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62366U - 一种肺部治疗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肺部治疗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62366U
CN207462366U CN201720397850.9U CN201720397850U CN207462366U CN 207462366 U CN207462366 U CN 207462366U CN 201720397850 U CN201720397850 U CN 201720397850U CN 207462366 U CN207462366 U CN 2074623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lung
pipe
sub
b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9785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39785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623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623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623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肺部治疗仪,包括灌吸组件、导管组件,灌吸组件包括用于灌注气体或液体的灌注子组件、用于吸取以及排出肺部污物的排污子组件,导管组件包括灌注管、排污管,灌注子组件单向连通灌注管,排污管单向连通排污子组件,导管组件上设有用于密封的气囊。其中,导管组件可插入到肺部中,膨胀后的气囊可贴合在气管内壁,以起到密封作用,使得肺部处于一相对密封的环境,进而此时灌注子组件可通过灌注管灌注气体、液体等至肺部,灌注效果佳,排污子组件可通过排污管排出肺部的污物,排污清理效果佳;同时导管组件还可插入到肺部的某一区域,膨胀后的气囊与支气管内壁贴合,进而可实现肺部的局部区域的清理。

Description

一种肺部治疗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肺部治疗仪。
背景技术
由于大气污染、吸烟、人口老龄化及其他因素等,呼吸衰竭、肺气肿、肺脓肿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而大部分的呼吸系统疾病都伴随着有肺部积痰、积液等,而肺部中的积痰、积液等污物依靠身体本身很难排出,其淤积于肺部,容易造成肺部感染以及影响人们的正常呼吸等,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严重者还可导致呼吸困难,甚至是出现死亡情况。
现有的技术是采用辅助装置帮助人们清理肺部污物,以保证呼吸道畅通,如申请号201010297841.5中公开的一种吸痰装置,其管体上设有吸痰通道和注氧通道,可以达到吸痰、供氧的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肺部可通过气管、口部与外部空气连通,进而该管体插入肺部后,在吸痰或者供氧过程中,由于肺部不是处于密闭环境,吸痰过程中气压差较小,吸痰操作较为困难,并且无法清理干净,同时在供氧时,氧气也可以通过气管流动至外部的空气中,供氧效果不佳;且由于肺部整体构造复杂,具有左右两部分,且左右两部分中还具有很多支气管等,而在实际中,积痰、积液、积尘等污物可能只是分布在肺部的某一区域,此时只需要对肺部的某一局部区域进行清理,而现有的装置无法对肺部的某一区域进行单独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现有的装置在工作过程中,清理操作较为困难、难以清理干净、供氧效果不佳以及无法对肺部的某一区域进行单独清理的缺陷,提供一种肺部治疗仪。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肺部治疗仪,包括灌吸组件、导管组件,其中,所述灌吸组件包括用于灌注气体或液体的灌注子组件、用于吸取以及排出肺部污物的排污子组件,所述导管组件包括灌注管、排污管,所述灌注子组件单向连通所述灌注管,所述排污管单向连通所述排污子组件,所述导管组件上设有用于密封的气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灌注子组件上设有用于单向为所述灌注子组件供给气体或液体的进料口。
所述排污子组件上设于用于单向排出所述肺部污物的排污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灌注子组件、排污子组件同步动作并且二者的容积变化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灌注子组件包括第一缸体、设于第一缸体内的第一活塞件;
所述排污子组件包括第二缸体、设于第二缸体内的第二活塞件;
其中,在第一活塞件、第二活塞件同步动作时,所述第一活塞件在所述第一缸体带来的容积变化与所述第二活塞件在所述第二缸体带来的容积变化相同;
