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58700U - 一种电感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感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58700U
CN207458700U CN201721443249.5U CN201721443249U CN207458700U CN 207458700 U CN207458700 U CN 207458700U CN 201721443249 U CN201721443249 U CN 201721443249U CN 207458700 U CN207458700 U CN 2074587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ar structures
coil
inductive component
covering body
conduct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44324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鹏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MAGIC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MAGIC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MAGIC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MAGIC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44324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587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587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5870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感组件,包括:线圈,以及将线圈包裹的包覆体;所述线圈包括:由绝缘导线环绕形成的绕圈部以及由所述绝缘导线的两端延伸形成的传导部;所述包覆体由磁性材料一体成型、且包覆所述线圈的线圈部,并外露所述线圈的传导部;所述包覆体还包括一非平坦部。本实用新型的电感组件,通过在包覆体上设置非平坦结构,非平坦结构形成空气流通通道,让空气经过这些非平坦结构流通于电感组件表面上,进而带走热量,且这些非平坦结构能够增加电感组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而提升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电感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感元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电感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电感组件(参见图1,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电感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虽然也包括包覆体10以及外露于包覆体10的线圈传导部220,但是,所述包覆体10是由铁粉构成,且包覆体10会紧密包覆由漆包铜线环绕而成的线圈,故电感组件为几乎没有间隙的结构。
而电感组件在使用时,电流通过线圈所产生的一定的热量,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电感组件并没有相应的散热结构设计,因此就会导致热能积蓄在电感组件内部造成产品特性下降。并且随着技术进步,电感组件往往朝向大电流和大功率的方向发展,但工作电流的增加亦会提高电感组件本身的温度,如果没有设计散热结构,除了产品特性下降之外,更会连带影响外围电子组件或基板。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感组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感组件没有设计散热结构,导致热量无法散出,使产品特性下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感组件,其中,包括:线圈,以及将所述线圈包裹的包覆体;
所述线圈包括:由绝缘导线环绕形成的绕圈部以及由所述绝缘导线的两端延伸形成的传导部;
所述包覆体由磁性材料一体成型、且包覆所述线圈的线圈部,并外露所述线圈的传导部;所述包覆体还包括一非平坦部。
优选地,所述的电感组件,其中,所述包覆体的至少一面设置有所述非平坦部,所述非平坦部设置有若干个非平坦结构,且所述非平坦结构中至少有一个非平坦结构平行于所述传导部两端的延伸方向。
优选地,所述的电感组件,其中,所述包覆体的至少一面设置有所述非平坦部,所述非平坦部设置有若干个非平坦结构,且所述非平坦结构中至少有一个非平坦结构垂直于所述传导部两端的延伸方向。
优选地,所述的电感组件,其中,所述包覆体的至少一面设置有所述非平坦部,所述非平坦部设置有若干个非平坦结构,且所述非平坦结构中至少有一个非平坦结构倾斜于所述传导部两端的延伸方向。
优选地,所述的电感组件,其中,所述包覆体的至少一面设置有所述非平坦部,所述非平坦部设置有若干个非平坦结构,所述非平坦结构中至少有一个非平坦结构平行于所述传导部两端的延伸方向,且还至少有一个非平坦结构垂直于所述传导部两端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延伸方向的非平坦结构与垂直于延伸方向的非平坦结构彼此交汇。
优选地,所述的电感组件,其中,所述包覆体的至少一面设置有所述非平坦部,所述非平坦部设置有若干个非平坦结构,且所述非平坦结构中至少有两个非平坦结构倾斜于所述传导部两端的延伸方向,并且所述非平坦结构两两交汇。
