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02647U - 一种电伴热带工作状态检测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伴热带工作状态检测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02647U
CN207502647U CN201721751374.2U CN201721751374U CN207502647U CN 207502647 U CN207502647 U CN 207502647U CN 201721751374 U CN201721751374 U CN 201721751374U CN 207502647 U CN207502647 U CN 2075026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connect
capacitance
chip
microproc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5137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柴钰
杨阳
方旭
杨飞
王乔
唐之刚
任磊
曹小京
许继科
殷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2175137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026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026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0264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伴热带工作状态检测电路,包括微处理器模块和电源模块,以及与微处理器模块相接的RS‑485通信模块和电压电流信号采集电路;微处理器模块的输入端接有按键操作电路模块和温度传感器,电压电流信号采集电路的输入端接有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接有比较器,比较器的输出端接有D触发器,D触发器与微处理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模块的输出端还接有液晶显示屏和与门,D触发器的输出端与门的输入端连接,与门的输出端接有继电器驱动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接有固态继电器。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完备,将会提高电伴热带使用的范围和效率,实用性强,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高,便于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电伴热带工作状态检测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伴热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伴热带工作状态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在石油、石化、化工等行业由于管线、设备需要在一定的温度(高于环境温度)下运行,如只采取保温措施,不管保温做得多厚,管线或设备的温度最终都会降到环境温度,其原因是由于存在热损失。伴热,就是通过外界对管线或设备提供热量,当提供的热量与管线或设备的热损失相当时,管线即可在该温度下保持温度的相对恒定。这种由外界向管线或设备提供热量的方法就是伴热。伴热可分为三种形式:(1)以电为能源的称为电伴热;(2)以蒸汽作为传热介质的称为蒸汽伴热;(3)以热水作为传热介质的称为热水伴热。
电伴热是作为一种有效的管道保温及防冻方案,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伴热媒体散发一定的热量,通过直接或间接的热交换补充被伴热管道的损失,以达到升温、保温或防冻的正常工作要求。电伴热产品可广泛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医药、机械、食品、船舶等行业的管道、泵体、阀门、槽池和罐体容积的伴热保温、防冻和防凝,是输液管道、储液介质罐体维持工艺温度最先进、最有效的方法。
而目前,大多数电伴热基本是不可控的,当被伴热设备需要伴热时,将电伴热带缠绕在被伴热设备上,接通电源即可伴热;当电伴热带出现故障时,由于没有测量参数提供参考,不易检查问题所在;一般情况下,被伴热设备都安装在户外,距离控制中心较远,不易做到远程监控等等,这种方式不仅耗能较多,成本较大,还不利于监控,而且对维护工作造成许多困难。因此,当务之急是设计一种能够智能检测电伴热带工作状态的仪器,能做到远程监控电伴热带的工作状态,这将会提高电伴热带使用的范围和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电伴热带工作状态检测电路,其电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且成本低,功能完备,将会提高电伴热带使用的范围和效率,实用性强,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高,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伴热带工作状态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处理器模块和为电路中各用电模块供电的电源模块,以及与微处理器模块相接且用于与远程监控计算机通信的RS-485通信模块和用于对电伴热带的工作电流信号及工作电压信号进行采集的电压电流信号采集电路;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的输入端接有按键操作电路模块和用于对电伴热带的工作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电压电流信号采集电路的输入端接有用于对电伴热带的工作电流进行检测的电流互感器和用于对电伴热带的工作电压进行检测的电压互感器,所述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接有比较器,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接有D触发器,所述D触发器与微处理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模块的输出端还接有液晶显示屏和与门,所述D触发器的输出端与与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与门的输出端接有继电器驱动电路,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接有用于对电伴热带的通断电进行控制的固态继电器,所述固态继电器串联在电伴热带的供电回路中。