且所述第一缸体单向连通所述灌注管,所述第一缸体上设有所述进料口,所述排污管单向连通所述第二缸体,所述第二缸体上设有所述排污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活塞件、所述第二活塞件通过连杆连接;
或者所述第一活塞件、所述第二活塞件通过连杆连接,且所述连杆与一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有控制装置;
或者所述第一活塞件、所述第二活塞件分别各自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控制两个驱动装置同时动作带动第一活塞件、所述第二活塞件同时动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灌注管套装在所述排污管的管道内;
或者所述排污管套装在所述灌注管的管道内;
或者所述灌注管与所述排污管并列设置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肺部治疗仪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导管组件前端端部的位置以及方向的调节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导管组件前端设有用于避免在灌吸过程中所述导管组件的管道被肺部组织堵塞的管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管头上设有摄像头或荧光定位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肺部治疗仪还包括用于方便所述导管组件插入肺部的引导管。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肺部治疗仪,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导管组件可插入至气管或肺部中,设于导管组件上气囊可充气膨胀贴合在气管内壁,以起到密封作用,即可使得肺部处于一相对密封的环境,进而,在肺部处于相对密封的环境时,灌注子组件通过灌注管灌注气体(例如氧气)、液体(例如药水)等至肺部,进而气体、液体只能在肺部内流动,无法流出,灌注效果佳;同时肺部处于相对密封的环境,排污子组件在工作过程中,排污管的管端附近可形成负压区,进而排污管的管端附近的污物(积尘、积液、积痰、废气等)可从排污管排出,排污清理效果佳,且能彻底清理肺部中的污物。
同时当肺功能失常时,灌注子组件和排污子组件可同步运作,即排污子组件可吸取出一定量的肺部的污物(如废气、积液、积痰、积尘等),灌注子组件可快速补充等量的气体或液体,进而可实现肺部中的污物与外界的气体、液体的等量交换,从而可避免对肺部造成损伤,可快速恢复肺功能,例如,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排污子组件吸取出一定量的肺部的污物,灌注子组件快速补充等量的氧气至肺部,进而进而肺部中的肺泡组织可与该氧气实现气体交换,以供人体所需,进而该肺部治疗仪可起到帮助患者呼吸的作用。
同时导管组件还可插入到肺部的某一区域,气囊充气膨胀后与气管内壁或支气管内壁贴合,以达到肺部的局部区域密封的效果,进而可实现肺部的局部区域的清理。
进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肺部治疗仪,其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功能多,可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可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肺部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肺部治疗仪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灌注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灌注子组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灌注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灌注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灌吸组件与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导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导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导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肺部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导管组件与握持部的截面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提供的导管组件与管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管头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导管组件、调节组件、管头的截面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引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导管组件、引导管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一种肺部治疗仪,包括灌吸组件1、导管组件2,其中,灌吸组件1包括用于灌注气体或液体的灌注子组件11、用于吸取以及排出肺部污物的排污子组件12,导管组件2包括灌注管21、排污管22,灌注子组件11 单向连通灌注管21,排污管22单向连通排污子组件12,导管组件2上设有用于密封的气囊23。
