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42477U - 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42477U
CN207442477U CN201721219788.0U CN201721219788U CN207442477U CN 207442477 U CN207442477 U CN 207442477U CN 201721219788 U CN201721219788 U CN 201721219788U CN 207442477 U CN207442477 U CN 2074424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part
wireless charging
bottom plate
vehicle
charg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1978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习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urphy 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王习力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王习力 filed Critical 王习力
Priority to CN20172121978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424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424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424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用于与汽车连接的底座、无线充电发射器及用于放置可接收无线充电的电子设备的壳体,无线充电发射器与底座连接,无线充电发射器包括无线充电外壳及设于无线充电外壳内的电源输入接口、线路板、无线发射线圈及第一磁性部件,外部电源通过电源输入接口与线路板电连,线路板电连无线发射线圈,壳体上设有与第一磁性部件相对应的第二磁性部件,壳体和无线充电外壳通过第一磁性部件和第二磁性部件吸合连接,无线发射线圈与电子设备内的无线接收线圈相互配合对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发射器和容置有电子设备的壳体可以通过磁性吸合连接,使得壳体不会从无线充电发射器上滑落或错位。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越来越适合人们的需求,现有技术中的车载无线充电器将是将手机夹在无线充电发射器上,无论是将手机夹在无线充电发射器上还是将手机从无线充电发射器上取下来,都不方便操作,而且容易滑落或错位,导致了能量传输效率较低,造成资源浪费,并且影响电子设备的使用。
以上不足,有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用于与汽车连接的底座、无线充电发射器及用于放置可接收无线充电的电子设备的壳体,所述无线充电发射器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无线充电发射器包括无线充电外壳及设于所述无线充电外壳内的电源输入接口、线路板、无线发射线圈及第一磁性部件,外部电源通过所述电源输入接口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所述线路板电连所述无线发射线圈,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磁性部件相对应的第二磁性部件,所述壳体和所述无线充电外壳通过所述第一磁性部件和所述第二磁性部件吸合连接,所述无线发射线圈与所述电子设备内的无线接收线圈相互配合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性部件为磁铁,所述第二磁性部件为磁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性部件为磁铁,所述第二磁性部件为可被磁铁吸附的元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性部件为可被磁铁吸附的元件,所述第二磁性部件为磁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性部件的数量和第二磁性部件的数量相等,所述第一磁性部件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性部件的数量和第二磁性部件的数量相等,所述第一磁性部件的数量为四个。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底板,所述第二磁性部件设于所述底板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磁性部件与所述底板的内侧壁连接,所述底板的内侧壁上还设有绒布,所述绒布将所述第二磁性部件覆盖并与所述底板的内侧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二磁性部件孔,所述第二磁性部件设于所述第二磁性部件孔内并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底板的内侧壁设有绒布,所述绒布将所述第二磁性部件的一端覆盖并与所述底板的内侧壁连接,所述底板的外侧壁设有塑胶片,所述塑胶片将所述第二磁性部件的另一端覆盖并与所述底板的外侧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充电外壳包括底壳、面壳及中框,所述中框套设于所述底壳和所述面壳连接处,所述底壳和所述面壳通过第一螺丝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壳上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套设有塑胶圈并与所述塑胶圈连接,所述塑胶圈连接有定位片。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底座连接在汽车上,无线充电发射器与底座连接,无线充电发射器和容置有电子设备的壳体通过无线充电发射器内的第一磁性部件和壳体上的第二磁性部件吸合连接,从而使得容置有电子设备的壳体不会从无线充电发射器上滑落或错位,可以随意进行移动,从而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对电子设备进行更有效地充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一。
在图中,附图标记如下:
10-壳体;101-底板;1011-第二磁性部件孔;102-第二磁性部件;103-双面胶;104-绒布;105-塑胶片;
20-无线充电发射器;201-面壳;202-中框;203-底壳;2031-凹形部件;204-第一磁性部件;205-无线发射线圈;206-磁片;207-线路板;2071-第一磁性部件孔;208-电源输入接口;209-定位片;2091-第一螺丝孔;210-硅胶圈;2101-凹槽;211-转轴;212-第一螺丝;213-硅胶片;
