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07013U - 摇杆装置及具有此摇杆装置的遥控器 - Google Patents

摇杆装置及具有此摇杆装置的遥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07013U
CN207507013U CN201721082477.4U CN201721082477U CN207507013U CN 207507013 U CN207507013 U CN 207507013U CN 201721082477 U CN201721082477 U CN 201721082477U CN 207507013 U CN207507013 U CN 2075070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magnetic element
along
rocker actuator
operation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8247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智颖
张辉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utel Intelligent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utel Intelligent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utel Intelligent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utel Intelligent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8247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070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070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070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Length, Angles, Or The Lik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遥控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摇杆装置及遥控器,所述摇杆装置包括操作杆组件,磁性元件,电路板和复位组件。所述磁性元件安装于所述操作杆组件;所述电路板包括磁传感器,所述磁传感器面向所述磁性元件,所述磁性元件可从其初始位置被所述操作杆组件带动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磁传感器移动,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所述复位组件连接所述操作杆组件,所述复位组件用于将所述操作杆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或第一方向复位,使得所述磁性元件复位至其初始位置。在本实用新型的摇杆装置中,所述复位组件用于将所述操作杆组件沿第二方向或第一方向复位,使得所述磁性元件复位至其初始位置,可简化所述摇杆装置的操作。

Description

摇杆装置及具有此摇杆装置的遥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遥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摇杆装置及具有此摇杆装置的遥控器。
【背景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比如无人机、航模、电动玩具等都采用的是远程控制技术,也即采用遥控器进行操作。
遥控器上基本都设有摇杆装置,然而摇杆装置的操作和被遥控的机动装置的实际运动没有形象的对应关系,而且操作复杂,用户体验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的摇杆装置及具有此摇杆装置的遥控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摇杆装置,包括:操作杆组件,第一磁性元件,第一电路板和第一复位组件。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安装于所述操作杆组件;所述第一电路板包括第一磁传感器,所述第一磁传感器面向所述第一磁性元件,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可从其初始位置被所述操作杆组件带动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磁传感器移动,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复位组件连接所述操作杆组件,所述第一复位组件用于将所述操作杆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或第一方向复位,使得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复位至其初始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可从其初始位置被所述操作杆组件带动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磁传感器作直线运动。所述摇杆装置包括:第二磁性元件,第二电路板和第二复位组件。所述第二磁性元件安装于所述操作杆组件;所述第二电路板包括第二磁传感器,所述第二磁传感器面向所述第二磁性元件,所述第二磁性元件可从其初始位置被所述操作 杆组件带动沿第三转动方向或第四转动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磁传感器转动;所述第二复位组件连接所述操作杆组件,所述第二复位组件用于将所述操作杆组件沿第四转动方向或第三转动方向复位,使得所述第二磁性元件复位至其初始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杆组件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以及销轴;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的中心轴沿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杆体开设有收容通道和销孔,所述收容通道沿所述第一杆体的轴向设置,所述销孔开设于所述第一杆体的外侧壁;所述第二杆体的外侧壁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沿所述第二杆体