上述的一种电伴热带工作状态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5V电源适配器和与5V电源适配器的输出端连接的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所述5V电源适配器的5V电压输出端为电源模块的5V电压输出端,所述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包括芯片ASM1117-3.3,所述芯片 ASM1117-3.3的第3引脚与5V电源适配器的5V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芯片ASM1117-3.3的第1引脚接地,所述芯片ASM1117-3.3的第2引脚为5V 到3.3V电压转换电路的3.3V电压输出端且通过电容C15接地,所述5V 到3.3V电压转换电路的3.3V电压输出端为电源模块的3.3V电压输出端。
上述的一种电伴热带工作状态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包括微处理器STM32F103ZET6以及与微处理器STM32F103ZET6相接的晶振电路和复位电路,所述晶振电路包括第一晶振电路用和第二晶振电路,所述第一晶振电路包括晶振Y1、电容C7和电容C8,所述晶振Y1的一端和电容C7的一端均与微处理器STM32F103ZET6的第8引脚连接,所述晶振Y1的另一端和电容C8的一端均与微处理器STM32F103ZET6的第9 引脚连接,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和电容C8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二晶振电路包括晶振Y2、电阻R4、电容C9和电容C10,所述晶振Y2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和电容C9的一端均与微处理器STM32F103ZET6的第23引脚连接,所述晶振Y2的另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和电容C10的一端均与微处理器STM32F103ZET6的第24引脚连接,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和电容 C10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复位电路包括复位开关S、电容C11和电阻R5,所述复位开关S的一端、电容C11的一端和电阻R5的一端均与微处理器 STM32F103ZET6的第25引脚连接,所述复位开关S的另一端和电容C11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源模块的3.3V电压输出端连接。
上述的一种电伴热带工作状态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RS-485 通信模块的RXD引脚与微处理器STM32F103ZET6的第101引脚连接,所述 RS-485通信模块的TXD引脚与微处理器STM32F103ZET6的第102引脚连接。
上述的一种电伴热带工作状态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为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8B20,所述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信号输出端引脚与微处理器STM32F103ZET6的第59引脚连接。
上述的一种电伴热带工作状态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电流信号采集电路包括芯片CS5463,所述芯片CS5463的第1引脚和第24引脚之间接有晶振Y3,所述芯片CS5463的第3引脚与电源模块的5V电压输出端连接,且通过电容C3接地,所述芯片CS5463的第4引脚接地,所述芯片CS5463的第5引脚、第6引脚和第7引脚依次对应与微处理器STM32F103ZET6的第41引脚、第42引脚和第40引脚连接,所述芯片CS5463 的第9引脚与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绕组的一端连接,且通过电容C1接地,所述芯片CS5463的第10引脚与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绕组的另一端连接且接地,所述芯片CS5463的第11引脚和第12引脚均通过电容C2接地,所述芯片CS5463的第13引脚和第15引脚均接地,所述芯片CS5463的第14 引脚与电源模块的5V电压输出端连接,且通过并联的电容C5和电容C6 接地,所述芯片CS5463的第16引脚与电流互感器的正极输出端连接,且通过电容C4接地,所述电流互感器的负极输出端接地,所述芯片CS5463 的第17引脚通过电阻R3与电源模块的5V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芯片CS5463的第19引脚与微处理器STM32F103ZET6的第100引脚连接,所述芯片CS5463的第23引脚与微处理器STM32F103ZET6的第43引脚连接。
上述的一种电伴热带工作状态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互感器的正极输出端与负极输出端之间接有电阻R2。
上述的一种电伴热带工作状态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器上接有滑动变阻器R7,所述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滑动变阻器R7的滑动端连接,所述滑动变阻器R7的一个固定端与电源模块的5V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滑动变阻器R7的另一个固定端接地,所述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与电流互感器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与D触发器的D引脚连接,所述D触发器的CLK引脚与微处理器STM32F103ZET6的第35引脚连接,所述D触发器的Q引脚与与门的第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与门的第二个输入端与微处理器STM32F103ZET6的第34引脚连接。
上述的一种电伴热带工作状态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包括芯片ULN2003A和续流二极管D3,所述芯片ULN2003A的第1 引脚与与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芯片ULN2003A的第8引脚接地,所述芯片ULN2003A的第9引脚与电源模块的5V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芯片 ULN2003A的第16引脚与续流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所述续流二极管D3 的阴极与电源模块的5V电压输出端连接。