30-底座;301-连接轴;3011-连接座;302-第一卡槽;3021第一卡槽座;303-垫片;304-垫圈;305-第二卡槽;3051-第二卡槽座;306-弹簧;307-第二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用于与汽车连接的底座30、无线充电发射器20及用于放置可接收无线充电的电子设备的壳体10,无线充电发射器20与底座30连接,无线充电发射器20包括无线充电外壳及设于无线充电外壳内的电源输入接口208、线路板207、无线发射线圈205及第一磁性部件204,外部电源通过电源输入接口208与线路板207电连,线路板207电连无线发射线圈205,壳体10上设有与第一磁性部件204相对应的第二磁性部件102,壳体10和无线充电外壳通过第一磁性部件204和第二磁性部件102吸合连接,无线发射线圈205与电子设备内的无线接收线圈相互配合对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本实施例提供的可移动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底座30、无线充电发射器20及壳体10,底座30的一端用来与汽车连接,底座30的另一端用来跟无线充电发射器20连接,当电子设备需要进行无线充电时,只需将电子设备放置在壳体10内,然后将放置有电子设备的壳体10放置在无线充电发射器20上,无线充电发射器和20壳体10通过第一磁性部件204和第二磁性部件102吸合连接,从而实现无线充电发射器20内的无线发射线圈205与电子设备内的无线接收线圈相互配合对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本实施例提供的可移动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底座30连接在汽车上,无线充电发射器20与底座30连接,无线充电发射器20和容置有电子设备的壳体10通过无线充电发射器20内的第一磁性部件204和壳体10上的第二磁性部件102吸合连接,从而使得容置有电子设备的壳体10不会从无线充电发射器20上滑落或错位,可以随意进行移动,从而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对电子设备进行更有效地充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外壳内设有磁片206,磁片206连接在无线发射线圈205和线路板207之间。磁片206的设置可以起到磁场屏蔽的作用,使得磁片206连接的无线发射线圈205所产生的磁场向电子设备发射。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磁性部件204为磁铁,第二磁性部件103为磁铁。进一步地,磁铁为氧化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磁性部件204为磁铁,第二磁性部件102为可被磁铁吸附的元件。进一步地,磁铁为氧化体,可被磁铁吸附的元件的材质为铁。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磁性部件204为可被磁铁吸附的元件,第二磁性部件102为磁铁。进一步地,磁铁为氧化体,可被磁铁吸附的元件的材质为铁。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磁性部件204的数量和第二磁性部件102的数量相等,第一磁性部件204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磁性部件204和第二磁性部件102的数量均为四个,第一磁性部件204和第二磁性部件102的位置完全对应,且呈矩阵排列,第一磁性部件204和第二磁性部件102的截面形状均呈圆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0包括底板101,第二磁性部件102设于底板101的内侧壁上,第二磁性部件102与底板101的内侧壁连接,底板102的内侧壁上还设有绒布104,绒布104将第二磁性部件102覆盖并与底板101的内侧壁连接。进一步地,绒布104与底板101的内侧壁通过双面胶103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0包括底板101,底板101上设有第二磁性部件孔1011,第二磁性部件102设于第二磁性部件孔1011内并与底板101连接,底板101的内侧壁设有绒布104,绒布104将第二磁性部件102的一端覆盖并与底板101的内侧壁连接,底板101的外侧壁设有塑胶片105,塑胶片105将第二磁性部件102的另一端覆盖并与底板101的外侧壁连接。进一步地,绒布104与底板101的内侧壁通过双面胶103连接,塑胶片105与底板101的外侧壁通过双面胶103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外壳包括底壳203、面壳201及中框202,中框202套设于底壳203和面壳201连接处,底壳203和面壳201通过第一螺丝212连接。进一步地,面壳202的外侧壁连接有硅胶片213,硅片胶213用于覆盖第一螺丝212并与面壳201连接。硅胶片213的设置,用于将第一螺丝212覆盖,使得整个面壳201更加的简洁。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磁性部件204设于面壳201上并与面壳201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磁性部件204的一端设于面壳201上并与面壳201连接,第一磁性部件204的另一端穿过线路板207上设有的第一磁性部件孔2071,第一此磁性部件204与线路板207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底壳203上设有转轴211,转轴211上套设有塑胶圈210并与塑胶圈210连接,塑胶圈210连接有定位片209。进一步地,转轴211设于底壳203的凹形部件2031里面,且凹形部件2031内设有凹形部件连接孔,且转轴211上设有的转轴连接孔的一端设于凹形部件连接孔内并与凹形部件2031连接孔连接;进一步地,转轴211的另一端与塑胶圈210通过第一螺丝212连接;进一步地,塑胶圈210的外围设有与第一螺丝212的螺杆相对应的凹槽2101,第一螺丝212穿过定位片209上的第一螺丝孔2091后,螺杆置于凹槽2101内;进一步地,凹槽2101的数量为三个;进一步地,转轴211的材质为塑胶。