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二杆体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通道,并可沿其轴向相对于所述第一杆体移动;所述销轴的一端穿过所述销孔,并收容于所述滑动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杆体连接所述第一复位组件和第二复位组件;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体,所述销轴以及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可一同沿所述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杆体作直线移动;所述第一复位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销轴沿所述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复位,使得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复位至其初始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复位组件包括固定架,摆动块和弹性元件;所述固定架包括第一限位柱,并开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摆动块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摆动块的一端与另一个摆动块的一端共同铰接于所述固定架;所述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每个所述摆动块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杆体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架;所述销轴穿过所述第一导向槽,并可在所述第一导向槽内沿所述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所述销轴和所述第一限位柱位于两个所述摆动块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摆动块包括铰接端,抵持部以及自由端,所述抵持部位于所述铰接端与所述自由端之间;两个所述摆动块的两个铰接端共同铰接于所述固定架;所述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摆动块的两个自由端;所述销轴与所述第一限位柱并排设于两个所述摆动块的两个抵持部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路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开设有杆通道,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部分收容于所述杆通道;所述 第二杆体连接所述第二复位组件和所述第二磁性元件,所述第二磁性元件可从其初始位置被所述第二杆体带动沿所述第三转动方向或第四转动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磁传感器转动;所述第二复位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二杆体沿所述第四转动方向或第三转动方向复位,使得所述第二磁性元件复位至其初始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复位组件包括连接架,转动件以及扭簧;所述连接架包括底部,第二限位柱和弧形内侧壁,所述弧形内侧壁连接所述底部,所述第二限位柱的一端连接所述底部;所述转动件包括底板和弧形外侧壁,所述弧形外侧壁连接所述底板;所述底板开设有弧形的第二导引槽,所述弧形外侧壁的两端之间形成缺口;所述第二限位柱穿过所述第二导引槽;所述扭簧部分收容于所述弧形外侧壁所限定的空间,所述扭簧包括两个扭簧支臂,所述两个扭簧支臂穿过所述缺口,并分别抵持所述弧形外侧壁的两端;所述第二杆体穿过所述连接架和所述转动件,所述第二杆体可带动所述转动件沿所述第三转动方向或第四转动方向相对于所述连接架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杆体包括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第二磁性元件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复位组件包括固定件,所述第二磁性元件安装于所述固定件,所述连接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路板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传感器和所述第二磁传感器皆为霍尔元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可从其初始位置被所述操作杆组件带动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磁传感器作直线运动。所述摇杆装置包括:第二电路板和第二复位组件,所述第二电路板设置有电位器,所述操作杆组件插入所述电位器,并与所述电位器接触,所述操作杆组件可从其初始位置沿第三转动方向或第四转动方向相对于所述电位器转动;所述第二复位组件连接所述操作杆组件,所述第二复位组件用于将所述操作杆组件沿第四转动方向或第三转动方向复位至其初始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摇杆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上壳和底壳,所述上壳安装于所述底壳,所述底壳具有空腔;所述操作杆组件穿过所述外壳,所述操作杆组件部分收容于所述空腔,所述第一复位组件,第一磁性元件,第一电路板,第二复位组件,第二磁性元件以及第二电路板皆收容于所 述空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路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壳的两相对侧分别延伸出两个卡块,每个卡块的外侧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卡块的两个凹槽朝向相反方向设置;所述空腔的内壁开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卡槽,每个卡槽的内壁设置有凸起;所述上壳盖住所述空腔的开口,所述卡块相应插入至所述卡槽中,所述凹槽相应收容所述凸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遥控器,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中的以上所述的摇杆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摇杆装置中,所述第一复位组件用于将所述操作杆组件沿第二方向或第一方向复位,使得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复位至其初始位置,可简化所述摇杆装置的操作。
