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85200U - 一种改良型电动撑杆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良型电动撑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85200U
CN207485200U CN201721359826.2U CN201721359826U CN207485200U CN 207485200 U CN207485200 U CN 207485200U CN 201721359826 U CN201721359826 U CN 201721359826U CN 207485200 U CN207485200 U CN 2074852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outer tube
improved electric
box cover
inner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5982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波涛
魏民
罗勇
何逵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ANCHAO SUNROOF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ANCHAO SUNROOF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ANCHAO SUNROOF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ANCHAO SUNROOF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5982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852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852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852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型电动撑杆,包括外管和与外管滑动配合的内管,在内管与外管之间设有衬套,在外管的内部设有带动内管沿其轴向进行滑动的传动机构,在外管的底部设有电机、齿轮箱和内花键体,在齿轮箱与外管之间设有齿圈,电机的输出轴与齿轮箱的输入轴相连接,内花键体通过齿轮箱盖设置在齿轮箱上且与齿轮箱的输出轴相连接,传动机构的输入端插接在内花键体上,在齿轮箱盖与衬套之间设有轴承座,在内管的前端与外管的底端分别设有与设置在汽车尾门和汽车车身上的支架球头相配合的第一球头座和第二球头座,在传动机构的外侧套设有弹簧。本实用新型组装过程较为简单,不但提高了组装效率,并且还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改良型电动撑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撑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改良型电动撑杆。
背景技术
汽车尾门的开启传统是由驾乘者解锁后,手动开启尾门,是通过气动撑杆或四连杆铰链或鹅颈管铰链配合扭杆弹簧实现的。国内现有的汽车中,一般使用气动撑杆或四连杆铰链或鹅颈管铰链配合扭杆弹簧,只有较高规格的车使用电动尾门,是通过电动撑杆实现的。
现有的电动撑杆的整体结构较为复杂,需要组装的零部件种类较多,组装过程较为繁琐,采用此种结构不但降低了电动撑杆的组装效率,并且还提高了组装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也提高了此种电动撑杆的生产成本以及降低了实用性能。
然而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研发者有必要研制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组装过程较为简单,不但提高了组装效率,并且还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还降低了生产成本以及提高了实用性能的改良型电动撑杆。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组装过程较为简单,不但提高了组装效率,并且还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还降低了生产成本以及提高了实用性能的改良型电动撑杆。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改良型电动撑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和与外管滑动配合的内管,在所述内管与外管之间设有衬套,在所述外管的内部设有带动内管沿其轴向进行滑动的传动机构,在所述外管的底部设有电机、齿轮箱和内花键体,在所述齿轮箱与外管之间设有齿圈,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齿轮箱的输入轴相连接,所述内花键体通过齿轮箱盖设置在齿轮箱上且与齿轮箱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入端插接在内花键体上,在所述齿轮箱盖与衬套之间设有轴承座,在所述内管的前端与外管的底端分别设有与设置在汽车尾门和汽车车身上的支架球头相配合的第一球头座和第二球头座,在所述传动机构的外侧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压接在衬套上,前端压接在第一球头座上,在所述内管的前端套设有前端密封套,在所述外管的底端套设有底端密封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衬套包括整体呈管状的衬套本体,在所述衬套本体的底端设有受力结构,所述受