在一个实施例中,底座30包括与转轴211连接的连接轴301和用于固定在汽车出风口的弹簧夹,弹簧夹包括弹簧306、第一卡槽302及第二卡槽305,第一卡槽302的第一卡槽座3021设于连接轴301的连接座3011内,第一卡槽座3021和连接座3011之间通过弹簧306连接,第一卡槽座3021上设有垫圈304,第二卡槽305的第二卡槽座3051设于垫圈304上并通过第二螺丝307与连接座3011连接。进一步地,垫圈304的材质的硅胶。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卡槽302上还设有垫片303并与垫片303连接,第二卡槽305上还设有垫片303并与垫片303连接。进一步地,垫片303的材质为硅胶。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为可接收无线充电的手机,壳体10为与手机相匹配的手机壳。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为可接收无线充电的平板,壳体10为与平板相匹配的平板壳。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汽车连接的底座、无线充电发射器及用于放置可接收无线充电的电子设备的壳体,所述无线充电发射器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无线充电发射器包括无线充电外壳及设于所述无线充电外壳内的电源输入接口、线路板、无线发射线圈及第一磁性部件,外部电源通过所述电源输入接口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所述线路板电连所述无线发射线圈,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磁性部件相对应的第二磁性部件,所述壳体和所述无线充电外壳通过所述第一磁性部件和所述第二磁性部件吸合连接,所述无线发射线圈与所述电子设备内的无线接收线圈相互配合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部件为磁铁,所述第二磁性部件为磁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部件为磁铁,所述第二磁性部件为可被磁铁吸附的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部件为可被磁铁吸附的元件,所述第二磁性部件为磁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部件的数量和第二磁性部件的数量相等,所述第一磁性部件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部件的数量和第二磁性部件的数量相等,所述第一磁性部件的数量为四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板,所述第二磁性部件设于所述底板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磁性部件与所述底板的内侧壁连接,所述底板的内侧壁上还设有绒布,所述绒布将所述第二磁性部件覆盖并与所述底板的内侧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二磁性部件孔,所述第二磁性部件设于所述第二磁性部件孔内并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底板的内侧壁设有绒布,所述绒布将所述第二磁性部件的一端覆盖并与所述底板的内侧壁连接,所述底板的外侧壁设有塑胶片,所述塑胶片将所述第二磁性部件的另一端覆盖并与所述底板的外侧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外壳包括底壳、面壳及中框,所述中框套设于所述底壳和所述面壳连接处,所述底壳和所述面壳通过第一螺丝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上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套设有塑胶圈并与所述塑胶圈连接,所述塑胶圈连接有定位片。
CN201721219788.0U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 Active CN2074424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19788.0U CN207442477U (zh)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19788.0U CN207442477U (zh)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42477U true CN207442477U (zh) 2018-06-01

Family

ID=62294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19788.0U Active CN207442477U (zh)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424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08215B (zh) 一种可拆卸式无线充电器及其充电使用方法
CN208285078U (zh) 一种磁吸式车载无线充电装置
CN207427156U (zh) 一种车载近场通讯及无线充电装置
CN105337323A (zh) 无线充电电池及具有该无线充电电池的电子设备
CN203574405U (zh) 外置式无线充电接收装置
CN207442537U (zh) 一种可移动的无线充电装置
CN207320881U (zh) 一种可无线充电的保护壳
CN207612093U (zh) 磁吸无线充电装置
CN207218386U (zh) 无线充电装置
CN207442477U (zh) 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
CN205945163U (zh)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及接收功能的移动电源
CN204732946U (zh) 一种表带式电子设备
CN208656457U (zh) 一种可分离式无线充电便携磁吸充电宝
CN108462258A (zh) 一种无线充电线圈以及无线充电系统
CN205051393U (zh) 一种无线充电器
CN107733051A (zh) 一种电量无线传输分享装置
CN205583864U (zh) 一种具有抽拉功能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
CN205646874U (zh) 一种用于手机无线充电的移动电源
CN206432758U (zh) 无线移动电源、无线移动电源吸附装置和套件
CN204334000U (zh) 具有无线充电的背壳
CN208062853U (zh) 一种具有双位输出的无线充电器
CN207732456U (zh) 一种稳定无线充电性能的结构、无线充电装置及车载无线充电装置
CN203368078U (zh) 一种具有接触式充电结构的设备
CN208272665U (zh) 车载无线充电器
CN204259314U (zh)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板的移动设备外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03

Address after: 518115 Building A1 301, No. 6 Building, Red Cotton Fourth Road, Yuanshan Street Security Community,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Murphy 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38300 No. 9 Natural Village, Taobei Administrative Village, Baimi Town, Wuwei County, Chaohu City, Anhui Province 011

Patentee before: Wang Xil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