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43053U - 一种移动式光储电源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式光储电源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43053U
CN207543053U CN201721674648.2U CN201721674648U CN207543053U CN 207543053 U CN207543053 U CN 207543053U CN 201721674648 U CN201721674648 U CN 201721674648U CN 207543053 U CN207543053 U CN 2075430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cabinet
photovoltaic module
supply box
photovolta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7464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理
张海明
邹绍琨
胡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shine Zhi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67464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430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430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430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式光储电源箱,通过柜体底部的万向轮实现移动,通过多个光伏组件实现发电,由储能系统接收光伏组件输出的电能,并通过供电接口向外部供电;其多个光伏组件设置于柜体腔外、可叠置或展开,且叠置时至少一个光伏组件的表面可接收光照,使得该移动式光储电源箱在闲置时即可通过该表面可接收光照的光伏组件实现对于储能系统的充电,保证得该移动式光储电源箱在使用时能够及时供电。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式光储电源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储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式光储电源箱。
背景技术
移动储能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野外或者偏远地区等无电区域的用电场景,比如露营、演出或者施工作业等。现有的移动储能方案一般仅包括蓄电装置,当蓄电装置内的电量耗尽时,将无法继续供电。
现有技术中还存在一种具有折叠式光伏组件的移动光伏发电蓄电设备,包括作为发电装置的光伏组件和作为蓄电装置的蓄电池,参见图1,该设备中的光伏组件在不使用时处于折叠状态,方便设备整体运输。然而,该设备在使用时,其蓄电池内存储的电量只能是上次使用时的剩余电量;若剩余电量为零,则还需要等待光伏组件发电以为蓄电池充电,或者通过柴油发电机组进行辅助发电,并不能保证及时供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式光储电源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保证及时供电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移动式光储电源箱,包括:
底部带有多个万向轮的柜体;
设置于所述柜体腔外、可叠置或展开的多个光伏组件,且叠置时至少一个所述光伏组件的表面可接收光照;
设置于所述柜体侧面的供电接口及散热孔;
设置于所述柜体腔内的储能系统,所述储能系统与所述光伏组件和所述供电接口相连。
优选的,所述柜体为矩形;所述光伏组件的个数为五个,且五个所述光伏组件叠置于所述柜体的顶部、表面均向上;其中:
位于最上层的所述光伏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柜体的顶部,位于下层的四个所述光伏组件均通过轨道以不同方向滑出或滑入所述柜体的顶部。
优选的,位于下层的四个所述光伏组件均为双面光伏组件。
优选的,所述柜体为矩形;所述光伏组件的个数为五个,其中:
一个所述光伏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柜体的顶部;
另外四个所述光伏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柜体的四个侧面,且与所述柜体的顶部铰接,可通过支撑柱与所述柜体的相应侧面保持垂直状态。
优选的,多个所述光伏组件设置于所述柜体的顶部、可折叠,且至少折叠后位于最上层的所述光伏组件的表面朝上或者为双面光伏组件。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柜体底部、调整所述柜体与地面之间角度的伸缩脚架。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柜体侧面、与所述储能系统相连的显示屏。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柜体侧面、覆盖所述供电接口的盖板。
优选的,所述供电接口包括直流供电接口和交流供电接口。
优选的,所述储能系统包括:DCDC变流器、DCAC逆变器、电池单元以及智能电能表;其中:
所述DCDC变流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光伏组件相连;
所述DCDC变流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池单元和所述DCAC逆变器的直流侧相连;
所述电池单元通过所述智能电能表与所述直流供电接口相连;
