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13067U - 用于建筑物内墙的装饰吸音保温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建筑物内墙的装饰吸音保温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13067U
CN207513067U CN201721441362.XU CN201721441362U CN207513067U CN 207513067 U CN207513067 U CN 207513067U CN 201721441362 U CN201721441362 U CN 201721441362U CN 207513067 U CN207513067 U CN 2075130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ope
slot
building
wall
abatvoi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4136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松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uliwai Hard Cor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Everbright High Quality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Everbright High Quality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Everbright High Quality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4136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130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130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130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Affording Protection Of Roads Or Walls For Sou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节能保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物内墙的装饰吸音保温结构,扣件固定连接在墙面上,所述的扣件包括与墙面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基板,基板上设有槽口平行于墙面向上的收边槽和向下的卡槽;收边槽和卡槽内分别插置有向远离墙面的方形平行且间隔布置的内吸音板和外装饰板,内吸音板和外装饰板上设有贯穿板面的通孔,内吸音板与墙面之间填充有保温层;在临近墙面处设置扣件用于内吸音板和外装饰板的卡接固定,通过灌注保温材料实现保温层与内吸音板和墙面之间的紧密贴服,解决了冷热桥的问题,确保了保温效果,同时,平行间隔布置的内吸音板和外装饰板对噪音进行了有效的过滤,实现了装饰、保温、吸音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Description

