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58108U - 一种多芯片银行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芯片银行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58108U
CN207458108U CN201721686022.3U CN201721686022U CN207458108U CN 207458108 U CN207458108 U CN 207458108U CN 201721686022 U CN201721686022 U CN 201721686022U CN 207458108 U CN207458108 U CN 2074581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p
bank card
working face
account
b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8602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骆玉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68602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581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581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5810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芯片银行卡,包括银行卡本体,所述银行卡本体为芯片的载体,包括两个工作面,所述工作面至少设置有两个芯片,每个所述芯片内分别存放着一个账户信息;银行卡本体上各芯片处,还设置有区分标记和方向指示标记,所述分区标记用于区分各芯片的账户类型,区分标记可以是颜色区分标记也可以是文字或数字区分标记或图案区分标记;方向指示标记用于指示读取各芯片中的账户时,银行卡的插卡方向;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同一或多个金融机构的多张银行卡及多个账户,集成到同一张银行卡上,既便于管理个人的Ⅰ类、Ⅱ类、Ⅲ类账户,还便于存放和携带,使用时非常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多芯片银行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银行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芯片银行卡。
背景技术
银行卡(Bank Card)是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及邮政储汇机构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银行卡包括信用卡和借记卡两种;因为各种银行卡都是塑料制成的,又用于存取款和转帐支付,所以又称之为“塑料货币”。
目前,市场上流通使用的银行卡分为三种:
1、只有磁条的纯磁条卡(需要刷卡付款);
2、只带芯片的金融IC卡(需要插卡付款,或者碰触付款);
3、磁条和芯片都有的复合卡(既可刷,又可插,还能碰触付款);
纯磁条卡:纯磁条卡用户只要在POS机或ATM机上刷卡,就会在机器上留下该银行卡的磁条信息,因此持有磁条卡的用户,很容易就发生被盗刷的情况,而且有时还会消磁。
IC芯片卡:金融IC卡又称为芯片银行卡,是以芯片作为介质的银行卡;其信息存储在智能芯片中,卡内信息难以复制,并且有多重的交易认证流程,可以有效保障账户资金安全。
磁条芯片复合卡:目前,磁条芯片复合卡既有磁条卡又有芯片卡的功能,所以它实际的安全性等同于磁条卡,在防止复制的效果上并没有起到作用。
针对磁条芯片复合卡的弊端,央行于2017年5月关闭了磁条芯片复合卡的磁条交易,也就是说,对于那种既有磁条又有芯片的复合卡,只能使用芯片功能;而纯磁条的银行卡还可以使用,但由于IC芯片卡的高安全性,纯磁条卡正在逐步被IC芯片卡所取代。
近年来,央行针对个人的银行账户出台了许多新政策,其中最优影响最大的是央行261号文件,其规定:自2016年12月1日起,银行为个人开立银行结算账户的,同一个人在同一家银行只能开立一个Ⅰ类户,已开立Ⅰ类户,再新开户的,应当开立Ⅱ类户或Ⅲ类户;个人使用的银行结算账户将形成以Ⅰ类户为主,Ⅱ、Ⅲ类户为辅的账户体系;同时,还规定:同一个人在同一机构开立借记卡原则上不得超过4张,即每个人只能在同一银行开立一张Ⅰ类账户卡,还可以办理三张Ⅱ类账户卡或Ⅲ类账户卡。
现在,银行卡早已成为人们离不开的消费工具,几乎每个人手里都会有多张银行卡;很多消费者还拥有同一个金融机构的多张银行卡,比如同时拥有几张借记卡以及信用卡等,众多的银行卡不仅给银行卡的存放及携带出行带了麻烦,同时,在使用时也非常不便,因为同一金融机构的银行卡外观相似,不便于区分,这也给银行卡的使用带来了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多芯片银行卡,将同一或多个金融机构的多张银行卡及多个账户,集成到同一张银行卡上,既便于管理个人的Ⅰ类、Ⅱ类、Ⅲ类账户,还便于存放和携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芯片银行卡,包括银行卡本体,所述银行卡本体为芯片的载体,包括两个工作面,所述工作面内设置有至少两个芯片,每个芯片分别对应一个账户,所述芯片为IC存储芯片;在每个芯片处设置有区分标记,所述区分标记用于区分各芯片的账户信息,所示区分标记为颜色区分标记或是文字区分标记或数字区分标记或图案区分标记。
