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44733U - 一种保温杯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保温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44733U
CN207444733U CN201720168106.1U CN201720168106U CN207444733U CN 207444733 U CN207444733 U CN 207444733U CN 201720168106 U CN201720168106 U CN 201720168106U CN 207444733 U CN207444733 U CN 2074447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bag
glass inner
cup body
outer layer
thermal ins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6810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乙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TAILI PLASTIC CEMENT PRODUC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赖乙武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赖乙武 filed Critical 赖乙武
Priority to CN20172016810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447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447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447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able Devices O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杯子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保温杯,外层杯身、上盖、下盖、玻璃内胆,所述玻璃内胆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外层杯身内部,所述下盖安装于所述外层杯身下部,所述上盖安装于所述外层杯身上部,所述下盖与所述玻璃内胆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弹性装置,所述外层杯身上部与所述玻璃内胆之间设置有第二缓冲弹性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内外层可拆卸,拆卸出的玻璃内胆可以单独的当杯子使用,并且本实用新型因为第一缓冲弹性装置与第二缓冲弹性装置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可以有效的防止在落地的时候玻璃内胆的破摔。

Description

一种保温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杯子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保温杯。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保温杯,一般都是两层真空的保温杯,材质为玻璃、PC和钢铁的居多,但是目前一般的保温杯不能拆卸, PC材质的对人体又有伤害,欧美已经明文禁止使用PC材质制造饮用的水杯,如果使用玻璃制成的保温杯,耐摔性差,很容易掉地上破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拆卸、耐摔的保温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保温杯,外层杯身、上盖、下盖、玻璃内胆,所述玻璃内胆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外层杯身内部,所述下盖安装于所述外层杯身下部,所述上盖安装于所述外层杯身上部,所述下盖与所述玻璃内胆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弹性装置,所述外层杯身上部与所述玻璃内胆之间设置有第二缓冲弹性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缓冲弹性装置为包裹住玻璃内胆的半球形外罩,所述半球形外罩与玻璃内胆的下部形状相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玻璃内胆的下端的外部的中心处设置有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缓冲弹性装置为与所述凹槽配合使用的弹性球,所述弹性球安装于所述玻璃内胆与所述外层杯身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外层杯身的材质为tritan材质。
作为优选,所述上盖设置有把手孔与把手环。
作为优选,所述上盖与所述外层杯身通过第一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下盖与所述外层杯身通过第二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保温杯,外层杯身、上盖、下盖、玻璃内胆,所述玻璃内胆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外层杯身内部,所述下盖安装于所述外层杯身下部,所述上盖安装于所述外层杯身上部,所述下盖与所述玻璃内胆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弹性装置,所述外层杯身上部与所述玻璃内胆之间设置有第二缓冲弹性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内外层可拆卸,拆卸出的玻璃内胆可以单独的当杯子使用,并且本实用新型因为第一缓冲弹性装置与第二缓冲弹性装置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可以有效的防止在落地的时候玻璃内胆的破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保温杯,外层杯身1、上盖 2、下盖3、玻璃内胆4,所述玻璃内胆4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外层杯身1 内部,所述下盖3安装于所述外层杯身1下部,所述上盖2安装于所述外层杯身1上部,所述下盖3与所述玻璃内胆4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弹性装置5,所述外层杯身1上部与所述玻璃内胆4之间设置有第二缓冲弹性装置6,本实用新型的玻璃内胆4可拆卸,拆卸出的玻璃内胆4可以单独的当杯子使用,并且本实用新型因为第一缓冲弹性装置5与第二缓冲弹性装置6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可以有效的防止在落地的时候玻璃内胆4的破摔。
所述第一缓冲弹性装置5为包裹住玻璃内胆的半球形外罩,所述半球形外罩与玻璃内胆4的下部形状相配合,作为同等变换,所述玻璃内胆4的下端的外部的中心处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缓冲弹性装置5 为与所述凹槽配合使用的弹性球,所述弹性球安装于所述玻璃内胆4 与所述外层杯身1之间,第一缓冲弹性装置5主要对玻璃内胆4起到保护作用,可以有效的减少在摔倒或者掉落的时候出现玻璃内胆4的破碎等。
所述外层杯身1的材质为tritan材质,tritan是一种无色透明无害的一种塑料材质,可以用于制作食品的包装盒,耐高温。
所述上盖2设置有把手孔7与把手环8,方便外出携带。
所述上盖2与所述外层杯身1通过第一螺纹9连接,所述下盖3与所述外层杯身1通过第二螺纹10连接,方便将上盖2、下盖3与外层杯身1 拆卸,取出玻璃内胆。
作为同等变换,可以将第一缓冲弹性装置5变换成多种形状,如正六边形柱体、正八边形柱体等,并且还可以将第一缓冲弹性装置5 于第二缓冲弹性装置6连接成一个整体的缓冲弹性装置,这种常规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保温杯,其特征在于:外层杯身(1)、上盖(2)、下盖(3)、玻璃内胆(4),所述玻璃内胆(4)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外层杯身(1)内部,所述下盖(3)安装于所述外层杯身(1)下部,所述上盖(2)安装于所述外层杯身(1)上部,所述下盖(3)与所述玻璃内胆(4)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弹性装置(5),所述外层杯身(1)上部与所述玻璃内胆(4)之间设置有第二缓冲弹性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弹性装置(5)为包裹住玻璃内胆的半球形外罩,所述半球形外罩与玻璃内胆的下部形状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内胆的下端的外部的中心处设置有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弹性装置(5)为与所述凹槽配合使用的弹性球,所述弹性球安装于所述玻璃内胆(4)与所述外层杯身(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杯身(1)的材质为tritan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设置有把手孔(7)与把手环(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与所述外层杯身(1)通过第一螺纹(9)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3) 与所述外层杯身(1)通过第二螺纹(10)连接。
CN201720168106.1U 2017-02-24 2017-02-24 一种保温杯 Active CN2074447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68106.1U CN207444733U (zh) 2017-02-24 2017-02-24 一种保温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68106.1U CN207444733U (zh) 2017-02-24 2017-02-24 一种保温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44733U true CN207444733U (zh) 2018-06-05