优选地,所述的电感组件,其中,所述非平坦结构为凸肋或者凹槽,且所述非平坦结构延伸至所述平坦部的至少一边缘。
优选地,所述的电感组件,其中,所述线圈的传导部经过弯折并贴附于所述包覆体的底面上,并且所述非平坦部设置在所述包覆体的相对于底面的顶面上。
优选地,所述的电感组件,其中,所述线圈的传导部是由所述绝缘导线的两端经压扁所构成的。
优选地,所述的电感组件,其中,所述线圈的传导部是由所述绝缘导线的两端各自连接传导件所构成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电感组件,通过在包覆体上设置非平坦结构,非平坦结构形成空气流通通道,让空气经过这些非平坦结构流通于电感组件表面上,进而带走热量,且这些非平坦结构能够增加电感组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而提升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电感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感组件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感组件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感组件中的线圈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感组件中的线圈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感组件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感组件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电感组件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电感组件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电感组件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电感组件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电感组件的第五较佳实施例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电感组件的第五较佳实施例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电感组件的第六较佳实施例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电感组件的第六较佳实施例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见图2和图3,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感组件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感组件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感组件,包括:包覆体10,与线圈,所述包覆体10将所述线圈包裹(线圈设置在包覆体的内部,图中为标出);所述线圈包括:由绝缘导线环绕形成的绕圈部210以及由所述绝缘导线的两端延伸形成的传导部220;所述包覆体10由磁性材料一体成型、且包覆所述线圈的线圈部210,并外露所述线圈的传导部220;所述包覆体还包括一非平坦部110。
本实用新型的电感组件,通过在包覆体10上设置非平坦结构,非平坦结构形成空气流通通道,让空气经过这些非平坦结构流通于电感组件表面上,进而带走热量,且这些非平坦结构能够增加电感组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而提升散热效果。
较佳地,所述线圈包括绕圈部210以及220,且所述线圈部210由绝缘导线环绕形成,并且被包覆体10完全包裹,而线圈的传导部220外露在包覆体10的外部。优选地,如图4所示,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感组件中的线圈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线圈的传导部220可由绝缘导线两端经压扁构成,从而直接形成SMD(surface mount technology)焊接面。或者如图5所示,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感组件中的线圈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将线圈的绝缘导线的两端各自连接传导件,通过传导件(如端子片)上的焊接面而形成SMD焊接面,从而构成线圈的传导部220。
较佳地,包覆体10是由磁性材料一体成型,所述磁性材料例如铁粉。并且在所述包覆体10的至少一个面上设置有非平坦部110。例如在所述包覆体10的顶面上设置有非平坦部110。而在包覆体10相对于顶面的至少一面上设置有线圈的传导部220,例如在包覆体10的底面上设置线圈的传导部220。所述线圈的传导部220经过弯折,并且贴附在包覆体10的底面上。
进一步较佳地,所述包覆体10是使用模具高压压铸成型以包覆线圈,且非平坦部110是在高压压铸成型时一起形成的。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电感组件的包覆体10以及包覆体10上的非平坦部件110均是在高压压铸成型时期同步形成,因此可节约制造成本。
