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87053U - 燃煤电厂汽机房与锅炉风机联合通风系统 - Google Patents

燃煤电厂汽机房与锅炉风机联合通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87053U
CN207487053U CN201721436050.XU CN201721436050U CN207487053U CN 207487053 U CN207487053 U CN 207487053U CN 201721436050 U CN201721436050 U CN 201721436050U CN 207487053 U CN207487053 U CN 2074870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turbine
boiler
turbine building
air duct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3605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从玖
龙仕军
谢网度
卢柏春
周远琳
王为
赵丽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ant Group Central Southern China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ant Group Central Southern China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ant Group Central Southern China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ant Group Central Southern China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72143605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870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870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870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煤电厂汽机房与锅炉风机联合通风系统,它包括设在汽机房外墙体上的多个进风百叶窗、设在汽机房与锅炉房隔墙上的多个联合吸风口、多个一端与联合吸风口连通的联合风道、与多个联合风道另一端连接的联络母管、以及支路风道,所述支路风道的一端与联络母管连接,所述支路风道的另一端连接到锅炉一次风道上,所述锅炉一次风道与锅炉一次风机连通。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燃煤电厂汽机房与锅炉风机联合通风系统一方面可以排除燃煤电厂汽机房余热、余湿,保证汽机房室内温度满足设计要求为设备正常运行、运行维护人员提供适宜温湿度环境,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汽机房较高温度的出风来提高锅炉效率。

