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33941U - 多界面银行卡 - Google Patents

多界面银行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33941U
CN202433941U CN2011203145860U CN201120314586U CN202433941U CN 202433941 U CN202433941 U CN 202433941U CN 2011203145860 U CN2011203145860 U CN 2011203145860U CN 201120314586 U CN201120314586 U CN 201120314586U CN 202433941 U CN202433941 U CN 2024339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interface
contact
rfid
bank c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31458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元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UO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HUO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HUO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HUOY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31458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339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339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3394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界面银行卡,包括卡本体,在所述卡本体上制有卡号信息和/或磁条,在所述卡本体内还设有:接触式IC界面、非接触式IC界面和远距离RFID界面中的一种或多种。相较于现有技术,所述银行卡集合有多种界面,使得银行卡实现更多的扩展功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Description

多界面银行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银行卡,特别涉及一种多界面银行卡。 
背景技术
随着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不断进步,半导体芯片的集成度日益提高,功能越来越丰富,对于不断出现新的应用需求,要求集成电路封装企业能设计出新型的应用产品以配合新的需求。 
常规的银行卡(包括借记卡和贷记卡),其一般都具有卡号信息和/或磁条,利用卡号信息或者磁条,可以实现交易的支付,但其无法实现其他例如身份识别的功能。 
另一方面,包括非接触集成电路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简称IC卡)在内的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以下简称RFID)技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深入现代生活的各个角落,被广泛应用于公交、门禁、小额电子支付等领域。射频识别技术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射频识别系统的组成一般至少包括两个部分:(1)电子标签,英文名称为Tag;(2)阅读器,英文名称为Reader。电子标签中一般保存有约定格式的电子数据,在实际应用中,电子标签附着在待识别物体的表面。阅读器又称为读出装置,可无接触地读取并识别电子标签中所保存的电子数据,从而达到自动识别物体的目的。进一步通过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实现对物体识别信息的采集、处理及远程传送等管理功能。对大多数RFID系统而言,将采用一个固定的频率,并有一套标准协议与它相配套。 
电子标签内部一般有一个电子钱包,持卡人预先在电子标签中存入一定的金额,交易时直接从储值帐户中扣除交易金额。但RFID仍存在如下缺点:支付一般仅限于小额支付,功能较单一,充值必须到专门的充值中心、比较大额的交易没有办法设置密码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界面银行卡,包括卡本体,在所述卡本体上制有卡号信息和/或磁条,在所述卡本体内还设有:接触式IC界面、非接触式IC界面和远距离RFID界面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接触式IC界面包括接触式IC芯片。 
可选地,所述非接触式IC界面包括IC芯片和与所述IC芯片相连的非接触式线圈。 
可选地,所述非接触式IC界面符合13.56Mhz工作频率的非接触通信功能。 
可选地,所述非接触式IC界面的识别距离为1毫米至10厘米。 
可选地,所述RFID界面包括RFID芯片和与所述RFID芯片相连的RFID线圈。 
可选地,所述RFID界面符合工作频率为860MHz至960MHz的非接触通信功能。 
可选地,所述RFID界面的识别距离为2厘米至10米。 
可选地,所述RFID界面定义了24字节的标准结构,分别包括卡状态、卡编号、卡过期和VIP编号的四个字段,其中,卡状态字段占用2字节,卡编号字段占用10字节,卡过期字段占用4字节,VIP编号字段占用8字节。 
本实用新型的多界面银行卡,除了常规的卡号信息和/或磁条之外,还集成了接触式IC界面、非接触式IC界面和远距离RFID界面中的一种或多种,使得银行卡实现更多的扩展功能。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多界面银行卡在第一实施例中的示意图,其中图1为多界面银行卡的背面示意图,图2为多界面银行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多界面银行卡在第二实施例中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多界面银行卡在第三实施例中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在现有银行卡,一般仅限于刷卡消费,功能较单一。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对现有技术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集合有多种界面的多界面银行卡,突破传统的银行卡的局限性,实现多种应用功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多界面银行卡,包括卡本体,除了在所述卡本体上制有卡号信息和/或磁条 之外,在所述卡本体内还设有接触式IC界面、非接触式IC界面和远距离RFID界面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接触式IC界面包括接触式IC芯片。利用接触式IC芯片,可以进行信息(例如身份信息)的输入或钱款充值。当使用时,可将所述银行卡插入特定的读取设备,通过读取设备对准IC芯片,实现信息读取、支付扣款的功能。这样,具有接触式IC芯片的所述银行卡,即可应用于超市或商场等场合使用,突破了银行刷卡机的限制。 