另外,所述摇杆装置仅有四个方向的动作:沿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直线移动,沿所述第三转动方向和第四转动方向的转动,操作简单,便于使用者记忆。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简化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遥控器的立体图;
图2为简化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摇杆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摇杆装置的分解图;
图4为图2所示的摇杆装置的剖面图;
图5为图2所示的摇杆装置的另一剖面图;
图6为图2所示的摇杆装置的摇杆机构的分解图;
图7为图6所示的摇杆机构的另一角度的分解图;
图8为图6所示的摇杆机构的操作杆组件的分解图;
图9为图8所示的操作杆组件的立体图;
图10为图8所示的操作杆组件的剖面图;
图11为图6所示的摇杆机构的操作杆组件和第一复位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示的操作杆组件和第一复位组件的立体图;
图13为图12所示的操作杆组件和第一复位组件的剖面图;
图14为图6所示的摇杆机构的操作杆组件,第一复位组件和第一电路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15为图14所示的操作杆组件,第一复位组件和第一电路板的立体图;
图16为图6所示的摇杆机构的第二复位组件和第二电路板的分解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操作杆组件,第一复位组件,第一电路板,第二复位组件和第二电路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操作杆组件,第一复位组件,第一电路板,第二复位组件和第二电路板的立体图;
图19为图18所示的操作杆组件,第一复位组件,第一电路板,第二复位组件和第二电路板的剖面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摇杆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摇杆装置的剖视图,其中所述操作杆组件沿第一方向移动;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摇杆装置的剖视图,其中所述操作杆组件复位至其初始位置;
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摇杆装置的剖视图,其中所述操作杆组件沿第二方向移动;
图2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摇杆装置的剖视图,其中所述操作杆组件沿第三转动方向或第四转动方向转动;
图2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摇杆装置的剖视图,其中所述操作杆组件沿第三转动方向或第四转动方向复位至其初始位置;
图2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摇杆装置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电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内”、“外”、“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摇杆装置100,安装于遥控器200。所述遥控器200包括壳体202,所述摇杆装置100安装于所述壳体202中。
请参阅图2和图3,所述摇杆装置100包括外壳10和安装于所述外壳10的摇杆机构20。
所述外壳10包括上壳11和底壳12。所述上壳11大致为薄板状,其中部开设有杆通孔110,所述上壳11的两相对侧分别垂直延伸出两个卡块112,每个卡块112的外侧开设有凹槽114,两个所述卡块112的两个凹槽114朝向相反方向设置。
所述底壳12开设有圆柱形的空腔120,所述空腔120的内壁开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卡槽122,每个卡槽122的内壁设置有凸起124。当所述上壳11 盖住所述空腔120的开口时,所述卡块112相应插入至所述卡槽122中,所述凹槽114相应收容所述凸起124,可方便所述上壳11快速、准确地安装于所述底壳12。
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所述摇杆机构20包括操作杆组件21,第一复位组件22,第一磁性元件23,第一电路板24,第二复位组件25,第二磁性元件26,以及第二电路板27。所述操作杆组件21一部分穿过所述杆通孔110,露于所述外壳10的外部,所述操作杆组件21的其余部分收容于所述空腔120。所述第一复位组件22,第一磁性元件23,第一电路板24,第二复位组件25,第二磁性元件26,以及第二电路板27皆收容于所述空腔120。
所述第一磁性元件23安装于所述操作杆组件21,所述第一磁性元件23可从其初始位置被所述操作杆组件21带动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电路板24作直线移动,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复位组件22用于将所述操作杆组件21沿第二方向或第一方向复位,使得所述第一磁性元件23复位至其初始位置。所述第二磁性元件26安装于所述操作杆组件21,所述第二磁性元件26可从其初始位置被所述操作杆组件21带动沿第三转动方向或第四转动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电路板27转动,所述第二复位组件25用于将所述操作杆组件21沿第四转动方向或第三转动方向复位,带动所述第二磁性元件26复位至其初始位置。所述第三转动方向与第四转动方向相反。
请参阅图6和图7,所述操作杆组件21包括第一杆体210,第二杆体212以及销轴214。
所述第一杆体210为中空圆柱体,其开设有收容通道2102,销孔2104和开槽2106,所述收容通道2102沿所述第一杆体210的轴向设置,并在所述第一杆体210的一端具有开口,所述开槽2106和销孔2104开设于所述第一杆体210的外侧壁,所述开槽2106和销孔2104皆与所述收容通道2102相连通。
所述第二杆体212为圆柱体,其外侧壁开设有两个螺纹孔2122和滑动槽2124,所述滑动槽2124为长条形,沿所述第二杆体212的轴向设置,两个所述螺纹孔2122设置于所述滑动槽2124的两侧。所述第二杆体212包括一连 接端2126,所述连接端2126外侧壁具有内螺纹,并且所述连接端2126具有椭圆形横截面,用于转动限位。所述第二杆体212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通道2102,并可沿其轴向相对于所述第一杆体210移动。