进一步较佳地,所述非平坦部110包括若干个非平坦结构,所述非平坦结构为凸肋120或者凹槽130。也就是说,在所述包覆体10上设置有若干个凸肋120或者凹槽130,由此形成所述非平坦部110。并且,所述凸肋120或者凹槽130组成的非平坦结构延伸至所述平坦部110的至少一边缘。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感组件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两个立体结构示意图,从图2中可以看出,所述非平坦结构位于包覆体10的顶面,且与线圈的传导部220两端的延伸方向平行。图3中的凸肋120和凹槽130均与线圈的传导部220两端的延伸方向平行。相对于凸肋120的凹槽130可作为空气流通道,通过空气流通道提高电感组件的表面散热。本实施例不限制凸肋120和凹槽130的数量以及尺寸,同时也并不限制所有的非平坦结构(凸肋120和凹槽130)都要与线圈的传导部220两端的延伸方向平行,只需在若干个非平坦结构(凸肋120和凹槽130)中至少有一个与线圈的传导部220两端的延伸方向平行即可。
进一步较佳地,如图6和图7所示,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感组件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感组件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所述非平坦部110包括若干个非平坦结构,所述非平坦结构位于包覆体10的顶面,并延伸至所述平坦部110的边缘,且所述非平坦结构与线圈的传导部220两端的延伸方向垂直。图6中的凸肋120和凹槽130均与线圈的传导部220两端的延伸方向垂直。本实施例不限制凸肋120和凹槽130的数量以及尺寸,同时也并不限制所有的非平坦结构(凸肋120和凹槽130)都要与线圈的传导部220两端的延伸方向垂直,只需在若干个非平坦结构(凸肋120或者凹槽130)中至少有一个与线圈的传导部220两端的延伸方向垂直即可。
进一步较佳地,如图8和图9所示,图8是本实用新型电感组件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电感组件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所述非平坦部110包括若干个非平坦结构,所述非平坦结构位于包覆体10的顶面,并延伸至所述平坦部110的边缘,且所述非平坦结构与线圈的传导部220两端的延伸方向倾斜。图8中的凸肋120和凹槽130均与线圈的传导部220两端的延伸方向倾斜。倾斜的方向为包覆体10顶面的左上右下方向。本实施例不限制凸肋120和凹槽130的数量以及尺寸,同时也并不限制所有的非平坦结构(凸肋120和凹槽130)都要与线圈的传导部220两端的延伸方向倾斜,只需在若干个非平坦结构(凸肋120或者凹槽130)中至少有一个与线圈的传导部220两端的延伸方向倾斜即可。且本实施例也不限制倾斜的角度。
当然,所述非平坦结构与与线圈的传导部220两端的延伸方向倾斜的倾斜方向还可以是包覆体10顶面的左下右上方向,如图10和图11所示。图10是本实用新型电感组件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电感组件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由此看来,所述非平坦结构与传导部220两端的延伸方向也是多样的。
进一步较佳地,如图12和图13所示,图12是本实用新型电感组件的第五较佳实施例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电感组件的第五较佳实施例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所述非平坦部110包括若干个非平坦结构,所述非平坦结构位于包覆体10的顶面,并延伸至所述平坦部110的边缘,且在若干个所述非平坦结构中至少有一个非平坦结构平行于所述传导部220两端的延伸方向,且还至少有一个非平坦结构垂直于所述传导部220两端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延伸方向的非平坦结构与垂直于延伸方向的非平坦结构彼此交汇。从图12可以看出,凹槽的131与传导部220两端的延伸方向平行,而凹槽的132与传导部220两端的延伸方向垂直,且凹槽的131与凹槽的132相互交汇。当然,本实施例,不限制凹槽131与凹槽132的数量及尺寸,且非平坦结构也可以是相对于凹槽的凸肋。
进一步较佳地,如图14和图15所示,图14是本实用新型电感组件的第六较佳实施例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实用新型电感组件的第六较佳实施例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所述非平坦部110包括若干个非平坦结构,所述非平坦结构位于电感组件的顶面,并延伸至所述平坦部110的边缘,且所述非平坦结构中至少有两个非平坦结构倾斜于所述传导部220两端的延伸方向,并且所述非平坦结构两两交汇。从图14中可以看出,凹槽131的与传导部220两端的延伸方向倾斜,且倾斜方向为相对于包覆体10顶面的左上右下方向,而凹槽132的与传导部220两端的延伸方向倾斜,且倾斜方向为相对于包覆体10顶面的左下右上方向,且凹槽131与凹槽132相互交汇。当然,本实施例,不限制凹槽131与凹槽132的数量及尺寸,且非平坦结构也可以是相对于凹槽的凸肋。
由此可见,所述包覆体10上的非平坦部110上的非平坦结构的具体形式是可以多样的,不限制于一种形式。通过设置所述非平坦机构,例如凸肋或者相对于凸肋的凹槽,均可作为空气流通道,通过空气流通道提高电感组件表面散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电感组件,包括:线圈,以及将所述线圈包裹的包覆体;所述线圈包括:由绝缘导线环绕形成的绕圈部以及由所述绝缘导线的两端延伸形成的传导部;所述包覆体由磁性材料一体成型、且包覆所述线圈的线圈部,并外露所述线圈的传导部;所述包覆体还包括一非平坦部。本实用新型的电感组件,通过在包覆体上设置非平坦结构,非平坦结构形成空气流通通道,让空气经过这些非平坦结构流通于电感组件表面上,进而带走热量,且这些非平坦结构能够增加电感组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而提升散热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圈,以及将所述线圈包裹的包覆体;
所述线圈包括:由绝缘导线环绕形成的绕圈部以及由所述绝缘导线的两端延伸形成的传导部;