所述DCAC逆变器的交流侧通过所述智能电能表与所述交流供电接口相连。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式光储电源箱,通过柜体底部的万向轮实现移动,通过多个光伏组件实现发电,由储能系统接收光伏组件输出的电能,并通过供电接口向外部供电;其多个光伏组件设置于柜体腔外、可叠置或展开,且叠置时至少一个光伏组件的表面可接收光照,使得该移动式光储电源箱在闲置时即可通过该表面可接收光照的光伏组件实现对于储能系统的充电,保证得该移动式光储电源箱在使用时能够及时供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内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内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具有折叠式光伏组件的移动光伏发电蓄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光储电源箱闲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光储电源箱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储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式光储电源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保证及时供电的问题。
具体的,参见图2,该移动式光储电源箱包括:
底部带有多个万向轮110的柜体100;
设置于柜体100腔外、可叠置或展开的多个光伏组件(如图2中的101、102、103、104及105),且叠置时至少一个光伏组件(如图2中的101)的表面可接收光照;
设置于柜体100侧面的供电接口(如图2中的106和107)及散热孔109;
设置于柜体100腔内的储能系统,储能系统与光伏组件和供电接口相连。
散热孔109可以布置在柜体100的两侧,以满足柜体100内部设备的散热需求,如图2所示;当然,图2仅为一种示例,并不一定限定于此,还可以视其具体应用环境而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具体的实际应用中,多个光伏组件的设置可以如图2所示,即柜体100为矩形时,光伏组件的个数为五个(即图2中的101、102、103、104及105),且五个光伏组件叠置于柜体100的顶部、表面均向上;其中:
位于最上层的光伏组件(即图2中的101)固定设置于柜体100的顶部,位于下层的四个光伏组件(即图2中的102、103、104及105)均通过轨道以不同方向滑出或滑入柜体100的顶部。
闲置时,位于下层的四个光伏组件102、103、104及105被锁止在柜体100顶部的不同层面,位于最上层的光伏组件101可以接收光照、进行发电,为储能系统提供充电电能,补充该移动式光储电源箱使用后造成的剩余电量下降,同时维持储能系统的控制用电。
位于下层的四个光伏组件102、103、104及105通过轨道以不同方向滑出柜体100的顶部后,其效果如图3所示,其中,光伏组件105位于柜体100的前方,光伏组件102位于柜体100的后方,光伏组件104位于柜体100的左方,光伏组件103位于柜体100的右方;虽然五个光伏组件仍然处于不同的层面,但是其表面均向上,展开后均可接收光照,进而能够同时进行发电,为储能系统或者外部用电设备供电。
四个光伏组件(即图2中的102、103、104及105)与柜体100之间的轨道结构可以如图4所示,以光伏组件105的轨道为例进行说明,该轨道具体包括:外固定轨112、中轨113以及内固定轨114;其中,外固定轨112设置在柜体100的顶部相应侧面内壁上,内固定轨114设置于光伏组件105的相应边缘上,中轨113设置于外固定轨112和内固定轨114之间。外固定轨112、中轨113以及内固定轨114的尺寸相互适配,具体可以视其应用环境而定,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图2至图4所示方式下,可以移动的四个光伏组件102、103、104及105各自独立的嵌在柜体100顶部,利用抽屉式原理,当使用时可以抽出,进而在有限的移动柜体100上大大增加了光伏受光面积。
优选的,位于下层的四个光伏组件102、103、104及105为双面光伏组件;在展开状态下,位于下层的四个光伏组件102、103、104及105的背面还可以接收散射光,增加发电量。
而在具体的实际应用中,为了增加该移动式光储电源箱的光伏受光面积,还可以根据应用环境选择采用其他方式,比如:
当柜体100为矩形、光伏组件的个数为五个时,各个光伏组件的设置方式还可以为:
一个光伏组件固定设置于柜体100的顶部;
与图2至图4不同的是,另外四个光伏组件分别设置于柜体100的四个侧面,且与柜体100的顶部铰接,可通过支撑柱与柜体100的相应侧面保持垂直状态。
该情况下,如果不打开支撑柱,则另外四个光伏组件均垂直向下,覆盖在相应侧面的表面;在该移动式光储电源箱处于闲置状态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仅固定设置于柜体100顶部的光伏组件进行发电,还是五个光伏组件均参与发电,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使用时,将处于侧面的四个光伏组件抬起至与地面平行,打开相应的支撑柱,使四个光伏组件与柜体100的相应侧面保持垂直状态,进而与固定设置于柜体100顶部的光伏组件一同接收光照,进行发电。
另外,还有一种方式是:多个光伏组件设置于柜体100的顶部、可折叠,且至少折叠后位于最上层的光伏组件为双面光伏组件。
该方式与现有技术中的光伏组件折叠方式,其区别不仅体现在各个光伏组件均置于柜体100的腔外顶部,还在于叠置于最上层的光伏组件为双面组件,或者,还可以存在其他光伏组件也为双面组件;则该种情况下,不论采取何种折叠方式,最上层的光伏组件均可接收光照,保证该移动式光储电源箱在闲置时也能为储能系统提供充电电能,补充该移动式光储电源箱在上次使用后造成的剩余电量下降,同时维持储能系统的控制用电。
或者,不论何种折叠方式,保证最上层的光伏组件表面朝上也可实现上述目的,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又或者,柜体100也可以为圆柱形;叠置时,多个光伏组件分别设置于柜体100顶部的不同层面、表面均向上,且多个光伏组件通过围绕中轴旋转可平铺于同一层面。
该情况下的光伏组件设置原理类似于可通过旋转增大面积的圆桌桌面设置原理;在该移动式光储电源箱处于闲置状态时,只有位于最上层的光伏组件能够接收光照、进行发电;在使用时,通过围绕中轴旋转可以将多个光伏组件平铺于同一层面,进而使各个光伏组件均能接收光照、进行发电。