所述销轴214的一端穿过所述销孔2104,收容于所述滑动槽2124,并可于滑动槽2124内滑动。
所述第一磁性元件23安装于所述第一杆体210,所述第一杆体210,所述销轴214以及所述第一磁性元件23可一同沿所述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杆体212作直线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杆体210和第二杆体212的中心轴皆沿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设置。
所述第一复位组件22包括固定架220,摆动块222,弹性元件224和固定轴226。
所述固定架220大致为矩形,其包括安装板2201和支撑块2202,两个所述支撑块2202垂直地从所述安装板2201的两相对侧延伸而出,两个所述支撑块2202之间开设有杆通道2203。所述第一杆体210和所述第二杆体212部分收容于所述杆通道2203,所述第一电路板24通过多个螺钉安装于两个所述支撑块2202。所述第一电路板24,两个所述支撑块2202以及所述安装板2201围绕所述第一杆体210和所述第二杆体212。
所述安装板2201包括第一限位柱2204,所述第一限位柱2204的一端垂直地连接所述安装板2201背向所述支撑块2202的表面。所述安装板2201开设有第一导向槽2205,第一安装孔2206以及第二安装孔2207。所述第一导向槽2205为长条形,沿所述第一杆体210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孔2206和所述第一限位柱2204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槽2205的两相对侧,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孔2207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槽2205的另两相对侧。两个螺钉2208穿过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孔2207后,插入所述第二杆体212的两个所述螺纹孔2122,将所述第二杆体212和安装板2201固定在一起。
所述摆动块222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摆动块222包括铰接端2220,抵持部2222以及自由端2224,所述抵持部2222位于所述铰接端2220与所述自由端2224之间。所述铰接端2220开设有铰接孔2226,所述固定轴226穿过所述两个摆动块222的两个铰接孔2226后,插入所述第一安装孔2206,将所述 两个摆动块222铰接于所述安装板2201。
所述弹性元件224的一端连接其中一个摆动块222的自由端2224,所述弹性元件224的另一端连接另一个摆动块222的自由端2224。
所述销轴214穿过所述第一导向槽2205,并与所述第一限位柱2204并排夹于所述两个摆动块222的两个抵持部2222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元件224为拉簧,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元件224可以为其它可提供回弹拉力的弹性元件,例如橡皮筋。
所述第一电路板24包括第一磁传感器242,所述磁传感器242面向所述第一磁性元件23,用于感测所述第一磁性元件23的磁场变化,获得所述第一磁性元件23的移动位置,所述第一电路板24根据第一磁传感器242获得的第一磁性元件23的移动位置,产生相应的操作指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传感器242为霍尔元件,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它实施中,所述第一磁传感器242可为其它可以感测磁场变化的磁传感器,如磁编码器。
所述第二复位组件25包括连接架250,转动件251,扭簧252以及固定件253。
所述连接架250为中空圆柱形,其包括圆形底部2501,环形外侧壁2502,安装柱2503,第二限位柱2504和弧形内侧壁2505。所述环形侧壁2502垂直地连接所述圆形底部2501的外边缘,相似地,所述弧形内侧壁2505垂直地连接所述圆形底部2501。所述第二限位柱2504的一端和所述安装柱2503的一端垂直地连接所述圆形底部2501。所述圆形底部2501的中部开设圆形的第一轴通孔2506,所述环形外侧壁2502和所述弧形内侧壁2505围绕所述第一轴通孔2506,并以所述第一轴通孔2506为中心。所述第二限位柱2504位于所述第一轴通孔2506与所述弧形内侧壁2505之间,所述弧形内侧壁2505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柱2503与所述圆形外侧壁2502之间,所述安装柱2503接触所述环形侧壁2502的内表面。
所述转动件251包括圆形底板2511和弧形外侧壁2512,所述弧形外侧壁2512垂直地连接所述圆形底板2511的外边缘。所述圆形底板2511开设有弧形的第二导引槽2514和第二轴通孔2516,所述第二轴通孔2516的横截面大 致为椭圆形,开设于所述圆形底板2511的中部,所述第二导引槽2514位于所述第二轴通孔2516与所述弧形外侧壁2512之间。所述弧形外侧壁2512的两端之间形成缺口2515。
所述转动件251收容于所述弧形内侧壁2505所限定的空间,所述第二限位柱2504穿过所述第二导引槽2514,所述第一轴通孔2506与所述第二轴通孔2516对齐。
所述连接架250和所述转动件251由塑料材料注塑制得。
所述扭簧252包括扭簧主体2520和两个扭簧支臂2521,所述扭簧主体2520具有第三轴通孔2526,所述两个扭簧支臂2521分别连接所述扭簧主体2520。所述扭簧主体2520收容于所述弧形外侧壁2512所限定的空间,所述第三轴通孔2526与所述第二轴通孔2516对齐,所述两个扭簧支臂2521从所述缺口2515露出,并分别抵持所述弧形外侧壁2512的两端。
所述固定件253开设有收容孔2531,所述第二磁性元件26收容于所述收容孔2531,并面向所述第二电路板27。所述固定件253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三轴通孔25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253为固定螺母。
所述第二杆体212的连接端2126依次穿过第一轴通孔2506和第二轴通孔2516,最后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253。所述连接端2126的横截面大致为椭圆形,所述第二轴通孔2513的横截面大致为椭圆形,使得所述连接端2126转动时,可带动所述转动件251和固定件253一同相对于所述连接架250转动。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端2126的横截面和所述第二轴通孔2513的横截面可为其它转动限位结构,例如,所述连接端2126的横截面和所述第二轴通孔2513的横截面可为D形。
