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42023U - 一种双层耳机座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层耳机座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42023U
CN207442023U CN201721230817.3U CN201721230817U CN207442023U CN 207442023 U CN207442023 U CN 207442023U CN 201721230817 U CN201721230817 U CN 201721230817U CN 207442023 U CN207442023 U CN 2074420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base
main part
base connector
forms
adju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3081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单阳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SANJ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SANJ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SANJ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SANJ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3081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420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420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420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层耳机座连接器,其包括:第一耳机座连接器,其包括:第一绝缘座及第一端子组,第一绝缘座设有第一对接孔,第一绝缘座下端设有安装位,安装位上内壁成型有T型限位槽及定位倒扣;第二耳机座连接器,其包括:第二绝缘座及第二端子组,该第二绝缘座设有第二对接孔,第二绝缘座上端成型有T型嵌位台,且T型嵌位台上还设置有定位槽;第二绝缘座安装于第一绝缘座下端的安装位中,第二绝缘座上端的T型嵌位台由前向后卡嵌于安装位上内壁的T型限位槽中,以形成上下方向的限位;且T型嵌位台上的定位槽与T型限位槽中的定位倒扣卡扣定位,以形成前后方向的限位,令第二耳机座连接器固定于第一耳机座连接器下端,并呈上下层分布。

Description

一种双层耳机座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双层耳机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是各式电子产品中用以作为电讯号传输的主要转接件,其中,专门提供作为音频讯号输出/输入的音频连接器,更被广泛的使用于各类影音产品中,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各种可携式电子产品快速发展,如行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MP3随身听、录音笔、笔记型计算机、苹果iPOD等都广泛的使用到各种大小的音频接口(例如耳机座连接器)。
现有技术中的耳机座连接器都是单个独立设计,需要安装两个以形成双层结构,则必须将两个独立的耳机座连接器拼装在一起,然而独立个体的两个耳机座连接器拼装起来后体积会变得比较大,且其之间的装配结构不够稳定,导致其通讯质量得不到保证。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层耳机座连接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双层耳机座连接器包括:第一耳机座连接器,其包括:第一绝缘座以及插装固定于第一绝缘座中的第一端子组,该第一绝缘座沿其前端面向后开设有供插头插入的第一对接孔,该第一绝缘座下端设置有一安装位,该安装位上内壁成型有T型限位槽,且该T型限位槽内壁还成型有定位倒扣;第二耳机座连接器,其包括:第二绝缘座以及插装固定于第二绝缘座中的第二端子组,该第二绝缘座沿其前端面向后开设有供插头插入的第二对接孔,该第二绝缘座上端成型有T型嵌位台,且该T型嵌位台上还设置有定位槽;该第二绝缘座安装于第一绝缘座下端的安装位中,该第二绝缘座上端的T型嵌位台由前向后卡嵌于安装位上内壁的T型限位槽中,以形成上下方向的限位;且T型嵌位台上的定位槽与T型限位槽中的定位倒扣卡扣定位,以形成前后方向的限位,令第二耳机座连接器固定于第一耳机座连接器下端,并呈上下层分布。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端子组中所有端子的引脚部均穿过第二绝缘座显露于第二绝缘座下端面外;所述第二端子组中所有端子的引脚部均穿过第二绝缘座显露于第二绝缘座下端面外。