所述包覆体由磁性材料一体成型、且包覆所述线圈的线圈部,并外露所述线圈的传导部;所述包覆体还包括一非平坦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体的至少一面设置有所述非平坦部,所述非平坦部设置有若干个非平坦结构,且所述非平坦结构中至少有一个非平坦结构平行于所述传导部两端的延伸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体的至少一面设置有所述非平坦部,所述非平坦部设置有若干个非平坦结构,且所述非平坦结构中至少有一个非平坦结构垂直于所述传导部两端的延伸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体的至少一面设置有所述非平坦部,所述非平坦部设置有若干个非平坦结构,且所述非平坦结构中至少有一个非平坦结构倾斜于所述传导部两端的延伸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体的至少一面设置有所述非平坦部,所述非平坦部设置有若干个非平坦结构,所述非平坦结构中至少有一个非平坦结构平行于所述传导部两端的延伸方向,且还至少有一个非平坦结构垂直于所述传导部两端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延伸方向的非平坦结构与垂直于延伸方向的非平坦结构彼此交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体的至少一面设置有所述非平坦部,所述非平坦部设置有若干个非平坦结构,且所述非平坦结构中至少有两个非平坦结构倾斜于所述传导部两端的延伸方向,并且所述非平坦结构两两交汇。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平坦结构为凸肋或者凹槽,且所述非平坦结构延伸至所述平坦部的至少一边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的传导部经过弯折并贴附于所述包覆体的底面上,并且所述非平坦部设置在所述包覆体的相对于底面的顶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的传导部是由所述绝缘导线的两端经压扁所构成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的传导部是由所述绝缘导线的两端各自连接传导件所构成的。
CN201721443249.5U 2017-11-02 2017-11-02 一种电感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4587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43249.5U CN207458700U (zh) 2017-11-02 2017-11-02 一种电感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443249.5U CN207458700U (zh) 2017-11-02 2017-11-02 一种电感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58700U true CN207458700U (zh) 2018-06-05

Family

ID=62253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443249.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458700U (zh) 2017-11-02 2017-11-02 一种电感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587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4992A (zh) * 2017-12-27 2018-06-12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感组件及电路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4992A (zh) * 2017-12-27 2018-06-12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感组件及电路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58700U (zh) 一种电感组件
CN207781250U (zh) 耐高温电缆
CN202587724U (zh) 散热鳍片及散热装置
CN107622860A (zh) 自屏蔽电感器
CN201584257U (zh) 电感器
CN208507277U (zh) 一种除冰电缆
CN206919114U (zh) 表面绝缘型ptc发热组件及取暖器
CN208336200U (zh) 芯片封装体
CN207868029U (zh) 一种r型电感
CN110581625A (zh) 电机定子绕组的散热结构
CN103489571A (zh) 电感器
CN203491042U (zh) 电感器
CN210380544U (zh) 电机定子绕组的散热结构
CN209402843U (zh) 一种用于压合线路板的自发热镜板
CN209591753U (zh) 一种散热型电抗器
CN208753112U (zh) 一种具有高稳定电抗性能的变压器绕组
CN106931382A (zh) 一种用于led车灯的散热元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2940024U (zh) 抗老化通风自降温节能环保型电缆
CN207338090U (zh) 一种干式变压器结构
CN207052330U (zh) 一种环保绝缘铜扁线
CN206695022U (zh) 一种用于led车灯的散热元件
CN207099346U (zh) 取暖器及表面绝缘型ptc电热器
CN105376882A (zh) 一种高能效高屏蔽地热电缆
CN206963096U (zh) 一种带温控元件的自控温伴热带
CN207516429U (zh) 一种闭环霍尔电流传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