Description

燃煤电厂汽机房与锅炉风机联合通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煤电厂主厂房的布置和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煤电厂汽机房与锅炉风机联合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夏热冬暖以及夏热冬冷地区燃煤电厂汽机房通风基本采用自然进风、屋顶通风器排风的自然通风方案。自然进风的进风口通常设置在汽机房不与锅炉靠近的一侧,室外空气通过进风口进入汽机房内,吸收设备热量后上升并由布置在汽机房屋面最高处的屋顶通风器排出。汽机房屋面多为双坡屋面,屋顶通风器常采用沿汽机房长度方向纵向布置于屋脊,因汽机房跨度大、中间层及运行层楼层阻隔、室内设备管道的空气阻力作用,会在汽机房靠近锅炉的一侧各层形成通风死角,造成通风不畅。
众所周知,自然通风利用空气密度差产生的热压为驱动力,在进排风口面积及高度差一定的条件下,进排风温差越大,驱动力就越大。为了获得足够的驱动力,常使得汽机房内工作区温度过高,工作地点温度难以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要求。
基于上述情况,亟需设计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新型汽机房通风降温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燃煤电厂汽机房与锅炉风机联合通风系统。所述系统利用锅炉风机从汽机房吸风,一方面可以排除燃煤电厂汽机房余热、余湿,保证汽机房室内温度满足设计要求为设备正常运行、运行维护人员提供适宜温湿度环境,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汽机房较高温度的出风来提高锅炉效率。
为达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燃煤电厂汽机房与锅炉风机联合通风系统,它包括设在汽机房外墙体上的多个进风百叶窗、设在汽机房与锅炉房隔墙上的多个联合吸风口、多个一端与联合吸风口连通的联合风道、与多个联合风道另一端连接的联络母管、以及支路风道,所述支路风道的一端与联络母管连接,所述支路风道的另一端连接到锅炉一次风道上,所述锅炉一次风道与锅炉一次风机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进风百叶窗分为两组,分别设在汽机房零米层和中间层的外墙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联合吸风口分为两组,分别设在中间层和运行层的汽机房与锅炉房隔墙上。
进一步地,所述锅炉一次风道的一端与锅炉一次风机连接,所述锅炉一次风道的另一端与室外吸风口连接,所述锅炉一次风机和室外吸风口之间依次设有风机入口导叶装置、消音器和室外吸风阀门,所述支路风道的另一端连接在消音器和室外吸风阀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汽机房的屋顶设有通风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联合通风系统既能有效降低汽机房室内温度又能提高锅炉效率。本实用新型的联合吸风口布置在汽机房与锅炉的隔墙上,通过锅炉一次风机的带动,汽机房内的热空气从联合吸风口被导入到锅炉的一次风系统中,室外冷空气在室内外压力差作用下从风百叶窗补入,吸收汽机房内热量,如此通风循环可以显著降低汽机房内的温度。又因燃煤锅炉在煤粉输送和燃烧时需要使用大量空气,空气温度越高越好,所以流入到一次风系统中的汽机房热空气可以显著提高锅炉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述联合通风系统相对常规自然通风方案由于增加了机械驱动,空气驱动力大,空气流动顺畅,通风死角减少,可有效改善通风效果,使得汽机房工作地点温度满足设计规范。此外,锅炉一次风机从汽机房室内吸风,空气从室外进入汽机房后吸收余热被加热,相对于锅炉一次风机直接从室外吸风,联合通风系统供给的热空气温度更高,可降低锅炉耗煤量,提高锅炉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锅炉冷一次风机从汽机房吸风的联合通风方案不需要增加风机设备,仅增加从一次风机至汽机房的吸风管道,对锅炉空气系统设计的改动小增加的投资低,回收汽机房的废热量较大,对提升锅炉效率和降低锅炉耗煤量的收益较好,对汽机房的通风改善效果也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汽机房1;进风百叶窗2;联合吸风口3;联合风道4;联络联络母管5;支路风道6;锅炉一次风道7;汽机房零米层8;汽机房中间层9;汽机房运行层10;锅炉一次风机11;室外吸风口12;风机入口导叶装置13;消音器14;一次风道阀门15;通风器16;外墙体A;汽机房与锅炉房隔墙B。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和2所示,一种燃煤电厂汽机房与锅炉风机联合通风系统,包括设在汽机房1一侧墙体上的多个进风百叶窗2、设在汽机房1另一侧墙体上的多个联合吸风口3、多个一端与联合吸风口3连通的联合风道4、与多个联合风道4另一端连接的联络母管5、以及支路风道6,所述支路风道6的一端与联络母管5连接,所述支路风道6的另一端连接到锅炉一次风道7上。
室外冷空气从进风百叶窗2进入,与汽机房1内热空气进行能量交换,在吸风的作用下,冷空气可以到达汽机房死角附近的各层区域进行能量交换,使整个汽机房的温度显著降低。之后,热空气从联合吸风口3进入到联合风道4,联合风道4的一端与联合吸风口3连接,联合风道4的另一端连接到联络母管5上,联络母管5从左右两边的支路风道6连接到锅炉一次风道7上,与室外空气汇合,共同进入锅炉一次风系统中。由于热空气的掺入,供与锅炉使用的空气温度显著提高,节省了锅炉煤耗量,提高了锅炉效率。
汽机房1由下至上通常可分为零米层8、中间层9和运行层10。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方案,所述多个进风百叶窗2分为两组,分别设在零米层8和中间层9远离锅炉房的墙体A上,每一组进风百叶窗2均沿墙体A的水平方向排列开。
为了使汽机房充分冷却,根据冷空气比重较大的性质,在汽机房相对较低的墙体上设有两组进风百叶窗2,分别为设在零米层8和中间层9,每组进风百叶窗2沿汽机组的方向排列。优选的,每组进风百叶窗2的数量为三个至十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方案,所述多个联合吸风口3分为两组,分别设在中间层9和运行层10靠近锅炉房的墙体B上,每一组联合吸风口3均沿墙体B的水平方向排列开。
根据热空气比重较小、通常位于空间上方的性质,在相对较上的中间层9和运行层10分别设有一组联合吸风口3,运行层联合吸风口3靠近运行层的上部,开口朝向汽机组,中间层联合吸风口3可以补充吸收汽机组底部产生的热交换空气。优选的,每层所述联合吸风口3的数量为三个、四个或五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方案,所述锅炉一次风道7的一端与锅炉一次风机11连接,所述锅炉一次风道7的另一端与室外吸风口12连接,所述锅炉一次风机11和室外吸风口12之间依次设有风机入口导叶装置13、消音器14和室外吸风阀门15,所述支路风道6的另一端连接在消音器14和室外吸风阀门15之间。通过调节室外吸风阀门15,可以控制从室外吸风口12进入到一次风系统的流量。优选地,室外吸风阀门15可以为电动挡板式调节门。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方案,所述联络母管5上设有流量测量装置和联合吸风阀门。通过调节联合吸风阀门,可以控制从联合吸风口3进入到一次风系统的流量,优选地,联合吸风阀门可以为电动挡板式调节门。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方案,所述汽机房1的屋顶设有通风器16,可以加快汽机房1内的空气流通。
实施例1
以海南某2x350MW燃煤电厂为例,设计联合通风方案。
在零米层9和中间层10的A墙体上分别设置十二个和七个进风百叶窗,在中间层10和运行层11的B墙体上分别设置四个联合吸风口3。每层的吸风口3按两两分组,分别布置在汽机房B轴墙上。
每台锅炉的两侧各设有一套锅炉一次风系统,均包括锅炉一次风机11和设在锅炉一次风道7上的风机入口导叶装置13、消音器14、室外吸风阀门15和室外吸风口12,在消音器14和室外吸风阀门15之间增设一路支路风道6,两侧的支路风道6在炉前联络并设置联络母管5,联络母管5上设置八根联合风道4并从汽机房1进行引接,联合风道4在汽机房1的吸入端与前述的八个联合吸风口3连接,其中四根与运行层联合吸风口3连接,另外四根与中间层联合吸风口3连接。
调节室外吸风阀门15和联合吸风阀门,使50%的风量来自于室外、50%的风量来自于汽机房1。
通过使用上述联合通风方案:
(1)锅炉一次风机11从汽机房1吸风后,锅炉效率提高了0.054%。
(2)汽机房1的通风量增加23.6%,各层工作地点平均温度达到规范要求限值37℃。
(3)汽机房墙体B的排柱管道密集区最高温度降低了3.6℃。