所述非接触式IC界面包括IC芯片和与所述IC芯片相连的非接触式线圈。所述非接触式IC界面符合13.56Mhz工作频率的非接触通信功能,利用非接触式IC界面即可实现近距离通信,一般而言,所述非接触式IC界面的识别距离为1毫米至10厘米。同样,利用非接触式IC界面,可以进行信息(例如身份信息)的输入或钱款充值。当使用时,可将所述银行卡近距离放置在特定的读取设备上,通过读取设备对准IC芯片,实现信息读取、支付扣款的功能。这样,具有非接触式IC芯片的所述银行卡,即可应用于超市、商场,公司门禁,公共交通等场合使用。 
表1即显示了接触式IC界面和非接触式IC界面的数据结构。 
  序号   字段   长度(Byte)   说明
  1   卡状态   2   表示卡片状态
  2   卡编号   10   可容纳16位银行卡号及3位识别码
  3   过期日   4   卡过期日,年-月-日
  4   VIP编号   8   四位字母+8位数字
  5   版本   2   整个数据结构的版本信息
  6   制卡日   4   卡片初始化的日期,年-月-日
  7   发卡地   4   表示发卡地的唯一编号
  8   操作流水号   4  操作卡片时产生的流水号,从0开始递增
  9   持卡人姓名   20   表示持有该卡者的姓名
表2即显示了接触式IC界面和非接触式IC界面的操作记录。 
Figure DEST_PATH_GDA000014188054000003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0141880540000041
操作记录中的每条数据定长为100字节,操作记录的前100个字节保留,前100个字节中的第1、2个节表示当前数据条数,第3、4个字节表示操作记录总条数(包括已用的和未用的)。 
所述RFID界面包括RFID芯片和与所述RFID芯片相连的RFID线圈。所述RFID界面符合符合工作频率为860MHz至960MHz的非接触通信功能。利用RFID界面即可实现远距离通信,一般而言,所述RFID界面的识别距离为2厘米至10米。 
同样,利用RFID界面,可以进行信息(例如身份信息)的输入或钱款充值。当使用时,只要所述银行卡落入读取设备的读取范围内,即可实现信息读取、支付扣款的功能。这样,就免除了一定要将所述银行卡拿出并插入或贴近读取设备的繁琐动作,具有很大的便利性和使用灵活性。 
表3即显示了RFID界面的标准结构 
  0   1   2      11   12     15   16     23
  卡状态   卡编号   过期日   VIP编号
如表3所示,所述RFID界面定义了24字节的标准结构,分别包括卡状态、卡编号、卡过期和VIP编号的四个字段,其中,卡状态字段占用2字节,卡编号字段占用10字节,卡过期字段占用4字节,VIP编号字段占用8字节。 
表4显示了上述各个字段的定义 
  序号   字段   长度(Byte)  说明
  1   卡状态   2  表示卡片状态
  2   卡编号   10  可容纳16位银行卡号及3位识别码
  3   过期日   4  卡过期日,年-月-日
  4   VIP编号   8  四位字母+8位数字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多界面银行卡,除了常规的卡号信息和/或磁条之外,还集成了接触式IC界面、非接触式IC界面和远距离RFID界面中的一种或多种,使得银行卡实现更多的扩展功能。 
所述扩展应用可以是个人的身份识别,例如开车通过需要身份识别的匝道时,利用所述 具有远距离RFID界面的,就能够在车内就被识别到并开启门禁,相比于现有技术(用户先停车、开窗、伸手递交现金或包括一般银行卡或交通部分颁发的储值卡的充值卡,再由窗口交管员完成扣款后将收据或充值卡返还给用户,用户再关窗,开动车子),操作简单便利,且可避免交通阻塞。 
另外,所述扩展应用也可以是企业级身份认证应用,包括车辆停放、考勤、企业办公用品领取、设备登记、门禁权限、企业福利领取等,可以在RFID部分存储企业福利金额,用于各种企业内部应用。 
再有,所述扩展应用还可以是社区级身份认证应用,社区车辆进出、社区大门门禁、楼道门禁、社区身份识别等各种社区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多界面银行卡,可以通过卡号、磁条、接触式IC、非接触式IC、远距离RFID实现多种应用,一卡多用,如此也可以免去得携带多张银行卡或储值卡的繁琐。 
第一实施例:
图1和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多界面银行卡在第一实施例中的示意图,其中,图1为多界面银行卡的背面示意图,图2为多界面银行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所述多界面银行卡包括由PVC材料制成的卡本体10,在卡本体上包括制有卡号的钢印卡号区域12(位于卡本体的中间区域)、磁条13,特别地,在本实用新型中,卡本体10在钢印卡号区域12之上的区域还内置有IC芯片14和与IC芯片14相连的非接触线圈15,以及RFID芯片16和与RFID芯片16相连的RFID线圈17,其中,IC芯片14作为接触式IC界面,IC芯片14和非接触线圈15作为非接触式IC界面,RFID芯片16和RFID线圈17作为远距离RFID界面。另外,如图1所示,RFID芯片16和RFID线圈17是位于IC芯片14和非接触线圈15之内。 
第二实施例:
图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多界面银行卡在第二实施例中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与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相比,在图3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IC芯片14和非接触线圈15位于卡本体10的上半区域,而RFID芯片16和RFID线圈17位于卡本体10的下半区域。 
另外,需特别说明的是,由于非接触线圈15和RFID线圈17已基本占用卡本体10的整个区域,而若采用传统的设计钢印卡号的话,势必会切断或者弯折非接触线圈15或RFID线圈17而影响它们的性能。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银行卡卡号可以使用平面印刷。 
第三实施例:
图4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多界面银行卡在第三实施例中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与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相比,在图4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中,与IC芯片14相连的非接触线圈15和与RFID芯片16相连的RFID线圈17更大,其中,非接触线圈15占用卡本体10的整个区域,RFID线圈17位于非接触线圈15之内。 
与第二实施例相类似,在第三实施例中,银行卡卡号同样采用了平面印刷,以确保非接触线圈15和/或RFID线圈17的完整性。 
上述实施例仅列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权利要求书所列。 

