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74806U - 连接器和数据传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和数据传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74806U
CN207474806U CN201721542190.5U CN201721542190U CN207474806U CN 207474806 U CN207474806 U CN 207474806U CN 201721542190 U CN201721542190 U CN 201721542190U CN 207474806 U CN207474806 U CN 2074748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magnetic means
transmission line
terminal assemblies
pcb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4219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54219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748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748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748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和数据传输装置。其中,连接器,用于数据传输装置,数据传输装置包括传输线,连接器包括:壳体;端子组件,端子组件的一端卡设在壳体内;第一磁力装置,设置在壳体背离端子组件的一端的一侧;传输线设置有与第一磁力装置相适配的第二磁力装置;其中,通过第一磁力装置和第二磁力装置的相互作用实现连接器与传输线的连接和分离。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磁力装置和第二磁力装置使得可利用一个传输线实现与多个不同规格的连接器的连接或分离,降低了生产成本及使用成本,同时,该结构设置使得当传输线受到较大外力冲击时,可当即切断传输线与连接器的连接,避免了因较大外力作用而使传输线甚至是连接器损坏的情况发生。

Description

连接器和数据传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终端装配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连接器和数据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如图1至图4所示,Type-C公头连接器1’内的PCB板10’(Printed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以焊接的方式连接传输线,进而使得Type-C公头连接器1’与传输线连接,该结构设置使得具有不同规格接头的电子设备要使用多个Type-C公头连接器1’及与之连接的多个传输线,致使提高了使用成本,且在用户误碰传输线时,传输线易因外力作用而将Type-C公头连接器1’带出电子设备外,进而会导致传输线、Type-C公头连接器1’甚至是电子设备发生损坏的情况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连接器,用于数据传输装置,数据传输装置包括传输线,连接器包括:壳体;端子组件,端子组件的一端卡设在壳体内;第一磁力装置,设置在壳体背离端子组件的一端的一侧;传输线设置有与第一磁力装置相适配的第二磁力装置;其中,通过第一磁力装置和第二磁力装置的相互作用实现连接器与传输线的连接和分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包括:壳体、端子组件及第一磁力装置。通过设置端子组件,使得端子组件的一端卡设在壳体内,实现连接器与其他部件的连接;进一步地,利用第一磁力装置和传输线的第二磁力装置的相互作用可实现连接器与传输线的连接和断开,该结构设置使得可利用一个传输线实现与多个不同规格的连接器的连接或分离,降低了生产成本及用户的使用成本,提升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及用户体验,同时,该结构设置使得当传输线受到较大外力冲击时,可当即切断传输线与连接器的连接,避免了因较大外力作用而使传输线甚至是连接器损坏的情况发生,延长了连接器和传输线的使用寿命。同时,该结构设置合理,便于加工及量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连接器,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端子组件包括:支架和两个端子;两个端子以支架为对称面呈镜像分布在支架的相对两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端子的数量为两个,即,端子组件包括支架和两个结构一样的端子,也就是说,该端子是利用一个模具而生产的,并使两个端子以支架为对称面呈镜像分布在支架的相对两端,进而实现连接器与其他部件的连接。该结构设置简化了产品的生产工艺,减少了生产设备的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支架上设置有卡槽,两个端子上分别设置有与卡槽相适配的卡扣。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支架和端子上分别设置卡槽和卡扣,利用卡扣和卡槽的卡合来实现支架和两个端子的装配,该结构设置合理,便于加工,生产成本低,且便于安装及后续的拆卸、维护。同时,由于设置了两个一样结构的端子,故,可不用考虑安装的位置及顺序,提升了生产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连接器还包括:PCB板,设置在端子组件的另一端的端头围成的凹槽结构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端头的结构,使得端头围成凹槽结构,进而便于PCB板的安装,即,合理设置端头的结构,降低PCB板对连接器空间的占用率,便于连接器的其他部件的合理布局。同时,端头的结构设置可对PCB板起到保护和支撑的作用,进而可减缓和降低作用在PCB板上的外力,延长了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PCB板的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槽,端头卡设在安装槽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PCB板的结构,使得端头卡设在PCB板的安装槽内,即,合理设置PCB板的结构,降低PCB板和端头对连接器内部空间的占用率,便于连接器的其他部件的合理布局。