所述第二电路板27包括第二磁传感器272,所述第二磁传感器272面向所述第二磁性元件26,用于感测所述第二磁性元件26的磁场变化,获得所述第二磁性元件26的移动位置,所述第二电路板27根据第二磁传感器272获得的第二磁性元件26的移动位置,产生相应的操作指令。所述第二电路板27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架25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磁传感器272为霍尔元件,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它实施中,所述第二磁传感器272可为其它可以感测磁场变化的磁传感器,如磁编码器。
组装时,请参阅图8至图10,将所述第二杆体212插入所述第一杆体210的收容通道2102,将所述销轴214的一端穿过所述销孔2104后插入至所述第二杆体212的滑动槽2124,装配得到所述操作杆组件21。两个所述螺纹孔2122中的一个从所述开槽2106露出。所述连接端2126露于所述收容通道2102之外。在所述第一杆体210与所述销轴214一同沿所述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作直线移动时,所述销轴214的一端在所述滑动槽2124内活动。
请参阅图11至图13,将所述销轴214穿过所述第一导向槽2205,所述第一杆体210和第二杆体212收容于所述杆通道2203,所述螺钉2208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2207后,插入并固定于所述螺纹孔2122,使得所述第二杆体212固定于所述安装板2201。将所述两个摆动件222的铰接孔2226对准所述第一安装孔2206,所述固定轴226穿过所述铰接孔2226后,插入并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孔2206,使得所述摆动件222铰接于所述安装板2201,所述销轴214和所述第一限位柱2204并排夹于两个所述摆动件222的两个抵持部2222之间。所述弹性元件224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两个摆动件222的两个自由端2224。
请参阅图14和图15,将第一磁性元件23安装于所述第一杆体210,将所述第一电路板24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支撑块2202,使得所述第一磁传感器242面向所述第一磁性元件23。
请参阅图16至图19,将所述转动件251放置于所述弧形内侧壁2505所限定的容间,所述第二限位柱2504穿过所述第二导引槽2514,所述第一轴通孔2506与所述第二轴通孔2516对齐。将所述扭簧主体2520放置于所述弧形外侧壁2512所限定的空间,所述第三轴通孔2526与所述第二轴通孔2516对齐,所述两个扭簧支臂2521从所述缺口2515露出,并分别抵持所述弧形外侧壁2512的两端。将所述第二磁性元件26固定于所述固定件253的收容孔2531,将所述固定件253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三轴通孔2526。将所述第二杆体212的连接端2126依次穿过第一轴通孔2506以及第二轴通孔2516,最后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253。将所述第二电路板27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架250的两个所述安装柱2503。至此,装配得到所述摇杆机构20。
请参阅图20,将所述摇杆机构20放入所述空腔120,将螺钉穿过所述底 壳12的底部后插入并固定于所述连接架250的三个所述安装柱2503,所述第二电路板27抵持所述底壳12的底部。将所述上壳11盖住所述空腔120的开口,所述卡块112相应插入至所述卡槽122中,所述凹槽114相应收容所述凸起124,装配得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摇杆装置100(可一并参见图4)。
请参阅图21,对所述第一杆体210施加拉力,使所述销轴214从其初始位置,连同所述第一杆体210一起沿所述第一方向(例如,图21中的向上方向)作直线移动时,所述第一限位柱2204抵持其中一个所述抵持部2222,所述销轴214带动另一个所述抵持部2222沿所述第一方向张开,所述弹性元件224被接伸。所述第一磁性元件23从其初始位置被所述第一杆体210带动沿所述第一方向作直线移动,所述第一磁传感器242感测所述第一磁性元件23的磁场变化,获得所述第一磁性元件23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移动位置。所述第一电路板24根据所述第一磁传感器242获得的所述第一磁性元件23的移动位置,产生操控指令,所述遥控器200向被操控的机动装置发送所述操控指令,使得所述机动装置沿所述第一方向作直线移动。
请参阅图22,在施加于所述第一杆体210的拉力消失时,所述被拉伸的弹性元件224恢复原状,拉动张开的所述摆动块222复位,从而带动所述销轴214、第一杆体210和第一磁性元件23复位,使得所述第一磁性元件23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至其初始位置。
请参阅图23,对所述第一杆体210施加推力,使所述销轴214从其初始位置,连同所述第一杆体210一起沿所述第二方向(例如,图23中的向下方向)作直线移动时,所述第一限位柱2204抵持其中一个所述抵持部2222,所述销轴214带动另一个所述抵持部2222沿所述第二方向张开,所述弹性元件224被接伸。所述第一磁性元件23从其初始位置被所述第一杆体210带动沿所述第二方向作直线移动,所述第一磁传感器242感测所述第一磁性元件23的磁场变化,获得所述第一磁性元件23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移动位置。所述第一电路板24根据所述第一磁传感器242获得的所述第一磁性元件23的移动位置,产生操控指令,所述遥控器200向被操控的所述机动装置发送所述操控指令,使得所述机动装置沿所述第二方向做直线移动。
在施加于所述第一杆体210的推力消失时,所述被拉伸的弹性元件224 恢复原状,拉动张开的所述摆动块222复位,从而带动所述销轴214、第一杆体210和第一磁性元件23复位,使得所述第一磁性元件23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至其初始位置。
请参阅图24和图25,对所述第一杆体210施加扭力,使得所述第一杆体210带动第二杆体212,第一复位组件22和第一电路板24一同沿所述第三转动方向或第四转动方向转动,所述连接端2126带动所述转动件251和所述固定件253一同相对于所述连接架250和第二电路板27沿所述第三转动方向或第四转动方向转动。
所述固定件253相对于所述第二电路板27沿所述第三转动方向或第四转动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二磁性元件26从其初始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二磁传感器272沿所述第三转动方向或第四转动方向转动。所述第二磁传感器272感测所述第二磁性元件26的磁场变化,获得所述第二磁性元件23沿所述第三转动方向或第四转动方向的转动量。所述第二电路板27根据所述第二磁传感器272获得的所述第二磁性元件26的转动量,产生操控指令,所述遥控器200向被操控的所述机动装置发送所述操控指令,使得所述机动装置沿所述第三转动方向或第四转动方向转动。