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绝缘座下端面成型有第一、第二垫高台,该第一、第二垫高台之间形成有空气对流槽。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绝缘座上端成型有螺丝座,该螺丝座沿其前端面向后开设有贯通的螺丝孔。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绝缘座上端部分的后端面成型有可减少占用空间及增加点胶位的倾斜面。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端子组包括有分别插嵌固定于所述第一绝缘座中的第一接地端子、第一左声道端子以及第一右声道端子,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包括有第一主体部、弯折延伸成型于第一主体部前端的第一弹性导接臂以及沿第一主体部一侧向下弯折形成的第一延伸臂和成型于第一延伸臂下端的第一引脚部,该第一延伸臂下端部分前端成型有第一限位脚,该第一限位脚外侧成型有用于定位的第一倒刺,所述第一主体部与第一延伸臂连接处及第一延伸臂上均成型有第一加强筋。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左声道端子包括有第二主体部、沿第二主体部前端向后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二弹性导接臂以及沿第二主体部下端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二延伸臂和成型于第二延伸臂下端的第二引脚部,该第二延伸臂下端部分前端成型有第二限位脚,该第二限位脚外侧成型有用于定位的第二倒刺,所述第二主体部与第二延伸臂连接处及第二延伸臂上均成型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主体部还成型有向外伸出的第一定位卡片。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右声道端子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左声道端子的结构相同。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端子组包括有分别插嵌固定于所述第二绝缘座中的第二接地端子、第二左声道端子以及第二右声道端子,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包括有第三主体部、弯折延伸成型于第三主体部前端的第三弹性导接臂以及沿第三主体部一侧向下弯折形成的第三引脚部,该第三主体部外侧成型有第三倒刺,且该第三主体部上还成型有用于定位的第一凸包。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左声道端子包括有第四主体部、沿第四主体部前端向后弯折延伸形成的第四弹性导接臂以及沿第四主体部下端延伸形成的第四引脚部,该第四主体部还成型有向外伸出的第二定位卡片,该第四主体部外侧成型有用于定位的第四倒刺;所述第二右声道端子的结构与所述第二左声道端子的结构相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耳机座连接器固定于第一耳机座连接器下端,并呈上下层分布,其结构极为稳定,且该第二耳机座连接器与第一耳机座连接器装配后形成整体的体积相对现有技术中两个独立耳机座连接器的体积要小,以致由于占用空间小,而便于安装,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本实用新型中所有端子的引脚部均穿过第二绝缘座显露于第二绝缘座下端面外,并呈双排对称式DIP形态,脚位利于管控,增加产品扭力强度和产品焊接于PCB板后的强度。所述第二绝缘座下端面成型有第一、第二垫高台,该第一、第二垫高台之间形成有空气对流槽,该第二绝缘座下端面与PCB板接触后,该第一、第二垫高台与PCB板上端面接触,该空气对流槽与PCB板上端面形成对流空间,以致本实用新型可在回流焊过程中,使所有端子的引脚部周围的热空气对流,使焊锡更加容易熔化,产品焊接更加牢固。所述第一绝缘座上端部分的后端面成型有可减少占用空间及增加点胶位的倾斜面,该倾斜面可减少占用空间,并起到防呆作用,还可增加点胶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绝缘座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绝缘座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6所示,为一种双层耳机座连接器,其包括:第一耳机座连接器100以及安装于第一耳机座连接器100下端的第二耳机座连接器500。