具体地,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PCB板的安装槽和端头,安装槽的设置增大了端头和PCB板的接触面积,便于焊接,且增强了焊接的强度,保证了PCB板和端头连接的可靠性及稳固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PCB板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导通部,端头设置有与第一导通部相适配的第二导通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PCB板和端头上分别设置第一导通部和第二导通部,使得PCB板和端头连接在一起,进而实现连接器进行数据传递或通信的目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壳体包括:金属壳和设置在金属壳内的第一塑胶体,第一塑胶体设置呈中空的腔体;端子组件的一端卡设在腔体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壳体包括:金属壳和设置在金属壳内的第一塑胶体,第一塑胶体的设置可以起到减缓作用在第一塑胶体内部的器件的作用力,延长连接器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金属壳的设置增强了连接器的强度,降低了设置在金属壳内部的器件的折损率,进一步保证了连接器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端子组件的一端卡设在腔体内,即,第一塑胶体对端子组件起到定位和固定的作用,保证了装配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磁力装置包括:磁铁和设置在磁铁内的第二塑胶体;磁铁包覆所述端子组件的另一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磁力装置包括:磁铁和设置在磁铁内的第二塑胶体,利用磁铁实现连接器与所述传输线的连接和分离,第二塑胶体起到导向和减缓冲击力的作用;进一步地,磁铁包覆端子组件的另一端,对端子组件起到保护的作用,可减缓作用在端子组件的冲击力,同时,磁铁的结构设置增大了连接器的吸附力,使得第一磁性装置可全方位、多角度地连接第二磁力装置,进而保证了连接器与传输线连接的稳固性及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连接器包括以下任一种或其组合:USB连接器、Type-C连接器及Lithgning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传输线;及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连接器设置有与第二磁力装置相适配的第一磁力装置;其中,通过第一磁力装置和第二磁力装置的相互作用实现连接器与传输线的连接和断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因包括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因此具有上述连接器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做一一陈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中Type-C公头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相关技术中Type-C公头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3为图2所示Type-C公头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4为图2所示Type-C公头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和传输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分解图。
其中,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Type-C公头连接器,10’PCB板;
图5至图8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连接器,10壳体,102金属壳,104第一塑胶体,20端子组件,202支架,204端子,206卡槽,208卡扣,210端头,30第一磁力装置,302第二塑胶体,304磁铁,40PCB板,402安装槽,2传输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5至图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器1和数据传输装置。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连接器1,用于数据传输装置,数据传输装置包括传输线2,连接器1包括:壳体10;端子组件20,端子组件20的一端卡设在壳体10内;第一磁力装置30,设置在壳体10背离端子组件20的一端的一侧;传输线2设置有与第一磁力装置30相适配的第二磁力装置;其中,通过第一磁力装置30和第二磁力装置的相互作用实现连接器1与传输线2的连接和分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1包括:壳体10、端子组件20及第一磁力装置30。通过设置端子组件20,使得端子组件20的一端卡设在壳体10内,实现连接器1与其他部件的连接;进一步地,利用第一磁力装置30和传输线2的第二磁力装置的相互作用可实现连接器1与传输线2的连接和断开,该结构设置使得可利用一个传输线2实现与多个不同规格的连接器1的连接或分离,降低了生产成本及用户的使用成本,提升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及用户体验,同时,该结构设置使得当传输线2受到较大外力冲击时,可当即切断传输线2与连接器1的连接,避免了因较大外力作用而使传输线2甚至是连接器1损坏的情况发生,延长了连接器1和传输线2的使用寿命。具体地,第一磁力装置30包覆端子组件20的另一端,对端子组件20起到保护的作用,可减缓作用在端子组件20的冲击力,同时,第一磁性装置的结构设置增大了连接器1的吸附力,使得第一磁性装置可全方位、多角度地连接第二磁力装置,进而保证了连接器1与传输线2连接的稳固性及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6所示,端子组件20包括:支架202和两个端子204;两个端子204以支架202为对称面呈镜像分布在支架202的相对两端。