在具体的实际应用中,还可以视其应用环境对光伏组件的设置方式进行改变,只要该移动式光储电源箱在闲置时,至少有一个光伏组件的表面可接收光照,确保能够为储能系统提供充电电能,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施例提供的该移动式光储电源箱,通过柜体100底部的万向轮110实现移动,通过多个光伏组件实现发电,由储能系统接收光伏组件输出的电能,并通过供电接口向外部供电;其多个光伏组件设置于柜体100外部、可叠置或展开,且叠置时至少一个光伏组件的表面可接收光照,使得该移动式光储电源箱在闲置时即可通过该表面可接收光照的光伏组件实现对于储能系统的充电,保证得该移动式光储电源箱在使用时能够及时供电。并且,本实施例提供的该移动式光储电源箱,在移动式光储领域,将光伏发电和移动式储能箱很好的融为一体,整体性高,灵活性强,实用性强,安全性高,利于推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体的移动式光储电源箱,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优选的,该移动式光储电源箱还包括:设置于柜体100底部、调整柜体100与地面之间角度的伸缩脚架111,参见图2和图3。
如图2和图3所示,伸缩脚架111可以位于柜体100底部的中间位置,通过调整该伸缩脚架111的高度,可以配合柜体100一侧的万向轮,调整柜体100的倾斜角度,即可调整光伏组件的倾斜角度为更利于其采光的角度,进而使得光伏组件发电量最大化,提高光伏发电量。
优选的,该移动式光储电源箱,如图2和图3所示,还包括:设置于柜体100侧面、与储能系统相连的显示屏108。
显示屏108可以具体用于显示储能系统的剩余电量、工作状态和具体参数等数据,此处不做具体限定,视其应用环境而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优选的,该移动式光储电源箱还包括:设置于柜体100侧面、覆盖供电接口的盖板。
当该移动式光储电源箱处于闲置状态时,不仅各个光伏组件处于相应的锁止位置,设置于柜体100侧面的供电接口(如图2中的106和107)也可以处于被盖板挡住的状态,安全性高且同时可以起到隔绝外部环境影响的作用,比如防尘防水等。当该移动式光储电源箱需要使用时,盖板需要被打开,使供电接口能够用于连接外部用电设备的插头。
其余工作原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另外一种具体的移动式光储电源箱,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优选的,该供电接口包括:直流供电接口107和交流供电接口106,参见图2。
优选的,该储能系统,如图5所示,包括:DCDC变流器201、DCAC逆变器202、电池单元203以及智能电能表204;其中:
DCDC变流器201的输入端与光伏组件相连;
DCDC变流器201的输出端分别与电池单元203和DCAC逆变器202的直流侧相连;
电池单元203通过智能电能表204与直流供电接口107相连;
DCAC逆变器202的交流侧通过智能电能表204与交流供电接口106相连。
DCDC变流器201、DCAC逆变器202、电池单元203以及智能电能表204在柜体100的腔内进行合理化布置。DCDC变流器201用于控制直流电压和MPPT(MaximumPower PointTracking,最大功率点跟踪)优化控制,将电能储存在电池单元203内。面对直流负载的供电需求,电池单元203将直流电通过直流供电接口107输出,并经过智能电能表204计量。而面对交流负载的供电需求,一方面可利用DCAC逆变器202将光伏发电通过交流供电接口106输出,另一方面也可利用DCAC逆变器202释放电池单元203内的电能、通过交流供电接口106输出,并经过智能电能表204计量。
智能电能表204可以通过接入物联网或者与云服务器通信,使该移动式光储电源箱成为共享资源,相应的,可以在该移动式光储电源箱的表面设置二维码等标识,使使用者能够在扫码后使用该移动式光储电源箱。
其余工作原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用新型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式光储电源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部带有多个万向轮的柜体;
设置于所述柜体腔外、可叠置或展开的多个光伏组件,且叠置时至少一个所述光伏组件的表面可接收光照;
设置于所述柜体侧面的供电接口及散热孔;
设置于所述柜体腔内的储能系统,所述储能系统与所述光伏组件和所述供电接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光储电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为矩形;所述光伏组件的个数为五个,且五个所述光伏组件叠置于所述柜体的顶部、表面均向上;其中:
位于最上层的所述光伏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柜体的顶部,位于下层的四个所述光伏组件均通过轨道以不同方向滑出或滑入所述柜体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光储电源箱,其特征在于,位于下层的四个所述光伏组件均为双面光伏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光储电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为矩形;所述光伏组件的个数为五个,其中:
一个所述光伏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柜体的顶部;