上述,具体的,请参阅图2,图2为肺部治疗仪的截面示意图,导管组件 2可插入到肺部中,同时当导管组件2插入到肺部相应的位置后,设于导管组件2上的气囊23可充气膨胀,具体的,导管组件2的管壁上设有充气孔231,充气孔231与气囊通过充气管232连通,进而气囊23可通过充气孔231由外部充气膨胀或放气回缩,进而膨胀后的气囊23可与气管的内壁贴合以起到密封作用,即使得肺部与不能通过气管与外部连通,即使得肺部处于一相对密封的环境,进而灌注子组件11进行灌注操作时,即灌注子组件11通过灌注管21灌注气体(如氧气等)或液体(如药水等)时,特别是气体时,如灌注氧气时,氧气进入到肺部,由膨胀后的气囊23密封住,无法通过气管流动到外部,从而能达到较佳的灌注效果;
同时排污子组件12可通过排污管22排出肺部中的污物,具体的,由于膨胀后的气囊23使得肺部与不能通过气管与外部连通,即肺部相对来说处于一密闭的环境中,进而当排污子组件12进行清理(排污)操作时,即排污子组件12开始吸取(即排出)肺部的污物时,由于肺部处于相对密封的环境,进而排污管22的管端附近可形成负压区,排污管22的管端附近的积液、废气等肺部的污物可被吸取到排污管22、排污子组件12中,排污清理效果佳,且能彻底清理肺部中的污物。
上述,当灌注或清理(排污)操作完成后,气囊23可放气回缩,气囊23 脱离气管内壁,导管组件2可从肺部中取出。
可以理解的是,肺部整体构造复杂,具有左右两部分,且左右两部分中还具有很多支气管等,本实施例上述中的肺部治疗仪,当将导管组件2插入到肺部的某一局部区域时,气囊23可充气膨胀,气囊23可与相对应的支气管的内壁贴合,起到密封作用,即使得该局部区域相对来说处于一密闭的环境,进而可实现该局部区域中的灌注以及清理(排污)操作。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肺部治疗仪,其既可对整个肺部进行灌注、清理操作,也可对肺部的某个区域进行灌注、清理操作(此时导管组件2需插入到支气管中,导管组件2应相对较细),进而导管组件2 可为不同尺寸的套装组合,以方便操作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可根据不同人的气管大小、对肺部或者肺部某一区域进行灌注、清理操作等)选取合适尺寸的导管组件2来进行灌注、清理操作;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肺部治疗仪,其优选的工作流程为:先采用合适的较大尺寸导管组件2来对肺部整体进行灌注、清理操作,然后再选取合适的较小尺寸的导管组件2来对肺部的某一区域(如对肺部整体进行灌注、清理操作时未清理干净的某一区域)进行灌注、清理操作,以达到该肺部治疗仪的最佳工作效果(清理干净整个肺部、快速使得整个肺部恢复肺功能等)。
进而,由上述描述可知,为达到上述效果,导管组件2中灌注管21、排污管22只需与灌注子组件11、排污子组件22可拆卸连接即可(例如插接、或者螺纹连接等)。
具体的,灌注子组件11单向连通灌注管21,排污管22单向连通排污子组件12,上述单向连通可以是设置单向阀等,其方式多样,只需能达到上述的效果、功能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的,如图1、图3、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灌注子组件11上设有用于单向为灌注子组件11供给气体或液体的进料口111;
排污子组件12上设于用于单向排出肺部污物的排污口121。
上述,具体的,气体或液体等可由进料口111供给至灌注子组件11,进而以供灌注子组件11灌注到肺部中。
需要理解的是,为了避免进入灌注子组件11中的气体或液体在进料口111 出现回流情况,进料口111单向连通该灌注子组件11,即气体或液体只能从进料口111进入到灌注子组件11中,而灌注子组件11中的气体或液体无法从进料口111中流出;例如进料口111处设置单向阀等,该单向连通的方式多样,在本实施例中只需能达到上述效果、功能即可。
同时,该进料口111可以是与外部的空气(可在进料口处设有空气过滤器等,以免进入的空气含有有害物质)、外部的氧气瓶、液体供给装置(如药水供给装置)等连通,即进料口111可适用于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在此不作赘述。
优选的,灌注子组件11、排污子组件12同步动作并且二者的容积变化相同。