在该实施例中,端子204的数量为两个,即,端子组件20包括支架202和两个结构一样的端子204,也就是说,该端子204是利用一个模具而生产的,并使两个端子204以支架202为对称面呈镜像分布在支架202的相对两端,进而实现连接器1与其他部件的连接。该结构设置简化了产品的生产工艺,减少了生产设备的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6所示,支架202上设置有卡槽206,两个端子204上分别设置有与卡槽206相适配的卡扣208。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支架202和端子204上分别设置卡槽206和卡扣208,利用卡扣208和卡槽206的卡合来实现支架202和两个端子204的装配,该结构设置合理,便于加工,生产成本低,且便于安装及后续的拆卸、维护。同时,由于设置了两个一样结构的端子204,故,可不用考虑安装的位置及顺序,提升了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6至图8所示,连接器1还包括:PCB板40,设置在端子组件20的另一端的端头210围成的凹槽结构内。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合理设置端头210的结构,使得端头210围成凹槽结构,进而便于PCB板40的安装,即,合理设置端头210的结构,降低PCB板40对连接器1空间的占用率,便于连接器1的其他部件的合理布局。同时,端头210的结构设置可对PCB板40起到保护和支撑的作用,进而可减缓和降低作用在PCB板40上的外力,延长了连接器1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6所示,PCB板40的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槽402,端头210卡设在安装槽402内。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合理设置PCB板40的结构,使得端头210卡设在PCB板40的安装槽402内,即,合理设置PCB板40的结构,降低PCB板40和端头210对连接器1空间的占用率,便于连接器1的其他部件的合理布局。具体地,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PCB板40的安装槽402和端头210,安装槽402的设置增大了端头210和PCB板40的接触面积,便于焊接,且增强了焊接的强度,保证了PCB板40和端头210连接的可靠性及稳固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PCB板40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导通部,端头210设置有与第一导通部相适配的第二导通部。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PCB板40和端头210上分别设置第一导通部和第二导通部,使得PCB板40和端头210连接在一起,进而实现连接器1进行数据传递或通信的目的。
具体实施例中,PCB板40的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槽402,安装槽402内设置有第一导通部,端头210设置有与第一导通部相适配的第二导通部,通过第一导通部和第二导通部的连接使得PCB板40和端头210连接在一起,进而实现连接器1进行数据传递或通信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6所示,壳体10包括:金属壳102和设置在金属壳102内的第一塑胶体104,第一塑胶体104设置呈中空的腔体;端子组件20的一端卡设在腔体内。
在该实施例中,壳体10包括:金属壳102和设置在金属壳102内的第一塑胶体104,第一塑胶体104的设置可以起到减缓作用在第一塑胶体104内部的器件的作用力,延长连接器1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金属壳102的设置增强了连接器1的强度,降低了设置在金属壳102内部的器件的折损率,进一步保证了连接器1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端子组件20的一端卡设在腔体内,即,第一塑胶体104对端子组件20起到定位和固定的作用,保证了装配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具体地,金属壳102为铁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6所示,第一磁力装置30包括:磁铁304和设置在磁铁304内的第二塑胶体302;磁铁304包覆所述端子组件20的另一端。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磁力装置30包括:磁铁304和设置在磁铁304内的第二塑胶体302,利用磁铁304实现连接器1与所述传输线2的连接和分离,第二塑胶体302起到导向和减缓冲击力的作用;进一步地,磁铁304包覆端子组件20的另一端,对端子组件20起到保护的作用,可减缓作用在端子组件20的冲击力,同时,磁铁304的结构设置增大了连接器1的吸附力,使得第一磁性装置可全方位、多角度地连接第二磁力装置,进而保证了连接器1与传输线2连接的稳固性及可靠性。
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磁力装置30为一体式结构,结构紧凑且稳定可靠,占用空间面积小,且加工工艺简单,耗时少,生产成本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连接器1包括以下任一种或其组合:USB连接器1、Type-C连接器1及Lithgning连接器1。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箭头方向指示了装配顺序,支架202和两个端子204利用卡槽206、卡扣208装配在一起,形成端子组件20;端子组件20与第一塑胶体104装配在一起,形成第一组件;第一组件与铁壳装配在一起,形成第二组件;将PCB板40与第二组件装配在一起,形成第三组件;将磁铁304与第三组件装配在一起,形成第四组件,将第二塑胶体302与第四组件装配在一起,形成连接器1。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箭头方向指示了端头210与PCB板40的连接处,并利用焊接的方式将端头210与PCB板40连接在一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传输线2;及如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器1,连接器1设置有与第二磁力装置相适配的第一磁力装置30;其中,通过第一磁力装置30和第二磁力装置的相互作用实现连接器1与传输线2的连接和断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因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器1,因此具有上述连接器1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做一一陈述。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用于数据传输装置,所述数据传输装置包括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