上述的一种电伴热带工作状态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继电器的线圈的两端分别与续流二极管D3的阳极和阴极连接,所述固态继电器的开关串联在电伴热带的220V交流供电回路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电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且成本低。
2、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实时检测电伴热带的工作电流信号、工作电压信号和工作温度信号,通过液晶显示屏进行显示,供工作人员在现场查看,还能够将电伴热带的工作电流信号、工作电压信号和工作温度信号通过RS-485通信模块和RS-485总线传输到远程监控计算机上,供工作人员远程查看;而且,本实用新型还通过设计与门、比较器、D触发器、继电器驱动电路和固态继电器等电路,实现了电伴热带的短路保护;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完备,实用性强。
3、本实用新型能做到远程监控电伴热带的状态,这将会提高电伴热带使用的范围和效率。
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高,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且成本低,功能完备,将会提高电伴热带使用的范围和效率,实用性强,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高,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微处理器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RS-485通信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温度传感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压电流信号采集电路、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与门、比较器、D触发器、继电器驱动电路和固态继电器的电路连接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微处理器模块; 2—电源模块; 3—RS-485通信模块;
4—温度传感器; 5—电压电流信号采集电路;
6—电流互感器; 7—电压互感器; 8—比较器;
9—D触发器; 10—液晶显示屏; 11—与门;
12—继电器驱动电路; 13—固态继电器; 14—电伴热带;
15—按键操作电路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伴热带工作状态检测电路,包括微处理器模块1和为电路中各用电模块供电的电源模块2,以及与微处理器模块 1相接且用于与远程监控计算机通信的RS-485通信模块3和用于对电伴热带14的工作电流信号及工作电压信号进行采集的电压电流信号采集电路 5;所述微处理器模块1的输入端接有按键操作电路模块15和用于对电伴热带14的工作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4,所述电压电流信号采集电路 5的输入端接有用于对电伴热带14的工作电流进行检测的电流互感器6 和用于对电伴热带14的工作电压进行检测的电压互感器7,所述电流互感器6的输出端接有比较器8,所述比较器8的输出端接有D触发器9,所述D触发器9与微处理器模块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模块1的输出端还接有液晶显示屏10和与门11,所述D触发器9的输出端与与门11 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与门11的输出端接有继电器驱动电路12,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12的输出端接有用于对电伴热带14的通断电进行控制的固态继电器13,所述固态继电器13串联在电伴热带14的供电回路中。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电源模块2包括5V电源适配器和与 5V电源适配器的输出端连接的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所述5V电源适配器的5V电压输出端为电源模块2的5V电压输出端,所述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包括芯片ASM1117-3.3,所述芯片ASM1117-3.3的第3引脚与 5V电源适配器的5V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芯片ASM1117-3.3的第1引脚接地,所述芯片ASM1117-3.3的第2引脚为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的3.3V 电压输出端且通过电容C15接地,所述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的3.3V 电压输出端为电源模块2的3.3V电压输出端。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微处理器模块1包括微处理器 STM32F103ZET6以及与微处理器STM32F103ZET6相接的晶振电路和复位电路,所述晶振电路包括第一晶振电路用和第二晶振电路,所述第一晶振电路包括晶振Y1、电容C7和电容C8,所述晶振Y1的一端和电容C7的一端均与微处理器STM32F103ZET6的第8引脚连接,所述晶振Y1的另一端和电容C8的一端均与微处理器STM32F103ZET6的第9引脚连接,所述电容 C7的另一端和电容C8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二晶振电路包括晶振Y2、电阻R4、电容C9和电容C10,所述晶振Y2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和电容C9的一端均与微处理器STM32F103ZET6的第23引脚连接,所述晶振Y2 的另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和电容C10的一端均与微处理器 STM32F103ZET6的第24引脚连接,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和电容C10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复位电路包括复位开关S、电容C11和电阻R5,所述复位开关S的一端、电容C11的一端和电阻R5的一端均与微处理器STM32F103ZET6的第25引脚连接,所述复位开关S的另一端和电容C11 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源模块2的3.3V电压输出端连接。