力结构在弹簧的作用力下紧贴于轴承座上,在所述衬套本体的前端设有鼠笼结构,在所述鼠笼结构上通过二次包胶注塑有中部密封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受力结构包括设置在衬套本体的底端上的受力环,在所述受力环的内环面上设有环形凸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鼠笼结构由环体、衬套本体的前端以及设置在环体与衬套本体的前端之间的多根支撑杆所组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丝杠和与丝杠配合的丝杠螺母,所述丝杠的底端插接在内花键体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球头座采用精密压铸一体成型,所述第一球头座包括整体呈圆筒状的座体和与座体一体形成的球头,所述球头设置在座体的一端上,在所述座体的另一端的内表面上设有与设置在丝杠螺母前端的外周面上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座体中部的外周面上设有与设置在内管前端的内凸结构相配合的环形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座体的前端的外周面上设有与设置在前端密封套上的环形卡脚相配合的环形卡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轴承座与齿轮箱盖之间的缓冲套,所述缓冲套采用注塑一体形成,所述缓冲套包括包覆在齿轮箱盖的大径段上的缓冲套筒体,在所述缓冲套筒体的前端上设有压接在齿轮箱盖的大径段的前端面上的压接凸环,在所述缓冲套筒体的底端上设有卡接在由齿轮箱盖的大径段的底端面与齿圈的前端面以及齿轮箱盖的小径段的外周面所组成的防脱卡槽内的倒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缓冲套筒体前端的外周面上沿其周向分布有多个与设置在齿轮箱盖的大径段上的限位凹槽相配合的限位内凸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有效的减少了组装电动撑杆的零部件,能够使电动撑杆的组装过程较为简单,不但提高了电动撑杆的组装效率,并且还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还降低了电动撑杆的生产成本以及提高了实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衬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衬套未注塑中部密封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球头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缓冲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缓冲套与齿圈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B处放大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缓冲套与齿圈组装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C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图中给出的一种改良型电动撑杆,包括外管100和与外管100滑动配合的内管200。
在内管200与外管100之间设有衬套300,在外管100的内部设有带动内管200沿其轴向进行滑动的传动机构400,在外管100的底部设有电机500、齿轮箱600和内花键体700,在齿轮箱600与外管100之间设有齿圈610,电机500的输出轴与齿轮箱600的输入轴相连接,内花键体700通过齿轮箱盖620设置在齿轮箱600上且与齿轮箱600的输出轴相连接,传动机构400的输入端插接在内花键体700上,在齿轮箱盖620与衬套300之间设有轴承座1000。
在内管200的前端与外管100的底端分别设有与设置在汽车尾门和汽车车身上的支架球头相配合的第一球头座800和第二球头座900,在传动机构400的外侧套设有弹簧1400,在本实施例中弹簧1400为植绒弹簧,能够有效的降低该电动撑杆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
弹簧1400的底端压接在衬套300上,前端压接在第一球头座800上,在内管200的前端套设有前端密封套1200,在外管100的底端套设有底端密封套1300。
参照图3-图6所示,衬套300包括整体呈管状的衬套本体330,衬套本体330设置在外管100与内管200之间,在衬套本体330的底端310设有受力结构311,受力结构311在弹簧1400的作用力下紧贴于轴承座1000上。
受力结构311包括设置在衬套本体330的底端310上的受力环311a,弹簧1400的底端施加压力在受力环311a上,使其紧贴在轴承座1000上,而外管100通过压凹110的方式固定在轴承座1000上,衬套300与外管100均以轴承座1000为定位基体,采用此种结构能够使衬套300与外管100之间更加牢固、可靠,不但彼此独立,并且互不影响。
在受力环311a的内环面上设有环形凸台311b,弹簧1400的底端套设在环形凸台311b上,采用此种结构有效的提高了弹簧1400与衬套300之间的稳定性能,进一步提高了该衬套300的实用性能。
在衬套本体330的前端320设有鼠笼结构321,在鼠笼结构321上通过二次包胶注塑有中部密封套1500,从而使中部密封套1500与鼠笼结构321相互缠绕包裹,形成一不可分割的整体,有效的提高了中部密封套1500与鼠笼结构321之间的稳定性能,同时,鼠笼结构321也成为了中部密封套1500的骨架和支撑,确保了中部密封套1500的尺寸和密封效果,在本实施例中中部密封套1500采用聚酯弹性材料制造而成。
鼠笼结构321由环体321a、衬套本体330的前端320以及设置在环体321a与衬套本体330的前端320之间的多根支撑杆321b所组成,有效的提高了鼠笼结构321的稳定性能。