Claims (8)

1.一种多界面银行卡,包括卡本体,在所述卡本体上制有卡号信息和/或磁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卡本体内还设有:接触式IC界面、非接触式IC界面和远距离RFID界面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界面银行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式IC界面包括接触式IC芯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界面银行卡,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接触式IC界面包括IC芯片和与所述IC芯片相连的非接触式线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界面银行卡,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接触式IC界面符合13.56Mhz工作频率的非接触通信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界面银行卡,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接触式IC界面的识别距离为1毫米至10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界面银行卡,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界面包括RFID芯片和与所述RFID芯片相连的RFID线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界面银行卡,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界面符合工作频率为860MHz至960MHz的非接触通信功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界面银行卡,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界面的识别距离为2厘米至10米。 
CN2011203145860U 2011-08-24 2011-08-24 多界面银行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339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145860U CN202433941U (zh) 2011-08-24 2011-08-24 多界面银行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145860U CN202433941U (zh) 2011-08-24 2011-08-24 多界面银行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33941U true CN202433941U (zh) 2012-09-12

Family

ID=46783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31458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33941U (zh) 2011-08-24 2011-08-24 多界面银行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3394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06529A (zh) * 2012-12-31 2013-05-15 通鼎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光连接的识别方法与器件
CN106971127A (zh) * 2017-05-11 2017-07-21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银行卡以及银行卡识别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06529A (zh) * 2012-12-31 2013-05-15 通鼎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光连接的识别方法与器件
CN106971127A (zh) * 2017-05-11 2017-07-21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银行卡以及银行卡识别方法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92797B2 (en) Metal contactless transaction card
AU2005332555B2 (en) Carrying devices for RF tokens
WO2013039395A1 (en) Active matrix display smart card
WO2005008446A3 (en) Cashless payment system
US8775310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allowing payment cards issued for only limited duration use to be reused multiple times to reduce the overall cost of issuance
US20080076474A1 (en) Laminated card assembly
US10679107B2 (en) Multi-part transaction card
KR101546071B1 (ko) 접촉식 및 비접촉식 모드를 갖는 칩 카드 및 그것의 동작 방법
CN204965490U (zh) 具有自助充值功能的企业一卡通系统
CN103164795A (zh) 电子交易及物流系统
CN202433941U (zh) 多界面银行卡
US20120037706A1 (en) Rfid proximity card holder with flux directing means
CN102024172B (zh) 具有安全防护介面的复合式晶片卡结构及控制方法
CN2798474Y (zh) 电子化消费与身份识别智能移动通讯终端
Qadeer et al. A novel scheme for mobile payment using RFID-enabled smart SIMcard
KR200414677Y1 (ko) Rfid 카드의 차폐커버
CN106971127A (zh) 一种银行卡以及银行卡识别方法和系统
CN104123576A (zh) 电子票务终端系统
CN209248578U (zh) 一种防磨损的移动支付用银行cpu卡
CN208969762U (zh) 一种双界面协议转换装置及支付系统
Michael et al. The hybridization of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s in mass market applications: towards a model of coexistence
CN203102303U (zh) 用于手机近场支付的rfid阅读器
KR200401714Y1 (ko) 카드 주머니를 갖는 가방
Najm et al. Developing a Payment System Using Contactless Smart Card
Lau et al. Edward Kai-Ning Yu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12

Termination date: 201608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