具体实施时,如图3所示,所述微处理器STM32F103ZET6的第33引脚通过电阻R6与电源模块2的3.3V电压输出端连接,且通过并联的电容C13 和电容C14接地,所述微处理器STM32F103ZET6的第30引脚接地。所述微处理器STM32F103ZET6的第6引脚与开关二极管D1和开关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且通过电容C12接地,所述开关二极管D1的阳极与电源模块2的3.3V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二极管D2的阳极与电池BAT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池BAT的负极接地。所述开关二极管D1和开关二极管 D2的型号均为1N4148。
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RS-485通信模块3的RXD引脚与微处理器STM32F103ZET6的第101引脚连接,所述RS-485通信模块3 的TXD引脚与微处理器STM32F103ZET6的第102引脚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温度传感器4为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8B20,所述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信号输出端引脚与微处理器STM32F103ZET6的第59引脚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6所示,所述电压电流信号采集电路5包括芯片CS5463,所述芯片CS5463的第1引脚和第24引脚之间接有晶振Y3,所述芯片CS5463的第3引脚与电源模块2的5V电压输出端连接,且通过电容C3接地,所述芯片CS5463的第4引脚接地,所述芯片CS5463的第5 引脚、第6引脚和第7引脚依次对应与微处理器STM32F103ZET6的第41 引脚、第42引脚和第40引脚连接,所述芯片CS5463的第9引脚与电压互感器7的二次绕组的一端连接,且通过电容C1接地,所述芯片CS5463 的第10引脚与电压互感器7的二次绕组的另一端连接且接地,所述芯片 CS5463的第11引脚和第12引脚均通过电容C2接地,所述芯片CS5463的第13引脚和第15引脚均接地,所述芯片CS5463的第14引脚与电源模块2的5V电压输出端连接,且通过并联的电容C5和电容C6接地,所述芯片CS5463的第16引脚与电流互感器6的正极输出端连接,且通过电容C4接地,所述电流互感器6的负极输出端接地,所述芯片CS5463的第17 引脚通过电阻R3与电源模块2的5V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芯片CS5463 的第19引脚与微处理器STM32F103ZET6的第100引脚连接,所述芯片 CS5463的第23引脚与微处理器STM32F103ZET6的第43引脚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电流互感器6的正极输出端与负极输出端之间接有电阻R2。
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6所示,所述比较器8上接有滑动变阻器R7,所述比较器8的同相输入端与滑动变阻器R7的滑动端连接,所述滑动变阻器R7的一个固定端与电源模块2的5V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滑动变阻器R7的另一个固定端接地,所述比较器8的反相输入端与电流互感器6 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比较器8的输出端与D触发器9的D引脚连接,所述D触发器9的CLK引脚与微处理器STM32F103ZET6的第35引脚连接,所述D触发器9的Q引脚与与门11的第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与门11的第二个输入端与微处理器STM32F103ZET6的第34引脚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12包括芯片ULN2003A 和续流二极管D3,所述芯片ULN2003A的第1引脚与与门1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芯片ULN2003A的第8引脚接地,所述芯片ULN2003A的第9引脚与电源模块2的5V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芯片ULN2003A的第16引脚与续流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所述续流二极管D3的阴极与电源模块2的5V电压输出端连接。
具体实施时,所述续流二极管D3的型号为1N4007。
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固态继电器13的线圈的两端分别与续流二极管D3的阳极和阴极连接,所述固态继电器13的开关串联在电伴热带14的220V交流供电回路中。
具体实施时,所述按键操作电路模块15为4个独立按键电路,所述液晶显示屏10为液晶显示屏LCD12864。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电流互感器6对电伴热带14的工作电流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信号输出给电压电流信号采集电路5,电压互感器7对电伴热带14的工作电压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信号输出给电压电流信号采集电路5,电压电流信号采集电路5采集其接收到的电伴热带14的工作电流信号和工作电压信号并将信号输出给微处理器模块1,同时,温度传感器4对电伴热带14的工作温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信号输出给微处理器模块1,微处理器模块1接收电伴热带14的工作电流信号、工作电压信号和工作温度信号,并输出给液晶显示屏10进行显示;电流互感器6还将其检测到的电伴热带14的工作电流信号输出给与门11,当电伴热带14 发生短路故障时,比较器8状态变化,D触发器9保持变化状态,与门11 不通,固态继电器13的开关断开,电伴热带14断电停止工作,达到了保护电伴热带14的目的,当处理完短路情况时,操作按键操作电路模块15,微处理器模块1给D触发器9发送一个信号,使D触发器9再次保持正常状态,与门11导通,固态继电器13的开关闭合,电伴热带14开始正常工作。另外,微处理器模块1还能够将电伴热带14的工作电流信号、工作电压信号和工作温度信号通过RS-485通信模块3和RS-485总线传输到远程监控计算机上,供工作人员远程查看。