上述,具体的,该肺部治疗仪在进行清理(排污)操作时,排污子组件 12会吸取出一定量肺部中的污物(例如废气、积液、积痰等)等,而当灌注子组件11、排污子组件12可同步运作且二者的容积变化相同时,在排污子组件12进行清理(排污)操作吸取出一定量的肺部中的污物后,快速进行灌注操作,灌注子组件11可灌注等量的气体(如氧气、空气等)或液体(如药水等)至肺部,即相对来说,该肺部治疗仪在工作时,可实现肺部中的污物与灌注的气体或/和液体的等量交换,可避免由于吸取排出的污物与灌注的气体或液体的不等量而造成的对肺部的损伤,在该肺部治疗仪工作过程中进一步对肺部起到保护作用,还可快速恢复肺功能,例如,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排污子组件12吸取出一定量的肺部的污物,灌注子组件11快速补充等量的氧气至肺部,进而肺部中的肺泡组织可与该氧气实现气体交换,以供人体所需,从而该肺部治疗仪可起到帮助患者呼吸的作用。上述,灌注子组件11、排污子组件12同步运作,可通过人工或者驱动控制(如驱动装置(电机、电动推杆、气动装置、液压装置等)加控制装置(单片机、PLC控制电路等)即可实现)。
如图3、图4所示,灌注子组件11包括第一缸体112、设于第一缸体112 内的第一活塞件113;排污子组件12包括第二缸体122、设于第二缸体122内的第二活塞件123;
其中,在第一活塞件113、第二活塞件123同时动作时,第一活塞件113 在第一缸体112带来的容积变化与第二活塞件123在第二缸体122带来的容积变化相同;
且第一缸体112单向连通灌注管21,第一缸体112上设有进料口1121,排污管22单向连通第二缸体122,第二缸体122上设有排污口1221。
上述,具体的,第一活塞件113可在第一缸体112中上下移动,进而可实现气体或液体从进料口1121中进入第一缸体112以及气体或液体从第一缸体 112中通过灌注管21灌注到肺部中,例如,当第一活塞件113在第一缸体112 中向上移动时,气体或液体可由进料口1121进入到该第一缸体112中(进料口1121单向连通第一缸体112),当第一活塞件113在第一缸体112中向下移动时,气体或液体可从第一缸体112中通过灌注管21灌注到肺部中;
第二活塞件123可在第二缸体122中上下移动,进而可实现从肺部中吸取肺部中的污物至第二缸体122(实现肺部中肺部的污物的排出)以及通过排污口1221从第二缸体122中排出该肺部的污物至外部,具体的,例如,当第二活塞件123在第二缸体122中向上移动时,肺部与外部的空气(大气压)形成气压差,即排污管22的管端附近形成负压区,从而排污管22的管端附件的气体、液体等肺部的污物可被吸取到第二缸体122中,当第二活塞件123在第二缸体122中向下移动时,被吸取到第二缸体122中的肺部的污物可通过排污口 1221从第二缸体122中排出至缸体外。
上述,具体的,第一活塞件113与第二活塞件123同步运作,进而当第一活塞件113与第二活塞件123向上移动时,气体或液体可由进料口1121进入到该第一缸体112中,且可吸取肺部的污物(通过排污管22)至第二缸体122 中;当第一活塞件113与第二活塞件123向下移动时,气体或液体可从第一缸体112中通过灌注管21灌注到肺部中,且被吸取到第二缸体122中的肺部的污物可通过排污口1221从第二缸体122中排出至外部。
上述一系列的单向连通的方式见前述,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5所示,该肺部治疗仪在工作过程中,为了方便人们观察,第一缸体112以及第二缸体122可以是透明的,以方便第一活塞件113 以及第二活塞件123在运动时,人们可以直观的了解到第一缸体112以及第二缸体122中的容积变化量、第二缸体122中肺部的污物等(可以方便人们了解到肺部的污物的具体情况),并且其第一缸体112、第二缸体122、第一活塞件 113、第二活塞件123上可设置有刻度,进而可以让人们更直观的了解到第一缸体112以及第二缸体122中的容积变化量的具体值(即灌注的具体量、排污的具体量),且导管组件2上也可设置有刻度,进而导管组件2在插入过程中,人们可以直观的通过刻度了解到插入的具体深度等。
同时,具体的,第一缸体112的底部可与灌注管21单向连通,进而可方便第一缸体112中气体或液体能在第一活塞件113的移动下更完全的灌注到肺部中;同理,排污口1221可设置在第二缸体122的底部,进而可方便被吸取到第二缸体122中的肺部污物能在第二活塞件123的移动下更完全的排出到外部;进料口1121在第一缸体112中的位置、排污管22单向连通第二缸体122 的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只需使得进入到第一缸体112中的气体或液体能与从肺部中吸取到肺部的污物等量即可,优选设置在第一缸体112的底部,以使得进入到第一缸体112中的气体或液体能最大量,优选排污管22的底部单向连通第二缸体122,以使得能从肺部中吸取到最大量的肺部的污物。
其中,具体的,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活塞件113、第二活塞件123通过连杆3连接;
上述,通过操纵连杆3(如人工操纵等),即可实现第一活塞件113、第二活塞件123同时动作(即同步动作),一次连杆3的往复运动,即可完成一次灌注、清理操作。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其它结构形式,如第一活塞件113、第二活塞件123通过连杆3连接,且连杆3与一驱动装置连接,驱动装置连接有控制装置;
如第一活塞件113、第二活塞件123分别各自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连接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两个驱动装置同时动作带动第一活塞件、第二活塞件同时动作。