IC存储芯片是金融IC卡的常用芯片,技术成熟,安全性高,稳定性好;所述账户信息包括所属银行及账户类型,由于银行卡分为Ⅰ类、Ⅱ类、Ⅲ类账户,为便于区别各芯片中账户所属银行及类型可以设置区分标记进行区分;区分标记可以是颜色区分标记,如红色代表Ⅰ类、黑色代表Ⅱ类等;也可以是文字区分标记,如“主卡”、“副卡”,“Ⅰ类账户”、“Ⅱ类账户”等;也可以是数字区分标记,如“1”、“2”,“壹”、“贰”等,还可以是图案区分标记,如装饰图案,各芯片对应银行的LOGO等,均能达到区分各芯片的账户信息的目的,这里只是举例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优选地,所述工作面分别为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所述银行卡本体上设置有两个芯片,分别为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所述第一芯片设置在第一工作面的一端,所述第二芯片设置在第一工作面的另一端,或设置在第二工作面上与所述第一芯片相对应的一端,或设置在第二工作面上远离所述第一芯片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工作面分别为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所述银行卡本体上设置有三个芯片,分别为第一芯片、第二芯片以及第三芯片,所述第一芯片设置在第一工作面的一端,所述第二芯片及第三芯片分别设置在第二工作面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工作面分别为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所述银行卡本体上设置有四个芯片,分别为第一芯片、第二芯片、第三芯片以及第四芯片,所述第一芯片、第二芯片、第三芯片以及第四芯片分别设置在第一工作面及第二工作面的两端。
在另一种方案中,对于包含有Ⅰ类账户的银行卡,所述银行卡本体上只包括Ⅰ类账户标记,所述Ⅰ类账户标记用于区分Ⅰ类账户与其余的账户。由于同一个人在同一金融机构只能开立一个Ⅰ类账户,Ⅰ类账户是唯一的,但最多可开立三个Ⅱ类或Ⅲ类账户,故经常需要将Ⅰ类账户与其余账户区分开。
进一步地,还包括方向指示标记,所述方向指示标记设置在每个芯片处,用于指示读取各芯片中的账户时,银行卡的插卡方向。由于本银行卡具有多芯片,设置方向指示标记便于指示对应芯片的插卡方向。
优选地,所述方向指示标记为指示箭头。
进一步地,还包括保护膜,所述保护膜贴在未起用的芯片上,用于对未起用的芯片进行保护。对于本多芯片银行卡,每个芯片代表一个账户,当使用者没有激活或起用某一账户时,该银行卡上的对应芯片上设置有一层保护膜,既能起到标识作用,又能实现对芯片的保护。
在更进一步地方案中,还包括通孔,所述通孔设置在银行卡本体上,便于佩戴。由于本银行卡是芯片卡,采用芯片存储个人的账户信息,芯片卡相对于磁条卡而言,不存在消磁的弊端,故通过设置通孔,银行卡可以方便的佩戴在钥匙串上或通过绳索穿起来,既不容易丢失也方便携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芯片银行卡,具有的有益效果为:可以将同一或多个金融机构的多张银行卡及多个账户,集成到同一张银行卡上,既便于管理个人的Ⅰ类、Ⅱ类、Ⅲ类账户,还便于存放和携带,使用时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多芯片银行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另一种多芯片银行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另一种多芯片银行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带区分标志的多芯片银行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另一种带区分标志的多芯片银行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提供的一种多芯片银行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提供的一种多芯片银行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提供的一种多芯片银行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提供的一种多芯片银行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银行卡本体100,第一工作面101,第二工作面102,第一芯片103,第二芯片104,第三芯片105,第四芯片106,区分标记107,方向指示标记108,保护膜109,通孔1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多芯片银行卡,包括银行卡本体100,银行卡本体100的尺寸、重量以及材质等相关参数均按国际上应用较多的EMV标准或中国人民银行的PBOC2.0标准执行,银行卡本体100为芯片的载体,包括两个工作面,分别为第一工作面101和第二工作面102,所述工作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芯片,每个所述芯片内分别存放着一个账户信息;每个芯片在卡上的相对位置于传统芯片卡中芯片的位置相同,从而使得该多芯片银行卡插入银行终端机后,对应位置的一个芯片能被终端机所识别,从而正常工作。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银行卡本体100上设置有两个芯片,分别为第一芯片103和第二芯片104,第一芯片103和第二芯片104均为常用的IC存储芯片,如图1所示,第一芯片103设置在第一工作面101的一端,第二芯片104设置在第一工作面101的另一端;其中第一芯片103为某金融机构的Ⅰ类账户,而第二芯片104为该金融机构的一个Ⅱ类账户。
进一步地,本方案中的银行卡本体100上还包括方向指示标记108,方向指示标记108设置在每个芯片处,用于指示读取各芯片中的账户时,银行卡的插卡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方向指示标记108为指示箭头;如图1所示,在第一芯片103和第二芯片104的旁边分别设置有一个指示箭头,在银行终端机处,只需将要被读取的芯片向上,并沿着箭头所指示的方向插入终端机中,就可以读取芯片中的账户信息,非常方便、简洁。例如:用于需要从自己的Ⅰ类账户的中取钱,那么就将第一芯片103按上述方式插入ATM终端机中,通过识别后就可行取钱;如果需要查询自己的Ⅱ类账户中的余额,那么就将第二芯片104按上述方式插入ATM终端机中,通过识别后就可进行相关查询。
可以理解,当一张银行卡上设置有两个芯片时,第一芯片103与第二芯片104之间的布置方式除了如图所示的一种外,还有另外两种布置方案;一种布置方案是:如图2所示,第一芯片103设置在第一工作面101的一端,第二芯片104设置在第二工作面102上与所述第一芯片103相对应的一端,第二芯片104的位置如图中的虚线所示;另一种布置方案是:如图3所示,第一芯片103设置在第一工作面101的一端,第二芯片104设置在第二工作面102上远离第一芯片103的一端,如图中虚线所示。这两种布置方案与上述芯片的布置方案,在应用上具有相同的效果,均是可具体实施的方案。
