工地的空气PM10平均浓度比建成工地高82%,比工地施工前高78%。由于城市道路分布比较密集,大多数规模较大的建筑工地都临近于城市道路周边。
有研究成果表明建筑工地会造成其临近道路扬尘排放量大幅度的增加,因此施工现场成为了城市扬尘的主要来源。要想减少雾霾天气的出现并大幅度提高空气质量,治理城市中施工现场扬尘成为扬尘治理中首当其冲的目标和任务。现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的环保除尘装置,解决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粉尘过大,空气污染严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的环保除尘装置,解决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粉尘过大,空气污染严重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的环保除尘装置,包括水箱、底座,其特征在于:底座设有连接柱,连接柱的内部设有第一供水管,第一供水管的设有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设有第一雾化喷头,第一雾化喷头均匀分布在连接柱的表面,第一雾化喷头设有喷孔,第一供水管的顶部设有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设有连接块,连接块设有第二雾化喷头,第一供水管设有第二供水管,连接相邻第二供水管之间设有第三供水管,第三供水管设有水箱,底座的一侧设有风扇。环保除尘装置设置在楼层底部,水箱与第三供水管连接,第三供水管设有两根第二供水管,第二供水管上设置第一供水管,第一供水管设置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设有第一雾化喷头,雾化喷头将水转换成水雾,通过风扇将水雾吹到工地现场,起到除尘降温的作用,顶部的第二连接管设有连接块,连接块呈不规则形状,连接块设置有第二雾化喷头,第二雾化喷头倾斜设置,通过第二雾化喷头喷出的水雾可以使水雾起到对连接柱的顶部清洗,防止积尘,同时也可以增加水雾的量,进一步增加除尘效果,解决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粉尘过大,空气污染严重的问题。
进一步,底座设有坡道结构,坡道结构设有沟槽,沟槽设有连接口,连接口与第一供水管连接,雾化喷头喷出的水汽通过风扇吹到空中,一部分水汽会残留在底座上,通过设置坡道结构来将剩余的水汽采集并回流到沟槽中,通过连接口会流入第一供水管,进行循环利用,增加了水体的利用率,使系统更加环保。
进一步,沟槽设有连接板,连接板设有滤网,滤网可以过滤坡道结构中的垃圾进入沟槽,防止连接口堵塞。
进一步,水箱设有雨水口,雨水口设有过滤层,雨水口可以进行雨水的采集,将采集的雨水通过过滤层过滤储蓄在水箱中,可以增加水资源的利用,更加环保低耗。
进一步,底座的底部设有防滑垫,防滑垫作用是底座的安放平稳,防止移动,使除尘系统更加稳定。
进一步,风扇的底部设有固定座,底座有利于风扇在运行中的稳定性,防止风扇倒翻,影响除尘装置的运行。
进一步,水箱的底部设有支撑脚座,支撑脚座提供水箱安放平稳。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环保除尘装置设置在楼层底部,水箱与第三供水管连接,第三供水管设有两根第二供水管,第二供水管上设置第一供水管,第一供水管设置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第二供水设有第一雾化喷头,雾化喷头将水转换成水雾,通过风扇将水雾吹到工地现场,起到除尘降温的作用,顶部的第二连接管设有连接块,连接块呈不规则形状,连接块设置有第二雾化喷头,第二雾化喷头倾斜设置,通过第二雾化喷头喷出的水雾可以使水雾起到对连接柱的顶部清洗,防止积尘,同时也可以增加水雾的量,进一步增加除尘效果,解决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粉尘过大,空气污染严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中底座设有坡道结构,坡道结构设有沟槽,沟槽设有连接口,连接口与第一供水管连接,雾化喷头喷出的水汽通过风扇吹到空中,一部分水汽会残留在底座上,通过设置坡道结构来将剩余的水汽采集并回流到沟槽中,通过连接口会流入第一供水管,进行循环利用,增加了水体的利用率,使系统更加环保。沟槽设有连接板,挡板设有滤网,滤网可以过滤坡道结构中的垃圾进入沟槽,防止连接口堵塞。水箱设有雨水口,雨水口设有过滤层,雨水口可以进行雨水的采集,将采集的雨水通过过滤层过滤储蓄在水箱中,可以增加水资源的利用,更加环保低耗。底座的底部设有防滑垫,防滑垫作用是底座的安放平稳,防止移动,使除尘系统更加稳定。风扇的底部设有固定座,底座有利于风扇在运行中的稳定性,可以防止风扇倒翻,影响除尘装置的运行。水箱的底部设有支撑脚座,支撑脚座提供水箱安放平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的环保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沟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供水管与第二供水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箱;2-底座;3-连接柱;4-第一供水管;5-第一连接管;6-第一雾化喷头;7-喷孔;8-第二连接管;9-连接块;10-第二雾化喷头;11-第二供水管;12-连接口;13-坡道结构;14-沟槽;15-连接板;16-滤网;17-雨水口;18-过滤层;19-防滑垫;20-固定座;21-支撑脚座,22-第三供水管;23- 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的环保除尘装置,包括水箱1、底座2,底座2设有连接柱3,连接柱3的内部设有第一供水管4,第一供水管4的设有第一连接管5,第一连接管5设有第一雾化喷头6,第一雾化喷头6均匀分布在连接柱3的表面,第一雾化喷头6设有喷孔7,第一供水管 4的顶部设有第二连接管8,第二连接管8设有连接块9,连接块9设有第二雾化喷头10,第一供水管4设有第二供水管11,连接相邻第二供水管11之间设有第三供水管22,第三供水管22设有水箱1,底座2的一侧设有风扇23。环保除尘装置设置在楼层底部,水箱1与第三供水管22连接,第三供水管22设有两根第二供水管11,第二供水管11上设置第一供水管4,第一供水管4设置有第一连接管5和第二连接管8,第一连接管设有第一雾化喷头6,雾化喷头将水转换成水雾,通过风扇23将水雾吹到工地现场,起到除尘降温的作用,顶部的第二连接管8设有连接块9,连接块9呈不规则形状,连接块9设置有第二雾化喷头10,第二雾化喷头10倾斜设置,通过第二雾化喷头10喷出的水雾可以使水雾起到对连接柱3的顶部清洗,防止积尘,同时也可以增加水雾的量,进一步增加除尘效果,解决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粉尘过大,空气污染严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中底座2设有坡道结构13,坡道结构13设有沟槽14,沟槽14 设有连接口12,连接口12与第一供水管4连接,第一雾化喷头6喷出的水汽通过风扇23吹到空中,一部分水汽会残留在底座2上,通过设置坡道结构13来将剩余的水汽采集并回流到沟槽14中,通过连接口12会流入第一供水管4,进行循环利用,增加了水体的利用率,使系统更加环保。沟槽14设有连接板15,挡板设有滤网16,滤网16可以过滤坡道结构13中的垃圾进入沟槽14,防止连接口12堵塞。水箱1设有雨水口17,雨水口17设有过滤层18,雨水口17可以进行雨水的采集,将采集的雨水通过过滤层18过滤储蓄在水箱1中,可以增加水资源的利用,更加环保低耗。底座2的底部设有防滑垫19,防滑垫19作用是底座2的安放平稳,防止移动,使除尘系统更加稳定。风扇23的底部设有固定座20,底座2有利于风扇23在运行中的稳定性,可以防止风扇23倒翻影响除尘装置的运行。水箱1的底部设有支撑脚座21,支撑脚座21提供水箱1安放平稳。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7)