Family

ID=62246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68106.1U Active CN207444733U (zh) 2017-02-24 2017-02-24 一种保温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447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D911169S1 (en) Beverage cap
CN202801002U (zh) 钛金属双层保温杯
CN207444733U (zh) 一种保温杯
CN202069489U (zh) 防爆型热水瓶
CN206537685U (zh) 塑料袋封口夹
CN206032154U (zh) 一种药酒生产用酒瓶
CN206466316U (zh) 一种防滑型玻璃瓶
CN206634381U (zh) 一种防摔型化妆品瓶子
CN206265576U (zh) 多功能蜂蜜果酱瓶盖
CN206885596U (zh) 保健瓶
CN205286140U (zh) 一种坚果破壳器
CN204683386U (zh) 新型暖壶
CN208775373U (zh) 一种按压式瓶盖
CN203997505U (zh) 一种瓶子
CN104287644A (zh) 一种过滤式防爆暖水瓶
CN203078842U (zh) 一种新型酒瓶
CN209177204U (zh) 一种易于抓握拧动的塑料瓶盖
CN207876357U (zh) 一种不易断裂的拉环盖
CN207404079U (zh) 食品包装瓶
CN209522042U (zh) 一种蜂蜜瓶盖及其蜂蜜瓶子
CN202670397U (zh) 一种液体包装瓶
CN208371193U (zh) 一种户外野餐用冰包
CN106697493A (zh) 一种多功能保健食品瓶
CN210748533U (zh) 一种实用的吸管杯子
CN211495162U (zh) 一种省力瓶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07

Address after: 523000 No.5, Wangxinglong Road, miaobian, Shipai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TAILI PLASTIC CEMENT PRODUCT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071 Liwu, miaobianwang village, Shipai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ai Yi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