在进一步地方案中,银行卡本体100上还包括区分标记107,区分标记107设置在每个芯片处,用于区分各芯片,区分标记107可以是颜色区分标记107也可以是文字或数字标记;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芯片103为Ⅰ类账户,第二芯片104为Ⅱ类账户,如图4所示,在第一芯片103与第二芯片104的旁边分别设置有一个区分标记107,该区分标记107为文字区分标记107,如在第一芯片103和第二芯片104分别设置有文字“主卡”以及“副卡”,从而达到区分的目的,还可设置为“Ⅰ类账户”、“Ⅱ类账户”或数字标记“1”、“2”或颜色标记,如红色代表Ⅰ类账户、黑色代表Ⅱ类账户等,或图案区分标记107,如装饰图案,各芯片对应银行的LOGO等,这里只是举例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在更进一步地方案中,对于包含有Ⅰ类账户的银行卡,其银行卡本体100上可以只包括Ⅰ类账户标记,Ⅰ类账户标记用于区分Ⅰ类账户与其余的账户;因为每个人在同一金融机构只能开立一个Ⅰ类账户,是唯一的,但最多可开立三个Ⅱ类或Ⅲ类账户。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银行卡,包含了Ⅰ类账户,故可以设置Ⅰ类账户标记,从而便于区分Ⅰ类账户与其余的账户。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与上述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银行卡本体100上设置有三个芯片,分别为第一芯片103、第二芯片104以及第三芯片105,所述第一芯片103设置在第一工作面101的一端,所述第二芯片104及第三芯片105分别设置在第二工作面102的两端,如图6所示。
本实施例中,第一芯片103为某银行的Ⅰ类账户芯片,第二芯片104及第三芯片105分别为该银行的两个Ⅱ类账户芯片,分别对应两个Ⅱ类账户,故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只设置一个Ⅰ类账户标记,就可以达到区分的目的;三个银行账户共存于一张银行卡上,即方便携带,又便于区分,可以为消费者带来极大的方便。
实施例3
本实施例3与上述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银行卡本体100上设置有四个芯片,分别为第一芯片103、第二芯片104、第三芯片105以及第四芯片106,所述第一芯片103、第二芯片104、第三芯片105以及第四芯片106分别设置在第一工作面101及第二工作面102的两端,如图7所示。
本实施例中,第一芯片103为某银行的Ⅰ类账户芯片,第二芯片104、第三芯片105以及第四芯片106分别为该银行的三个Ⅱ类账户芯片,分别对应三个Ⅱ类账户,故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只设置一个Ⅰ类账户标记,就可以达到区分的目的;四个银行账户共存于一张银行卡上,既方便携带,又便于区分,可以为消费者带来极大的方便。
实施例4
本实施例4与上述实施例3的主要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个人在某银行办理的该具有四个芯片的银行卡,如图所示,但该用户只起用了主卡和两个副卡,即第一芯片103、第二芯片104以及第三芯片105均在使用,但第四芯片106没有起用;此时,该银行卡还包括保护膜109,如图8所示,所述保护膜109贴在未起用的第四芯片106上,这样既能对未起用的第四芯片106进行保护,还有利于使该银行卡更简洁,使用起来更方便。
在更进一步地方案中,还包括通孔110,所述通孔110设置在银行卡本体100上,便于佩戴,如图8所示,由于本银行卡是芯片卡,采用芯片存储个人的账户信息,芯片卡相对于磁条卡而言,不存在消磁的弊端,故通过设置通孔110,银行卡可以方便的佩戴在钥匙串上或通过绳索穿起来,既不容易丢失,也方便携带。
实施例5
本实施例5与上述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银行卡上设置有第一芯片103、第二芯片104,其中,第一芯片103是一个银行的Ⅰ类账户,第二芯片104是另一个银行的Ⅱ类账户,如图9所示,在该银行卡中,采用的是区分标记107为图案区分标记,即银行卡上的两个芯片处,分别设置有对应银行的LOGO,根据不同的LOGO信息,用户可以方便的区分出各芯片对应的银行以及所属的账户类型,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混淆。
可以理解,该多芯片银行卡上的各芯片可以分别对应同一银行的不同账户,还可以分别对应不同银行的不同账户,从而使得不同银行的银行卡账户也集成到同一张银行卡上,为用户或消费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芯片银行卡,其特征在于,包括银行卡本体,所述银行卡本体为芯片的载体,包括两个工作面,所述工作面内设置有至少两个芯片,每个芯片分别对应一个账户,所述芯片为IC存储芯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芯片银行卡,其特征在于,在每个芯片处设置有区分标记,所述区分标记用于区分各芯片的账户信息,所示区分标记为颜色区分标记或是文字区分标记或数字区分标记或图案区分标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芯片银行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膜,所述保护膜贴在未起用的芯片上,用于对未起用的芯片进行保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芯片银行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孔,所述通孔设置在银行卡本体上,便于存放和携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芯片银行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面分别为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所述银行卡本体上设置有两个芯片,分别为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所述第一芯片设置在第一工作面的一端,所述第二芯片设置在第一工作面的另一端,或设置在第二工作面上与所述第一芯片相对应的一端,或设置在第二工作面上远离所述第一芯片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芯片银