1.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的环保除尘装置,包括水箱、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内部设有第一供水管,所述供水管的设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设有第一雾化喷头,所述第一雾化喷头均匀分布在所述连接柱的表面,所述第一雾化喷头设有喷孔,所述第一供水管的顶部设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设有第二雾化喷头,所述第一供水管设有第二供水管,连接相邻所述第二供水管之间设有第三供水管,所述第三供水管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风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的环保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有坡道结构,所述坡道结构设有沟槽,所述沟槽设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与所述第一供水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的环保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有滤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的环保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设有雨水口,所述雨水口设有过滤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的环保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防滑垫。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的环保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的底部设有固定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的环保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的底部设有支撑脚座。
CN201721245351.4U 2017-09-26 2017-09-26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的环保除尘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460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45351.4U CN207546075U (zh) 2017-09-26 2017-09-26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的环保除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45351.4U CN207546075U (zh) 2017-09-26 2017-09-26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的环保除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46075U true CN207546075U (zh) 2018-06-29

Family

ID=62675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45351.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46075U (zh) 2017-09-26 2017-09-26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的环保除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460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21920A (zh) * 2020-04-15 2021-10-22 安徽恒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工地扬尘检测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21920A (zh) * 2020-04-15 2021-10-22 安徽恒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工地扬尘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87382U (zh) 一种烟气喷淋装置
CN103480223B (zh) 高烟速pm2.5和污染物湿式烟气净化系统及净化方法
CN203852968U (zh) 雾霾治理装置及系统
CN106422619A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施工场地除尘装置
CN105999922A (zh) 一种治理雾霾的净化装置
CN205461586U (zh) 一种家具加工漆房有机废气净化系统
CN206508716U (zh) 一种脱硫塔雾化凝并除尘除雾系统
CN105909009A (zh) 市政园林环保停车场
CN204233970U (zh) 一种烟气脱硫除雾器板式气流均布装置
CN203411939U (zh) 城市道路街道喷雾降温除尘设备和系统
CN207546075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的环保除尘装置
CN206008309U (zh) 一种设置在路灯上、治理雾霾的装置
CN203183872U (zh) 烟雾净化系统
CN203803652U (zh) 一种湿式电除尘器收尘极板
CN205127730U (zh) 一种具有扰流持液层的脱硫吸收塔
CN106894366A (zh) 一种带绿色植物载培平台的中间防护栏的公路
CN207608868U (zh) 可升降式路面清洗装置
CN207507222U (zh) 一种减阻节能提效的脱硫吸收塔
CN206593127U (zh) 无烟尘环保节能烟筒装置
CN208097666U (zh) 一种避免土建施工工地扬尘的净化系统
CN208668203U (zh) 基于海绵城市道路的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结构
CN208711309U (zh) 一种建筑施工现场快速降尘设备
CN203556245U (zh) 一种滤清模块
CN205948553U (zh) 一种治理雾霾的净化装置
CN206064025U (zh) 一种去除废气中水溶性粉尘的过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