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501646U - 利用余热的复合肥干燥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利用余热的复合肥干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501646U
CN207501646U CN201721573482.5U CN201721573482U CN207501646U CN 207501646 U CN207501646 U CN 207501646U CN 201721573482 U CN201721573482 U CN 201721573482U CN 207501646 U CN207501646 U CN 2075016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rying system
heat exchanger
composite fertilizer
wast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7348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丽
田士林
李伟
文付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ghua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anghua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ghua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anghua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2157348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5016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5016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50164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Fertilizers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余热的复合肥干燥系统,该利用余热的复合肥干燥系统包括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包括壳体和由壳体限定的换热腔体,换热腔体内设置有热交换部件,空气预热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换热腔体连通的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壳体上方设置有连通到换热腔体的热源入口,下方设置有连通到换热腔体的凝液出口,通过将蒸汽的凝液输送到空气预热器中进行二次热回收,且通过采用两个串联的空气预热器进行热回收,可以将经过空气预热器的介质中的热量充分回收,热回收效率高;通过管道补偿器的密集布设,使得该利用余热的复合肥干燥系统能够适应管道中介质的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从而避免管道的损坏,增大该利用余热的复合肥干燥系统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利用余热的复合肥干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肥料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余热的复合肥干燥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国家对化肥化工行业能源价格的逐渐放开、化肥化工用电价格补贴的逐渐减少,化肥化工行业面临的各种压力也越来越大。为此,大部分企业都在抓紧时间利用各种节能技术和手段对企业现有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进行节能改造,以期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余热回收系统能够对化工行业中产生的蒸汽、吹风气等的热量进行回收,回收的余热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其他需求,通过回收余热作为他用可以降低工厂的生产成本。
但是化肥化工行业的余热回收通常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现有管道系统余热回收效果不好。在回收余热时,往往回收之后排除的水或气体中仍然含有大量余热,导致回收效率低。
二是无法克服长距离管道的热胀冷缩致使管道接口容易松动造成的漏汽现象。管道中介质的温度会发生变化,当管道中介质的温度达到70摄氏度时,由于受热的原因,管道开始膨胀,当管道中介质的温度低于70摄氏度时,管道开始收缩,管道的热胀冷缩致使管道接口容易松动,从而造成漏汽,尤其是长距离管道,整个管道系统热胀冷缩带来的影响更加难以克服,使得架设的管道使用寿命短。
三是管道夹设不稳定。化肥化工厂区庞大,管道需要长距离架设,并且经过不同厂区对管道夹设的稳定性要求不同,需要经过精心设计才能保证架设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回收效率高、架设稳定以及寿命长的利用余热的复合肥干燥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化肥化工行业余热难以回收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利用余热的复合肥干燥系统,包括空气预热器,该空气预热器包括壳体和由该壳体限定的换热腔体,该换热腔体内设置有热交换部件,该空气预热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该换热腔体连通的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该壳体上方设置有连通到该换热腔体的热源入口,下方设置有连通到该换热腔体的凝液出口,该热源入口包括蒸汽入口和凝液入口,该凝液出口包括第一凝液出口和第二凝液出口,该第一凝液出口流出的水通过第一热水泵泵送到该凝液入口,且该凝液入口中的凝液流经该热交换部件后由该第二凝液出口流出。