具体的,连杆3可以是通过其它方式进行操纵,例如通过驱动装置(如电机等)驱动,也可以实现第一活塞件113、第二活塞件123同时动作(即同步动作),同时驱动装置还可与控制装置连接,例如单片机等,即控制装置可控制驱动装置的动作,可实现预设次数的该驱动装置的来回往复动作等,即可实现预设次数的第一活塞件113、第二活塞件123同时动作(即同步动作),进而实现预设次数的灌注、排污(清理)操作,方便实用。
上述,具体的,第一活塞件113、第二活塞件123可分别各自连接有驱动装置(如电机),且驱动装置还可连接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也可以是单片机等,进而控制装置可控制与第一活塞件113连接的驱动装置、与第二活塞件 123连接的驱动装置同时动作(即同步动作),还可实现预设次数的与第一活塞件113连接的驱动装置、与第二活塞件123连接的驱动装置的来回往复动作,即可实现预设次数的第一活塞件113、第二活塞件123同时动作(即同步动作),进而实现预设次数的灌注、排污(清理)操作,方便实用。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7所示,该肺部治疗仪还可包括用于起固定作用的机架6,机架6可用于固定灌吸组件1以及其它需要固定的组件、装置等(例如控制装置、驱动装置等),同时,为了方便操作,机架6还可与其它装置连接,例如机架放置在小推车上等,以方便操作人员移动、搬运该肺部治疗仪。
具体的,导管组件2包括灌注管21、排污管22,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灌注管21与排污管22设置在一起,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灌注管21与排污管22也可以不设置在一起,只需能达到前述的效果、功能即可,灌注管21 与排污管22设置在一起,可以方便导管组件2通过口腔、气管插入肺部。
如图8所示,灌注管21可套装在排污管22的管道内;
或者,如图9、图10所示,图9为排污管22套装在灌注管21的管道内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灌注管21与排污管22并列设置在一起时的结构示意图,即也可采用排污管22套装在灌注管21的管道内的结构形式,或者灌注管21与排污管22并列设置在一起。
上述,如图10所示,灌注管21与排污管22并列设置在一起,即灌注管 21可外切排污管22且设置在一起(例如一体成型而成),或者灌注管21通过连接件24(如捆绑件或者胶粘等)与排污管22并列设置在一起。
上述,如图9所示,排污管22套装在灌注管21的管道内,即排污管22 可以内切套装在灌注管21内(此时灌注管21与排污管22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排污管22与灌注管21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也可以是排污管22 套装在灌注管21的管道内且排污管22与灌注管21的管道内壁留有间隙(此时灌注管21可通过连接件与排污管22连接在一起),进而导管组件2的粗细程度即为灌注管21的粗细程度,即该结构形式可以使得导管组件2整体相对较细,以方便导管组件2通过口腔、气管插入肺部,避免因为导管组件2较粗而导致其在插入肺部的过程中对口腔、气管、肺部等造成损伤。
上述,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灌注管21套装在排污管22的管道内,具体的,灌注管21可以内切套装在排污管22内(此时灌注管21与排污管22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灌注管21与排污管22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也可以是灌注管21套装在排污管22的管道内且灌注管21与排污管 22的管道内壁留有间隙(此时灌注管21可通过连接件与排污管22连接在一起),进而导管组件2的粗细程度即为排污管22的粗细程度,即该结构形式可以使得导管组件2整体相对较细,以方便导管组件2通过口腔、气管插入肺部,避免因为导管组件2较粗而导致其在插入肺部的过程中对口腔、气管、肺部等造成损伤,特别是当需要实现肺部局部区域清理排污时,导管组件2需要通过支气管等插入到肺部深处,此时导管组价2应被构造的较细,不宜过粗;同时改结构形式还可相对来说保证排污管较粗,可方便清理(排污)操作过程中肺部的污物的排污,即肺部的污物可能会有浓痰、粘稠状的污物等,排污管22 过细的话,易出现排污管22堵塞的情况,不易清理出肺部的污物。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1和图12所示,导管组件2上还可设置有握持部6,进而导管组件2在插入过程中,握持部6可以方便操作人员握持住该导管组件 2,从而可方便导管组件2插入至肺部,具体的,如图11所示,图中灌注管 21套装在排污管22,握持部6可设于灌注管21与排污管22套装口处,握持部6包容住灌注管与排污管,可用于供操作人员握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以下改进:如图13所示,导管组件2 前端设有用于避免在灌吸过程(即灌注、清理过程)中导管组件2的管道被肺部组织堵塞的管头3。
除以上区别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肺部治疗仪包含实施例1中提供的肺部治疗仪的其他全部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