行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面分别为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所述银行卡本体上设置有三个芯片,分别为第一芯片、第二芯片以及第三芯片,所述第一芯片设置在第一工作面的一端,所述第二芯片及第三芯片分别设置在第二工作面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芯片银行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面分别为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所述银行卡本体上设置有四个芯片,分别为第一芯片、第二芯片、第三芯片以及第四芯片,所述第一芯片、第二芯片、第三芯片以及第四芯片分别设置在第一工作面及第二工作面的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多芯片银行卡,其特征在于,对于包含有Ⅰ类账户的银行卡,所述银行卡本体上只包括Ⅰ类账户标记,所述Ⅰ类账户标记用于区分Ⅰ类账户与其余的账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芯片银行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方向指示标记,所述方向指示标记设置在每个芯片处,用于指示读取各芯片中的账户时,银行卡的插卡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芯片银行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指示标记为指示箭头。
CN201721686022.3U 2017-12-07 2017-12-07 一种多芯片银行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4581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86022.3U CN207458108U (zh) 2017-12-07 2017-12-07 一种多芯片银行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86022.3U CN207458108U (zh) 2017-12-07 2017-12-07 一种多芯片银行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58108U true CN207458108U (zh) 2018-06-05

Family

ID=62275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86022.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458108U (zh) 2017-12-07 2017-12-07 一种多芯片银行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581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98205A (zh) * 2020-05-10 2020-08-28 南昌英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关联多个银行的银行卡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98205A (zh) * 2020-05-10 2020-08-28 南昌英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关联多个银行的银行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555191B1 (ko) 소형 정보 카드
US9646238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tecting personal account information
US7597264B2 (en) Presentation instrument with non-financial functionality
US7949373B2 (en) Combined telephone and credit transaction enabler
US20080190526A1 (en) Carrying Devices for Rf Tokens
Svigals The long life and imminent death of the mag-stripe card
CN105354942A (zh) 银行柜台业务自助系统
US20190272457A1 (en) Methods for placing an emv chip onto a metal card
CN207458108U (zh) 一种多芯片银行卡
CN102501649A (zh) 印章系统及印章、签章纸
US10336126B2 (en) Methods for placing an EMV chip onto a metal card
JP2012518558A (ja) 片面に受入属性を有する決済カード
CN201712289U (zh) 一种具有双界面读写功能的存折
CN207281943U (zh) 一种具有高安全性的企业金融pos机
CN201111272Y (zh) 无线指纹收款机
CN203299939U (zh) 用脸型、指纹为操作密码的银行卡自动存、取款机
CN202433941U (zh) 多界面银行卡
CN202278846U (zh) 印章系统及印章、签章纸
CN206574166U (zh) Atm机防伪卡识别系统
CN205800573U (zh) 一种防伪存折
CN204965500U (zh) 电子交易支付系统及其感应支付装置、连网交易装置
US20120296787A1 (en) Personal Transaction Number
CN212906499U (zh) 一种移动支付终端
CN203087897U (zh) 一种卡包
Siddiqui Issues and Security of Plastic Currenc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05

Termination date: 202012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