优选的,该利用余热的复合肥干燥系统设置有热水蓄水池,该第一凝液出口连通到该热水蓄水池,用于将该换热腔体内蒸汽冷凝形成的凝液累积在该热水蓄水池,该第一热水泵将该热水蓄水池中的热水泵送到该凝液入口。
优选的,该利用余热的复合肥干燥系统还包括与该空气预热器结构相同的二次换热器,该空气预热器的空气出口连通到该二次换热器的蒸汽入口,且该空气预热器的第二凝液出口流出的水通过第二热水泵泵送到该二次换热器的凝液入口。
优选的,该二次换热器的空气出口通过输送管道输送热空气,该输送管道的管路上每间隔距离L1安装有一个管道补偿器。
优选的,该输送管道上每间隔距离L2设置有一组支撑组件,该支撑组件包括用于支撑位于第一厂区的L3段输送管道的丁字托滑动支架组件、用于支撑位于第二厂区的L4段输送管道的丁字托抱箍组件、用于支撑位于第三厂区的L5+L6段输送管道的龙门架滑动支架组件。
优选的,该丁字托滑动支架组件包括丁字托和滑动支架,该丁字托包括用于固定在地面上起支撑作用的垫板、固定在该垫板上的底板和固定在该底板上的竖板,该滑动支架是与该输送管道相匹配的弧形板,该弧形板固定在该竖板的顶端;该丁字托抱箍组件包括丁字托和与该输送管道相应的抱箍,该抱箍固定在该丁字托顶端;该龙门架滑动支架组件包括龙门架和滑动支架,该滑动支架固定在该龙门架顶端。
优选的,该L1为30~50米,该L2为5~10米,该L3为240~280米,该L4为110~130米,该L5为80~90米,该L6为80~90米。
优选的,该输送管道上安装有疏水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1.该利用余热的复合肥干燥系统热回收效率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利用余热的复合肥干燥系统包括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包括壳体和由壳体限定的换热腔体,换热腔体内设置有热交换部件,空气预热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换热腔体连通的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壳体上方设置有连通到换热腔体的热源入口,下方设置有连通到换热腔体的凝液出口,热源入口包括蒸汽入口和凝液入口,凝液出口包括第一凝液出口和第二凝液出口,第一凝液出口流出的水通过第一热水泵泵送到凝液入口,且凝液入口中的凝液流经热交换部件后由第二凝液出口流出。通过将蒸汽的凝液输送到空气预热器中进行二次热回收,且通过采用两个串联的空气预热器进行热回收,可以将经过空气预热器的介质中的热量充分回收用于对工厂内的各种需要进行干燥处理的物料进行干燥。
2.管道架设稳定。通过在不同厂区的管道段采用不同类型的支撑组件,能够保证整个管道架设稳定。
3.通过管道补偿器的布设,使得该利用余热的复合肥干燥系统能够适应管道中介质的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从而避免管道的损坏,增大该利用余热的复合肥干燥系统的使用寿命。
4.避免浪费且节省成本。可以通过将输送管道设置在干燥房内,利用输送管道中回收热量的热空气对物料进行干燥,不需要另外提供热源,节省了工厂的运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利用余热的复合肥干燥系统实施例1中空气预热器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利用余热的复合肥干燥系统实施例1的布设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利用余热的复合肥干燥系统实施例1中丁字托滑动支架组件的主视图;
图4为图3中滑动支架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利用余热的复合肥干燥系统实施例1中抱箍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利用余热的复合肥干燥系统实施例1中龙门架的立体图。
图中各标号示意为:11-空气预热器、111-壳体、112-空气入口、113-空气出口、114-蒸汽入口、115-凝液入口、116-第一凝液出口、117-第二凝液出口、12-二次换热器、13-输送管道、14-管道补偿器、15-支撑组件、151-丁字托、1511-垫板、1512-底板、1513-竖板、152-滑动支架、153-抱箍、154-龙门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各零部件,如无特别说明,则均为常规市售产品。
实施例1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如图1所示,该利用余热的复合肥干燥系统包括空气预热器11,空气预热器11包括壳体111和由壳体限定的换热腔体,换热腔体内设置有热交换部件,这里的热交换部件为管式热交换部件或板式热交换部件。空气预热器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换热腔体连通的空气入口112和空气出口113,空气入口112中进入的空气经吸热之后由空气出口113输出。壳体111上方设置有连通到换热腔体的热源入口,下方设置有连通到换热腔体的凝液出口,热源入口包括蒸汽入口114和凝液入口115,凝液出口包括第一凝液出口116和第二凝液出口117,第一凝液出口116流出的水通过第一热水泵泵送到凝液入口115,且凝液入口115中的凝液流经热交换部件后由第二凝液出口117流出。
蒸汽由蒸汽入口114进入空气预热器11中,热交换部件吸收蒸汽中的热量,然后热交换部件经交换将热量传递到进入空气预热器11中,蒸汽冷凝后形成的凝液经第一热水泵再次泵送到空气预热器11中,经过循环之后,凝液中的热量被空气再次吸收,然后再将凝液由第二凝液出口117排出,提高了热量回收效率。
