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13670U - 一种辅助发动机工作的汽车排气管热量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辅助发动机工作的汽车排气管热量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13670U
CN207513670U CN201721706016.XU CN201721706016U CN207513670U CN 207513670 U CN207513670 U CN 207513670U CN 201721706016 U CN201721706016 U CN 201721706016U CN 207513670 U CN207513670 U CN 2075136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pipe
engine
circulation
water
tail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0601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雪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RICH LEO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RICH LEO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RICH LEO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RICH LEO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70601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136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136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136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辅助发动机工作的汽车排气管热量回收装置,包括汽车发动机和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外侧设置有一热交换器,热交换器中设有水循环管路和尾气循环通道;所述水循环管路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发动机中冷却水回路连通;所述尾气循环通道的进口与排气管前端连通,尾气循环通道的出口与排气管后端连通;所述排气管的中部设置有控制阀,控制阀的转动可关闭排气管或关闭尾气循环通道的出口。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汽车排气管热量回收装置,其可将排气管中的尾气热量进行回收利用以辅助发动机的冷车启动工作,可有效缩短发动机的冷车工作时间,减少冷车启动超标尾气的排放,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油耗和为行车提供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辅助发动机工作的汽车排气管热量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辅助汽车发动机工作的装置,具体是一种辅助发动机工作的汽车排气管热量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发动机冷车启动过程中,发动机温度短时间内很难达到燃油充分燃烧的工作温度,这使得冷车启动时发动机噪声大,燃油无法充分燃烧,一般需要进行几分钟的热车后才能上路,这种现象在冬天特别明显,其不仅给行车带来不便,最主要是会导致燃油损耗,且其排出的尾气将会严重超标。
而发动机的排气管,其排出的尾气温度在发动机一启动就可达90摄氏度以上,但都直接排到大气中,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辅助发动机工作的汽车排气管热量回收装置,其可将排气管中的尾气热量进行回收利用以辅助发动机的冷车启动工作,可有效缩短发动机的冷车工作时间,减少冷车启动超标尾气的排放,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油耗和为行车提供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辅助发动机工作的汽车排气管热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车发动机和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外侧设置有一热交换器,热交换器中设有水循环管路和尾气循环通道;所述水循环管路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与发动机中冷却水回路连通,水循环管路中的水依靠发动机中冷却水的水泵来共同驱动;所述尾气循环通道的进口与排气管前端连通,尾气循环通道的出口与排气管后端连通;所述排气管的中部设置有控制阀,控制阀的转动可关闭排气管或关闭尾气循环通道的出口,在发动机冷车启动时关闭排气管,在发动机温度到达正常工作温度后关闭尾气循环通道的出口。
进一步的,上述发动机中冷却水回路中设置有水温传感器,水温传感器将水温信号实时传递给汽车的行车电脑,并由行车电脑根据获得的水温信号来控制控制阀的动作。
进一步的, 上述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范围为85~105°。
本发明基于汽车排气管的尾气在发动机一启动即达到90°以上高温的原理来设计。
在发动机冷启动温度没有达到正常工作温度时,排气管中部的控制阀使排气管截止而尾气循环通道的出口导通,高温的尾气只能经热交换器中的尾气循环通道进行排出。在此过程中,尾气循环通道中的高温尾气将与水循环管路中的水进行热量交换,以使水温快速升高,温度升高后的水经出水管流往发动机的冷却水系统中使冷却水升温,以快速提升发动机的温度,进而实现发动机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正常工作温度。而当发动机到达设定工作温度时,控制阀转动使排气管导通而使尾气循环通道关闭,尾气可以正常排放,并切断尾气和热交换器的热交换,停止热量回收,以防止发动机中冷却水过热。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尾气循环通道的出口关闭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辅助发动机工作的汽车排气管热量回收装置,包括汽车发动机1和排气管2。
所述排气管2外侧设置有一热交换器3。热交换器3中设有水循环管路31和尾气循环通道32。
所述水循环管路31的进水口311和出水口312分别通过进水管4和出水管5与发动机1中冷却水回路11连通,水循环管路31中的水依靠发动机1中冷却水的水泵12来共同驱动。
所述尾气循环通道32的进口321与排气管2前端连通,尾气循环通道32的出口322与排气管2后端连通。
所述排气管2的中部设置有控制阀6,控制阀6发动机1冷车启动时关闭排气管2,在发动机1温度到达正常工作温度后关闭尾气循环通道32的出口322。所述发动机1的正常工作温度范围为85~105°。
本发明基于汽车排气管2的尾气在发动机1一启动即达到90°以上高温的原理来设计。
在发动机1冷启动温度没有达到正常工作温度时,排气管2中部的控制阀6使排气管2截止而尾气循环通道32的出口322导通,其结构如图1所示,此时高温的尾气只能经热交换器3中的尾气循环通道32进行排出。在此过程中,尾气循环通道32中的高温尾气将与水循环管路31中的水进行热量交换,以使水温快速升高,温度升高后的水经出水管5流往发动机1的冷却水系统中使冷却水升温,以快速提升发动机1的温度,进而实现发动机1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正常工作温度。
