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77693U - 一种取艾灰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取艾灰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77693U
CN207477693U CN201720508559.4U CN201720508559U CN207477693U CN 207477693 U CN207477693 U CN 207477693U CN 201720508559 U CN201720508559 U CN 201720508559U CN 207477693 U CN207477693 U CN 2074776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nese mugwort
collection box
inclined plate
utility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0855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岳增辉
谢志强
袁建菱
谢莉娜
郑雪娜
吴雪芬
郭鑫
刘丽
陈小丽
魏歆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172050855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776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776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776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取艾灰器,包括收集盒、挡板和斜板,所述收集盒呈中空结构且左侧开口,所述收集盒的右侧安装有把手;所述收集盒左侧的底边与所述斜板的底边成角度连接;所述斜板的顶边由其边缘向内设置有缺口;所述斜板的斜顶面的两侧均安装有所述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收集盒的左侧相接,所述斜板上开设有和缺口连通的通道以及和通道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固定在通孔边沿的挡灰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方便、制造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取艾灰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取艾灰器。
背景技术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其燃烧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精气的活动来调节人体紊乱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目前艾灸作为医疗保健技术得到广大中医医生、患者、各类养生馆的喜爱。其中温针灸是临床常用的一种艾灸治疗方式,温针灸操作时,在针刺得气后于针柄上一壮艾绒或短艾柱,在艾绒及艾柱燃烧的过程,热力通过针身传递到施术部位。在艾绒及艾柱燃烧过程会产生艾灰,艾灰掉落易烫伤患者皮肤,另者艾绒或艾柱燃尽后,艾灰会残留在针柄上,取针前必须把艾灰取掉,这样既方便取针,又防止艾灰散落,对患者皮肤造成烫伤及污染治疗床,为此如何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取艾灰时简单方便的取艾灰器,其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方便、制造成本低的取艾灰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取艾灰器,包括收集盒、挡板和斜板,所述收集盒呈中空结构且左侧开口,所述收集盒的右侧安装有把手;所述收集盒左侧的底边与所述斜板的底边成角度连接;所述斜板的顶边由其边缘向内设置有缺口;所述斜板的斜顶面的两侧均安装有所述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收集盒的左侧相接,所述斜板上开设有和缺口连通的通道以及和通道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固定在通孔边沿的挡灰条。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进一步地,所述斜板与水平面成20-40°。
进一步地,所述缺口为三角形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三角形缺口的顶角为10-15°,高为2-3cm,底为2-6mm。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盒的外部呈矩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其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操作人员通过手持把手,缺口穿过针身,再整体由下往上移动而穿过针身,在缺口边缘的作用下剥取针柄上的艾灰,艾灰会顺利落在斜板的斜顶面上,由于斜板成倾斜状态,从而艾灰在自重作用下会自动滑落至收集盒内,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以防止了艾灰掉落而灼伤患者皮肤,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在针灸时,针灸针还可以穿过缺口,通过通道,进入到通孔内,针灸针上设置有艾柱,艾柱在燃烧过程中掉落的艾灰落下来后,由于挡灰条的限制,艾灰不会通过通孔掉落下去,接触人的皮肤,造成烫伤。本实用新型的挡灰条可以采用橡胶制成,是柔软的,不会对针灸针形成障碍,其针灸针可以在通孔位置进行一定空间的活动,同时又保证了艾灰不会掉落到斜板之外的其它地方,造成困扰和烫伤。
2、本实用新型的收集盒呈中空结构且左侧开口,即收集盒左侧开口,其余侧封闭,以使得艾灰由斜板自动滑落至收集盒内后,不会因风吹等而导致艾灰从收集盒内散落出去,而灼伤患者皮肤。
3、本实用新型把手的设计,方便了本实用新型取艾灰器的持取,大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取艾灰器的操作范围,同时降低了操作难度。
4、本实用新型的把手外表面有防滑纹,以起到防滑作用,以方便操作人员握持把手,防止操作人员手没有握紧把手而导致艾灰掉落,而灼伤患者皮肤。
5、本实用新型缺口为三角形缺口,以方便手持把手操作时,操作人员更容易瞄准针身,同时方便穿过针身,以顺利取得艾灰。
6、本实用新型斜板两侧面的两挡板,保证了艾灰能顺利沿着斜板而自动滑落至收集盒内,以防止艾灰从斜板的两侧面散落出去,而灼伤患者皮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图1的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斜板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标记:
1把手,2收集盒,3挡板,4斜板,5缺口、6通道、7通孔、8挡灰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参照图1-图5,本实施例的一种取艾灰器,包括收集盒2、挡板3和斜板4,所述收集盒2呈中空结构且左侧开口,所述收集盒2的右侧安装有把手1;所述收集盒2左侧的底边与所述斜板4的底边成角度连接;所述斜板4的顶边由其边缘向内设置有缺口5;所述斜板4的斜顶面的两侧均安装有所述挡板3;所述挡板3与所述收集盒2的左侧相接,所述斜板4上开设有和缺口5连通的通道6以及和通道6连通的通孔7,所述通孔7内设置有固定在通孔7边沿的挡灰条8。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操作人员手持把手1,将缺口5穿过针身;此时手持把手1将本实用新型的取艾灰器整体由下往上移动而穿过针身,在缺口5边缘的作用下剥取针柄上的艾灰,艾灰会顺利落在斜板4的斜顶面上,由于斜板4成倾斜状态,从而艾灰在自重作用下会自动落入至收集盒2内,以上即完成了一次取艾灰的过程,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防止了艾灰掉落而灼伤患者皮肤,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在针灸时,针灸针还可以穿过缺口5,通过通道6,进入到通孔7内,针灸针上设置有艾柱,艾柱在燃烧过程中掉落的艾灰落下来后,由于挡灰条8的限制,艾灰不会通过通孔7掉落下去,接触人的皮肤,造成烫伤。本实用新型的挡灰条8可以采用橡胶制成,是柔软的,不会对针灸针形成障碍,其针灸针可以在通孔7位置进行一定空间的活动,同时又保证了艾灰不会掉落到斜板4之外的其它地方,造成困扰和烫伤。本实用新型的挡灰条为条形状,各个相邻挡灰条8之间有间隙,间隙的开口不足以使艾灰掉落下去,间隙的最大宽度为1-3mm。挡灰条8的一端固定在通孔7侧壁上;另一端自由活动,且另一端端部环绕形成孔洞,方便针灸针的活动,孔洞的大小也不足以使艾灰掉落,为0.3-0.8cm。
本实用新型斜板4两侧面的两挡板3,保证了艾灰能顺利沿着斜板4而自动滑落至收集盒2内,以防止艾灰从斜板4的两侧面散落出去,而灼伤患者皮肤。
本实用新型的收集盒2呈中空结构且左侧开口,即收集盒2左侧开口,其余侧封闭,以使得艾灰由斜板4自动滑落至收集盒2内后,不会因风吹等而导致艾灰从收集盒2内散落出去,而灼伤患者皮肤。
本实用新型把手1的设计,方便了本实用新型取艾灰器的持取,大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取艾灰器的操作范围,同时降低了操作难度。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把手1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防滑纹起防滑作用,以方便操作人员握持把手1,防止医护人员手没有握紧把手1而导致艾灰掉落,而灼伤患者皮肤。
本实施例中,所述斜板4与水平面成20-40°,优选地,所述斜板4与水平面成30°,在此角度范围内以能保证艾条从斜板4的斜顶面完全自动落入至收集盒2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缺口5为三角形缺口。优选地,所述三角形缺口的顶角a为10-15°,高h为2-3cm,底b为2-6mm。其缺口5不仅方便操作人员瞄准而对准针身,同时方便缺口5穿过针身。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收集盒2的外部呈矩形结构,以降低收集盒2的设计费用,同时方便收集盒2的制造。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取艾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盒(2)、挡板(3)和斜板(4),所述收集盒(2)呈中空结构且左侧开口,所述收集盒(2)的右侧安装有把手(1);所述收集盒(2)左侧的底边与所述斜板(4)的底边成角度连接;所述斜板(4)的顶边由其边缘向内设置有缺口(5);所述斜板(4)的斜顶面的两侧均安装有所述挡板(3);所述挡板(3)与所述收集盒(2)的左侧相接,所述斜板(4)上开设有和缺口(5)连通的通道(6)以及和通道(6)连通的通孔(7),所述通孔(7)内设置有固定在通孔(7)边沿的挡灰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艾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艾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4)与水平面成20-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艾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5)为三角形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取艾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缺口的顶角为10-15°,高为2-3cm,底为2-6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艾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盒(2)的外部呈矩形结构。
CN201720508559.4U 2017-05-09 2017-05-09 一种取艾灰器 Active CN2074776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08559.4U CN207477693U (zh) 2017-05-09 2017-05-09 一种取艾灰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08559.4U CN207477693U (zh) 2017-05-09 2017-05-09 一种取艾灰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77693U true CN207477693U (zh) 2018-06-12

Family

ID=62483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08559.4U Active CN207477693U (zh) 2017-05-09 2017-05-09 一种取艾灰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776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10087U (zh) 艾灸贴
CN201978144U (zh) 艾灸器
CN210228673U (zh) 一种用于中医临床的隔药灸装置
CN207477693U (zh) 一种取艾灰器
CN203988984U (zh) 督任二脉铺灸盒
CN205913535U (zh) 多功能大艾灸箱
CN204636985U (zh) 一种艾灸装置
CN204208031U (zh) 一种防烫伤恒温艾灸盒
CN203252895U (zh) 铺灸盒
CN201832122U (zh) 一种艾灸盒
CN206482848U (zh) 一种艾灸架
CN208372121U (zh) 新型艾灸盒
CN203447502U (zh) 艾灸器
CN204364434U (zh) 一种眼部温灸盒
CN203861569U (zh) 一种艾灸保健治疗床
CN211561073U (zh) 一种中医内科用艾灸治疗装置
CN207886433U (zh) 一种新型艾灸器
CN203710351U (zh) 一种腿部艾灸装置
CN207075978U (zh) 一种自点燃艾灸贴
CN206577128U (zh) 一种艾灸罐
CN201542915U (zh) 艾灸熏蒸床
CN206651994U (zh) 一种多功能灸疗器、灸疗床
CN205268569U (zh) 一种枕颈部艾灸箱
CN201019836Y (zh) 理疗器具
CN207804612U (zh) 不倒翁式艾灸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