Claims (6)

1.燃煤电厂汽机房与锅炉风机联合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在汽机房(1)外墙体(A)上的多个进风百叶窗(2)、设在汽机房与锅炉房隔墙(B)上的多个联合吸风口(3)、多个一端与联合吸风口(3)连通的联合风道(4)、与多个联合风道(4)另一端连接的联络母管(5)、以及支路风道(6),所述支路风道(6)的一端与联络母管(5)连接,所述支路风道(6)的另一端连接到锅炉一次风道(7)上,所述锅炉一次风道(7)与锅炉一次风机(1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电厂汽机房与锅炉风机联合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进风百叶窗(2)分为两组,分别设在汽机房零米层(8)和中间层(9)的外墙体(A)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电厂汽机房与锅炉风机联合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联合吸风口(3)分为两组,分别设在中间层(9)和运行层(10)的汽机房与锅炉房隔墙(B)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燃煤电厂汽机房与锅炉风机联合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一次风道(7)的一端与锅炉一次风机(11)连接,所述锅炉一次风道(7)的另一端与室外吸风口(12)连接,所述锅炉一次风机(11)和室外吸风口(12)之间依次设有风机入口导叶装置(13)、消音器(14)和室外吸风阀门(15),所述支路风道(6)的另一端连接在消音器(14)和室外吸风阀门(15)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燃煤电厂汽机房与锅炉风机联合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机房(1)的屋顶设有通风器(1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煤电厂汽机房与锅炉风机联合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机房(1)的屋顶设有通风器(16)。
CN201721436050.XU 2017-11-01 2017-11-01 燃煤电厂汽机房与锅炉风机联合通风系统 Active CN2074870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36050.XU CN207487053U (zh) 2017-11-01 2017-11-01 燃煤电厂汽机房与锅炉风机联合通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36050.XU CN207487053U (zh) 2017-11-01 2017-11-01 燃煤电厂汽机房与锅炉风机联合通风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87053U true CN207487053U (zh) 2018-06-12

Family

ID=62478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36050.XU Active CN207487053U (zh) 2017-11-01 2017-11-01 燃煤电厂汽机房与锅炉风机联合通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870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38980U (zh) 往复式热回收新风系统
CN2894262Y (zh) 畜禽用空调热回收换气一体机及其供暖系统
CN201191049Y (zh) 基于再循环蒸发冷却塔和地源热泵冷热源的辐射空调系统
CN103591666B (zh) 一种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建筑通风系统
CN104534578A (zh) 一种单冷水机组诱导送风与辐射一体化空调装置
CN103759363B (zh) 与被动式降温、采暖相结合的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CN105444274B (zh) 一种具有供新风兼风屏诱导功能的空调室内机
CN110260434A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与余热回收的屋顶式空调系统
JP5945127B2 (ja) 建物
CN108566891A (zh) 动物圈舍的通风方法及通风装置
CN102697160B (zh) 一种能够有效回收排湿热能并回输利用的节能烤烟房
CN207487053U (zh) 燃煤电厂汽机房与锅炉风机联合通风系统
CN207561079U (zh) 动物圈舍的通风装置
CN104864528A (zh) 一种地铁站竖井型蒸发冷凝直膨冷风型通风空调系统
CN205316480U (zh) 一种具有供新风兼风屏诱导功能的空调室内机
CN204739710U (zh) 一种地铁站竖井型蒸发冷凝直膨冷风型通风空调系统
CN201844487U (zh) 地道湿帘送风降温系统
CN204063227U (zh) 一种包含余热利用热风循环加热系统的组合节能供暖系统
CN207160679U (zh) 带有通风采光井的地下车库
CN207400020U (zh) 一种用于农业温室大棚的新型空气处理系统
CN207561076U (zh) 动物圈舍出风机构
CN205939484U (zh) 一种新型无水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CN204285719U (zh) 一种新型汽机房通风系统
CN203857595U (zh) 一种降温、采暖复合的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207561075U (zh) 动物圈舍进风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