而当发动机1到达设定工作温度时,控制阀6转动使排气管2导通而使尾气循环通道32关闭,其结构如图2所示,此时尾气可以正常排放,并切断尾气和热交换器3的热交换,停止热量回收,以防止发动机1中冷却水过热。
以上结构的汽车排气管热量回收装置,其可将排气管2中的尾气热量进行回收利用以辅助发动机1的冷车启动工作,可有效缩短发动机1的冷车工作时间,减少冷车启动因燃油燃烧不充分导致的超标尾气排放,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油耗和为行车提供方便。
在此,为能准确检测发动机1的工作温度并实时控制控制阀6的工作,所述发动机1的冷却水回路11中设置有水温传感器7,水温传感器7将水温信号实时传递给汽车的行车电脑8,并由行车电脑8根据获得的水温信号来控制控制阀6的工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对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辅助发动机工作的汽车排气管热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车发动机和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外侧设置有一热交换器,热交换器中设有水循环管路和尾气循环通道;所述水循环管路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与发动机中冷却水回路连通,水循环管路中的水依靠发动机中冷却水的水泵来共同驱动;所述尾气循环通道的进口与排气管前端连通,尾气循环通道的出口与排气管后端连通;所述排气管的中部设置有控制阀,控制阀的转动可关闭排气管或关闭尾气循环通道的出口,在发动机冷车启动时关闭排气管,在发动机温度到达正常工作温度后关闭尾气循环通道的出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发动机工作的汽车排气管热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中冷却水回路中设置有水温传感器,水温传感器将水温信号实时传递给汽车的行车电脑,并由行车电脑根据获得的水温信号来控制控制阀的工作。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辅助发动机工作的汽车排气管热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范围为85~105°。
CN201721706016.XU 2017-12-11 2017-12-11 一种辅助发动机工作的汽车排气管热量回收装置 Active CN2075136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06016.XU CN207513670U (zh) 2017-12-11 2017-12-11 一种辅助发动机工作的汽车排气管热量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06016.XU CN207513670U (zh) 2017-12-11 2017-12-11 一种辅助发动机工作的汽车排气管热量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13670U true CN207513670U (zh) 2018-06-19

Family

ID=62543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06016.XU Active CN207513670U (zh) 2017-12-11 2017-12-11 一种辅助发动机工作的汽车排气管热量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1367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39328A (zh) * 2018-09-29 2019-01-04 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热能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N110242472A (zh) * 2019-06-17 2019-09-17 邓绮琪 一种节能环保型汽车排气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39328A (zh) * 2018-09-29 2019-01-04 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热能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N109139328B (zh) * 2018-09-29 2020-12-25 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热能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N110242472A (zh) * 2019-06-17 2019-09-17 邓绮琪 一种节能环保型汽车排气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08560U (zh) 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及相应的发动机、汽车
CN103321735B (zh) 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发动机冷却方法及系统装置
CN103410591B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废气热交换系统
CN105680115A (zh) 一种车辆用电池温控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2628361U (zh) 发动机冷启动预热装置
CN207513670U (zh) 一种辅助发动机工作的汽车排气管热量回收装置
CN107503835A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454268A (zh) 一种发动机和egr冷却器并联冷却系统
CN104110341B (zh)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冷起动的预热系统和方法
CN104948373A (zh) 采用固液相变储热器的发动机余热利用暖机系统及其方法
CN204783414U (zh) 一种采用固液相变储热器的发动机余热利用暖机系统
CN104696056B (zh) 一种快速热机的方法
CN104085270A (zh) 汽车尾气供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8049948A (zh) 一种辅助发动机工作的汽车排气管热量回收装置
CN103061897B (zh) 一种发动机用节气门体及其加热控制方法
CN201339530Y (zh) 大中型柴油机冬季预热装置
CN205277574U (zh) 一种快速暖机的发动机冷却系统
CN204694133U (zh) 采用固液相变储热器的发动机冷却液余热利用暖机系统
CN103452731B (zh) 一种用于减少机动车冷启动排放的提前加热系统
CN206267909U (zh) 汽车排气热能回收利用减排降耗控制系统
CN205117479U (zh) 一种用于缩短发动机暖机时间的控制装置
CN206267942U (zh) 一种柴油机用双层水道独立热交换系统
CN201599124U (zh) 一种工程车用加热器
CN2692356Y (zh) 柴油机水循环装置
CN202789283U (zh) 一种新型加快发动机热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