上述,具体的,导管组件2插入肺部或气管中的一端视为导管组件2的前端,在灌注、清理(排污)操作时,肺部的污物会被吸取到排污管22,同时肺部组织也会被吸取到排污管22,例如肺泡组织(肺部中具有大量的肺泡组织),进而会堵塞住排污管22,甚至是灌注管21,进而设置管头3,可避免肺部组织堵塞导管组件2,即堵塞排污管22、灌注管21。
具体的,如图14所示,图14为图13中管头3处的放大示意图,管头3 类似于一面具有开口的中空壳体,其开口端连接在导管组件2的前端,同时管头3的周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开孔31,为了避免导管组件2插入到肺部后,该开孔31被肺部组织堵塞而导致管头3被堵塞,可尽量设置较多的开孔,进而该开孔的数量和大小,可根据管头3的机械强度、管头3的大小、肺部的污物能否从该开孔中进入等来决定,优选开孔数量为5-30,更优的,数量为10-20,开孔的大小可根据管头3的实际大小以及肺部的污物能否从该开孔中进入等实际情况而定,并且,为了减少管头3被堵塞的情况,该开孔可尽量均布在管头3的周壁,以使得管头3部分或者大部分区域被肺部组织堵塞后,剩余区域还能连通肺部与导管组件2,保证该肺部治疗仪的正常工作。
需要理解的是,导管组件2包括灌注管21以及排污管22,其中,如实施例1中,灌注管21套装在排污管22的管道内;或者排污管22套装在灌注管 21的管道内;或者灌注管21与排污管22并列设置在一起;
进而当灌注管21套装在排污管22的管道内时,管头3可以是安装在排污管22的前端(如排污管22的前端内壁设有螺纹,管头3上设有对应的螺纹,进而管头3与排污管22的前端通过螺纹密封连接);
同理,当排污管22套装在灌注管21的管道内,管头3可以是安装在灌注管21的前端;当灌注管21与排污管22并列设置在一起时,管头3可以是安装在灌注管21以及排污管22上,例如,设置两个管头3,以分别安装在灌注管21、排污管22上,或者设置一个管头3,管头3安装在灌注管21以及排污管22整体上(即导管组件2上),其安装结构较为简单,客采用市面上的现有结构,只需能达到前述功能、效果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的,如图14所示,管头3上设有摄像头5或/和荧光定位件。
上述,具体的,当导管组件2在插入肺部过程中或者插入肺部后,摄像头 5可以监测到管头3在肺部的具体位置,具体的,摄像头可以是采用无线传输模块与外界的显示设备连接,也可以是通过导线与外界的显示设备连接(以传输数据),导管组件2的管道周壁上可以设有出线孔,进而导线可以通过导管组件2的管道以及出线孔与外界的显示设备连接。荧光定位件6的作用与摄像头5类似,可采用市面上的医用荧光定位装置等,摄像头5的摄像部位可能会出现被肺部组织挡住或者沾染肺部的污物以至于被弄脏等情况,进而可能出现人们无法根据摄像头5采集到的图片或者视频判断出导管组件2插入到肺部的具体位置的情况,相对来说,荧光定位件6可以不受该些因素的影响,即可以在不同的使用环境,发出荧光,进而人们可以根据荧光的位置分析出导管组件 2插入肺部的位置,实现精确定位。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做了以下改进:如图15所示,该肺部治疗仪还包括用于调节导管组件2前端端部或者管头3的位置以及方向的调节组件。
除以上区别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肺部治疗仪包含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提供的肺部治疗仪的其他全部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
具体的,具体的,导管组件2插入肺部或气管中的一端视为导管组件2 的前端,调节组件可用于调节导管组件2前端端部或者管头3的位置以及方向,即当导管组件2插入到肺部中后,可能会出现插入的位置与预想的位置有偏差或者导管组件2或者管头3被肺部组织堵塞等情况,进而此时可操纵调节组件,以调节导管组件2前端端部或者管头3的方向(例如使得导管组件2前端端部向某一方向弯曲等)以及位置(例如使得导管组件2前端端部向某一方向弯曲或者使得导管组件2前端端部收缩等);
如图15所示,调节组件包括至少一根与导管组件2前端端部连接的调节线41、以及与调节线41连接的用于收缩或者放长调节线41的调节件42,调节件42可由握持部6所固定,其中调节线41的数量决定可调方向的多少,例如,设有4根调节线41,则每根调节线41的收缩,都会带动导管组件2前端端部或者管头3往该根调节线41收缩方向收缩,即带动导管组件2前端端部或者管头3往该收缩方向弯曲,其它方向与上述描述类似,同时当4根调节线41均收缩时,则会带动导管组件2前端端部或者管头3整体收缩。
需要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对实施例1做改进时,实施例1中导管组件2 的前端未设有管头3,此时,调节组件用于调节导管组件2前端端部的位置以及方向即可,此时调节线41与导管组件2的前端连接即可。
本实施例对实施例2做改进时,实施例2中导管组件2的前端设有管头3,此时调节组件用于调节导管组件2前端端部或者管头3的位置以及方向,具体的,调节组件可通过调节导管组件2前端端部的位置以及方向来达到调节管头 3的位置以及方向,或者调节组件可直接调节管头3的位置以及方向,此时调节线41与导管组件2或者管头3连接均可。
同时,实施例2中管头中设有摄像头5或/和荧光定位件,如图1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握持部6的上可设有用于显示摄像头5或/和荧光定位件的信息的显示屏61,显示屏61固定在握持部6上。