用于建筑物内墙的装饰吸音保温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节能保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物内墙的装饰吸音保温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建筑产业一直是消费热点、经济增长点和主导驱动力。然而,粗放低层次的住宅产业发展模式存在资源、能耗、环境污染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故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建筑工业化模式将成为建筑业发展主导方向。我国的十三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建设节能低碳、绿色生态、集约高效的建筑用能体系,推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现有技术中的建筑结构,其装饰保温系统的构建通常是将装饰层、保温层固定到墙体上,如此,相邻的功能层之间往往难以贴服并导致冷热桥的存在,如此,保温效果大大折扣;还有预先在工厂进行装饰保温一体板的生产,在施工场所进行裁切后拼装固定,如此不仅容易造成较大的浪费,而且装饰保温一体板的制作、仓储和物流都会带来不菲的成本投入,并且由该装饰保温一体板构造的装饰保温系统的保温效果也不令人满意。
另一方面,为了避免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环境的噪音污染,人们通常在建筑物墙体上设计具有吸音功能的材料,现有的吸音材料主要有刨花板、岩棉板等,这些材料虽具有一定的吸音材料,但是保温性能差,为了实现室内装饰的效果,传统的吸音板材上进行装饰性材料的设计制作,施工过程复杂。换句话说,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的建筑内墙结构,其兼顾装饰、保温、吸音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出一种用于建筑物内墙的装饰吸音保温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建筑物内墙的装饰吸音保温结构,扣件固定连接在墙面上,所述的扣件包括与墙面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基板,基板上设有槽口平行于墙面向上的收边槽和向下的卡槽;
所述的收边槽和卡槽内分别插置有向远离墙面的方形平行且间隔布置的内吸音板和外装饰板,所述的内吸音板和外装饰板上设有贯穿板面的通孔,所述的内吸音板与墙面之间围合成的空腔内填充有保温层。
优选的,所述的外装饰板上的通孔一的孔径为6~8mm,内吸音板上的通孔二的孔径为3~5mm。
优选的,所述的收边槽包括向远离墙面的方形平行间隔布置的收边槽一、二,所述的卡槽包括向远离墙面的方形平行间隔布置的卡槽一、二;
收边槽一、二分别卡接内吸音板和外装饰板的下板边,卡槽一、二分别卡接内吸音板和外装饰板的上板边。
优选的,所述的基板上下端向墙面侧延伸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沿板长方向的条行孔与墙面上固定的角型块穿连固定。
优选的,所述的卡槽一、二的槽底面与内吸音板或外装饰板的上板边之间预留有安装间距。
优选的,所述卡槽二的槽宽比收边槽二的槽宽大1~3mm;
优选的,所述收边槽二的外槽壁自槽底向远离内槽壁的方向斜向布置。
优选的,所述的基板向远离墙面的方向延伸有立板,立板向上延伸有卡板一、二、向下延伸有卡板三、四;
所述卡板一与基板围合成的收边槽一、卡板三与基板围合成的卡槽一供卡接内吸音板;
所述卡板二与卡板一围合成的收边槽二、卡板四与卡板三围合成的卡槽二供卡接外装饰板。
优选的,连接板与基板围合成的空腔内设有连接管,连接管为中空管状,其外形轮廓与连接板和基板围合成的空腔内轮廓相一致且由螺栓穿连到连接板上。
优选的,所述的角型块包括相互垂直且端部连接的第一、第二条板,所述的第一、第二条板分别向角型块的内侧弯折形成凹形槽,所述的凹形槽的槽底设有连接孔供螺栓穿连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建筑物内墙的装饰吸音保温结构,在临近墙面处设置扣件用于实现内吸音板和外装饰板的卡接固定,通过灌注保温材料实现保温层与内吸音板和墙面之间的紧密贴服,解决了冷热桥的问题,确保了保温效果,同时,平行间隔布置的内吸音板和外装饰板对噪音进行了有效的过滤,实现了装饰、保温、吸音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建筑物内墙的装饰吸音保温结构,解决了传统装饰保温、装饰隔音成品板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废渣和垃圾问题,同时解决了在工厂进行制作、仓储和物流带来的成本问题。对十三五规划中提及的建设节能低碳、绿色生态、集约高效的建筑用能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用于建筑物内墙的装饰吸音保温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B位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扣件的示意图;
图4为角型块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A-墙面,1-内吸音板,2-外装饰板,3-保温层,10-扣件,11-基板,12-立板,121-卡板一,122-卡板二,123-卡板三,124-卡板四,20-收边槽,21-收边槽一,22-收边槽二,30-卡槽,31-卡槽一,32-卡槽二,40-连接板,41-条行孔,50-角型块,51-第一条板,52-第二条板,53-凹形槽,531-连接孔,60-连接管,201-通孔一,101-通孔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物内墙的装饰吸音保温结构,扣件10固定连接在墙面A上,所述的扣件10包括与墙面A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基板11,基板11上设有槽口平行于墙面A向上的收边槽20和向下的卡槽30;
所述的收边槽20和卡槽30内分别插置有向远离墙面A的方形平行且间隔布置的内吸音板1和外装饰板2,所述的内吸音板1和外装饰板2上设有贯穿板面的通孔,所述的内吸音板1与墙面A之间围合成的空腔内填充有保温层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饰吸音保温结构,通过调节基板11与墙面A之间的间距,即可调整基板11与墙面A之间保温层3的厚度,从而满足建筑物的不同保温需求,具体实施时,在内吸音板1和外装饰板2铺装完成后即可向内吸音板1与墙面A之间灌注无机保温材料,如此,有效的避免了保温层与墙面A之间的间隙,增强了墙体的保温性能。
所述的内吸音板1与外装饰板2平行间隔布置,且所述的内吸音板1与外装饰板2上设有贯穿板面的通孔,音波自外装饰板2上的通孔进入内吸音板1与外装饰板2之间,并在该间隔区域内往复反射并削弱,实现了噪音的有效过滤。
优选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外装饰板2上的通孔一201的孔径为6~8mm,内吸音板1上的通孔二101的孔径为3~5mm。外装饰板2上的通孔一201允许更多的音波进入到内吸音板1与外装饰板2之间,实现往复反射,消音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饰吸音保温结构简单有效,无需在施工现场进行装饰保温一体板的裁切,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避免了建筑垃圾的产生;该装饰吸音保温结构的构建,无需在墙面上进行粉刷找平工序,减去了基层预埋件、焊接龙骨找平工序,大大缩短了整体工程工期。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收边槽20包括向远离墙面A的方形平行间隔布置的收边槽一、二21、22,所述的卡槽30包括向远离墙面A的方形平行间隔布置的卡槽一、二31、32;收边槽一、二21、22分别卡接内吸音板1和外装饰板2的下板边,卡槽一、二31、32分别卡接内吸音板1和外装饰板2的上板边。如此,确保了内吸音板1与外装饰板2之间平行且间隔布置,实现有效的吸音效果。