采用上述结构的衬套具有以下优点:1.外管减少了冲孔工序,不但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还提高了生产效率;2.使衬套本体与密封套合为一个整体,减少了组装步骤,节省了组装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3.一体式衬套与分体式衬套相比,组装过程较为简单,组装效率较高;4.彻底消除了分体式衬套以及密封套发生脱落的情况,降低了故障率,提高了使用寿命。
传动机构400包括丝杠410和与丝杠410配合的丝杠螺母420,丝杠410的底端插接在内花键体700上。
参照图7和图8所示,第一球头座800采用精密压铸一体成型,采用此种结构有效的提高了第一球头座800的生产效率以及密封性能。
第一球头座800包括整体呈圆筒状的座体810和与座体810一体形成的球头820,球头820设置在座体810的一端上,在座体810的另一端的内表面上设有与设置在丝杠螺母420前端的外周面上的外螺纹421相配合的内螺纹811,通过内螺纹811与外螺纹421有效的配合,有效的提高了第一球头座800与丝杠螺母420之间的稳定性能。
在座体810中部的外周面上设有与设置在内管200前端的内凸结构相配合的环形槽812,环形槽812与座体810同轴,通过内凸结构与环形槽812有效的配合,有效的提高了第一球头座800与内管200之间的稳定性能。
在座体810的前端的外周面上设有与设置在前端密封套1200上的环形卡脚相配合的环形卡槽813,环形卡槽813与座体810同轴,通过环形卡脚与环形卡槽813有效的配合,有效的提高了第一球头座800与前端密封套1200之间的稳定性能。
采用上述结构的第一球头座具有以下优点:1.球头座采用精密压铸一体成型,有效的提高了球头座的生产效率;2.避免采用连接件将球头安装在座体上,省略了球头与座体的安装过程,有效的降低了生产和管理的成本;3.球头座为一个整体,有效的提高了球头座的密封性能。
参照图9-图14所示,在轴承座1000与齿轮箱盖620之间的缓冲套1100,缓冲套1100采用注塑一体形成,在本实施例中缓冲套1100采用橡胶制造而成。
缓冲套1100包括包覆在齿轮箱盖620的大径段上的缓冲套筒体1110,在缓冲套筒体1110的前端1111上设有压接在齿轮箱盖620的大径段的前端面上的压接凸环1120。
压接凸环1120设置在轴承座与齿轮箱盖620之间,有效的缓冲传动机构400以及轴承座1000施加在齿轮箱600上的反作用力,同时降低了噪音。
在缓冲套筒体1110的底端1112上设有卡接在由齿轮箱盖620的大径段的底端面与齿圈610的前端面以及齿轮箱盖620的小径段的外周面所组成的防脱卡槽1600内的倒扣1130。
安装时,通过倒扣1130卡接在防脱卡槽1600内,采用此种结构在组装、检测以及运输过程中,能够有效的避免缓冲套1100从齿轮箱盖620上脱落。
在缓冲套筒体1110前端1111的外周面上沿其周向分布有多个与设置在齿轮箱盖620的大径段上的限位凹槽621相配合的限位内凸脚1113。
限位内凸脚1113卡接在限位凹槽621内,能够避免缓冲套1100相对齿轮箱盖620发生相对转动,有效的提高了缓冲套1100与齿轮箱盖620之间的稳定性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有效的减少了组装电动撑杆的零部件,能够使电动撑杆的组装过程较为简单,不但提高了电动撑杆的组装效率,并且还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还降低了电动撑杆的生产成本以及提高了实用性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改良型电动撑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和与外管滑动配合的内管,在所述内管与外管之间设有衬套,在所述外管的内部设有带动内管沿其轴向进行滑动的传动机构,在所述外管的底部设有电机、齿轮箱和内花键体,在所述齿轮箱与外管之间设有齿圈,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齿轮箱的输入轴相连接,所述内花键体通过齿轮箱盖设置在齿轮箱上且与齿轮箱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入端插接在内花键体上,在所述齿轮箱盖与衬套之间设有轴承座,在所述内管的前端与外管的底端分别设有与设置在汽车尾门和汽车车身上的支架球头相配合的第一球头座和第二球头座,在所述传动机构的外侧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压接在衬套上,前端压接在第一球头座上,在所述内管的前端套设有前端密封套,在所述外管的底端套设有底端密封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型电动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包括整体呈管状的衬套本体,在所述衬套本体的底端设有受力结构,所述受力结构在弹簧的作用力下紧贴于轴承座上,在所述衬套本体的前端设有鼠笼结构,在所述鼠笼结构上通过二次包胶注塑有中部密封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良型电动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结构包括设置在衬套本体的底端上的受力环,在所述受力环的内环面上设有环形凸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良型电动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鼠笼结构由环体、衬套本体的前端以及设置在环体与衬套本体的前端之间的多根支撑杆所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型电动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丝杠和与丝杠配合的丝杠螺母,所述丝杠的底端插接在内花键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良型电动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头座采用精密压铸一体成型,所述第一球头座包括整体呈圆筒状的座体和与座体一体形