所述第一耳机座连接器100包括:第一绝缘座1以及插装固定于第一绝缘座1中的第一端子组,该第一绝缘座1沿其前端面向后开设有供插头插入的第一对接孔10,该第一绝缘座1下端设置有一供所述第二耳机座连接器500安装的安装位11,该安装位11上内壁成型有T型限位槽12,且该T型限位槽12内壁还成型有定位倒扣13。与之对应的,所述第二耳机座连接器500包括:第二绝缘座5以及插装固定于第二绝缘座5中的第二端子组,该第二绝缘座5沿其前端面向后开设有供插头插入的第二对接孔50,该第二绝缘座5上端成型有T型嵌位台51,且该T型嵌位台51上还设置有定位槽52;该第二绝缘座5安装于第一绝缘座1下端的安装位11中,该第二绝缘座5上端的T型嵌位台51由前向后卡嵌于安装位11上内壁的T型限位槽12中,以形成上下方向的限位;且T型嵌位台51上的定位槽52与T型限位槽12中的定位倒扣13卡扣定位,以形成前后方向的限位,令第二耳机座连接器500固定于第一耳机座连接器100下端,并呈上下层分布,其结构极为稳定,且该第二耳机座连接器500与第一耳机座连接器100装配后形成整体的体积相对现有技术中两个独立耳机座连接器的体积要小,以致由于占用空间小,而便于安装,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所述第一端子组中所有端子的引脚部均穿过第二绝缘座5显露于第二绝缘座5下端面外;所述第二端子组中所有端子的引脚部均穿过第二绝缘座5显露于第二绝缘座5下端面外,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中所有端子的引脚部均穿过第二绝缘座5显露于第二绝缘座5下端面外,并呈双排对称式DIP形态,脚位利于管控,增加产品扭力强度和产品焊接于PCB板后的强度。
所述第二绝缘座5下端面成型有第一、第二垫高台53、54,该第一、第二垫高台53、54之间形成有空气对流槽55,该第二绝缘座5下端面与PCB板接触后,该第一、第二垫高台53、54与PCB板上端面接触,该空气对流槽55与PCB板上端面形成对流空间,以致本实用新型可在回流焊过程中,使所有端子的引脚部周围的热空气对流,使焊锡更加容易熔化,产品焊接更加牢固。
所述第一绝缘座1上端成型有螺丝座14,该螺丝座14沿其前端面向后开设有贯通的螺丝孔141,以此用于增强本实用新型与外接机壳的固定强度,保证本实用新型装配的稳定性。
所述第一绝缘座1上端部分的后端面成型有可减少占用空间及增加点胶位的倾斜面15,该倾斜面15可减少占用空间,并起到防呆作用,还可增加点胶位。
所述第一端子组包括有分别插嵌固定于所述第一绝缘座1中的第一接地端子2、第一左声道端子3以及第一右声道端子4。
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包括有插接固定于第一绝缘座中的第一主体部21、弯折延伸成型于第一主体部21前端并伸入第一对接孔中的第一弹性导接臂22以及沿第一主体部21一侧向下弯折形成的第一延伸臂23和成型于第一延伸臂23下端的第一引脚部24,该第一延伸臂23下端部分前端成型有第一限位脚25,该第一限位脚25用于插接固定于第一绝缘座,以保证整个第一接地端子的装配稳定性,且该第一限位脚25外侧成型有用于定位的第一倒刺251,所述第一主体部21与第一延伸臂23连接处及第一延伸臂23上均成型有第一加强筋211,此结构的第一接地端子可稳定装配于第一绝缘座中。
所述第一左声道端子3包括有插接固定于第一绝缘座中的第二主体部31、沿第二主体部31前端向后弯折延伸形成的并伸入第一对接孔中的第二弹性导接臂32以及沿第二主体部31下端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二延伸臂33和成型于第二延伸臂33下端的第二引脚部34,该第二延伸臂33下端部分前端成型有第二限位脚35,该第二限位脚35用于插接固定于第一绝缘座,以保证整个第一接地端子的装配稳定性,且该第二限位脚35外侧成型有用于定位的第二倒刺351,所述第二主体部31与第二延伸臂33连接处及第二延伸臂33上均成型有第二加强筋311;所述第二主体部31还成型有向外伸出的第一定位卡片312,此结构的第一左声道端子可稳定装配于第一绝缘座中。
所述第一右声道端子4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左声道端子3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所述第二端子组包括有分别插嵌固定于所述第二绝缘座5中的第二接地端子6、第二左声道端子7以及第二右声道端子8。
所述第二接地端子6包括有插接固定于第二绝缘座中的第三主体部61、弯折延伸成型于第三主体部61前端的并伸入第二对接孔中的第三弹性导接臂62以及沿第三主体部61一侧向下弯折形成的第三引脚部63,该第三主体部61外侧成型有第三倒刺611,且该第三主体部61上还成型有用于定位的第一凸包612。
所述第二左声道端子7包括有插嵌固定于所述第二绝缘座5中的第四主体部71、沿第四主体部71前端向后弯折延伸形成的并伸入第二对接孔中的第四弹性导接臂72以及沿第四主体部71下端延伸形成的第四引脚部73,该第四主体部71还成型有向外伸出的第二定位卡片711,该第四主体部71外侧成型有用于定位的第四倒刺712;所述第二右声道端子8的结构与所述第二左声道端子7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耳机座连接器500固定于第一耳机座连接器100下端,并呈上下层分布,其结构极为稳定,且该第二耳机座连接器500与第一耳机座连接器100装配后形成整体的体积相对现有技术中两个独立耳机座连接器的体积要小,以致由于占用空间小,而便于安装,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本实用新型中所有端子的引脚部均穿过第二绝缘座5显露于第二绝缘座5下端面外,并呈双排对称式DIP形态,脚位利于管控,增加产品扭力强度和产品焊接于PCB板后的强度。所述第二绝缘座5下端面成型有第一、第二垫高台53、54,该第一、第二垫高台53、54之间形成有空气对流槽55,该第二绝缘座5下端面与PCB板接触后,该第一、第二垫高台53、54与PCB板上端面接触,该空气对流槽55与PCB板上端面形成对流空间,以致本实用新型可在回流焊过程中,使所有端子的引脚部周围的热空气对流,使焊锡更加容易熔化,产品焊接更加牢固。所述第一绝缘座1上端部分的后端面成型有可减少占用空间及增加点胶位的倾斜面15,该倾斜面15可减少占用空间,并起到防呆作用,还可增加点胶位。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双层耳机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第一耳机座连接器(100),其包括:第一绝缘座(1)以及插装固定于第一绝缘座(1)中的第一端子组,该第一绝缘座(1)沿其前端面向后开设有供插头插入的第一对接孔(10),该第一绝缘座(1)下端设置有一安装位(11),该安装位(11)上内壁成型有T型限位槽(12),且该T型限位槽(12)内壁还成型有定位倒扣(13);