内吸音板1的安装方式为:将内吸音板1的上板边插置到卡槽一31中并向上推挤至内吸音板1的下板边越过收边槽一21的外槽壁并卡接收边槽一21中。外装饰板2遵循上述内吸音板1的安装方式进行安装固定。为了方便进行安装固定,所述的卡槽一、二31、32的槽底面与内吸音板1或外装饰板2的上板边之间预留有安装间距。
优选情况下,所述卡槽二32的槽宽比收边槽二22的槽宽大1~3mm;如此允许外装饰板2在竖向上一定歪斜并与安装固定。
优选情况下,所述收边槽二22的外槽壁自槽底向远离内槽壁的方向斜向布置,也就是说,所述的收边槽二为斜向的插槽,该样式的插槽可以方便与之相咬合的外装饰板2的卡接,同时卡接强度高。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板11向远离墙面A的方向延伸有立板12,立板12向上延伸有卡板一、二121、122,向下延伸有卡板三、四123、124;
所述卡板一121与基板11围合成的收边槽一21、卡板三123与基板11围合成的卡槽一31供卡接内吸音板1;
所述卡板二122与卡板一121围合成的收边槽二22、卡板四124与卡板三123围合成的卡槽二32供卡接外装饰板2。如此,在竖向上实现内吸音板1与外装饰板2的连续安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板11上下端向墙面侧延伸有连接板40,连接板40上设有沿板长方向的条行孔41与墙面A上固定的角型块50穿连固定。
更进一步的,为了实现相邻的扣件10的连接,连接板40与基板11围合成的空腔内设有连接管60,连接管60为中空管状,其外形轮廓与连接板40和基板11围合成的空腔内轮廓相一致且由螺栓穿连到连接板40上。如此,相邻的扣件10通过连接管60实现连接固定。
结合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角型块50的作用在于将扣件10连接固定到墙面A上,所述的角型块50包括相互垂直且端部连接的第一、第二条板51、52,所述的第一、第二条板51、52分别向角型块50的内侧弯折形成凹形槽53,所述的凹形槽53的槽底设有连接孔531供螺栓穿连固定。更为优选的,所述的角型块50的第一、第二条板51、52的外侧设置为锯齿状便于减小接触面积,增大压力,提高连接固定的牢固性。通过调整角型块50与连接板40上的条行孔41的安装位置实现基板11与墙面A的间距的调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物内墙的装饰吸音保温结构,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兼顾了建筑物内墙保温、吸音和装饰的要求,解决了传统保温、隔音成品板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废渣和垃圾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建筑物内墙的装饰吸音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扣件(10)固定连接在墙面(A)上,所述的扣件(10)包括与墙面(A)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基板(11),基板(11)上设有槽口平行于墙面(A)向上的收边槽(20)和向下的卡槽(30);
所述的收边槽(20)和卡槽(30)内分别插置有向远离墙面(A)的方形平行且间隔布置的内吸音板(1)和外装饰板(2),所述的内吸音板(1)和外装饰板(2)上设有贯穿板面的通孔,所述的内吸音板(1)与墙面(A)之间围合成的空腔内填充有保温层(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物内墙的装饰吸音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装饰板(2)上的通孔一(201)的孔径为6~8mm,内吸音板(1)上的通孔二(101)的孔径为3~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物内墙的装饰吸音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边槽(20)包括向远离墙面(A)的方形平行间隔布置的收边槽一、二(21、22),所述的卡槽(30)包括向远离墙面(A)的方形平行间隔布置的卡槽一、二(31、32);
收边槽一、二(21、22)分别卡接内吸音板(1)和外装饰板(2)的下板边,卡槽一、二(31、32)分别卡接内吸音板(1)和外装饰板(2)的上板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物内墙的装饰吸音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板(11)上下端向墙面侧延伸有连接板(40),连接板(40)上设有沿板长方向的条行孔(41)与墙面(A)上固定的角型块(50)穿连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建筑物内墙的装饰吸音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槽一、二(31、32)的槽底面与内吸音板(1)或外装饰板(2)的上板边之间预留有安装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建筑物内墙的装饰吸音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二(32)的槽宽比收边槽二(22)的槽宽大1~3m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建筑物内墙的装饰吸音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边槽二(22)的外槽壁自槽底向远离内槽壁的方向斜向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建筑物内墙的装饰吸音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板(11)向远离墙面(A)的方向延伸有立板(12),立板(12)向上延伸有卡板一、二(121、122)、向下延伸有卡板三、四(123、124);
所述卡板一(121)与基板(11)围合成的收边槽一(21)、卡板三(123)与基板(11)围合成的卡槽一(31)供卡接内吸音板(1);
所述卡板二(122)与卡板一(121)围合成的收边槽二(22)、卡板四(124)与卡板三(123)围合成的卡槽二(32)供卡接外装饰板(2)。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建筑物内墙的装饰吸音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板(40)与基板(11)围合成的空腔内设有连接管(60),连接管(60)为中空管状,其外形轮廓与连接板(40)和基板(11)围合成的空腔内轮廓相一致且由螺栓穿连到连接板(4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建筑物内墙的装饰吸音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角型块(50)包括相互垂直且端部连接的第一、第二条板(51、52),所述的第一、第二条板(51、52)分别向角型块(50)的内侧弯折形成凹形槽(53),所述的凹形槽(53)的槽底设有连接孔(531)供螺栓穿连固定。
CN201721441362.XU 2017-11-01 2017-11-01 用于建筑物内墙的装饰吸音保温结构 Active CN2075130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41362.XU CN207513067U (zh) 2017-11-01 2017-11-01 用于建筑物内墙的装饰吸音保温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41362.XU CN207513067U (zh) 2017-11-01 2017-11-01 用于建筑物内墙的装饰吸音保温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13067U true CN207513067U (zh) 2018-06-19