另外四个所述光伏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柜体的四个侧面,且与所述柜体的顶部铰接,可通过支撑柱与所述柜体的相应侧面保持垂直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光储电源箱,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光伏组件设置于所述柜体的顶部、可折叠,且至少折叠后位于最上层的所述光伏组件的表面朝上或者为双面光伏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移动式光储电源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柜体底部、调整所述柜体与地面之间角度的伸缩脚架。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移动式光储电源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柜体侧面、与所述储能系统相连的显示屏。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移动式光储电源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柜体侧面、覆盖所述供电接口的盖板。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移动式光储电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接口包括直流供电接口和交流供电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式光储电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系统包括:DCDC变流器、DCAC逆变器、电池单元以及智能电能表;其中:
所述DCDC变流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光伏组件相连;
所述DCDC变流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池单元和所述DCAC逆变器的直流侧相连;
所述电池单元通过所述智能电能表与所述直流供电接口相连;
所述DCAC逆变器的交流侧通过所述智能电能表与所述交流供电接口相连。
CN201721674648.2U 2017-12-05 2017-12-05 一种移动式光储电源箱 Active CN2075430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74648.2U CN207543053U (zh) 2017-12-05 2017-12-05 一种移动式光储电源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74648.2U CN207543053U (zh) 2017-12-05 2017-12-05 一种移动式光储电源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43053U true CN207543053U (zh) 2018-06-26

Family

ID=62616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74648.2U Active CN207543053U (zh) 2017-12-05 2017-12-05 一种移动式光储电源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43053U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09212A (zh) * 2018-07-20 2018-11-13 苏州沪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抽屉式光伏储能装置
CN109194253A (zh) * 2018-09-04 2019-01-11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光伏组件板的抽拉机构
CN109193904A (zh) * 2018-10-25 2019-01-11 苏州沪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抽拉式离网型光伏储能装置
CN111416566A (zh) * 2020-04-17 2020-07-14 江苏镇安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小型光储微电网装置
CN111464113A (zh) * 2020-04-20 2020-07-28 江苏镇安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小型光储微电网装置及控制系统
CN111794420A (zh) * 2020-07-21 2020-10-20 山东建筑大学 一种带有隐蔽式光伏发电装置的单元式幕墙
CN112422051A (zh) * 2020-11-11 2021-02-26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泸州供电公司 光储一体化移动式电站设备
WO2021103080A1 (zh) * 2019-11-29 2021-06-03 国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太阳能光伏组件及光伏发电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09212A (zh) * 2018-07-20 2018-11-13 苏州沪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抽屉式光伏储能装置
CN109194253A (zh) * 2018-09-04 2019-01-11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光伏组件板的抽拉机构
CN109193904A (zh) * 2018-10-25 2019-01-11 苏州沪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抽拉式离网型光伏储能装置
WO2021103080A1 (zh) * 2019-11-29 2021-06-03 国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太阳能光伏组件及光伏发电装置
CN111416566A (zh) * 2020-04-17 2020-07-14 江苏镇安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小型光储微电网装置
CN111464113A (zh) * 2020-04-20 2020-07-28 江苏镇安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小型光储微电网装置及控制系统
CN111794420A (zh) * 2020-07-21 2020-10-20 山东建筑大学 一种带有隐蔽式光伏发电装置的单元式幕墙