第二耳机座连接器(500),其包括:第二绝缘座(5)以及插装固定于第二绝缘座(5)中的第二端子组,该第二绝缘座(5)沿其前端面向后开设有供插头插入的第二对接孔(50),该第二绝缘座(5)上端成型有T型嵌位台(51),且该T型嵌位台(51)上还设置有定位槽(52);该第二绝缘座(5)安装于第一绝缘座(1)下端的安装位(11)中,该第二绝缘座(5)上端的T型嵌位台(51)由前向后卡嵌于安装位(11)上内壁的T型限位槽(12)中,以形成上下方向的限位;且T型嵌位台(51)上的定位槽(52)与T型限位槽(12)中的定位倒扣(13)卡扣定位,以形成前后方向的限位,令第二耳机座连接器(500)固定于第一耳机座连接器(100)下端,并呈上下层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耳机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组中所有端子的引脚部均穿过第二绝缘座(5)显露于第二绝缘座(5)下端面外;所述第二端子组中所有端子的引脚部均穿过第二绝缘座(5)显露于第二绝缘座(5)下端面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耳机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座(5)下端面成型有第一、第二垫高台(53、54),该第一、第二垫高台(53、54)之间形成有空气对流槽(5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耳机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座(1)上端成型有螺丝座(14),该螺丝座(14)沿其前端面向后开设有贯通的螺丝孔(14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耳机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座(1)上端部分的后端面成型有可减少占用空间及增加点胶位的倾斜面(15)。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双层耳机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组包括有分别插嵌固定于所述第一绝缘座(1)中的第一接地端子(2)、第一左声道端子(3)以及第一右声道端子(4),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包括有第一主体部(21)、弯折延伸成型于第一主体部(21)前端的第一弹性导接臂(22)以及沿第一主体部(21)一侧向下弯折形成的第一延伸臂(23)和成型于第一延伸臂(23)下端的第一引脚部(24),该第一延伸臂(23)下端部分前端成型有第一限位脚(25),该第一限位脚(25)外侧成型有用于定位的第一倒刺(251),所述第一主体部(21)与第一延伸臂(23)连接处及第一延伸臂(23)上均成型有第一加强筋(2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层耳机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声道端子(3)包括有第二主体部(31)、沿第二主体部(31)前端向后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二弹性导接臂(32)以及沿第二主体部(31)下端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二延伸臂(33)和成型于第二延伸臂(33)下端的第二引脚部(34),该第二延伸臂(33)下端部分前端成型有第二限位脚(35),该第二限位脚(35)外侧成型有用于定位的第二倒刺(351),所述第二主体部(31)与第二延伸臂(33)连接处及第二延伸臂(33)上均成型有第二加强筋(311);所述第二主体部(31)还成型有向外伸出的第一定位卡片(3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层耳机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右声道端子(4)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左声道端子(3)的结构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层耳机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组包括有分别插嵌固定于所述第二绝缘座(5)