Family

ID=62538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41362.XU Active CN207513067U (zh) 2017-11-01 2017-11-01 用于建筑物内墙的装饰吸音保温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130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16691A (zh) * 2021-11-09 2022-02-08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装配式陶铝吸音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16691A (zh) * 2021-11-09 2022-02-08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装配式陶铝吸音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12944U (zh) 建筑物内墙檐口阳角处的装饰吸音保温结构
CN107842160A (zh) 用于建筑物内墙的装饰吸音保温结构
CN207513067U (zh) 用于建筑物内墙的装饰吸音保温结构
CN206217278U (zh) 一种无机材料与木饰金属的复合板结构
CN207513066U (zh) 建筑物女儿墙的装饰保温结构
CN203412213U (zh) 一种承托网倒置的钢结构保温屋面
CN201021518Y (zh) 绝热建筑墙板
CN214834265U (zh) 一种轻质保温装饰一体板
CN213897927U (zh) 建筑物外墙设置保温装饰一体板的承托装置
CN211058218U (zh) 一种用于铺设墙面瓷板的铝型材安装龙骨架
CN201649514U (zh) 太阳能电池墙砖
CN202137997U (zh) 轻型复合板
CN211257641U (zh) 一种发泡陶瓷保温石材装饰一体板
CN202176055U (zh) 一种氟碳金属轻型复合板
CN206800780U (zh) 一种组合式装配墙体
CN206625477U (zh) 一种新型墙体岩棉保温装饰一体化板
CN206888320U (zh) 一种金属拉网天花板
CN206707160U (zh) 一种建筑外墙隔热隔音结构
CN210067304U (zh) 一种建筑装饰用的保温隔音吸声结构一体化板
CN208056984U (zh) 一种别墅实木门隔热门板
CN211817599U (zh) 一种可便于安装与拆卸的墙面板
CN201649506U (zh) 保温一体化装饰板
CN217759727U (zh) 一种保温节能装置墙体
CN213653983U (zh) 一种保温隔热新型复合墙板
CN218405861U (zh) 一种内墙保温装饰集成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119

Address after: 231131 175 Shuangfeng Road, Shuangfeng Industrial Zone, Hefei, Anhui.

Patentee after: Zhou Songgui

Address before: 231100 No. 175 Shuangfeng Avenue, Shuangfeng Industrial Zon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NHUI GYGDGS NEW MATERIAL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18

Address after: Room 2316, floor 3, Hongmao business building, No.8, Hongjunying East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107

Patentee after: Louliwai (Beiji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75 Shuangfeng Avenue Shuangfeng Industrial District of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231131

Patentee before: Zhou Songgu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2316, 3 / F, Hongmao business building, a 8, Hongjunying East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107

Patentee after: Louliwai hard core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316, 3 / F, Hongmao business building, a 8, Hongjunying East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107

Patentee before: Louliwai (Beiji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