该利用余热的复合肥干燥系统设置有热水蓄水池,第一凝液出口116连通到热水蓄水池,用于将换热腔体内蒸汽冷凝形成的凝液累积在热水蓄水池,第一热水泵将热水蓄水池中的热水泵送到凝液入口,优选的,该热水蓄水池具有保温效果,减少凝液中热量的流失。通过设置热水蓄水池方便凝液的回收利用。
该利用余热的复合肥干燥系统还包括与空气预热器11结构相同的二次换热器12,空气预热器11的空气出口113连通到二次换热器12的蒸汽入口,且空气预热器11的第二凝液出口117流出的水通过第二热水泵泵送到二次换热器12的凝液入口。在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空气预热器11的热交换部件温度升高,从空气预热器11的第二凝液出口117流出的水中温度依然较高,通过设置二次换热器12,能够将第二凝液出口117流出的水进行热量回收,进一步提高热量的回收效率。
二次换热器12的空气出口通过输送管道13输送热空气,输送管道13的管路上每间隔距离L1安装有一个管道补偿器14。管道补偿器14是一种可伸缩的器具,当输送管道13伸长时,管道补偿器14会变短,以吸收输送管道13伸缩时产生的应力,当输送管道13缩短时,管道补偿器14就会变长,以补偿输送管道13的缩短部分。管道补偿器14安装比较密集,能够有效对输送管道的热胀冷缩进行补偿。
输送管道上每间隔L2设置有一组支撑组件15,支撑组件15包括用于支撑位于碱厂区的L3段输送管道的丁字托滑动支架组件、用于支撑位于原料库区的L4段输送管道的丁字托抱箍组件、用于支撑位于主车间区的L5+L6段输送管道的龙门架滑动支架组件。
其中,L1为50米,L2为6米,L3为248米,L4为121米,L5为86米,L6为82米,L5段和L6段相垂直并围绕主车间区。
丁字托滑动支架组件包括丁字托 151和滑动支架152,丁字托151包括用于固定在地面上起支撑作用的垫板1511、固定在垫板1511上的底板1512和固定在底板1512上的竖板1513,滑动支架152是与输送管道13相匹配的弧形板,该弧形板固定在竖板1513的顶端;丁字托抱箍组件包括丁字托151和与输送管道13相应的抱箍153,抱箍153固定在丁字托151顶端,抱箍153包括上下两半,将输送管道套设在抱箍153的上下两部分之间,并通过螺栓将抱箍153的上下两部分拧紧在一起;龙门架滑动支架组件包括龙门架154和滑动支架152,滑动支架152固定在龙门架154顶端。
经过碱厂区的输送管道距离较长,采用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且能够起到牢靠的支撑作用的丁字托滑动支架组件比较合适;经过原料库的输送管道可以沿墙体走管路,采用抱箍适合将管路固定在墙体上;主车间区附近不适合将垫板1511埋设在地下,所以采用龙门架154作为支撑。根据不同厂区地段的情况采用不同类型的支撑组件,管道支撑较为合理。
进一步的,输送管道13上安装有疏水阀(图中未示),疏水阀是用于将该蒸汽系统中的凝结水、空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尽快排出,同时最大限度地自动防止蒸汽的泄漏。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利用余热的复合肥干燥系统包括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包括壳体和由壳体限定的换热腔体,换热腔体内设置有热交换部件,空气预热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换热腔体连通的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壳体上方设置有连通到换热腔体的热源入口,下方设置有连通到换热腔体的凝液出口,热源入口包括蒸汽入口和凝液入口,凝液出口包括第一凝液出口和第二凝液出口,第一凝液出口流出的水通过第一热水泵泵送到凝液入口,且凝液入口中的凝液流经热交换部件后由第二凝液出口流出。通过将蒸汽的凝液输送到空气预热器中进行二次热回收,且通过采用两个串联的空气预热器进行热回收,可以将经过空气预热器的介质中的热量充分回收;该系统在不同厂区的管道段采用不同类型的支撑组件,能够保证整个管道架设稳定;且通过管道补偿器的布设,使得该利用余热的复合肥干燥系统能够适应管道中介质的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从而避免管道的损坏,增大该利用余热的复合肥干燥系统的使用寿命。
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具体参数进行变更,形成多个具体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常见变化范围,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Claims (8)

1.一种利用余热的复合肥干燥系统,包括空气预热器,所述空气预热器包括壳体和由所述壳体限定的换热腔体,所述换热腔体内设置有热交换部件,所述空气预热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换热腔体连通的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所述壳体上方设置有连通到所述换热腔体的热源入口,下方设置有连通到所述换热腔体的凝液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入口包括蒸汽入口和凝液入口,所述凝液出口包括第一凝液出口和第二凝液出口,所述第一凝液出口流出的水通过第一热水泵泵送到所述凝液入口,且所述凝液入口中的凝液流经所述热交换部件后由所述第二凝液出口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余热的复合肥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余热的复合肥干燥系统设置有热水蓄水池,所述第一凝液出口连通到所述热水蓄水池,用于将所述换热腔体内蒸汽冷凝形成的凝液累积在所述热水蓄水池,所述第一热水泵将所述热水蓄水池中的热水泵送到所述凝液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余热的复合肥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余热的复合肥干燥