成的球头,所述球头设置在座体的一端上,在所述座体的另一端的内表面上设有与设置在丝杠螺母前端的外周面上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改良型电动撑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座体中部的外周面上设有与设置在内管前端的内凸结构相配合的环形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改良型电动撑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座体的前端的外周面上设有与设置在前端密封套上的环形卡脚相配合的环形卡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型电动撑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承座与齿轮箱盖之间的缓冲套,所述缓冲套采用注塑一体形成,所述缓冲套包括包覆在齿轮箱盖的大径段上的缓冲套筒体,在所述缓冲套筒体的前端上设有压接在齿轮箱盖的大径段的前端面上的压接凸环,在所述缓冲套筒体的底端上设有卡接在由齿轮箱盖的大径段的底端面与齿圈的前端面以及齿轮箱盖的小径段的外周面所组成的防脱卡槽内的倒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改良型电动撑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缓冲套筒体前端的外周面上沿其周向分布有多个与设置在齿轮箱盖的大径段上的限位凹槽相配合的限位内凸脚。
CN201721359826.2U 2017-10-20 2017-10-20 一种改良型电动撑杆 Active CN2074852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59826.2U CN207485200U (zh) 2017-10-20 2017-10-20 一种改良型电动撑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59826.2U CN207485200U (zh) 2017-10-20 2017-10-20 一种改良型电动撑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85200U true CN207485200U (zh) 2018-06-12

Family

ID=62480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59826.2U Active CN207485200U (zh) 2017-10-20 2017-10-20 一种改良型电动撑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8520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0622A (zh) * 2017-10-20 2018-01-26 上海万超汽车天窗有限公司 一种改良型电动撑杆
CN108979420A (zh) * 2018-07-06 2018-12-11 芜湖莫森泰克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尾门直推撑杆
CN109057611A (zh) * 2018-09-17 2018-12-21 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尾门撑杆、阻尼器及阻尼器的减震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0622A (zh) * 2017-10-20 2018-01-26 上海万超汽车天窗有限公司 一种改良型电动撑杆
CN108979420A (zh) * 2018-07-06 2018-12-11 芜湖莫森泰克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尾门直推撑杆
CN109057611A (zh) * 2018-09-17 2018-12-21 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尾门撑杆、阻尼器及阻尼器的减震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85200U (zh) 一种改良型电动撑杆
CN107630622B (zh) 一种改良型电动撑杆
CN206092897U (zh) 谐波减速器用滚子轴承
CN206242835U (zh) 一种改进的汽车控制臂衬套
CN206171583U (zh) 一种新型的挡泥板支架总成
CN206968328U (zh) 一种悬架衬套
CN205765945U (zh) 一种轴承拆卸装置
CN207416966U (zh) 一种用于电动撑杆的衬套
CN109973248A (zh) 一种具有多功能接口的贮箱壳体
CN211175116U (zh) 一种具体有活塞两部分组成的离合器工作缸结构
CN105734907B (zh) 一种洗衣机用减速离合器及洗衣机
CN105734908B (zh) 一种洗衣机用减速离合器及洗衣机
CN201217361Y (zh) 卷边式汽车轮毂轴承单元
CN209294524U (zh) 一种新型增压器用电磁泄压阀
CN209150897U (zh) 电动推杆
CN209385521U (zh) 一种变速箱转速传感器靶轮及其安装结构
CN209925520U (zh) 一种新型驱动桥主动锥齿轮导向结构
CN207485199U (zh) 一种用于电动撑杆的球头座
CN209170127U (zh) 一种多段空心电机轴结构
CN206449201U (zh) 一种汽轮机提升杆密封装置
CN209430299U (zh) 一种发动机的活塞销
CN212479948U (zh) 便于加工组装的盘毂
CN207421284U (zh) 一种用于电动撑杆的缓冲套
CN210686638U (zh) 一种导轮自动消除轴承游隙结构
CN209539003U (zh) 汽车电动撑杆的电机齿轮箱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