中的第二接地端子(6)、第二左声道端子(7)以及第二右声道端子(8),所述第二接地端子(6)包括有第三主体部(61)、弯折延伸成型于第三主体部(61)前端的第三弹性导接臂(62)以及沿第三主体部(61)一侧向下弯折形成的第三引脚部(63),该第三主体部(61)外侧成型有第三倒刺(611),且该第三主体部(61)上还成型有用于定位的第一凸包(61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双层耳机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左声道端子(7)包括有第四主体部(71)、沿第四主体部(71)前端向后弯折延伸形成的第四弹性导接臂(72)以及沿第四主体部(71)下端延伸形成的第四引脚部(73),该第四主体部(71)还成型有向外伸出的第二定位卡片(711),该第四主体部(71)外侧成型有用于定位的第四倒刺(712);所述第二右声道端子(8)的结构与所述第二左声道端子(7)的结构相同。
CN201721230817.3U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双层耳机座连接器 Active CN2074420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30817.3U CN207442023U (zh)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双层耳机座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30817.3U CN207442023U (zh)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双层耳机座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42023U true CN207442023U (zh) 2018-06-01

Family

ID=62294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30817.3U Active CN207442023U (zh) 2017-09-22 2017-09-22 一种双层耳机座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420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10682A (zh) * 2017-09-22 2018-04-13 东莞市三基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耳机座连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10682A (zh) * 2017-09-22 2018-04-13 东莞市三基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耳机座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82251U (zh) Connector set with built-in locking mechanism and socket connector thereof
CN102570083B (zh) 微小型电连接器
TWI525951B (zh) 通用串列匯流排應用裝置以及通用串列匯流排應用裝置之組裝方法
CN104795658A (zh) 一种可正反方向对插的usb插座及其制作方法
TWM621401U (zh) 具有對接孔的板端連接器
CN207442023U (zh) 一种双层耳机座连接器
CN204516956U (zh) 一种可正反方向对插的usb插座
US8369101B2 (en) PCI-E module
CN205790487U (zh) 一种pcb板u型连接端子及其应用的led灯具
US10074946B2 (en) Receptacle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110136393A1 (en) Displayport structure
CN202231230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应力释放元件
CN202178429U (zh) 一种连接器座及耳机连接器
CN205657270U (zh) 插座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
CN205724210U (zh) 插座连接器
CN206076597U (zh) 一种USB type c插接头
CN107910682A (zh) 一种双层耳机座连接器
CN210781295U (zh) 一种扬声器箱及终端设备
CN203481479U (zh) 插座连接器
CN203289768U (zh) 电子装置及其壳体
CN201898219U (zh) 微小型电连接器
CN204144543U (zh) 超薄u盘插座
CN102904130B (zh) 电连接器及其连接件结构
WO2012051889A1 (zh) Usb连接器装置
CN208045801U (zh) 一种结构稳固的新型固定件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