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空气预热器结构相同的二次换热器,所述空气预热器的空气出口连通到所述二次换热器的蒸汽入口,且所述空气预热器的第二凝液出口流出的水通过第二热水泵泵送到所述二次换热器的凝液入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余热的复合肥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换热器的空气出口通过输送管道输送热空气,所述输送管道的管路上每间隔距离L1安装有一个管道补偿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余热的复合肥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道上每间隔距离L2设置有一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用于支撑位于第一厂区的L3段输送管道的丁字托滑动支架组件、用于支撑位于第二厂区的L4段输送管道的丁字托抱箍组件、用于支撑位于第三厂区的L5+L6段输送管道的龙门架滑动支架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余热的复合肥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丁字托滑动支架组件包括丁字托和滑动支架,所述丁字托包括用于固定在地面上起支撑作用的垫板、固定在所述垫板上的底板和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竖板,所述滑动支架是与所述输送管道相匹配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固定在所述竖板的顶端;所述丁字托抱箍组件包括丁字托和与所述输送管道相应的抱箍,所述抱箍固定在所述丁字托顶端;所述龙门架滑动支架组件包括龙门架和滑动支架,所述滑动支架固定在所述龙门架顶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余热的复合肥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L1为30~50米,所述L2为5~10米,所述L3为240~280米,所述L4为110~130米,所述L5为80~90米,所述L6为80~90米。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余热的复合肥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道上安装有疏水阀。
CN201721573482.5U 2017-11-22 2017-11-22 利用余热的复合肥干燥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016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73482.5U CN207501646U (zh) 2017-11-22 2017-11-22 利用余热的复合肥干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73482.5U CN207501646U (zh) 2017-11-22 2017-11-22 利用余热的复合肥干燥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501646U true CN207501646U (zh) 2018-06-15

Family

ID=62505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73482.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501646U (zh) 2017-11-22 2017-11-22 利用余热的复合肥干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5016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82340B (zh) 多级式高效波纹管余热回收装置
CN201621419U (zh) 换热式波纹管补偿器
CN103528122B (zh) 一种可移动式相变蓄热供热装置
CN203837537U (zh) 一种连续套管式液氯汽化器装置
CN207501646U (zh) 利用余热的复合肥干燥系统
CN204943548U (zh) 一种热管暖风器
CN103836841B (zh) 一种城镇原生污水冷热量的回收利用装置
CN203964723U (zh) 管壳式换热器
CN204368773U (zh) 一种储罐蒸汽节能加热系统
CN204593957U (zh) 高效的土壤换热器
CN204142035U (zh) 一种热能循环利用污水换热装置
CN201028489Y (zh) 用于氯乙烯合成中废热回收的锅炉
CN203183716U (zh) 带有热量回收装置的酒精蒸馏装置
CN203744749U (zh) 一种烟气余热换热器
CN206281206U (zh) 带单管式换热器的熔盐储能换热装置
CN208310883U (zh) 沼气发电机组的余热回收装置
CN203163554U (zh) 一种用于碳酸钡生产的列管式换热器
CN207688722U (zh) 一种用于节能型空气预处理装置的换热管箱结构
CN206281205U (zh) 带三组横向加热器的熔盐储能换热装置
CN106439766A (zh) 一种蒸汽制作装置及直接压缩式热泵系统
CN204134255U (zh) 一种蒸煮两用提取罐提取系统
CN205940246U (zh) 带三组竖向加热器的熔盐储能换热装置
CN104677152A (zh) 一种板式气气换热器
CN102815475A (zh) 大型浮顶罐常温储存易凝高粘原油的加热装置
CN203907564U (zh) 蒸汽发生装置和芳烃联合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15

Termination date: 202011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