优选的,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优选调节线41与导管组件2的前端连接(调节线41与管头3连接的形式可照此类推,在此不再赘述),具体的,调节线41的一端与导管组件2连接,一端与调节件42连接,通过操纵调节件42 可以收缩或者放长调节线41,进而通过调节线41可以调节导管组件2前端端部的位置以及方向;进一步的,上述调节线41、调节件42为现有技术,如调节线41采用市面上的引导线即可,调节件42采用市面上的调节手柄即可,其结构可以多样,只需能达到上述效果、功能即可。
上述,需要理解的是,如实施例1中,导管组件2中灌注管21以及排污管22结构关系可以有多种,且调节线41是用于调节导管组件2前端端部的方向,故调节线41可以是与灌注管21连接,也可以是与排污管22连接,也可以是与灌注管21以及排污管2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图中灌注管21套装在排污管22的管道),优选调节线41与灌注管21连接,其它形式的连接可依次类推,由于其结构形式类似,在此不做赘述。
其中,如图14所示,为了方便调节线41能更好的控制调节导管组件2 前端端部或者管头3的位置以及方向,以及为了方便调节线41与灌注管21 前端的连接,在灌注管21前端的内壁处可设有环状件43,调节线41与该环状件43前端连接,进而调节线41的收缩或者放长可以调节该环状件43的工作状态,如收缩调节线41,环状件43压缩,进而可带动灌注管21,达到调节导管组件2前端端部或者管头3的位置以及方向的效果,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环状件43也可采用螺旋件(如弹簧等),通过调节件41带动螺旋件收缩、恢复形变等也可达到上述效果,在此不作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的基础上做了以下改进:如图 16所示,肺部治疗仪还包括用于方便导管组件2插入肺部的引导管7。
除以上区别外,本实施例提供的肺部治疗仪包含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中提供的肺部治疗仪的其他全部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
具体的,如图16所示,引导管7可起到引导作用,进而该肺部治疗仪在使用时,可先将引导管7插入气管处,然后再将导管组件2从引导管7的管道内穿过插入肺部中,当导管组件2插入到肺部预设的位置后,再将引导管7 取出即可。
导管组件2的材质相对较软,其不易插如到肺部中,进而其在插入过程中易对喉部、声带等部位、组织造成损伤,浪费时间,特别是在急救时,容易出现抢救不及时的情况;
由上述描述可知,引导管7可以起到方便导管组件2插入肺部,以及可避免导管组件2在插入至肺部的过程中易对喉部、声带等部位、组织造成损伤,还可节省导管组件2插入肺部的使用时间,可靠性高。
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肺部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灌吸组件、导管组件,其中,所述灌吸组件包括用于灌注气体或液体的灌注子组件、用于吸取以及排出肺部污物的排污子组件,所述导管组件包括灌注管、排污管,所述灌注子组件单向连通所述灌注管,所述排污管单向连通所述排污子组件,所述导管组件上设有用于密封的气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肺部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子组件上设有用于单向为所述灌注子组件供给气体或液体的进料口;
所述排污子组件上设于用于单向排出所述肺部污物的排污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肺部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子组件、排污子组件同步动作并且二者的容积变化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肺部治疗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灌注子组件包括第一缸体、设于第一缸体内的第一活塞件;
所述排污子组件包括第二缸体、设于第二缸体内的第二活塞件;
其中,在第一活塞件、第二活塞件同步动作时,所述第一活塞件在所述第一缸体带来的容积变化与所述第二活塞件在所述第二缸体带来的容积变化相同;
且所述第一缸体单向连通所述灌注管,所述第一缸体上设有所述进料口,所述排污管单向连通所述第二缸体,所述第二缸体上设有所述排污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肺部治疗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活塞件、所述第二活塞件通过连杆连接;
或者所述第一活塞件、所述第二活塞件通过连杆连接,且所述连杆与一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有控制装置;