壳体;
端子组件,所述端子组件的一端卡设在所述壳体内;
第一磁力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背离所述端子组件的一端的一侧;
所述传输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力装置相适配的第二磁力装置;
其中,通过所述第一磁力装置和所述第二磁力装置的相互作用实现所述连接器与所述传输线的连接和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组件包括:支架和两个端子;
所述两个端子以所述支架为对称面呈镜像分布在所述支架的相对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卡槽,所述两个端子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卡槽相适配的卡扣。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PCB板,设置在所述端子组件的另一端的端头围成的凹槽结构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PCB板的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端头卡设在所述安装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PCB板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导通部,所述端头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通部相适配的第二导通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金属壳和设置在所述金属壳内的第一塑胶体,所述第一塑胶体设置呈中空的腔体;
所述端子组件的一端卡设在所述腔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磁力装置包括:磁铁和设置在所述磁铁内的第二塑胶体;
所述磁铁包覆所述端子组件的另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包括以下任一种或其组合:USB连接器、Type-C连接器及Lithgning连接器。
10.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输线,设置有第二磁力装置;及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磁力装置相适配的第一磁力装置;
其中,通过所述第一磁力装置和所述第二磁力装置的相互作用实现所述连接器与所述传输线的连接和断开。
CN201721542190.5U 2017-11-17 2017-11-17 连接器和数据传输装置 Active CN2074748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42190.5U CN207474806U (zh) 2017-11-17 2017-11-17 连接器和数据传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42190.5U CN207474806U (zh) 2017-11-17 2017-11-17 连接器和数据传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74806U true CN207474806U (zh) 2018-06-08

Family

ID=62261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42190.5U Active CN207474806U (zh) 2017-11-17 2017-11-17 连接器和数据传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748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12624Y (zh) 电子卡连接器
US8469747B2 (en) Card connector
TW200618202A (en) LSI package with interface module, transmission line package, and ribbon optical transmission line
HK1120662A1 (en) Insulation displacement connector and equipment for telecommunications and data technology
US8277229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CN105576407A (zh) 一种卡扣式毛纽扣电连接器
US20120171898A1 (en) Modular jack with magnetic module od reduced profile
CN105474478B (zh) 通信终端卡连接器及通信终端
CN204992132U (zh) 卡座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07474806U (zh) 连接器和数据传输装置
CN202308587U (zh) 磁性连接器、间接式磁性连接器及间接式磁性连接器结构
CN101801155A (zh) 柔性印刷电路板及安装有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电连接器
TWM460427U (zh) 連接器插頭結構
CN202308687U (zh) 电连接器插座、电连接器插头及电连接器总成
CN202841214U (zh) 手机电池背夹
US20110165783A1 (en) Dual Card Connector
TWM370212U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assembly
CN202737255U (zh) 电容接地型连接器
CN204992034U (zh) 平行配合式基板对基板连接器
CN210074206U (zh) 一种小型热插拔连接器壳体
CN207800953U (zh) 一种插座结构以及插头结构
CN214313720U (zh) 一种便于拆卸组装的连接器
CN211979567U (zh) 一种应用于便携加固机的cpci后走线结构
CN201104342Y (zh) 线缆连接器模块
CN214100931U (zh) 一种紧凑型充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