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伴热带工作状态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处理器模块(1)和为电路中各用电模块供电的电源模块(2),以及与微处理器模块(1)相接且用于与远程监控计算机通信的RS-485通信模块(3)和用于对电伴热带(14)的工作电流信号及工作电压信号进行采集的电压电流信号采集电路(5);所述微处理器模块(1)的输入端接有按键操作电路模块(15)和用于对电伴热带(14)的工作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4),所述电压电流信号采集电路(5)的输入端接有用于对电伴热带(14)的工作电流进行检测的电流互感器(6)和用于对电伴热带(14)的工作电压进行检测的电压互感器(7),所述电流互感器(6)的输出端接有比较器(8),所述比较器(8)的输出端接有D触发器(9),所述D触发器(9)与微处理器模块(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模块(1)的输出端还接有液晶显示屏(10)和与门(11),所述D触发器(9)的输出端与与门(1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与门(11)的输出端接有继电器驱动电路(12),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12)的输出端接有用于对电伴热带(14)的通断电进行控制的固态继电器(13),所述固态继电器(13)串联在电伴热带(14)的供电回路中。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伴热带工作状态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2)包括5V电源适配器和与5V电源适配器的输出端连接的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所述5V电源适配器的5V电压输出端为电源模块(2)的5V电压输出端,所述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包括芯片ASM1117-3.3,所述芯片ASM1117-3.3的第3引脚与5V电源适配器的5V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芯片ASM1117-3.3的第1引脚接地,所述芯片ASM1117-3.3的第2引脚为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的3.3V电压输出端且通过电容C15接地,所述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的3.3V电压输出端为电源模块(2)的3.3V电压输出端。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伴热带工作状态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模块(1)包括微处理器STM32F103ZET6以及与微处理器STM32F103ZET6相接的晶振电路和复位电路,所述晶振电路包括第一晶振电路用和第二晶振电路,所述第一晶振电路包括晶振Y1、电容C7和电容C8,所述晶振Y1的一端和电容C7的一端均与微处理器STM32F103ZET6的第8引脚连接,所述晶振Y1的另一端和电容C8的一端均与微处理器STM32F103ZET6的第9引脚连接,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和电容C8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二晶振电路包括晶振Y2、电阻R4、电容C9和电容C10,所述晶振Y2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和电容C9的一端均与微处理器STM32F103ZET6的第23引脚连接,所述晶振Y2的另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和电容C10的一端均与微处理器STM32F103ZET6的第24引脚连接,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和电容C10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复位电路包括复位开关S、电容C11和电阻R5,所述复位开关S的一端、电容C11的一端和电阻R5的一端均与微处理器STM32F103ZET6的第25引脚连接,所述复位开关S的另一端和电容C11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源模块(2)的3.3V电压输出端连接。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伴热带工作状态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RS-485通信模块(3)的RXD引脚与微处理器STM32F103ZET6的第101引脚连接,所述RS-485通信模块(3)的TXD引脚与微处理器STM32F103ZET6的第102引脚连接。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伴热带工作状态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4)为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8B20,所述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信号输出端引脚与微处理器STM32F103ZET6的第59引脚连接。
6.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伴热带工作状态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电流信号采集电路(5)包括芯片CS5463,所述芯片CS5463的第1引脚和第24引脚之间接有晶振Y3,所述芯片CS5463的第3引脚与电源模块(2)的5V电压输出端连接,且通过电容C3接地,所述芯片CS5463 的第4引脚接地,所述芯片CS5463的第5引脚、第6引脚和第7引脚依次对应与微处理器STM32F103ZET6的第41引脚、第42引脚和第40引脚连接,所述芯片CS5463的第9引脚与电压互感器(7)的二次绕组的一端连接,且通过电容C1接地,所述芯片CS5463的第10引脚与电压互感器(7)的二次绕组的另一端连接且接地,所述芯片CS5463的第11引脚和第12引脚均通过电容C2接地,所述芯片CS5463的第13引脚和第15引脚均接地,所述芯片CS5463的第14引脚与电源模块(2)的5V电压输出端连接,且通过并联的电容C5和电容C6接地,所述芯片CS5463的第16引脚与电流互感器(6)的正极输出端连接,且通过电容C4接地,所述电流互感器(6)的负极输出端接地,所述芯片CS5463的第17引脚通过电阻R3与电源模块(2)的5V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芯片CS5463的第19引脚与微处理器STM32F103ZET6的第100引脚连接,所述芯片CS5463的第23引脚与微处理器STM32F103ZET6的第43引脚连接。