或者所述第一活塞件、所述第二活塞件分别各自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控制两个驱动装置同时动作带动第一活塞件、所述第二活塞件同时动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肺部治疗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灌注管套装在所述排污管的管道内;
或者所述排污管套装在所述灌注管的管道内;
或者所述灌注管与所述排污管并列设置在一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肺部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肺部治疗仪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导管组件前端的位置以及方向的调节组件。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肺部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组件前端设有用于避免在灌吸过程中所述导管组件的管道被肺部组织堵塞的管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肺部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头上设有摄像头或荧光定位件。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肺部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肺部治疗仪还包括用于方便所述导管组件插入肺部的引导管。
CN201720397850.9U 2017-04-14 2017-04-14 一种肺部治疗仪 Active CN2074623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97850.9U CN207462366U (zh) 2017-04-14 2017-04-14 一种肺部治疗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97850.9U CN207462366U (zh) 2017-04-14 2017-04-14 一种肺部治疗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62366U true CN207462366U (zh) 2018-06-08

Family

ID=62255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97850.9U Active CN207462366U (zh) 2017-04-14 2017-04-14 一种肺部治疗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623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4191A (zh) * 2017-04-14 2017-08-01 曹挺 一种肺部治疗仪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4191A (zh) * 2017-04-14 2017-08-01 曹挺 一种肺部治疗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94191A (zh) 一种肺部治疗仪
CN105664328A (zh) 一种多功能呼吸科用痰痂清除器
CN108273168A (zh) 气管内手术用高频通气导气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07462366U (zh) 一种肺部治疗仪
CN109171882A (zh) 一种医疗呼吸科用痰痂清除器
CN206424391U (zh) 一种内科临床用呼吸装置
CN103520819B (zh) 一种医疗麻醉用蔓进式气管插管
CN210228868U (zh) 一种肝胆外科用多层气囊扩张导管
CN210844769U (zh) 一种护理用人工呼吸装置
CN103028175A (zh) 吸入麻醉专用面罩
CN111939345B (zh) 一种急诊科用吸痰装置
CN213608650U (zh) 一次性吸痰管经口鼻腔吸痰用可视化辅助装置
CN113413499A (zh) 一种套管结构的负压吸痰装置
CN205268691U (zh) 一种新型神经内科用吸痰装置
CN209464452U (zh) 一种新型可吸引冲洗补气监测co2浓度的气管导管
CN209092440U (zh) 一种口咽通气管
KR102057308B1 (ko) 다중 석션 모듈이 구비된 의료용 석션기
CN217528546U (zh) 一种气管插管痰液清理工具
CN110237389A (zh) 一种气管插管
CN212575425U (zh) 一种溺水呼吸急救器
CN219963582U (zh) 一种用于气管插管的气囊滞留物吸引装置
CN215386734U (zh) 一种可清除聚集痰液的气管插管
CN2782124Y (zh) 双向高频喷射通气管
CN210433821U (zh) 一种双囊式气管插管
CN213100137U (zh) 一种重症医学科呼吸恢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