CN112422051A (zh) * 2020-11-11 2021-02-26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泸州供电公司 光储一体化移动式电站设备
CN112422051B (zh) * 2020-11-11 2022-03-01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泸州供电公司 光储一体化移动式电站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43053U (zh) 一种移动式光储电源箱
US20180146753A1 (en) Solar-Powered Charging Umbrella with USB Ports
US10116254B1 (en) Solar-powered vending machine and rel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20100064945A1 (en) Table With Solar Power Module
US10506854B2 (en) Solar-powered charging umbrella with USB ports
CN111095788A (zh) 可部署的太阳能发电机模块和系统
ES2677843T3 (es) Disposición y procedimiento para gestionar dinámicamente energía eléctrica entre una fuente de energía eléctrica y una carga eléctrica
JP3194013U (ja) 太陽電池パネル装置
KR101523022B1 (ko) 휴대용 태양발전 배터리
CN208062864U (zh) 一种太阳能蓄电装置
CN205558418U (zh) 智能充电型立体车库
CN206992765U (zh) 一种可折叠式多功能太阳能电源
CN108879783A (zh) 一种电力弹簧能源消纳系统
CN108173152B (zh) 一种变电站多功能检修箱
AU2015203950A1 (en) Sunshades with solar power supplies for charging electronic devices
CN208401778U (zh) 一种户外演出太阳能供电装置
GB2577142A (en) Off-grid power supply unit with solar panels and back-up electricity generation means
CN205509632U (zh) 一种太阳能充电宝
CN207166213U (zh) 箱式四联动供电系统
ES2941770T3 (es) Sistema y procedimiento de reconfiguración de un panel solar para su estiba y transporte
KR20160002028U (ko) 슬라이드 방식의 차량용 태양광발전 충전장치
CN208874496U (zh) 一种移动供能居所
CN208924179U (zh) 一种新能源光伏组合发电设备
CN208386487U (zh) 一种叠翼式光伏发电储能装置
JP2021145935A (ja) 傘状ソーラーバッテリ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24

Address after: 230094 office building 101, 201, Hefei Haoya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No. 23, Tianzhi Road, high tech Zon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fei sunshine Zhiwe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0088 Anhui city of Hefei province high tech Zone Xiyou Road No. 1699

Patentee before: SUNGROW POWER SUPPL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30088 101, 201, office building of Hefei Haoya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No.23 Tianzhi Road, high tech Zon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nshine Zhiwe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Office Building 101 and 201 of Hefei Haoya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No. 23 Tianzhi Road, High tech Zon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230094

Patentee before: Hefei sunshine Zhiwe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after: 230000 office buildings 201 and 301 of sunshine power supply Co., Ltd., No. 2 Tianhu Road, high tech Zone, Hefei,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nshine Zhiwe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0088 101, 201, office building of Hefei Haoya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No.23 Tianzhi Road, high tech Zon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nshine Zhiwei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