在所述转动件251相对于所述连接架250转动时,其中一个所述扭簧支臂2521由所述弧形外侧壁2512的一端推动,沿所述第三转动方向或所述第四转动方向靠近另一个所述扭簧支臂2521和所述弧形内侧壁2506的一端,所述弧形外侧壁2512的一端和所述弧形内侧壁2506的一端分别挤压所述两个扭簧支臂2521,使得所述扭簧252被压缩。
在施加于所述第一杆体210的扭力消失时,所述扭簧252恢复原状,所述两个扭簧支臂2521分别推动所述弧形外侧壁2512的一端和所述弧形内侧壁2506的一端,所述转动件251相对于所述连接架250沿所述第四转动方向或第三转动方向转动,带动所述固定件253,所述第一杆体210,第二杆体212,第一复位组件22和第一电路板24沿所述第四转动方向或第三转动方向复位,使得所述第二磁性元件26沿所述第四转动方向或所述第三转动方向转动至其初始位置。
请参阅图26,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摇杆装置300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摇杆装置100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点在于:所述摇杆装置300采用电位器274代替所述摇杆装置100的磁传感器272。
所述电位器274设置于所述电路板27,所述连接端2126插入所述电位器274,并与所述电位器274接触。
当所述连接端2126沿所述第三转动方向或第四转动方向相对于所述电位器274和第二电路板27转动时,所述电位器274根据电阻值或电压的变化,获得所述连接端2126沿所述第三转动方向或第四转动方向的转动量,所述电路板27上设置的处理器产生相应的操控指令,所述遥控器200向被操控的所述机动装置发送所述操控指令,使得所述机动装置沿所述第三转动方向或第四转动方向转动。
在发明实施例的所述摇杆装置100,300中,所述第一杆体210仅有四个方向的动作:沿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直线移动,沿所述第三转动方向和第四转动方向的转动,操作简单,并便于使用者记忆。另外,在施加于所述第一杆体210的力量消失时,所述第一复位组件22或所述第二复位组件25可使得所述第一杆体210复位,进一步简化了所述摇杆装置100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动装置为无人机,所述遥控器200用于操控所述无人机。在所述第一杆体210沿所述第一方向(例如,图21中的向上方向)作直线运动时,所述遥控器200操控所述无人机上升;在所述第一杆体210沿所述第二方向(例如,图23中的向下方向)作直线运动时,所述遥控器200操控所述无人机下降;在所述第一杆体210沿所述第三转动方向或第四转动方向转动时,所述遥控器200操控所述无人机左自转或右自转。所述第一杆体210的运动方向与所述无人机的运动方向相对应,使得遥控器200的操作直观、简单,并且所述第一杆体210仅有四个方向的动作,便于使用者记忆。另外,在施加于所述第一杆体210的力量消失时,所述第一复位组件22或所述第二复位组件25可使得所述第一杆体210复位,进一步简化了所述遥控装置200的操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 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7)

1.一种摇杆装置(100,300),其特征在于,包括:
操作杆组件(21);
第一磁性元件(23),所述第一磁性元件(23)安装于所述操作杆组件(21);
第一电路板(24),其包括第一磁传感器(242),所述第一磁传感器(242)面向所述第一磁性元件(23),所述第一磁性元件(23)可从其初始位置被所述操作杆组件(21)带动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磁传感器(242)移动,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
第一复位组件(22),所述第一复位组件(22)连接所述操作杆组件(21),所述第一复位组件(22)用于将所述操作杆组件(21)沿所述第二方向或第一方向复位,使得所述第一磁性元件(23)复位至其初始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杆装置(100,3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23)可从其初始位置被所述操作杆组件(21)带动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磁传感器(242)作直线运动;
所述摇杆装置(100,300)包括:
第二磁性元件(26),所述第二磁性元件安装于所述操作杆组件(21);
第二电路板(27),其包括第二磁传感器(272),所述第二磁传感器(272)面向所述第二磁性元件(26),所述第二磁性元件(26)可从其初始位置被所述操作杆组件(21)带动沿第三转动方向或第四转动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磁传感器(272)转动;
第二复位组件(25),所述第二复位组件(25)连接所述操作杆组件(21),所述第二复位组件(25)用于将所述操作杆组件(21)沿第四转动方向或第三转动方向复位,使得所述第二磁性元件(26)复位至其初始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摇杆装置(100,300),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组件(21)包括第一杆体(210),第二杆体(212)以及销轴(214);
所述第一杆体(210)和所述第二杆体(212)的中心轴沿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设置;
所述第一杆体(210)开设有收容通道(2102)和销孔(2104),所述收容通道(2102)沿所述第一杆体(210)的轴向设置,所述销孔(2104)开设于所述第一杆体(210)的外侧壁;
所述第二杆体(212)的外侧壁开设有滑动槽(2124),所述滑动槽(2124)沿所述第二杆体(212)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二杆体(212)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通道(2102),并可沿其轴向相对于所述第一杆体(210)移动;
所述销轴(214)的一端穿过所述销孔(2104),并收容于所述滑动槽(21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摇杆装置(100,3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体(212)连接所述第一复位组件(22)和第二复位组件(25);