7.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伴热带工作状态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互感器(6)的正极输出端与负极输出端之间接有电阻R2。
8.按照权利要求3或7所述的一种电伴热带工作状态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器(8)上接有滑动变阻器R7,所述比较器(8)的同相输入端与滑动变阻器R7的滑动端连接,所述滑动变阻器R7的一个固定端与电源模块(2)的5V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滑动变阻器R7的另一个固定端接地,所述比较器(8)的反相输入端与电流互感器(6)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比较器(8)的输出端与D触发器(9)的D引脚连接,所述D触发器(9)的CLK引脚与微处理器STM32F103ZET6的第35引脚连接,所述D触发器(9)的Q引脚与与门(11)的第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与门(11)的第二个输入端与微处理器STM32F103ZET6的第34引脚连接。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伴热带工作状态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12)包括芯片ULN2003A和续流二极管D3,所述芯片ULN2003A的第1引脚与与门(1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芯片ULN2003A 的第8引脚接地,所述芯片ULN2003A的第9引脚与电源模块(2)的5V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芯片ULN2003A的第16引脚与续流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所述续流二极管D3的阴极与电源模块(2)的5V电压输出端连接。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伴热带工作状态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继电器(13)的线圈的两端分别与续流二极管D3的阳极和阴极连接,所述固态继电器(13)的开关串联在电伴热带(14)的220V交流供电回路中。
CN201721751374.2U 2017-12-14 2017-12-14 一种电伴热带工作状态检测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026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51374.2U CN207502647U (zh) 2017-12-14 2017-12-14 一种电伴热带工作状态检测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51374.2U CN207502647U (zh) 2017-12-14 2017-12-14 一种电伴热带工作状态检测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02647U true CN207502647U (zh) 2018-06-15

Family

ID=62509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51374.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02647U (zh) 2017-12-14 2017-12-14 一种电伴热带工作状态检测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026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5032A (zh) * 2021-06-08 2021-08-31 山东华宁电伴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伴热检测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5032A (zh) * 2021-06-08 2021-08-31 山东华宁电伴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伴热检测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22007B (zh) 用于机柜的节能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6523765U (zh) 基于pic单片机的局域网络自动控制系统
CN207265886U (zh) 一种带有交流电压检测功能的电源电路
CN207502647U (zh) 一种电伴热带工作状态检测电路
CN103471654A (zh) 自供电水流量监测系统
CN104502649B (zh) 一种低功耗单相智能电能表
CN206195361U (zh) 一种新型光伏电站的集中并网系统
CN206283302U (zh) 一种用于电动车电池交换续航及充电的控制装置
CN207557741U (zh) 一种磁悬浮高速离心式鼓风机的电气控制装置
CN206003088U (zh) 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的多总线接口电路
CN104362689A (zh) 一种带有超级电容器模块的直流应急电源装置
CN204408678U (zh) 一种灯具信息采集控制装置
CN204330838U (zh) 一种低功耗单相智能电能表
CN206442392U (zh) 一种本安型rs485通信和对外供电数据采集板卡
CN207052083U (zh) 用于空压机的无线通信采集系统
CN206640393U (zh) 一种智能一体化动力配电箱
CN105425029A (zh) 一种低功耗单相智能电能表
CN206850442U (zh) 新型无线组网及实时状态监测的智能电容器
CN106992597A (zh) 一种集中蓄电池式应急电源输出异常信号快速处理电路
CN206712153U (zh) 自供电智能安全监测插座
CN207457769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双供电能耗监控系统
CN202713164U (zh) 一种具有故障诊断和报警功能的稠油电热采加热电源
CN203135554U (zh) 一种电力设备监控装置
CN205791788U (zh) 一种小型ups电源
CN207426673U (zh) 控制与保护开关设备的硬件电路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15

Termination date: 201812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