所述第一磁性元件(23)安装于所述第一杆体(210),所述第一杆体(210),所述销轴(214)以及所述第一磁性元件(23)可一同沿所述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杆体(212)作直线移动;
所述第一复位组件(22)用于驱动所述销轴(214)沿所述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复位,使得所述第一磁性元件(23)复位至其初始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摇杆装置(100,3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组件(22)包括固定架(220),摆动块(222)和弹性元件(224);
所述固定架(220)包括第一限位柱(2204),并开设有第一导向槽(2205);
所述摆动块(222)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摆动块(222)的一端与另一个摆动块(222)的一端共同铰接于所述固定架(220);
所述弹性元件(224)的两端分别连接每个所述摆动块(222)的另一端;
所述第二杆体(212)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架(220);
所述销轴(214)穿过所述第一导向槽(2205),并可在所述第一导向槽(2205)内沿所述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所述销轴(214)和所述第一限位柱(2204)位于两个所述摆动块(22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摇杆装置(100,300),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摆动块(222)包括铰接端(2220),抵持部(2222)以及自由端(2224), 所述抵持部(2222)位于所述铰接端(2220)与所述自由端(2224)之间;
两个所述摆动块(222)的两个铰接端(2220)共同铰接于所述固定架(220);
所述弹性元件(224)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摆动块(222)的两个自由端(2224);
所述销轴(214)与所述第一限位柱(2204)并排设于两个所述摆动块(222)的两个抵持部(222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摇杆装置(100,3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24)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架(220);
所述固定架(220)开设有杆通道(2203),所述第一杆体(210)和所述第二杆体(212)部分收容于所述杆通道(2203);
所述第二杆体(212)连接所述第二复位组件(25)和所述第二磁性元件(26),所述第二磁性元件(26)可从其初始位置被所述第二杆体(212)带动沿所述第三转动方向或第四转动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磁传感器(272)转动;所述第二复位组件(25)用于将所述第二杆体(212)沿所述第四转动方向或第三转动方向复位,使得所述第二磁性元件(26)复位至其初始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摇杆装置(100,3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复位组件(25)包括连接架(250),转动件(251)以及扭簧(252);
所述连接架(250)包括底部(2501),第二限位柱(2504)和弧形内侧壁(2505),所述弧形内侧壁(2505)连接所述底部(2501),所述第二限位柱(2504)的一端连接所述底部(2501);
所述转动件(251)包括底板(2511)和弧形外侧壁(2512),所述弧形外侧壁(2512)连接所述底板(2511);所述底板(2511)开设有弧形的第二导引槽(2514),所述弧形外侧壁(2512)的两端之间形成缺口(2515);
所述第二限位柱(2504)穿过所述第二导引槽(2514);
所述扭簧(252)部分收容于所述弧形外侧壁(2512)所限定的空间,所述扭簧(252)包括两个扭簧支臂(2521),所述两个扭簧支臂(2521)穿过所述缺口(2515),并分别抵持所述弧形外侧壁(2512)的两端;
所述第二杆体(212)穿过所述连接架(250)和所述转动件(251),所述第二杆体(212)可带动所述转动件(251)沿所述第三转动方向或第四转动方向相对于所述连接架(250)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摇杆装置(100,3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体(212)包括连接端(2126),所述连接端(2126)与所述第二磁性元件(26)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摇杆装置(100,3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复位组件(25)包括固定件(253),所述第二磁性元件(26)安装于所述固定件(253),所述连接端(2126)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253)。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摇杆装置(100,3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板(27)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架(250)。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摇杆装置(100,3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传感器(242)和所述第二磁传感器(272)皆为霍尔元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杆装置(100,3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23)可从其初始位置被所述操作杆组件(21)带动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磁传感器(242)作直线运动;
所述摇杆装置(100,300)包括:
第二电路板(27),其设置有电位器(274),所述操作杆组件(21)插入所述电位器(274),并与所述电位器(274)接触,所述操作杆组件(21)可从其初始位置沿第三转动方向或第四转动方向相对于所述电位器(274)转动;
第二复位组件(25),所述第二复位组件(25)连接所述操作杆组件(21),所述第二复位组件(25)用于将所述操作杆组件(21)沿第四转动方向或第三转动方向复位至其初始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2至13任一项所述的摇杆装置(100,300),其特征 在于,所述摇杆装置(100,300)包括外壳(10),所述外壳(10)包括上壳(11)和底壳(12),所述上壳(11)安装于所述底壳(12),所述底壳(12)具有空腔(120);
所述操作杆组件(21)穿过所述外壳(10),所述操作杆组件(21)部分收容于所述空腔(120),所述第一复位组件(22),第一磁性元件(23),第一电路板(24)皆收容于所述空腔(120)。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摇杆装置(100,3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板(27)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壳(12)。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摇杆装置(100,3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11)的两相对侧分别延伸出两个卡块(112),每个卡块(112)的外侧开设有凹槽(114),两个所述卡块(112)的两个凹槽(114)朝向相反方向设置;
所述空腔(120)的内壁开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卡槽(122),每个卡槽(122)的内壁设置有凸起(124);
所述上壳(11)盖住所述空腔(120)的开口,所述卡块(112)相应插入至所述卡槽(122)中,所述凹槽(114)相应收容所述凸起(124)。
17.一种遥控器(200),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202)和安装在所述壳体(202)中的如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的摇杆装置(100,300)。
CN201721082477.4U 2017-08-25 2017-08-25 摇杆装置及具有此摇杆装置的遥控器 Active CN2075070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82477.4U CN207507013U (zh) 2017-08-25 2017-08-25 摇杆装置及具有此摇杆装置的遥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82477.4U CN207507013U (zh) 2017-08-25 2017-08-25 摇杆装置及具有此摇杆装置的遥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07013U true CN207507013U (zh) 2018-06-19

Family

ID=62532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82477.4U Active CN207507013U (zh) 2017-08-25 2017-08-25 摇杆装置及具有此摇杆装置的遥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070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55822A1 (zh) * 2021-01-20 2022-07-28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遥控器及控制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55822A1 (zh) * 2021-01-20 2022-07-28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遥控器及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20345A (zh) 摇杆装置及具有此摇杆装置的遥控器
US11833442B2 (en) Remote control
CN107111330B (zh) 摇杆机构及使用该摇杆机构的控制装置
US11531332B2 (en) Remote control and motorized device
CN207507013U (zh) 摇杆装置及具有此摇杆装置的遥控器
CN108287593A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
CN206021122U (zh) 摇杆机构及使用该摇杆机构的控制装置
CN101571729B (zh) 多方向输入装置
CN207517174U (zh) 一种遥控器
CN107160413B (zh) 一种仿人头颈部机器人
CN207353145U (zh) 遥控器
US20110097968A1 (en) Simulated eye for toy
CN110507985B (zh) 游戏机台及其可切换排档操作模式的换档装置
JP2015158970A (ja) 多方向入力装置
CN208860367U (zh) 一种可直接更换不同传感器的调速器
CN108595021B (zh) 动作感测结构及使用该动作感测结构的运动器件
CN220066360U (zh) 一种游戏控制器电机信号传导结构
CN112803707B (zh) 一种叠置双磁铁拨动式自发电装置及无线开关
CN220855888U (zh) 一种弹簧复位方向机
CN220676744U (zh) 一种拳击装置
CN213423798U (zh) 一种可摩擦定位的手柄结构
US11366485B1 (en) Multi-way input device
CN209981038U (zh) 自动转换开关电器
CN212781537U (zh) 智能眼镜
CN209186594U (zh) 驱动轮的悬挂机构及扫地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55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Xili Street Xueyuan Road No. 1001 Chi Yuen Building 9 layer B1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daotong intelligent Avi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5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Xili Street Xueyuan Road No. 1001 Chi Yuen Building 9 layer B1

Patentee before: AUTEL ROBOTIC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